微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8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微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开放教育校园将以微文化为载体以其快捷便利、草根平等、注重个体等特点迅速发展,影响当代开放教育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冲击传统的校园网络文化,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第一篇:微文化论文范文

网络微文化初探

摘要:

网络微文化指的是一种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后逐渐形成并发展的注重微观和个体,以个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全新社会文化现象。网络微文化在兴起和发展中有其独特的基本内涵和深远的社会影响.网络微文化的健康发展也需要国家正确的引导,包括推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发挥网络微文化的正能量和推进网络微文化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总之,对于网络微文化的正确探索和理解已成为人文、社会学者以及相关政府决策部门需要面对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网络微文化;内涵;现状;引导

文献标识码:A

人类文明进入到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3G、4G移动通信网络的大范围推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个人互联设备的迅猛普及,这一切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网络微文化时代。网络微时代的到来给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变革,同时也对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着颠覆性的影响。然而,目前学界关于微文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不少关于“微时代微文化”的学术研讨会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已有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微文化进行了学术分析,但是,为了能够更全面地认识网络微文化的内涵并为科学性的决策提出有效的建议,笔者尝试对微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现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并提出关于引导网络微文化健康发展的思考,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网络微文化的基本内涵

对网络微文化基本内涵的分析,是对其产生之初的现象、形成文化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的探析,同时明确微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定位,解读出网络微文化的概念,并理解微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网络微文化概念的本质分析

时下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形式,类似于“微时代”、“微互动”、“微关注” 、“微公益”等带有“微”属性的概念在网络中日益丰富和常见,这就是“网络微文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规模为4.44亿,较2013年底增加772万,增长率为1.8%,同时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使用率(80.9%)。一叶知秋,从微博发展和个人移动互联网设备使用率增加的迅猛程度我们就可以看出网络时代的快节奏和即时性究竟给微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多么大的原动力。微文化生根发芽的土壤就在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人类带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信息的输入、输出以及社会交流的方式和速度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使得人们的日常空闲时间十分破碎。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中,拥有一段相对充分完整的时间去深入全面地了解某些文化内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种奢望。不仅网络微文化实时性、碎片化的信息呈现和互动方式正好与现代人的这种生活方式完美契合,而且网络微文化依赖人际互动而产生,其本质是一种关系文化,所以“微”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形式,更是一种与个体吻合的艺术表达和审美理想,人们对于个性化和自由精神的追求也充分地蕴含在微文化中。在网络微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日益体会到“微”是一种相对于“大”而言更加灵动、更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文化风格,微文化让人们的心灵回归随和并关注自身,且涉面之广达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微文化是人类未来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

从逻辑关系的角度来看,网络微文化是从属于网络文化的。所以,网络微文化从产生之初就具有网络文化的特定属性,诸如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等网络文化的技术性特征,开放性、多元化、自由性的网络文化的精神特征以及个性化、大众化、集群化等网络文化的主题特征,在网络微文化中也体现得十分充分。网络微文化虽然称之为“微”,其文化个性却十分突出,可以说,“微”是一种信息传播技术和方式,是一种更随和、更具灵性的审美和文化理想,更标志着一种带有“微”理念的政治、经济、文化运转方式的形成。网络微文化的碎片化特征、两重性特征也尤为独特。所以,网络微文化既是网络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网络文化中孕育出的一个独具魅力的文化样态。

透过网络微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具体表现形式,结合微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而应当具有的本质属性,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网络微文化的概念。目前看来,对网络微文化概念的分析呈现出两种切入方法,一个是从网络的角度来看微文化,另一个则是从微文化的角度来看网络。前者强调由网络信息技术变革引起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对目前网络文化的革命,并推导出网络微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传播的便捷性和扩散性以及媒介的丰富性和多样化;而后者则是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更强调“微”的内容显现出的文化属性,并指出微文化现实与虚拟交互存在的特性,以及微文化表现出的主体去中性化、信息碎片化、关系平等自由化的特点[1]。应该说,这两种视角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将二者综合起来看待更为全面。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网络微文化指的是借助科学互联网络技术和个人互联网信息产品来进行信息传递、互动等活动而产生形成的具有显著的个体性导向特征的社会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而狭义的网络微文化是指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形成并发展的注重个体性和平等性,蕴含了尚简、崇微观念的,并以碎片化、多中心化、以微显巨为主要特征的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二)网络微文化的特征

1.碎片化特征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公益、微广告、微小说、微管理、微信用、微经济……这些网络微文化组成内容之所以称之为“微”,主要就因为其内容的简洁性,即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现代生活中,人们在地铁里、公交上的随身读物早已不是杂志或报纸,每晚睡前也不再有枕边读物,几乎所有阅读的体验都被浓缩进了各式各样移动终端的小小屏幕里。每天接受碎片化的信息成为了我们融入世界最主要的方式。网络微文化表现出碎片化的特征,是对社会分化的直接反应。今天的社会是充斥着变革和转型的社会,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方式差距拉大,也在促使着个体的审美趣味、消费方式、价值观念之间差异的扩大[2]。即便是在同一社会阶层的范围内,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也日趋多样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前人们只是单纯地获取“丰富信息”,而现在则是要获取“更多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信息”。网络微文化之微就是在解构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微博140字的字数限制,微电影30~300秒的时间限制等等都使微信息的内容便于当今快节奏下的受众接受,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来接受信息。微文化碎片化的信息呈现和传播方式适应着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需求和思维习惯。

2.多中心化特征

网络微文化的原始推动力在于便捷社交,便捷性互动的推进促使人们形成了有较强信息共享性和认同感的兴趣联盟,人们可能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没有太多的生活交际,只因关注同一个事件,玩同一款游戏,看同一部电影或热爱同一项运动而成为这个联盟的成员,这样的直接结果加快了社交中心的分化,加深了社会的多元化。与此同时,伴随多元化而生的自然就是文化的草根化趋势,一个人不管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份如何、地位高低,在网络微文化这样一个网络中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与别人平等的发言权。在这种环境之下,网络微文化削平了文化的专业门槛,脱离了文化的精英性,每一个人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受者,还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网络微文化是真正属于大众的文化,它不再追求一种标准、一个声音,它是个体的表达,是对传统文化中的禁区发起的冲击。所以说微文化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以官方或某一些人为中心的特点,体现出了强烈的文化多中心特点,实现了信息的充分交流、融合,给予大众更广阔的话语表达空间。

3.两重性特征

网络微文化带给我们最首要、最直接的冲击在于这个“微”字,传统意义上微文化之微应该是指隐秘地行走,其精神内涵有一种诸如细小、衰败、精妙的意思。网络微文化以其短小而精妙的灵动形式在现代人之间传播,从来不是社会信息或是舆论的主导,但当我们从微文化的社会普及面及其影响力来看,它仿佛又展现出了一种见微知著、以微搏巨的气势,并且还大有成为文化主导的趋势。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网络微文化产生及发展的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以辅助性文化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可在之后发展的不经意间,网络微文化又显示出来了某些主导性的特点。网络微文化因为其参与主体为个人,且内容简短干练,给人以渺小之感,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个人的力量虽微小,一旦通过网络的群体关注,马上就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群体力量[3]。一条微博,一条微信,经过转发之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引来广泛的关注,引发社会舆论的狂潮。可以说,微文化一方面表现出个人的“微小”,另一方面又凸显群体力量的“巨大”,在这一点上实现了个人与群体的辩证统一。所以,网络微文化既以辅助性文化的方式存在,又能释放出主导文化的冲击力,其中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常常交融的主导性和辅助性兼具的二重性特点。

二、网络微文化的影响

可以说,信息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网络微文化的发展蔚为壮观,给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能量,但并非所有的微文化都是有价值的,它不是一个完美的乌托邦。

(一)网络微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网络微文化的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的个性需求,符合了新生代年轻人对于思想解放的要求,促进着全社会范围内的思想活跃。然而,由于网络微文化的信息传播在内容上呈多元化,形式上又呈碎片化,在微时代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年龄趋微的背景下,一部分人对“微内容”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判断,因此出现歪曲事实甚至价值观扭曲的现象,而盲目地转发或跟帖又会将恶劣的影响扩散开去。

1.网络微文化对个人的积极影响

网络微文化正改变着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它无时无刻不解构着传统主流文化,让个人思想日益活跃。对于处在微时代下的我们而言,信息轰炸充斥在日常生活中,整个世界都被收进了个人移动终端的小小屏幕里,寻找信息变得十分简单和随意,不同国度、阶层、文化背景的人可以畅通无阻地交流,而人们在微文化中追求的就是个性的张扬。网络微文化是对传统文化正常秩序的冲击,是对传统伦理和信仰的冲击,人们不再以大的或是主流的意识标榜自己,转而追求有魅力的细微素材,追求一种对现实、对当下、对创造力的充分表达。大众对于文化的创作力也就以这样全新的方式被释放了出来,个人的价值能够在微文化中被关注和放大[4],给个人思想带来蓬勃朝气和清新的活力,并且弥补了东方文化中对个人关怀的不足。

网络微文化是一种互动文化、关系文化,人们参与在其中的过程不再像看电视那样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信息的输出,大家有了直接回应的途径,以致获得与权威对话的权利,这使得人际交往更加趋于合理,人际关系也能够在充分的交流中得以和谐发展。在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工作环境下,人们需要从高密度的时间链条中寻找到可以释放紧张和焦虑情绪的缝隙,网络微文化的及时性、碎片化、互动性的特质正是与这种需要的完美契合。可以说,微文化中蕴含的“微即温暖”的哲学思想是对个人微小行为的极大人文关怀,这对建构一种全新的追求个性和人性的文化形态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力量。

2.网络微文化对个人的消极影响

微文化也绝非完美无缺。微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传播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网络微文化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垃圾,它在冲击信息自上而下单向传播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交往的小圈子化趋势,使得大规模、高层次的社会共识难以达到,社会群体力量的整合也变得更加困难。此外,每个人在微时代下都是广阔信息洪流中的一个节点,其中的信息几乎都是瞬间的、碎片的,然而我们一旦过于沉浸在文化内容支离破碎的表达方式中时,总体性的视野和全局观的思维就会缺乏,富有挑战性的怀疑精神也就无从谈起。同时,人们忙里偷闲地查看种类繁多的信息,只能习惯于快餐式的吸收,并且逐步习惯于单纯地接受而懒惰于思考,对于个体而言,微文化的世界成为了一个“他人引导”的世界。当下略显浮躁的时代氛围与网络微文化的便捷性交融时,人们并不会思考每一则微信息的深意,而只是简单地浏览或者有瞬时审美共鸣时点下一个“赞”。喜爱或尝试创作的人也容易陷入这个困境中,开始追求现场感极强的富有吸引力的小段子,并进行单纯的文字复制和图片拼接,这实际上对个人创作是无益的。以微媒体的新闻报道为例,新闻内容“碎片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新闻完整性的割裂和内容的简单化,读者在翻阅这类新闻时,尽管是最新的信息,但也极有可能是最浅的甚至是带有误导性的信息,他们对人们思考的指导和生活的服务价值是很低的[5]。所以说,网络微文化一方面扩大了信息交流、增强着文化创新,另一方面又使得人们的思考趋向原始化和粗浅化,从而使现代人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理性、责任和视野。我们每天蜻蜓点水般地接受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其实也预示着我们正在丧失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二)网络微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1.网络微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众所周知,网络微文化在技术层面由于其庞大的网络结构而不存在一个管理中心或者是权威机构,在网络中人们共享资源却各自独立,通常来说,在这里没有人拥有特权,阶级和阶层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某个范围内的中心。这对于社会政治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在政治体制方面,国家的政治制度受到了微文化简洁性和中心分散化的挑战,加之人们在网络中自我管理意识的空前加强,使得网络中权力机构分散化、权力模式多元化,网络管理者也更加平民化,这将推动政治体制产生与此相适应的改革,权力机构的层级建立方式和运作机制以及管理范式也将随之发生质的改变。其次,在政治决策方面,微文化让公众的意愿表达更加直接和广泛,大大缩短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距离,政治决策在形式和内容上必然更加具体和透明。最后,对于政治主体而言,整个社会的政治运行效果必将随着网络微文化的发展而日益公开和透明,公众参与政治事件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例如钓鱼岛事件、台湾问题、马航客机失联等事件在微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议论。民众从以前单纯的目击者转化成了监督者,可以对国家的重大决策进行评论和干预,对国家机关和政府官员能够起到更加充分的监督作用。

但是,我们还必须要认识到的问题是,目前网络微文化出现了权力分散性和自治性盲目扩大的趋势,言论自由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如果这种趋势被过分张扬则极有可能使谣言传播更加容易,甚至导致无政府主义泛滥,造成政治生活的动荡,从而给社会带来危害。

2.网络微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在网络微文化中,个人的自由与创新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社会经济体制而言,网络微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理念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网络微文化的核心物质基础是信息技术,所以高新信息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新的经济增长理念也就理所当然地集中在了如何提高信息化程度、如何更高效便捷地使用信息化技术等经济环节上。在微时代下,市场信息的变化和传播速度加快,国家需要把握时机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对于信息的占有和利用程度也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

对于个人经济消费方式而言,转变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消费需求个性化,二是精神消费增加。网络微文化的兴盛使得传统的面向多数人的生产、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个性化的需求,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方式正逐步向“量身制造”发展[6]。同时,网络微文化的快速发展,也反映出当下人们物质生活已逐渐得到满足,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关注其实用性,还要关注其舒适性、个性化、健康性甚至环保性,对于精神层面的消费也日益增多。这些因素都在加快传统消费方式向现代消费方式转变的速度。

但是,被这种新消费主义深刻影响的微生活可能使我们过度痴迷于电子购物的便捷性和多样化的选择,从而丧失理想消费的传统消费文化美德。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市场而言,微时代下企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家的宏观调控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3.网络微文化对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当前的网络微文化中,人们形成了一个普遍的道德共识:进入网络场域是无限制的,所有的微媒体网络中的信息是自由的。网络微文化这种碎片化、多中心化、即时化的文化形态正对传统社会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7]。首先,微文化极大地繁荣了社会文化的内容。人们发现了“微”的魅力与“小”的美好,小的故事、微的创作、个人的评论等内容中的精华部分都可能成为微文化的内容组成部分,文化不再被主流内容所主宰。其次,相对于传统社会文化的传播过程而言,在网络微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看法去说或做自己想说或想做的一切事情,而每一种观点或思想都能够在微文化中找到自己的部落,这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差距。这种相对单纯和非功利的交流能够加深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也能够使社会文化充满创造力和活力。最后,对于社会文化的变迁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延续性,技术进步是推动文化变迁的最大推动力,所以网络微文化的发展自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变迁。微文化也在重新定义社会文化的变迁,各种文化形式的交融速度空前加快,价值观的冲突加剧,传统文化产生了跳跃性的发展。但是,网络微文化对于传统社会文化的负面也是显而易见的。微文化在便捷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垃圾,甚至夹带色情、暴力、反党反人民的内容,影响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我们需要对此保持足够的警惕。

三、积极主动引导网络微文化健康发展

对网络微文化的探析,是对目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课题作出的应对,对其行为和现象解读的最终落脚点应当是对于引导网络微文化健康发展的思考。网络微文化是一种技术性的文化,是一种互动性的文化,也是一种蕴含系统性的文化,我们不能只从宏观的视角笼统地看待引导微文化发展的应对之法,转变看待网络微文化的理念并思考更具针对性的引导方法同样重要。

(一)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

文化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网络微文化是最新现代生产力数字化技术的产物,是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人们如何衷情于传统文化,不管人们是否接受网络微文化,其价值坐标是不可逆转的。目前,我国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方面落后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出现。我们需要清晰地看到网络微文化预示出的未来高新产业的发展方向,针对相应的产业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实现生产力新的飞跃。这不仅有利于巩固网络微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有利于保障我国互联网的空间安全和信息安全。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微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微平台泛滥且良莠不齐、微信息垃圾增多等问题日益凸显,不断创新具有针对性的技术改良措施和优化媒体平台显得十分必要。

(二)发挥网络微文化的正能量

网络微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人际互动基础上的关系文化,带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和草根意识,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能成为信息的发起者,也意味着微文化的内容鱼龙混杂,在传递善的力量时也可能传播恶的信息,因此要引导网络微文化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应当隐其善扬其恶。一方面,要促进优秀微文化的传播,鼓励高品质的作品创作。“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营造出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社区,善的力量由现实社会延伸至虚拟社区,又反过来促进现实社会的进步。例如“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打拐行动,“免费午餐”微博计划行动等,促进了社会正义的实现,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因此,应当发动诸如“网络大V”等网络精英的号召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同时,要鼓励支持高品质的微小说、微电影等创作,提升网络社区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应当加强网络监管,对消极的、负面的内容予以整治、清理、消除。加强网络监管并非打压网络创作,限制网络文化传播,而是要打击落后、淫秽、反动、甚至侵害他人权利等方面内容的形成与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维护网络社区秩序。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 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这一解释的规定即是对整治网络微文化要求的积极回应。

(三)打造网络微文化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

网络微文化已显现出主导未来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因此要引导网络微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将其与主流相结合,建立起一个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相联系的系统工程。首先,在政治上要积极利用网络微文化的力量,加强对网络微文化的监管,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以顺应民众需要。比如建立政务微博,据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底,新浪平台上的政务微博有100 151个,共有77家中央部门或其直属机构在新浪开通政务微博[8]。政务微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加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以及对网络微文化的影响力。但政务微博也存在管理混乱、缺乏运行机制等问题,可以考虑对其进行整合,以加强内部管理。其次,在经济上,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网络微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微文化为社会提供了新的营销方式和竞争手段,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热点;而商业力量的活跃也为微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要挖掘网络文化的经济潜力,需要技术上的支撑,也需要政策上的支持。诸如“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网络金融工具的出现,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技术安全问题及法律上的困境。因此,各经济主体应当增加对网络平台技术研发的投入,并提高个性化服务的质量,这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立法主体必须加快细化相关立法以规范网络虚拟市场的竞争环境。最后,在文化方面,滤除不良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与传统社会文化不同的是,网络微文化缺乏对负面文化的强制力,行为者可以不用顾忌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评价,随心所欲地表达任何观点,做不为现实社会所认可的行为,从而影响到网络微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应当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奖励良好微文化的传播,必要时由官方或社会权威发布合理意见以形成正向引导;另一方面,要滤除不良文化,对于极端行为应采取适当手段予以惩戒,甚至采取法律手段进行规制。

展望未来,相信网络微文化在经历过最初的新鲜和浮躁之后,会有一个健康和美好的前景,并肩负起繁荣中华文明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万峰.网络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4):63.

[2]吴满意.试论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特征[J].天府新论,2012(4):98104.

[3]微文化需大关注[N].光明日报,20131224(14).

[4]张鸿声,郭兴.无“微”不至:当代微文化解读[J].艺术百家,2014(3):8487.

[5]方宏建.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45.

[6]张东.互联网微内容对我国社会转型的作用与影响研究[J].理论探索,2010(1):3339.

[7]陶鹏.论网络中的文化冲突及其消解[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933.

[8]新浪微博.2013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EB/OL].(20131219)[20140514].http://vdisk.weibo.com/s/Aq4TgwJBi_a?sudaref=yuqing.people.com.cn.

Research on Micro Network Culture

TANG Dengyun, LI Yao

(School of Marxism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Micro network culture has gradually formed and developed when entering the personal internet era. Micro network culture is a new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core parts of this value and behavior pattern are individuality and equality. Micro network culture has its own basic meaning and profound social influence in their developmen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icro network culture also needs the right guidance of our government, and this system engineering includes impelling the progress of HiTech technique, fully utilizing micro network culture’s positive energy and impell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icro network culture. In a word, the correct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micro network culture has become the time topic of humanists, sociologists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authorities.

Key words:micro network culture; meaning; status quo; guidance

(编辑:刘仲秋)

作者:唐登蕓 李瑶

第二篇:基于“微时代”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的构建

摘要: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开放教育校园将以微文化为载体以其快捷便利、草根平等、注重个体等特点迅速发展,影响当代开放教育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冲击传统的校园网络文化,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网络化;微文化;构建

网络的兴起,微信等媒体的使用,逐步形成了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微文化”,它在网络中广泛流传,结合习总书记指出的“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这对于开放教育学生来说是机遇亦是挑战。良好的校园微文化环境能提高开放教育学生的媒体素质,引领校园思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校园微文化的形成

1.微文化的兴起。开放教育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但狭义的“开放教育校园”可以理解为与开放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远程网络校园”(包括网络空间、移动学习校园)和“实体校园”(学习中心校园及实践基地)的空间总和。狭义的“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就是指以开放教育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网络空间、移动学习校园和学习中心及实践基地实体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理念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相关网络环境文化和实体校园及实践基地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管理(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课程文化”在内的一种“网络学习文化”。加强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远程开放教育文化育人氛围,是开放教育内抓质量、外树品牌的内在要求,是开放教育系统综合实力、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短短数年时间,微信、微公益、微小说等带“微”字的事物如雨后春笋般遍地而起。它兼备互联网的迅速、便捷、灵活特点的基础上,内容更为简洁、快餐;交互性更强、更独立,吸引了包括开放教育学生在内的广大群体,逐渐形成了“微文化”这个特殊的网络文化。目前,对于“微文化”的定义各家不尽相同。于安龙认为它是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短时、小容量、小渠道中传播的注重个体观念模式与行为方式的精神现象;唐爱民用非正式、不占主流地位、影响范围相对狭窄、结构简单来形容;

2.微文化的特点。内容小而不微。微文化中的语言短小精悍、简洁明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碎片化”。微博只有140字,微电影只有几分钟,微公益往往记录的是一些身边的小事,这些微小的事物却有着不小的效果和作用。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微言开放教育义”。微文化的“小口径”平台传递出人们的“开放教育需求”内容,当需求取向一致时,不仅推动社会主流文化,甚至能引领社会思潮。

传播快而不钝。微文化的发展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生活水平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从快餐文化可以看出,人们追求更快速、更简洁明了的媒体信息。

3.校园微文化的产生。中山电开放教育长期以来坚持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研究,实践中勇于探索,理论上开放教育胆创新,提炼出了“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架构出理论模型,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推进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开放教育“远程文化”品牌,重点提升“微文化”的核心价值。微文化的目前主体是“90后”,他们更关注身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并积极争取,这有利于开放教育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微文化营造了虚拟的温暖世界,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能在网络中自如与他人交流,贫困自卑的学生在微博上有开放教育量粉丝追随等。在某种程度上,开放教育学生微文化能够弥补部分开放教育学生存在的情感缺失,满足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

二、校园微文化的影响

微文化在上述二者相互作用下,在开放教育学生校园广泛传播,影响当代开放教育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冲击传统的校园网络文化,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其作用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1.个体层面:微文化冲击开放教育学生价值观,影响开放教育学生社会化。微文化影响开放教育学生价值取向、判断和选择。每一个开放教育学生都是传播主体,网络的世界信息繁杂,有精华也有糟粕,有健康也有不良,有正能量也有负面信息,这些数据混杂在一起,容易影响开放教育学生的价值取向。90后开放教育学生追求个性,张扬前卫,注重自我和实际,微文化载体不断更新,使用不断便利,强化了他们追求需求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功利性。开放教育学生筛选、鉴别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的判断容易模糊和选择容易功利化简单化。

此外,微文化能够体现开放教育学生群体的媒体素养。它能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正面文化,和谐校园、构建丰富的校园生活;也能制造消极颓废的网络氛围。以网络欺凌和网络谣言为例,网络媒体的即时性、匿名性、多样性成为网络欺凌的温床。微博微信内充斥着不少虚假炒作,这就需要公众客观、理性看待该问题。

2.开放教育校园层面:微文化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迫使教育者完教育方式。微文化在开放教育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式。

三、开放教育微文化建设

1.利用微博、微信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坚定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微时代,微博、微信,因为其“平易近人”,已经成为当代开放教育学生每天都要关注的媒体,很多开放教育学生全天候微信在线,随时随地保持与朋友圈的联系,并将自己的心情以及自己喜欢的音乐、图片,自己关注的事件,与朋友分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开通微信公共账号,或者建立学校官方微博,加入到学生的“朋友圈”,通过微博和微信,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触摸他们的喜怒哀乐,并通过交流互动,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困惑,让学生体会到辅导员的真诚关心,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纠正开放教育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坚定开放教育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学校可以通过微信或微博平台,向学生宣传党的先进思想以及校园内的各种正能量信息,或者通过语音和图片联系学生;班级建立自己的微信平台,辅导员就可以通过微信将学校的通知和活动推送到个人,让微博、微信真正发挥沟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开放教育学生思想的桥梁作用。

2.积极搭建平台,积极引导校园微文化方向。校园网络舆情往往通过开放教育学生的微博或微信反映出来,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到开放教育学生群体的微博或微信讨论中去,了解和掌握并影响校园微文化。具体做法是要重点关注那些能够对校园舆情方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草根领袖,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实时了解并监控网络的舆论动向,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确保校园网络舆情可控,并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3.提高开放教育学生媒介素养。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微博、微信获取诸如新闻信息、专业知识和各种传达正能量的有用信息。其次,微博微信传播的信息有真有假,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提高甄别信息的能力,使开放教育学生不被虚假信息迷惑,并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冲击,提高自己应对网络的能力。再次,开放教育学生个体都可以成为校园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学生可以把校园发生的各种事件拍摄下来通过微博或微信发布出去,也可以直接对他们发布的信息进行转播,此外,辅导员还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使用技能,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开展互动,利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四、中山电大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建设与研究保障机制。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和研究得以持续、常规化,中山电大以组织保障、财物保障、制度保障为基础,建立了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和研究的长效保障机制。

2.成立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完善的组织和分工、足够的人力资源投入,确保了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研究的扎实推进。把校园微文化建设纳入项目管理,并建立一系列制度,确保开放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持续开展,落到实处。(1)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制度。校园文化建设专题立项制度;校园文化活动纳入项目管理、专人负责制度;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项目专项经费列支制度等。(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制度。开放教育学生评优条例;定期邀请开放教育毕业生回访母校制度(毕业后二年);每学期进行开放教育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制度;优秀开放教育学生培养入党相关制度等。

总之,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微时代给开放教育学生教育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开放教育校园微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功能真正体现开放教育的特色,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想学就能支持学,就有所需的内容可学,并使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丹,张森林,赵继颖.大学生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开放教育学生的影响——以黑龙江省5所大学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4,(12):59-63.

[2]于安龙,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107-111.

[3]唐爱民,杨丽萍.略论学校微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3,(3):11-15.

[4]游敏惠,袁晓凤.“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探索,2013,(4):53-56.

[5]章友德.执政基础与大学生政治认同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4,(12):89-93.

[6]张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下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27(5):154-157.

[7]刘继强,申小蓉.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31(3):140-143.

作者:黄杏芬

第三篇:论红色文化的微传播

摘要:“微媒体”的兴起,创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它不仅有利于红色文化在信息时代的流动与传承,也有利于红色文化在现代性境遇下的重建与创新。在“微传播”语境下,要深刻认识红色文化微传播的现实意义,解决“为什么传播”的问题,增强红色文化微传播的意识;厘清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基本内容,解决“传播什么”的问题,突出红色文化微传播的重点;创新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基本路径,解决“怎么传播”的问题,提高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实效,从而有力促进红色文化“微传播”,不断增强红色文化在“微时代”的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微传播;爱国主义;微时代

红色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传播方式的创新。“微媒体”的兴起,创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新手段、新平台,為红色文化的“微传播”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它不仅有利于红色文化在信息时代的流动与传承,而且有利于红色文化在现代性境遇下的重建与创新。本文旨在探索和促进红色文化“微传播”,不断增强红色文化在“微时代”的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一、红色文化微传播的现实意义

“微时代”境遇下,红色文化传播者要主动“识微”,积极“学微”,善于“用微”,实现红色文化与微传播的“无缝对接”,借助微博、微信等微平台,通过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形式,展现、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开拓红色文化传播的新领域与新途径。

1.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所创造的以革命精神为核心,以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文艺、红色遗存等为载体的革命文化。它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价值追求和献身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传承优良革命传统的红色基因,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载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文化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技术的兴起都毫无例外的引起文化的变革”。[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产生和“微时代”到来,社会信息交流、人际交往、利益表达、文化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在“微时代”境遇下,红色文化要传承其基因、弘扬其精神、彰显其价值,就必须利用好微传播带来的重要契机,创新和推进“移动互联网+红色文化”的微传播方式。

红色文化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使之成为我国的主流文化风向标,在微传播领域发挥着传承优良传统、塑造精神信念、引领价值追求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然而,当前红色文化微传播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正面临着重重阻力。这种压力表现在,一是承载着红色基因的红色文化大量游离于现代微传播领域之外。二是进入微传播领域的红色文化缺乏系统性、组织性和深刻性。面对海量化、碎片化的微信息和交互性、主体性极强的微平台,不能抓住眼球、引起关注的红色文化信息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使得红色文化英雄形象立不牢、红色事迹记不住、红色精神传不开。

2.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与红色革命文化根本对立的一种社会思潮。“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国内外敌对势力把微传播领域作为宣扬历史虚无主义重要平台,往往以“戏说”、“恶搞”、“考证”、“揭秘”、“还原”历史为基本手法,主要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抹黑革命历史英雄人物,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对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历史进行任意的歪曲、诋毁,对已被历史盖棺定论的中华民族的败类极力进行翻案、美化,而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英勇牺牲的英烈却百般地挑刺、丑化。他们常年利用高度开放、自由的微平台,向微博、微信用户推送“笑喷了,数学帝分析雷锋同志拣粪”、“经不起推敲的邱少云”、“董存瑞的碉堡上有双面胶”、“焦裕禄的事迹是两个人拼凑起来的”等极具迷惑性和煽动性的信息。这些看似哗众取宠的信息,实则是有意通过抹黑英雄、扭曲经典来虚无历史,削弱民族认同。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否定革命和建设历史实践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否定革命和建设历史实践中产生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搞乱和蛊惑人心,打击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而达到质疑执政党的合法性、动摇甚至颠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险恶目的。

因此,微传播领域,日益成为红色革命文化与历史虚无主义激烈交锋的重要战场。“大量事实证明,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2]微传播领域更是这样,这一领域和阵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就会去占领;红色文化不去占领,历史虚无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正是因为如此,增强红色文化微传播,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更加凸显。

3.增强红色文化育人实效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日渐成熟,“微传播”已不仅具有工具属性,其庞大的使用人群和越发人性化的应用软件正日益显现其社会属性、教育属性和文化属性。在微时代,要增强红色文化育人实效,就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实现红色文化传播的“三个转换”:

一是实现由平面到立体呈现的转换。传统的红色文化展示方式主要通过一张床、几副桌椅、一个橱窗、数张图片等简单的平面静态方式来实现。但这些物件本身并不具有直观叙事功能,又因画面平实、可视性差、时空限制大,难以生动、深入地传达出内蕴其中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思想。“微传播”是集图文声像等多手段于一体的综合化、立体式传播,可通过现代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制作手段,让场景“动”起来,让故事“活”起来,让眼睛“亮”起来,从而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现代感和吸引力。二是实现由宏大叙事到见微知著的转换。从红色文化的形成来看,“它是有关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宏大叙事,包含着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得以确立的历史认知和记忆”[3]。但这种宏大叙事经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易让人觉感觉灌输性太强,或遥不可及,或空洞无物。而微传播利用微故事、微小说、微视频等形式,把这种宏大叙事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还原、再现、浓缩、放大典型的画面、人物和细节,从而把“高大上”的理论说教转变为一个个“接地气”的微故事、微情境、微画面,增强了红色文化的体验性和启发性。三是实现由“中心式架构”到“参与式架构”的转换。微传播变革了信息传递自上而下的“中心式架构”,转为交互作用的“参与式架构”。这种转变让红色文化的传播不再是“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单向度传播,而是通过平等基础上的双向度的交流与互动,让人乐于接触和接受红色文化,激发受众在微平台上畅快地抒发自己关于红色文化的认知、感悟和情感,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的知、情、意、信、行,让受众在红色文化的微传播中拥有更多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

二、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基本内容

1.传承红色革命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红色革命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抗压迫、寻求解放、抗敌御辱、救亡图存的革命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创造新生活的奋斗史。它记录和见证了实行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消除军阀混战,推翻封建皇朝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实行土地改革,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抗日战争时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解放战争时期。不同历史时期构成的红色革命历史,是红色文化得以形成、积淀和凝炼的基础和“根脉”。可以说,一部中国红色革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实现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历史;是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救亡图存、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而不畏强权、浴血奋战的历史;是牢固确立和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经常回望历史,才能不忘初心,认清历史使命,唤醒民族精神,厚植文化根基。把革命历史作为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基本内容,通过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微直播等全方位、多视角、立体性地展现红色革命历史,尤其是革命历史中的重大、经典的事件、情景和画面。一方面,它不仅能够满足和平时期的人们对战争年代的好奇心理和对战争史的探寻心理,正面解答当前人们对红色文化存在的困惑和疑虑;另一方面更能清晰明了地阐释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和历史必然性,深化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科学性的认识。

2.传播红色革命人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4]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5]正如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红色革命历史就是一部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奋斗史,红色文化也融汇着无数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他们有的在民族危机紧要关头鞠躬尽瘁、力挽狂澜,如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以及立下赫赫战功的元帅、将军等;有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如用生命谱写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年仅9岁却在牢房之间传递信息和情报的最小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为了使部队主力摆脱敌人攻击而主动吸引日军火力的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这些革命人物作为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呕心沥血、前孵、前仆后继,推翻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中国,创造了新世界,他们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脊梁。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红色文化正是由这些前仆后继的革命人物用自己的艰辛、心血甚至生命谱写而成,这是留给今人和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然而,当前微传播领域出现了大量恶搞、抹黑英雄人物及其代表的红色文化的言论,这无疑是对英雄人物的亵渎,是对红色文化生存环境的破坏,是对公众心灵的污染和戕害。因此,更需要正面传播革命人物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大力弘扬他们身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7]凝聚而成的红色精神,使之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

3.发掘红色革命遗存

红色革命遗存是指与这一时期革命先辈生活、工作和战斗密切相关的重要遗址、场域、物品和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它既包括其本身存在于革命实践过程中的有形物,也包括经后人根据革命历史有意识加工而保留下来存在物。诸如,井冈山、延安等革命斗争根据地和红色政权所在地,遵义会议、古田会议等重大事件发生地,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等重大战役发生地,渣滓洞、白公馆等革命烈士英勇不屈事迹发生地,革命历史人物的著作、书信、讲话稿等文字资料,记载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文件、电报、信函、图书、刊物、音像等历史文献资料,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与这一时期密切相关的各类纪念馆、烈士陵园、展览馆等纪念设施。近年来,“全国共登记了近 5 万个革命遗址(与中国共产党有关)和 5000 多个同时期相关联的其他遗址”[8],其中许多被开发成红色旅游景点。据统计,目前“全国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9]。

这些弥足珍贵红色革命遗存勾勒了中国革命的红色格局和发展脉络,承载着惊心动魄的红色记忆,是固化了的历史,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把红色革命遗存作为红色文化微传播的基本内容,是因为,一是遗址遗迹的确认有利于人们从意识上明确这些革命遗存的重要性,并对此加以保护和珍视;二是通过微传播的手段和技术,使红色遗存突破时空界限,让淡忘的记忆变得清晰起来;三是利用微媒介应用平台推广和宣传这些红色遗存,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之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首选,让人们身临其境,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启迪思想,陶冶心灵,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4.再现红色革命文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0]为适应和推动革命实践和发展,党领导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经典红色文艺作品,如歌曲《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小说《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电影《红色娘子军》、《烈火中永生》,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京剧《平原作战》、《杜鹃山》等等。这些经典文艺之所以能在滚滚时代浪潮中经久不衰甚至历久彌新,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优秀红色文艺作品运用典型化创造方法,塑造了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征的红色艺术形象,展现了战火纷飞的历史年代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如何为了生存、理想苦苦探索解放道路的斗争精神,揭示了中华民族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的殷切向往和献身气概,体现了这些红色经典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超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

5.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红色革命精神是相对于红色文化的具体载体(如革命遗存、制度、传统等)而言的,它是共产党人革命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红色文化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和弘扬始终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红色精神包括: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核心特征的“红船精神”,以敢闯新路为核心特征的“井冈山精神”,以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等为核心特征的“苏区精神”,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核心特征的“长征精神”,以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为核心特征的“延安精神”,以“两个务必”、“两个善于”为核心特征的“西柏坡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特征的“抗战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是历史的坐标,在不同时期把被揉碎、打散的人民重新凝聚、整合、团结起来,汇集成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成为建立和发展新中国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这些红色文化精神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创造并保存的深厚历史存在,又是作为一种革命文化基因在活生生的现实中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和发展,体现为,红色精神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脉搏和灵魂,贯穿于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发扬光大,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尤其是在高度开放、自由互动的微传播领域,红色精神日益成为引领政治方向的“导航仪”和塑造高尚精神的“指路灯”。因此,红色文化微传播要始终把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作为重中之重。

三、红色文化微传播的有效推进

1.树立“微思维”,提升传播队伍的“战斗力”

做好红色文化微传播,关键是以传播队伍建设为根本,引导传播人员牢固树立起红色文化传播的“微思维”,遵循和把握“微传播”的基本规律,跳出红色文化传播的传统方式,针对微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新特点,创新传播理念、思路和方法,着力实现“两个转换”:

要实现由灌输式视角向平民化视角的转换。在灌输式传播视域下,红色文化的内容宏大、手段单一、说教色彩浓厚、语言生动化鲜活化不足,有时甚至脱离实际、拔高主题,容易让受众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实质上是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人际传播,平民视角更突出,人情味道更重,生活色彩更浓。这就要求红色文化传播者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思维,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出发,选取平民化视角,多用受众喜爱的“微言微语”,制作和传播短小精悍、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红色文化微信息,以更好地适应大众快餐化、实时化、形象化的阅读习惯。例如,由新华社别出心裁推出的8分钟红色网络直播真人秀——《红色追寻——三个年轻人的长征路》,通过三个普通的年轻人追寻红军的足迹,穿越了五个省区,行走14000公里,感受长征精神,获得了大量的关注、收看、点赞和转发。

要实现红色文化由单向度传播思维向交互式传播思维的转换。传统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渠道单一、互动不足,难以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以交互式为特征的微传播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互动,在互动交流中打通了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这一方面有利于网民在“微互动”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与参与度,获得体验性与启发性;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传播者通过转发量、阅读量、点赞量等数据,能快速、直观地对推送信息关注人数的多少、传播效果的好坏以及受众的兴趣点和疑虑点作出量化分析,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推送传播内容,改进传播方式,增强正面效应,扩大微传播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2.凝炼红色精神,增强红色文化的思想震撼力

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红色文化传播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传播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红色文化是关于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宏大叙事,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集中彰显和代表了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在微传播视域下,这些宏大的主题和厚重的思想要通过短小、灵活、精练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深入凝炼红色精神,深刻解读红色文化,不断创新叙事手法和表现视角。譬如,由新华社打造的献礼建党95周年的9分钟微电影——《红色气质》,以革命烈士瞿秋白独女瞿独伊的故事作为切入口,由李大钊、瞿秋白、赵一曼等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为轴线,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揭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大主题。这种小切口、大主题的表现手法和以具体人物形象为载体的叙事方式,不仅思想深邃、内容精悍,且人物饱满、生动形象,既有思想又有情怀,既让人乐于接受又让人易受感染、深受启迪。

因此,要使红色文化有效地以“微媒体”的形式和视角进行传播,就必须立足于革命历史,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微言大义、见微知著。值得注意的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既需要面对既有史实,又不能把这些史实看成是僵化、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对这既有史实的钻研深思中,把握其律动的脉搏和灵魂,使其精神内涵与实际需要、时代特征相结合,关照当前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和新困惑,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价值。

3.塑造典型形象,形成红色文化的形象感召力

典型形象,即在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性、标识性的人物或群体。这些典型形象,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普遍深刻的共同本质,是共性与个性的高度统一。推广红色文化中的典型形象,就是要运用微媒介的制作手段和信息平台,立足红色革命历史,宣传和推广红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革命人物和英雄群体,以更好地阐释、传播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这些红色的典型形象既包括受尽酷刑宁死不屈的江姐、烈火焚身纹丝不动的邱少云、奋不顾身勇堵枪眼的黄继光、一柱擎天炸碎敌堡的董存瑞等典型的个体形象,也包括如“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这样典型的群体形象;既包括战争年代真实生活中的英雄形象,也包括文艺作品中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这些典型形象,每一個都有自身的成长轨迹、战斗经历、英勇事迹和高尚精神。红色文化微传播者要最大限度挖掘这些典型形象,在人物选择、事件选取、细节描述、情景再现上下功夫,寓共性于个性之中,用个性表达共性,依据微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在采、编、发各道程序形成有效的筛选、融合机制,形成生动、真实、具象化和富有质感的高质量微媒介产品,进而增强红色形象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4.把握重要契机,加强红色文化的议题设置力

红色文化的微传播,不仅要求思想内容有震撼力、典型形象有感召力,还必须善于捕捉和选择特殊时机,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建党纪念日、建立新中国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巧妙设置议题。传播者要善于抓住这些特殊时间节点,利用微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主动设置议题。同时,还要善于緊扣设置的议题,广泛开展讨论,形成热门话题、热门推荐、热门转发、热门评论,积极引导舆论。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一些微媒体以弘扬新时期长征精神为主题,以重要战役、事件、人物为焦点,以纪念长征80周年为议题,通过微故事的形式讲述“七根火柴”、“丰碑”、“半截皮带”等经典长征故事,以微视频的形式设计“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等主题模拟景观,以微相册的形式展示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油画《血战湘江》、雕塑《最后一次党费》、手稿《可爱的中国》,在微客户端推出“我心中的长征纪念地”投票评选活动等。这种主导议题下的具体化呈现方式,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英雄史诗和豪迈气概,很好地引导、主导和深化了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的主题。

“议题设置功能”理论认为,“虽然大众传播媒介不能直接决定人们怎样思考,但是它可以为人们确定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因此,当大众传播媒介大量、集中报道某个问题或事件,受众也就会关注、谈论这些问题或事件”[11],进而影响社会的舆论走向、思想动向、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向。因此,红色文化微传播要善于根据受众在红色文化上的兴趣点、疑难点、敏感点设置议题,吸引受众,形成热点,引发思考,启迪思想。

5.善用推送技术,强化红色文化的辐射影响力

信息推送,“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在Internet上通过定期传送用户需要的信息来减少信息过载的一项新技术。”[12]从技术而言,信息推送是一项以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为支撑,通过分析用户网络行为的兴趣、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过滤信息并进行有效匹配后,将合适的信息自动推送给合适的人,以此来减少用于网络信息搜索的时间。

把信息推送服务运用于红色文化的传播,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红色文化信息的传播效率。微媒体的信息推送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信息过载技术,在微媒介根据用户的需求向其推送红色文化的信息内容。如在朋友圈、公众号、微博、QQ空间等媒介上推送红色影像视频、红色文艺作品、红色经典故事、英雄形象和事迹、红色革命遗迹、红色经典话语等红色信息。这些信息被推送出去后,其微媒体裂变式多级传播模式会使信息不断被进行二次传播、多次传播,提高信息传播率和覆盖面。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受众的红色文化信息获取率。红色文化微传播主动推送服务是相对于红色文化微传播被动服务而言的,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实现红色文化的分众式传播和精准化传播。因此,红色文化传播者可以在微平台上申请专门传播红色文化及其相关信息的账户,如“红色文化网”等公众号和“官微”,使受众可以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特定主题来浏览信息和展开对话。这种分众式和精准化的红色文化微信息推送,实现了红色文化微传播方式由传统的“点餐式”向“送餐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红色文化信息获取的效率和效能。

参考文献:

[1]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

[2]江泽民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7.

[3]马静.红色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7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5]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2).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7]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9-3(2).

[8]李忠杰.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M].山西: 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总序.

[9]鲁元珍.长征精神,为红色旅游带来什么[N].光明日报,2016-10-6(8).

[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11]张国良,李本乾,李明伟.中国传媒“议题设置功能”现状分析[J].新闻记者,2001,(06):3.

[12]张健,袁春风.Internet Push技术的分析与展望[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7(12):4.

(责任编辑 焦德武)

作者:骆郁廷 陈娜

上一篇:体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艾灸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