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保险市场发展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巨灾再保险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在偿付能力、定价、转移风险数量、公共准备金的设立等方面的发展困境;而后从保险衍生品市场、政府参与再保险、再保险的方式设计三方面总结了国际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最后对中国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政策建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再保险市场发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再保险市场发展论文 篇1:

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研究

[摘 要]在中国保险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处于世界前列的今天,我国的再保险制度及再保险市场的完善和成熟程度仍然是一块巨大的短板。然而再保险的分散风险等作用决定了其在一个信用体系国家保险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处于保险行业生态系统的顶端的再保险(不考虑再再保险),是一个国家保险业实力的象征,因此中国如何完善再保险市场发展模式、监管信用风险从而为世界再保险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进而进一步促进各国再保险的发展,是目前亟待分析和急需实践的问题。文章从再保险的意义(包括传统再保险和非传统再保险)、发展历程(包括国际和国内)、我国再保险市场现状分析、改进建议四个方面,运用SWOT分析方法等观点对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再保险;风险控制;体系优化;改进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4.097

1 再保險简述

“再保险”,是指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签订(原)保险合同后,将自己承担的保险业务,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行为和活动。这里出现了三方,转让业务的是保险人,也称原保险人,享受业务的是被保险人,而接受分保业务的是再保险人。这实际上是一种风险的转嫁方式,是保险人为了减小所承担的风险、对原风险的纵向转嫁,也即第二次风险转嫁。

目前,保险人大多以注册或上市的保险公司的形式存在,而再保险就是它们为自身所买的保险。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保险业的发展,再保险人也逐渐都以再保险公司的形式存在。所以,再保险的实质可以当作保险业务分出公司和分入公司对于某项风险预期不一致而进行交易的保险活动。这里分出公司一般是直保公司,例如,中国人寿等,而分入公司一般就是再保险公司。正如上文提到,对于风险预期的不一致是达成再保险业务的前提和发生要素,正因为不一致,正因为“利己”,也即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所以才有再保险的发生,这点类同于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对于未来的风险预测不同。

传统再保险是保险公司为了防止未来承保经验的大幅波动,以及潜在的巨灾风险而购买的业务。保险公司在承担被保险人投保的业务后,通过比例再保险(包括成数再保险和溢额再保险)或者非比例再保险(例如,巨灾再保险)的方式,避免了经验波动,也保证了业务的数量。

2 中国再保险市场现状分析

保险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再保险市场,充分发挥再保险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当中的积极作用。而上文中也提到,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也对再保险的作用和国际地位有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再保险市场仅仅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仍然发展不完善、不成熟,在新型国际关系、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等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以下将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再保险市场的现状进行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外部威胁等四个方面的论述。

总的来说,对我国再保险市场的现状进行的SWOT分析如下表所示。

2.1 中国再保险市场面临的外部机会

在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中国在保险业基本是一家称霸的局面,并且由于监管不完善,导致很多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再保险业的发展。“新国十条”的出台,一方面对中国再保险有更新更多更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新生的再保险公司企业将更易获得专业牌照,允许从事再保险业务,势必也会逐渐提升它们的承保额度。根据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市场2015年年报,国内一共有1家再保险集团和9家再保险公司。例如,太平洋再保险有限公司前身为位于北京的一家分公司,而它也很快得到了中国保监会的批复,有更大的业务范围从事再保险业务,提供给客户更专业的服务。而在太平洋之后,人保再保险公司、前海再保险公司获得批准进行筹建,而亚太再保险、华宇再保险、天圆再保险等几家公司等待批准,据估至少有30家正在等待批准的再保险公司,这些公司大多是中资公司,涉及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

随着政策的出台,中国再保险业面临着转型升级,而近期的格局也发生了改变。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再保险市场中主要活跃的公司个体有中再集团、太平再保险两家中资再保险人和7家境外再保险人的在华分公司,以及200多家离岸再保险人,并有一些直保公司开展少量再保险业务。这几大部分几乎瓜分了中国再保险业市场份额一壁江山。另外,离岸再保险公司也可能会在中国成立业务实体或者分公司。未来,将会有更多再保险公司的实体,为客户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一家独霸的格局将会彻底改变,行业内良性竞争也会促进再保险业整体的良性发展。

2.2 中国再保险市场面临的外在威胁

(1)企业资金不足。首先,中国再保险市场面临的第一个威胁就是再保险企业主体的资金不足,而政府政策中对其的支持力度小。对于再保险企业来说,资金实力决定了其承保能力,且由于其再保险性质,资本对于供给能力和长期发展是重要的条件。而目前在这方面,中国现有的再保险公司的再保险收入并不能弥补资金上原有的劣势,故承保能力有待提高,政府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持。

(2)专业人才缺乏。对于中国再保险业的未来发展,需求更多金融专业,特别是掌握和精通数据分析和精算方面知识的人才,而中国这方面目前的人才很多流向国外,而本土培养的可能专业性不够,所以对于再保险公司甚至整个再保险业来说是很大的限制。

2.3 中国再保险市场行业内威胁

(1)再保险市场供需发展不足。在供给方面,如同上文所述,再保险公司资金实力以及保费收入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那样的水平,且专门从事再保险业务的公司数量有限,业务也不尽合理,所以再保险市场在供给上出现了“供给少,供给难,供给不高效”等问题。在需求方面,保险公司对于寻求再保险的意识和再保险的比例也不够。由于再保险的客户即需求者主要是各保险公司,故这些保险公司的需求就决定了整个再保险行业的需求。对于比较大的保险公司来说,由于资本实力较大,或者由于扩张将财务风险分散到了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所以他们对于再保险的需求很小;对于中资产或者刚起步的保险公司,其战略目标通常是扩张自己的业务,渗透到不同层级消费者,深入到不同地区,所以他们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业务分出一部分保险,从而忽略了再保险对于公司长期发展和财务稳健性的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再保险需求明显不足。

(2)业务外流限制国内行业发展。尽管我国目前本土的专业再保险公司正在兴起,但是资产实力较大的国外再保险公司仍然在我国占据着至少60%的再保险市场份额,而这部分公司的资金实际流向了国外,形成巨大的贸易逆差,同时这对于我国再保险业本土企业是严重不利的,市场份额的抢占会带来一系列竞争上的壁垒关系,容易在谈判和业务上处于不利地位。另外,由于大多选择再保险的保险公司原先选择的是国外再保险公司,有的是因为合同限制,有的则是因为长期形成的互惠关系它们不愿意去破坏,也节省了重新寻找再保险公司洽谈的成本。同时,保险公司在分出保险业务时,会尽可能地较少泄露保险业务的内部信息,而选择国外再保险公司,避免国内一些竞争企业获知自己的信息(因为通常,国内再保险公司很多是原保险公司分出来的专门组织,所以会构成非上下游的竞争关系)。

3 针对存在问题的几点改进

3.1 体系的优化和规范

国务院对保险业的“新国十条”出台,不仅是对中国再保险业的支持,也对中国再保险市场提出了更新更全面的要求。随着再保险公司的发展,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当从初期就对再保险公司的业务和政策等进行全面的监督,防范违法和舞弊事件,保证再保险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而监管的主力应当放在公司的偿付能力上,保证业务的顺利进行和未来进行再保险偿付时的有效应对。具体来说,对于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一方面是对再保险公司直接进行监管,要求其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并有一定的财务透明;另一方面是对分出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原保险公司)进行保费自留额的监管,从而间接对承担再保险的再保险公司进行监管。从这两方面同时下手,可以防止舞弊情況发生和防止监管出现纰漏。

3.2 技术的提升

我国再保险业发展的屏障很重要的一点是缺乏专业人才。对于再保险公司来说,一方面应当引进先进的数据分析软件,对需求、保险费率等进行更精确的计算,另一方面应当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引进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有精算知识以及有再保险行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并加强学习相关的经验和技术;培养方面,可以聘请专家对企业的技术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也可以与高校或者社科研究所进行合作,培养再保险行业的专精人才。未来,技术的进步将成为吸引再保险投保和优质再保险服务的前提,这将全面提升再保险公司的竞争力,也将促进我国再保险的长久发展。

3.3 “抱团成长”

我国目前存在的唯一一个再保险集团是中国再保险集团,而最近几年兴起的其他再保险公司的背景不一、资金实力不一但都不雄厚,且缺乏长期的市场经验,面临着再保险需求不足的境况,因此它们在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不成熟的今天,寻求合作沟通,“抱团成长”是很必要的。在自愿的基础上,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可以对某些性质相似或者优势互补的再保险公司进行重组和集团的构建,成员之间应当进行高层的战略合作和业务层面上的合作,一方面扩大资金实力,另一方面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并能分散保单的风险。

3.4 促进供和需两个方面的发展

在再保险市场的“供”方面,第一要构建更加大型的再保险公司和集团,确保强大的资金实力带动再保险行业的整体强势发展,第二要鼓励国内外资本进入中资再保险公司,引进国外再保险公司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博取优势,促进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力求赶超新加坡、日本、香港等,成为亚洲再保险市场的龙头老大。

在再保险市场的“需”方面,一方面政府应当向企业和社会普及再保险分散风险和利于长期财务管理的正面作用和必要性,鼓励保险公司进行再保险;另一方面再保险公司应当在设计更加科学的再保险产品之外,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的再保险投保客户。

参考文献:

[1]孟瑶.完善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建议[J].当代经济,2013(12).

[2]胡海红.完善中国再保险市场的研究[M].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5).

[3]周研.中国保险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5).

作者:王开

再保险市场发展论文 篇2:

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巨灾再保险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在偿付能力、定价、转移风险数量、公共准备金的设立等方面的发展困境;而后从保险衍生品市场、政府参与再保险、再保险的方式设计三方面总结了国际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最后对中国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巨灾再保险市场; 发展困境; 资本市场; 发展对策

[

汶川地震以来,虽然全面的损失评估还未计算出,但据估计,此次地震给四川及周边地区带来的损失可能高达5000亿元,相当于中国GDP的3%。另一方面,数据显示(数据截止6月21日,中国保监会),在总死亡人数中,被保险人1.64万人;目前保险业的赔款超过3.39亿元,其中,人身保险赔付1.93亿元,财产保险赔付1.46亿元。可见,被保险数额占总损失比例微小,不足0.07%。世界范围来看,从1950年到2007年以来,随着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经济体膨胀,巨灾损失不断增加,而其中保险损失比例虽在近年来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也很低。到2005年,保险损失占总损失不到1/2。Swiss Re的研究报告显示,诸如中国汶川地震的巨灾损失,在许多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保险比例也是很低的。由此可见,巨灾保险,对其需求很大,但是由于巨灾的特性,其给保险公司带来的风险极大,因此衍生出对分散保险公司风险的巨灾再保险的很大需求。

一、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困境:20世纪90年代

通常,巨灾保险的风险极大,即使所有风险均被完全再保险,全球保险业在巨灾保险上的风险曝露仍然很大。1992年Andrew飓风——美国历史中最大的灾难记录,耗费了保险公司约155亿美元。如果Andrew袭击了Miami而不是人口较为稀少的南弗罗里达州,损失或许在三倍以上。美国第二大灾难是1994年的Northridge大地震,保险损失125亿美元。如果地震袭击洛杉矶或者旧金山,损失或许超过500亿美元;如果同样的地震袭击日本东京,损失可达1000亿美元(David M.Cutler and Richard J.Zeckhauser, reinsurance for catastrophes and cataclysms, NBER working paper 5913, February 1997)。另外,洪水灾害对保险市场的影响也相当巨大。

20世纪90年代后,巨灾发生的频度和强度有所增加,不可预测性加大,对巨灾保险、再保险市场造成很大冲击,一些保险、再保险公司因难以偿付巨灾损失而被迫重组、被收购甚至破产。自由化、放松管制、并购加速是这一时期整个保险业的特征。曾经异常繁荣的伦敦再保险市场遭受了巨大损失,再保险业整体信用等级下滑,承保能力相对不足,其保险公司和经纪人的数量都减少了大约一半。随着百慕大等市场的兴起,加剧了竞争,在过去几十年里,伦敦再保险市场在全球业务中的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

1.巨灾再保险的偿付能力。

再保险的存在形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作为主保险方(prime insurer)的附属部门,另一种是专业再保险(specialty reinsurer)。主保险主要是对国内的承保,而再保险主要是国际业务,将近一半的美国非附属机构的分出再保险属于国际再保险,最大的再保险市场包括美国、伦敦及逐渐兴起的百慕大市场(同上)。

巨大的自然灾害损失,造成了对巨灾再保险偿付能力的重压。从1970年以后来看,保险业的巨灾损失不断上升,可归纳为几点原因。首先,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房屋等财产的价值上升迅速,如洛杉矶、海湾地区、东京等地,均为城市地震多发地带;其次,对于巨灾保险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保险覆盖面也有所增加;第三,基础建筑、商业及工业网络的密度和复杂度不断上升,由此带来的诸如商业中断等间接损失加大;第四,在全球各地的65亿人口中,约有32亿生活在城市,这个数字到2030年将增长到50亿,人口向多灾地区的涌入,进一步加大巨灾的损失。

巨灾损失的加重,如果潜在的总量损失很大,再保险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本来覆盖损失由此导致的大范围的无法偿付出现,则保险也变得过高估价甚至是不可得。

2.巨灾再保险的价格困境。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即主保险方很可能比再保险方对真实损失的分布了解更多信息,因此,带来了逆向选择的问题。而近年来,逆向选择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保险和再保险的交易基于更复杂的关系——频繁处理商业和社会事件的保险方和再保险方。在这样的市场上,私有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的作用较以往更大了。如今,虽然再保险更多地依赖于统计方法、风险模型等模拟并预计损失的分布,但是逆向选择的问题依然严重。另一个困难是道德风险的存在。保险方一旦购买了再保险之后,就将缺乏动力获取更多保户、监督他们的保险标的、或者避免潜在的诉讼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再保险合理定价带来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再保险的保费。

也有研究指出,再保险保费价格较高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再保险的市场力量。即,不是由于再保险资本不足导致的其保费价格较高、数量较少,而是再保险不愿意提高其资本。通过维持较少的风险资本并阻止新资本的进入,再保险保持了其较高的保费价格(Kenneth A.Froot, the market for catastrophe risk:a clinical examination,NBER working paper 7286, August 1999)。而近期再保险价格有所下降,其原因应该是竞争的出现,而非其主动对资本的扩大。在竞争性程度日益增加的市场,伴随着1997年中期巨灾债券的首次发行成功,给再保险行业注入新的资本。

另一方面,由于再保险合同几乎不具有流动性,因此,其交易成本、佣金回扣、服务费用等较高,这进一步提高了再保险的价格(同上)。另外,预报未来灾害事件的定位、频度、持久度和强度同样是巨灾风险定价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缺乏合适的技术用于确认和预测一些地区的灾难风险,造成定价的困难(Philippe Auffret, catastrophe insurance market in the Caribbean region,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policy sector unit, January 2003)。

3.巨灾再保险转移的风险较少——供求分析。

从供给方面来说,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的巨大灾难,再保险行业本身资本严重受损,承保能力不足,巨灾再保险的供给减少很快,在此期间,转移的风险数量也随之骤减。导致巨灾再保险的低供给的原因,除再保险的本身资本不足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第一,缺乏风险程度不同区域的保险价格区分,由此将加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预防风险的措施的减少,从而进一步加大巨灾损失;其次,对土地使用的监管、房屋建造准则缺失或未被实施,这也会加大灾害损失;第三,保险、再保险的公共准备金(public provision)的存在带来的扭曲效应,公共准备金的存在阻碍了私有保险市场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巨灾的频率及损失程度增大,对再保险的需求增大,由此导致的供需缺口急剧增加。这也是导致再保险价格高企的原因之一。

4.巨灾保险、再保险的公共准备金。

国际经验表明,巨灾保险、再保险公共准备金的设立是不成功的,其存在阻碍了私有保险市场的发展。例如,美国公共洪水保险计划的设立,完全替代了当时的私有市场。且公共基金需承担灾难带来的巨大损失,给国家财政赤字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许多发达国家,公有和私有计划共同为巨灾保险、再保险提供保(同上),但是,其中政府、私有保险市场各自的合理份额难以确定。

二、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再保险市场的重大滑坡以后,至2007年,全球巨灾再保险市场才趋于稳定,保险份额率逐渐降低,巨灾再保险市场的资本实力大大增强,原因主要包括:人们对巨灾风险的恐慌开始缓和、现有再保险人对巨灾保险市场资本投入的增加、资本市场资金的注入几方面。同时,鉴于巨灾保险的巨大损失风险,许多国家政府始终给予其一定支持。

1.寻求资本市场的融资——巨灾保险衍生品的发展。

由于自身资本的缺乏,保险、再保险开始向资本市场进行融资。1992年由芝加哥贸易委员会(Chicago Board of Trade)首次发行巨灾期权,之后又发行了巨灾看涨及看跌期权。现有的保险衍生品市场主要包括:巨灾债券(catastrophe bond)、行业损失担保(industry loss warranties,ILWs)、巨灾期权(catastrophe futures)和一些其他衍生品。巨灾债券的操作机制如下:即通过一个完全被抵押的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发行浮动利率债券,投资者投入资金购买巨灾债券,一旦巨灾发生,达到债券的触发点(每个债券均有唯一触发机制),投资者可能损失投资资本的一部分甚至全部,投资本金归债券发起方保险、再保险公司或其他企业所有,用于偿付灾难损失。作为回报,如果灾难未发生、债券没有被触发,债券发起者将给予投资者较高的利息。这样,便将风险从债券发起者转移到投资者手中。行业损失担保保险的标的是某一种特定事件的发生而带来的整个保险行业的损失,而不涉及买者的损失,其中的条款也可以被附加到其他再保险或衍生品形式中。巨灾期权交易主要在纽约贸易交易所(the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NYMEX)、芝加哥贸易交易所(the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CME)、和芝加哥气候期权交易所(the Chicago Climate Futures Exchange, CCFE)交易。NYMEX和CCFE主要交易保险行业损失,其操作机制类似于ILWs;CCFE主要交易基于风暴的期权。其他衍生品主要是基于前三种保险产品的一些组合(Partner Re, balanced discussion on insurance-linked securities, March 2008)。

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合在2004年和2005年的美国飓风以后加速发展,评级机构提升了巨灾风险承销的资本要求,由此带来了再保险市场更高的资本需求。此后,高收益以及与基本不受金融市场上市场风险影响的特性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推动了该市场的发展。但随着经验的成熟,保险衍生债券市场的交易成本成功削减。因此,巨灾债券市场的收益率不断下降,带来了预期损失的一定上升和收益的有所下降。

2.政府参与保险、再保险的国际经验。

政府作为再保险一方,其优势是显然的。政府有远高于私有保险、再保险的负债能力,且在必要时能征税筹资,同时,政府也具有强制再保险的能力,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再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主保险市场遭遇打击后,政府再保险计划会被设立。美国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the National Flood Insurance Program)覆盖了所有可能受洪水威胁的地区,到1997年为止,对洪水风险地区共提供资金4200亿美元。但是,美国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并未参与国际再保险,因此,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私有保险、再保险的发展。法国国有再保险公司,成立于1981年Saone Valley大洪水之后,该公司现提供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干旱等的强制性补偿,包括所有房地产及交通设施等。保险方出让给国有再保险的保费资本是该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其出让比例从40%到90%不定,平均约45%。日本的地震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政府三方共同分担责任的结构,且由政府承担最后地震险赔付责任,其投保率达到13%。保险公司将地震险保单出售后,再根据卖出的地震保险,到日本地震再保险株式会社全额购买地震再保险(A特别签约),而日本地震再保险株式会社则将所有保险公司购买的地震再保险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反向向各普通保险公司购买地震“再再保险”(B特别签约),一部分向日本政府购买地震“再再保险”(C签约),最后一部分作为自己承担份额保留。此结构,大大分散了再保险所承担的风险。

三、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对策研究

1.巨灾保险衍生品市场的产品设计。

资金来源,始终是再保险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发行了巨灾债券、行业担保损失、巨灾期权等产品后,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的进一步组合设计及产品定价上。由于巨灾风险的难以预测以及巨灾保险产品的流动性较差,巨灾风险产品的定价存在一些困难,诸如触发点、免配额、保费的确定等。过高的保费使得投保者的购买能力下降,最终将导致巨灾再保险的覆盖范围缩小及风险转移能力降低;免赔额的合理设定,将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有研究表明了未来巨灾保险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方向。第一,为了更大的发展,巨灾保险衍生品市场必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不仅仅包括对冲基金及私人股权。可以考虑发行份额的办法,即几种不同的风险被组合到一起,最后的投资组合被重组、拆分成具有不同预期回报率的份额。其中一些高风险等级的份额,往往被那些追求一旦灾难未发生而潜在的高收益投资者所吸引。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了此类交易,由ABN Amro和Guy Carpenter发起。其次,发展基于指数的衍生品。第三,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保险、再保险公司及投资者的需要。第四,发展基于股市波动分散化的衍生品。当股市被重大保险事件所影响,则该衍生品手段被证明是高度有效的,尤其是能覆盖诸如亚洲SARS等风险。

2.最优再保险的方式设计。

在存在逆向选择的前提下,巨灾再保险的方式设计问题变得复杂化。研究表明,存在逆向选择的最优政策依赖于信息不对称的性质。当信息不对称在于损失的可能性而不是损失的大小时,最优再保险合同应该采取标准的超额准则——主保险方承担小部分风险而再保险方承担大部分保险;当信息不对称在于损失的大小,而非损失的可能性时,最优再保险政策只承担小部分风险,而留给主保险方更大的风险。由此意味着无法对最优再保险政策给出一个统一的形式(David M.Cutler and Richard J.Zeckhauser, reinsurance for catastrophes and cataclysms, NBER working paper 5913, February 1997)。

3.寻求政府参与的合适比例。

寻求一个政府参与保险、再保险的合适比例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完全由政府担保或政府承担再保险的最后诉诸人,则将导致缺乏激励私有保险市场发展的动力;政府参与过少,则私有保险市场承担的风险过大。即使可以寻求资本市场融资,当巨灾发生时,资本仍然可能不足以赔付。有研究表明,虽然政府为飓风及地震等提供保险是不必要的,但是政府应该提高对巨灾保险市场的监管,取消对阻碍保险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管制。本文认为,政府参与保险、再保险市场的程度应该视各国的情况而定,如其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有无保险衍生品市场、投保人的比例如何、保险、再保险公司的资金情况等。

四、中国巨灾再保险市场发展及政策建议

(一)中国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市场上共有四家再保险公司,分别为中国再保险、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和科隆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还很慢,面临较多问题。

1.再保险供求格局失衡。

从再保险需求来看,中国保险费和保险额的连续多年来的增长直接增大了对再保险的需求。尤其是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频发的自然灾害也增大了对巨灾再保险的需求。从再保险的供给看,中国再保险市场规模很小,承担巨灾风险的能力有限,再保险供给严重不足。中国商业再保险市场是世界上最小的市场之一,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1%。据中国保监会估计数据,2008年初的大规模雪灾带来的损失将近1111亿元,但保险业的理赔仅约10.4亿元,不足1%。再保险的比例则更低,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平均约为36%。可见,中国巨灾保险的覆盖率和投保率是极其低下的,急需大力发展巨灾保险、再保险。

2.保险公司自留风险过大。

从自留比率看,中国直接保险公司的自流比率偏高。一些保险公司甚至超过最低偿付能力标准规定的最大可接受保费进行承保。高自留比率说明我国直接保险公司普遍存在超额自留即超承保能力承担风险责任现象。此外,我国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开展了洪水保险和少量的地震附加保险,有研究表明,目前国内有效保单中,洪水、风暴的累积责任约为13000亿美元,其中至少有80%至90%风险累积在国内,未向国际市场再保险(同上)。这说明,目前我国国内保险公司在自然巨灾等方面存在的责任累积数额巨大。

3.再保险市场主体数量少且不健全。

一个完整的再保险市场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保险公司。就目前中国再保险市场上的四家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科隆再保险来说,经营主体单一,缺乏竞争。另一方面,我国的再保险总体承保能力偏弱且分散,在巨灾风险方面对国际再保险市场高度依赖,境内商业分保业务占全部商业分保业务的比例还较小。

4.再保险法规及监管缺乏。

保险、再保险监管的不充分容易带来巨灾保险的高价格及低数量的风险转移。中国没有专门的再保险法规,其监管主要是依据《保险法》对自留保费收入、每一危险单位自留额及国内优先分保等几条原则规定。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关于再保险的规定主要集中于对再保险业务的规定,没有对再保险组织等的管理规定。缺乏独立的再保险立法,对于再保险制度的规定不健全,与国际再保险立法存在很大差距。这也可能是由于再保险市场主体数量的不足、再保险理念缺乏及再保险业务数额偏低带来的。

(二)中国巨灾再保险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建立保险、再保险、政府三位一体的巨灾保险机制。

由于中国人口稠密、自然灾害频发,洪水、地震给中国带来的损失数额是巨大的。保险、再保险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承担全部灾害赔偿,仅有政府救助计划也是不可行的。可考虑建立保险、再保险和政府三位一体的巨灾保险机制,但是应把握政府补助的比重不可过大,尤其是中国正处于巨灾再保险市场发展的初期,过多政府资助所带来的道德风险不利于巨灾保险市场的发展。同时,对灾难风险不同地区进行划分,指定分等级的保险费率,对灾难风险较低的地区实行低保费,减少逆向选择。

由瑞士再保险提出的巨灾共同体计划是可行的。其核心思想是,根据损失的大小,所有利益相关方在承担灾害损失的时候扮演不同角色。在损失很小时,由购买保险的个人自己承担免赔额以内的损失;发生中小型灾难时,保险公司承担大部分损失;对于重大自然灾害,由再保险公司或由资本市场承担大部分损失;若发生罕见的自然巨灾损失,金融行业无力提供足够保障,政府可参与,成为最后的保险人。其优点在于,将灾难进行分等级,且设定免配额,减少道德风险;同时由于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再保险和资本市场共担损失,可提高再保险的供给激励;政府在金融行业无力提供保障后才充当最后的保险人,一方面可激励私有保险市场及保险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政府提供公共品的优势。

2.加快发展巨灾风险的资本市场融资。

在巨灾共同体计划中,涉及再保险公司和资本市场共同承担重大自然灾难的损失,由此带来要求,应加大国内再保险的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尤其是中国遭受的灾害损失巨大,向资本市场寻求资金来源,是最好的方式。但是,鉴于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起步阶段,可考虑由瑞士再保险等成熟国际再保险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向中国市场发起巨灾债券,前期采取本金保证型、未来逐步引进本金风险型的发行模式。前者将保证投资者的本金可得到足额偿还,风险较低,且初期可设定较高的收益率,吸引投资者;同时,加大对巨灾债券的宣传,使投资者认识其运作机制。

3.加强风险建模及对灾害的损失评估机制研究。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巨灾保险、再保险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将影响到其保险产品的定价等,也是建立保险业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所不可或缺的一方面。由于地震等巨大自然灾害的不可预测性较强,目前对基于计算机模拟的风险建模依赖性越来越大。与国际上如国际巨灾风险建模公司AIR环球相比,我国在巨灾风险模型方面发展较为落后,对灾难损失的评估速度也较慢,同时,也存在评估的准确度等问题。

4.加强再保险立法及监管。

随着法定分保的结束,可继续实行国内优先分保政策;完善再保险公司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尤其在中国目前再保险主体数量不足的前提下,不可盲目增大再保险公司数目,应该严格考察其公司的资本金要求、营业范围要求、组织形式要求、保证金要求等,以保证再保险体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随着未来巨灾再保险和资本市场的融合,对保险品衍生市场的监管也应加强,应该参考国外对衍生品市场的法规建设。

(本文作者: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研究生)

责任编辑史小今

作者:钟 伟 顾 弦

再保险市场发展论文 篇3:

跨越式发展再保险市场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首次以国务院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

保险业是上海金融市场“短板”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的三大支柱。要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就必须确立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地位。因为国际金融中心,往往又是国际保险中心。纽约、伦敦、东京和中国香港是世界上四个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它们同时又是国际保险中心。

纽约是美国保险市场的代表,雄据世界保险市场之首;伦敦是现代海上保险业的发祥地,数百年历史的劳合社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保险市场;东京荟萃了全日本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保险公司,虽在历史的变迁中几经盛衰沉浮,终究随日本经济的跃起而迅速发展、繁荣,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中国香港虽弹丸之地,却有着200家左右保险公司角逐世界保险市场。可见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必有国际保险中心做支撑。

但目前上海金融业发展很不平衡,保险业的发展还是远远落后金融其他各业的发展,比金融业中的银行业、证券业还有很大差距,可以说,在金融业的银、证、保“三足鼎立”中,保险的一足是最薄弱的,是“跛”足的。管理学上有个木桶理论,说的是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组成这个木桶的最长的木板,而恰恰取决于组成这个木桶的最短的那块木板。如果这个木桶有一块木板大大短于其他木板,那么这个木桶的盛水量也只及这块短木板的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就上海金融市场来说,保险业就是那块短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曾是我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和保险中心,拥有数百家银行和保险公司。因此要重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逐步达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宏伟目标,加快上海保险业发展的步伐,应该使“跛”的一足尽快健壮强大起来。

再保险业为“短板”中的“短板”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保险业恢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保险业有了飞速发展,到2008年上海总保险费已经达到600多亿元。原保险业的大发展,使风险大量集中,必然产生大量的再保险需求。但上海的再保险业与原保险相比更为薄弱。

保险公司的再保险意识不足。再保险率低,保费自留率过高,寿险的保费自留率更是高达98%至99%,分入业务几乎没有。过高的自留比率抑制了再保险需求。由于我国商业再保险起步晚,积累的数据和信息系统条件也难以为有效风险管理提供基础,多数保险公司对风险的管理仍旧是采用保单保额管理而非危险单位管理,对于危险单位的划分缺少统一的标准,使得保险公司不能合理确定自留额。再保险技术的缺失,难以为上海再保险中心建设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

再保险业务是保险人分散和承担巨额保险风险的保险,技术要求更为复杂,再保险行业,往往令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目前上海的专业再保险机构依然很少,除了由原中国再保险公司分解的产寿险再保险公司各一家外,还仅有两家外资再保险机构,业务发展也很缓慢。一些保险公司虽然具有接受再保险业务的资质,但由于再保险产品的开发需要更多更高要求的数据和技术的支持及人才的支撑,所以再保险供应方的缺乏,使上海的再保险市场,仅仅表现为一个单向的分出业务市场。

按国际惯例,再保险业务大多都是通过保险经纪人安排、撮合成交的,而目前上海通过保险经纪公司安排成交的再保险业务所占的份额极少,几乎可忽略不计。由于再保险经纪人需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因而专业再保险经纪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再保险业务发展的桎梏。

再保险市场与航运中心建设相辅相成

上海保险业是建设上海金融中心的“短板”,再保险又是进一步发展上海保险业的“短中之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可能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后腿。但事物是可以转化的,再保险的落后也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从而具备后发优势。

国务院文件指出,“积极发展上海再保险市场,鼓励发展中资和中外合资再保险公司,吸引国际知名的再保险公司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培育发展再保险经纪人,积极探索开展离岸再保险业务。” 现在离2020年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只有短短11年,时间十分紧迫。为此,上海保险业的发展不能按常态进行,必须抓住现在的有利时机,走创新发展之路,实现上海保险业的制度创新,才能使上海保险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建设上海再保险市场为抓紧建设上海国际保险中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和制度创新,就是先建设区域性的上海再保险市场,创新再保险交易制度、方式和手段,并逐步创造条件向国际再保险市场发展;以再保险市场的制度创新带动上海保险市场的整体发展,使保险的一“足”,尽快强壮起来。

上海再保险市场的建设将辐射出巨大的经济作用与社会作用。通过再保险市场这一平台及完善的服务体系,可以在短期内聚集国内外资源,促进再保险业务的发展,提高原保险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业务拓展能力,保证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使上海的保险市场尽快与国际接轨,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和发展,使之逐步成为远东乃至世界的再保险中心。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一部分,上海再保险市场的建设将与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上海再保险市场的框架内积极探索开展离岸再保险业务,可以发挥两个中心的联动作用;再保险市场的建立将促进上海国际保险中心的建立,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实现在2020年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目标。

作者:徐文虎

上一篇:荒漠化林业科技论文下一篇:我国大学物理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