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企业市场竞争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企业的生存和经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得比较晚,而且受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很深,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实际实施当中有很多问题和风险。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提出了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创新的方法和措施,以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保险企业市场竞争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保险企业市场竞争管理论文 篇1:

建立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

【摘 要】 介绍建立广西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的意义,论述体系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推广应用的有利环境,提出发展诚信评价管理体系的工作要求。

【关键词】 航运企业;诚信经营;管理评价

1 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工作的意义

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主要是指运用企业诚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企业诚信经营的水准,并根据评价结果对被评价企业进行相应管理,从而达到行业调控、维护市场秩序的目的。目前,中国海事局出台了航运企业安全诚信管理办法,浙江、江苏、湖北、重庆等水运强省(市)也建立了各自的航运企业诚信评价制度。这些制度、措施的出台,深受广大诚信守法、注重安全的航运企业和船舶的大力支持与欢迎,极大地促进了水运行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共拥有船舶艘、功率173.08万kW,载重吨621.56万t,集装箱箱位6.85万TEU;全区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98亿t,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74万TEU,是一个航运大省。然而,广西尚未建立有效的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制度,全区所有航运企业不分优劣处于同等监管力度下,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行政资源。同时,部分航运企业及其船舶在市场经营中存在失信行为甚至主观故意失信从而获取不正当收益,由于未受到有效惩罚,以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给水运市场经营秩序造成极大的危害。缺乏诚信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缺乏完善的行业自律规则就没有良好的行业运行秩序。随着广西北部湾港及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步伐的加快,广西水运行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研究建立广西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对促进航运市场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2 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研究的总体思路

一个完整的诚信评价管理体系,需要从诚信制度、诚信活动界定、诚信管理服务系统、监督与奖惩等四方面来构建,形成一个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

2.1 诚信制度

与我国其他水运强省(市)相比,广西水运行业属于后发展地区,有着明显的地区特点。从目前已经出台的诚信评价管理制度、措施来看,我国海事局已经在船舶安全方面进行了界定,浙江、江苏、湖北、重庆等省(市)的诚信管理制度也与地方海事结合在一起,而广西海事管理统一归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没有地方海事机构,这就使得建立评价管理体系时要注意与其他省市之间的差别。同时,广西航道、船舶检验、港口、运输统一归口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下属的广西港航管理局进行管理,这又给全区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管理基础。

目前,广西港航管理局根据广西交通运输厅授权,行使全区水路运输、港口、航道、船舶检验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职责,下设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4个航道管理局以及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贵港等6个船舶检验局。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对全区国内水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服务业实施行业管理;负责全区港口行业管理;负责对全区航道及其设施实施维护和与通航有关设施的航道行政管理;负责对全区船舶(国际航行船舶除外)及其船用产品、设计图纸进行法定检验、审查认可并签发相应证书;负责全区有关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和监督实施工作。同时,对全区14个港航(航务)管理局(处)、沿海3个港口(务)管理局(办公室)行使行业指导职能。广西的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制度可以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及其港航管理局的指导下,从企业诚信经营角度出发,统筹航道、船舶检验、港口、运输方面的部门行政资源,制定具有广西特色的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制度。

2.2 诚信活动界定

航运企业诚信活动界定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企业经营活动要素确定企业诚信经营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

诚信经营的基本准绳在于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航运企业诚信经营指标应主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及其《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国内船舶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及其《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预警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来考量。从目前广西航运企业经营及水运行业管理实际来看,评价指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资质保持方面:企业及其船舶证照齐全、有效,安全管理和经营管理台账建立健全,按规定设立满足经营需要和安全管理要求的经营、海务、机务、船员管理组织机构,各类基础档案、台账健全,按规定提供资质报备材料,年度经营资质核查结论为“合格”。

(2)合法经营:企业以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为核心价值观,经营者、管理层和员工有较强的诚信理念和信用风险意识,严格遵守相关水路运输规则,不超越经营范围从事营业性运输,以正当手段揽客、揽货,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与所经营船舶签订安全责任书,履行船舶安全管理职责,使用规定的运输票据开展经营活动,无违反运政、航道、船闸、港口、海事和治安消防管理等有关规定的违法行为记录。

(3)服务质量:切实履行运输合同,建立并履行服务承诺制,货损货差率符合规定,客货运输安全文明、保质保量,所经营的客运船舶按照核定的船名、航班、发航时间、航线和停靠站点航行,无负主责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4)社会责任:积极完成政府指令性运输任务,社会声誉良好,无货主、旅客投诉及被新闻媒体曝光批评事件发生,无行政处罚及刑事案件发生,认真执行管理部门政策文件及要求。

对上述四个方面进行指标的甄选,并通过对管理部门、航运企业、运输船舶的实地调研,运用科学方法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结合行业实际,认真考虑指标的重要程度,采用合理方法,对指标进行合理赋值,完善评价标准评分表;选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计算出航运企业所属等级,从而为航运企业排序。

2.3 诚信管理服务系统

水运管理部门应建立诚信管理系统,公布诚信企业申报、评审、结果公布等操作流程,全区各航道、船舶检验、港口、运政管理部门及航运企业能够在该系统进行诚信管理评价业务操作。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应基于通俗易懂、操作简单、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从而为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2.4 监督与奖惩机制

根据评价结果,建立符合广西航运市场实际的监督与奖惩机制。惩戒失信企业,激励和保护诚信企业,是建立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办法的主要目的。诚信企业的评价应接受社会监督,评价结果经得起从业者的考核。对被评为诚信企业的航运企业,根据诚信的优秀等级,给予其在延伸航线、新增运力、扩大经营范围、港口装卸、船舶检验、发放技改资金及过闸优先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日常监管方面予以适当放宽时间间隔,根据金融、保险、航运交易所等相关单位及企业在经营、招商、招标投标等活动中的需要,提供企业有关诚信信息。对被评为不诚信企业的航运企业,从严加强监管,将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从市场经济的主流中剔除出去。

3 建立实施航运企业评价管理体系的有利环境

目前,广西水运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为建立航运企业评价管理体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实施航运企业评价管理体系具有现实可行性。

(1)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运业的发展。目前,广西水运业处于多重机遇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全区水运业的发展,成立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和自治区西江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一江一湾”建设如火如荼,迫切需要水运行业管理技术水平同步提升。

(2)行业管理部门和市场经营主体的共同需求。随着广西水运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运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无论是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还是市场主体的日常经营,都迫切需要借助一定的市场运作工具作依托,市场存在这种客观需求。通过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的实施,航运企业可以申报诚信企业,在市场中进一步提升自身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吸引社会资金,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创造条件。水运管理部门通过诚信评价管理体系的应用,可以有的放矢,提高行业监管效率;通过树立行业标杆,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打造行业品牌、领军企业,淘汰不良企业,进一步维护健康稳定的市场经营秩序。

(3)具有良好的实施条件。目前,广西水运行业管理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快速发展,包括港口管理信息系统、航运管理信息系统、航道管理信息系统、广西港航视频监控平台、航标遥控遥测系统和船闸联合调度系统等在内的全区港航管理信息化平台已初步建成。行业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为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指标甄选、信息采集和评价管理条件,为进一步推行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由广西港航管理局主导诚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使得该体系的建立、推广应用和日常运转发布工作等有了实体依托,提高了评价的权威性。

(4)已取得良好的前期研究成果。广西港航管理局在日常工作中已经进行了一些前期研究,如定期进行航运企业经营状况分析、企业造船信息通报、水路运政系统及运单系统的应用等,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数据收集方式方法,与各级航运管理部门、航运企业建立了定期信息联络机制,为航运企业评价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和方法。

4 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的发展

广西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客观现实性,是水运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能够优化水运市场竞争秩序,推动航运企业壮大和发展。同时,航运企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指标体系的内容又是随着水运行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水运管理部门应成立相应的机构和落实专门的管理人员,推动体系的开发、应用和管理,提升行业管理技术水平,为广西从水运大省向水运强省的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陈梓松

保险企业市场竞争管理论文 篇2: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摘要: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对企业的生存和经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得比较晚,而且受传统财务管理方式的影响很深,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实际实施当中有很多问题和风险。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提出了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创新的方法和措施,以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措施

企业的财务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保证财务管理的稳定和安全。所以,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如今社会和科技都在快速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应用了信息技术,改变了原来的人工计算和管理。可是,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起步比较晚,没有先进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需求,所以必须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

1、影响我国财务管理创新的因素

1.1财务管理缺乏相应的创新思想

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发展和生存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也要进行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要求,给企业加入新的思想和竞争实力。可是,如今我国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创新思想和意识,很多企业不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创新,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创新管理缺乏意识[1]。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对财务管理的正确认识,认为财务管理只是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发展,企业如果有好的产品销售,就会有很好的经济利益,认为财务创新会给企业增加经济负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消耗。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不积极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第二,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全面清晰的创新认识,把财务管理工具的创新当做是财务创新,认为进行财务信息化系统就实现了财务创新,对其他方面的创新改革采取了忽视态度。总之,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都没有积极主动的创新思想和意识,对新鲜事物不接受和尝试,不能进行和国际接轨,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现在新的管理形式不符合,阻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1.2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风险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因种种原因会有一些风险存在,假如不能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防范,就会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可是,如今企业进行的财务管理只重视资金的管理,忽略财务管理的其他方面。第一,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在快速的发展,增加了大量的财务管理信息数据,原来的财务管理过多的重视内部信息数据的管理,忽视了企业的外部信息数据,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数据信息不完整,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第二,企业实施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控制风险的难度。可是我国现在的企业管理很多都是人工管理,缺少相应的风险管理系统,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制度不严。

1.3企业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当前的企业,大多数都缺少相应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很多财务管理者都应用和依赖传统管理方法,并且财务管理也没有先进的意识和理念,也不能把先进的技术方法在日常的工作当中有效应用,也不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发展适时进行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的变革,致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没有更好的综合素质和企业的发展相适应,更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新型财务管理需求。

1.4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我国如今的很多企业实施的财务管理都是进行分层管理,管理制度不完善。一般都是没有完善的财务报表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的财务报表导致报表内容不详细、记录和流向不明确等,对今后的账务查询很不利,并且也会使企业产生财务风险,严重的会由于财务周转不全、去向不明等造成企业的发展的阻碍甚至破产。企业在进行人员管理方面,为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尽量的降低成本,企业里经常是工作人员身兼多职,表面是给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可是却增加了个人的工作量,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降低,严重的会产生财务的纰漏。同时,因为一人兼做多职,会发生私用公职的现象,不能很好的对财务管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督管理。

1.5企业财务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

企业的财务资金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是现在很多的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还会按照传统模式进行管理,致使财务管理效率低,质量差。首先,我国的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没有很强的预算执行力。企业没有明确的资金支出规定和界限,资金如果发生问题,就会应用减少其他项目的预算进行补充和填补企业资金的亏空,这样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其次,企业没有过多的融资模式,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險。企业融资难是现在的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在新时期,如果不有效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一定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

2、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有效措施

2.1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和加强

要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就一定要在思想观念和意识领域进行重视。第一、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建设更好的财务管理创新环境,进行财务管理的创新是财务部门的任务,也是企业其他相关务部门的职责和任务[2]。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建设每个员工都参与财务管理创新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全员创新。第二,在企业内部树立财务管理创新意识,结合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进行财务管理、应用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让每个员工都有创新思想和意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创新。第三,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有效学习相应的财务知识,引进和学习相关企业的经验,随着金融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对相关技术和知识进行积极学习,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创新,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2.2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的构建

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要注意财务风险管理的改进,引入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进行财务风险的防范,把财务风险有效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多元化经营是进行风险分散的最佳方法,另外可以利用风险转移法,这里有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方法。除此之外,企业要进行自保,就是企业要进行预算提取风险补偿金,进行分期摊销。

2.3有效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在的社会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可是还需要一定的人工操作,如果不认真对待,就可能出现差错给企业带来损失,所以,企业必须有效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一,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增强其專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企业的培训可以是对外交流培训,也可以是自学和委托培训等,企业鼓励和给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要求其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和认识到财务管理的新形势、新方法和新问题。进行有效的培训和学习真正提升其综合素质财务管理能力水平。第二,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应用考评机制可以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激发财务管理人员的潜力,积极有效的开展财务管理。有效的建立和应用考评机制,要以人为本,有效进行过程性和年度考评相结合,要有效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2.4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有效完善

要做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必须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完善。第一,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合理有效的完善,对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和切实落实,并进行岗位职责的细化,有效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3]。第二,建设企业的资金运转制度。企业进行稳定健康的发展,就要让资本不断运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行财务管理就是进行有效管理资本,让企业的资本能够更好的运转和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必须制定相应的资本管理制度,增加资本的运转效率。如今是经济发展的时代,必须建立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才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2.5有效进行企业的资金控制管理

企业财务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进行资金的安全控制和管理。企业的财务人员一定要有资金成本和风险管理的意识,要重视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有效控制,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资金的合理用应用和运转,防止出现过多支出的现象。所以,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要建立合理的资金控制管理制度,进行有效资源运转决策,确保企业资金运转的安全,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企业财务管理的传统模式与现代的发展不适应,可是,仍然有很多企业固守陈旧模式,不进行创新和发展,导致企业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陷。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进行有效的创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意识和风险防范,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有效控制企业资金,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促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盛勇,许楠.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16(3):104-110.

[2]林宏.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5).

[3]许京.试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J].山西农经,2018(2):102-102.

作者:劳欣怡

保险企业市场竞争管理论文 篇3:

价值链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很多现代企业都把成本管理当作企业成熟阶段中一项关键工作来研究。本文在分析传统成本管理局限性的基础上,引入价值链管理思想,就开展价值链管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活动,也是企业发掘各种潜力,提高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他们认识到,一个企业如没有有效的成本管理,生产过程和经营活动中出现大量成本失控环节,即使有再好的战略目标,再好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抱负,恐怕都难以实现。

一、传统的成本管理

成本领先战略已经在竞争中成为企业的杀手锏。但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在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传统成本管理过多地关注于微观层面

传统成本管理是在许多既定条件下,比如厂房已经造好,产品已经设计出来了等等情况下做管理。这样对那些从一开始就已经产生差错的企业行为是无法进行控制的。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开销加大,使许多加工制造企业感到头疼,他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加强成本管理。但是,按照传统思路和方法来操作成本管理往往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在降低了成本的同时,企业也降低了竞争力。

(二)传统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降低费用,节约开支

这种方法固然非常重要,但却是一种消极的控制方式。传统成本管理往往较少考虑降低成本到底是为什么,单纯地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发生成本支出的环节很多,但并不是随便降低哪一项成本都行。比如盲目缩减研发开支,那么很可能也损害了企业的技术先进性;再如片面地把质量控制成本降低了,有可能产生质量下降、退货率增加的后果,产品销售将受到影响。

(三)传统成本控制方法在区分价值活动方面存在不足

企业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但企业的有些作业却并不创造价值。比如产品库存不创造价值,生产出来的废品还要减少价值。成本管理应该对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对竞争对手的成本状况考虑不多。

(四)传统的成本管理较多关注成本的核算和分析

特别是标准成本,它很大程度上都在集中关注成本的准确性,尤其关注制造过程的成本归集及分配,对成本的控制管理相对较弱。我们说一个加工制造企业的成本中,制造过程的成本占据了很大的摊销,但并不是全部,企业还需对其它活动有更多地控制管理。

二、价值链管理

针对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的不足,美国哈佛商学院MBA课程中就企业资源分析提出一个新理论——价值链分析法,即运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企业成本管理的本质目标应该是通过企业行为取得低于其竞争者的累积成本,从而赢得竞争优势,而不仅仅是成本优势。所以本文欲借助价值链理论,从企业行为的角度而非会计方法角度来考察企业成本。

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价值活动是企业所从事的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各项活动。不同企业的价值活动划分与构成不同,价值链也不同。对加工制造业来说,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包括采购、运输、加工制造、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内部后勤、外部后勤和市场营销;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企业运营中各种保证措施的总称)。每一种活动都包括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和质量保证活动三部分。企业内部某一个活动是否创造价值,要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活动所需要的东西、是否降低了后续活动的成本、是否改善了后续活动的质量。每项活动对企业创造价值的贡献大小不同,对企业降低成本的贡献也不同。每一个价值活动的成本是由各种不同的驱动因素决定的。价值链的各种联系成为降低单个价值活动成本及最终成本的重要因素。而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创新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方法要求企业在市场调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规划、设计、供应、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阶段发生的足以影响成本的诸因素进行科学、严格的计算,制定并分解目标成本;对实际发生的耗费进行限制和管理;并将实际耗费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保证完成预定的目标成本。其显著特点在于成本控制的战略性、系统性、科学性、主动性和全面性。价值链管理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诸多不足。它站在战略管理的角度,注意关注企业长期发展的宏观层面,避免为了短期效应而产生的短期行为;它不仅关注节源,更注重哪些价值活动在价值链中增值;通过对企业价值链中每一项价值活动的分析,不仅可以确定和发现每项价值活动对于企业价值增长有无贡献,还可以计算出贡献的大小;运用价值链管理的方法,企业将不再单单盯住那些标准成本的核算和控制,而是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整个价值链的整个过程,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

三、价值链管理的开展

(一)通过对外部价值链的分析,了解企业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探索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管理成本的可能性

企业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什么样的上游和下游价值链,如何维护、利用和管理这一层价值链,对于企业来说是成本管理首先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了解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减少浪费

1.运用价值链分析法确定与成本管理有关的价值活动

加工制造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解为九项与战略相关的价值活动:采购、运输、加工制造、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内部后勤、外部后勤、市场营销、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企业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包括:(1)外购经营投入成本:为生产而投入的原材料、储备物资、低值易耗品;(2)人力资源成本:企业为获得或重置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支出,如人力资源取得的成本(招聘、录用、安置等),人力资源发展成本(在职教育、岗位培训、脱产培训、进修等),人力资源保持成本(工资、奖金、福利、医疗、住房、社会保险等),人力资源离职成本(退休人员工资福利、职位空缺损失、职位交替前后效率损失;(3)资本化费用:指受益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支出。如固定资产(建筑物、机器设备、劳动工具、运输工具等),无形资产(专利、商标等),递延资产(企业开办注册费等前期费用、装潢费、租借设备的改良支出)等。

2.在成本管理中,企业必须将以上成本分摊到价值链的各项价值活动中去

分摊的目的是产生一个反映成本分布的价值链。比较各价值活动的成本分布,从而找出可以改善成本的突破口。管理者能抓住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那些目前所占比例较小,但正处于增长状态,并且最终能改变企业成本结构的价值活动却容易被忽视,把价值链分析方法应用于成本管理,可能会克服这一弱点。

如何分摊成本?总的原则是:外购经营投入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应分摊到它们发生的活动中去;资本化费用分摊到使用、控制它们或者对其使用影响较大的活动中去。通常采用三种分摊方法:(1)当成本与企业价值活动的因果关系可以直接认定时,可直接分摊,如生产成本;(2)虽不能认定直接关系,但可确认会产生未来收益时,可以根据资产特性分摊,如固定资产按受益期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计提摊销金额等;(3)既无因果关系,又不能预计其效益,则成本在当期立即确认为费用,如利息、业务招待费、诉讼费等立即计算为当期费用。

通过成本归集和分摊,可以发现过去未被重视的间接活动成本和质量保证活动成本之和占总成本的比例,远远超过管理者原先的估计,而且随着现代企业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会加大,网络系统、自动化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使得非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三)是要了解企业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明确企业自身的强势和弱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行业、市场、战略这三维来确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采取的策略,并制定相应的成本优势策略。企业获得成本优势的战略途径有两条:一是针对以上提出的影响成本的各项价值活动,根据重要性原则选择占总成本比重大的价值活动,控制或改变影响它们的结构性因素来获得成本优势;二是再造原有的价值链,采用效率更高的方式来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

对价值链中不能增加价值的环节,要通过减少浪费来节约成本,包括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如对采购活动来说,采购价值可以说是基于时间和质量的一种竞争。真正创造采购活动价值的是选择供应商和收货入库。因此控制采购成本的焦点问题之一是来源管理,即发展新的可靠的供应商;之二是供给管理和物料管理系统。对这些重要环节的管理应体现在日常的采购活动中,而不是等采购计划下来以后才开始这一步。与供应商的关系是采购工作的核心,集中体现在供应商数据库、供应商的发展和评价、谈判策略和能力、因供应商而异的采购技术、与供应商的合作及相互参与共同开发等,这一部分应是采购活动的重点。物料管理系统要解决经济库存与订货提前期的关系、仓库的合理布点、物品的合理放置和保管等问题,为提高采购活动质量和效率提供需要的准确数据信息。采购部门在每一次采购活动进行时应描绘出实际的价值链,并记录下整个价值链的总成本及成本变化分配情况,找出变化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较科学地获得采购成本产生的根源,找出控制成本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系统数据库、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从事价值活动人员的素质等都能为节约成本提供机会。同理,其他价值活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业务,进行分析,最后可以得到整个价值链的实际成本信息。

四、注意的问题

价值链管理的分析方法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还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需要在各方面做好价值链管理的支持工作。

(一)价值链管理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平台实现价值链全程人员统一管理和认识,实现各个价值系统的集中和统一入口。通过控制内部、单元技术,实现个性化的系统定制,形成一个统一的用户交互界面,实现数据交换的“枢纽”功能。根据管理和分析的需要,通过信息平台来实现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抽取和整合。同时,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基础上,实现价值链上所有价值单位的信息发布与共享、日常办公、决策支持、绩效管理等应用功能,构建企业办公管理平台。

(二)为适应价值链管理机制,对现存的组织机构要进行必要的变革,以创造良好的支持系统。要精简和关闭原有影响企业效益(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业务,使组织机构趋于扁平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精于核心业务、成立急需的机构和进行业务研究创新。

(三)集成与优化企业内部价值链要建立与价值链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如建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标准制度,建立以现金流量为基础、以经济增加值(EVA)为内容的绩效评价体系等等。

(四)价值链管理实施的另一个问题是数据的收集。现在会计系统建立的基础不是基于价值链这种活动与流程的思想,因此不能为其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所以,为了支持价值链管理的实施,必须基于价值链管理的思想对基础会计系统进行改革,按照价值管理的要求重新建立规则和数据,以提供必要和准确的数据。

作者:丁兰芳

上一篇:公安机关内部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数学课程设计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