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与武术文化论文

2022-04-29

摘要:在国家“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中,大学是一个重要纽结。地方高校和地方戏曲具有共同的文化土壤,大学和戏曲也具有类似的教化功能。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提供文化支持,为戏曲传承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也更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和办学目标。应把大学作为扭转戏曲传承发展困局的重要着力点。同时,大学应探索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新路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校园文化与武术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校园文化与武术文化论文 篇1:

大学英语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策略探析

[提 要]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已成为高校外语教育的共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渗透西方文化的同时,还应更好地注入中国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以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同时对如何利用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强化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文化自信;建议

[作者简介]罗 萍(1968—),女,井冈山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育。(江西吉安 343009)

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其文化价值取向、文化行为方式都会影响中华民族未来的文化发展。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和腐蚀,大学生的价值观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导致大学生出现了文化缺失的现象。而文化自信现状影响着未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因此,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成为整个国民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强大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大学英语教育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文化教学,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作为其重要目标之一。本课题研究以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同时对如何利用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强化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基础”。在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于文化自信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对于文化自信的定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不同的阐释。有学者从国家、民族、政党角度,认为这是对其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有学者从主客体分析,认为文化自信是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知、反思、批判、比较及认同等系列过程,进而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同样,也有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以文化自觉作为认知基础,从自身文化价值、自身文化生命力和对西方外来文化理性“扬弃”三个维度,认为这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肯定、认同和坚定信念,并强调文化主体的认同感、自豪感及归属感是文化自信的关键要素。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大一和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英语课堂中外国文化的渗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实践以及文化自信培养的建议等方面。此次共回收有效问卷282份,调查结果如下: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学生(56.7%)认为自己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注重西方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吸收。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的学生占41.5%,较有兴趣的学生占44.3%。大多数学生(70.2%)认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有必要学习本国文化,这说明他们对本土文化持肯定态度。有关大学英语课堂中涉及中西方文化知识的问题结果显示,24.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总是涉及外国文化知识,46.8%的学生认为经常涉及;而对于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53.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有时涉及,21.6%的学生认为很少涉及。这说明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注重外国文化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这里主要调查了传统文化艺术,如戏剧(如京剧、黄梅戏等)、书法、国画、民族乐器等,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程度,如名著阅读、历史文化等。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传统节日更为熟悉了解,对传统文化艺术只是大概了解一点,而对于名著阅读和历史文化知识,文科生比理科生了解的更多一些。不过,普遍存在对这些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足现象。即便如此,近六成的学生认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然而对于参与文化活动、文化实践的项目表明,只有54人(19.15%)表示经常参加,89人(31.56%)有时会参加,78人(27.66%)很少参加,还有61人(21.63%)表示自己从不参加。可见近五成的学生在文化践行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三、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和对策

为了改变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培养和提高其文化自信,本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同时进一步强调英语教学的人文性,把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并且指出综合文化素养既包括目的语文化素养,也包括母语文化素养。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注重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但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较少涉及,因而导致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为此,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指南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文化知识的输入。充分挖掘教材中中国文化的内涵,将其与英美国家的文化进行分析、比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增强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2中的文化对比翻译练习,内容涉及到书法(calligraphy)、孝道(filial piety)、传统节日七夕节(Qixi Festival)、丝綢之路(Silk Road)、刺绣(embroidery)等。教师在通过此练习加强学生的翻译能力的同时,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辩论、个人展示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比较意识,增强民族文化优越感。对于课文学习,可通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还有文章中涉及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文化知识来加强学生对母语文化知识的积累。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六单元“Door closer,are you?”,文章第一段出现了XiangYu(项羽)这个人名,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这个历史人物以及破釜沉舟该典故的由来,让学生加深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课堂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英文报纸、杂志及书籍;组织一些使用英语讲述中华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竞赛,如举办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英语演讲比赛、写作比赛、中英文化对比方面的讲座等。

(二)从学校角度出发

一方面要大力开设人文素质必修课和选修课。如开设“中美文化对比”、“中国文化概况”和“中国民俗文化”等选修课程以弥补现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的不足。其中的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语言文化类教材《中国文化概况》对中国文化介绍较为详尽透彻。还有《跨文化交际课程》,通过该课程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丰富学生中外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中外文化差异意识,在比较和学习别国文化的过程中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文化鉴赏力,提升文化思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选修一些如中国戏剧、书法、武术、名著欣赏等文化课程。另外还可以为学生实地安排一些文化体验系列活动,可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安排学生参观历史文化景点,如文天祥纪念馆、庐陵文化生态园、青原山、井冈山、钓源古村、美陂文化村等,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地方文化,加深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应当组织与文化相关的各项课外活动,如校园文化节、文化社团、文化沙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利用本校留学生资源,加强中外学生的相互交流,弘扬并传播中国文化,让留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三)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和冲击。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有时会缺乏鉴别力和判断力,导致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而对于中国特有的优秀文化关注甚少。因此十分有必要帮助他们抵制各种外来思潮的入侵和诱惑,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介的宣传作用让学生学习并了解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如通过《百家讲坛》、《探索发现》、《国宝档案》等文化节目来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鼓励并督促学生观看诸如《朗读者》、《诗词大会》、《汉字英雄》、《一站到底》等文化类节目,从而促使他们增长自己的知识涵养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四、结语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多元文化视野下,迫切需要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教育应当发挥其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把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并借助于学校、互联网等合力提升其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韩路.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

[2]薛玉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其培养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覃虹.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J].戏剧之家,2017,(11).

[4]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Z].2017-10-1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刘振平.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0).

[7]徐圣稚,王红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6,(11).

[8]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朱晨光]

作者:罗萍

大学校园文化与武术文化论文 篇2:

简论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支持

摘要:在国家“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中,大学是一个重要纽结。地方高校和地方戏曲具有共同的文化土壤,大学和戏曲也具有类似的教化功能。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提供文化支持,为戏曲传承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也更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和办学目标。应把大学作为扭转戏曲传承发展困局的重要着力点。同时,大学应探索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大学;戏曲传承发展;文化支持;路径

戏曲的存在和繁荣依赖于特殊的文化生态系统。失去这种生态,或这种生态弱化,戏曲就难以为继。在现阶段,支持戏曲的传承发展,必须在全社会营造相应的戏曲文化生态。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要“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大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纽结。目前,这一纽结还比较薄弱,尚未受到真正重视。应注重发挥大学的作用,尤其应注重发挥地方高校在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中的文化支持作用。否则,国家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工作体系就不够健全,政府的政策导向就难以落实到位,甚至会落空。

一、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基础

首先,大学尤其是地方高校系统,多少都具有地域文化特征,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即使是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完全游离于地域文化。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绝不是其组成要素——民族、语言、宗教、社会心理、传统道德、生活方式、思维特征等的简单拼合,而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甚至制约下,由各要素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综合体或文化系统”[1]。地方戏曲文化与同一地域内的高校文化,形成、发展于共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之中,在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风尚习俗、思维模式等方面,在空间范围和时间维度上都具有共同的特定地域特征。共同的自然历史文化土壤是高校文化与地方戏曲文化的重要母体。这种历史文化的交集,也使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具有了地域文化基础。

其次,大学与戏曲具有共同的价值功能,即教化功能。社会学认为,任何一种文明里,都存在两个传统:大传统和小传统,“大传统是在学堂或庙堂之内培育出来的,而小传统则是自发地萌发出来的”。[2]按这种划分,现代大学文化主要属于大传统,地方戏曲主要属于小传统,虽然两者分属大小两个传统,它们的产生、目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均不相同,但最终在客观上却具有相同的价值功能。大学最核心的职能是人才培养,教化育人。如梅贻琦所言:“学府之机构,自身亦正复有其新民之功用,就其所在地言之,大学俨然为一方教化之重镇。”[3]中国戏曲历来具有“乐教”传统。元代剧作家高明在《琵琶记》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概言之,如陈独秀先生所说:“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4]中国传统社会中,维系民众伦理道德、社会规范的,更多是依靠包括地方戏曲在内的小传统。戏曲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传播着儒家思想,以正人伦、厚风俗。可以说,在戏曲作品“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里流淌着的,多是与“四书五经”本质相通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

可见,大学和戏曲都具有教化功能,大学的文化功能和戏曲的文化功能在教化民风、以文化人这一点上拥有最坚实的共同价值基础。应当发掘和弘扬这些共同价值,使得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支持成为内在的价值需求。

二、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价值收益

大学在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将获得文化价值的收益或回报。最大的回报就在于,将戏曲文化引入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可以提高素质教育效果,更有效地实现“以文化人”的办学目标。对地方高校来说,可以利用地方戏曲彰显更富有特色的大学文化。这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多赢的过程,而不是单向度的“付出”。大学的支持行为是“有偿的”,也就是说,它有利于实现大学的目标任务,而不是与大学宗旨相左。有所收益,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行动才能持久,并形成内生的、自觉的文化支持。

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看,地方戏曲文化资源是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有效手段。传统戏曲作为教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刻、丰富的道德内涵和通俗易懂的伦理准则。虽然有些内容已不适合时代的需要,但流传下来的多数戏曲作品仍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并通过生动的意象代代相传,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实现着道德传承功能。一出好戏,可能既是一场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盛宴,同时也是一次生动形象的文化传播和思想道德传播实践。一个好的戏曲唱段,它所传递的真善美信息往往不是课堂说教所能替代的。在岁月流转中积淀下来的这种通过形象、感性的艺术手段触发情感共鸣、传递价值观念的做法,对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无借鉴意义。应重视戏曲的教化功能,使其与现代德育充分对接。

从知识传承的角度看,戏曲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众多艺术形式的综合,也是传统美德、习俗、礼乐和历史文化掌故的形象聚合,因而是传习传统文化的生动教材。一定区域范围内诞生、流播的地方戏曲,总是产生于当地特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环境之中,蕴含着解读区域历史文化精神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密码,并通过各具特色的音乐、念白、舞蹈等不同的表演符号系统,生动地阐释着当地的社会、历史和文化。[5]一部中国戏曲史,就是中华民族自我观照的历史。地方戏曲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艺术知识和地方性知识,对于青年学生具体地感受和了解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历史感,是一种必要的补充。此外,大学还可以把戏曲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开展具有特色的艺术学、民俗学和传播学等方面的研究。

从美育教育的角度看,地方戏曲文化是高校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抓手。戏曲是中华民族极富有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融合了几千年的文化艺术精华,浓缩着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是当地的一种“祖传的”文化传承方式,也就是说,祖祖辈辈都是以类似的方式接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教育。用字行腔的音韵,念白对话的意味,舞台动作的形体,脸谱化妆的造型,舞台服饰的夸张,起承转合的节奏,跌宕起伏的叙事,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莫不具有讲述中国故事的特殊审美意蕴。利用戏曲资源开展审美教育,让学生参与、分享“祖传的”审美活动,不仅能够增强美育课程特色、强化审美实践环节、提升美育效果,而且可以放大戏曲的教化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主要障碍

较长时间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政府主管部门和大学已经注意到大学在戏曲传承发展方面的作用,并开始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成效不甚显著。大学为戏曲发展传承事业提供应有的文化支持,还有一些障碍需要跨越。

首先,各方力量在思想认识上都过于强调戏曲专业性团体的作用,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支持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戏曲专业性团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直接的戏曲生产实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戏曲传承发展问题上,把大学作为重点阵地,纳入戏曲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凸显大学在戏曲传承体系中的重要性自有其必要性。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理论引领作用。戏曲传承发展离不开理论支撑,与专职的戏曲表演者、戏曲理论研究者相比,大学具有人才、知识等方面的优势,他们能够站在“第三方”的立场,更客观、冷静地对戏曲开展多视角的、综合性研究与批评,提升戏曲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更好地指导、推动戏曲的传承发展。二是文化辐射作用。大学是传播、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是示范、引领社会文化风尚的辐射源,对社会文化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故而,要在全社会建设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良好文化生态,必须首先在大学营造适宜戏曲传承发展的环境氛围。

其次,政府在政策导向上过于重视戏曲的创作、演出条件和人才保障等生产环节,对戏曲受众群体的培育重视不够,特别是没有从战略上重视大学生受众群体的培育。我们不否认戏曲专业性团体的作用和戏曲生产各环节的重要性,然而也必须看到,与“供给侧”相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症结在于“需求侧”弱化——观众的流失与老化。“全国50岁以下的没有进剧场看过一场戏曲剧目的人约占80%。绝大多数大学生甚至是中文系的学生没有看过《曹操与杨修》、《潘金莲》、《董生与李氏》、《金龙与蜉蝣》等剧本。由政府出资让百姓免费看戏的演出,一两千个座位的剧场往往只坐上一两百人,且大多数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历来得到长足发展的艺术都是由市场推动的”[6]。需求不足,是任何有关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必须面对的最严峻挑战。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或者认识得不够深刻,那么,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措施都将“失焦”,其最终的结果是让戏曲走进博物馆。在当代中国,需求的培育、戏曲受众的培养,都必须着眼于青少年。而要培植戏曲的青少年受众,必须视大学为重镇。对于戏曲传承发展来说,大学生这个群体不仅仅是“关键少数”,而且事实上正在成为年轻人的“关键多数”。他们不仅是潜在的高质量的戏曲爱好者、消费者,而且是潜在的高能量的戏曲文化传播者,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来日方长。

再次,在体制机制上,地方戏曲表演院团等戏曲专业性团体与大学之间缺乏互动联系,更少就戏曲的传承发展进行合作。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前,大学与地方戏曲专业性团体分别属于教育领域和文化领域,甚少交叉联系;随着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序幕拉开,地方戏曲专业性团体大都转型成为面向市场的经营性企业,而大学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两者之间的合作缺乏必然的经济基础,合作关系更难建立。自2005年开始,在政府主导下,通过政府购买文艺院团服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这种做法扩大了戏曲的影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戏曲传承发展来说实属杯水车薪。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主导,加大对与大学合作的地方戏曲专业性团体的投入,保证他们的经济利益,以调动他们与大学长期全面合作、走进校园系统性地开展各类戏曲传习活动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多方共同努力,建立校地戏曲文化互动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上的保障,尤为关键。

第四,在大学内部,已普遍认识到戏曲在艺术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但文化自觉性没有充分激发。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对学生开展包括戏曲在内的公共艺术教育,或者将戏曲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但从总体上看,多数大学缺乏对戏曲教育的精准定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大学生中开展戏曲教育的价值、意义所在,仅把戏曲教育作为开展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一个较小的组成部分,因而存在措施的系统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的现象。囿于师资力量、场馆条件等因素,在开设的戏曲相关课程中,也是以文化理论上的介绍阐释为主,缺乏足够的实践感知、体验和训练。其结果是,在青年大学生中,能够完整地演唱一段戏曲唱段,都成为“素质高”的表现。

四、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可能路径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眼下必须也首先由当代大学生接受、传承。如果民族戏曲不设法打入大学校园,只流布于农村、工厂、街道,那么它便无法跻进时代文化的前列去。”[7]将大学真正纳入国家戏曲传承发展的工作体系并作为重点纽结加以建设,是扭转戏曲传承发展困局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当下最具有可操作性、最容易见成效的着力点。当前,大学要以高度的自觉意识,努力克服障碍,服务于国家戏曲传承发展的工作大局。

第一,增强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方式主要是在文化上对戏曲的接纳、肯定和弘扬。大学要进一步增强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自觉,要在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8],高度重视传承发展戏曲的重要性,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行动中;大学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担当,“体现为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守和传承,体现为对社会精神和文化的守护和引领,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必然体现为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和创新”[9]。具体来说,大学应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进一步为戏曲的传承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人才培养服务,厚植有利于支撑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让青年学生持续接受戏曲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和造就戏曲爱好者和潜在的传播者,努力将大学建设成为传承保护、弘扬传播、创新发展戏曲文化的重要阵地。

第二,科学建设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课程体系。在大学培育适宜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生态,最基本的途径,是通过系统、科学的戏曲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戏曲爱好者和戏曲文化传播者。除戏曲专业相关课程外,大学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等不同类型课程的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将戏曲的发展进程和艺术特征等文化理论知识、戏曲鉴赏知识与技能、戏曲表演技能的体验与训练等内容科学整合、融入各类课程,并辅以培训、讲座、观演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有机结合。同时,还应高度重视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强化MOOC(慕课)、视频公开课、微课等网络课程的建设和运用,以突破师资、场馆等现实资源有限的瓶颈,使其充分发挥培养高质量的戏曲爱好者和传播者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第三,积极开展戏曲传习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依托特色大学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鲜活的戏曲文化活动,是大学弘扬戏曲文化、培育戏曲爱好者和传播者、实现戏曲活态传承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大学要充分利用资金扶持、学分奖励等多种引导、激励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大学生中开展戏曲文化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传习戏曲的环境氛围。一方面,大力支持、资助大学生开展以戏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引导大学生成立戏曲社团和志愿者团体,组织大学生进剧团、戏院、班社开展实践体验、技能训练、文化调研等活动,围绕戏曲文化开展演出、培训、竞赛、艺术节,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方式学习、传播戏曲文化等。另一方面,既“请进来”,又“走出去”,让戏曲真正在大学校园内“活”起来。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基础上,主动与地方戏曲专业性团体加强联系、合作,定期邀请地方戏曲专业演出团体、戏曲名家大师等进校园,让大学生开阔视野、感受经典、接近大师;在大学生“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中,通过“送戏下乡”、“文化进社区”等方式,让学生戏曲社团和戏曲爱好者主动参与戏曲的传播等,从而在校园内形成广泛参与、持续健康、创意活跃、戏味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真正让戏曲文化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加大对戏曲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大学,特别是设置有戏曲相关学科、专业的大学和所在地方戏曲资源丰富的地方高校,更应充分利用校、地各种戏曲文化资源和专业、人才优势,加大戏曲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力度,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撑。从学科建设角度出发,出台激励举措,引导和支持师生有意识地凝练戏曲相关研究方向,使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地方戏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将戏曲理论研究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开放办学、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主动与地方戏曲专业性团体实施深度协作,构建长效合作的戏曲文化共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同开展戏曲相关学科研究,为地方戏曲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培养服务。以此为基础,还可以进一步构建大学和地方共同参与的支持戏曲文化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支持戏曲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我们认为,大学是戏曲传承发展工作体系的重要纽结,社会各方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应转变观念,努力营造黄梅戏传承发展的文化空间,[10]重视大学在戏曲传承中的纽结地位,让大学和戏曲充分对接,使大学在支持戏曲传承发展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

[2]芮德斐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的一种阐释[M].王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95.

[3]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

[4]陈独秀.论戏曲[J].新小说,1905,(2).

[5]郑传寅.论戏曲的地域性及其意义[J].福建艺术,2009,(5).

[6]任荣.“我是梨园的一号龙套”——尚长荣先生与朱恒夫教授关于戏曲现状与未来的对话[N].中国艺术报,2011-7-11.

[7]于习.秦腔走进大学校园[J].中国戏剧,2002,(6).

[8]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17/content_10010.htm,2015-7-17.

[9]杨玉良.中国一流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N].光明日报,2014-06-15.

[10]邵敏.论文化空间视界下的黄梅戏传承与保护[J].江淮论坛,2015,(3).

(责任编辑 黄胜江)

作者:孙根华 邵敏

大学校园文化与武术文化论文 篇3:

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

摘 要 以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为调研对象,对五所高校的共计11个主要微信公众号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推送进行分析,探究影响传统文化传播效果的因素。通过对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微信团队运营者的方式解析了长春市高校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及思考。

关键词 高校微信公众号;传统文化

中國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素养,提高文化自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在高校内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能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近年来,微信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据腾讯《2016年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平均日登陆用户已达7.68亿。它也是大学生频繁使用的软件。微信公众号已然成为高校弘扬文化、宣传活动、树立自身形象的主阵地。

使用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传统文化,是新媒介时代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播的重要途径,也为微信公众号丰富推送内容提供了契机。因此,本文从传播的主体、内容和受众三方面对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思考。

1 高校微信运营团队传播传统文化动因分析

国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弘扬,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传统文化,是响应国家号召的表现。

高校重视传统文化传播。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地,有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必须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微信公众号作为校园文化宣传的重要工具,需要传播传统文化以助力于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需要获取传统文化信息。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积极的精神、丰富的底蕴都感染、吸引着大学生。高校微信公众号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既有利于满足大学生的兴趣需求,也可以起到影响、鼓舞大学生的作用。

2 传统文化微信推送内容分析

本文选取了五所高校11个微信公众号,对其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位于一档的微信推送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推送进行了筛选、分类和统计。共筛选收集140篇。其中“东北师范大学”21篇、“东师青年”6篇、“NENU东小青”12篇、“东师拾全拾美”9篇、“吉林大学”8篇、“吉林大学学生会”4篇、“吉林财经大学”6篇、“吉林财经大学学生会”16篇、“长春中医药大学”35篇、“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会”11篇、“吉林艺术学院”12篇。统计发现,各公众号一年内的传统文化推送占全年推送比重在1.60%至13.21%之间。可见,高校微信公众号有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但力度还需加强。

这些推送按内容类型可分为5种:包括中国语言文字、古代文史哲经典在内的传统语言文学;包括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武术在内的传统艺术;传统节日及习俗;包括传统医学、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包括传统美德在内的传统思想。

传统语言文学类共24篇,中国语言文学内涵丰富、富有魅力,因此该类推送涉及了多个方面,既有对经典古诗词进行的专题系列介绍,也有紧扣热点的校园版诗词大会、飞花令以吸引同学。

传统艺术类共31篇,该类推送观赏性强,趣味性大,主题重复性低。以传统艺术专业知识的介绍和传统艺术活动宣传为主。

传统节日及习俗类推送48篇,与其他内容类型相比数目最多,被统计的11个公众号中均有此类推送。且内容丰富,涵盖多个重要传统节日。具体可分为3种:一是对传统节日及习俗的介绍;二是结合时下热点挖掘新内涵;三是运营团队举办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利用微信达到宣传节日、推广活动、增强互动的目的。“吉林大学学生会”的《端午将至|不好啦!甜咸粽子打起来啦!快来投票站队~》、“东北师范大学”的《元宵节怎么过?听说和奶牛菌一起猜灯谜还有奖拿?》等推送都是在传统节日宣传上推陈出新的体现。

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类推送共12篇,“长春中医药大学”此类推送最多,它以中药、针灸等与传统文化相契合的专业为立足点进行推送,如《传统文化:你真的了解中医吗》《历史文化|针尖上的国

粹》等。

传统思想类推送共25篇,以介绍礼仪故事为主。如“吉林财经大学学生会”的经典礼仪故事系列和“长春中医药大学”的二十四孝系列。

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的学校推送传统文化的侧重点不同。综合性大学公众号的推送侧重于传统节日、传统思想等内容。有特色专业的学校会以相关专业为依托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媒体的优先议题可能成为公众的优先议题。因此,高校微信公众号应该注意丰富推送的内容类型,在与大学生兴趣点相契合的同时,引导其关注更多不同内容类型的传统文化。

3 推送形式分析

统计发现,高校微信公众号在推送传统文化时最常使用图文结合这一形式,该类推送有107条,占比76.43%。由于纯文字较为枯燥,纯图片传递信息少,所以图文结合是微信公众号常采取的形式。但这一形式也有其局限性,如表现效果不直观、不立体等。

图文加音视频形式的推送有28条,占比20.0%。多为活动类推送。视频或音频作为一种更生动、直观的传播方式使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不再单一。在一百余篇微信推送中,阅读量排名前三的微信形式均为图文加音视频,且阅读量均破万。可见,新颖、丰富的形式是取得良好阅读效果的必要条件。如《看吉艺人惊艳奏响G20》这篇阅读量突破两万的微信推送中就使受众欣赏到了完整的演奏片段,加深了受众对此公众号其他推送的阅读期待,也增强了用户黏度。

此外,还有少数推送为纯文字或图文加卡券的形式。高校微信对超链接这一形式使用较少。超链接可以增加微信推送的附加价值,使微信功能得到进一步开发拓展,增强转播效果。因此,传统文化推送中应对这一形式予以适当使用,如《中秋校会君送月饼来啦!5000个月饼等你来拿!》中,就使用超链接发放卡券,增强了互动性,实现了线下活动与线上推广相结合的功能,也方便了同学的使用。

4 大学生受众行为特征及接受度

为了解大学生对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传统文化的感知度和接受度,对长春市五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289份,回收率100%。具體包括东北师范大学120份,吉林大学52份,吉林艺术学院16份,长春中医药大学50份,吉林财经大学51份。在性别构成上,男生占28.03%,女生占71.97%;在学历构成上,本科生占91.7%,硕士占7.27%,博士占1.04%;在专业构成上,自然科学占18.69,社会科学占31.14%,人文科学占50.17%。

4.1 大学生对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传统文化的

态度

了解程度较低。调查中,我们发现20.76%的同学不了解本校微信公众号是否有传统文化类推送。而了解的同学中“从学校微信公众号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信息的频率”也较低,只有2.77%的大学生总是接触,15.57%的大学生经常接触,高达73.36%的同学有时接触或很少接触,8.3%的同学从未接触。

感兴趣程度较高。调查显示,对本校微信公众号中传统文化类推送感兴趣的被调查者占绝大多数,共87.89%,只有12.11%的大学生对其“不感兴趣”或“完全不感兴趣”。可知传统文化相关推送与高校大学生兴趣点相契合。

在本校微信公众号是否有必要宣传传统文化这一问题上,65.06%的人认为必要或非常必要,26.64%的大学生持中立态度,认为不必要或非常不必要的大学生只占8.30%,可见,大学生普遍认可其必要性。

只有5.54%的大学生认为本校微信公众号对传统文化的推送数量过多,60.9%的大学生认为数量适中,33.56%的大学生认为数量过少,结合前文数据统计可知,目前的推送频率的确不会引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的排斥心理,可以适当增加对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推送。

4.2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相关推送的内容、形式、篇幅偏好

传统文化的内容类型是影响微信推送传播效果的重要自变量。据问卷结果显示,传统文化不同内容类型对大学生吸引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艺术、传统文学、传统工艺、古代自然科学、传统思想及其他。分别占比60.9%、58.48%、51.21%、42.21%、31.14%、28.03%和9.%。但因为各种内容类型尤其是前四位差别并不明显,高校微信公众号在对传统文化类推送进行策划时无需过多受内容类型的限制。

传统文化推送的形式是另一重要自变量。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推送的喜爱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多元素结合、图文、图文+视频、图文+音频、纯图片或超链接、纯文字和其他。分别占比54.86%、47.75%、36.68%、25.95%、7.61%、6.23%和2.08%。由此可知,高校微信公众号在制作传统文化相关推送时应尽量多运用多元素结合、图文或图文加视频等形式,应尽量少用纯文字这一形式。

根据问卷调查,73.71%的大学生倾向于用1~3分钟的时间阅读传统文化相关推送,15.22%的大学生阅读时间超过3分钟,11.07%的同学阅读时间小于1分钟。因此微信推送的篇幅长短要适中,微信制作团队可根据大学生普遍的阅读体验和习惯尽量将微信推送所需阅读时间控制在1~3分钟,以求更好的传播效果。

4.3 高校微信公众号中传统文化推送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

在被问及相关推送的影响时,选择影响“一般”的占比最多,为43.94%。6.57%的被调查者选择“完全没有影响”,“有一点影响”占30.1%,“影响较大”占16.96%,“影响非常大”占2.42%。分析发现高校微信公众号中传统文化相关推送的影响效果较为一般,仍需增强传播效果。

对于“阅读完相关推送后,您会考虑主动搜寻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信息吗?”一题,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的是“不一定,取决于推送的内容”,占比69.2%。可见,高校微信公众号在进行传统文化传播时若想取得对大学生较大的影响应注重自身推送的质量。通过较好的内容感染其主动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

数据说明,虽然大学生对本校公众号中传统文化相关推送的了解程度和接触频率都较低,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较好,感兴趣程度高。在传统文化相关推送中,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艺术等内容类型很受大学生喜爱,多元素结合、图文等形式类型对大学生吸引程度较高。建议高校微信公众号在进行传统文化相关推送时可以依此在内容类型和形式上稍有侧重。目前,传统文化相关推送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并不高,说明高校微信公众号还应提高传统文化相关推送的影响力。

5 针对高校微信公众号传播传统文化现状的思考

高校微信公众号进行传统文化推送的动力较强,但推送数量略有不足,在传播效果上有待加强。建议高校微信公众号可以设置传统文化特色栏目,每两周推送一次,培养大学生受众的阅读习惯,增强用户黏度。此外,微信运营团队应注意增强微信推送的互动性。如加入投票、提出可供讨论的话题、抽奖、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等方式都能很好地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并且使传统文化的宣传不枯燥。微信运营团队也应注重对传播效果的分析总结,关注受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传播手段和方法。传统文化相关推送对大学生的影响既与形式和内容有关,也取决于推送的质量和水平。微信运营团队制作微信前应做好充分的策划,制作微信时应进行丰富的材料准备,要敢于尝试新颖的形式,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之间的兴趣结合点,不断提高高校微信公众号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时的传播效果和影

响力。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34-40.

[2]郭镇之.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J].国际新闻界,1997(3):18-25.

[3]张飞飞.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研究[J].情报探索,2016(2):131-134.

[4]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郭镇之,邓理峰.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J].新闻大学,2007(3):55-67.

[5]孙荟萃,刘冰.微信公众号的使用[J].青年记者,2016(19):38-39.

作者:李鑫

上一篇: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探讨论文下一篇:科技型中小企业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