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与科研下大学文化论文

2022-04-30

[摘要]本文从现代大学的功能出发,基于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不同特点,分析了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机制,提出了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发挥大学文化引领作用的几种途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教学与科研下大学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教学与科研下大学文化论文 篇1:

“C9联盟”大学体育科研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 要: 文章从核心期刊上发文量、承担课题和学科建设情况等方面,对“C9联盟”大学体 育科研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C9联盟”大学体育科研发 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C9联盟”大学;体育科研;现状;发展对策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in Sports Scientif ic Research of the “C9 Alliance” Universities

ZHANG Jianxin1,SUN Qilin2,WU Lingmin1

(1.P.E.Dept.,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 104,Hunan China;

2.P.E.Dept.,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 i 200030,China)

Key words:“C9 Alliance”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atus quo;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1998年5月4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 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 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985 工程”也就应运而生。[1]然而,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学 科建设方面还需经受诸多考验与挑战。体育科研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肩负着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重任。高等学校作 为人才荟萃之地,知识密集、学科齐全、设备集中,强大的科研队伍、广播的交叉学科知识 ,先进的科研设备等条件,对于开展体育科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体 育科研的开展现状,对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 以第一批启动的9所985大学体育部门公开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的体育论文、承担的 国家级课题和学科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9所大学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 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且这9 所高校在2009年10月14日共同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组成类似于 美国“常春藤联盟”的“C9联盟”。以下简称“C9联盟”大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体相关论文,了解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科研的研究内 容、方法以及趋势;通过维普网、中国期刊网和CSSCI中心查询“C9联盟”大学的CSSCI和核 心期刊的体育论文发表数量;通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网站收集“C9联盟”大学立项的国家级课题;通过访问9所大学官方网站了解学科建设情况 。

1.2.2 访谈法 通过访问和电话访谈获得文献资料法难以得到 的信息。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数据用Excel2007进行常规处理。

1.2.4 对比分析法 对所获得结果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爬 疏影响“C9联盟”大学体育科研的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C9联盟”大学CSSCI、核心期刊体育论文发文量比较

2.1.1 “C9联盟”大学CSSCI和核心期刊体育论文发文量总体特点与分析 科研能力是一所大学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师资水平高低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目 前高校体育科研水平能力评价体系中,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是评判科研能力的重要 指标,图1和图2显示了9所大学13年间发表在CSSCI和核心期刊上论文的情况,两类文章均呈 转念上升的趋势,在2008年达到巅峰。CSSCI期刊论文从1998年平均的0.22篇,到2008年达 到了8.11篇;而核心刊物论文则从1998年的平均0.44篇,到2005年的平均7篇,在2008年 更 是达到了12.89篇。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人才的竞争将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自中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声已成为国人的共识。“C9联盟”大学从自身发展出发,顺应时代要求, 注重师资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这不仅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这对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有着重要作用。不过两类文章均在2008年后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这或许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有关。但无论何种缘故,这种现象都值得“C9联盟 ”警惕,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图1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CSSCI年发文均数

注:数据来源于维普网和中国期刊网图2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核心年发文均数

注:1)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网;2)核心文章数包含CSSC文章数。 2.1.2 “C9联盟”大学CSSCI和核心期刊体育论文发文量对比分析 图3,图4反映了各所大学分别在过去的1998-2010年间发表CSSCI和核心论文情况。13年 间,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发表CSSCI文章分别为73篇和66篇,处于各高校的前列;在已发表 的核心论文中,浙江大学以159处于第一位,清华大学以122篇处于次席,而中国科技大学则 以4篇排在最后一位,其他几所大学发表的论文基本上是随时间的推移逐年增加。浙江大学 是9所大学中唯一设立体育本科专业的大学,也是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的大学 ,有多年专门从事体育研究的体育人才和各种研究条件,独树一帜的专业特色和多年的体育 文化积淀促进了体育科研的顺利开展。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大学的排头兵,学科门类齐全,师 资实力雄厚,硬件条件完备齐全,这对于体育科研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1.3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间发表CSSCI期刊比较与分析 在表1可以看出,“C9联盟”大学在已经发表的313篇CSSCI刊物论文中,9所大学均有论 文发表的体育类刊物只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而集中发表论文刊物前3强的是体育与科学、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文量均在30篇以上,分别为49篇、31篇和30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和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的发文量也在22篇以上。CSSCI刊物发文量较多的学校中,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 大学发表在各类期刊的论文比较平均。但其他学校则在刊物上有所偏颇:西安交通大学在西 安体育学院学报发表论文17篇,高达发文量的48.6%;复旦大学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发表 论 文13篇,占发文量的43.3%,如果去除非体育部门人员所发文章,比例则更高;上海交通 大 学在成都体育学报上发表论文14篇,也占已发表论文的41.2%。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些论 文 性质可能符合了这类期刊的要求;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录用中的“关系”也可能存在 。

图3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发表核心与CSSCI论文比较 图4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CSSCI论文发表情况折线 表1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间CSSCI发表期刊

分布统计 体育与

科学上体

学报北体

学报武体

学报中国体

育 科技成体

学报天体

学报西体

学报体育

科学体育

学刊本 校

期刊其他清华大学1485382816434北京大学6111211232浙江大学53961577142410上海交大13641421111复旦大学6131118南京大学15317223214西安交大2531117213中国科大22哈工大3211112合计493130292928222214131036 注:一些刊物是后增补成CSSCI的,所以文章数是从其成为CSSCI之后统计的,如“西安体育 学院学报”。

2.1.4 “C9联盟”大学体育部门与非体育部门人员在发文中对比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C9联盟”大学发表在CSSCI期刊的论文,复旦大学非体育部门人员发表 体育论文数量所占比例是9所大学中最高的,共21篇,占其总数的70%;南京大学次之,为17 篇,占其总数的42.5%;清华大学非体育部门人员在论文发表数量上接近总数的1/6,为10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体育部门人员所发文章比例占50%;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非体育部门人 员发表体育论文;其他学校所占比例较低。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特别是引进本校其它学科 的高水平人才加入体育部门的科研机构,提高本单位科研水平是目前很多高校采取的措施。 一方面,它可以提高本校在同等院校中的科研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水平人才可以带动本校 的科研水平。因此,研究型大学在加大体育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加强与非体育部门的合作, 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提高学校科研人员整体体育科研能力和水平也势在必行。不过,复 旦大学非体育部门CSSCI期刊体育类文章占据70%的比例也明显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 体育部门人员科研的不作为。

图5 “C9联盟”大学体育部与非体育部发表CSSCI论文对比 2.2 “C9联盟”大学承担三类体育学课题的分析与比较

2.2.1 立项课题的数量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间,共立项课题9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 课题体育学项目14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国家级项目5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 学课题77项。“C9联盟”大学中有6所大学获得过这三类课题的立项,其中清华大学 以总数2 9项名列第一,北京大学以28项列第二,浙江大学以27项列第三,但仅有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 题的北京大学,在国家级课题方面明显比清华大学的8项和浙江大学的6项偏少;而上 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分别以5项、4项和3项分列第4至第6位。截止到201 0年底,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仍未获得此三类课题的立项。表2 “C9联盟”大学三类体育学立项课题国家社 科基金

课题全国教育规划

课题国家体育总局

课题合计清华大学532129北京大学22628浙江大学62127上海交大1225复旦大学44西安交大33总计1457796 从表3可以看出,“C9 联盟”大学这三类课题的立项从2002年起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从2001年的3项,到2002年到 达9项;此后“C9联盟”大学这三类课题的立项保持在较高数目上,在2006年更是达到最高 点,获得16项课题立项。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国家鼓励争创一流大学、一流专业的政策相关 ,“C9联盟”大学体育提升了对体育科研的重视程度和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力度。科研条件 是保障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系统和技术平台,是支撑课题完成的重要基础。浙江大学和 清华大学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大学,其科研氛围、师资队伍、各种用于体育研 究的软硬件条件在9所大学中相对更好;北京大学位于我国首都,在我国教育史的地位首屈 一指,其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软硬件条件齐备,有较好的科研氛围和实力;上海 交通大学位于我国沿海城市上海,这里经济基础雄厚,其研究条件优越,确保了其较好的科 研条件;且上海交通大学是9所大学中最早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大学,这些都为就为 课题的申报和完成和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与国家体育总局加大了体育社会 科学和软科学课题的立项数目,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被列为国家体育总局体 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关,国家体育总局对这类重点研究基地的大学在课题立项方面有 加大的倾斜度,三所学校在13年间,获得了68项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社会科学和软科学课题 。表3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分年度立项课题情况19981999 200020012002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总计清华大学1241315233429北京大学12454243328浙江大学12123324322227上海交大415复旦大学11114西安交大1113合计1223981281610781096 注:表2、表3的数据来源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 公室和国家体育总局网站。

2.2.2 课题负责人的分布情况 从表4可以看到,在 立项的96项立项课题中,共涉及到62位项目负责人,其中,主持承担7项课题的1人、5项的1 人、4项的2人、3项的4人,2项的10人,1项的44人。的主持承担两项课题5人次,主持承担 三项课题的有1人次,主持承担4项课题有1人次。清华大学的仇军以承担7项课题位于榜首, 浙江大学的丛湖平以承担5项居第二位,北京大学的董进霞和调离浙江大学之前的凌平分别 承担了4项课题。课题项目负责人能力水平是课题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学科带头人通常都 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能迅速的瞄准学科前沿的理论热点、难点和疑难问题 ,因此能保证选题准确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因此,学科带头人在高等学校科研工 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的提升。清华大学、北 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这一点较为成功;其二,科研团队也对课题的立项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随着不同专业的深入研究,分工也越来越精致,体育研究也已脱离了传统小 作坊的运作方式,单靠一人之力很难完成整个工作,依靠团队的力量共同攻关成为当前科研 中的重要一环,一项课题从申请到立项再到最后的接结题,往往需要很多人共同参与才能顺 利完成,可以说,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对于课题的完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科 研团队还给相关人员提供了提高的锻炼机会,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团队科研能力乃至一个 学校科研能力的整体水平的提升。

表4 “C9联盟”大学主持国家级课题人员统计 人7项5项4 项3项2项1项清华大学1159北京大学11119浙江大学11139上海交通大学11复旦大学4西安交通大学3合计11241044 2.2.3 课题类型分布情况 表5反映了“C9联盟”大学立项课题内容分布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C9联盟 ”大学的立项课题在体育社会与文化领域最多,为34项,体育产业经济领域有25项,体育训 练与竞赛、学校体育领域也均有11项。清华大学出了体育心理领域外,其他6个领域均有立 项课题,多领域的研究除了说明学校本身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多样性以外,也跟学校所具备 的研究条件密切相关。清华大学具备和国内专职体育院校相媲美的研究条件和实力,有很多 国际上先进的运动训练、检测系统,这对于进行高水平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而 还主持了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浙江大学在7个领域均有立项,主要集中在体育社会文 化、体育产业经济领域,分别有10项和8项。可以说,体育社会文化、体育产业经济是浙江 大学的研究特色所在。这可能与学科带头人的本身具备的优势有关。另外,王健教授主持的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未统计在此数据中。北京大学立项课题也涉及4个领域,这也跟北 京大学自身具备的条件有关:北京大学属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队伍雄厚,其文 科水平在国内排名第一。表5 “C9联盟”大学立项课题内容分布情况体育社

会 文化体育产

业经济体育训

练竞赛学校

体育体育

法学实验

研 究体育

心理清华大学866333北京大学14612311浙江大学10832211上海交通大学14复旦大学13西安交通大学12合计34251111852 2.3 学科建设情况

2.3.1 学位点建设 大学的学位授权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学科建设的水平。“C9联盟”大学比较注 重学位点的建设,除了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外,其他大学具有至少1个体育学二级硕士 点;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还是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单位。在博士点建设方面,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也是成绩斐然:浙江大学在原有体育人文社 会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基础上,于2010年获批了体育学博士学位的一级学科授权。不过,浙 江大学虽然在学位点建设方面有突出成绩,但其体育系和公共体育部却不是学校二级单位, 而是归属学校二级单位的教育学院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作为一级学科的体育学在浙江 大学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清华大学清在原有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的基础上,于2009年 申请到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并于2010年获批了体育学博士学位的一级学科授权,还与生物 医学工程研究所、人文学院等联合招收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而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虽 然没有获得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但通过与校内高等教育研究院的合作,自2007年起开始招 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

表6 “C9联盟”大学体育学学位点和研究基地情况 学校名称硕士点博士点研究基地国家级

精品课程清华大学一级学科一级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大学体育浙江大学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交大一级学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大学 体育西安交大一级学科大学体育北京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体 育南京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哈工大体育教育训练学 2.3.2 基地建设 “基地根据其建设目标可分为教学基地、科研基地、产业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等[2 ]。科研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依托,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一流科研基地 可 以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都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推动了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创造;上海交通大学 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引进相关人才,并在体育文化研究 的课题和论文方面均有所突破。 大学可以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并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讲授方法,丰富学 科内部知识体系的、促进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学科体系的优化。“C9联盟”大学中,上海 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大学体育》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对于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团结协作的教师梯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3.3 学科梯队建设 拥有一支研究方向稳定、学术底蕴深厚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队伍,以及结构合理、团结 协作的教学和科研梯队是学科建设成功的关键。“C9联盟”大学体育的学科梯队建设较为成 功。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体育系拥有1名国家教学名师和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80名教 师中有教授5人占6.3%、副教授31人占38.7%、讲师及以下职称44人占55%;教师学历结构 为博士学历3.75%,硕士学历23.75%,本科学历及其他72.5%;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14人 占17.5%,36~45岁29人占36.25%,46~55岁24人占30%,56岁以上13人占16.25%,其中 教授的平均年龄为56.8岁。如果说,“二级学科至少应有‘一正三副’,一级学科至少有 ‘三正高’及其梯队群体”[3],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科梯队建设方面还是比较成功 的,欠缺之处在于教授 平均年龄偏高、以及硕士和博士学历结构偏低。除了清华大学之外,其它大学在学历结构方 面都存在偏低现象,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甚至还没有体育博士;而且,清华大学和北京 大学的讲师职称结构过低,不利于梯队建设;另外,虽然9所大学都有体育学科或学术带头 人,但半数以上学校还是缺乏在国际和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与学术团队。表7 “C9联盟”大学学科梯队情况学校名 称领军人数与国家级

科研教学团队各级职称人数教授 副教授 讲师及以下博士学

位人数 清华大学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11291812北京大学634107浙江大学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人1150339上海交大国家教学名师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531443复旦大学324251南京大学421191西安交大736414哈工大636272中国科技大学41912

3 “C9联盟”大学体育科研的发展策略

3.1 拓宽国际视野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加快建立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学术带头人的重要途径。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研究型大学,参与国际 科技合作与竞争已成为是其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 “C9联盟”大学作为我国顶尖大学,也需顺应时代要求,加快国际化的进程。要根据实 际情况,在体育学科规划制定过程中必须首先要牢牢树立国际化的概念,紧跟学科国际发展 的最新趋势,把握住各学科国际最新发展的脉搏;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 系,多“走出去”;以兼职、客座教授等灵活的形式邀请具有国际背景的海外优秀体育学者 讲学,加大与国外著名大学之间的体育人才交流;围绕国际上体育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热点 问题,根据体育学科的自身特色和学校重点学科的优势,从中凝练出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性 的体育交叉学科方向,高标准地开展学科国际化建设;积极承办大型的国际性、全国性的体 育学术研讨会,设立国际体育学术沙龙,为国内外师生搭建体育学术交流和争鸣的平台,努 力提升在国内外的体育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3.2 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打造具有校本专业特色的体育科研方向 与体育院系相比,研究型大学均有其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且拥有处于国际国内前沿的 研究成果、一流的学术团队和学科建设经验,有体育院校和科研机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C9联盟”大学应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科研条件完善的优势 ,加强学科之间的协作,进行高学历的跨学科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的培育。应依托自身特色 和优势,从中凝练出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性的学科方向,高标准地开展体育科研,使之能够 尽快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新兴的、边缘的 学科专业,从而构建出既符合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又颇具本校特色的复合型体育学科体系。如 清华大学可大力培养体育建筑、人体运动信息检测与仿真、纳米陶瓷运动材料等方向的人才 ;北京大学可培养高级体育管理和运动医学方向的人才;复旦大学可培养体育新闻方向的人 才;上海交通大学可培养运动生物医学等方向的人才;等等。

3.3 加大学科梯队建设力度 大学体育的学科建设,是衡量大学体育综合实力和知名度的重要标志。而学科建设的核 心是队伍建设,其中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的培养又是队伍建设的关键。只有具备一流的学 科带头人、一流的师资,才能构筑一流的学科,产出一流的成果,造就一流的人才。“C9联 盟”大学体育要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多种途径引进国内外知名体育学者以及有潜力的中青年 体育学者,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使师资队伍国际化、高层次化和多元化。并将学科带 头人、学术骨干及研究队伍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学术研究团体。要“改变‘单 打独斗’的科研方式,建设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形成‘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学科人才 结构”[4]。

3.4 搭建科研平台 科研经费、科研基地、科研资料等在内的科研硬件条件是搞好科研的必备条件,科研基 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C9联盟”大学体育应根据自身优势,遵循“借东风、 保重点”的原则,合理地配置现有人才、物力、财力资源,优化整合现有的实验室和科研机 构,并借助校内其他学科的优势资源,建设若干个体育科学研究基地,为学科人员从事体育 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除了巩固现有研究基地外,“C9联盟”大学体育应从自身情 况出发,根据本校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建设本学校的优势研究方向;应主动联系学校 其他优势研究基地,借助物理学、医学、材料学等优势学科的资源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

3.5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高等教育区域化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 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地方特色,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反过来 也会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等学校的发 展水平。[5]“产学研”结合正是实现高等院校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 产学研”结合,高等院校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可更直接地利用社会广泛的 各类资源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成果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并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作为 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C9联盟”大学体育应积极主动参与“产学研”合作。这一方 面是需要体育管理层更新观念,另一方面也需要管理层和研究者通过各种模式和方式发挥自 身的服务作用,服务社会,引领体育学科、产业进步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http://www.moe.edu.cn/ edoas/ website18/37/info3337.htm,2009-10-17.

[2] 龚月聪,王家平.加强基地建设,促进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 3(3):60-63.

[3] 余国扬. 高校学科建设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3- 48.

[4] 杨桦.关于加强体育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1-5.

[5] 王新德,等. 产学研合作中高校信息平台的构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5) :110-113.

投稿日期:2010-11-1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年度国家一般 项目“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校体育改革”(项目编号:BLA080062),主持人:孙麒麟;2 009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大学职能视角的研究型大学体育发展研究”(项目编 号:B09006),主持人:张建新。

作者简介:张建新,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校体育管理。

作者:张建新 孙麒麟 吴玲敏

大学教学与科研下大学文化论文 篇2:

大学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初探

[摘要]本文从现代大学的功能出发,基于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不同特点,分析了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机制,提出了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发挥大学文化引领作用的几种途径。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一要加强大学自身的文化建设;二要促进区域文化的内生转化,在大学文化体制内引领区域文化发展;三要发挥大学文化的外向辐射作用,在体制外引领区域文化发展;四要打造大学与区域合作的品牌,有效推动区域文化发展。

[关键词]大学文化 区域文化 引领作用

[作者简介]张桂霞,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副编审(山东青岛266042)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区域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文化的良性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有效推动社会进步。大学文化既是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有明显区别于区域文化的独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级专业人才和提供高科技服务的教育机构,与区域的关系日趋密切,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交融也日益深入。在当前现代大学的功能向社会进一步延伸、区域发展中的问题更加突出的背景下,探讨大学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对区域文化的和谐发展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功能与大学文化的特点

1 大学的功能

大学文化的特点与大学的功能息息相关。对于现代大学的功能,学界认识并不完全统一。通过在政府管理人员、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学生家长中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下述四方面的大学功能得到了普遍认可:第一,以人类发展为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大学从建立伊始,即以培养善于治国安邦、富有理性和智慧、勇于探索真理的高端人才为己任,这是大学的主要功能,也是大学得以永续发展的根源之一。第二,传承与创新文化,进行科学研究。传承与创新文化是大学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的重要使命,科学研究是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传承与创新文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研究是传承与创新文化的集成,二者是大学功能的主要体现。第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直接服务社会。现代大学和大学人正日益广泛地走向社会,以其环境、条件、研究成果等直接与社会其他组织建立各种联系,参与社会各领域的服务与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这是现代大学在功能上所不同于传统大学的主要体现。第四,追求科学的真理性,促进国际交流。因为科学、学术的真理性是无时间和空间界限的,所以大学在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这便客观地推动了大学内外、大学所在城市内外、大学所在国家内外等范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国际交流也逐渐演变为现代大学的功能之一。

2 大学文化及其特点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人为主体,以大学为载体,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筛选和积淀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的大学所有财富的总和。大学文化一方面通过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大学环境等反映大学不同于社会其他组织的特性,另一方面由大学师生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活动等体现了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的独特性。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以及承担社会重大责任的根本。

大学的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与社会其他组织文化有着截然不同之处。大学文化有着鲜明的创新性、先导性、开放性以及批判性。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传承与创新文化是大学的使命,世界上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大都源于大学这块沃土,植根于大学文化中,因而说创新性是大学文化的首要特征。

大学所从事的活动无论是师生之间的文化、科学、知识交流活动,还是他们之间的思想、意识、信念、品德的感染和熏陶,都是一种学理性、价值性、意义性极强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形成和积淀的大学文化也就具有了超越世俗文化的特点,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联系在一起,独具先导性。

开放性是所有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的共同特征,现代大学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通过大学与国内、国际全方位的学术或科研交流,时刻主动吸取与接受着世界优秀文化的滋养,同时也将自身积聚和创造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辐射到社会,对社会文化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是一种公益事业机构,独立于社会其他部门并拥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成果和有批判精神的学术精英,能对社会的愚昧、落后现象进行深刻批判,对社会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正误做出准确、公正的评判,进而弘扬公平和正义,因此说批判性是大学文化的另一重要特点。

二、区域文化及其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1 区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区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由区域人通过长期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产实践所创造或逐渐形成的区域财富的总和。区域文化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集中反映了一定区域的人文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意识、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区域文化由区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媒介文化组成。

传统经济时代,因地域地理条件所限,加之经济文化流通相对缓慢,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出鲜明的不同特点。如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浙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京津文化等,虽然都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又各具彼此迥异的特质。当前的信息经济时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交融,各区域文化系统的交集逐渐扩大,区域文化的共性与特色分别得以凝聚和提炼。

总体来说,比较于大学文化,区域文化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但由于区域文化主体(在该区域临时或长期从事各种不同活动的居民)和区域系统的复杂性,区域文化更多地体现为综合性和世俗性的特点。

区域文化的综合性指的是区域作为人类长期生产、生括的集聚地(城市)和集散地(乡村和山区),既是区域内的城市文化、郊区文化、农村文化、山区文化的综合,又在不断吸纳周边区域文化的成分,成为各种文化汇集的综合体。如山东省的区域文化融古齐文化、鲁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一体,同时又融入了近代海洋工业文化、新兴城市旅游文化的特色。

区域文化的另一重要特点是世俗性。区域文化形成演变的历史,就是民众为满足自身经济、政治、文化需要而进行生产、贸易、斗争的历史,区域文化与民生民态不可分离,区域文化与所处地域民族文化水乳交融,因而,民俗民风是区域文化的重要内容。凡区域文化都有鲜明的世俗性,而这种世俗性具体到每一个区域又有不同的表现,或古朴或奢靡,或豪放或柔韧,或开放或保守,等等。

2 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动机制

大学是区域的教育机构,也是区域文化中心。大学长期浸淫在区域文化之中,或多或少烙有区域文化的印痕;同时,大学也往往成为区域文化的载体,在区域文化的传

承和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问存在着一种互动机制。

一般而言,平行、博弈、交融构成了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互动机制的基本常态。所谓平行,是指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存在相对独立性。大学文化虽然浸淫在区域文化之中,但它又相对独立于区域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品性和文化追求,始终保持着自身的独特属性。所谓博弈,是指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存在某种价值和秩序的较量和竞争。文化的本质含义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大学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也存在着较量和竞争。譬如在当代商业气息、功利价值追求弥漫整个美国的时候,耶鲁大学依然力推自由教育,促进个人品性的提高,是两种文化博弈的生动写照。所谓交融,是指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具有耦合性的一面。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的耦合既源于遗传和环境,有时也出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互动机制的基本常态中,平行是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博弈、交融关系生成的前提;博弈是平行的必然,也常常为交融提供可能;交融是博弈的结果之一,博弈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新的平行。良性的互动机制是维护这种平行、博弈、交融三种常态的平衡,而不是打破平衡偏重一头。如果区域文化和大学文化只有平行或只有交融就不会有实质性的博弈,二者也就失却了各自的特质。

区域文化发展呈现的问题表明,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互动机制出现了平行态势偏重的表象,也即,大学与区域的交融没有充分实现,尤其是大学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影响较弱等。因而,我们应探讨大学文化影响区域文化的规律和途径,促进二者互动机制的良性运行,进而推动区域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缺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区域文化建设存在着农村文化建设的缺位、城市文化建设的失调、社会新阶层信仰的迷失、对农民工人性关怀的滞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与中国近30年的文化建设没能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同步有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将进一步激化区域内已初露端倪的多方面的社会矛盾,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大学文化独具鲜明的创新性、先导性、开放性以及批判性,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又有着紧密联系的互动机制,因此必然会对区域文化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这种引领作用可以表现在下述几方面:

1 对区域文化精神的提炼

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无论是古典大学还是现代大学,虽然大学的功能有了延伸,但是大学文化中追求真理、崇尚学术、健全人格、造福人类的核心要素是永远不变的,这也是大学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机构得以长盛不衰的灵魂所在。借鉴大学文化的这些经典大学精神要素,有助于寻找区域文化的先进因素,摒弃那些保守落后、忽视人性关怀的成分,提炼区域文化的精髓,引导更多的民众理解和接受区域的价值追求,从而转化为区域民众的文化自觉。

2 对区域文化特色的重塑

一方面,大学物质文化的创新性及感染性,可以为区域特色的重塑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素材,让区域的外在形象与精神内质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区域的高品位特色;另一方面,大学本身也是区域的名片,是区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名牌效应理应成为区域文化的重要关注点。

3 对区域文化记忆的发掘

大学不仅是大学文化的载体,还是世界先进文化、区域文化的传承与记忆者。对区域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对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区域记忆元素的发掘、对区域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展示等,都可以从大学文化建设的成果中找到借鉴因素。

4 对区域文化和谐价值的追求

和谐是个人、组织及社会的恒久追求目标。区域文化通过和谐价值的追求,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工作方便、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安全稳定的物质环境,而且还可以提供一个安静和谐、活泼快乐、礼让互助、精神高尚的文化环境,并促使区域居民的生存状况、社会心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逐步得以提升,进而与区域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达至内外统一、和谐共存。大学一直是和谐价值追求的先行组织,大学文化也是一种各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螺旋式提升的和谐系统,区域文化和谐价值的追求离不开大学文化这一和谐系统的支持与影响。

四、大学文化发挥引领作用的途径

大学是区域的教育机构,也是区域的文化中心之一。大学引领区域文化发展,不仅仅出于大学的地域特征,也缘于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更是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内在逻辑使然。在区域文化建设中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要从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不同特点出发,根据二者的互动机制和相关文化传播的规律,探寻有效的途径。

1 加强大学自身文化建设,引领区域文化发展

大学要承担起引领文化发展的重任,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凝练大学精神,保持大学自身的文化品性,突出大学文化提升城市文化的着力点,加强大学建设,服务区域文化发展。第一,大学要继续坚守大学的民主与科学精神,坚持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虽然现代大学已经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但大学更不能仅仅是服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站”。现代大学既要走出象牙塔,又要保持自己独立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过度的专业化和严重的功利化,势必抑制大学文化内在的张力,难以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侵蚀,也因而难以成为引领文化发展的排头兵。时下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行为有趋同化倾向,大学要准确定位,利用区域优势,错位竞争,把服务区域作为办学目标之一,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在区文化发展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优势。第二,大学要突出培养、培训和输送优秀人才,突出科学研究,提升区域文化的人才素质和技术水平。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大学要贴近区域发展的需要来设置相关专业,为区域培养理论、新闻、出版、文艺和文化经营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并积极承担文化人才的继续教育任务,努力造就一批文化名人乃至文化大师,在构筑区域文化人才高地中建功立业。大学还应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主动参与区域的科技创新,采取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和转让、技术指导和服务等方式,使更多的先进技术、适用技术在区域企(事)业单位中、区域管理中得到加速运用和推广,从而提升区域的文化技术水平。第三,大学要发动师生开展服务城市活动和国际交流活动,提升区域文化的品位和国际化水平。大学开展的学生“三下乡”与“四进社IX"’活动、参与的各种志愿者行动、师生的家教服务或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不仅反映出高校师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而且也大大丰富了区域人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区域的文化品位。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显著,高等学校国际间的人员交流更加频繁,规模日益扩大,内容日趋丰富和多样化,从以往单纯、外在的人员交流,扩大到课程的国际化和跨国教

育等方面。大学高频度的国际交流活动为大学文化以及驻地区域文化发展不断提供异质性资源,这些异质性资源会给区域发展带来难得的核心竞争力。

2 促进区域文化的内生转化,在大学文化体制内引领区域文化发展

出于地缘因素,大学文化也会受到区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引领区域文化发展,需要大学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吸纳扬弃区域文化,将区域文化内生到地方大学文化的有机体之中,并通过有机体的运行,转化为大学具体的教学和管理等行为,从而在体制内引领区域文化发展。大学要有选择性地移植区域文化,将区域文化纳入到大学的教学活动中,积极进行区域文化的课程开发,开展区域文化教学,对区域文化进行积极的传承和发展。此外,大学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区域文化,将区域文化纳入到大学的科研活动中。创新区域文化的重要渠道就是进行区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大学可以以课题的形式对区域文化研究进行立项,将区域文化创新纳入到大学的科研活动当中;也可以建立区域文化研究机构,将区域文化研究常规化、建制化,为区域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3 发挥大学文化的外向辐射作用,在体制外引领区域文化发展

大学引领区域文化发展,不仅要加强大学自身文化建设,实现区域文化的内生转化,还要在此基础上发挥大学文化的外向辐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体制外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第一,大学要开发多种渠道,向区域开放,实现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共享。如:建立和完善大学与区域的信息交流平台,利用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网络、手机等媒体,定期将区域内大学文化信息通过各种媒体告知区域居民;大学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等文化设施,建立开放式校园,促进文化共享。第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科技成果本身就是大学创新文化的结晶,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也是文化的凝聚和生成。大学文化借助产学研“联合体”辐射,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世界许多大学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第三,大学积极参与区域文化产业建设,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对于提供文化生产力意义重大。大学既可以展开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打造区域文化产业研究平台,也可以为区域文化提供保护和设施服务,为社会公共娱乐开展艺术表演或提供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服务,甚至直接提供文化产品的制作与销售等。

4 打造大学与区域合作品牌,推动区域文化发展

品牌标志着成效。既然大学与区域的合作能有效推动大学文化和区域文化的互动,进而提升区域文化的发展,那么打造二者合作的品牌就是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学与区域的合作有产学研合作、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文化社区共建等模式,可以选择一两种模式全力打造合作品牌,加强大学文化向区域文化的渗透,从而在深层意义上提高区域文化的品位。如:青岛科技大学携手青岛市多家企业和研究单位,启动了打造中国“橡胶谷”计划,上海、北京等多所大学与驻地社区进行的文化共建行动等,旗帜鲜明地树立了大学与区域合作的方向,形成了合作品牌,无论是对大学的发展还是对区域的发展都将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

总之,引领文化发展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功能,大学文化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是大学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大学应该在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承担起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重任,在区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高青,王瑞芳.大学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3]徐建培.青岛发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志文化志风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5]包运昌,李国增.青岛民俗[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

[6]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7]王宗光.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助推作用[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7).

[8]刘文俭,马秀贞.城市文化解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2).

[9]张桂霞,曹胜,王瑞芳.当代大学文化结构分析及其建设路径口].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08,(5).

[10]沈若萌.传播力与国家形象[J].北京观察,2008,(10).

[11]孟三爱.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互动关系研究口].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张桂霞

大学教学与科研下大学文化论文 篇3:

小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文化的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摘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对教学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有效教学管理体现在管理的全员化、目标的明确化、策略的科学化、课堂的生态化以及效益的最大化之上。教学文化是教学集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形成,并与学校顶层文化相融合的教学生活方式;积极的教学文化对有效教学管理具有目标管理的同化、教师管理的活化、学生管理的感化、过程管理的深化、质量管理的强化、环境管理的美化等作用。实施有效教学管理的文化建设,要加强教学理念文化、教学制度文化、课堂活动文化和教师成长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管理;教学文化

一、有效教学管理的体现与内容

教学管理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进行有效教学管理,以有效管理促进教学成效,以有效教学体现有效管理。

1.有效教学管理的体现

有效教学管理是教学各级管理者采取科学的管理策略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健康、持续、高效运行,达成学校整体教学目标的过程。有效教学管理的体现在于:①管理的全员化。在有效教学管理过程中,从校长到学生都是管理者,既要管人也要管事,既要管好别人更要管好自己,学生主要是自我管理;②目标的明确化。首先是方向明确,人人都要有清晰的发展和奋斗方向;其次是职责明确,即不同层级的管理者,从校长到学生都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再次是任务明确,即每人每天每个活动环节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做完。③策略的科学化。首先是人本化管理,做到为了人,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以人为本,成人在先,育人为乐;其次是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教学各项规章制度,并督促制度的落实;再次是现代化管理,即能借助现代互联网工具进行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时空资源、社会资源的高效管理;第四是客观化评价,即教学注重过程性、发展性和激励性评价,淡化传统的终结性、功利性和诊断性评价。④课堂的生态化。生态化课堂是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课堂,是“五生”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生本性——研究学生,尊重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教学方法的生动性——照顾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课堂情境、网络情境,甚至生活情境来进行直观教学,使课堂生动有趣;教学策略的生成性——教师能根据课堂的实际表现灵活机智地调整课前的“预设性”方案;教学合作生活化——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交流、沟通气氛和谐,教学内容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并能指向学生未来的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联系生活;教学氛围有生命力——教学智慧闪耀,教学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凸显,教学发展持续。⑤效益的最大化。首先是学生的智商和情商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其次是教学和科研都有明显的效果;再次是继承性与创新性协同发展;第四是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2.有效教学管理管什么

概而言之是对教学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物质资源是基础,文化资源是灵魂,人力资源是根本。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教学设施:学校的一切硬件建设,如教室、实验室、图书室等;

教学工具:学校的一切教学设备,如音体美、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经费: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种经费的合理、有效使用;

教学时空: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场地安排。

理念文化:教学思想、教学价值观、教学信念;

制度文化:教学机构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常规、教学监控、教学激励等规章制度;

活动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交往文化、节日和竞赛文化、教师成长文化等;

信息文化:包括知识信息在内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的文化形态,电子悦读信息、电子文档信息、网络交流信息以及电子教学管理系统等;

环境文化:楼宇文化、室舍文化、景观文化、标语文化等。

领导素养:领导者的领导思想、作风、才能、人格魅力等;

教师素养:学科教师和教辅人员的敬业精神、知识底蕴、人格风范、教学智慧等;

学生素养:心理水平、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

家长素养:家长态度、家长文化、家长的教育方法。

学生发展:能使学生勤学、会学、乐学,学习态度、方法、能力和实际效果都能持续提升。

教学特色:教学过程中的独特风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精;

教学品牌:教学具有持续化优势,教学质量在一定范围内有凸显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家长的忠诚度;

从上述内容可知,有效教学管理就是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在三种资源中,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通过人力资源而影响教学质量,但文化资源,对人的综合素养具有导向性、激励性、发展性等作用,因而当物质资源一定时,如何对文化资源的有效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教学文化对有效教学管理的影响

1.教学文化的内涵剖析

目前,国内对教学文化的研究大都停留在概念及其内容结构的剖析层面,甚至对教学文化这一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从教学文化对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影响来看,笔者认为,教学文化是教学集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形成,并与学校顶层文化相融合的教学生活方式。

①教学文化是社会背景下的一种校本亚文化。校本亚文化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因为教学文化的主体都是社会的人,其教学思想、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观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大文化圈的影响;其次,校本亞文化是一种教育性的文化,因为其文化建立的宗旨是促进学生核心发展素养的不断完善。

②教学文化是教学集体内部的一种共同体文化。教学生活中的共同体文化,是基于学校领导者、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奋斗目标缔结而成的行为规范。任何一种强加于文化主体之上的个人文化都不可能成为教学集体内部的共同体文化。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干群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加强人际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氛围。

③教学文化是与学校文化相融合的一种活动文化。首先,教学文化是学校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学校的顶层文化相融合;其次,教学文化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一种活动文化,因而课堂文化是教学活动文化最基本的形态。

④教学文化是教学集体的一种教学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由生活主体、生活条件、行为方式三者构成。教学生活方式的生活主体主要是师生;生活条件则是教学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条件的有机结合;行为方式则是师生的思维方式、合作方式、日常教学行为规范和习惯。由于教学活动是集体活动,活动中主体的指向是人的精神需要,因此,教学生活方式则是一种集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

2.积极的教学文化对有效教学管理的作用

①对目标管理的同化作用

目标的同化是指是建立共同一致的活动目标的过程。目标同化的关键是对活动意义所产生的共识。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师生对教学活动意义的看法一致时,教学目标才能得到有效的同化。而教学活动意义的一致性由引入教学过程中信息文化的实际价值(教学内容的客观意义)和各主体的主观价值(个人价值观)所决定。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客观价值还是教学主体的主观价值,都是教学文化的范畴,因而对教学目标的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信息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管理。

2.对教师管理的活化作用

管理的活化是使管理对象已有的能级得到提升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管理,实质上是对教师勤业态度、专业能力、志业境界的有效管理,即提升教师敬业能级的过程管理。而教师敬业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文化自信和以文正心、以文化人的能力,因而对教师管理的活化,必须加强教师的成长文化建设,有效地提升教师整体文化素养。

3.对学生管理的感化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感化,一是靠情感;二是靠智慧,情感则动其心,智慧则明其理,而积极的情感在于人文的熏陶,敏捷的智慧在于科学真理的内化和探索,所以教学管理要加强文化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管理,使人文性赋予科学的理智,科学性赋予人文的思想。

4.对过程管理的深化作用

深化作用是指自觉性、深刻性、创新性、持续性的作用。教学的过程管理,就是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包括师生课前的备课、预习管理,课堂的互动、合作管理,课后的学习效果反馈、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复习管理等等,一句话,就是对教学常规和教学创新的管理。教学常规的有效管理,只有靠人本、科学的制度文化管理才能发挥教学过程管理的自觉性和持续性;教学创新的有效管理最核心的是靠理念文化的发展,因为教学理念才是教学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只有教学理念的变革,才能促进深层次的教学创新。所以说,有效的教学文化管理是有效教学过程管理的深化。

5.对质量管理的强化作用

有效教学管理实质上就是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了,教学管理就有成效了。而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在于对其有效的监控、评价和激励以及对教学问题的不断解决。无论是监控、评价、激励还是对教学问题解决,关键在于监控的自觉性、评价的客观性、激励的科学性和有关问题解决的有效性,也就是在于制度文化的自律,观念文化的正确、课堂文化的完善、教研文化的务实,以及环境文化的感染。

6.对环境管理的美化作用

美丽的校园,不仅是花团锦簇、四季如春的绿色花园,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凸显、翰苑氛围浓郁的书香学园。花香与书香的诗意化搭配,花园与学园的人文性结合,不仅使师生心情愉悦,而且无意中会受到文化熏陶,从而使得教学生活方式更有品位,更显风雅。

三、有效教学管理的文化建设

基于上述的理论认识,结合我校教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有效教学管理的文化建设应着重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学理念文化建设——树立有效教学目标

管理是目标达成的过程,而目标是理念文化的导向和凝结。因而有效教学目标必须树立有效教学文化理念:①树立本真的教学理念。所谓本真的教学理念,就是能反映教学规律、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理念。由于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的目的是据于学、为了学,学的态度要正视教、尊重教,所以我校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立教”,学生树立“尊教求学”的理念,教学评价遵循“以学评教,以质论学”的基本原则;②树立校本的教学理念。校本教学理念就是基于学校整体文化特色的教学理念。如我校的核心文化理念是“为峰”理念,办学理念是“擎旗奋进,立人为峰”(以育人为己任,旗帜鲜明地向着树德立人的高峰挺进。),校训是“志在绝顶,勇于攀登”(志存高远,意志坚定,步步登高,不言放弃)校风是“人人向上,日日自新”(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因而我们的教风是“爱如山脉,思如泉水”(师爱像山脉一样连绵厚重,教育思维和智慧像泉水般清澈长流),学风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实基础,积少成多,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从当下做起);③树立高效的教学理念。高效的教学理念,首先是多维教学目标和谐发展的理念;其次是“减负增效,重质轻量”的教学理念。

2.加强教学制度文化建设——规范有效教学行为

积极的教学制度文化,是规范教学生活方式的有力保证,学校必须重视制度文化的研究和建设。我校在这方面的做法是:①制度的民主性:就是每项教学制度都要达成教学文化主体的共识,不能只贯彻某一人或某一职能部门的意识;②制度的系统性:将横向的项目性管理制度与纵向的过程性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形成系统的制度文化体系。如我校相继出台了《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绩效考核方案》、《课堂教学考核评分细则》、《教学效果奖惩方案》的同时,也制定了《教学过程基本常规》;③制度的激励性:制度的建立要有利于师生的健康、持续成长和创造潜能的积极发挥。如,在教学评价制度上,变分数的结果性评价为成长的过程性评价,变传统的“以教论教”诊断式评价为“以学论教”的发展式评价。

3.加强课堂活动文化建设——优化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就是有效课堂教学生活方式,是容教学理念、目标、内容、原则、方法、手段的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學文化决定教学措施,教学措施形成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学理念上,依学立教,以教导学,教学合作;教学目标上,注重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内容上,变单科知识的独立性为多科知识的融合性,变同一主题目标的单科内容为同一主题目标的多科内容;教学手段上,实施“互联网+”的手段,推行微课、慕课和电子白板教学。

我校目前实施的课堂策略是尝试“三三探究”模式,即教学过程分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每一段又分为“稳健起跑(基础探究)、智慧加速(培优探究)、顶峰呼唤(拔尖探究)”三个层次。学生通过该模式而形成“读、思、说、用”有机统一的智慧课堂。

4.加强教师成长文化建设——活化教师敬业精神

实现有效教学管理,必须建设一支“爱生、爱岗、爱校”和“勤业、专业、志业”的“三爱三业”的优胜教师队伍。而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着力建设教师成长文化,包括教师成长的目标文化、培训文化和激励文化三大块。

①教师成长目标文化。教师成长目标必须与学校整体文化和谐统一,脱离学校整体文化圈的目标不是目标文化,而是目标“凑合”。如我校在“为峰”教育的引领下,150名专兼职教师的成长目标是:

②教师成长培训文化。教师的培训,从培训内容上分通识培训与专业培训;从培训途径上分统一培训与自我培训;从培训空间上分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我校目前所采取的培训策略是以校内自我培训为主、以通识培训为要的培训策略。

③教师成长激励文化。就是建立品德与才智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师德师风考核,教学业绩考核,教研成果考核,专业成长考核。

参考文献:

[1]刘庆昌.教学文化的意义探寻[J].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征新论,龚孟伟.当代教学文化的本质与特征[J].上海教育科研,2013(7).

[3]刘利平,刘春平.国内教学文化研究现状评析[J].唐山师范大学学报,2011(1).

作者:林沛标

上一篇:企业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基于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