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探讨论文

2022-04-29

摘要: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资源,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实现乡村振兴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从“无意识传承”到“有意识传承”的转变,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提供物质条件,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扬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探讨论文 篇1:

贵州省民族村寨发展生态旅游的模式探讨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民族村寨加入了发展旅游业的行列,然而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导致该些村寨的生态平衡失调,怎样降低这种影响?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力图找到民族村寨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民族村寨 生态旅游 模式

0 引言

生态旅游作为当代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最先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特别顾问、墨西哥著名学者谢巴洛斯?拉斯克云(H.Ceballos Lascurain)提出,之后生态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学者对生态旅游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内容的诠释如雨后春笋。尽管生态旅游尚无一个全世界公认的定义,但从众多的定义中可以归纳出如下五个共同的内涵:①生态旅游要求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②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③争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④使当地社区受益;⑤施加可持续管理。

可见,生态旅游是一项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开展旅游活动,既要获取生态效益,又要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人类参与式活动。

21世纪以来,旅游业进入了高速、迅猛的发展阶段,随着2006年“中国乡村游”主题的确定,更多的民族村寨加入了旅游业的行列。然而,这些民族村寨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是否能抵挡住外部世界的文化冲击,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走上发展“生态旅游”的道路?本文将从旅游活动导致的生态平衡失调入手,对民族村寨发展生态旅游的模式进行探讨。

1 “旅游活动”导致的“生态平衡失调”

《环境生态学》中指出:各类生态系统,当外界施加的压力(自然的或人为的)超过了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或代偿功能后,都将造成其结构破坏,功能受阻,正常的生态关系被打乱以及反馈自控能力下降等,这种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失调。在此,我们将个体民族村寨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分析发展旅游可能造成的生态平衡失调。

1.1 生态文化的平衡失调 “生态系统”本是一个开放系统,但贵州的民族村寨因大多处于封闭的喀斯特环境中,所以,该些 “生态系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即使是封闭的系统也有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促使系统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既然是“潜移默化”,当然速度是缓慢的,而且是连续的和渐进的,不会影响民族村寨文化的传承性。而旅游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大量的外来文化,这些具有先进性的“外来文化”,冲击着当地的在封闭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具有脆弱性特征的弱势文化,就像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这个“缺口”中流入了大量异于且高于当地文化的文化;加之追求高层次物质文化享受的大众心理,使得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村民,宁愿摒弃祖先的文化,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最终造成生态文化的平衡失调。

1.2 生态环境的平衡失调 这里的生态环境专指自然环境。从自然环境方面看,部份素质低下的游客给环境带来的困扰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就算每个游客的素质都很高,但大量人群的涌入,不可避免地要消费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在这样一些封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民族村寨中,环境本身就很脆弱,就算将人数控制在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也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量的积累最终会带来质的变化,造成生态环境的平衡失调。

2 民族村寨发展生态旅游需解决的问题

民族村寨的生态旅游是以当地原始的环境和原始的文化为依托的,缺一不可;但即便我们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永远不去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我们也没办法束缚人们的思想,在外来先进文化的冲击下,依旧保留下原始的文化,这是问题之一,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同化,即原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内、外因素作用下逐渐弱化、消失,并为异地、异族文化所替代的现象。龙宫龙潭村86.4%的布依族村民、黄果树滑石哨70%的布依族村民;荔波瑶山乡57%的瑶族村民身穿汉装;各民族村寨再难听到悠扬的山歌小调,村寨民族氛围淡化都是最好的佐证。

另一问题是:既然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环境肯定是相当重要的,而每一个环境都有一个环境容量的问题,一旦超过环境容量的阈值,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也就不能称之为“生态旅游”了;但民俗活动是生态旅游的重要项目之一,而民俗活动的定时、定点性使之与环境的矛盾应运而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产生了民俗活动的形式化现象,即各民族村寨旅游区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迎合游客猎奇的需要,把民俗活动随时、随地地表演给游客看,久而久之便会失去民俗活动本身的意义,只停留于形式。例如在一些民族村中,很多传统民俗庆典活动如火把节、泼水节、苗王祭神仪式、婚嫁风俗等都不再按特定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而根据旅游需求随时、随地、随意举行。

3 民族村寨发展生态旅游的模式探讨

在民族村寨发展旅游的初衷,既是为了满足大都市人群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是为了满足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要求,可谓是一个双赢的事业;而民族村寨发展“生态旅游”的提出更可谓是一个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一体的公益事业。要尽量减小甚至是消灭民族村寨发展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的全方位的生态化,就不仅要求当地的环境要“生态”,参与旅游的人要“生态”,旅游方式也得“生态”。现今,村寨旅游的发展模式提得最多的是“参与式”,但这种提法多是为了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虽然对当地生态有一定的贡献,但这种贡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种模式是“民族生态博物馆”,是国际上为了保护村寨原始的环境和文化创立的,环境效益较大,但缺乏经济效益。

综合上面两种模式,本文作者提出“世外桃源”模式。“世外桃源”模式有以下几点要求:

3.1 对村寨的规划要求:村民搬到村寨外环居住,村寨只供用来进行农事活动和民俗活动。村寨外环规划“民族生态博物馆”、“民族餐厅”、“民族旅舍”和“民族商品店”。“民族生态博物馆”就是村寨的入口,可建成回廊式,这样游客在进入村寨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3.2 对村民的要求:每天需要进行农事活动的村民可进入村寨;节庆期间,全村村民都可进入村寨参与或观看民俗活动;但都必须着本民族服装。村民不准自立门户从事餐饮、住宿和商品买卖等商业活动,村民可以参股“民族生态博物馆”、“民族餐厅”、“民族旅舍”、“民族商品店”和“民族歌舞团”等,并在其中从事相关的服务工作。

3.3 对游客的要求:进入村寨的游客不准有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且必须交一定租金,换上当地服饰,参与乡村生活。

3.4 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每天进入村寨的游客数量必须有个上限,不准超过村寨环境容量。节庆期间,以停留时间的长短来决定可以进入村寨参与民俗活动的游客,剩下的游客可以适当安排中远距离的观看。村寨还必须有“生态恢复期”,即一年中要安排几个月不接待游客,使村寨环境有一个良好的恢复,村民也可以修养生息。

“世外桃源”模式的提出,只是一个对全方位生态旅游模式的初级探讨,目的是创造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绝的村寨环境。该模式尚不成熟,有待以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才能使民族村寨发展旅游完全地走上健康持续的生态之路。

参考文献:

[1]杨龙.生态旅游在贵州[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10.20-21.77-78.

[2]金岚.环境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142-163.

作者:龚雅莉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探讨论文 篇2:

民族文化产业支持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摘要: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资源,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实现乡村振兴有助于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从“无意识传承”到“有意识传承”的转变,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提供物质条件,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扬弃。文旅融合发展、民族文化产品生产与销售、文化+养老,是民族文化产业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三大模式。加强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内涵保障机制、破解“公地悲剧”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產业支持乡村振兴的效力。

关键词:民族文化 乡村振兴 机制 模式

*基金项目:2020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2020D009)。

民族文化植根于民族成员的血脉之中,渗透于民族成员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独特优势资源。同时,伴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学者们研究发现,如果让文化“活性”与要素“刚性”得到充分对接,使民族文化经济价值等得到充分发挥,将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因此,研究民族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影响路径,厘清其影响机制,让民族成员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共享乡村振兴的伟大成果,进而探索出一条既能促进乡村振兴,又能推动民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影响机制

(一)民族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梳理

1.民族文化产业能够从发展文化产业、助力金融服务、提供智力支持三方面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一是以文化产业为经济增长极,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最终实现产业兴旺。民族文化鲜明的个性化、特殊性特征与因地制宜、分类扶持和体现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要求高度吻合。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品牌效应,如宁夏清真食品、民族旅游业、民族医药等产业凭借无可替代的文化优势已经成为了当地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作为经济增长极,民族文化产业又通过联系效应或引致效应,带动艺术品制造业、旅游业、农业等关联产业发展。二是民族风俗与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民族成员的经济行为,传承和弘扬好诚信等优秀传统文化,利于提高乡村居民道德水平,提高还款率,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产业兴旺提供金融支持。三是为产业的兴旺提供智力支持,提供一个适宜科技创新的软环境。民族文化具有实践性与功能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备“地方性知识”价值,储存着好的和有用的知识与经验,能为企业本土化经营、产品本土化等提供智力支持;勤奋、善思、宽容等文化特征有助于塑造一个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人们无限的创造力,促进技术进步。

2.民族文化产业从思想上直接助力实现生态宜居目标,通过旅游业间接实现生态宜居目标。物质文化实质上就是人类为了处理与自然而发明的一系列技术系统。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均具有一种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彝、纳西、傣、普米等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均含有“均衡和谐”的环境理念,养成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爱护环境的习惯,形成了“立春种杉”等习俗。丰富而独特的民俗资源与自然景观十分适宜于旅游业的发展,伴随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日益重视,湖泊、草木、山石等得到充分保护,形成村寨——文化——环境三位一体生态文明。

3.民族文化具有共享性,通过文化认同、好家风、群议、从众效应等途径实现家庭和睦、睦邻友好,通过文艺汇演等途径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从而实现乡风文明。“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都在不同的群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制度文化就是用来规范每个人和组织的行为。民族文化指导着民族成员亲属之间的关系相处,孝道、尊老爱幼等文化内涵为家庭和睦提供保障。好家风的不断传承,能够引导人们主动向善、家庭和睦、与他人和睦相处。家风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成员“濡化”的过程中,好家风不断传承,有助于人们养成正确的三观,必然能够引导人们养成正确的三观,主动向善,与人和睦相处。文化认同有助于提高村民的凝聚力,采取集体行动,减少公地危机爆发,减少纠纷。通过民族舞蹈、节庆仪式、戏剧音乐等途径,民族文化产业极大地填补人民群众的精神空虚,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4.民族文化有助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动治理有效。社会治理方式分为法治、德治、自治三种,其中村民自治与德治在乡村治理中作用更为突出,除户籍、婚姻登记、严重犯罪、医疗保障、教育等方面与政府联系外,日常矛盾主要靠道德约束、村规民约、不成文的“老规矩”、头人(乡贤)调解等方式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对乡村治理作用巨大,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实现治理有效。

5.民族文化既从精神上激发人们的志气,形成致富的内生性动力,又能通过产业发展,吸纳就业等途径,提高可支配收入水平,从而实现生活富裕。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内在之源和持久之动能,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文化将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根本动力来源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勤劳苦干、诚信、执着等优秀文化的弘扬,能够有效调动其致富的内生性动力,激发起致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减少“搭便车”问题。同时,在优秀民族文化的推动、引导和支撑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有效解决一大批乡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从而实现生活富裕。

(二)乡村振兴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梳理

1.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从“无意识传承”到“有意识传承”的转变。当前,大量民族成员从乡村离开,或常年在外打工,或搬入城市之中,乡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严重,民族文化面临着断裂风险。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实现村民的就业与致富,让民族文化传承的活载体——村民参与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使其从与生俱来的民族文化中获利。只有如此,村民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才会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传承民族文化才会转变为一种自觉行为,最终实现从“无意识传承”到“有意识传承”的转变。

2.乡村振兴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一方面,为高层次需求创造条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生活富裕;生理需求满足之后,人们的需求转向对文化等的更高层次需求,进而使民族舞蹈、节庆仪式、民族音乐、民服饰等民族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另一方面,当民族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有力工具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会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纳西族洞经音乐的传承为例,在经历文化大革命与外来流行音乐的双重打击之下,其传承本已濒临消亡,但为发展旅游业,云南丽江积极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成立了洞经音乐乐团,实现了对纳西族洞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3.乡村振兴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提供物质条件。一是为民族文化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与灵感。民族文化创新不是凭空捏造,它来源于生活,是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而出现的。在文化伴随人和族群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人们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文化随之得到不断的创新。反腐宣传催生了夹壁村快板节目《贪官一除人心快》,男女平等思想宣传工作催生了节目《重男轻女要不得》。二是乡村振兴为民族文化创新提供工具。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进工具的过程,科技的创新、工具不断改进,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提供的条件。抖音、哗哩哗哩等改变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形式,让人们以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的方式了解民族文化;灯光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民族歌舞的表现形式。三是文化具有时代性,它的传承是动态性、活态性的,伴随经济发展,外来的优秀文化将与本民族文化不断发生关联、碰撞、交汇,推动民族文化实现重构、新生与复兴,既继承原有文化基因,又与时代发展要求相接轨。

4.乡村振兴助力民族文化自我扬弃与创新。在长期内,经济增长通过隐性的溢出效应逐步影响民族成员的消费偏好、创新能力等,培育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与伦理精神,实现对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调适,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扬弃与创新。

二、民族文化产业支持乡村振兴的具体模式

(一)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变资产,使一些原有的“无用”要素转变为农民增收的利器。村落景观、农村生活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各种民风民俗及饮食、服饰等原本或没有经济效应,或经济效应很少,但与民族文化融合转化为文化产品后,游客就有了观赏的欲望,这些要素就有了进入市场的条件,就有了经济价值,也就转变为了农民增收的利器。文旅融合发展不仅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还可使游客恋上当地氛围,加深黏性。同时,民族文化既源远流长,又不断推陈出新,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民族文化产品生产与销售发展模式

从实用性角度来区分,民族文化产品可以划分为具有全部或部分实用能力、完全不具备实用能力两大类。对于不再具有实用价值的民族生产工具与文化产品,可以通过作为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实现经济价值;对藏药、苗药、苗族蜡染技术等具有实用价值的民族產品,更是具有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性。民族文化通过赋予这些产品价值内涵,实现品牌塑造、价值增值,从而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

(三)文化+养老发展模式

乡村养老具有独特的优势。乡村空气清新、生态优美、食品绿色健康,适合老人的身体调养,更存在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对很多老年人来说,吃穿用度不短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独处的寂寞与精神的空虚,而民族文化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在乡村中,老人之间相处串门聊天是常态,家长里短得以获得倾诉,人与人之间联系更为紧密,流露出一种脉脉温情。老人还能够学习到马头琴等民族传统技艺,时常参与或欣赏到文艺汇演,极大地填补老人的精神空虚,显著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三、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产业支持乡村振兴效力的建议

(一)注重民族文化人才培养

人才是民族文化传承与不断创新的根本。民族文化需要真正的继承者,它不是通过对民族成员行为的简单模仿就能够实现的。每个民族成员都是“文化人”,都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因子”,文化符号与生俱来并渗透于其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既传承民族文化,又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新文化,使文化伴随人和族群不断向前运动。因此,积极培养民族文化人才是推动民族文化服务乡村振兴的重点。应充分发挥现代师徒制、学校教育、成人职业培训等的积极作用,注重录音、摄像等现代技术的应用。

(二)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内涵保障机制

民族文化之所以对乡村振兴很重要,很大原因是源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稀缺性与鲜明个性,必须保证民族文化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异化,其民族文化的根源与本质不能改变。应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内涵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房屋委员会等的作用,保证村民对民族文化的建议与处置权,确保民族文化特质不异化。

(三)多举措破解“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是制约乡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村民存在“搭便车”思想,缺乏集体行动感。破解“公地悲剧”有几个途径:一是发挥政府的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法律对发生污染环境、破坏古建筑等负外部性行为的村民加以处罚,对积极保护环境、保护民族物质文化产品的村民加以激励;二是建立健全以文化产权为核心的权责划分体系,只要权力与责任划分明晰,执法就能有理有据,就可以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要求,处理好公共物品的管理问题;三是发展集体经济,村民以技术、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按比例进行分红,将共物品转变为企业的“私有品”。

参考文献:

[1]张锦鹏,苏常青.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约束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15-19.

[2]周大鸣,秦红增.文化人类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02):5.

[3]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07):51.

[4]杨丽娥,李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研究——以普米族为例[J].民族论坛,2010(03):27-29.

[5]骆熙,李忠斌,李罗瑾.民族经济学概念:回溯、挑战与展望[J].财经理论研究,2019(03):28-37.

[6]李忠斌,李军,文晓国.固本扩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理论探讨[J].民族研究,2016(01):27-37+ 124.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

作者:尹盼盼 陈香蹀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探讨论文 篇3:

龙脊梯田景区平安村寨居民旅游感知调查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龙脊景区居民基本特征、经济影响感知、文化影响感知、环境影响感知以及对旅游业发展态度等方面的分析,进行性别、年龄、学历、从事工作等方面的差异研究,为龙脊景区进一步研究和实施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龙脊梯田景区;平安村寨;旅游感知

[作者简介]赵耀,桂林工学院200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规划;吴忠军,桂林工学院民族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广西桂林,541004

龙脊景区的少数民族村寨以其活态的民族文化、淳朴的民风以及悠久的梯田文化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民族村寨是政治、经济的弱势区和文化、环境的敏感区,旅游开发要兼顾脱贫致富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双重使命,因此尊重和保护居民的利益至关重要,居民利益得到尊重和保护是居民支持旅游业发展、真诚欢迎旅游者的前提。进行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调查与分析,了解民族村寨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对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促进旅游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尊重和保护景区居民利益,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研究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问卷问题设计采用5分制,即从“1”到“5”分别代表“非常同意”、“同意”、“说不清”、“不同意”、“极不同意”。问卷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以及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感知和态度;调查时间为2006年8月24日至29日;调查对象主要是景区内的居民;调查方式是走访、座谈。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97.5%。最后对问卷采用社会经济学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分析研究。

二、调查结果

(一) 居民基本情况分析

居民基本情况见表1。其中女性的比例较高是因为调查者对女性有所侧重。问卷分析发现龙脊景区平安寨的居民年人均家庭收入水平较高,主要在2000元以上(61.7%),这主要是因为平安寨家庭旅馆业较为发达;居民中有68.3%直接从事旅游工作,并且有43.9%的居民工作时间在3~5年,其亲朋好友从事与旅游有关工作的比例为79.2%;居民家庭在旅游线路上的为55.8%。

(二)经济影响感知分析

从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居民对旅游的经济影响基本上都持认同态度(认同包括非常同意和同意之和),认为旅游业对促进经济、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改善交通、提高生活、吸引投资等方面都是有利的,有56%居民对目前通过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取得的收入还是满意的,但在旅游业发展增加收入、促进经济比环境重要等方面,部分居民上持反对态度(反对包括不同意与极不同意之和)。另外在旅游业发展使得收入两极化方面,“认同”的比例与“说不清”的比例相差不大,都在39%左右,反对的占少数,同时以家庭旅馆接待为主的平安居民对目前的竞争激烈表示认同 (表2)。

(三)社会文化影响感知分析

从居民回答中得知,发展旅游对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学习外来文化、普通话的推广、改善邻里人际关系、促使更多的人学习英语、居民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当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增加当地人的自豪感、利于女性就业等方面都有好处,居民大多数都持认同态度;同时,居民并不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当地的道德下降,犯罪率上升,吸毒、赌博人数也并没有增加,当地的传统也没有受到冲击;在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生活方式影响方面,居民“认同”和“说不清”的比例分别为56.7%和31.5%,说明由于家庭旅馆事务繁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日常的生活习惯(表3)。

(四)环境影响感知分析

发展旅游对景区内的环境影响居民基本持认同态度,对于旅游发展是否使整体环境质量下降,居民持不确定态度(表4)。

(五)对旅游业发展态度分析

总的来说,平安寨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持欢迎态度(表5),并对当前状况表示满意;但是48%的居民希望可以参与景区的规划与发展,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减少对当地的不良冲击。

(六)外语学习分析结果

由于部分居民学历的限制或觉得目前没有英语学习条件与精力,所以此项目部分居民没有作答,有效问卷率为71%。有效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居民中只有30%有过简单的英语学习,主要为青年人(18~30岁),并且表示继续学习英语,与外国旅游者交流的占40%,交流方式主要是英语,加中文、加手势(39.8%)或英语加中文(45.8%),交流主要为了商业目的(21.8%)。

三、差异分析

居民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及其与旅游业关系的密切程度不同,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感知存在差异。通过SPSS软件的 Cross tabulation功能模块分析,构建旅游感知差异分析模型,探讨不同特征居民间的旅游感知差异。

G=∑PiNij/∑Nij

式中 G表示某种旅游感知强度的平均值;Pi表示某类居民持i种观点的得分,即Pi=1、2、3、4、5;Nij表示某类居民对问题项j持i种观点的人数。

(一)性别差异分析

分析表明居民性别方面的整体差异不是很明显的,男性在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了交通状况”、“吸引更多投资”以及“景区开发建设要征求居民意见”三方面旅游正面影响感知较女性强烈,女性在“环境质量的下降”、“景区旅游管理工作不完善”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感知较男性强烈。

(二)年龄差异分析

居民年龄差异导致的旅游业发展的感知差异较性别方面大。对于旅游业发展的一些正面影响如“有利于学习外来文化”、“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改变了本地人的生活方式”、“政府应该更多地关注生态,保护环境”,以及“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等问题不同年龄组都有持认同态度,但是认同程度有所不同。26~44岁的中青年认同率比其他组要高,65岁以上组认同率最低。这可能是因为26~44岁人数最多,旅游业发展对他们影响大;而65岁以上旅游业发展对他们影响较小,他们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感知不明显。另外,在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本地工作”以及“造成本地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等问题,25~44岁居民组持有认同态度,而45~64岁以及65岁以上两组则持反对态度。这进一步反映出后两组对旅游业感知不如第一组敏感。但是在旅游业发展是否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重视游客而不是居民的利益”、“犯罪率上升”、“不良现象增加”、“优良传统受到冲击”、“本地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均以45~64岁组的反对率最高。

(三)从事不同工作差异分析

是否从事旅游工作也使得居民感知产生差异。从事旅游工作的居民认为旅游业发展使“居民收入两极分化”,但不认为“旅游业经济效益比环境保护更加重要”及“发展旅游更多的重视游客而不是居民的利益”,从事非旅游工作的居民支持率正好相反。调查也显示,家庭中有人参与旅游业工作同家庭中无人参与旅游业工作相比,前者对旅游业发展更趋于支持;个体户和被雇用者的旅游感知相对一致。

(四)文化程度差异分析

在文化程度方面,因为大学本科以上的人数非常少,只有2个,所以差异分析时略去了这一组。小学、初中、高中/中专以及大专居民感知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较高文化层次(高中及以上)的居民对旅游发展能“增加就业”、使“居民思想观念有明显进步”、“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利用率”等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比低文化层次(初中及以下)的居民感知强烈。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居民对于旅游造成“景区生态环境破坏”、“本地民族文化受到冲击与旅游有关”等旅游负面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较其他文化层次居民强烈。可以看出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对于旅游发展的影响越敏感。

四、结语

问卷结果显示,龙脊景区平安寨居民对旅游业还是很支持的,许多人通过参与旅游接待服务致富,可见经济感知在整个感知中占主要地位。JohnAp(1992)利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讨论社区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学界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广泛的应用。John Ap 在该理论中提出,由于旅游发展所引发的成本中有一些要求社区的全体成员共同来承担,因而那些能从旅游发展中得到就业或其他一些商业机会,且因此所得的收益足以弥补因发展旅游而带来的各种成本的社区居民总的来说会更加支持旅游业的发展,而那些没有从旅游中得到好处,却同样也要承担成本的居民就会反对发展旅游。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旅游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影响。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调查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旅游对旅游地的影响性质和影响程度。陆林、章锦河、刘莉等曾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做过分析,从社区参与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看,提高景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有效性,健全合理、公平的景区收益分配机制,协调好当地政府、景区开发建设单位与居民之间、居民与游客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旅游地制定合理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指导旅游业发展规划和进行管理。

(注:问卷调查与整理得到贾巧云、吴更敏、杨娜等研究生同学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LiuJC,SheldonPJ,VarT.Resident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mpacts of Tourism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7,14(3).

[2]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6,11(4).

[3]John A P. Residents Perceptions Research on the social Impact of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3).

[4]章锦河. 古村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分析——以黟县西递为例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2).

[5]刘莉,陆林.同里镇居民旅游感知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6,(4).

[6]吴忠军,叶晔.民族社区旅游利益分配与居民参与有效性探讨——以桂林龙脊景区平安寨为例[J].广西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作者:赵 耀 吴忠军 王雪莲

上一篇:现代艺术思潮对国画影响论文下一篇:大学校园文化与武术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