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费率市场步伐管理论文

2022-04-25

根据中国保监会在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十六大以来保险业保持年均18.2%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国保费收入是2002年的2.3倍。我国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平均每年上升1位。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是2002年的4.5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险费率市场步伐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保险费率市场步伐管理论文 篇1:

人社部医疗保险司负责人解读适当降低生育保险费率相关问题

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适当降低生育保险费率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生育保险基金结余超过合理存量的地区,下调费率。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人社部医疗保险司负责人。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的背景情况。

负责人:目前,生育保险主要依据是《社会保险法》和1994年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其中规定生育保险基金是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原则筹集和使用;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生育人数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等项费用确定,并可根据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1%。自《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实施以来,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地方生育保险办法,推动生育保险工作,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妇女就业、均衡用人单位负担,维护女职工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底,全国31个省份出台了地方生育保险办法,参保范围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参保人数达到1.7亿人;2014年全年基金收入446亿元,支出368亿元,累计结余593亿元。2014年,全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61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92万人次,增长率17.6%。虽然生育保险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存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基金结余偏多,待遇支付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规范和调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要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降低社会保险费率进行了部署,近期国务院第9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适当降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率方案,要求两项保险进行费率调整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聚焦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下决心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降费清费,减轻用人单位负担,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两部颁发的《通知》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部署的具体措施。《通知》对生育保险费率调整范围、测算依据以及防范风险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明确2015年10月1日实施。这项工作将会加快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步伐,推动生育保险经办精细化管理,提高生育保险基金使用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记者:此次降低生育保险费率工作在什么范围内开展?

负责人:这次调整生育保险费率是依据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存量划分的,不搞一刀切。目前,全国生育保险基金结余存量不均衡,有的地区生育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也有的地区基金存量可支付一年半以上。针对这种情况,《通知》要求降费率工作在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过合理区间的统筹地区进行。在《通知》中规定,生育保险基金合理结存量相当于6至9个月待遇支付额。凡是统筹地区基金累计结余超过9个月支付额的,都应下调生育保险基金费率,调整到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5%以内。具体费率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测算,根据近年来生育保险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确定。调整后将会逐步消化过多的基金存量,保持基金收支平衡,促进良性运行。

记者:这次完善生育保险政策降低生育保险费率是否有风险?费率能降低多少个点?

负责人:据上年生育保险统计数据显示,部分地区基金结余可支付一年半以上,生育保险基金有下调费率的空间。另外生育保险与其他保险项目比较,预见性强,风险相对小,可通过对怀孕和出生人口数据、工资增长幅度、医疗消费增长情况以及其他变量进行测算,高风险支出相对比较少,基金运行相对稳定。

为了保证基金运行安全,《通知》规定生育保险基金结存留有6~9个月支付额的区间,并要求地方加强对生育保险基金的监测和管理,按月进行基金监测,及时了解生育保险动态变化,防范风险。当基金累计结余低于3个月支付额度的时候,就要制定预警方案,同时向统筹地区政府和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报告。结余额继续下行,就要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如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加强基金和医疗服务管理、规范生育保险待遇等方式,力求基金平衡。这次调整之后,部分地区筹资比例可下调0.5个百分点,估计一年可减轻单位负担120亿元左右。

记者:调整生育保险费率之后,如何保障生育保险待遇?

负责人:这次调整费率工作不会影响参保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落实问题。《通知》要求地方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待遇项目和标准进行测算,在确保生育保险待遇落实到位的前提下,进行费率调整。也就是说,统筹地区要依据国家生育保险待遇标准、当地出生人口情况及待遇支付情况进行测算,如果不够支付9个月的生育待遇,就不用调整费率。因此,这次调整费率不会影响待遇支付。

记者:生育保险待遇有哪些项目?

负责人: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要求,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期间的生育津贴、医疗费和计划生育医疗费等。生育津贴支付期限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确定的产假执行。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另外生育津贴是产假工资的替代部分,因此,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不能重复享受。

生育的医疗费用指女职工在孕产期内因怀孕、分娩发生的医疗费用,包括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及分娩住院期间诊治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指职工放置或者取出宫内节育器、施行输卵管或者输精管结扎及复通手术、实施人工流产术或者引产术等发生的医疗费用。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符合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及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全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个人不用负担医疗费用。

记者:这次调整生育保险费率政策,能否适应各地的差异,保证基金平稳运行?

负责人:目前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资源分布以及生育保险基金管理水平差异很大,因此,这次生育保险费率调整已充分考虑地区之间的不平衡。政策调整主要取决于统筹地区基金结余存量,并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要求地方根据上一年基金收入和结余情况,以及国家规定的待遇项目和标准进行测算,通过调整费率,将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控制在合理水平。具体费率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根据近年生育保险基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确定。基金存量在合理区间的地区,不进行费率调整。

记者:降低生育保险基金费率工作什么时候开始进行?

负责人:《通知》要求地方尽快开展降低生育保险费率的摸底、测算及调查研究工作。争取在9月底前提出降低生育保险费率的办法或工作方案,确保10月1日前完成降低生育保险费率的工作。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

保险费率市场步伐管理论文 篇2:

市场化与中国保险产业运行效率

根据中国保监会在2008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十六大以来保险业保持年均18.2%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国保费收入是2002年的2.3倍。我国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平均每年上升1位。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9万亿元,是2002年的4.5倍。

保险业近年来取得的良好发展势头,是随着中国保险业市场化水平不断深入而取得的成绩。自1980年中国重新开放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市场结构的垄断性不断降低,市场管制和进入壁垒不断减少,促使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绩效稳步提高。

一、西方经典产业组织理论

西方经济学观点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所获得的长期超额利润将为0,此时的消费者福利最大化,市场运行的效率最高。

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在分别发表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和《垄断竞争理论》中提出,现实当中典型的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而是垄断竞争,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将获得大于0的长期超额利润。

哈佛大学的贝恩在其所著《产业组织》一书中提出,市场集中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方式,而市场行为方式决定了企业市场绩效的好坏。贝恩考察了1936年-1940年的42个美国样本制造业,发现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绩效呈正相关的关系。贝恩还检验了20个美国制造业的进入壁垒和利润的关系,发现在进入壁垒较高的条件下,产业中各企业的利润率较高。贝恩因此认为,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更多地关注市场结构,而不是企业的行为。

芝加哥大学的施蒂格勒(J.Stigler )、德姆塞兹(H. Demsetz)等学者则提出竞争性均衡模型,他们更关注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关系,认为市场在长期过程中能够达到效率水平,高集中率的产业不一定带来垄断租金,产生垄断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导致的进入壁垒。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任何企业都不能维持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和低效率的生产组织,有效率的产业组织成为市场内生的结果。

因此,市场化程度越高,产业运行效率越高。而市场结构、市场管制和进入壁垒是决定市场化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保险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以1995年10月1日中国首部《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和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监会的正式成立为标志,中国保险业开始真正进入市场化运作的阶段。按照保险产业链分析,传统保险业的主要产业链环节包括产品开发、产品销售和理赔服务以及资产管理等方面,中国保险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主要是围绕着产品和费率市场化、降低进入壁垒和放开投资渠道等三个方面进行。

1、保险产品及费率管理市场化

我国保险产品和费率的管理经历了从无监管到严格监管再到逐步放松监管的过程。

由于1980年全国全面恢复办理保险业务时,保险条款和费率均由保险公司制定。1985年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开始规定保险条款和费率需要经过监管机关的审批。我国保险产品和费率的管制开始进入了指导性限制阶段。

之后随着保险市场竞争主体的增加,和市场上盲目降低保险费率,不适当地提高手续费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的增加,199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保险业务和机构进一步清理整顿和加强管理的通知》,开始要求对保险机构的基本保险条款和基本保险费率报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批,同时规定基本保险费率可以在一定幅度内实行浮动,其上下浮动的最高幅度为30%。中国开始对保险产品和费率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

1993年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又下发了《关于下发全国性保险条款及费率(国内保险部分)的通知》,和1995年10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开始规定商业保险的主要险种的基本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由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制订。保险公司拟订的其他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备案”。2000年8月颁布的《财产保险条款费率管理暂行办法》更明确规定,未经中国保监会批准,任何保险机构不得变更主要险种的基本条款和费率。

2001年10月1日,保监会决定在广东省实行机动车辆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标志着费率管制的放松。2002年10月28日通过的新《保险法》将保险条款和费率由监管机构统一制定,改为特定险种由监管机构事先审批。2003年1月1日,同时,保监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航意险条款和费率的市场化改革也正式启动。

2003年4月初,保监会又向各家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调整人身保险产品监管方式的通知》,规定保险公司人身保险产品经保监会备案和审批后即可进行销售,这一措施简化了报批手续,是放松保险费率管制的实质性步伐。

2004年4月,保监会下发《关于实施财产保险公司条款费率事后备案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除法定保险产品,机动车辆保险产品,投资型、理财型、分红型保险产品,短期健康险产品,保险期间一年以上的保证保险产品、信用保险产品以及中国保监会规定需审批或事前备案的保险产品外,各财产保险公司依法经营的其他保险产品,均实施事后备案管理制度。

2、不断降低进入壁垒

1980年开放保险业发展之初,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市场上处于独家垄断地位。1985年3月国家颁布了《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对保险企业的设立进行了规定,也允许地方国营保险企业可以经营该地区的地方国营企业的各种保险业务,该规定为新的保险公司设立开辟了出路。

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首次从法律上明确了保险公司的设立条件和审批部门,使中国新保险公司的设立走上市场化、规范化道路。

2004年3月中国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的修改稿,将设立保险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由5亿元人民币降低为2亿元人民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也逐步降低了外资保险公司设立的壁垒。承诺中允许外国非寿险公司中国加入WTO两年后取消企业设立形式限制;加入时,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合资公司的外资股比不超过50%,外方可以自由选择合资伙伴;经批准,允许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到2004年底,全面取消了对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地域限制。

2002年1月1日《保险代理公司管理规定》、《保险经纪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估公司管理规定》正式实行,保监会正式启动保险中介日常化审批的大门,保险中介机构开始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3、不断放开投资渠道

保险投资渠道也经历了从无监管到严格监管再到逐步放松监管的过程。

1980年保险业开放之初,国有对保险企业的投资渠道并无明确要求,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从法规角度明确了保险企业可以自主运用保险资金。

1995年10月国家颁布的《保险法》和1996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保险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对保险资金运用的范围和形式等作了严格的规定,规定资金运用的形式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模式。保险企业的资金不得用于证券经营机构和向企业投资。

1999年10月,根据国务院授权,保监会批准保险资金可以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5%的比例投资证券投资基金。2000年保监会将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比例放宽到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0%。2001年3月,保监会又将平安、新华、中宏等三家保险公司的投资比例从30%放宽至100%。

2002年12月,保监会取消了对“保险公司投资基金比例”核定的行政审批。

2004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说明保险资金可以直接入市。2004年10月24日保监会与证监会联合发布《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机构投资者在严格监管前提下直接投资股票市场,参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买卖人民币普通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及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品种。

2005年8月,保监会颁布《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9月11日,颁布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从整体上构建了保险资金运用国际化合作、专业化运作、市场化操作的管理体系,为保险资金在国际金融市场配置资产提供了操作平台,标志着保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创新发展阶段。

作者:张洪涛 曹志宏 黄 蕾

保险费率市场步伐管理论文 篇3:

减税勿忘立规

“减税”来了!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甫定。减税降费作为多项决策中的亮点之一,拉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序幕。

长期以来,宏观调控相对偏重需求侧管理,财政政策则习惯于通过扩大支出和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但在当前宏观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支出难有太大的增量空间,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央适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是着眼于稳定经济增长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杀手锏。

减税降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其着力点在于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发展后劲;降低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减税降费,千头万绪,从何入手?中央主要提出四策。

第一,加快增值税改革步伐。营改增改革既是减税措施,也是统一商品货物税制、消除流转环节重复征税的重大税制改革。因此,2016年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已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在此基础上,简并税率,适当降低增值税基本税率,将节省企业成本,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

第二,加大对创新创业的税收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各项税收政策,加大税收减免、费用扣除与抵免、加速折旧等政策优惠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完善在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正税清费。目前,企业的税外负担较重,许多收费项目往往与行政审批事项联在一起。进一步清理各种不合理、不合规、不必要收费,是减税的应有之义。同时,要结合政府简政放权改革,建立政府“正面清单”和市场“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四,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在2015年降低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的基础上,再次降低社会保险费综合负担,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可适度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征缴费率,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提高企业和就业者参保的积极性,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鉴于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的性质相似,可探索合并为医疗保险。

减税降费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减税之余,不可忽视税制完善和税制结构调整。

为此,在推动营改增改革的同时,还须推进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降低中低收入者和劳动收入的税负,提高高收入者和财产性收益的税负;尽快完成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加大调节财富差距力度;调整消费税制和资源税制、开征环境保护税,降低一般商品的税收负担,增加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资源环境税负。

税制建设可以低水平起步,先着眼搭好制度框架,但绝不能拖延懈怠。否则,难以形成正确的税收激励和约束机制。

作者:施文泼

上一篇:企业伦理参与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