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导游素质培养论文

2022-04-18

作者简介:刘爱萍(1977-),女,山东平度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康忠慧(1983-),男,江西南康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旅游文化。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2012年广西新世纪A类教改项目(2012JGA288)支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涉外导游素质培养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涉外导游素质培养论文 篇1:

广西涉外导游培养策略研究

【摘 要】基于广西入境游及涉外导游现状,从在岗涉外导游培养和涉外导游后备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广西涉外导游培养策略。

【关键词】广西 涉外导游 培养策略

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并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在广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于2013年6月29日印发;以主题为“区域合作发展新机遇、新动力、新阶段”的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3年9月20~24日在南宁胜利举办。广西涉外旅游业的发展将随着国家更加透明公平的法制建设走向新的纪元。然而,与涉外旅游的迅速发展不相应的是,涉外导游的总量偏小,队伍不稳定。于是增加广西涉外导游的数量、提高广西涉外导游的质量迫在眉睫。本文试基于广西入境游及涉外导游现状,从在岗涉外导游培养和涉外导游后备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广西涉外导游培养策略。

一、广西入境游及涉外导游现状

广西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特色突出,等级和品位高,是旅游资源大省,涉外旅游业发展迅速。2011年广西共接待入境旅游者302.79万人次,同比增长21.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5187.50万美元,同比增长30.32%。据统计,在广西旅游的25个客源国中,2011年入境人数排名前10的国家分别是越南、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法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和德国。其中,东盟国家游客达84.94万人次,同比增长31.65%,占入境旅游人数的49.53%。2012年,广西入境过夜游客350.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79 亿美元,增长21.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文明确提出:“2015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3亿人次,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超过450万人次”。广西涉外旅游业的发展将迎来再一个黄金期。拥有较高外语素质的涉外导游是入境旅游迅速健康发展的要件,标志着一个地区涉外旅游的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

广西目前涉外导游仍然以英语导游为主,面向东盟国家的泰语、越南语、马来语导游发展迅速,但总量偏小。担负涉外导游培养的各高职院校,包括桂林旅专、广西民院对涉外导游的培养,因为生源问题,仍然以英语导游为主,东盟小语种为辅的格局。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涉外导游的特殊的工作背景和工作环境:旅游企业的涉外导游流失比例一直维持较高的比率,流失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涉外导游缺少足够的工作机会来获得较高的收入。与此同时,旅游企业又不时面临涉外导游缺乏的困境。这看似矛盾,其实是有原因的。旅游接待服务有着很强的季节性,就某地而言,在旅游旺季,涉外导游供不应求,而对于个体而言,又分身乏术,不能同时兼顾多个旅游团。而到了旅游淡季,旅游景点门可罗雀,涉外导游无所事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只发基本工资,而兼职导游甚至连基本工资都没有。平均来看,涉外导游的全年收入不高,尤其是一些冷门客源市场的涉外导游收入低于同行业其他语种导游和同语种外行业平均收入,因此不愿继续从事导游工作。

2013年10月,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旅游法》不仅有利于行业整体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消费者权益得到全面保障,旅行体验和旅游质量得到保障,整体提升国民出游率。与此同时,旅游从业人员的相关权益也得到了基本保障。旅游法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涉外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必将推动广西涉外旅游后备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广西在岗涉外导游培养策略

(一)建立健全导游服务公司服务规范。旅游法规定“旅行社必须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有不低于旅行社在职员工总数20%且不少于3名、与旅行社签订固定期限或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持有导游证的导游”。这极大地保证了涉外导游的基本权益。但目前广西旅行社数量有限,无法完全接收所有的在岗导游,导致一部分涉外导游人员仍然是游离于旅行社之外的社会持证导游。

导游服务公司是社会持证导游与旅行社之间的桥梁,为挂靠导游提供出团机会,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导游证年审服务,降低导游个人寻找工作机会的“交易成本”。而社会持证导游以年为单位向所挂靠导游公司交付管理费用。在广西,导游数量众多的桂林市早于1970年就正式成立桂林导游服务公司,下设中文普通话部、中文方言部、外文英日语部、外文小语种部4个大部,为桂林塑造了高素质、专业化、爱岗敬业的导游队伍。但在广西其他地市还鲜见导游服务公司,使得导游人员,特别是涉外导游人员的流失率仍然占据相当高的比率。如果各地市能像桂林市一样建立健全导游服务公司服务规范,提高涉外导游服务人员的社会保障,将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涉外导游行业,提高当地涉外旅游的发展速度。

(二)多种形式搭建导游同业互学互促平台。涉外导游人员向来被称为友谊的使节, 文化的传播者。一名合格的涉外导游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较高的文化层次和熟练的带团技能。这就需要涉外导游人员不断学习、总结、归纳、交流,不断提高导游水平。

旅游局应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导游同业互学互促平台,利用旅游网站、微博、飞信等多种宣传载体,向广大导游发送旅游大事记、旅游综合知识、文化宣传等旅游知识,并定期开展网上培训,使广大涉外导游不仅进一步掌握旅游服务技能、服务理念、服务标准、法律法规等知识,也能感受旅游管理部门的关爱,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三)以赛促训,以会促训。定期举办导游风采大赛,可以推动岗位技能训练和经验交流,增加导游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优秀导游团队建设。目前广西已举办两届导游大赛,各地市级导游大赛也蓬勃发展,推出了郝莹屹、眭琴、赖迪波等一大批优秀的导游员。展现了导游形象风采,交流了导游服务经验,并激励导游提升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了旅游行业的良好形象,也为广西的涉外旅游打出了响亮的广告。

同时也可以结合大型旅游活动,进行专门的涉外导游培训。近年来,各地市大型节事活动精彩纷呈,例如,南宁东盟博览会、桂林世界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柳州水上狂欢节、宾阳花炮节都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充分利用这些大型活动对涉外导游人员进行集中密集深入的培训,也可促进广西涉外导游的快速成长。

三、广西涉外导游后备人才培养策略

(一)建立“双语”导游培养模式。鉴于涉外导游的季节性和市场性,在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建立“双语”导游培养模式,更能保障广西涉外导游的稳定与活力。双语导游即“英语+一个小语种”的涉外导游培养模式。双语导游兼具两种涉外导游能力,如果将其中一门外语定向为当地热门客源市场使用的语言,其导游服务目标人群必将成倍扩大,机会增多,相应的收入也会增加。这样,既保证了冷门客源市场的人才储备,也缓解了热门客源市场涉外导游人才不足的压力。

(二)做好涉外导游职业规划。目前,社会上对涉外导游仍然存在一些误解,认为导游是吃青春饭,工作不稳定,保障性弱,只能作为职业生涯中一个过渡的工作。实际上,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文件的出台,国家已经把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随着我省涉外旅游业务的不断发展,涉外导游不仅可以从事国内旅行社、旅游公司的导游人员、旅游景区、景点的讲解人员。随着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断进步,涉外导游还可以到各类旅游企业任职旅游顾问、营销策划师、会展策划师、旅游景区策划、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等岗位,成长为旅游行业的行家里手,完成人生完整的职业规划。这也是高职院校在涉外导游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命题。

(三)大力挖掘民间导游和专家型导游。旅游是文化行业,为了向多元化的外国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涉外导游必须着力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广西的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文化、历史、旅游专家都可以聘请为专家型涉外导游,这样的导游学养深厚、见识广博,对游客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与高层次人才交往的机会,会留下深刻印象。还有一些和某一旅游景点、旅游目的地有特殊关系的人,都可以聘请为民间涉外导游,例如三江侗族的鼓楼建筑师、壮族歌王,对外国游客来说,与他们的交往能更深刻地理解旅游地文化,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总之,随着国际旅游发展的不断繁荣和广西涉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旅游法的严格实施,涉外导游的行业机遇和行业要求都不断提高,对此,应广开门路、拓展渠道,讲究策略,不断提高涉外导游的职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以促进广西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又堂,陈柏林.广西旅游行业在职员工培训问题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

[2]卫青,王慧,于娜.广西涉外导游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12)

[3]费斯威.高职本土型双语导游人才培养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

(责编 何田田)

作者:黄冬梅

涉外导游素质培养论文 篇2:

职业技能竞赛与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融合的案例解析

作者简介:刘爱萍(1977-),女,山东平度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康忠慧(1983-),男,江西南康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旅游教育、旅游文化。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2012年广西新世纪A类教改项目(2012JGA288)支持。

【摘要】深度融合职业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是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在涉外导游人才培养中,秉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以职业技能竞赛为依托,将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融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优化师资队伍、改革教学评价标准,探索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融合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2.008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这对涉外旅游人才尤其是高技能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技能竞赛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更是深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已形成了常态化、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机制,成为培养和检验高职院校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手段。如何将职业技能竞赛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有效结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为此笔者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为桂林旅专)涉外旅游(出境领队)专业(以下简称为涉外导游专业)为例,就职业技能竞赛与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模式进行解析。

一、涉外导游相关职业技能竞赛简述

职业技能竞赛是指县级以上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1]。

目前,与涉外导游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其一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这是2013年新增的一个比赛项目,由教育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主办,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参与,是目前参赛选手水平最高、社会影响最大的国家级职业院校学生竞赛活动。

其二是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由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主办,全国本科、高职、中职开设有旅游专业的院校派出选手同台竞技,首届于2010年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举办,至今已举办两届,成为全国性、行业性的大型赛事。

其三是省级导游技能大赛。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职院校技能大赛 “导游服务赛项”和各省导游大赛两类。前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主办,同时承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的选手选拔任务,参赛选手均为在校学生;后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主办,以行业导游竞赛为主,符合条件的高校学生亦可报名参加。

二、职业技能竞赛与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剖析

涉外导游专业是桂林旅专重点建设专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也是已通过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的专业。2009年4月,受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该专业为全国的涉外旅游专业设置标准。2011年,该专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立项。

从设立之初,桂林旅专涉外导游专业就坚持奉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树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理念,始终把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将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融入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自治区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深入了解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对本专业教学的要求及岗位技能规范,及时对原来的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进行修订,使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竞争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

(一)以竞赛方案为指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涉外导游技能竞赛方案是以涉外导游职业能力为主线,广泛征求旅游行业部门和劳动技能鉴定部门的意见,全面了解高职院校涉外导游专业教学、实训现状而确定的比赛方案。纵观历年各级别的涉外导游技能大赛,实施方案不断完善,竞赛理念紧贴行业企业实际。大赛对更新涉外导游专业教育教学理念,明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以较为前沿和先进的涉外导游技能竞赛理念为指引,桂林旅专涉外导游专业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旅游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涉外导游相应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沟通与讲解能力、控制团队能力和应急事件处理的能力,能从事外语导游和出境领队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根据涉外导游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从知识、素质、职业技能三个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涉外导游行业岗位技能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涉外导游职业标准无缝对接。

(二)围绕职业技能竞赛创新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培养与规格最终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2]。桂林旅专涉外导游专业以涉外导游技能大赛为驱动,积极创新专业课程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涉外导游人才。

1. 将职业技能竞赛环节融入课程体系

涉外导游技能大赛通常分形象风采、导游讲解、知识问答、情景再现、才艺展示五个环节进行。为此,桂林旅专涉外导游专业将竞赛环节融入课程体系中,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力求把外语能力与涉外导游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融合到一起。此外,重点对《导游业务》、《模拟导游》、《导游英语》、《领队业务》、《领队英语》等课程进行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改造,以涉外导游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真实工作任务,并结合全国导游资格证书要求,促进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的对接[3],详见表1。

2. 设置专门的职业技能竞赛选修课程

涉外导游技能竞赛对选手的导游素养、讲解技巧、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和才艺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桂林旅专涉外导游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突出灵活性和开放型,除主干课程外,还专门设置一些竞赛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参赛的需要,为学生提高职业素养、获得优异成绩创造条件。如开设《导游语言技能实训》选修课,从语音语调、表达能力、讲解技巧、导游词创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在参赛时的形象风采和景点讲解水平。同时,开设《导游才艺素养》选修课,培养学生在唱歌、舞蹈、书画表演、乐器演奏、朗诵、魔术杂技、相声等方面的才艺特长,适应导游技能竞赛才艺展示环节的要求。

表1专业课程与大赛对接的课程体系一览表

导游技能竞赛环节 涉外导游专业对接课程

形象风采 《旅游礼宾礼仪》、《导游语言技能实训》(2013年新增)等

导游讲解 《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英语会话》、《口译与听力》、《语言与文化》、《导游英语》、《领队英语》、《导游业务》、《中级导游文化实务》、《领队业务》、《导游技能实训》、《旅游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等

知识问答 《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汉语言文学》、《简明世界史》等

情景再现 《模拟导游》、《导游带团案例分析》等

才艺展示 《导游才艺素养》(2011年新增)等

(三)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涉外导游技能竞赛体现了在涉外导游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反映了行业职业标准与技能规范的最新动态和专业领域的核心技能,同时,也体现了行业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为此,桂林旅专涉外导游专业以职业标准为切入点,以突出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 以校内实训基地为训练平台

实践是涉外导游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4]。为此,桂林旅专涉外导游专业一方面充分发挥数字化交互式模拟导游实训中心的作用,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仿真实习训练;另一方面,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桂林旅专青葱岁月旅行社,安排学生参加跟团带团实践,让学生熟悉涉外导游的相关业务规范和操作流程,掌握外语导游和出境领队的工作技巧,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参加涉外导游技能竞赛前的训练水平,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桂林旅专涉外导游专业积极围绕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策划组织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组织新生开展体验旅游活动。所谓体验旅游,即通过青葱岁月旅行社的运作,组织导游系全体新生在广西区内主要景区开展专业考察和实践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导游系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这种实践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场体验与实境训练”为途径,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以职业环境资源引入教学进程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操作能力为目标,旨在让新生加强对导游专业的直观认识和深刻体验,帮助新生增强对专业及行业背景的认识,为导游职业观念的养成和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2)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导游风采大赛。桂林旅专导游风采大赛是2004年开始创办的一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其比赛环节和评分标准是礼仪、形象、口才、才艺和导游技能的全方位展示和比拼,通过组织涉外导游专业的学生参加校内比赛,学生的导游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同时,也为省级和国家级导游技能大赛选拔苗子进行提前锻炼。

(四)打造综合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一个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是集理论、技能、师德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与中文导游不同,涉外导游不仅要求较高的专业素质,它还是一种跨文化的工作,需要更丰富的知识素养和应变能力[6]。因此,涉外导游专业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更高。桂林旅专涉外导游专业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导游技能大赛,促进教师与行业接轨,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了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在组织学生参加导游技能竞赛过程中,该专业教学团队将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培养精英辐射大众,以点带面,通过广泛发动学生参与技能竞赛,逐级选拔选出优秀选手。在此基础上,制定好优秀选手培养方案,专业教师分工合作对优秀选手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包括语音语调、导游基础知识、导游讲解能力、比赛心理素质、才艺表演、形象塑造等方面,并在赛前反复进行模拟演练。最终使参赛选手既具有扎实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又兼备丰富的导游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取得优异的导游技能竞赛成绩提供可靠的保障。

(五)参照竞赛评价标准改革教学

由于各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师水平和学校实训条件存在差异,这就导致对学生导游技能的考评标准难以统一。随着导游技能竞赛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评分标准也趋于统一。如形象风采环节要求仪容仪表礼貌到位,精神饱满,妆容着装得体,符合服务行业规范要求,自我介绍表现自然,表达清晰,要点正确,给人印象深刻;导游讲解环节要求讲解内容健康、完整、准确,重点突出,紧扣主题、与时俱进,内容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逻辑性强,文化内涵深厚,讲解技巧角度新颖、通俗易懂、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亲和力,语音语调标准,语速适中、节奏合理、肢体语言得体,表达口齿清楚、语法正确、自然流畅;才艺展示环节要求节目内容积极健康,题材新颖,贴近导游工作,临场发挥稳定,感染力强,表演自然流畅,无差错,体现较高的专业素养。

上述评价标准为涉外导游专业的学生技能考核提供了参考样本。为此桂林旅专涉外导游专业主动把导游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改革现有教学评价标准中不适应导游职业能力的内容,探索出一条技能大赛与就业岗位紧密结合的新途径。

三、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涉外导游专业而言,职业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竞赛强化学生的涉外导游服务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与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做到“以赛促教、赛教结合”,实现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职业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收到了竞赛成绩和人才培养质量双丰收的良好效果。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本专业学生屡获佳绩,涉外导游专业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5%,学生职业资格证平均获得率高达98.2%,获得用人单位好评。桂林旅专涉外导游专业在职业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方面作出初步的探索,更加深入的研究尚有待于业界同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薛叙明,贺新.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融合途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7-10.

[2]徐媛媛.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86-89.

[3]郑燕华,龙京红.“以赛促学 以赛促改”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49-52.

[4]李石.论区域性俄语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J].外语学刊,2009(4):130-132.

[5]周其厚,康忠慧.论校办旅行社与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桂林青葱岁月旅行社为例[J].当代经济,2012(2):103-105.

[6]李海云,李正栓.河北省涉外导游及翻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作者:刘爱萍 康忠慧

涉外导游素质培养论文 篇3:

“产学结合”视阈下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摘 要:从当前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发展的现状来看,如何在规模日趋扩大的同时,保持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保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这一挑战关乎到国家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升,关乎到秦皇岛市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从产学结合的质量评价体系在秦皇岛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出发,从“产学结合”的视角,考察了当前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指标设计、考核组织、信息系统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构建策略。

关键词:产学结合 高端旅游业 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秦皇岛

随着当今高端旅游业大众化、国际化趋势日益加深,秦皇岛已进入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但从近些年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发展的情况来看,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河北省秦皇岛市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思考,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在质量与结构、效益等的相互关系协调上存在着误区。当前,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和秦皇岛的旅游发展正在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已经成为促进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构建一个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新时期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发展的新课题。

一、构建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秦皇岛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重镇,产学结合的质量评价体系理应成为新时期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的重中之重。

1.构建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秦皇岛人才培养职能的充分发挥。新时期,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在秦皇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秦皇岛的旅游事业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日渐丰富,旅游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导向性,将直接影响到“产学结合”理念的落实。在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体现“产学结合”的过程。

2.构建产学结合的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管理的日趋科学化。在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大众化的进程中,秦皇岛的旅游规模也日趋扩大。随着规模的扩大,秦皇岛旅游人才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逐步加大。在秦皇岛旅游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对导游人才管理的质量评价和诊断为秦皇岛旅游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当前,一些旅游机构的各种评价已经广泛受到决策者和全社会的关注,这些评价影响着整个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的运转。通过这些评价,从秦皇岛内部发展来看,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能使秦皇岛及时发现并解决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构建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秦皇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从当前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发展的现状来看,如何在规模日趋扩大的同时,保持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保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这一挑战关乎到一个秦皇岛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构建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其最终目的不只是要通过评价看出谁优谁劣,而是要通过评价,找到秦皇岛在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引秦皇岛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科学合理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将会全方位收集和处理学校在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的相关信息,通过相关信息的分析处理,形成一个诊断意见,促进秦皇岛办学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学生培养质量的飞跃,给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这是一个良性的由评价到提升的系统循环(详见图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前提,其最终的落脚点也是要促进学生质量、学校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现实困境

虽然当前秦皇岛在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标准不科学、评估主体过分单一、评价结果反馈不完善等问题。具体来看,当前,实施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还存在着以下的现实困境:

1.存在过分看重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体价值的倾向。一直以来,一些学校在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的价值取向上,社会价值第一的功利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片面强调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价值。导致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评价过程中,往往出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缺乏关注,进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发展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最终导致对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忽视。

2.存在过分看重当下结果而忽视长远发展的倾向。由于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学校在实施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评价之后,往往只针对当时的情况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缺乏对存在问题的解决的长远规划。在发展战略制定和设计中能注意到对相关问题的解决,但是在战略规划执行的过程中,执行不彻底,不能深层次地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根治。

3.存在过分看重设施条件建设而忽视学生培养质量的倾向。在当前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设计中,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在评价内容的设定上,评估组织者在评估过程中可能更容易看到的是秦皇岛的基础设施、教学条件等外在的条件建设,而对秦皇岛在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教学条件上的软实力没有充分地考量和评价,存在过分看重定量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的倾向,这也造成评估导向的日趋“物质化”。

三、构建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和实践探索

为了更好地构建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笔者提出如下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

1.结合秦皇岛自身发展特点,做好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化趋势的深入、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评价技术和手段的发展,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体现出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结合,要体现出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学校的“管”结合。秦皇岛市的相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发展阶段和发展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基于“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以学校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目标为牵引,充分发挥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资源优势,加强过程管理,实现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社会、家庭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培养的满意度。

2.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做好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在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上,要进一步确立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目标导向。产学结合的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不能要求面面俱到,应该从学校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几个大的维度着手,系统设计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标准(见图2)。在宏观层面的指标设计上,要从学校的长远发展的定位来看,注重从学校的特色出发,理清学校的发展思路,找准学校的发展定位。内部层面的指标设计上,抓好秦皇岛旅游的特色,确立分类指导、重心下移的原则,要以学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发挥学校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学科专业建设标准、教学课程建设标准、学生社会实习标准、教师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教学标准、学生能力素质标准、学生就业能力标准,最后形成系统的学生成才标准,达到国家社会需求的标准。

3.建立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系统,形成动态的信息评价反馈机制。“产学结合”是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始终贯穿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全过程。探索构建与秦皇岛创新人才培养相符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就要主动吸纳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到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之中来。要以秦皇岛自身为主,通过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主管部门的引导,吸收社会企业等用人单位,吸收学生、学生家长等的评价意见,建立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信息系统,对秦皇岛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现监控;并采集相关信息,形成动态的信息反馈机制,实现学生、社会、家庭、用人单位的对学生培养质量、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良性循环。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产学结合的秦皇岛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树立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保持崇高的使命意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正确的评价路径,从而成为秦皇岛旅游业的内涵发展“牵引机”、高端旅游业涉外导游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

[项目名称:实践“产学结合”培养服务于秦皇岛高端旅游业发展的涉外导游人才研究(项目编号:201401A332)]

参考文献:

[1] 程华林.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职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2] 李勇,曾志光,陶暹光.论高校涉外导游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2)

[3] 吴晓芸,贾兴旺.河北省涉外导游培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1(51)

[4] 穆军芳,梁丽肖.基于涉外导游翻译人才培养的保定市高端旅游开发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2)

[5] 李勇,陶暹光.江西涉外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与创新——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4(20)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0;作者简介:尹冬伟,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066000)

(责编:若佳)

作者:尹冬伟

上一篇:野外实习教学质量论文下一篇:高教职称评聘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