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30

【摘要】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变化,大学生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是践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要求,是激发大学生发展动力的内在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泰山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泰山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1:

高校图书馆实施阅读疗法策略研究

摘要:阅读疗法作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形式之一,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多个角度对目前阅读疗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并结合高校心理咨询实际情况和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特点,提出几点建设策略。

关键词:阅读疗法;高校图书馆;心理健康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1.0081

1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由于认识不足、宣传不够或人员配备不到位等诸多因素限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远未达到理想效果。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促进图书馆多元化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图书馆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阅读疗法的概念引入国内,并将其作为图书馆创新服务内容的新方式加以推广,近年来,多项实践项目落地,本土化研究逐渐深入。作为一门融合了心理学、图书馆学、医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阅读疗法的作用机制是读者通过阅读某些特定主题的图书,并加以思考和感悟,来帮助自身改善精神状态或者情绪,直至消除或纾解自身困惑的一种辅助手段。

高校圖书馆馆藏资源涵盖多个专业学科领域,学术性文献能够帮助读者获取专业知识,社科类和文学艺术类文献能够提高读者思想文化水平、文艺修养和道德素养,是开展阅读疗法服务必备的物质基础,在阅读疗法实践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开始将阅读疗法纳入工作范畴,整合多方资源优势,调拨专项资金,设置专人专岗,指导读者的阅读行为,进一步丰富阅读推广的服务方式。

2阅读疗法相关研究成果

笔者以“阅读疗法”和“高校图书馆”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平台,检索结果显示,从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有关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相关研究的论文有721篇,其中包括 59 篇硕士论文,4 篇博士论文。历年分布情况见图1。

从图1历年论文发表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国内图书馆界对阅读疗法的相关研究总体趋势较为平稳,在相关研究领域并没有出现蜂拥而上的研究热潮,也没有出现无人问津的冷落局面,充分说明了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学界对阅读疗法的关注度较为理性和客观,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阅读疗法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和完善。

国内开展阅读疗法研究的人员主要以图书馆界工作人员为主,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阅读疗法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主题涉及阅读疗法服务模式、服务方式、心理健康及书目推荐等诸多领域。王学云于2012年发表《我国20年来阅读疗法研究综述》对阅读疗法引进国内20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整理,对后来的深入研究和具体实践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北京大学图书馆王波老师自1998年涉足阅读疗法研究领域之后,数十年间笔耕不辍,发表论文数十篇,对阅读疗法的定义、作用机制、类型、治疗书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是我国阅读疗法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其于2017年出版的《阅读疗法》一书,堪称我国阅读疗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不仅标志着我国阅读疗法理论研究已经步入系统化、规范化阶段,为我国图书馆界深入开展阅读疗法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科学性、全面化的理论指导,并在国内掀起了阅读疗法的研究热潮,越来越多的学者紧随其后,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深入,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研究成果较之前显著增多。

宫梅玲老师多年来立足于泰山医学院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实践探索,发表论文20余篇,并将自身阅读疗法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进行总结,结集为《读祛心病》,向读者充分展示了阅读疗法的具体流程和实施步骤,疗愈效果极具说服力,为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和有意向开展阅读疗法实践的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参考范例,具有毋庸置疑的示范意义[2]。

华北理工大学王景文团队,采用回归分析法、共词聚类分析法、战略坐标图法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阅读疗法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深度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以揭示阅读疗法实证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为提高我国阅读疗法实证研究水平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3],相继发表了《我国阅读疗法实证研究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的深度分析》《我国阅读疗法书目研究与实践进展述评——基于文献分析与书目建设的视角》等多篇文章。团队中的王燕等人对国外儿童阅读疗法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发表《国外儿童阅读疗法研究进展》《国内外面向儿童的阅读疗法比较研究》等文章。

大连交通大学图书馆付婉秋等人在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索。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强菁等开展大学生网络成瘾阅读疗法服务的实证研究,证明阅读疗法是帮助大学生克服网络成瘾的理想方法[4]。还有一些研究者与其他学科背景的学者开展多领域合作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卢胜利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雎密太合作发表了《我国15年来心理障碍阅读干预研究述评》。阅读疗法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成果迭出。

3高校图书馆阅读疗法实践现状

3.1阅读疗法实践现状

阅读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其实践范围在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和工作人员都认识到阅读疗法存在的积极作用,开始了多部门合作,探索和创新适合自身的实施路径,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笔者选取国内开展阅读疗法实践的部分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并以泰山医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图书馆为例,介绍国内高校图书馆在阅读疗法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泰山医学院宫梅玲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阅读疗法实证研究,20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成为国内高校阅读疗法实证研究的先行者。宫梅玲教授利用所在医学院的专业优势,牵头组建了一支由图书馆学、心理学、临床学、人力资源等相关背景人员组成的阅读疗法专业团队,并开设了我国高校第一个阅读治疗咨询室。其于2000年申报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阅读疗法研究”科研课题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并以“优秀”结项。泰山医学院图书馆成立了“大学生阅读疗法研究协会”,指导大学生实践和推广阅读疗法,推荐和检验阅读治疗书方,并对大学生抑郁症配伍书方进行了重点研究,结集出版《读祛心病》系列丛书,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实施阅读疗法创新成果的优秀案例,也为其他高校图书馆学习开展阅读疗法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示范[5]。

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于2010年开启阅读疗法项目。在王景文、黄晓鹂等人的带领下,从宣传推广、教育教学与培训、操作标准与规范及学术研究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建立起多维向、立体化的运作模式,开展阅讀疗法基地建设[6]。在学校专业学科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阅读与阅读疗法》等相关课程作为大学生公选课程科目,在学生中宣传阅读疗法。其阅读疗法团队从组织管理、咨询师、馆藏资源、推广宣传、技术支持五个方面进行重点推进,分工明确合理,各司其职。在图书馆网站上专门开辟了“阅读咨询服务平台”模块,扩大阅读推广宣传效果。创办了国内首份阅读疗法刊物《阅读疗法工作通讯》。其研究团队还从文献计量分析、书目建设、应用模式等角度对我国阅读疗法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了研究[4]。

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切入点,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全校大学生的阅读心理与行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7],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知状况、心理健康方面的阅读行为、阅读心理、阅读行为与态度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具体分析,通过翔实量化的统计数据,指出大学生阅读行为及心理的影响因素,为读者开展分级分层次的阅读疗法服务。

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通过“心灵氧吧”读书沙龙活动、电影展播活动、“一本好书带来的启迪”征文活动等拓展基于阅读疗法的多媒体立体导读工作。海南医学院通过开展经典名著的深度导读,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4]。

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通过开设阅读疗法阅览室和心理咨询信箱、编制阅读疗法书目、举办读书沙龙、邀请心理学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阅读疗法实践取得显著成效。郑州大学图书馆通过拍摄校园微电影进行宣传推广,并通过网络推荐相关书目、举办阅读疗法主题征文、创办微信公众号“书药铺子”栏目等开展阅读疗法实践[8]。

从阅读疗法在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实施现状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疏导学生情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2阅读疗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实践现状,虽然在参与数量、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3.2.1专业人才缺乏

泰山医学院的成功案例表明,拥有相关学科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团队是阅读疗法能够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所在。他们不仅需要具有图书馆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还要熟练掌握阅读疗法的理论与实施方法,最好具有心理医师执业资格或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以及其他辅助相关知识等[4]。但这也正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在阅读疗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心理咨询机构不够健全。心理咨询师资本身的匮乏,也无法为图书馆联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供足够的专业支持和保障。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对开展阅读疗法的实践效果也有着直接影响。多数图书馆员不具备心理咨询相关专业知识,对阅读疗法的概念、作用等不甚了解,在常规性的阅读推广和专题图书推介等活动之外,对读者更深层次的心理诉求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制约了阅读疗法效用的真正发挥。

3.2.2读者认知度低

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者开始认识到阅读疗法在阅读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开展了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高校都尚未开展此项服务,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甚至第一次听说“阅读疗法”一词。相较于图书馆学其他领域,阅读疗法相关的研究者、研究成果数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在高校范围内,无论从学校管理层面,还是大学生读者,认为出现了心理问题或者不良情绪时应该咨询专业心理医生或者寻求医生帮助仍是主流观点。

笔者对所在省内几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其中不乏一些已经开展阅读疗法工作的图书馆,但结果并不如人意,受访读者中较大多数对阅读疗法知之甚少,甚至都没听说过,遑论对阅读疗法的原理、治疗方法和作用的理解及主动寻求图书馆的帮助。这反映出目前在阅读疗法的宣传普及工作远远不够,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力度尚待提高。

3.2.3服务内容缺乏针对性

阅读疗法是一项针对性强,建立在对读者对象的心理进行关注、分析基础上的新型服务模式,不能按照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很多高校图书馆在阅读疗法开展过程中缺乏创新性探索,仿照其他高校成功经验,照搬一些专业书目,在图书馆网站或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罗列了事,缺乏对不同读者、不同年级、不同社会问题对读者产生的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不能及时针对一些特殊事件或时间节点对读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也就无法提供针对性的疗愈服务,阅读疗法便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4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实施策略

根据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现状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模式、书目制定等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培养阅读疗法专业人才队伍

开展阅读疗法远非图书馆一家之力所能完成,需要心理学、教育学、图书馆学,甚至医学等专业领域人才共同合作。王万清在《读书治疗》一书中指出,从事读书治疗的咨询员,至少要有教育、心理、咨询的学士以上学位,再接受图书馆学、文学、心理学的训练,并拥有一年以上的教育或图书馆经验及使用读书治疗的经验,才有资格进行发展性的读书治疗。倘若要进行治疗性的读书治疗,则更需要有硕士以上的心理、咨询、治疗的训练,再加上文学、图书馆学及临床的经验[9]。

图书馆作为阅读疗法的主导力量,应对多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打造一支具备图书馆学、医学、心理学等不同专业知识及较高文学素养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共同将阅读疗法的效果达到最优,这也是实施阅读疗法的关键所在。图书馆可以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学教师、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等共同组建专家服务团队,联合开展阅读疗法实践工作。图书馆也可以寻求校方的支持,在招聘新员工时将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作为条件之一,对阅读疗法人才队伍进行扩充,这是确保阅读疗法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4.2开辟阅读疗法独立实施空间

阅读疗法实施对象大多是具有各种心理困惑的学生读者,开辟独立、安静不受外界干扰的阅读空间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应将此项内容纳入图书馆空间建设体系,结合馆内空间布局、藏书结构等因素,确保阅读疗法长期有效地运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调换墙面色彩、灯光柔和度等方面对阅读环境进行改造,使学生能够卸下紧张、不安或者焦虑等负面情绪,放松心情。其次,空间紧张、条件有限的图书馆,可以与院系或者书院联合开展阅读疗法空间建设。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在书院制建设过程中,按学生比例配备育人导师和心理咨询师,并开辟了阅读室、咖啡区等空间。图书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将阅读疗法引入书院建设,为其书房建设提供指导意见和帮助;定期与育人导师和心理咨询师沟通,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为各书院提供图书支持和阅读建议,将阅读疗法作为一项常态化活动持续开展,在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丰富课余生活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4.3因时制宜,注重阅读疗法实施时间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熟的发展阶段,需要面对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心理波动性较大,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图书馆在开展阅读疗法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些特殊事件或时间节点,进行针对性实施。如每年9月份是大一新生入学报到时间,这一时期往往是新生焦虑情绪集中爆发期。学习节奏较之从前有所放缓,接触新生事物较多,很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身份转变。图书馆应考虑在举行新生入学教育讲座中加入阅读疗法相关内容,及时疏导新生群体心理,引导他们利用空余时间合理利用图书馆,避免不良情绪堆积。每年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高校会举行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有些图书馆尝试将5月份作为阅读疗法月,开展专题图书推介、心理专家咨询、专场讲座等活动。郑州西亚斯学院图书馆联合心理咨询室,在校园内设置咨询台,图书馆员和心理咨询师现场接受读者咨询,答疑解惑。图书馆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层次开展活动推广,如大四学生由于面临毕业、论文写作、就业形势严峻等一系列压力,心理波动较大,更需要学校多方加以重视,图书馆可以联合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疏导。

4.4制定专业书目

开展阅读疗法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莫过于为读者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离开了阅读疗法书目,阅读疗法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011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与心理健康分会联合为全国大学生推荐《面向大学生的常见心理困扰对症书目》[10]。该书目是依据图书馆员自身的体验和开展阅读疗法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以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对症开出的书方,适用于大多数人。2020年疫情期间,郑州西亚斯学院图书馆成立了专门的书目收集小组,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疫情书目专栏,包括人类历史上的几次疫情、如何缓解焦虑等多个方面,引导师生理性看待疫情,学会疏导自身情绪,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编制阅读疗法书目,需要汇集图书馆员、心理學等多学科领域专家组成团队,明确各自分工,根据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专业学习背景,通过馆藏系统统计并分析读者阅读喜好和需求状况,通过文献调研、网站调查、借鉴开展阅读疗法成功的书目等方式,筛选适合阅读疗法的优质书刊。心理咨询师在此过程中提供专业指导,图书馆员一同对书目进行评价、遴选,形成初选书目。在阅读疗法实施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计量方式对书目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价,不断调整和完善书目编制。

另外,阅读疗法也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专题读书沙龙、推荐相关主题的音乐和观影活动等。通过多样化、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鼓励读者分享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自身通过阅读获取到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等。

5结语

阅读疗法作为一种简便、经济、可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方式,对疏导大学生不良情绪、改善读者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实践所验证。其实践范围在逐年扩大,许多图书馆和工作人员相继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创新,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需要有更多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加入进来,通过多领域合作,加大阅读疗法实践范围,提高阅读疗法的实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吕冰玉,杨芳.国内阅读疗法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6):81-91.

[2]段晓林.阅读疗法本土化及其实践:王波研究馆员访谈录[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9(1):32-35.

[3]王景文,高玉洁,许静,等.我国阅读疗法实证研究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的深度分析[J].图书馆,2016(3):60-66.

[4]王学云.我国20年来阅读疗法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理论研究,2012(2):60-65.

[5]王波.阅读疗法的历史基因、民间土壤、理论新解和发展现状[J].图书馆论坛,2019(8):108-123.

[6]王景文,郭向飞,李东.我国阅读疗法发展的困境与消解[J].图书馆,2017(3):96-100.

[7]张淼.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阅读心理与行为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2):111-114.

[8]陈傲杰. 阅读疗法在郑州大学图书馆的推广应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1):34-36.

[9]郝素珍,王晓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究——基于阅读疗法的原理与应用[J].教育时空,2018(3):142-143.

[10]赵晨洁,叶志锋.大学生经典阅读书目体系构建及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8):79-86.

作者简介:田丽娜(1983),女,郑州西亚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读者服务。

(收稿日期:20210428责任编辑:马玉娟)

Research on the Strategy of Reading Therapy in University Library

Tian Lina

作者:田丽娜

泰山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摘要】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变化,大学生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是践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要求,是激发大学生发展动力的内在要求。把优秀传统文化中整体为上的价值观、集体取向的自我观、辩证平衡的思维观、注重内省的心理调适观、和谐团结的人际观、勤奋进取的学习观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师德养成中,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zsszsx094)。

社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的物质需求,也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效率至上、节奏快、竞争激烈等都成为当今时代显著的特征。大学生群体由于认知、情绪等各方面还不够成熟,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纷繁变化,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是严重的自伤自杀事件。青少年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之一,抑郁症又极易导致自杀,国家卫健委要求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结合此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各高校积极落实相关文件要求,探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并将目光放到中国5000年古老文明中,不断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的优秀资源。漫长的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心理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用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熏陶大学生不断提高品德修为、涵养高尚情怀、汲取智慧力量、塑造健康人格,既有利于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又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强大生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5000年中华文明蕴含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处世哲学等,是涵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重要养分。文化心理学的诸多研究表明,文化背景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自我概念等。当今时代,西方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渗透与冲击越来越大,加上大学生本身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文化底蕴不足,历史视野狭窄,在这种“文化交锋”中极易产生迷茫困惑,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理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坚定文化自信,从传统文化中获取深沉持久的力量,是抵御文化迷失,培育积极人格,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践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要求

20世纪末,积极心理导向作为诠释心理学的一种新视角逐渐发展起来,从对象上不针对少数学生,从内容上不集中关注心理问题出现后的辅导和咨询,而是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帮助他们开发心理潜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孟万金在整合相关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防治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1]。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人性本善及理想人格的塑造,传统中医文化也主张“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些思想是开展适合中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激发大学生发展动力的内在要求

内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迷茫、空虚、颓废、佛系等心理现象,皆因其内部发展动力不足。文化学的观点认为,某一地区或民族的特定文化是由该地区或民族的人来创造的,反过来,人所创造的文化又会在潜意识中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资源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源泉活水,如“天下为公”倡导人要树立崇高理想,远大理想和合理目标能够推动大学生加强学习,投身实践,是自我成长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此外,传统文化中倡导人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人生在世要勤勉奋斗,不断探索自然的规律和奥秘。大学生通过领悟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哲理,陶冶道德情操,磨练意志品质,为追求自身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动力,推动自我实现不断到达新的高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整体为上的价值观

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交织碰撞,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愈来愈复杂,要求他们有清醒的是非判断,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学习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平衡好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研究显示,传统文化体现出的价值观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2]。传统文化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整体为上,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尚的价值取向,对当前大学生中理想信念淡漠、价值观念模糊等心理具有积极的矫正作用。“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体现出求财的正当性,对当前大学生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为了结果不择手段的不良竞争行为等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鸿毛”体现出古人对生命的积极思考,能够激励大学生珍爱生命,不为了失业、贫困、学业失败等暂时的不如意就放弃生命。

(二)集体取向的自我观

中国传统文化是集体主义取向的文化,集体主义者的自我概念中包含了自己和他人[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观包含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重视他人的评价、勇于担当的责任、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等内容。传统文化强调人需要不断进行自我修炼,并把“修身”与“治国平天下”放到同样重要的高度。“爱面子”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最基本的心理组成部分[4],重视自我概念形成中他人评价的作用,“人言可畏”就反映出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上的强烈自尊。传统文化同样强调责任担当,责任是自我成熟的标志,能让大学生产生成年人感受的重要时刻之一就是能够担当责任。传统文化中“礼”“义”等思想要求人要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而人的行为调节与控制正是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之一。当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适应当前时代的需求,避免因过度强调社会性取向及约束言行产生的自我萎缩[5]。

(三)辩证平衡的思维观

“中庸”和“阴阳观”是中国人追求和谐的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具体包括三个特点。一是整体性,强调身心是统一的整体,人与世间的生物、所处的环境也是统一的整体,如“天人合一”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二是辩证性,传统文化中“福祸相倚”“因祸得福”等观点都体现出辩证的思想,面对不如意的事不要一味抱怨,要看到事情本身的两面性,面对自身的不足或缺陷也应坦然对待,发现其中蕴含的积极力量。三是平衡性,中庸思维不是模棱两可,而是强调要认清事物间的复杂关系,通过调和矛盾达到和谐,避免偏激。思维方式对个体的社会认知、健康观念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冲动性、片面性等特点,有效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哲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整体观和辩证思维。

(四)注重内省的心理调适观

首先,大学生处于个性成熟的关键时期,面对挫折承受能力较差,学业挫折、人际挫折、求职挫折等暂时的困难都会引发各类心理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应该直面挫折,挫折是获得成就必经的阶段,“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等表明了面对挫折要有战胜挫折的勇气,积蓄苦难力量,必将获得成功。其次,中国人的幸福是通过与外界的和谐相处而获得的内心的平静安宁,传统文化强调通过内省的方法来调适心态。“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检视自我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进行理性归因,多归因于自身可控制和调节的因素,如努力,从而维持心理平衡,保持豁达心态。此外,七情互治法、“七情之病,看书解闷”等具体方法,对调节消极情绪,调适心态也有积极的作用[6]。

(五)和谐团结的人际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为贵”“和为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及“仁爱”“孝悌”“忠恕”等伦理道德规范,都在于实现人际关系的普遍和谐。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经济意识强化,仁爱精神缺失,人与人之间情感淡漠[7],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手机成为人的“外部器官”,人们长时间沉浸在网络构建的“虚拟世界”,出现了“即使面对面同桌吃饭也互不理睬”等现象。传统的“中庸”之道追求在人际关系中克己容忍,保持适度,无过无不及,以谦和的心态和行为方式,获得社会的好评。“推己及人”也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勤奋进取的学习观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学习的优秀思想,有利于提高学习效能,改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会学习。如“学而不厌”强调学习态度,时刻保持不满足的状态;“温故而知新”强调学习要善于总结和整理;“学贵有恒”强调学习要有毅力;“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要不断地应用于实践;“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观点对整天空虚厌学、迷茫浮躁、消极懈怠的大学生有积极的警示作用。其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小不忍则乱大谋”等都反映了中国人吃苦耐劳、越挫越勇、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有利于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动力不足、毅力不够等问题。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认知

课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心理健康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大学生增强对心理健康的积极认知。首先,教师自身要关注优秀传统文化,主动在现代心理学知识体系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建立联系,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其次,教师要善于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认知与接受规律进行“时代阐释”,用青年感兴趣、听得懂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同时,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可以开设传统文化心理学、传统典籍中的心理学思想、经典名著的心理学解读、中医心理学等公共选修课,制作课程精品资源,打造网络课堂,提高传播力与影响力。

(二)融入实践活动,增加大学生学以致用的积极体验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积极心理认知只有在亲身体验与总结反思中才能真正转化为积极心理品质。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体悟心理健康思想,掌握心理调适技巧,培育意志品质,增加积极体验。首先,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心理测验和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测量工具主要有中庸思维、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方式量表[8],通过心理测验及对应的训练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其次,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协会等开展心理知识竞赛、校园心理剧大赛、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创作、讲中华好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寒暑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学生敢于担当,拼搏进取,在实践中长才干、练本领,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三)融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积极人格

根据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心理求助的意愿和方式都比较含蓄,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知识,拓宽教育渠道,弘扬传统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有利身心发展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地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首先,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可通过文化长廊等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风、系风、班风建设中,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精彩多样的校园活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心灵熏陶;再次,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牢牢把握网络宣传阵地的话语权,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等网络媒介,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推送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滋养学生心灵,陶冶高尚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育人水平。

(四)融入师德建设,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于日常的一言一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既有利于提高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又能为大学生提供示范榜样,引导大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自我,建立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确定合理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持之以恒付出必要的努力。首先,在教师中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组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学术沙龙等活动,增强教师职业信念,丰富文化底蕴,涵育德行情操;其次,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自律自省,处理事情公平公正,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用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再次,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聆听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疏解困扰,引导他们发现内心的力量,发挥内在潜能,全面推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优秀人才。

參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2]梁世钟.当代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

[3]张力,周天罡,张剑等.寻找中国人的自我:一项fMRI研究[J].生命科学,2005(5):472-478.

[4]方群,张福全.中国人传统文化心理特质对心理咨询的启示[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1):106-110.

[5]罗鸣春,苏丹,孟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传承的四个途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12.

[6]杨鑫辉.中国传统心理治疗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50-55.

[7]张忠华.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现代大学教育,2005(5):78-81.

[8]侯玉波.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7(2):211-216.

作者简介:高芳芳(1990-),女,山西吕梁人,硕士,长治学院教育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作者:高芳芳

泰山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篇3:

当前高校大学生“低头族”教育引领的路径探索

摘 要:当前,高校“低头族”素养参差不齐、理性认知程度不高、交往淡漠等特征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家庭等多因素密切相关。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教育整体效益;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创新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性明显、手机持有率极高、手机消费金额较高。同时,大学生使用手机素养参差不齐、动机偏差、交往淡漠倾向明显、理性认知程度不高。大学生“低头族”的行为偏颇不仅干扰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危害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健康,还会干扰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甚至危及社会公共安全,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已经引起高校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高校“低头族” 教育引领 路径探索

1 高校 大学生“低头族”的成因剖析

大学生“低头族”是多方因素影响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4个方面来深入剖析,并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低头族”找寻正确的方向和方法[1]。

1.1 学生自身的维度

当今大学生主要是由“95”后学生构成,他们正是从不成熟迈向成熟的过渡,他们敏感、好奇,喜爱追逐新鲜、刺激、好玩的事物。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具备时尚新颖、功能强大的特点,非常契合大学生的审美及交往等多方面需求,这些强力的需求与喜爱恰恰成为了大学生“低头族”形成与发展的重重隐患[2]。与此同时,大学生缺乏理性认知,自我管理能力不足[3],部分大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弱,难以抵制诸多诱惑。

1.2 学校管理的维度

学生“低头族”的形成与发展和学校管理不足密切相关,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管理者意识到大学生“低头族”的一系列行为的严重危害,然而,如何有效规范大学生“低头族”的手机使用行为,尚不能够给出行之有效的方法[4]。

1.3 社会环境的维度

当前,“低头族”现象的随处可见[5],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对手机使用规范机制不健全有关。这些看似问题不大的“低头族”现象,实则极易给自己和他人的社会生活造成多方面的困扰,它不仅仅会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6]。现在,社会大众对高校“低头族”产生的一系列影响还没有明确清醒的认识,也没有制定和公布相关的手机使用规范与礼仪,更没有对其进行宣传引导,这是都是大学生“低头族”形成的社会原因。因此,必须要加强社会对这些现象的关注和宣传引导,集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努力,帮助大学生“低头族”提高工具理性认识[7],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使用观。与此同时,由于大学生受限于自身特殊的发展阶段,时常会有模仿朋辈群体的行为,以获得接受和认可并融入朋辈群体的现象。因此,朋辈群体默认这种“低头族”现象并示范“低头族”行为,或多或少地发挥了其不良的影响效应,导致大学生“低头族”的不断发展与壮大。

1.4 家庭教育的维度

由于家庭家养方式的差异,不同的教养模式会培养出不同的大学生个体,而这些个体也会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时,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部分大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社会适应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等,其中也包括了大学生“低头族”引发的各种不良现象[8]。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群体当中,对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依赖性较强的往往是那些性格孤僻、不善交往、孤独敏感的学生。

2 当前高校“低头族”教育引领的路径探索

2.1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教育整体效益

以人为本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低头族”,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识大学生的个性价值,尊重并理解大学生,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尊严,要从大学生内在的心理特质和独有的身心特点来进行分析和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越来愈多地依赖手机媒介进行交往,其交往行为越过了现实交往需要直面交流的壁垒,借助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特有的功能属性,隐匿个人身份、年龄和性别,虚构出不同的角色进行交往,满足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基于这种情况,高校需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低头族”以正确的媒介交往理念满足个人的交往需求,防止出現过度依赖虚拟环境所带来的淡漠现实交往行为,避免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异化的结果,激励大学生始终抱以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低头族”用辩证批判眼光看待手机媒介的使用,主动自觉地辨别媒介信息真伪和隐藏其后的意识形态色彩与价值观表现,提高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有效选取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完善和优化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实现[9]。

2.2 坚持健康信念,增强心理品质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在学校环境当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大学生适应社会优质创新人才培育要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初入校园,其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专业知识水平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10],以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以心理活动课程为核心部分的高校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在教育引导大学生“低头族”摆脱当前面临的各种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境,尤其是心理上的孤独困境,能够起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高校应该首先立足于把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等一系列教育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在理论讲授的过程中满足大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发展需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从解决学生最关心、最需要、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化解“低头族”学生的厌学情绪,使他们在理论与实际相互转化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兴趣。

2.3 坚持创新教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教育视阈下围绕大学生“低头族”进行的教育引导活动,不能仅仅依靠过去单一的教育方法,而是要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以创新的教法来鼓励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反思自我,并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下,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

首先,教育引导大学生“低头族”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者单方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大学生这一教育对象的主观自觉的积极创造性。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深入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细致调查研究,在和他们的平等真诚的相处当中,建立真挚深厚的情感,相互交流和沟通彼此的想法,来达到真正把握大学生“低头族”内在心理动因的重要目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低头族”,除了要了解他们的内在心理与精神需求,帮助他们认清并纠正错位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主丰富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实践能力,要切实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

其次,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低头族”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并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自我创造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把教育者对大学生“低头族”的有效引导[11],顺利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主体效应。与此同时,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低头族”过程中,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大学生内心体会到以信仰、信念、理想等实践活动来替代和克服自身的低头行为,帮助自己获得人生成长和修养提升。

再次,帮助大学生重塑自我意识、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激发大学生生活热情的实践活动[13]。高校教育工作者只有通过引导大学生“低头族”融入生活世界,才能促使他们进一步联系社会实践、增强自己实现理想信念的意志与毅力、激发大学生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勇气、改变自身的“低头族”行为,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要调动大学生主体的自主自觉性。同时要发挥学生的能动创造性。从校园物质环境来看,充分利用学校物质基础设施影响大学生“低头族”。大学生在校园当中进行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其中的各种物质基础设施,校园环境的布局合理与舒适整洁,无不体现出丰富的校园文化与精神内涵。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低头族”的过程中,通过大学生经常性接触的校园建筑、人文景观[,结合电子屏幕、移动展板等以精彩纷呈的色彩表达形式,吸引大学生“抬头”,充分利用校园物质环境承载的文化精神内涵,为大学生“低头族”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丰富校园日常生活。从校园精神环境来看,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接触的范围不仅包括了现实的还包括虚拟的,许多大学生“低头族”沉迷于网络世界主要是基于丰富内心精神世界的需求,弥补现实世界信息获取的不足。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和校园网络对大学生信息获取的作用,实现线上、线下双结合。高校应当抓好图书馆和校园网络的双重建设,在校园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严格筛选网络资源和信息,防止负面信息造成危害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结果,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高校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机相关使用规范的制定与执行,使大学生“低头族”明确在何种场合能够恰当地使用手机,并且在规范制定的过程充分考量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使学生能够真正认同手机相关使用规范并贯彻执行。只有这样,大学生“低头族”才会在日常手机使用中对自己进行规范和约束,并严格执行违反相关条款的处罚举措。与此同时,高校要注重加强教师示范影响作用,提高高校教师对手机使用的认识。大部分高校教师对于学校制定的使用规范执行得较为彻底,但是不排除个别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手机使用问题,因此,必须提高高校教师对“低头族”现象的关注,加强对智能手机的工具理性认识,改变固有的手机使用观念,充分认识到“低头族”的问题及危害,主动对大学生“低头族”现象及行为进行合理干预和有效引导。在对大学生“低头族”进行管理的时候,高校教师必须以自身的榜样示范让其信服,从而约束自己的“低头族”行为。

参考文献

[1] 张永华.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汪求俊.高职院校“低头族”现象调查及引导策略——以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6(19):154-156.

[3] 刘彩茹.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研究[J].河北企业,2015(6):137.

[4] 代艳丽,奉苏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低头族”的启示[J].学术探索,2016(1):48-52.

[5] 严春蓉.大学生课堂“低头族”现象调查及对策探讨——以重庆某高校为例[J].学理论,2016(6):98-99.

[6] 李万佳,范克欣.大学生“低头族”行为成因及解决对策[J].泰山学院学报,2015,37(2):141-143.

[7] 王一茹.两岸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8] 潘玉腾.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上海:同济大學出版社,2010.

[9] 朱晓红.简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126.

[10] 周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自我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11] 孙凤岚.“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4.

[12] 李万梅.民族高校图书馆文献管理与服务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

作者:牛家丛

上一篇:国有企业办公室规范化管理论文下一篇:组织记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