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大学生德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爱国主义是大学生德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即将成为中国小康社会建设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体力量,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觉悟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精神风向标。笔者调查了所在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现状,发现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不强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传统节日大学生德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传统节日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1:

在网络文化冲击下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德育工作

[摘 要]大学生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位高,受重视,但由于内容死板、无法量化考核等原因逐渐在学生心目中被边缘化,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更是面临一系列困境。网络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都带来了冲击,但同时也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路,如挖掘网络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因子的深层根源,在此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来进行德育工作。

[关键词]网络文化 传统文化 大学生德育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而言至关重要。在国外,德育以公民教育的形式出现,隐含在公共设施、大众舆论、校园教育中,传播主流政治文化,增强民族精神。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德育传统的国家,长期以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的“德育为先”思想占据着古代教育思想的主流。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分为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前者由教学部门负责,后者由学工部门负责,以期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做好人才培养。

一、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困境

高校德育工作因其本身的内部矛盾而越来越陷入困境,在网络文化冲击下,更是雪上加霜。德育的理论课程属于人文课程,其精髓在于体悟和思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受到启发,在长期熏陶下逐步接受既定内容。但是,这种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很难实现,一是效果无法审定,二是无法量化考核教师的工作及学生的接受度。这属于人文学科和科学化的考评制度之间的矛盾。德育理论课程的另一内部矛盾是,日益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德育目标之间的矛盾。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德育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传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区别只是形式的不同。然而,全球化带来的价值观多元化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在我国,新与旧、中与西之间的冲突比五四时期还要复杂,大学生处于价值观日趋定型的时期,面对海量的信息与多元的价值观,迷茫是不可避免的。就连一些教师自身也没有坚定的德育信念。教学考核的不客观、课程教学的枯燥以及价值观的混乱,导致德育理论课日益被边缘化,再加上德育理论教育和行为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存在脱节现象,德育工作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网络文化泛滥的今天,高校德育工作更是困难重重。网络文化是虚拟的,但它给现实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都有了巨大变化,个性愈来愈被彰显。个体可以在网络中感受多元化的体验,如在网游中体验成功等。这种个性化使集体主义逐渐被消解,传统的班级、家族、地域等依附性关系被减弱。矛盾的是,一方面是个性的彰显,另一方面人们在网络中又容易盲目跟风,陷入另一种“集体主义”,被流行所“绑架”。由于处于虚拟社会,匿名化的体验使个体可以在网络中尽情释放自己,伦理道德也受到冲击。

在德育方面,网络的冲击是明显的。首先,传统德育课堂的教师权威旁落。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库,教师、课堂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这就消除了传统师生关系中的等级性和教师中心理念。学生置疑教师的权威,对教学内容产生怀疑。其次,网络的内容多元化带来价值多元化,德育理论课程的价值一元化取向不能使学生信服。同时,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娱乐至死、信任危机等负面观念对青年人思想的侵蚀相当严重。这给德育实践,即行为教育也带来困难。校园文化活动正在与网络争夺青年人。再次,匿名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论相当开放,线上线下似乎是两个人。有的大学生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延续在网络上的言论或行为。

当然,网络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大趋势,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大环境,是大学生形成价值观不可忽视的文化基础之一。网络文化的信息共享、内容多元、传播快捷,都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平等的信息源和交流场所。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型,因此网络文化中蕴含的各种意识形态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二、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当网络文化如洪水猛兽般袭来,有人惊呼“传统已死”。诚然,“网络文化具有天然的后现代特征,它使长期处于主流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土崩瓦解,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被冷落”。[1]网络文化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没有身份差异,草根文化崛起,追求世俗快感,反对深度。这一系列现象都消解着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然而,文化并非古董,它是在各种思潮碰撞中向前发展的。没有一种文化如中国传统文化般多灾多难又坚韧不拔,清末西学东渐的巨大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解构、“文化大革命”的破坏都没能使它销声匿迹,如今面对全球化浪潮和网络文化,它依然有着生命力。

网络文化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对话的形式上的平等,进入这个文化场域的话语权表面看起来没有门槛,一切高高在上的庙堂文化都被消解。人作为单个的原子,既脱离对集体的依附,又可以随意和其他人交流,打破了宗族、地区、国家、种族的限制。人比以前更自由,但也更容易被异化。网络文化和工业文化、消费文化一起发生作用,流水线制作的缺乏深层思考的文字、音乐、影像产品造成浅文化充斥在人们周围,而隐含在这些产品后面的虚无、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等观念悄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

除了价值观混乱,身份焦虑是网络文化带给大众的普遍问题。一切文化问题都牵扯着文化身份。当传统文化浸润着的、带着明确中国符号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被打乱,当代中国人的身份焦虑就不可避免。传统文化中的“仁”、“天人合一”等理念构成一种当代中国人的文化乡愁。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打上身份标签,重回经典,解决当代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网络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文化与文化总是彼此牵连,谁都不能独善其身。一切文化都是混血的、异质的、独特的、多元的”[2],传统文化并未消失,且正在带着新时代的印记慢慢苏醒,它是现实中国的内在精神核心,具有强大的同化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元素逐渐出现在网络文化中,如带有中国风的歌曲、网络游戏、网络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因子等。虽然这些意象、元素只是在浅层表象,失去了或者未被大众体会到其以往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但它们的出现本身就说明大众需要传统文化。这并不是给传统文化“招魂”,相反,是传统文化在给大众诗意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碰撞、相融合的。

三、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用传统文化做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及价值

我国教育中的德育传统源远流长,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的“教化”思想强调道德规劝和君子的个人道德修养。在网络文化环境下,传统文化依旧有着德育功能。

(一)文化本身具有德育功能

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狭义的文化指“由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思想观念、社会宗旨、精神价值等构成的思想形式和行为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3]

文化本身就具有德育功能。“人的整个思想感情和价值意识,特别是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是直接来源于自然界或生物物理世界,也并不是由物质世界决定的,而是来自于由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语言教育、政治法律、礼仪制度、神话文学以及艺术等构成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现象世界。它建构、发展了人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也告诉人们应该怎样生活及怎样生活才能有价值、有意义。”[4]

文化的价值导向、行为规范等德育功能并非只在中国得到重视。这种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形式,在西欧、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都颇受重视。美国的流行文化塑造出多种代表美国精神的形象来宣传受主流肯定的价值观,如好莱坞大片经常出现超人拯救弱者、拯救地球或者小人物经过奋斗实现梦想的桥段,借此宣传个人英雄主义,崇尚奋斗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在悄悄进行爱国教育。

(二)“一种不关心自己过去的文化,不可能预防未来”[5]

对待传统文化,有两个极端不可取:一是盲目自大,认为只需要读圣贤书就可明理,对其他文化不屑一顾,固步自封,不肯学习西方一些先进的理念;一是全盘否定,认为传统文化限制中国人的思维,阻碍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文明进程。其实,这两种分化早在五四时期就展开过激烈论战,实践证明,两种皆不可取。唯有取其中庸,抛弃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糟粕,选其精华,与时俱进,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当下发光发热,浸润国人心灵。

中国传统文化能绵延千年而不断绝,与它巨大的包容力和同化力是密不可分的。在受网络文化冲击的当下,不少人唱衰传统文化。尤其是西方各大节日被裹挟在消费文化中席卷中国之后,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逐渐被年青一代忽视,文化界一片悲声。但是,我们要看到,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潜入的方式进入网络文化,通过各种传统文化意象和因素进入人们的视野,来告诉大家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为什么是这样。

“一种不关心自己过去的文化,不可能预防未来”[6],更不可能以一种自信的姿态塑造民族自豪感和加强群体凝聚力,在全球化的当下,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文化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防火墙。

(三)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用传统文化做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及价值

高校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知识结构逐步完善,处于价值观的定型期,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都离不开网络,网络文化是影响他们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社交网络、公共论坛等载体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为德育工作提供内容及方法。

由于网络文化本身对集体主义的消解,传统教化思想中的“以政为德”、“克己复礼”、“天下为公”等严肃的口号与大学生有天然的疏离感。与此相对,能吸引青年目光的是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理念:家国思想、侠义精神、义利之辩、知音之情、成全之美、山水之寄、情爱之纯、自强不息等。

青年人对社会、民族的责任感是较强的,他们一腔热血,面对不公容易愤慨激动。诸多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以武侠玄幻为主题,主人公在虚幻的世界里斩妖除魔、主持公义,为了家族不惜牺牲自己。这种题材非常吸引大学生,可见传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理念仍具有巨大感染力。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家国思想的召唤下,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大学生志愿者奔赴西部就是明证。

高校人口密度大,大学生在群居生活中难免遇到感情问题。友谊与爱情是他们关注的话题。德育工作要面对实际,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感情,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孔雀东南飞的情爱之纯都属于传统文化中对友谊和爱情的阐述典范。这些富含古老意义的传统理念在大学生群体之中引起的反响足以证明,在网络文化环境下用传统文化做大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可能性及价值。

四、如何用传统文化做大学生德育工作

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在我国,单是德育就分为理论学习与行为规范。这正粗略地对应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指在公开的场合如课堂、讲座,有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意图明显,教育双方主客体固定。隐性教育则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目的和要求,通过潜藏的教育性因素间接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和个性渗透塑造性影响活动的手段和方式”[7],它可以隐含在社会活动、公共场所和文化氛围中。

鉴于德育的人文学科性质,笔者更倾向于在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基础上,着重隐性教育,润物细无声般完成德育工作。

用传统文化做德育工作,在显性教育方面,高校需将教学部门与学工部门结合起来,开设传统文化德育课程和讲座。这不同于高校中一般的文化通识课,德育工作者需要事先做大量调研,挖掘传统文化中最受当代大学生欢迎和认可的意识形态,如上文所述的“家国之情”、“成全之美”等,再按主题分版块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德育的显性教育方面的作用。当然,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反向影响课程设置的今天,做这样的调研和开设这样的课程势必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教育者应明白,任何功利化的教育都会伤害教育本身。

在隐性教育方面,传统文化更能发挥出德育功能。文化不是书面的,而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高校学工部门可以在构建校园文化、管理学生社团、组织校园活动、管理学生日常工作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使德育生活化。扶持传统文化相关社团,支持传统节日特别活动,以传统文化来增强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理想人格。

要做好传统文化的德育工作,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身作则,提高传统文化素养,以“浩然之气”来引导学生。甚至可以开设与传统文化相挂钩的德育品牌工作室,致力挖掘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间的联系,以此作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连接点。

我国有着悠久的德育传统,《周易·系辞下》中说“利用安身,以崇德也”。然而,德育工作在目前面临边缘化的困境,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更显尴尬。网络文化消解了诸多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但同时,传统文化也潜入网络文化,为网络文化提供土壤。在这种形势下,挖掘传统文化中贴近大学生实际需要的精华,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侧重运用隐性教育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为德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开辟了新思路。

[ 注 释 ]

[1] 苏克军,赵一非.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后现代博弈[J].华夏文化论坛,2013(2):284.

[2] 约翰·斯道雷,著.常江,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8.

[3] 吴广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3:21.

[4] 司马云杰.文化主题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1.

[5][6] 诺思洛普·弗莱.王连振,等译.批评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7] 杨乾良.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2.

[ 参 考 文 献 ]

[1] 司马云杰.文化主体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2] 约翰·斯道雷,著.常江,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志山.当前我国德育的困境和出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

[4] 张香兰.网络文化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冲击与挑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6).

[5] 苏克军,赵一非.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后现代博弈[J].华夏文化论坛,2013(2).

[6] 石书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内在联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2(2).

[7] 吴广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3.

[8] 杨乾良.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9] 陈佳.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引导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责任编辑:覃侣冰]

作者:马莎莎

传统节日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2: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现状分析及加强对策

摘要:爱国主义是大学生德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即将成为中国小康社会建设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体力量,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觉悟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精神风向标。笔者调查了所在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现状,发现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不强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笔者认为,大学生应该将爱国主义情怀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理性和务实的实际行动。在完成学业、追求专业发展的同时,大学生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勤于实践,做新时代正能量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做有理想、有本领、有能力、有担当、有血性的青年,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大学生 爱国主义 爱国意识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先有国后有家,有了强大的国,才会有幸福的家,这道理不言自明,五洲共通。简而言之,爱国主义就是指国家公民要自觉地尽公民之道,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自己的立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你的时候挺身而出。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历经了巨大的磨难,但是国家历史、民族文化仍然绵延至今,从无断代。如今,中华民族正以强大的实力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民族中不乏仁人志士,在和平时代励精图治,在民族危亡之时勇立潮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豪迈诗句一直为后人所歌颂,其铮铮铁骨不知鼓舞了多少有志青年。爱国主义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是千百年沉淀下来对我们祖国深厚的感情。当下敏感多变的国际关系和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更是引发了我们对爱国主义意识的关注。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与这个国家人民的凝聚力密不可分,而大学生正是爱国群体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是新时代社会的精神风向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应该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然而,现在一些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出现了精神空虚,对前途失去了行动力,片面地追求物质享受,爱国主义思想减退,国家意识淡漠,缺乏担当精神。其具体表现在:

1.对国家历史、中华民族传统知识不感兴趣

现在,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过一些“情人节”“圣诞节”“光棍节”等与我们国家传统节日无关的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等的来源却漠不关心,知之甚少。这也凸显了西方和平演变的效果不可小视,我国对大学生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2.对依法爱国的法制观点了解不足

现在的大学生只要谈到爱国,就会习惯性地将思维简单地锁定在“支持国货,抵制韩货和日货”上,把爱国等同于“抵制”,简化为游行,有时还会转变成个人情绪发泄的一些违法举动。应该说,支持国货,力挺民族工商业的确是爱国之举,但当下我国正在构建法治社会,爱国行动应该在依法守法的前提下进行,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需要渗透进骨子里,彰显理性,体现内涵。

3.缺乏对时下国内各种矛盾的理性分析

对于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例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知识的学习,部分大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只要分数及格就好,对马克思是何人,对《资本论》是谁创作等一些基本常识一概不知,更谈不上对内容的深刻了解,以至于大部分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价值观不同程度的扭曲等现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导致拜金主义、追求享乐的观念很重。

4.网络媒体信息时代削减了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在当今网络大数据时代中,每个人每天的生活几乎都离不开互联网,许多大学生成了“低头族”。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涉及领域和地域之广,使得多元文化与政治形态都能够呈现在新媒体的屏幕上。一些西方国家企图利用网络文化,对我国进行霸权思想的灌输,这深深影响着一些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

三、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对策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即将成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生力军,也必将成为建设祖国未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至关重要。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和发展爱国主义呢?

1.将爱国主义转变为大学生的实际行动

首先,社会要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领和足够的关注。大学生是青年的主体,是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是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蓬勃力量。五四运动促使一群有觉悟的青年人接受了民主进步的先进思想,勇敢地担起了社会责任,他们寻觅真理,救亡图存,为民族振兴而不懈努力。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就是这场运动的杰出代表,特别是毛泽东在运动中展露出来的斗志和才华,引导他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迈进,最终成为新中國的开国领袖。青年人要志存高远,时下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伟大的中国梦正等着有为青年去实现,实现人生的价值正当其时。大学生风华正茂,当早立报国之志,多积报国之识,多建报国之行,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冲锋陷阵。

2.利用微博、公众号推送关于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

高校可利用宣传海报和班级黑板报宣传祖国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展升国旗活动,反复播放国际体育赛事上五星红旗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奏响的场景,让大学生感受到国家的荣耀,激发他们的壮志豪情。要大学生向民族英雄学习,了解我国的历史,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不盲目崇洋,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行稳致远。所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这些方法使大学生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强化民族底蕴,提升自身素质,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统一,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3.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心

大学生要学会包容、自信、理性、自信,应当以国家核心利益为重,热情加理性才是大学生表达爱国主义的正确态度。大学生应时刻铭记历史,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把爱国之情用到实际行动中去,做坚定的爱国主义有为青年。

4.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体制

高校应真正让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师爱国主义的热情和意识,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带动和感染学生。同时,高校也应搭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平台,促进大学生将爱国主义落实到行动中。大学生要从各方面丰富自己,锻造能力,打磨意志,做到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有能量,且四肢强健、头脑发达,在祖国召唤之时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5.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

高校应增加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对国家工作的了解,鼓励大学生及时关注新闻时政,倡导爱国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还需要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处,比如日本大和民族的危机感、一致对外的团结精神等。

毛泽东曾经这样对青年人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就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也是祖国和人民对青年人的殷殷重托。

总之,大学生是青年的主体,高校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充分发挥校园育人主阵地的作用,动员社会多方力量,为青年成长提供沃土,搭建爱国主义平台,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党事业的继承者、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民族复兴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江西服装学院)

作者:孟安然

传统节日大学生德育论文 篇3: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与生活最贴近的表现形式,是高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目前,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德育的融合比较多的体现在主题班会、节日茶话会、观赏民族节目表演等方面,在结合的方式、深度等方面需要改进。研究以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等方式,对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改进途径进行研究。提出基于传统文化节日,营造校园氛围、创新活動形式、充分依托社团优势来促进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高校德育

【课题】校级思政课题,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A2-0203-00-10043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因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情感、展示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具有民族的烙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德育工作的现状。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面向大学生发放电子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9份。此次面向高校大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这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有18.35%的学生没有参加也没有听说过传统节日文化主题的教育活动,有48.62%的学生偶尔参加过1-2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有较为强烈的需求,80.73%的学生思想上认为非常有必要融入德育工作。他们希望每年参与的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保持在每年1-2 次的有39.45%,希望在3 次以上的有44.04%。在深度访谈中,通过与多名高校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我们了解到目前在高校中,结合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德育工作,比较多的体现在主题班会、节日茶话会、观赏民族节目表演等方面。在认知层面,欠缺对传统节日的深入了解,多数停留在节日风俗的了解;在行为层面,欠缺节日的仪式感,多数停留在品尝节日的民族饮食方面。最终我们推论得到长此以往,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起源、文化了解颇少,也很难在传统节日文化中汲取营养。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德育工作的路径。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有31.19%学生认为学校在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德育工作方面做得不太好。而在参与过的相关活动中, 有44.04%的学生认为参观实践活动(如参观展览、参与社会实践等)对自身影响较大。参与调研的大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建议:61.47%的学生希望传统节日文化主题的教育工作与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及实践)加强紧密结合,55.96% 的学生考虑到传统节日文化主题的教育需要相关经费和平台的支撑,43.12%的学生希望教育者能够更多的重视、制度更加完善。在关于对传统节日文化主题的教育工作与第一课堂的结合的调研中,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对相关课程的设计与创新、教育的形式(如讲授式、互动式、体验式、实践式等)进项改进。

以上数据表明:传统节日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德育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主题的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很高的积极性, 学校一定要把控质量、积极引导。德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大学生价值观引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首先,营造节日氛围,感受传统文化。其次,创新德育方式,让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潮流文化相结合,以“90 后”、“00 后”更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最后,依托社团,增强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的专业性、趣味性,让高校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社团有自发性, 社团中的学生往往处于兴趣爱好自愿加入。这部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热爱程度普遍较高,是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与生活最贴近的表现形式,是高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 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因此,我们不仅仅要结合高等教育育人目标和方向,更要密切关注传统节日内涵深渊,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科学性、娱乐性等重要特征,将二者牢牢凝结在一起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工作,让大学生深深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网址: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报告

作者:陆烨 王玥科

上一篇:贾谊的政治哲学分析论文下一篇:我国小学班主任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