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

2024-04-09

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精选8篇)

篇1: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

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

摘要:新时期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新世纪优秀接班人才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无论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还是实际操作都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从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现阶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新的历史时期,大学校园文化作为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有机组成,起着整合高校资源,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师生员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重要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培养新时期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传统大学校园文化在获得自我更新,实现变革机遇的同时,其过分强调物质文化建设和过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忽略学生个性品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做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观念冲突。因此,必须认真总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教训,加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应新时期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一、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目前,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尚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对其内涵的界定也不是非常明确。对各种观点进行比较综合后,可以认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应该即包括校园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和由此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以及创造的全过程,也包括校园的一切物质条件。具体讲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为全体师生员工所创造和拥有的,约束和规范全体教职员工和大学生各种行为的,对高校生存和发展有着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文化要素[1]-[3]。这些要素包括物质的(校园物质设施以及校园的“缘生”,“美化”等基础文明建设)和精神的(师生员工的理念信仰、人文素质、道德情操、行为方式等)。

从组成上看,按照文化学关于文化的层次分化理论,应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分解成物质层面的实体文化、精神层面的观念文化、管理层面的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来展开。

(一)物质层面的实体文化建设。实体文化是指体现学校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一切建筑、环境和设备的集合、构成学校教育的“物质情境”。它包括高等学校的自然环境、校容校貌、校园建筑特色(包括反映学校历史、光荣传统、治学成就的景点和典型人物的雕塑或有代表性的建筑)、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设施、科研仪器、校旗、校服、校徽、校花、校歌和校园纪念品等,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追求的目标应该是通过一种深思熟虑的形象设计,使学校的每一处建筑、景观,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最终体现着高校所特有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

(二)精神层面的观念文化建设。观念文化是指一所高校所追求和实践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一整套价值观、教育观和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人文气象等等。它最深刻地、稳定地体现了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信念和情操,也最能在每个师生员工心灵深处刻上高校的印迹,让师生员工对所属高校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对整个社会文明做出贡献的崇高使命感。高校的观念文化产生于高校的-1-

历史传统。其核心是办学思想和精神氛围,它是高校各项工作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体现。它决定着对学校历史传统的取舍、继承和发扬,决定着对社会文化影响的吸收、拒绝和整合,决定着大学校园文化的积淀、发展和走向。弘扬时代旋律、高举理想信念大旗、崇尚科学、讴歌各类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校园观念文化可以激发师生员工对祖国的责任感以及为祖国的事业做出贡献的光荣感、自豪感,使得高等学校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创造出大量高水平的科学文化成果。

(三)管理层面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一种规范和习俗文化,包括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教学管理的规范条例、规范师生员工言行的行为守则,另外还有习惯、礼仪、校风、班风和学风等。它反映了高校的文化准则,表明学校提倡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它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意识、作风作为有很强的制约性和鲜明的导向性。优良的班风、校风、学风、教风、严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更能对师生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素质教育和交流,最终塑造着高校人本、科学、民主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

二、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近10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绝大多数的高校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培养新世纪青年知识分子的重要工作来进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许多高校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积极向上的、能够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学校园文化。然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只注重校园实体文化建设,忽视校园观念文化建设。观念文化建设隐含在实体文化建设中,它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和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职能作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忽视观念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校园实体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大学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观念文化与精神文化因素。校园实体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观念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实体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5]-[6][4]。但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背离了这一宗旨。许多高校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制约,内部长期缺乏高层位大学校园文化赖以产生与生长的文化土壤——办学民主与学术自由。高校办学思想长期缺位、模糊或在大学校园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极不巩固。从而导致有的高校甚至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意义简单于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建设的基本手段局限于生活文化层次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在评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对单纯的实体文化建设津津乐道。这种忽视观念文化建设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行为在许多高校普遍存在,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二)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而没有把它作为高校自身建设的系统工程来抓。这些高校着重强调大学校园文化的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仅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学生业余活动开展的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从而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高校整体发展的大

背景下来操作实施。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师资建设、后勤管理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大学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这实质上是一种对大学校园文化没有全面、正确认识的表现。

(三)从办学制度看,校园制度文化的隐性规范作用力度不够。学校的办学制度文化的形式体现出来是指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既包含一些显性的通过文字加以明确表述的规章制度,也包括一些隐性的通过无意识认同和简单行为规范而构成的道德规范。前者如《学生手册》《教师岗位职责》《办公室岗位职责》等等,后者如高校成员内部日常交往的方式,师生员工学习生活中的语言和行为禁忌等。而我们在过去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常常忽略后一种制度文化既潜规则的作用,造成高校内部的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特权意识强烈,而服务意识淡薄。这就严重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四)从办学方式看,很少有高校能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设置结合起来,大学校园内忽略人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教育价值取向。“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然而物质的膨胀伴随着精神的萎缩,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道德滑坡。人文精神的缺失极大地影响着四化建设的进程”。对此,杨振宁先生曾告诫:“忽视人文,中国将付出极大的代价!” [7]。然而,综观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重科技、轻人文一直是主流趋势。人文环境的熏陶作用,仅被当作德育工作的一个小环节而难得受到重视。高校开设的选修课中,那些能够对大学生素质修养提高起到很好作用的诸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爱国主义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教育、各种艺术的评价鉴赏的课程往往成为一种点缀。

(五)从大学校园文化特色角度看,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并未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大学校园文化既有共性的一面,但因各个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培养目标的不同,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正是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的号召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就当前大学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现状讲,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推进实体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尤其是促进观念文化的核心即学校精神的形成中,尚未注重体现各学校自身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千篇一律,个性不明显。

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优秀的大学校园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扎实的现实培育。因此,要想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就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既弘扬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既弘扬传统又与时俱进、既加强规范引导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考虑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满足其心理需求,又要重视大学校园文化的政治导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和党的教育方针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运用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指导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抵制各种非马列主义文化思潮的能力和自觉性,用先进理论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从而使大学校园文化能够起到弘扬时代的主旋律,树立起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旗帜,成为鼓舞高校师生员工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

(二)把握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价值导向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必然要受社会文化的强烈影响,它往往是高校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当“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怀疑主义”等错误思想侵入校园,并成为一种时尚和流行时,我们所倡导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就会逐步流失,最终使高校丧失了优秀文化传播者的地位,成为错误思想的集散地。因此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高等学校要以正确社会价值为导向,把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构的道德素质基础,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励师生员工追求更高的道德层次。

(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 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性文化。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升华,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一个大学,只有其师生员工能禀承人类的优良传统并身体力行之,才能够形成一个带又鲜明特色的校园精神。因此,建设既有时代特征又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离不开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高校自身传统的继承。对历史文化传统要“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最终形成突出学校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校风、校训的制定中,一个好的校训与校风往往是一所学校在长久的办学历史中不断总结提炼,最终形成的一种对办学目的和人才观的特有认识。如百年名校北京大学“不断进取、严谨治学”的大学校园文化精神;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严谨,求实,创新,奉献”的校风;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70多年的建校历史中也形成了一代又一代师生秉承的“诚,朴,勇,毅”校训和“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的后稷精神,并在“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优良传统感召下,以推进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为我国农业及农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结合自身特点的大学校园文化也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坚持吸取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

社会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和源泉,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开放。在当代世界己经进入信息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如不吸收最新信息,不学习中外先进文化,就会如一潭死水,难以清澈迷人,难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承担起提炼、加工各种文化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有益的成果。同时,开放的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对外来文化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对社会文化中消极的因素应当具有防御能力,防止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渗透漫延。

(五)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规范,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从匮乏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文化传统的转向、整个文化体系、文化结构的总体[9][8]

转型客观上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在这种转型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品位层次。我们要建设营造高层次的大学校园文化,就必须从学校的历史传统、学术风尚、管理风格、课外活动、群体气氛、社团生活、景观布置和建筑设施入手提高大学校园文化品味。这种高品位的文化环境的营造,需要加强学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性和系统性,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因此,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将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发展建设的战略中去。另一方面要在高校内部树立大学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使每一个师生员工认识到自己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负有的责任,在教学、管理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最终依靠高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到一个更高层次,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迎春,吴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理论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1):77-80

[2]李元元.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4):12-17

[3]王强.关于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7(2):124-126

[4]郭光华,向群.试论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125-127

[5]张福仁.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层面[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5): 122-124

[6]赵汉杰,高婧.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前沿理论,2007(7):4-5

[7]米靖,周志刚.中国大学文化百年进程若干问题初探[J].江苏高教,2007(4):22-25

[8]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8):5-10

[9]周先进.农业高校德育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64-67

篇2: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包括四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具有育人、导向、辐射、激励和陶冶等多种功能。针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北京召开,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我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在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作出安排,注重培育主流文化,部署“文化兴国”战略。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不仅影响师生的审美情趣,还影响师生的智能。校园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清新优雅,就可以陶冶情操,催人奋进,呈现出浓郁的育人氛围。而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着尤为重大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我国学者在对校园文化进行的二十几年的研究中,通过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工作等多种极为广泛的理论视角对校园文化大的概念进行了多种界定。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特殊环境中,经过长期教育实践创造出来的,以师生互动价值观为核心并体现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它包括以下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以校园物质设施为载体,包括校园、校舍的设计布局,校园绿化、图书馆建设等方面;二是制度文化,反映校园的机构和文字为载体,包括学校中所特有的规章制度及保证这些规章制度执行的组织机构;三是精神文化,以学校理念为载体,包括学校中每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情感方式、审美情趣等。四是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员工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各类群体、社团的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的校风、班风、学风等校园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物质文化是载体,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表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处于较低层次,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浓郁的校园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高校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软环境,对于形成浓郁人文氛围、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弘扬主旋律都能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思想、办学水平的重要尺度。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重要载体,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高校校园文化起到育人、导向、辐射、激励和陶冶等多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一)育人功能

育人功能是校园文化最根本的功能。校园文化凝聚着社会、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影响无处不在,校园人只要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这种特定的亚文化对其心理、思想、行为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通过一定的文化氛围、精神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受到教育和熏陶,以其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特点,影响校园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及性格的美化 与净化。

(二)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亚文化,是以一定的社会要求和价值观念为指导,依据教育目的,对开放的社会文化分析、鉴别、认可,精心挑选、提炼浓缩、整理改造之后的积淀,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年轻一代成长发展的期望。良好 的校园文化,将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过滤和改造,转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内在动力,会把大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积极适应社会的新要求,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三)辐射功能

校园文化不仅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它也能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从而表现出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际间的辐射,主要是通过高校之间的学术、文化、信息交流来实现。比如,现在高校之间普遍实施的互相选课、互聘教师等措施,以及普遍开展的校际文体活动,使各校文化实现优势互补、特色互补,促进了校园文化的校际辐射。二是校园文化向社会的辐射,主要是通过向社会输出高校的精神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要,以及向社会输送经过高品位校园文化熏陶的、高素质的人才等途径来发挥的。高校通过向社会输送人才和科技成果,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人才和科技作为一种成果,孕育和生长在大学的特定校园环境中,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人才的质量,影响着高等学校以什么样的面貌和精神状态走向未来。

(四)激励功能

大学师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师生广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状况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又是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具体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师生强烈的创造欲望,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工作学习中争取更大的成绩。

(五)陶冶功能

陶冶功能是指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大学生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强行灌输的,而是寓教于生动形象的情境中,通过有形的、无形的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于潜移默化之中感染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从而最终塑造理想的人格。

(六)稳定功能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容易被接受的载体,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陶冶、熏陶、凝聚等内在力量,给学 生成长提供优良的土壤,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集中于学校内部,集中于自我全面成才的追求与奋斗中,防止学生在校期间受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或过多沾染不良社会习气,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的效果,对学校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七)展示功能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自愿参加,它象一种无形的模具,引导着人才的塑造。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位置就是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补充和锻炼自己,不失时机地展示自己的潜能和风采,使其发挥独特的作用,从而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之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

(八)调节功能

由于学习生活紧张而单调,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心理形态,需要适当的调适,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最佳调节方式,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校园广播站、学生歌咏比赛、美术书法、技能操作比赛、武术锻炼等多样的文化活动都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三、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充分认识

人们往往把校园文化建设仅仅看成标志建筑、书画艺术和社团活动,而忽视了校园文化大量的功能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过多地强调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使其成为承载精神文化的载体,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离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

(二)缺乏长效性和系统性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主要表现为文化活动多,且偏重于娱乐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校园文化建设视为短期行为,忽视将这类活动纳人高校长远规划,缺乏长效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创造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文化活动、组织机构、工作队伍、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校园精神等多方面的工作,要使得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一致的发展,就必须进行全面系统规划,才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 全面发展。

(三)缺乏全员参与意识

当前很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学生业余活动,从而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以及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就缺乏学校整体建设这个大环境,势必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效应。

四、校园文化建设有效开展的途径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在高校校园文化的三个层次中,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属于较低层次,精神文化处于较高层次。浓郁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层次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由于对校园

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一些高校将校园文化狭隘地理解为活动文化,认为校园文化仅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不能明确突出精神文化大的意义,于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品位低、不系统、不规范、不重视思想性等现象,在相当程度上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积累与探索,物质、制度层次的建设渐趋饱和,应该努力发掘现有的物质文化设施和制度文化的精神文化意义,明确突出精神文化层次的建设。

(二)总体规划,充分重视

校园文化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学校特色,将校园文化建设纳人学校长远与总体规划,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加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人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人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人进行素质教育。同时,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养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三)大力宣传,全员参与

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更不是仅凭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部门的努力就能收到相应的效果。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各个层面的创造活动和特定的创造目标体现出来的,反映着高校师生员工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高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广大师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校报、校刊、校园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形成全员参与的意识,校园文化建设才有可能得到和谐、健康、向上和蓬勃地发展。

篇3: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 以内和外顺、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 实现学校教育的各个要素全面、协调、有序发展, 形成良性互动、与时俱进、整体优化的发展态势。

1构建和谐校园是协调发展、提升质量的要求。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协调学校发展过程中各种利益和矛盾, 更好地满足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不但需要和谐的教育氛围, 也需要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的支撑。全面发展是基础, 协调发展是中心, 和谐发展是根本, 通过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学校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提高, 使高校教育实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和谐统一, 授业解惑与启思导创的和谐统一, 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和谐统一, 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和谐统一,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

2构建和谐校园是安全有序、环境优美的需要。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否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这其中主要表现为学校内的“教育因素”和“非教育因素”, “课堂内”作为教书育人和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 “课堂外”教学因素, 主要是指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校风校貌等校园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形成和谐校园整体效应的关键性因素、决定性因素。

3构建和谐校园是创造活力、张扬特性的体现。创造活力是高校生命力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 是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要求高校激励创造活力, 支持创新个性, 承认尊重和爱护师生的个性差异, 使学校每个成员的主动性, 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 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的事业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积极支持创造个性, 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二、构建和谐校园应坚持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立足点, 是和谐发展的本质和核心,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的充分体现。

1以学生为本,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既要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也要尊重的个性差异, 让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独立见解的创新思想, 健康快乐的心理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此,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就要关爱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教育与培养, 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1176061) 、湖南省重点学科—材料学、湖南省教育厅项目 (09C285)

2以学生为本, 体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主要标志是教育机会均等, 即入学机会均等、进入不同教育渠道的机会均等、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在大学生中有一些特殊群体, 约占30%左右。这些特殊群体主要包括:特困生群体约22~25%、生理缺陷群体5%左右、心理障碍和情感严重受挫群体、“学生贵族”群体、“书呆子”群体、学业严重受挫群体。由于这些群体的学生一般自尊心都比较强, 比较敏感多虑, 在对他们的教育管理过程中, 应关心、爱护、不得歧视, 纳入重点教育对象, 建立档案, 给予特殊的关怀与帮助, 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

3以学生为本, 注重教书育人。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教师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 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的心灵。教师要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 还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既当传授知识的“经师”, 更做善于育人的“人师”。教育无小事, 教师无小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 要真心诚意地接纳他们, 并积极地教育, 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成才。

三、构建和谐校园, 建立长效机制构

1科学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就是要正确把握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办学规模与基础设施的关系。构建和谐校园, 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制定好学校发展的目标, 规划好与发展相配套的方案, 制定与发展相适应的措施, 关注和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关节点, 强调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科学性,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关键是教师。所以, 质量高的教师队伍的建设, 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师资队伍建设, 既要重点培养, 又要超常规引进, 带领一批人, 培养一批人;同时要制定各种有效政策和有利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 投入到提高教学质量中去, 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创造活动, 积极为构建和谐校园垫基铺石。

3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是协调处理好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目前许多高校没能处理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支队伍的关系。解决好这些问题, 首先要尊重教育规律, 倾听教职工的心声, 吸收专家教授的意见和建议。其次, 加强校内管理, 完善民主决策, 改善办学条件。其三,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实行干部、教师职务聘任制;按绩效定效益, 公平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实现人与校园文化的和谐, 并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最终形成人与学校的和谐。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全社会的支持, 更需要学校各级组织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在构建和谐校园中, 要通过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内民主制度, 完善高校党委的领导方式, 增强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校园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把构建和谐校园这一系统工程不断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朱小翠.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3) .

篇4: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管理

中国分类号:G4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一贯追求的目标,教学管理是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的运行载体。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以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对教学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教学管理向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建立一支高职业素质的教学秘书队伍,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对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再反思

长期以来教学秘书队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面临严峻的挑战。简言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受"重教学,轻管理"思想的影响,对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普遍存在两个方面的错误认识,一是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教学、轻管理"思想严重。在高校,教学、科研是重中之重,衡量一所高校的水平,主要是看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成果,所以高校必须搞好教学、科研工作。而教学管理工作是辅助性的工作,既不被一般人看重,也得不到领导的重视。,二是对教学管理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对教学秘书的使用上存在"重使用、轻培养"思想,认为教学管理是纯粹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在管理上只要求按章办事,不出教学事故就行,而不要求更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对教学秘书的使用上也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

(二)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

当前高校教学秘书队伍无论从学历、专业,还是知识结构上都存在不合理现象,整体素质偏低,高校教学管理质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学历或学位方面,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比例太小,大专及以下较低学历的人员比例较大,博士学位的人员几乎为零。在职称及岗位级别方面,大多数处于中级及以下,高级职称人员很少。在专业背景方面,绝大多少教学秘书原来所接受的知识教育与现在岗位的相关性不强,知识层次和文化素养也参差不齐。

(三)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

教学秘书队伍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教学秘书的实际流失率较大和心态不稳两个方面。教学秘书人员普遍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低,多数人不愿意继续从事教学秘书工作,有转岗的倾向,说明整个教学秘书队伍的心态相当不稳。工作繁重、待遇低、工作没前途也是教学秘书转岗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教学秘书在高校是很少有人喜欢做的工作,造成了教学管理人才的严重流失。

二、对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理性再思考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中,明确注明:"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分管教学的院长,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要求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可见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只有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才能满足大众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高校要重视秘书队伍建设

首先,提高对教学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校管理者应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及高校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仅在于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学管理也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教学管理工作,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其次,要给予教学秘书充分的重视和尊重。教学秘书不是工作机器,而是具有思想意识的"社会人",他们也有自己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希望得到应有的待遇、尊重和认可。

(二)高校要完善保障和竞争激励机制建设

教学秘书具有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工作责任重等特点,学院要根据学生人数、专业个数、教学建设等具体情况,在教学秘书的人员配备上做到合理。通过合理的人员配备将教学秘书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维护教学秘书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有精力和时间提高自身素质和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还要发挥考核和竞争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将教学秘书工作成效与个人实际工作量和贡献结合起来,通过薪酬管理制度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实行教学秘书"能上能下"政策,对教学秘书职位分类,提升队伍层次,明确各岗位的性质、地位、作用、工作内容以及人员的任职资格,实行目标管理,将职位管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其职称评定、晋级和评优的依据,同时要考虑教学秘书队伍的实际,给与政策倾斜。

(三)高校要改进工作设计,增强职业吸引力

教学秘书作为一种职业,如果不受欢迎,必然导致人才流失,失去发展的机会。为了改变教学秘书工作繁重、無趣的现状,首先,减轻工作量。工作繁重是教学秘书不满意做本职工作并导致离职率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教学秘书长期承受繁重的工作,必然会对本职工作产生厌烦情绪,丧失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寻求更为轻松的工作或更好的发展机会。学校要根据教学秘书任务轻重的实际情况,合理定岗定编,对于过于繁重的工作岗位,要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减轻教学秘书工作负担,消除教学秘书工作中的不满情绪。其次,工作重新设计。工作重新设计旨在提高员工工作动机、绩效和满意感,降低缺勤率和流动率。在工作中添加一些可以使员工有机会获得成就感的激励因子,使工作更有趣,更有挑战性。例如,创造机会,让教学秘书广泛参与教学规划、执行、评估、改革、科研等多项教学管理活动,强化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使教学秘书不仅得到使用各种技能的机会,又可以增强员工的自尊心和被重视的感受。

(四) 教学秘书要不断加强学习。

"教学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而是兼有学术和行政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一门科学,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可见面对新形势,教学秘书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至关重要。政治素质是教学秘书素质的核心,是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无条件爱岗敬业和奉献意识,增强服务识,明确辅助地位,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本职工作;业务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学秘书工作的前提基础。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等.管理学(第9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宁,盛梅波.浅谈高校教学管理者素质和能力建设[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

篇5: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

探索新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与理性思考

作者:朱旭东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新时期我国党建及思政工作的创新性实践取得了很多可喜成果,围绕这些创新性实践成果,我国相关专家学者也展开了很多理性思考,并将之整理成为丰富的党建理论成果。总结起来,新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创新实践方面的成果主要为马克思主义的逐步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下党建理论的不断科学化。本文以此为立足点展开研究,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党建理论的科学化、新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关于新时期党政工作创新实践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新时期 党建 思政工作 创新实践 理性思考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青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在于其不断的适应着中国实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中不断出现并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国各项事业良好发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在逐步科学化的党建理论和党政工作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取得长足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党建理论科学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建设和发展国家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是重要的指导思想。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已成体系并不断完善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中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重大战略思想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建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如何建设共产党、如何提高中国共产党自身素质和执政水平等相关理论。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越来越适合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要求,并指导各项事业的建设实践,而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纪律建设等方面的理论逐步科学、可行,对实践具有越来越强的指导作用。[1]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实践逐步统一,党建理论逐步应用于我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并指导实践不断地科学化、创新化,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素质和治政能力,确保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二、新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

党政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重要部分:第一是对党建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思考,以确保其科学性;第二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指导下进行党政工作的实践、探索;第三是对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以及两者的统一进行约法规章,确保理论与实践相互适应、相得益彰,促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党政工作的良好发展。新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主要是在科学化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全面、准确、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政党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规律、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规律,从而提高党员的基本素质和执政能力,彰显党员的先进性。[2]在正确认识规律、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广大党员还要通过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活动自觉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党建基本理论和规律的认识方面,新时期,我国党建思政工作的创新实践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推广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学习实践活动、十七大精神的推广学习、从严治党保持党先进性、纯洁性实践活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与在全党范围内展开的学习活动,等等。在党建基本理论的应用及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方面,我国党政工作开展的创新实践包括深入基层“双服务”活动的开展、永葆党的先进性系列教育活动的展开、和谐社会建设中党员素质提升活动、执政方面各种惠民政策的探索实践等等。正是在这些创新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各基层党组织也通过活动地展开提高了党政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了本组织的发展。[3]

三、关于新时期党政工作创新实践的理性思考

提高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是一个长期工程,对党政工作的创新实践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在进行党政工作创新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实践要坚持以科学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以党委在一定时期关于党政工作的总指导思想和党政工作目标为实践方向。在创新实践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适应新时期新实际对党员素质和执政能力、管理能力的新要求。第二,创新实践要通过定期的总结、反思、分析和整理上升为一定的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党政工作下阶段的实践。所以,无论是从严治党还是永葆党先进性的教育活动,不应该只停留于实践的层面,而要通过一定的考核、总结和反馈,去粗取精、总结实践活动中值得推广和宣传的优秀经验,改善实践中不完善的地方,尽量避免同一问题不断出现。[4]总之,只有将党政工作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党建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有机统一,用基本理论指导创新实践,以实践检验新的理论,才能形成党政工作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党政工作创新实践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提高党政工作水平的重要作用,确保我党党员自身素质和执政能力、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党政工作整体质量。参考文献:

篇6:论转型时期文化继承的理性思考

论转型时期文化继承的理性思考

转型时期如何正确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有效继承文化遗产,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能科学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文化继承问题应持理性态度,认清文化本质,扬长避短;把握文化继承行为,善意选择文化成果,充分利用文化精华,淘汰文化糟粕;通过更新文化意识,改革文化模式,这样的`文化继承才能顺利实现向现代文明提升的文化变迁.

作 者:贾剑秋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刊 名: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0(11) 分类号:G05 关键词:转型时期   文化   文明   理性  

篇7: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

构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是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尝试,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途径,有助于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有助于解决目前高校党建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效开展。

一、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重要性

20世纪 9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首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理论。今天,概括地讲,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大学生党支部是依据党章而设立的基层组织,在高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就是通过组织化的学习活动,营造遍布于整个学生党员群体的学习氛围,形成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保持先进性的支部文化,使广大学生党员都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并努力将学习行为转化为创造性行为,提高党支部的综合素质、工作效果和驾御全局的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活力。

学习型党支部能够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建工作,提高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加强和创新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具体措施:

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一项紧迫、艰巨但意义重大的工作,它的工作链条长、牵涉面广,因而需要在对大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有客观、清醒的认识的基础上,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从完善党员教育与培训、规范组织建设与管理、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这三个方面常抓不懈。

(一)加强思想教育,实行分类培养

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关键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进行重要思想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要分层次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党的理论教育。.对积极分子要进行基础教育。随着民主意识的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选择空间和自由越来越大。当青年大学生主动向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不管其动机如何,表明他们已经开始认可和接受我们党的执政。对于这部分积极分子,要对他们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并且要大大扩大其受教育面。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了解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对我们党的执政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对正式党员要进行巩固教育。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以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培训为辅助措施,以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促进手段。教学、培训要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方法,善于抓住青年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党和国家的立场,运用党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各种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从而使青年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能从被动吸收到主动

深入理解,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并用来指导自身的行为。

(二)加强组织建设,规范组织管理

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必须要对组织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在上级党组织的适当指导下,不断规范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制度建设。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支部的制度建设包括党支部的组织制度、生活制度、监督制度和工作制度等方面。要采用制度的形式来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首先,要完善支部自身在职能分工、成员合作、会议、学习、开展活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其次,要规范教育、培养和发展党员的制度。具体来说,要建立党员定期思想汇报制度、党员联系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并加大制度执行和检查的力度,使党支部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道路,为保持组织的生机活力和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三)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增强党支部活动的吸引力,扩大其影响力, 也就意味着要创新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要将周期性和长期性的支部活动相结合,周期性活动如党员培训、模范人物报告会、党知识竞赛、等,长期性活动如设立学生党员接待室、党史学习研究兴趣小组、开展党员之家的活动等。另外,还可考虑举行特色党支部建设和评比活动和联合其他影响力大的社团来开展活动,以增强支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要有效整合校外资源,充分利用党建先进社区、革命纪念馆等资源建立校外党员教育活动基地;二是要整合校内资源,以生产实习基地、就业基地等为依托,增建固定的党支部活动基地。如设立党员专业学习基地、在图书馆或者办公地点或者宿舍设立党史展览室、党员示范点等,以增进党员之间的沟通,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推进支部建设。

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创建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课题,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和研究工作,必须结合党建工作的实际,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断增强自身活力,提升学生党员综合素质,树立党员先进性形象,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这对促进高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中办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2005]14号

篇8: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校园文化,大学生,素质培养

通过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形式, 采用社团活动、艺术创造、集体活动、思想引导等多种方式的校园活动, 在整个活动中形成综合效能的全面实现, 尤其是在整个素质培养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的整体带动性, 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简述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整体效能

1.1 素质培养的精神向导

校园文化建设其实就是对高校精神的一种延伸, 就是一种具体的大学精神, 在整个办学宗旨以及人才服务等职能上, 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支柱, 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方面进行深入性的探讨, 营造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整个创新建设的过程中, 在校园文化的带动下, 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树立创新的观念, 并在整个创新行动中形成一种素质教育的精神向导, 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下, 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

1.2 物质基础的实现路径

通过多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采用多种方式的引导, 形成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 可以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形成一种直接的影响, 尤其是在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活动建设以及科研项目建设等方面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并在促进大学生激流勇进、互动合作上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在科研创新、学习上进等方面的进步,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硬件环境建设, 加强在校园试验设施、教学资源网络优化、教师队伍充实等多方面的文化建设, 更好的为实现大学生物质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能在校园文化的引导下, 形成解放思想、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意识, 推动整个能力的进步。

2 概述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功能的缺失

2.1 校园文化活动阵地缺乏创新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包括诸多的活动组织与内容, 其中, 有学生会、学术团队等一些文化活动方式, 同时, 一些高校广泛的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运用模式。但是, 在一些高校中, 没有形成文化活动的创新氛围, 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 有些校园文化活动轻内涵、重数量, 没有形成综合性的校园文化阵地建设, 尤其是在自身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缺乏一定的个性, 蛮目的照搬, 或者套用之前的经验与模式, 在表现形式中, 过分注重文化活动的外在形式, 各种竞赛活动、文娱活动等没有全面的形成, 尽管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但是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没有系统化的综合模式。

2.2 校园精神文化缺少创新导向

在校园文化的运行中, 高等学校的文化导向最主要的应该是突出整个人才培养的理念, 在具体的应用中, 就是要用不同的方式畅通人才培养的渠道, 但是, 在这种方式中, 没有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培养,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认知自我能力与道德发展的过程中, 教师对于文化课程的教学相对较多, 但是, 忽视个性化的发展, 因此, 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 没有注重高校精神文化的承接, 在创新性构建人才培养中, 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学生的现实主义价值观没有转变过来, 因此, 造成有些学生个性素质不足, 思想僵化等毛病, 严重阻碍学生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3 探讨新时期文化校园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的融入模式

3.1 参与科研活动, 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

专业技能与高校教师的各项综合素质是相衔接的, 要让高消教师在专业技能比赛、教学科研活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尤其是将对学生工作、学生思想动态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作为主要内容, 形成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的整体融合。因此, 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 高校要在积极开展各项学生活动的同时, 注重加强高校教师专业技能的研究, 在保证研究经费的基础上, 形成科学研究的良性模式, 注重高校教师在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效果。因此, 高校教师也要注重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 树立良好的科研风气, 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 客服心理上的自卑感, 积极申报自己在专业领域方面的研究,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其次, 要多深入与学生的交流。融入到学生的日常之中, 在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心理表现等方面, 发挥出青年人在一起多交流、有思维、活跃的特点, 更好的推动高校教师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生活化, 形成整体的发展模式。

3.2 注重作风转变, 形成育人价值的整体实现

在实际管理中, 高校教师要从学生的整体需求出发, 尤其是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通过多种方式, 随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 对学生在学习期间的生活、情感、家庭环境等采用约谈的方式,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 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班主任以及辅导员要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融入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性, 采用个别指导与集体解决的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教师要融入到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的场地, 深入到教室、寝室、食堂等, 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表现, 将学生的日常管理与经常性管理想融入, 在处理矛盾的时候, 要采用和谐的处理方式, 通过讲道理的方式, 从情感上去感化学生, 毕竟大学生都是有自己的思想主见的, 这样, 可以从情感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要做什么等, 全面提升整个综合素质。

4 结语

通过多方面的技能培训, 在结合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 并积极的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 在课内外都能对学生的实验、实践进行悉心指导, 在学生的创新活动中充当引路人, 真正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喻永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6) .

[2]张育广, 黄桂标, 张倩怡.多校区办学:校园文化的整合与优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S1) .

[3]王劲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2 (5) .

上一篇:用两个像字造句怎么造下一篇:让岁月的记忆插上翅膀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