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小学德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管理的核心,是開展学生德育管理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对学生德育结语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管理的意义,论述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管理的策略。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传统文化小学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统文化小学德育论文 篇1:

小学阶段如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摘 要:本文从概念分析、背景和意义、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围绕小学阶段如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途径

处在世界观形成阶段的小学生,对世界既充满好奇,又缺乏辨别判断能力,因此,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其充分开发利用,必将有力推进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开展,促进德育目标达成。

1概念分析

文化这一概念,其内涵极为丰富,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外延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本文讨论以精神层面为主。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产生于中国,形成于以往历史环境中,演变、发展至今且一直起作用的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其特征是具有正能量,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德育资源指能作用于人的德性培养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因素,本文侧重于知识、经验、信息等无形资源部分的讨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蕴藏在传统美德、文学经典、民风民俗、古典音乐等领域,表现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拼搏精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厚德载物,仁者爱人的宽厚待人之道;见利思义,坚守气节的思想道德境界;以诚相待,言而有信的优良品德;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整体思维方式;修身为本,道德践履的知行合一思想;以及忠于祖国,孝于父母,勤俭持家,尊师敬贤,尊老爱幼等等。

2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外来文化思潮及其背后的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愈来愈烈,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作出部署。习近平同志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十九大报告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增强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有效性和针对性,促使小学生从小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更好的理解、认识和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抵御不正确文化思想的腐蚀侵扰,为一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石。

3途径和方法

3.1以课堂教育为主要阵地

课堂是小学生接受教育和价值显现的重要场所。要按照《纲要》要求,将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元素,如国学经典中的蒙学读物、古典音乐、地方传统风俗文化,各种文化载体如唐诗歌曲、中华武术、简化太极拳等,融入教材和课程。教师也可以用讲故事、看动画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

3.2以主题教育为主体渠道

习惯养成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道德践履更是传统文化的题中之义。学校要利用传统节庆日、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纪念日,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孔子诞辰日、教师节之尊师敬贤活动,端午节、国庆节、国家公祭日之爱国主义传统教育,重阳节之尊老敬老活动等。要精心组织,渲染气氛,使活动主题入脑入心。

3.3以网络教育为重要载体

要充分发挥网络快捷方便、影响广泛,对小学生有强烈吸引力的特征优势,开展以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页设计比赛、网站建设、专栏设置等。同时,教师可针对网上的社会热点事件、身邊典型事例,聚焦某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进行专题讨论。通过以上措施,增强小学生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正确价值观辨别是非,抵御网络不正确文化的能力,提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

3.4以隐性教育为有效形式

针对当代小学生白主意识较强,易产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开展无意识的受教育方心理上察觉不到的隐性教育。具体讲,教育方通过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受教育方所处日常生活氛围中,让受教育方感受、体味,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方预先设定教育内容。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文化墙、廊道、体育场、花池等,通过文字、图片、电子字幕、雕塑等形式,宣传中华传统美德、民族艺术、地方风俗、历史名人、近代英烈、名胜古迹等,营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校园文化,同时优化校园风气、传统、师生生生关系等,使小学生日常受到影响和熏陶,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应。

4结语

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在小学阶段的开发利用,必须科学把握其概念内涵及外延,结合时代背景及意义,针对小学生及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特点,寻找相应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利用效果,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肖辉.小学阶段如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J].教师,2015,(13):35.

[2]王秀丽.德育教育应从小抓起[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6,(5):64-64.

[3]罗萍.小学阶段中华传统经典教育的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08.

(本文系湖南省2017年“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17CZXX008)

作者:姚懿平

传统文化小学德育论文 篇2:

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机融合

摘    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管理的核心,是開展学生德育管理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对学生德育结语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管理的意义,论述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管理    融入方法

引言

小学德育教育内容枯燥,尤其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通过互联网媒介获取大量的碎片化信息,由于学生年龄小,难以构建有效的文化理解与认知体系。在此背景下,为在德育管理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发展能力,实现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目标,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融入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对改进小学德育管理、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十分重要。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由于学生思想理念与理解思路的局限,对于德育知识的学习参与度不强,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得不到提升与锻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管理中,能够改变这一教学形式,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小学德育管理质量的提升。

随着德育教育改革的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运用空间越来越大,不仅能够丰富德育教材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借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增强学生的德育学习能力。在小学德育管理实践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德育知识体系,进而满足学生的德育学习需要。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管理中,实现小学德育管理的根本性教育价值。

二、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重视度不足

德育教育重视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德育教育质量。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由于受到以往教育弊端的影响,部分教师较为重视学生智育,忽视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对德育教材内容理解不深入,在教学中不能引领学生探究知识内涵,导致学生德育学习流于形式,并没有将这种道德教育理念植入学生思想与意识中。学生德育素养不高,导致小学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二)德育内容创新性不强

时代在进步,思想应跟着进步。因此,德育教育应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化思想、理念,创新德育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德育教育与现代知识、思想、理念相融合,为学生营造熟悉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理解德育知识内涵,增强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规范与管理自己。然而,在以往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大都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授课,所讲内容跟不上时代发展,使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导致小学德育管理质量不高。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较少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外来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外来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例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勤俭节约”,外来文化倡导“享乐主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崇尚“集体观念”,外来文化提倡“个人主义”,这些文化与我国文化形成对立,学生由于年龄小,很容易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反观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这一方面较少,导致学生人文素养不高。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融入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智慧、勤劳、汗水的结晶,蕴含较多的文化精髓。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管理中,只有教师取其精华,提炼精华,将文化精髓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融入。善良、诚实、守信、勇敢、无畏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是我国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精神,这些文化精髓是值得后人传承与发扬的,也是我国人民的骄傲。这些文化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与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学德育管理质量。

例如:勇敢,要求学生面对邪恶,挺身而出,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平,与人相处与谦和,不应与人发生口角;团结,要求我国人民在面对困难时,应团结一致,一起走出困境;勤劳,要求学生自强不息。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管理中,增强学生不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自觉抵御外界不良信息对自身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学生今后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学德育管理中,只有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才能更好地运用文化教育引领学生,引领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资源

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德育教育资源,挖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提高小学德育管理质量。在小学德育管理工作中,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将一些成语故事、诗词、名言警句等内容引入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与教材知识。同时,借助一些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团体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例如: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学习《弟子规》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知,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德育现象引入教学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让学生明晰其中的道理。例如:教师在教学前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将教学立足于教材,根据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的德育形象制作成案例,在课堂教学中以生活知识引领学生,让学生分析、思考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价值。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中,应创新教学方法。因以往小学德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德育知识学习兴趣不浓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德育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小学德育教学方法带来了契机。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授课,实现传统文化知识、德育知识、信息技术相融合,将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进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融入。

教师有效运用微课资源,能够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融入。运用微课资源,丰富学生的德育知识,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进一步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知识相融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成微课,让学生每天学习微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更好地知晓传统文化精髓,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

(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科教育体系中

小学德育管理要想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有效性,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融入各科教育体系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价值。这就需要德育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与各科教师形成合作关系,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與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引领各科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融入各科教育体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小学各科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中,能够全面引领学生,不仅提高学生德育教育学习兴趣,还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学生认可本土文化,进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管理质量。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爱国教育文章,教师将爱国文化融入其中,拓宽学生知识面;对于一些感恩教育课文,教师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引领学生,让学生在家中为父母做一件事,提高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文化为导向,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背景、内涵、传递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在小学校园中,教师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课程知识。例如:教师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为学生开展知识竞赛、书法比赛、美术鉴赏活动等,营造优秀的传统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强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明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为学生开展多元化艺术活动,是小学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在为学生开展艺术活动中可以融入一些优秀传统文化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素养。

结语

在时代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管理中,提高学生的修养,是小学德育管理的重要方向。因此,在小学德育管理中,教师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传统文化,为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令琪.小学德育管理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8-9.

[2]朱立坚.小学德育管理中融入中华礼道文化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82-83.

[3]刘鉴文.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探究——基于广州市黄埔区15所重点小学的调研[J].科教导刊(下旬),2017(04):135-136,165.

[4]范锦飘.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挑战及对策——以东莞市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7):37-38.

作者:于晓亮 王海燕

传统文化小学德育论文 篇3:

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有机融合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本文将着眼于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以期能够为小学德育工作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德育;德育策略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难发现,德育被摆在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所谓学校德育,主要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思想与道德施加影响,并使学生在不断践行与体验中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品行的教育活动。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文明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的文化,是各种观念形态、思想文化的总体表现。毋庸置疑,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为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准则和依据,而且能够为德育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与精神动力。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之间的结合点,并据此设计相应的教学组织策略,以此来逐步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德育价值。具体来讲,其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丰富德育内容。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十分广泛的要求,为了落实这些要求,需要以大量的德育活动作为载体。但是,教材中的德育知识是比较有限的,而借助传统文化,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德育资源。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学校德育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无疑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在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爱国主义同样是核心内容。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传统思想道德中的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有利于优化德育环境。借助传统文化,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这样一来,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傳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融合策略

1.把握学生阶段特征

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是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过程当中的。尤其是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开始系统接受教育,所以更是会产生急剧的变化。因此,运用传统文化开展小学德育工作之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唯有如此,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融合更加有的放矢。

通过观察和总结,我发现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低年级阶段。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行为习惯不规范。。在这一阶段,德育工作的实施重点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进行校规校纪教育;第二,中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出现一定的集体意识,模仿性较强,道德认知水平较低,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这一阶段的德育重点是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与教育原则开展常规教育,从而逐步优化班级氛围;第三,高年级阶段。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少年期,其行为习惯日趋稳定,自尊心增强。在这一阶段,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进行理想教育、法制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活用现代教育技术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的具体呈现方式。为了增加小学德育工作的趣味性与直观性,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这样一来,有利于优化德育工作的组织流程,从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我利用多媒体视频介绍了牌坊、寺院、园林、庙宇、塔、钟、亭台楼阁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通过直观的呈现与生动的讲解,使学生被美轮美奂的中国建筑深深吸引了。从实际的教育效果来看,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3.注重家校合作共育

德育是一种系统性的教育工作,为了扩大德育活动的教育影响,需要构建家校共育模式,将家庭教育纳入到整体的教育体系当中。这样一来,可以将学校德育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从而在家长的配合进一步提升德育实效。

在组织本班的德育工作时,我会通过家长会、学校接待日、家访等多种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会重点介绍一些当前比较提倡的教育理念,以此来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同时,我会推荐一些不同类型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建议家长开展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德育活动。如:家长可以在家中开展“亲子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这种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发学生的智力。

综上所述,我国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无数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应该将传统文化视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并不断探索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德育活动的最佳结合点。这样一来,有利于逐步达到最优化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袁金艳.探析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及策略[J].教育观察,2017,6(20):19+33.

[2]王海娟.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42-43.

作者:汪蓉

上一篇:旅游景区网络营销论文下一篇:灌区骨干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