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论文

2024-04-16

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论文(通用9篇)

篇1: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论文

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论文

摘要:日常生活中讲的素质是指受后天影响较多的精神素质,它的后天可培养性使教育有了现实意义。社会行为素质是素质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行为细节相联系的。本文从五个方面谈了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并列举了事例及本人的解决方法。同时对教师提出了要求:要耐心、细心地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实施社会行为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自然素质;精神素质;荣誉感;凝聚力;遵纪守法;文明生活习惯;社交礼仪;人际关系

素质一词原指实物本来的性质,现在多用来指人在各方面的能力。一个人的行为是人的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这样说人的自然行为是人的素质高低的客观评价依据。心理学上讲的素质是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如:观察力,好奇心,兴趣,爱好等。这就是所谓的自然素质,称之为自然素质源之于它主要受先天因素的影响。素质还包括受后天因素影响较多的精神素质即人的毅力与动力,它主要基于后天的培养,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正是这一点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依据与可能性,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证明:培养人的素质的一条根本途径就是教育。

人的素质受环境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概括起来不外乎社会地位、阶级属性、时代背景三方面。人的生存环境的改变,人的素质要求也会变化:在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要求是无才便是德,而进入十九世纪后半叶男女平等、维护女权的呼声此起彼伏。在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当代,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渐渐消失,对男女的素质要求也不再界限分明。当今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全面发展”“综合型人才”。所谓“全面”“综合”主要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技术素质、文化素质、艺术审美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社会行为素质等。我个人认为社会行为素质最能体现人的基本素质。

社会行为素质是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素质要求,它包括凝聚力荣誉感、遵纪守法、文明生活习惯、社交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社会行为是能够对社会构成直接影响的行为方式,它不同于思想。社会行为能够毫无保留的直观的反映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培养学生的社会行为素质的重要性就在于此。这方面素质的培养一方面靠各任课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传授;另一方面靠学校循序渐进的管理。学生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接触的时间最多,班主任对学生的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从教以来对学生社会行为素质方面培养的几点浅见。

一、班级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的强大力量,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它们是班集体的主人,在集体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一个良好班集体犹如一个巨大的陶冶素质的熔炉。通过集体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出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性格特征,而且其它许多优良的素质特征如诚实、助人、组织性、纪律性、自尊心、好胜心、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也都能得到培养。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重视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的培养:我班有一个学生行为比较古怪,似乎和本班其它同学之间有一层隔膜,集体活动从不参加,有时还会冷不丁冒出一些如“集体关我屁事”“我又不是班长”之类的话,经常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一些同学对他“敬而远之”,但同宿舍的同学说他没有坏心,并且很会画画,写字也不错。于是我细心观察想找个机会让他这个“游离分子”容入集体内部。一天,他因父亲住院要求批假两天,经了解他父亲出车祸住院。当天下午,我就把这事通知班长和团支书,两人心领神会,随即组织班上六名同学用班费买了水果、补品去看望他父亲。从那以后,他和其它同学的关系渐渐融洽,还经常从家中带土特产来宿舍与大家共享,经常主动承担黑板报的编辑工作。为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有整体意识,我要求集体活动一个不能少,如果有一个不参加活动就取消。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而教育实践却证明人的性格是可变的,人的集体荣誉感、班级凝聚力是可以培养的,一个好的集体就是锤炼并完善一个人素质的熔炉。

二、遵纪守法的培养

集体舆论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手段,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要比教师个人的力量要强大和有效。所谓“众怒难犯”就是指集体舆论的威力而言的,班风是集体在情感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它支配着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方面,我最常用的就是这一条:有一段时间,我班一位同学经常迟到,上课睡觉,作业不独立完成。经了解原来晚上去网吧玩到十一二点才回家。我找他谈了话,效果不明显。因此,我在一次班会课上布置任务要求全班同学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下次班会课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接下来一次班会课上,我首先进行民意测验,要求选出全班最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名单。经统

计,这位同学名列第一,随后请几位同学谈了对他的一些行为的看法以及对集体的影响,这几位同学评价很客观。之后我又请他谈谈自己的想法,他面红耳赤,声音很低的说:“我错了,请老师、同学看我今后的表现。”之后这位同学确实改掉了不少坏习惯。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充分体现了集体舆论的压力,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制、守纪律、坚强、勇敢、奉献精神等良好素质。

三、文明生活习惯

在生活习惯教育中教师能否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去影响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善于模仿的素质可塑性很大的青少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重要的位置,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切都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字体,言语,行为等。教师上课板书的字体有些同学在作业中模仿,课上讲的话同学们在作文或日记中引用,特别是教师的行为,同学们模仿的很快:记得刚开学一段时间,学生们在军训,一天下来很累,晚自习没有作业,同学们就在教室里休息。由于班级管理没有上正轨,班委和团支部还没有确定,教室卫生情况很不好,同学们的生活习惯很差,废纸、饮料包装在教室里经常看到,课桌也排放的不整齐。我出于不打搅一些同学休息就自己把课桌挪齐,废纸捡起来,这时零星几个同学也看看自己周围的卫生情况。三天下来,只要我走进教室看到废纸正要弯腰的时候,全班同学就都行动起来,主动的把自己周围的纸屑捡起来,课桌排齐。这些举动让我深刻的理解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任何章程,任何纲领,任何人为机构,不论设计得如何巧妙,都不能在教育工作中代替人格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时时刻刻都要检点自己。因为你的一举一动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

四、社交礼仪的`培养

人的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人,人的行为构成社会的动态发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社交礼仪就是人适应社会的一种行为反应。学生时代生活的圈子很小,但他们总要跨入社会,总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因此,社交礼仪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些最起码的社交礼仪学生时代就应该知晓,如迟到要喊报告:记得一次开班干会议,一位迟到两分钟的同学一下窜了进来,我见状立即停下讲话,注视着他,其它同学也顺着我目光看着,十几双眼睛看着他,他似乎感觉到自己的错误,慢慢吞吞的站起来,满脸通红,这说明他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让他坐下并教育其它同学也要注意;接受奖品要双手接纳:一次朗读比赛,颁发奖品时,第一位同学走上讲台,单手拿起奖品就往回走,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进行社交礼仪教育的好机会,于是当第二个同学如法炮制的时候我就双手捏住奖品没放,他看了我一眼,我表情很严肃,下面有同学提醒他要懂礼貌,他领悟了,双手接过奖品并鞠了个躬,这时我露出了笑容,同学们也笑了起来。之后每次这种情况同学们都很礼貌的接纳奖品。教师所要教授的不光是知识,做人的准则、社交礼仪也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灌输。

五、人际关系的培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人与人之间在交际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人际关系状况如何,对于人们完成活动和任务,对于集体的形成和巩固,对于人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能否宽容别人对于搞好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充满了矛盾,同学之间难免有被人误解、嫉妒和被人背后议论等事情发生。特别是女生之间这些现象更是常见:刚开学一段时间,本班内部205宿舍的女生与另一帮女生之间经常闹矛盾,虽然没有出现打骂现象,但互相之间一直在怄气,在班级活动中体现特别明显,凡是有205宿舍女生参加的活动,另一帮女生就不参加,不关心,甚至还说三道四,导致活动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鉴于此,我首先拆散了205宿舍把另一帮女生安插进来,同时把这些女生混合编组结成互助对子,活动中让其互相搭配,让他们产生荣辱与共的感觉。人的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半个月之后双方的矛盾已经消失殆尽,生活中学习上都成为了很好的知心朋友。

做人难,教人更难。要想通过教育的力量来真正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学习方式,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确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学生现有的素质是从小一天天慢慢形成的,要想提高或改变人的素质也必须从细微处、从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循序渐进地培养。在这过程中,教师所要有的就是细心,耐心,同时要创造机会,把握每一个可能的教育机会,开展素质教育。

篇2: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论文

长期以来,幼儿的品德教育是我们关注的话题。如何使幼儿的品德教育落到实处,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要使幼儿的品德培养切合实际,确实有效,应该教给幼儿一些与人和睦相处的社会行为。这些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就是对他人有利、有益的行为。它是一种积极、良好的社会行为,包括帮助友爱、合作、分享、谦让、同情、关心、援助、捐献等。幼儿的亲社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不断的锻炼而获得。

一、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必要性

从时代发展的需要看,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要求具备良好的合作共事能力,我们的教育不能只是传授有限的知识技能,还要培养能力,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胜任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

从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的现状看,由于一些家长要求孩子学习名目繁多的各种知识技能,家庭教育智育化,忽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性格的培养,未意识到孩子交往的价值,所以造成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普遍较差的现状。

二、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可能性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加德纳·墨菲曾经详细研究了2~6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她对儿童进行了一百多天的直接自然观察。在自然环境中设计各种情境进行控制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1、2~6岁幼儿在幼儿园与同伴一起生活中发生的多种亲社会行为,其实在2~3岁时的家庭、幼儿园生活中已经发生了。

2、幼儿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是多样的。即使是2~3岁的幼儿也已经表现出对他人的注意、同情、帮助分享和谦让等。3~6岁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更加丰富多样。

3、幼儿在表现各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的同时,也表现出相反的行为:对他人困境的嘲笑、攻击或者逃跑回避等。

上述研究告诉我们,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要从小培养,且应该是多方面的,因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2~3岁时甚至1~2岁就已经出现了,而且表现出多种形式,同时幼儿总是处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在交往中,他们必然要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不是帮助分享就是不帮助不分享。因此,我们应该在幼儿的早期就注意培养亲社会行为,并要求做出多种亲社会行为,这是完全可能的。不要错过教育的良好机会,待到幼儿长大到3、4岁或4、5岁,行为上出现问题再来要求纠正,要比从一开始的培养形成要困难复杂得多。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培养内容应该与幼儿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活动相结合,注意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友好的行为。这样既容易理解接受,又能反复实践巩固。有利于幼儿的同伴关系人际关系的改善。

三、如何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生活中的随机引导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自然会好的”,因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这将影响孩子的发展。如“自我中心”是幼儿的心理特点。这一 特点是幼儿社会化过程的极大障碍,需要家长在生活中耐心持久地加以引导。如有的幼儿见到喜欢吃的东西只知道一个人独吃,而不与他人分享。我们可以给幼儿讲故事,比如《酸酸的甜葡萄和甜甜的桔子》。故事大意是这样的:爸爸给敏敏买了几串又大又紫的葡萄。敏敏不给同伴吃,就说自己的葡萄很酸,然后自己拿出葡萄吃了起来,而宁宁却拿出自己仅有的一只桔子分给大家吃。大家都吃得很高兴。我们通过故事活动,向幼儿呈现情感信息,使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能感受他人的愿望,理解他人的处境,从而产生积极、正确的内心体验和亲社会行为。

(二)教给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技能

到了幼儿期,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同伴间的矛盾冲突也迅速增加。如果家长和老师给予正确的社会交往技能教育,就能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能满足幼儿与同伴相处的社会需要。这些技能主要包括礼貌交谈、合作、助人和仪表修饰等。在礼貌方面,应教育幼儿面带微笑主动向别人问好,能用商量的口吻与人说话,无意只伤害了比尔,会说“对不起”等。在交谈技能方面,应着重教会幼儿初次见面打破僵局的技能。如主动热情地把自己的小玩具拿出来给小伙伴玩,相互拉拉手等。在合作技能方面,跟幼儿强调轮换、分享行为,强调对同伴意见的理解和采纳能力。在帮助别人方面,应启发和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对别人的正当请求和困难提供帮助,从而获得同伴的喜爱,结交更多的朋友。在仪表修饰方面,强调整洁大方。在社会交往中,整洁的孩子易为社会接受。以上这些社会交往技能,多数幼儿通过平时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能慢慢地掌握。

(三)给孩子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出去玩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家里学习。还有的认为孩子出去玩就会发生矛盾,与其哭哭闹闹,还不如让孩子在家里独自玩。从而导致幼儿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差,亲社会行为能力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作为家长就要多积累科学育儿的知识。从孩子未来发展着眼,多为孩子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比如多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玩。鼓励孩子与周围的人交往。提供独自出门办事或活动的机会。家长对孩子们的争吵也不必大惊小怪。一方面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另一方面,孩子正是在与同伴发生矛盾的过程和后果中,才逐渐学会与人相处的原则,如轮流、分享、利他、宽容、谦让等。因此,对于幼儿交往中发生的冲突,家长不要急于出面处理。可以给幼儿机会和充裕的时间去自己解决问题。

总之,要让幼儿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习社会适应社会,有机会活动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各种感受。

篇3: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论文

1“80后”辅导员的自身特质

“80后”一代出生在社会变革的阵痛期,他们受益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面临着多种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因而在思想行为上有很多新的特点。

(1)价值观多元化,思想包容性大。“80”后成长的时间,正是社会变革作为剧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结构剧烈变化,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相互碰撞,弱化了传统价值观在其身上的体现。多数“80后”辅导员自身在成长过程中就经历了各种文化冲突、观念碰撞和思想互渗,因而他们表现出了对文化和价值观的宽容度,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辅导员。

(2)受教育程度高,整体素质高。“80后”的辅导员普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据调查显示,上海高校辅导员队伍中7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甚而有些本科院校的专职辅导员也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担任。同时“80后”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大多是学校的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留校或者是经过激烈的应聘竞争,他们基本上是“80”后大学生中相对突出和优秀的学生,因而,他们的素质一般较高。

(3)亲和力较强,学生易于接受。“80后”辅导员大多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刚刚告别学生时代,从“校门”到“校门”,他们更能够了解“90后”学生对大学生活的一些想法与态度,更能了解学生的心态。相较于年长的辅导员,他们更加能够用朋友、学长的身份去完成思想政治工作;更能够从他们的角度去体察问题。

(4)职业倦怠期来临较早。辅导员工作的事无巨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量的繁琐事务性工作会占用辅导员非常多的时间,有些辅导员就沦为了班级的“大班长”、“小保姆”。对于年富力强的青年人来说,很难从这样的事务性工作中寻找到职业认同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而且随着高校的发展和工作对象的新变化,工作强度和工作难度明显增强,高校学生工作如履薄冰的处境也使得“80后”辅导员忧心忡忡,唯恐出事。长期的心情紧张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2“80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1 受众对“80后”辅导员的态度

富有个性的“80后”加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他们直接面对的学生和家长对他们的评价也参差不齐。笔者为此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两种方式,分别调查了学生和家长这两个人群。

2.1.1 学生对“80后”辅导员的态度

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显示(如图1,图2),“90后”大学生对于辅导员的群体期待值年龄大多集中在25岁~30岁的区间,学历基本上是本科以上,扮演的是成长朋友的角色。根据调查可以看出,“80后”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亲和力以及思想的包容度最受学生的喜爱和推崇。

“80后”辅导员,刚刚走出校门不久,与大学生年龄相仿,他们对于高校环境的熟悉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心态的体验,促使他们在工作中主动地进行换位思考,懂得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心理,以“学长”和“朋友”的身份更能赢得学生的欢迎。

再者,他们与“90后”的成长环境有颇多相似之处,大家都善于利用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对新生事物有着异常敏锐的嗅觉,在这些方面与学生有共同的话题、趋同的价值取向,彼此之间沟通更容易。同时如前文所述,“80后”成长于社会变革最为激烈的时期,他们本身就经历了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对于不同价值观更加能够接纳,使得他们在面对学生管理的各种问题上能够更加宽容。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80后”辅导员社会阅历和经验的缺乏也是学生不满意之处。“80后”辅导员从“校门”到“校门”,个人思想比较单纯,社会交际圈基本以学校为中心,缺少社会经验,威信不足。对于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能清晰、透彻地给予学生解答,这些会造成学生一定程度上的失望,降低学生对“80后”辅导员的认可度。而“90后”的学生虽然在群体特征上与“80后”有相似之处,但是他们更加自我中心、个性更加张扬,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80后辅导员之间也容易产生矛盾。

2.1.2 家长对“80后”辅导员的态度

根据笔者对部分“90后”学生家长的调查发现,学生家长普遍认可“80后”辅导员的高学历,认为辅导员较高的文化水平可以为子女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指引。但同时,他们又处于矛盾之中,他们不信任年轻辅导员,认为“80后”的辅导员尚未成熟,思想太单纯,没有办法引导好子女从学校向职场的过渡,不可能给子女成熟而正确的指导。

同时,在家长中还存在着对辅导员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认为辅导员可有可无,不屑于与辅导员保持联系,甚至完全不认同辅导员为孩子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另一种则是将高校辅导员当作是孩子在校期间的“大保姆”、高学历“勤杂工”,希望辅导员可以包办孩子在校的一切事务,凡事都要求辅导员为自己的孩子打算,企图将家中的“小太阳”变成学校的“小太阳”;这两种态度都直接导致了“80后”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和社会地位感到失望,无法获得职业成就感,进而工作会出现懈怠。

2.2“80后”辅导员的应然角色

“80后”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如何面对自己的受众?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2.2.1 思想政治的指路者

这是辅导员工作的本职任务。2006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工作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因此,“80后”辅导员的首要职责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的指路者是“80后”辅导员的首要角色。

2.2.2 健康成长的陪伴者

这是辅导员工作的长期任务。《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三条还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结合“80后”辅导员之年龄和心理特色,要求其作为“人生导师”尚言之过早,因此笔者以为,“80后”辅导员的角色之一应该是“健康成长的陪伴者。”“80后”辅导应该更加充分发挥自身的“亲和力”及“包容度”优势,与学生建立良好、通畅的沟通体系。

2.2.3 职业规划的导航者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导航者,是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化、实效化的必然要求,“80后”辅导员作为学生职业规划的导航者,有着天然的优势。“80后”辅导员大多数是刚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在年龄、知识背景和生活阅历方面都与大学生比较接近,有很多还与所带学生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专业背景,这些都极大方便了师生之间的相互认同。同时“80后”辅导员的个人经验也可以非常好地对大学生起到启示和示范作用。

2.2.4 大学精神的传承者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的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财富,包含着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和全体师生的思维方式以及精神风貌等等,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80后”辅导员应该努力通过各项班团活动,让学生充分领略到本校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荣校爱校”的历史情怀。同时“80后”辅导员应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贯穿于育人理念之中。

3“80后”辅导员职业素质培养模式策略

“80后”辅导员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他一方面要依赖于自身理想信念的坚定和不断学习,同时也需要外界创造条件予以帮助,使其顺利走好职业生涯,成功扮演自己的“角色”。

3.1 坚定理想信念

“80后”辅导员要努力树立“将辅导员工作当成‘事业’,而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的理性信念。”辅导员工作是一项良心工作,如果仅将其当作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来做的话,很容易将其当作是一项“副业”工作来对待,更有甚者仅仅拿其当作跳板,没有任何动力去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尤其是“80后”辅导员面对清贫的生活、繁杂的工作,拜金主义的冲击,享乐主义的泛滥,要能守得住自己的理想信念,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理想信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3.2 建立导师制

前辈们在多年的学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能给“80后”辅导员提升职业素质,改进工作带来极大的助益,因而我们需要设立辅导员的导师。在院系选拔政治理论水平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专职(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52页)党政干部或者资历较高的中老年辅导员担任“80后”辅导员的导师,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传帮带,促进辅导员的成熟、成长。

3.3 强化职业培训

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在现有培训机制内进一步构建辅导员职业化培训平台,加强辅导员职业培训,促使辅导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职业内涵、熟悉职业规则,掌握职业理论,提高专业水平,进而全面提高辅导员职业素质。辅导员入职后要坚持长期的在职培训,要根据自身的教育经历、个人实际、知识背景等,在学风建设、心理辅导、职业辅导、党团建设等方向中选择一个专业为发展方向,努力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的专家特色。

参考文献

[1]谢雪梅.“80后”辅导员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2]陈奎庆.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及干预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9(10).

[3]何华莉,沙文,王陶.试析高校中的“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黑河学刊,2009(2).

篇4:培养学生行为素质初探

古代教育家孔子重视行为教育甚至超过对知识的学习,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智力素质固然重要,但行为素质对个体的一生幸福乃至社会的和谐是不可或缺的。有人知法犯法,知德弃德,正是知行不一的表现。先成人后成材,发展学生的行为素质使之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并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对个人、家庭都是有益的。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对学生的行为素质的教育形式还是停留在制定与颁布《中小学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层面,内容仅仅是一种习惯养成教育,未能全面涉及行态与仪态的元素建构,因而滞后了学生行为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后,虽开设了活动课,但多数是依附于学科的知识学习,对行为素质教育的补益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行为素质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行为素质的培养是班主任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外化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发现、表征所遇到的行为元素,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克服不足,强化规范的过程。

培养行为素质也是班主任借助对学生行为的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班级管理的问题,将管事与育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育人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过程。

培养行为素质具有三个特性:①以解决行为问题为基本点,需要用科学与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处理育人的决策及伦理等层面的课题,具有创新性。②以追求行为合理化为动力,对班级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多方面分析,多角度寻求解决的策略,具有研究性。③以强调内化与外化相结合为目的,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既要求学生发展行为素质,又要求班主任提升育人素质,具有发展性。

行为素质培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虽然学生可以在班集体中通过模仿而使自己的行为素质得到发展,然而这种发展充其量也只是停留在表层的相同阶段。学生在深层的行为质性的发展和变化方面不仅不相同,而且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真正的有效发展往往在于他们要透过表层的模仿,并通过实现合理的变异实现自身的突破,做到个体的潜在行为和外在条件与环境的融合。在行为培养过程中,班主任应立足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情景,对既定的教育规则、原理、方法、内容等进行共性与个性、确定与不确定、同化与裂变的开发性整合,促使教与学、认知与行为、形式与内容、个体与群体形成有效的可操作的运作模式,促使学生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吸收、接纳他人正确的行为价值观,以期引发富有个性色彩的实践感悟,由浅及深,由感性走向理性,由被动走向主动。

2.用等身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学生在家庭或学校中,虽然得到父母与老师的空前“重视”,但这种“重视”常局限在学习成绩上,这样的“重视”常显得极为霸道。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容易产生分裂的人格:表面的遵从和内心的拒绝——拒绝倾听、对话。这种拒绝是破坏性的、情绪化的,是不加选择和发泄性的,对其行为的健康发展极具破坏力。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维护他们的人格与尊严,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形下都不伤害他们纯洁的心灵与生命的自尊。当然,让学生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保证社会的有序进行,即以尊重大多数人的权利为前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作为育人的场所,既要考虑学生的独立性行为的发展,又要培养其对社会规则、规范的遵从。现在,课程改革的某些声音纷纷扰扰,大多从观念到观念,从理论到理论,对于传统优秀的东西无暇去发扬,而对于表面热闹的东西却热钟于表演。育人事业是讲境界、有力量的,只有关注生命行为的成长才有境界,才有力量。这也是民族教育的落脚点。

3.用学生的视角看问题。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在这特性支配下所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即行为素质自然而然也是不同的。同时,他们有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此,班主任不能幻想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管理教育他们,而只能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丰富完整的人,善意地评估他们的天性和行为表现,用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培养其行为素质。

行为素质培养要达到三个促进: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使感性行为向理性行为发展;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使行为规范知识与行为实践相结合;促进情绪的稳定性与行为的可控性的养成,使言行一致,知法守法,知德施德。

总之,“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而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促进学生行为素质的发展。[e]

篇5: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论文

2.1有利于降低身心不健康的风险

WHO制定的健康标准中,其中跟身体本身有关的就占50%,包括体重得当、牙齿清洁、头发有光泽、眼睛明亮、肌肉皮肤富有弹性等.身体健康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而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注重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一旦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落到实处,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运动素养,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健康的比重,尤其是心理健康.

2.2为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提供了良好的基石

高校体育教学中,以篮球、足球、健美操等为首的团体项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团队机制、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对团体项目的最终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生在群体性的体育项目中,他已不再是一个具有相应体育技能的个体,更是一个重要的团队成员.他必须学会适应,努力提升团队素养,这就离不开互助、分享、谦让、合作甚至自我牺牲的亲社会行为;其次,团队内部每个成员的专业技能必定不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提倡以好带差.直接将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细化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再次,体育老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多开展组与组之间的实战练习,对于对手之间友谊第一、互帮互助的优良体育风格加以表扬和鼓励,一旦出现个别的恶性竞争和有意伤害,务必进行正确引导,适当进行惩罚.唯有此,才能真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使当代大学生能有效地参与竞争与合作、善于与人交往、具有较高耐挫力和心理承受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具有利他主义精神和助人行为等.

2.3提升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效果

社会心理学上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曾经存有“本能论”和“习得论”两种对立观点,但经过学者的论证研究,最终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来的一种行为方式,绝非与生俱来.同时,以鲁宾和施奈德为代表的学者经过研究,认为6~12岁是助人行为发展最快的时期.当代大学生自身年龄基本在18周岁左右,尽管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相对较难,但是并非完全毫无益处.

篇6: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论文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是研究人们在组织内外如何思考、感受进而指导自己在组织中行动的学问。它采用系统方法,运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揭示各种组织中人员彼此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对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为大学生在校的社会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前以清醒的旁观者的姿态,全面感知和审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研究提高对人们行为活动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的策略和途径。对组织行为学的研习,能使大学生在校阶段就能拥有对创业实践的全局过程预览与典型案例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在校阶段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组织行为学》提供了组织活动预览和多层面行为的知行教化

人的高度组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化的产物。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有着复杂的影响,从个体行为来看,人类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人的行为变化多端,同一情境下,不同的人的表现差异很大;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也有很大差异。从群体来看,群体行为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相加,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与人们独处时的行为是有差异的。《组织行为学》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用多学科的知识、系统研究的方法、权变的策略、多层面的分析、开放的系统观解读组织,可使学生学习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理解组织情境,体验全球化给组织带来的巨变、给创业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学习从个体、团队和组织多层面解读人的行为,以权变的方法和开放的理念理解组织活动,预测人的行为,达成组织目标。《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和实践潜移默化地改善着学习者的思想与素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

(1)提升自我认知,逐步塑造自身人格;

(2)开展社会学习,改善组织知觉;

(3)把握情绪、态度和压力,逐步改善情绪智能;

(4)学会识别问题和机会,优化个体决策;

(5)学会全面感知团队问题与过程,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6)不断认知沟通渠道,学习改善个人沟通与组织沟通;

(7)不断认知权力与影响力,学习影响他人;

(8)不断认知认知冲突,学习冲突管理;

(9)不断认知组织,学习组织文化,适应组织变革;

(10)不断自我实践,锻炼领导力。

《组织行为学》是大学生创业者不可或缺的课程,可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就系统地认知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与心理,了解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调控。可以启发大学生对组织的认知,使其深刻理解创业者的角色能力要求,对创业者今后的创业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知行教化作用。

《组织行为学》的研读将深化大学生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的社会化适应期

在走上社会后,大学生将来无论处于怎样的组织中,从事何种工作,组织行为与其必将有关。作为组织成员,必须了解组织历史和物理布局、了解组织战略、了解组织的绩效期望、了解组织的权力机制、感受组织的社会活力;必须融入组织,熟悉工作程序,履行员工绩效行为,体验工作场所的情绪与压力;必须适应组织氛围,面对团队中的冲突,体验组织各层级之间的沟通,在碰撞与调整中加强人际关系,实践新角色行为,解决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冲突,适应企业文化与企业变革。 《组织行为学》揭示的组织内行为,可为大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全局感知,组织内的管理预览和模拟实践,对于即将成为新员工的大学生而言,有很强的认知提升作用,有很强的人际感知作用,有很强的实践导向作用,将深刻地改变大学生的角色知觉和社会知觉,使大学生对自己作为组织员工的行为与心理成长要求有整体的感知、理性的把握,使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团队建设与组织变革进行全局的预览和理性的解读。这对大学生就业后的积极态度、工作业绩、合作精神,对其在组织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时的正确决策具有工作价值观引领作用、团队实践指导作用、人际行为参照作用及自我情绪和压力调适作用。组织行为预览与感知可以深化学生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化适应期。

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引导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组织行为的案例将组织与现实工作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让学生在置身社会环境前,就全局预览并分层解读组织环境与行为,使学生在创业前就能预览和解读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使学生感知个体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人格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态度的差异、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等。《组织行为学》创设的案例模拟,可以锻炼学生置身于复杂的人际与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互动能力,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以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增强学生的情绪智能,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造就。

对于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所追求的已不局限于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有效利用,而是扩展为对组织资源、社会资源的调用。组织行为学案例模拟可让大学生学习识别问题与机会,见识个体决策的理性选择参照,预先感知和体验所有创业团队都必然会遭遇的权力、影响力、沟通障碍、冲突、变革等问题,更能使大学生预定位于管理者的角色地位,以管理者的视野开展思考,结合实际深入解读组织行为,解读组织结构的构建、组织文化的创建、组织冲突的管理、组织效能的激发等等,思考并探寻在组织的复杂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策略,必将对即将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尽快适应角色、提升领导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性影响。

先知而后行,才能有所作为。《组织行为学》对组织的实践预览与知行教化作用,可使大学生对组织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感知,改善大学生原有的认知风格、心理模式及行为方式,提升认知能力和心理能力,提高情绪智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实践中加速社会化适应,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麦克沙恩.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4.

[2]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第9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12.

[3]石伟平,徐国庆.管理能力训练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5]蒋乃平.职教课程改革是永恒的主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6]杰拉德.H.赛兹.组织行为学案例[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69-75.

篇7: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论文

一、研究的意义

社会课是集中培养社会公民基本素质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社会课于19在美国正式成为学校的一门课程 。在许多国家的中小学课程中,社会课是一门与语文、数学相并列的核心课程。

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课程计划将社会课正式列入其中。由于社会课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从总 体上来看,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从事社会课教学的教师,都缺乏对社会课基本性质和功能的认识。由于受传 统的知识教育观的束缚和长期的讲授式教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习惯于遵守教科书中知识点的讲授,对于社会 课教科书所呈现的新的内容结构和所需要的教学活动还不能适应。多数教师不知应当如何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和 展开教学活动,也很少考虑利用“活生生的现实”去充实和完善教科书内容。首次编写的社会课教科书内容在 体现社会课的综合性和现实性方面存在局限性,这些也给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研究和解决 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持,更需要通过实验来加以探讨。

二、实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社会课的教学实验研究的目标:站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立场上,依据国家颁布 的社会课教学大纲,确立社会课的教学目标,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其中包括 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社会问题,发展学生的社会技能,促进学生的社会认 识和社会情感的统一协调发展。

实验的具体操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构建整体性的学生发展目标

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我们参照教育评价目标分类的方法,将实验教学的目标具体划分为:

(1)情感、态度目标

观察身边社会现象的兴趣和关心社会事物的态度。

尊重各行各业工作价值和劳动的态度。

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热爱祖国国土、文化,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主动探求知识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2)技能、能力目标

初步的判断和思考具体社会事物、现象的能力。

初步的参与、合作、交往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社会技能。

查找资料、选择资料的能力。

选用适当形式(图画、表、数字、文字、言语等)表现身边社会事物、现象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3)认知目标

掌握初步的社会生活常识、法律常识。

初步认识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的工作价值。

初步的环境常识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初步的地理、历史常识。

2.充实具有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征的学习内容

社会课的综合性主要表现为跨学科和以专题构建的单元内容两方面。因此,我们拟通过专题设计的方式, 对现有的内容加以充实和完善,体现和突出综合性的特点。

社会课学习内容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现实性。要使学生能够从实际和具体事实出发去理解、认识社会,而 不是脱离学生熟悉的环境和生活,从抽象的理论和观念出发去认识社会。尽管社会课教科书已在贴近学生的生 活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别大,因而教科书在呈现具体和现实性的问题上不可避 免地受到约束,它所呈现的内容也不可能适宜于各个地区的学生。因此,我们在实验中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加以 必要的补充和改造。其中包括收集和利用现有的图书、音像资料;以单元内容为主题,收集和整理区域性人文 、地理、历史等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单元内容。

3.构建以学生体验和实践活动为中心的学习过程

构成社会课学习的三种基本学习方式为:体验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将 着重探讨它们对于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1)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体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过程。

对现实社会的体验可以有:公共交通、野营生活、购物、乘车(船)、下乡劳动、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 活动以及人际交流体验,如与老人或幼儿园小朋友交谈,与不同地区或民族的同学交谈等。它们不限于在教室 中进行,而更多的是在教室以外的空间进行。

“模拟体验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角色或情境的模拟活动,模拟体验活动可以有:人物模拟活动,如模 仿父母工作或照顾家人生活,模仿售货员、售票员、司机、老师、医生、护士、法官等工作情形;场景模拟活 动,如遇到危险时(失火、煤气、交通事故)、遇到特殊情况时(拾物—失物,救人—被救)等。

体验学习拓宽了学生理解和认识社会的渠道,对于学生来说,其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 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一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 原动力。

(2)探索学习

探索学习是通过具体的探讨,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其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 ,收集信息、资料、数据,处理数据,验证假说等活动。

探索学习的本质在于探索,而不是某种固定过程、方式的重复和再现。探索常常伴随着失败,因此从一定 意义上说,探索学习也是体验失败的学习。经受和体验失败本身就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内容。

与探索科学问题不同的是,对社会问题的探索最终可能没有标准的或唯一的答案,但它可以引发学生对于 社会问题的进一步思索。

形成某种技能是探索学习活动的一方面意义,但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给予学生以自由探索、创造的机会 ,使学生可以发挥主动性去思考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是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基础。

(3)解决问题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是从社会事实和问题出发的学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寻求解决或解释某个具体的社会问题 的过程中,学会综合的、关联的、切合实际的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 活的行为方式,同时形成评判社会问题,评判人的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

解决问题学习不是按照某种固有的体系、顺序来接受和记忆知识,而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事实 ,通过提出问题、查寻资料、访问调查、自行探讨解决和解释问题的活动过程进行学习。

解决问题学习的基础是每个人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的多样性即构成了对于问 题分析的角度和所寻求的解决方式的不同。认识和方法的非唯一性是社会学习的固有特征。

为使上述各种学习活动有效地展开,我们将以小组协同、合作学习作为社会课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与班 级讲授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优势:

a)小组学习可以给更多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在众人面前怯于表现自己、缺乏自信的学生以相对多的自由表 现和发言的机会。

b)小组学习可以较好地开展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他们学会从多种角度认识和思考 问题,了解多种学习方法和信息渠道,并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情感。

c)小组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对自身的学习有一种参与感、责任感。

4.构建有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学指导

教师的指导主要通过对学生的关注态度、言语指导和行为指导体现出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 则:

(1)面向全体的原则。

要使每一个学生都乐于参与社会课的学习,就要求教师给予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参与和表现机会,特别应 当给予那些在众人面前怯于表现自己、缺乏自信的学生,那些学习成绩不佳或内向的学生以相对多的自由表现 机会。给予每一个儿童以同样的关注是使其获得自信、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条件。

(2)尊重个性的原则。

由于社会课学习活动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在探索性学习活动中的体验、经历不同,采用的学习方法不同, 所获得的认识和感受也会有所差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应当认识到,学生个体在思考上的不一致 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失败。学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尝试错误,苛求认识一步到位往往使学生陷于对书本 知识的机械记忆,不利于形成真正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3)培养独立思考的原则

无论是在探讨思路、方法选择或是具体操作中,都尽可能地不提供“标准件”,给予学生以自由选择的权 利,以此改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依赖性和盲从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4)关注过程的原则

在社会课指导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比较关注学习的最终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本身对于学生态 度和行为方式所具有的意义。要作到有效指导,就必须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兴趣和态度的变化,关注学生是否 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他们是怎样解决的等等。

(5)强调多边互动的原则

教室环境是构成教学过程中非言语交流的主要条件,为使学生间的交流能够在一种更自然的条件下进行, 教师要探讨通过改变学生座位的排列方式来改变交流者之间的接近度和关注度,进而促进学生参与交流、扩大 交流。

5.构建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社会课追求的是多层次目标要求、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而由此形成的学习成果也必然呈现出多样 性。知识的掌握仅为学习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它是获得能力、行为发展的一种手段,而思考能力、情感态度等 的发展则为更重要的目标。前者可以直接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称之为有形成果;而后者一般只能通 过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有些在短时间内难以展现出来,我们称之为无形成果。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成果都 显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都应当得到恰当的、全面的评价。为此,我们确定以下评价原则:

(1)评价的过程性原则

就学生的发展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体验的成功或失败,以及对于问题的解决本身,是更 具实质性意义的学习成果。因此,作为社会课学习的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记忆程度如何不是评价的重 点,而学生是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了学习,在探求问题的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学习方法的掌握程度,计划的合理性,学习过程中采用了怎样的合作态度和方式,是否学会了基本的自我约束和管 理方法等等,才是评价的主要内容。这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过程性评价的涵义。

(2)评价的多样性原则

社会课教学的特点在于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授,学习途径是多样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问题 的兴趣和关心不同,探求的角度、方式不同,因而所获得的答案和学习结果也必然具有多样性。对于多样性的 学习结果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去评价,则限定了学习活动和思维发展,显然是不适宜的。同时,学生获 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或技能,而更多的是情感的体验、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具有个性的社会思考能力的形 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这一类属于发展性目标和情意性目标的内容,采用统一的标准化评价方法也是不适 宜的。因此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对于有些成果,如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的范围、科学性,运用知识说明解释问题、观点的恰当 性,操作水平等,可以采用相对等级评价的方法来评价。但对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体验,在学习中建立的 自信心,激发的探求欲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意识、水平的提高,查阅、归纳整理资料的方法等,将主要采用 观察、记录、特征描述、教学过程分析等定性评价的方式。

(3)评价的发展性原则

现代教育评价观强调,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在于选拔和鉴定,而在于通过评价获得更多的、更全面的有助于 调节教学的信息,同时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我们进行社会课教学评价的基本立场。

篇8: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论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行为习惯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良好的习惯,会让其受益终身。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总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充满朝气,活泼向上,成为懂事明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生接触时间一长,我发现造成学生行为学习习惯较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家庭教育因素。

有的学生的父母都忙于工作,疏于关心自己的孩子,连学生每天有什么作业、做没做完都不知道;有的家长抱着“学生既然送到学校来,那么学生的一切就该交由学校来管”,自己就不再多关心学生的学习心态;有的学生做错事,家长只是一味地责打,也并不告诉学生究竟错在哪里。

2. 学习兴趣因素。

每当我在课堂上讲一些小故事的时候总是最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即使是平时最喜欢发呆的学生也会开始认真听。但是一旦要他们做题,有的学生却连题目也不仔细看,只要看到题目一长,想也不想马上就说“我不会”。

3.同伴的影响因素。

每个学生在学校都有些同学和玩伴,这些同学和玩伴在学校的表现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有的学生在同伴的影响下,学习更好了,但有的学生受他人影响,贪玩,不完成作业。

以上粗略地介绍了我总结的一些使得学生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原因。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1.及时与父母沟通。

学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因此,我们应该经常主动联系家长,或是用电话,或是在家长来接学生的时候交流,或者是直接去家访和家长进行沟通,提醒家长,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休息时间陪着学生一起学习、读书,体会学习的快乐,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学生错误的言行家长要及时指出,正确的做法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2. 提高学习兴趣。

我们应利用一切条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在讲课时挖掘知识的有趣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慢慢地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时教师可在课堂上朗读些小短文给学生听,激起学生想看书的愿望。继而,引导他们自己去看书,养成爱看书的习惯。教师还可播放一些美文朗诵给学生听,让学生能够主动静下心来仔细听、跟着读。在平时做作业时尽量面批,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错误,引导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当完成一道题目时,学生都会有一种满足感,这样才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3. 培养集体荣誉感。

篇9:社会行为素质的培养论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龄孤儿 亲社会行为

【分类号】G613.7

现阶段,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攻坚阶段,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包括大龄孤儿)教育的不断投入,使多数弱势群体不仅能够摆脱生活窘境,更能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弱势群体反哺社会意识的培养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学界新的研究热点与方向,这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也为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有力的补充和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将立足于素质教育项目的视角下,探索如何提升大龄孤儿的亲社会行为,实践大龄孤儿反哺社会的具体研究。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的概念解析

(1)研究视角:素质教育指人在先天的“生理条件“、“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基础上,赋予人的心里内容,开发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项目作为本文的介入视角,它是一种训练项目,主要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培养与引导大龄孤儿形成有利于回馈社会的思想素质,最终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2)研究主体:现阶段大龄孤儿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为了研究的需要,根据研究的内容及范围将大龄孤儿的年纪暂定为18周岁到23周岁,这些尚不能脱离学校、机构与家庭的孤儿。大龄孤儿作为本文的研究主体,主要是指“身体基本健康,智力发育正常,具备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 的大龄孤儿群体。

(3)研究問题:学界早已开始对“亲社会行为“的内涵进行研究,1972年美国学者维斯博(Weisberg)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一词,认为“亲社会行为”的行为表现为分享、慈善、同情等正向行为。 亲社会行为作为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是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正向行为,包括责任行为、关怀行为等。

(二)大龄孤儿的研究情况

(1)大龄孤儿的心理特点:多数大龄孤儿心态积极健康,看重自我的存在感,在自我能力范畴内愿意去分享与帮助。李燕燕的调查分析认为孤儿的心理状态普遍良好; 贾福军对唐山地震中成长起来的孤儿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为正常; 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的相关调查中显示:53%的人希望能够自我实现价值;但67 %的人担心缺少朋友、缺乏亲情等。

(2)少数人需要情感关怀:部分大龄孤儿有情感关怀的需要,由于成长经历等原因他们存在内向拘谨,做事小心,缺少信任等问题。“民间慈善个人和组织下成长起来的大龄孤儿普遍认为个人生活比较幸福;其他形式尤其是多家抚养(事实无人教育培养)的大龄孤儿多有孤独感和心理问题,需要情感关怀、教育引导。”

(3)多数人有交往的需要:多数大龄孤儿有与人分享与交流需要,但部分孤儿社会化水平不高,不具备较好的交往能力。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的相关调查中显示:“83 %的大龄孤儿希望有较多的朋友,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与快乐,大龄孤儿比其他阶段孤儿更需要交往需求。” 但现实情况是大龄孤儿的交往途径与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二、素质教育项目的具体介入

(一)素质教育项目的理论基础

(1)道德发展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人类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0-9岁人的前习俗水平阶段,9-15岁人的基本习俗水平阶段,15岁以上人的后习俗水平阶段” ,本文研究的对象普遍属于15岁以上开始有了个人的道德标准,他们倾向于良心和原则作为道德评判的主要内容。

(2)人格发展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斯文戈兰·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八阶段:“0-2岁的婴儿期,……12-18岁的青春期,18-25岁的成年前期……55岁的成熟期。” 本文研究对象属于18-25岁的成年前期,这一时期如果较好的发展,会形成关心与责任意识;如果不能较好培养,就会人际贫乏、自私自利。

(3)社会学习理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社会环境、个人行为及个人认知三者交互关系中探索人类的行为。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自我效能与观察学习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人对自己能力的预期,预期结果与努力程度成正比;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及结果来进行模仿与实践。”

(二)素质教育项目的开展实施

根据大龄孤儿的具体情况,结合道德发展、人格发展与社会学习的理论原则,本文的素质教育项目设计为“公益支教项目”,本项目属于亲社会行为的训练项目,着重培养大龄孤儿的责任、关怀意识与行为等。

(1)甄选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民政部"孤儿助学工程"的大龄孤儿,他们的身世背景不尽相同,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普遍缺少家庭教育、系统教育的影响。通过观察及问卷甄选出4名研究对象。(详见表3-1)

(2)项目的实施流程:围绕理论原则与现实情况,根据培养的对象与目标,本项目共分为接触、展示、榜样介入、小组项目及实践五个环节。(详见表3-2)

(三)素质教育项目的分析总结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社会化程度的体现,是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内化后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影响,大龄孤儿从小生活环境特殊,一般存在着家庭教育与系统教育缺失的情况,所以仅仅通过传统课堂的教育方式的学习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本项目根据班杜拉的三元交叉理论进行设计,通过认知、环境与行为间的交互作用提高大龄孤儿的亲社会行为。

项目介入后发现大龄孤儿的亲社会行为有所提高,其中女1的亲社会行为项目前后变化最大,男2的亲社会行为项目前后变化最小。通过访谈了解到每位同学的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变化,其中女1与他人的互动增多,愿意主动关怀其他同学;男1在脾气的控制方面转变较大,愿意与人分享教育成果;女2在对待别人的心态上有一定的转变,会主动了解其他人的困境;男2的纪律意识不断的增强,有了搞好此次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三、素质教育项目介入下大龄孤儿亲社会行为的思考

(一)素质教育项目介入的优势

(1)环境的营造:运用生态视角观营造环境。生态视角主要是营造一种自信、努力、互助的价值氛围,它强调人与环境互助的最重性。本项目设计了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活动机制,使小组间交互作用与相互促进;设计了弱势群体间互助项目,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社会氛围,增强孤儿感恩与回馈社会的意识。

(2)认知的培养:通过“榜样介入”环节树立大龄孤儿正确的价值观。榜样人物是人正向行为模仿与学习的快捷路径,因此大龄孤儿有了具体的榜样,才会有学习与行动的方向。本项目根据大龄孤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定位,在学习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等专业中选出榜样学生,为大龄孤儿提供一个身边的模仿对象。

(3)行为的转变:运用科学机制促成大龄孤儿的行为转变。本项目分为“接触”、“展示”、“榜样介入”、“小组项目”与“具体实践”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作用。通过环节中具体的目标定位、目标设定、目标学习、目标考核和目标实施来完善项目设计,实现具体有效的项目管理,保障大龄孤儿亲社会行为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素质教育项目的劣势

(1)项目支持的完整性:既然给大龄孤儿提供一个接受良好教育的平台,就应该提供健全的项目配套。一是需要大龄孤儿行为培养的硬件支持,例如便于日常项目研究的模拟实操室、项目实训基地等;二是需要大龄孤儿行为培养的软件支持,例如便于日常探讨交流的专兼职项目研究组,弱势群体学生研究会等。

(2)项目作用的延续性:本次项目的实践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大龄孤儿树立了具体榜样,也为大龄孤儿建立了合作友谊,在此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效果與行为的转变。但是现实中,大龄孤儿与榜样学生要重新回到原有的环境中,很难寻找到生活与学业上的交集,所以项目作用的延续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3)项目实施的实际性:本次项目中的大龄孤儿所处的学院非常优秀,得到了民政部与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客观上促成了此次研究;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很多大龄孤儿的环境窘迫,他们得不到基本的教育保障,而该项目是否能够成功的应用到他们身上,是一个值得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大龄孤儿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个人身心的健康与社会持续的发展,本研究以素质教育项目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尝试为大龄孤儿教育开拓新的路径,以期有效的促进大龄孤儿培养机制的完善,实现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1翼学锋. 当代高校德育基础[ M ].气象出版社. 2001

2王冬梅. 社会工作介入福利院大龄残疾孤儿就业服务研究——以S寄养机构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3 Lauren G. Wisp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2

4 李燕燕刘开琼. 孤儿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14)

5贾福军杨德森王学义等. 唐山地震孤儿-21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

6陈晨. 我国孤儿心理需求状况调查-基于10 省市儿童福利机构的调查数据分析[ J ].中国特殊教育2013(11 )

7尚晓媛. 中国孤儿状况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8同12

上一篇:县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下一篇:成怎么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