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步伐管理论文

2022-04-17

陈巴尔虎旗水草丰裕,是呼伦贝尔草原的腹地和精华所在,享有“天堂草原”的美誉。近年来,这个旗牢牢把握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关注民生三大任务。紧紧围绕农牧业产业化、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标,充分利用地缘、资源、人文、政策四大优势,实施收缩、转变、拓展、提升“四大战略”,扎扎实实推进新牧区建设。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建设步伐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生态建设步伐管理论文 篇1:

黄平林业生态建设刍议

【摘要】本文介绍了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林业生态恢复建设的状况,同时介绍了森林生态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黄平县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的建议。

【关键词】黄平县 林业生态 发展建议

前言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黄平县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省、州的高度重视下,林业生态建设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今森林覆盖率已由1985年的15%上升为41.87%。但是,相对黔东南自治州的兄弟县、市来看,黄平县林业生态建设还有很大的差距,黄平县林业生态建设还必须依靠科技、用好政策、深化结构调整、强化林政管理,加快建设步伐,迎头赶上。

1.黄平县林业生态建设概况

黄平县国土面积1669平方公里,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56%,到1957年下降为30%。1958年伐木烧炭炼钢铁,1959年砍伐木材“放卫星”,人为地毁坏大量森林;统配时期价格低,加之林权不稳定,变更频繁,而且国家取之于林多,用之于林少,极大地挫伤了群众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引发了乱砍伐,又由于森林火灾、虫害、风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黄平县从1957年到1985年28年间,森林覆盖率由30%下降到15%。

1986年后,黄平县对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做出了规划,采用无偿投资建用材林基地、社会集资建用材林基地等多种形式,开展全民植树造林绿化活动,后来又改无偿投资造林为有偿投资造林,到1998年,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15%上升到28%。1998年黄平县率先实施国家天保工程,至今累计获天保工程资金1819.25万元,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面积222842亩,其中人工造林34156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33459亩,以植代播9195亩,封山育林146032亩。现在黄平县有林业用地1413038亩,占全县国土面积56.48%;有林地990311.9亩,林木绿化率64.3%,森林覆盖率41.87%,比1998年净增了13个百分点。

2.森林生态的演替规律

森林生态的演替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1)原生演替是在无外力作用下依照裸岩——地衣——苔鲜——草本——木本的顺序进展演替,从黄平县的地理环境出发,演替进展顺序应是:灌草丛——灌丛——先锋树种——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气候顶级群落);(2)次生演替分为逆行演替、进展演替两种。逆行演替是在外来力的作用下,按照森林——灌丛——灌草丛-——草本——裸岩的群落退化的演替;进展演替则是在人的作用下按照先锋树种(发生期)——针阔混交林(演替期)——落叶阔叶林(相对稳定期)的群落复生演替。

3.加快黄平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建议

首先,要从黄平县山地森林植被所处的生境和所处的演替阶段,采取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林业生态建设模式。在裸岩地及极端瘠薄的粗骨土地,实行封禁措施,采取种草育灌——种植先锋树种——栽针保阔——栽阔保针——去针留阔的原生演替造林;在水土流失、光照强烈、湿度变幅较大至今只适应较强的草本灌木生长(较多为山草坡及石灰岩藤刺灌丛)的砂石山林区,要因地制宜采取先锋树种——直接栽针——阔叶复壮改造——针阔混交的次生演替进行造林。

其次,加大良种基地建设。要造林,要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就必须有充足的种原基地。黄平县横坡国营林场,是以松为主生产科研相结合的“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该园承担着南方14省的57个产地的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其试验成功的“马尾松小砧嫩梢嫁接法”被广为推广。与此同时,该园引进的国外湿地松、火炬松造林试验也获成功。扩大良种基地建设,加大树种研发的范围和力度,确保黄平县发展林业生态的需要。

再次,要创新机制,加强建设绿色精品力度。要建立健全责任和利益机制,把责任和利益统一起来。要加强退耕还林的检查,要明确造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将任务、责任、权益落实到户,落实到人头,真正做到“造林、管理、受益”相统一。要加快林权制度改革,尽快及早完成宗地勘界发证工作。采取城镇职工造林、造林点群众造林、发包造林的多种造林方式,切实解决“谁造林、谁受益、谁管理”,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林。开辟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合理流转土地,投资发展生态经济林,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第四,加强林政管理。黄平县为加强林业管护,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录用396名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有摩托车驾照的专职护林员。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必须经常对他们加强职业道德和防火、检疫、执法等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将他们打造成为一支业务精、思想好、身体强的护林队伍。要通过加强林业队伍的建设来提高林政管理水平,加大林业案件的查处力度,强化木材经营市场管理,做好砍伐和迹地造林规划。

第五,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为农民致富谋良策。结合黄平县的实际,从市场经济出发,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林,建设绿色农业,使农民从发展生态林业中走上富裕的道路,与此同时,把绿色产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建设开发保护好朱家山、大湾山两个自然保护区,走保护——开发——保护的良好循环之路。

4.结语

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是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和根本利益。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是黄平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续战略任务。

吴寿昌(1973-),男,苗族,贵州黄平人,贵州省黄平县林业局,林业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种苗执法、营林生产、各工程造林规划设计、技术指导、验收等营林工作。

作者:吴寿昌

生态建设步伐管理论文 篇2:

实施“四大战略”推进新牧区建设

陈巴尔虎旗水草丰裕,是呼伦贝尔草原的腹地和精华所在,享有“天堂草原”的美誉。近年来,这个旗牢牢把握发展经济、保护生态、关注民生三大任务。紧紧围绕农牧业产业化、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标,充分利用地缘、资源、人文、政策四大优势,实施收缩、转变、拓展、提升“四大战略”,扎扎实实推进新牧区建设。

——实施“收缩”战略,加强陈巴尔虎草原的保护和建设。通过生态移民,对草场沙化退化严重的地区实施移民安置、转产等方式,实现人口向苏木镇集中,使生态与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达到减少牧业生产人口的目的。该旗呼和诺尔镇乌布日诺尔嘎查曾因生态恶化而导致牧民生活十分艰难,为改善生态、治穷致富,该旗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了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路子,综合利用项目资金建起了生态移民小区。牧民迁移后,对其草场实施围栏封育、架设沙障播种草籽。为提高迁居牧民收入,生态移民小区规划为重点奶业发展区域,小区牧民以自愿合作的方式饲养高产奶牛,使人均年收入提高到了3000—5000元,获得了生态效益与牧民增收的双赢。

促进草原休养生息,采取“增大减小”措施,优化畜群结构,2010年牲畜总头数已控制在75万头只以内。近年来,由于气候持续干旱,鼠虫害频繁,全旗草场不同程度地退化和沙化。传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靠天养畜、超载过牧、过度打草及采药者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的破坏,客观上也加速了退化沙化的进程。面对严峻形势,陈旗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保、退、封、育、建”等措施,加快生态建设步伐,认真实施退牧还草、划区轮牧、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防护林工程生态建设项目,加大对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建设项目投入,昔日的沙丘变成了绿洲,美丽的草原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同时也为大力发展饲草饲料产业,为畜牧业上水平、上规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实施“转变”战略,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增长方式上,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经营管理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饲养方式上由自然放牧向半舍饲与划区轮牧转变。大力推行休牧、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实行划区轮牧或季节性休牧,生态建设项目区和草场沙化退化严重地区则采取全面禁牧的严格规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大科学养畜技术含量,建立质量效益型畜牧业。按照“远肉近乳”、“增牛减羊”的原则,调整产业布局和畜群结构,加快牲畜品种改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模化养殖和奶牛小区。加快了牲畜改良步伐,畜群结构进一步优化,累计建冷配站(点)129处,实施奶牛胚胎移植200枚,改良牛10万头。引进无角多赛特种公羊,实施经济杂交2.5万只,胚胎移植400枚,加快了乳制品加工业的进程,哈达、亚华、金利三家乳品企业,生产的哈达牌、南山牌和金山牌系列婴幼儿及中老年高钙奶粉,远销湖南、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带动了全旗奶业的发展。

这个旗先后被中国奶业协会和自治区奶业协会分别授予全国牛奶生产强县和全区奶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建成了一批农牧业产业化基地,其中克林泰克奶业基地、亚华乳业等6家农牧业产业化基地被评为市级农牧业龙头企业,全旗奶业协会、扶贫联合体、奶牛合作社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15个。以乳肉品加工企业、奶源基地牧场、各类协会组织和牧户组成的乳肉产业化链条初步形成,提高了与市场的对接能力和牧民增收致富能力。加快引进饲草料加工企业,以市场化运作,契约式联结,订单式生产的方式,生产干草捆、草块、草粉饲料等。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在扶持和发展牧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方面,探索出了“支部+协会+牧民经纪人”的有效途径,建立各类协会15个,培育经纪人21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奶牛合作社、肉羊合作社,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向全旗29个嘎查各选1名科技特派员,帮助牧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科技推广。

陈旗白音乌拉嘎查2006年被确立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试点嘎查村”,围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思路,在新牧区建设中,把生态文明作为重中之重,走以生态良好为基础的发展道路: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中心任务,不断增强畜牧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把加强基础设施作为突破口,使生产、生活得到整体提升;把创新发展思路作为保障,积极探索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了由牧民自愿、自主建设,有效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几年来,该嘎查坚持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步伐,构建以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畜牧业为主体框架的新型嘎查生态经济模式,根据产业布局与功能将嘎查分为奶牛养殖、肉羊养殖、现代生态观光牧场、饲草产业、退化草场禁牧等5个功能区,取得了生态、经济、环境等事业的共赢。

——实施“拓展”战略,拓展牧业发展领域和途径。构建牧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开拓畜产品市场,拓宽牧民增收渠道。拓展牧业产业链条,逐步健全产加销各环节和贸工牧各领域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牧业增值增效。拓展畜产品市场,实现由局部市场向国内、国际大市场对接,加强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完善畜产品市场体系。陈旗呼伦贝尔羊项目利用射频识别技术与EAN·UCC系统相结合,对呼伦贝尔羊的大规模养殖和羊肉制品进行跟踪和追溯管理技术,改变以往呼伦贝尔羊在市场上真假难辨的局面,实现畜牧业由传统的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通过项目带动、企业拉动,实现项目与龙头企业的衔接,在走特色路打响地方牌上下大力气、做大文章,据统计显示,经过技术、品种改良后的呼伦贝尔羊,大大提高了出栏率和商品率,牧民每饲养一只呼伦贝尔羊提高了经济效益25—40元,户均年纯收入平均提高4000元,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全旗2000户牧民增收,实现纯收益1600万元。与此同时,该旗还积极拓展牧区社会化服务领域,建立畜产品加工与收购的服务体系,成立牲畜交易市场,抓好畜牧业生产服务管理,狠抓中介等薄弱环节,填补管理空白,为新牧区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几年前,该旗的格根胡硕嘎查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嘎查,许多牧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嘎查集体收入微薄,无法保证正常运转。针对这一状况,这个旗积极探索研究,成功开辟了一条壮大嘎查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使这个嘎查的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发展、扶贫见效的双赢结果。雄厚的集体积累成为80户牧民共同富裕的补给站,一道免受贫穷困扰的保障线,成为推进脱贫致富和普及先进文化的播种机。

——实施“提升”战略,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绿色农牧业。依托草原优势,充分利用人们崇尚绿色消费的心理,大力实施“绿色品牌”战略,使农畜产品绿色认证率达80%。坚持区域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做大做强肉业、乳业、种植业和饲草业等4个主导产业,为龙头企业建好第一车间。按照“东粮两草”、“远肉近乳”产业化布局,构建绿色食品基地。种植业重点抓好品种结构调整,粮油业以各农垦企业为主,重点建设优质小麦、油菜绿色生产基地:结合新牧区建设,积极引导牧民转产经营,旗首府巴彦库仁镇依托辐射周边的地缘优势,重点建设巴镇绿色果某大棚生产基地,实现对接俄、蒙的出口创汇基地,丰富了牧民群众的菜篮子,也提高了牧民群众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饲草业以全旗所辖苏木镇和三个国营农牧场为基础,立足于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大培植打贮草基地建设力度,积极扩大农牧业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提高全旗农牧业竞争力。在“提升”战略,该旗还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下工夫,通过帮政策、帮信息、帮技术,全面提升牧区群众知识水平、实用技术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成立了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建成了斋牧业科技服务网站“玛拉沁网”,网站设置了科技信息、陈旗动态、供求信息、专家咨询平台等栏目,为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产品交易提供了方便。在牧区新能源建设方面,这个旗冈地制宜的进行了沼气开发,利用牧区秸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废弃物,自行改造设计了高寒地区沼气池利用模式,通过改造的沼气池能常年产气,解决了高寒地区沼气过冬难、利用率低的问题,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责任编辑:张滨艳

作者:巴特尔

生态建设步伐管理论文 篇3:

探讨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对策

摘 要: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它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入发展,同时还可以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因此,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立足于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现状,积极探讨了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对策,对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发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性意义。围绕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对策展开了积极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推进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有效对策

“林业”这个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林业”是从荒漠到森林等各个生态系统及其范围内所包含的动植物资源的统称。本文所提到的林业生态建设中的“林业”一词,指的也是对森林的生态建设。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给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使得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着诸多阻挠因素。从当前我国生态建设的实际现状出发,积极探索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有效对策的现实意义十分突出,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助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1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纵观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现状,虽然政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总体上呈现一种低迷状态,并且存在诸多问题。首先,资金和科技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設工作的支持力度十分薄弱,由于资金物质支持不到位,使得林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维护和进一步发展,而且由于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无法与科技有效结合,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其次,林业生态建设地域比重失调,重点地区建设水平较高,但是其他地区的建设工作质量低下。最后,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也给林业生态建设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 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对策

2.1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兴林发展理念

经营理念对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正确的发展理念可以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进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兴林的发展理念。在工作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做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同时,要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与科技的融合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对林业建设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水平[1]。

2.2 加强林业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林

法治建设工作的强化发展,可以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的保障,这为依法治林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受到当前我国较为落后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影响,对林业监督管理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标准支持,所以导致了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疲软无力。

2.3 加强分类经营,完善林业生态管理体制

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区域的气候以及土壤性质有所不同,林业资源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相应的分类经营工作,对林业生态管理体制不断进行完善,使得我国林业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2]。

2.4 积极规范并引导林业市场运营机制

良好的市场运营机制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重组的效果。在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中,林业市场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与整个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做好对林业市场运营机制的引导和规范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从而可以使林业发展基于当前实际林业资源的现状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确保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作,不仅是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继承,同时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系统中各种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步履维艰。如何立足于当前发展现状,有效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稳步前进,是当前林业发展中应该给予足够重视的部分。首先采取积极的推动策略,坚持可持续和科技兴林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理念的正确引导作用。其次要充分利用法律威严,加强林业法建设,做好依法治林工作。

参考文献:

[ 1 ] 时文友.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77-178.

[ 2 ] 王志伟.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问题研

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5(04):1-4,15.

(收稿日期:2018-07-16)

作者:何嘉 超乐萌

上一篇:国有企业人力管理论文下一篇:山药组织培养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