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高校德育对策

2024-04-25

中国传统节日的高校德育对策(共10篇)

篇1:中国传统节日的高校德育对策

论文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德育 中国古代德育方法

论文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德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德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德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德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德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德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德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德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德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德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德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三、结论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蕴含着许多至今仍然很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中值得骄傲的一部分。虽然现代社会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古代封建社会,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思想仍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思想资源继续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德育思想和方法,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今后应长期坚持之探讨的重大课题

篇2:中国传统节日的高校德育对策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德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德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德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篇3:中国传统节日的高校德育对策

一、以“人性论”为德育的逻辑出发点

何为人性论?有学者认为“人性论就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反映了孔子揭示当时统治者对社会道德的“垄断”, 进而打破了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而宣扬的“天道”的思想禁锢。“性相近也”是肯定人生而平等, 但是“习相远也”则暗示了社会上存在着不平等。正是因为孔子意识到社会的不平等, 才提出了“仁”的道德思想和“礼”教化方法, 至此孔子的思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对待人性问题上, 墨子提出, “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 认为人性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论方面的观点截然相反, 一个主张“内发”, 另一个则主张“外铄”。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孟子和荀子都是从人性论的角度思考道德教育。继孟子和荀子之后, 董仲舒的“善质论”、韩愈的“三品说”等都无不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思想家都是以人性论作为中国传统德育的逻辑出发点。

二、“德教为先, 修身为本”的德育思想

“德教为先”的德育思想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有很好的体现。在政治上, 强调以德育治国, 尤其是在德治和刑法关系上, 主张以德育感化为主;在学校教育中, 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在处理知识和德育关系上, 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为了达到治国的目的, 孔子主张“道之以德”, 反对以“不教而诛”的方法对百姓加以管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修己治人”的治世之才。孔子主张“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人, 行存余力, 则以学文。”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都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修身为本”是儒家对道德人格培养问题的基本阐发。孔子提出,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等观点, 认为只有在“修己”前提下, 才能达到“安人”和“安百姓”的目的。在道德修养方面, 关键在于要严于律己。儒家对于道德修养问题提出了“修己、克己、自省、自反、慎独”等关于自我修养的原则, 并且在个人实现“修身”后, 能够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三、“知行合一”和“自觉与规范教育”完美融合的德育方法

1.“知行合一”的修身方法。在道德修养的方法上, 中国传统教育方法注重“知行合一”, 把“知”和“行”当做人们获得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的两个重要环节。诚如王夫之所说“知行相知以为用。惟其各有致功, 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 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为用, 资于异者和同而起功, 此定理也。”中国哲人研究关于人生的大问题时, 总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经验, 然后反诸于自身, 进行自我反查, 最后再应用于实践。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不仅认为“知行合一”, 而且认为“行”高于“德”, 道德认识是获得道德实践的一种手段和过程。孔子说,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 我无是也。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知之次也。”中国传统德育在知行的观点上认为, 一个人是否是道德高尚的人, 并不是看这个人知晓多少道德知识和道德智慧, 而是是否依照内心遵循道德原则、践行道德实践。

2.“自觉与规范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教学法。在个体道德自觉方面, 中国的一些传统美德, 例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尊师重道等都是从人的情感角度来关心人的内心感受;“为人君, 止于仁;为人臣, 止于敬;为人子, 止于孝;为人父, 止于慈;为国人交, 止于信。”这种重视从个人自身的内在出发来修养德行的方法, 能显示出主体的自觉性, 肯定了个人自身的价值, 进而激发自信心, 加强自身勇气。

在规范教育方面, 中国传统德育的教育方法是通过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而内化为社会道德。“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古语都表明中国传统德育的教育方法是让人们对自身的欲望和情感进行了解, 推己及人, 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他人的情感, 教会人们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这也是社会道德的内容所在。

四、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德育借鉴

传统德育有其一定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 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部分其仍然有许多值得现代人借鉴的地方。

1.树立“德育为先, 修身为本”的德育理念。传统德育中的“德教为先”思想教导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当把“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在教学、科研、后勤和行政方面的工作都应当重视德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进而达到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使命。高校在处理德育和其他教育的关系上, 应当做到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 和其他教育一样投入相当的物力、人力和财力, 实现教书育人的德育目的。

现代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手段有很多种, 重点应当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做到“修身为本”。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自我修养的德育理念。学校德育要将学生的自我修养和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道德教育手段相结合。其次, 学校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 将学生看做一个是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观意志的个体, 再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再次, 要加强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规范能力的养成, 要让学生养成自我反省的能力, “吾日三省吾身”, 拥有自我反省的能力的学生会经常从自身的角度找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高校德育应当让学生树立道德习惯的养成是德育评价的关键的理念。第一, 把道德实践和道德行为作为德育的目的, 将德育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学生德育课程和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第二, 德育课程中将德育实践环节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在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过程中, 将学生作为德育实践的主体, 由学生自行选择、设计和执行德育活动。第三, 在德育目标实施的过程中, 既要提出“知”的要求, 也要明确“行”的标准。在德育过程中, 要注意对学生德育知识的培养, 既要重视学生应该知道的德育知识, 也应该引导学生知道但是不理解的德育知识。同时, 更应当重视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 并将道德行为作为衡量德育效果的最终标准。

3.注重教师的模范作用。个体自觉和规范教育相结合是我国传统德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现今的高校德育中, 虽然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承担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任务, 但是“德育”主要指的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因此, 在学校里, 学生的交际圈主要是学生和老师。高校德育老师是大学生的德育榜样, 在教书育人方面必须要做到“正人先正己”, 只有这样, 才会让学生有良好的榜样和正确的道德认识。德育教师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具有独到的见解, 用丰硕的业绩成果来感染学生, 用自己的美丽心灵感染学生的美丽心灵。

摘要: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几千年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 不同派别之间相互借鉴、批判和融合的多元化的思想。传统德育具有以人性论为逻辑出发点;德教为先, 修身为本;“知行合一”和“自觉与规范教育”完美融合的德育方法等特点。传统德育显示出了愈久弥新的智慧传承, 是我国现代德育继续发展和创新的思想根基, 对现今我国高校德育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特征,高等学校德育,启示

参考文献

[1]论语.子罕[DB/OL].http://m.diyifanwen.com/guoxue/lunyu/165255094201652552217234.htm.

[2]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概念与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3) .

[3]王泽应.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5) .

篇4:中国传统节日的高校德育对策

摘 要:传统节日是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又造就了色彩纷呈的节日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优秀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是极为宝贵的德育资源。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价值、高校德育中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方法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价值;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61-02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一)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源于农时,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它是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深刻的寓意,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人物,有的是纪念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有的是庆祝某一时节的到来等等。节日根植于文化系统之中,以特定的仪式传播文化,对文化系统的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展示民族社会生活状况的窗口,同时也是人类传递并扩展生存知识和生存态度的一种手段,是“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1.鲜活生动的服饰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礼仪之邦,历来讲究衣冠上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其内容、节日仪式及文化内涵处处体现着重衣冠、重礼仪的传统。

2.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作为农耕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农业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带有强烈的农业文化特点,节日是由节气演变而来的,最初是人们庆祝丰收的喜悦日子,庆典周期和农耕周期基本一致。所以在每个特定的节日里,不同民族、不同的作物生产,就呈现出丰富的节日饮食。

3.礼仪结合的仪式文化

钦若昊天、敬授人时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而祭祀是中华礼仪的一部分,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数都起源于祭祀,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古老的祭祀过程中有一整套严密的仪式,使得最终固定下来的传统节日也是通过一定的仪式来庆祝并实现,仪式的固化从而强化了节日的意义。

4.淳朴自然的价值观念

敬天保民的思想体现了最淳朴的人本价值理念,中国传统节日农耕文化的特点,使得传统节日期间的相关节日仪式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节日仪式大多与祭祀仪式相关,人们在祭天祭祖的过程中,表现出对天地自然规律的遵循,期盼得到天地自然的恩惠,体现出了最朴素的价值观念。

5.丰富的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文化透视出的审美追求,在传统节日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在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当中,人们通过节日仪式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些特别的东西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而在民俗服饰、民俗饮食、节庆仪式中都展现出美的品质,可以概括为:人情之美、艺术之美和意境之美三个方面。

6.神秘的宗教意蕴

宗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本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传统节日更是源于宗教仪式,宗教文化为节日文化的形成、丰富提供了最原始的内核。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发展、完善过程中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德育价值

(一)浓烈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对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长期的凝练,已经成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的社会心理认同,使得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富有爱国精神的民族。而传统节日是人们表达爱国情怀最自觉的一个特殊仪式。如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全国各族人民盛装出席,家家户户门上贴上了期盼国运昌盛、发达和家庭美满、幸福的对联,人们在爆竹声中互致问候、同享欢乐。

(二)和谐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节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和谐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在传统节日的仪式和文化中处处彰显着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如春节当中,除夕夜的守岁习俗在驱疫避邪的古老传说之外,更强调的是合家团圆的意义;还有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神,接灶神、送灶神等都有严格仪式,期盼灶王爷能把吉利带给人间,还有扫尘、洗浴、贴门神、放鞭炮、派发压岁钱等,处处透视出人们在严谨的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亲戚朋友、邻里乡亲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敬畏和珍视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敬畏和珍视生命,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精神和人格方面的发展。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指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相当一部分节日实际上都是表达慎终追远、敬祖报本。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实际上就是讲究孝悌,表现出对生命平等的珍视和敬畏。

(四)崇尚人伦亲情

崇尚人伦亲情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人伦亲情是维系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中国传统节日通过特定的节日仪式礼节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从实践的角度让人们在家庭内部践行尊尊亲亲的礼数。

三、高校的德育中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方法

(一)传统节日庆典仪式的演示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仪式化,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仪式作为文化记忆的要素和过程,在节日期间聚拢了人气,节日文化也通过节日仪式的集中展示,传递出节日的特定文化内涵。仪式作为文化的象征符号,成为人们欢度节日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传统节日庆典仪式的演示,让学生们直接走进了传统节日的心脏,感受传统节日文化浓烈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庆典仪式,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神灵的祭奠和敬重,寄托对死者的追忆之情,趋利避害,寄托着对丰收、吉祥、平安、团圆的美好期盼,表达了人们最朴实的价值观念。

(二)举办传统节日文化大讲堂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挖掘整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华,如传统节日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物象符号、节日诗词等,在全校范围内定期开展以此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讲座;也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民间艺人等来校举办传统节日文化大讲堂。具体内容可以从每个节日文化中选取,也可以进行节日之间的比较讲座。

(三)进行传统节日文化课题研究

学术界可以发挥人员、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对相关传统节日文化问题进行研究;召开传统节日文化学术会议,为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与相关民俗机构合作开展与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文献整理、资料收集及课题申报工作;开展有关传统节日文化资料的采集工作。

对传统节日文化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研究的同时,要增强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意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丰富其外延,要拓宽视野,进行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如把节日文化与地理学、建筑学、气候学、天文历法等交叉研究,探究传统节日文化的脉络,为普及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认同感而发挥作用。

(四)编写传统节日文化读本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其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充实,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精神文化。高等院校承担着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充分利用节日资源来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义不容辞。高校尝试研究制定传统节日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利用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资源编写传统节日文化系列读本,使学生系统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内容,更直观的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

在书籍编写过程中要把握几个原则,以保证节日文化书籍能真正发挥实效。首先是通俗性,要保证文化读本的通俗;其次是故事性,传统节日与宗教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节日传说故事,可以以故事为线索展开;最后要突出文化性,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在文化读本中要突出节日文化的内容和内涵,方便节日文化在学生头脑中的记忆,同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对节日及节日文化的兴趣。

(五)开展传统节日主题实践

开展传统节日主题实践活动,是为了加深德育对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亲身实践活动,体会庄重的仪式、劳动艰辛、敬天保民、孝敬长辈等的历史渊源,通过实践活动接受传统道德的洗礼,在设计实践主题时,使活动贴近生活并与学生的志趣相投。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导致观念的蝉变、文化发展多元化对节日观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意识失缺。赋予高校德育机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通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实施来推动高校德育机制的变革,既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传承,也是为创新高校德育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护明.高校德育生活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郭建平.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与意义述评[J].教育改革,2008,(11).

[3]孙雪梅.试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4]傅德岷.论传统节日的民族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J].重庆社会科学,2005,(10).

篇5:中国传统节日的高校德育对策

吉林省德惠市夏家店街道小学 崔振彬

【摘 要】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要求学校德育管理必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挖掘其教育内涵,让学生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养分,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文章就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研究。

篇6: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对此我们必须加以认真研究分析.本文试图探明高校德育存在的六大主要问题,并依此提出了三大解决措施.

作 者:何一成 罗孝友 唐长久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5(4)分类号:B82关键词:高校 德育 问题 对策

篇7:中国传统节日的高校德育对策

摘要: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的节日文化有日趋淡化不断异化的趋势,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应本着以人为本、整体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原则深入挖掘与升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汲取世界各国节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大胆创新并自觉为传统节日注入新质。

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它的命运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对之进行当代重构与创新就成了当代中国人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课题。

近年来国家和民众对传统节日重视起来,2005年中宣部等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意见》提出我国教育发展战略。2007年清明端午中秋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国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从制度层面确立,民众从民间自发过节发展为制度性过节。

一、节日文化异化透视 1.节日文化西洋化之提示

“洋节”在中国存在,是多元文化交流的表征。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倾向在于,社会包括年轻人,对“洋节”的陶醉热情与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平静形成较大的反差。据调查,在大学生中,对“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节日熟悉程度与认同程度非常高,对传统节日,除熟悉“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节日之外,对如“七夕”、“腊八”等节日了解甚少。虽然,我们不能单纯评价现代社会里中国人过西方节日是崇洋媚外,但需引起我们足够反思的是他们对我国许多传统节日的陌生程度和轻视程度。

2.节日文化商品化之醒示

在越来越繁忙的市场社会里,一切被烙上经济的痕迹。然而,与此同时,在多年的社会文化导向中,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品质受到了很大冲击。较为突出的是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参与节日的简单化,只求热闹,求吃玩。如相当多的未成年人把春节压岁这一具有深刻的民族传统意义的习俗演变为一种形式拜年、鞠躬、磕头之后即伸手要红包。同时,商家也把节日看成单纯的赚钱机会,只重经济,不问其它,商业化的操作缺少更多的习俗依据与传承,节日文化有不正当商品化的倾向。

二、节日文化理念重塑 1.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先进性

传统节日总是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联系在一起,通过约定俗成的团聚与沟通,人类需求合群、亲情、友爱的心态得以满足。传统节日是民众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如中国传统节日展示了儒家文化的传统观念,鲜明体现出“重人伦、重血缘关系”的“礼乐”文化特点。在“礼”中透视文化精神,在节日中蕴涵着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

节日文化通过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文、民族色彩来展示民族的人情世故、忠奸善恶、民族伦理、民族风格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就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组成部分,节日文化中的乡土情结、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本。中华优秀的先进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定性及个性特点,局部勾勒出世界文化的无穷魅力。代表西方文化的“洋节”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埃菲尔铁塔上的“中国红”、迪斯尼乐园的“中国年”等,在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双重变奏中,再一次证明了民族节日文化是世界性先进文化。因此,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先进性,在活泼的民间节日气氛中领略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向性、思想性及先进性,继承和发扬这笔极其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

2.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观

现代节日文化可能会因某些商业行为造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但现代节日文化同时也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及历史、文化累积而成的传统,表现举行节日的当时当地各种变迁因素,流露出现代的民族历史与文化意识。如中秋节,一方面,中秋月饼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继续流传,人们继续憧憬与庆祝中秋另一方面,中秋佳节人们口中的月饼早已融人了现代制作技术,反映当代饮食文化,甚至中秋的问候也可以换用为电话、短信的形式而“嫦娥奔月”却可以实实在在地细化为“漫步月球”或“杨立伟登月”。传统节日不与时俱进将会失去活力,要在传统文化与社会转型之间寻找融合点,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寻找契合点,要研究先进合理的过节方式让现代人从传统节日文化中同样获得精神愉悦与情感需要。

三、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1.为我所有,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节日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系统,紧紧跟随着一个人的生活,从小到老,以全方位态势,冲击包围着这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强调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弘扬节日文化,首先要引导青少年群了解节日及节日文化的深刻背景。某些青年对传统节日文化知之甚少,是缺乏上一代人对之作起码的演示。要做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授与教育工作,解释节日文化的蕴涵、成因及演变过程。再次,弘扬节日文化,更要通过适当方式,重视先进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要坚持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坚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与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与自主参与。如进行传统节日与“洋节”的对比分析“圣诞节”与“春节”、“七夕”与“情人节”、“重阳节”与“母亲节”,举行“中国传统年节展览”,重温节日剪纸、皮影、年画等民间艺术等,用情感教育的方式,熏陶、感染青少年。

2.为我所用,创新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节日是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成份。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提高文化素质,需要提高生活文化含量。一个合理的节日构成,有利于大众群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要创新节日文化的表达方式,挖掘优秀先进的传统节日内涵,细化节日功能,增加节日文化目标与内容,变原来单一的目标为多维指向,加人文化艺术表演、旅游、体育等健康的现代生活内容,提高文化判断力与创造力,从而更加满足人们的节日休闲等需求。要创新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性,提高理性的文化认同,延续精粹,写照时代,创造主题鲜明、寓意深远的节日及节日文化。

篇8:中国传统节日的高校德育对策

一、关于德育之源的认识

“德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大德育”, 一种为“小德育”。“大德育”指的是, 德育不应只包括道德教育, 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等内容;而“小德育”观点认为德育仅指道德教育。但是, 无论是“大德育”观点还是“小德育”观点, 都是要把社会对个体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载体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内容 (即个人品质) , 只不过双方对载体的形式持不同的意见而已, “大德育”观点认为载体应该多样化, “小德育”观点认为载体应该专一化。

追根溯源, 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德育的思想,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常之基, 可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当中, 是一种具有极大包容性的大道德。虽然, 仁、义、礼、智、信的产生在古代被赋予了阶级性的特点, 但是它无疑也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今天, 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仁人志士、义不容辞、以礼待人、知人善用、一诺千金这样的词语。

由此可见, “仁、义、礼、智、信”具备很强的传承性。尽管因为时代的不同, “仁、义、礼、智、信”在今天被赋予了更强的时代特点, 但是其丰富的道德内涵对于我国创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源泉所在, 并且为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

二、仁义礼智信映对的大学生德育现状

“仁、义、礼、智、信”在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中, 担当了中华民族核心道德的功能, 它是我国传统道德之纲领, 它牵动、影响和辐射着整个中华民族社会道德规范体系, 提升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因此, 研究“仁、义、礼、智、信”, 对“仁、义、礼、智、信”逐个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将其作为建构国家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一种参照, 对大学乃至全社会的道德建设都具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应通过“仁、义、礼、智、信”传统思想的重新解释, 来对大学生德育现状作重新认识。

(一) 关于“仁”德。

“仁”字, 指好的道德。仁被孔子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 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非常广泛, 其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 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 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提倡的“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经过不同时代, 成为理想的道德范式, 成为民族普遍的共识———为民族、为国家的利益, 宁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古往今来, 无数爱国忧民的仁人志士, 岳飞、文天祥、刘胡兰、孔繁森等, 以此“仁”字, 做出了可歌可泣的事业, 为我们后辈子孙树立了好的榜样。

然而, 在21世纪的经济大潮中, 相当一部分正当年的大学生们, 却忘却了这一个历经几千年锤炼的“仁”字, 对国家、对社会缺乏奉献感, 缺乏责任意识。根据调查, 大学生中有89.3%的人患有“三无”综合症。一是无兴趣, 他们对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兴趣, 整天无所事事, 精神颓废, 或者呆在宿舍睡觉, 或者在网吧打游戏, 聊以度日;二是无所谓, 对于学习成绩无所谓、对于今后个人的发展无所谓、对于老师的批评无所谓, 该情况尤其以来自于大城市或是家境较好的学生最为严重, 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父母完全有能力为他们的将来买单;三是无意义, 这类学生认为参加集体活动无意义, 认为担任学生干部无意义, 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事情都是做的表面功夫, 认为别人都是在表演, 都是在争名逐利。

(二) 关于“义”德。

“义”, 儒家学者认为是应将社会整体利益放在一己私利之上, 主张“义以为上” (《论语·阳货》) 、“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 , 反对见利忘义。笔者认为, 行其所当行即为义。然而, 很多大学生都混淆了“义”的真正含义。在高校中存在两种突出的现象:一种是某些学生“真正”成为“经济人”, 凡事向“钱”看, 将道义放两旁。比如, 有些受到学校和社会资助的困难学生, 在笑脸接过助学金后, 早已经将“义不容辞”报效社会的承诺放置一边了。另一种是部分学生片面理解“义”的内涵, 将“道义”理解为“义气”, 当自己的朋友有需要时, 不管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 都凭哥们义气去帮助朋友, 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带来麻烦。

(三) 关于“礼”德。

“礼”的思想观念, 其重点在于突出礼仪、制度、言行规范, 所谓“不知礼, 无以立。”中国是个礼仪之邦, 对“礼”非常重视, 所以高校教育中安排了不少关于社交礼仪及职场礼仪的选修课, 受到大学生的一致推崇, 可见其对于礼仪的重视。然而“子曰:人而不仁, 如礼乎?”。大学生们对于“礼”的推崇, 究竟是为了自己今后的职场成功, 还是源于心中的“仁”呢?答案不得而知。如果一个具备高等学历的人, 心中无仁之心, 不孝顺自己的父母, 不热爱自己的祖国, 只专营于自己的蝇头小利, 那么即使他是一个温文尔雅, 注重礼节的人, 又能为社会创造多少的价值呢?

(四) 关于“智”德。

古代的思想家们虽然对“仁、义、礼、智、信”的侧重点均有不同, 但是他们对于“仁”和“智”有密切的关系, 是有着一致看法的。其中笔者最为欣赏孔子的说法。在孔子看来, “仁”是核心, “智”是达到“仁”的手段, “仁”需要通过“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等追求“智”的过程来实现。那么当今的大学生是如何体现这个“智”的呢?诚然, 许多大学生都在孜孜不倦的学习, 可以看到, 数以万计的学生都投入到考证的大潮中, 获得多少证书成为他们炫耀自己、寻找好的就业机会的资本, 但他们只是在寻求证书为自己带来的经济效益, 而无人问津证书带给自己的精神力量。然而, 且不说此“智”最终是否成“仁”, 就说在求“智”的过程中, 笔者认为他们也根本未曾收益到任何知识、智慧, 更逞论提高学习的能力了。

(五) 关于“信”德。

信, 指的是, 说话要真实, 言行要一致, 信义结合, 诚信要正当。古人认为, 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是人际交往和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支撑。笔者相信, 这也是当代人在孩提时代听父母讲的“第一堂课”。可是, 许多大学生的行为却让我们感到世风日下, 诚信不再。每次考试前, 学校都会宣传诚信考试, 更甚之, 学生还会针对诚信考试签订承诺书, 然而结果怎样呢?个别学生仍视承诺书为废纸, 在考场上作弊, 让人愤怒的是, 即使被抓住, 仍然不以之为耻。

“仁”、“义”、“礼”、“智”、“信”, 相辅相成, 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冲刷后, 在21世纪新形势的今天, 依然闪闪发光, 并为高校学生德育现状做出了新的解读, 为高校德育工作改革指明了新方向。

三、用“仁、义、礼、智、信”指导高校德育工作

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瓶颈在于教育者所提供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不被受教育者所接受, 只有解决了这个主要矛盾, 才能更好地开展高校德育工作。而在高校中弘扬“仁、义、礼、智、信”, 可以强化教育者的传统文化内涵, 改善德育内容, 多样化德育方法, 从而有效地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一) 加强师德培训。

教师, 作为高校德育模式中的主体, 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人来说, 仍然沿袭着几千年来的传统问询方式———“有问题问老师”, 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培训。事实上, 我们前面一直在说“仁、义、礼、智、信”, 但是高校教师有多少真正地知晓它的涵义呢?又有多少教师看过《四书》、《五经》、《孔子》、《孟子》呢?甚至于一些高校教师, 根本就无视于“仁、义、礼、智、信”的存在, 认为这都是些老掉牙的东西, 已经被时代淘汰了。所以, 笔者认为高校加强师德培训可以分“三步走”:首先, 应该在思想上让高校教师认识到“仁、义、礼、智、信”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其次, 强化教师对“仁、义、礼、智、信”内涵的了解;最后, 培训教师身体力行, 按“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指导个人的言行。最终达到倡导高尚师德, 力行师德规范, 提高师德水平的目的。

(二) 改进德育内容。

大学里, 主要是通过“两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 但是, 为什么“两课”的旷课率在高校各项课程中居高不下呢?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两课”的授课内容陈旧, 与时代脱节, 遭到学生的排斥。2004年3月, 胡锦涛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调研听课, 听完之后认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堪忧, 很有加强和改进的必要。因此, 高校应该全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强化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实际性特点。比如可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 通过讲解古代名家名著,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和学识,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 其父曾经为他请了一位历史学教授讲了一个暑假的《孟子》, 受益匪浅。另外可开设古代优秀诗文赏析课, 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赏析, 提升校园的人文关怀精神;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全新解读来提升校园文化的创新求变意识。

(三) 采取多样化德育方法。

篇9:中国传统节日的高校德育对策

关键词:德育;传统文化;隐性教育;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形式。其富有人生哲理的神话寓言、彰显人格魅力的圣贤身影、抒发理想与情怀的歌赋诗词,无不在为高校德育提供丰富思想内容的同时,也给新时期日益失效的高校德育带来了文化形式的多样选择。高校德育视域下,传统文化与隐性教育方式的结合研究,在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中以期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一、发展教育主体——加强教师传统文化修养,注重教师身正为范的榜样性

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中,虽然有不少学者提出了教师主体间接性的概念,但不可否认,教师仍是德育的起始点,是作用实施者。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施为。其主体地位不仅没有淡化,更是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强化,但也因此对新期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主体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影响或者说引导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因此,在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中,教师应该强化自身隐性教育的意识,以及加强自身文化修养,为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提供良好的榜样基础。

1.树立育人理念——加强自身文化修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期高校教育对育人理念、育人内容和育人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主体也有了全所未有的扩张深化——所有教师都成为了高校德育的主体。所谓育人先育德。全员育人理念的形成对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开展有着重大作用,可以说主体德育意识的深入与否是隐性德育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

2.正身立德为范——加强德育行为外化。教师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作用主体,教师的自身素养与外化行为对学生德育有着重大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影响学生品格的形成,因为学生先天具有模仿性,他们总有有意无意地效仿,潜意识的长久熏染对性格和品格具有强大的作用。因此,做为德育的主体应该在加强自身素养的基础上,注意素养的行为外化。

二、开发教育载体——加强传统文化载体挖掘,注重传统文化彰显形式的多样性

传统文化隐性教育载体是德育目标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其主要含义是指:在德育中承载、传递传统文化内容和信息的形式和手段。其形式和手段存在间接性、潜隐性和庞杂性的特点,是高校德育方式上的细化,其与高校德育方式有着统一性,但也存在不同的特点。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载体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寓传统文化于校园文化之中,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首先,培养良好的校风,形成积极的文化氛围。校风是一所学校的整体风气,它具有非组织性的群体压力。校风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影响的持续性。它一经形成就发挥着持久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它能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群体性压力来规范学生的言语和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对于不规范行为和作风让学生自觉抑制。其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外化传统文化思想。校园文化活动是传统文化进行隐性教育的重要方式。在西文国家的德育中,校园文化活动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在美国的德育中,美国没有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他们主要通过课堂活动(主题讨论、升国旗等)来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情来达到教育的目标,很是成功。在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中,传统文化不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德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自身实践,可以使大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心理强化,并对上升潜意识有着重大作用。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传统节日纪念活动、书法比赛、诗歌朗读比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当中,高校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可以对德育思想作出深入的理解并升华。再次,设计校园环境,建设文化底蕴校园。校园的人文环境——校风固然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重要形式,而物质环境也是有着不小的德育功效。校园建筑、花草树木以及建筑名称都可以成为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载体。从校园中的挂牌竖匾到建筑设计命名,从名言校训到雕塑人物都能对学生产生感召作用和激励作用。

2.寓传统文化于网络之中,发挥网络的德育功能。网络于传统文化的隐性教育在于方式的多样与表现的创新。新时期,互联网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发展,无论是其网站的多样性还是其网站表现的形式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网络发展的显现形式是当下社会人要求及其接受方式的体现,可以说是最贴近人们思想状态的产物。而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大学生更是网络的主流人群。所以,德育阵地的网络化也是时代的必要。当然也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具有内容广阔,形式多样的特点,传统文化与网络结合的方式有许多。比如把中国传统的工艺文化融入网页设计;传统文化的知识性网站、典故性网站、历史故事网络游戏等不一而足。通过这些方式的创新,不仅能让浏览者或者说参与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更能让他们在游玩中对先人的伟大事迹、富有寓意的成语故事、具有开发智力的灯谜字谜这些形式多样的内容有着更好认识和了解。

3.寓传统文化于教育管理之中,发挥管理的育人作用。作为传统文化隐性教育载体之一的校园管理,就是指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育人理念和思想实施于教育管理活动之中。教育管理主要包括后勤服务、日常性学习服務、生活服务等内容。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方式,注意德育方法与管理手段的结合,从而达到育人的作用。它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高校德育实施规定性和新时期教育对象特殊性的要求。管理载体中其管理内容、方法和手段是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实效发挥的主要因素。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虽然管理文化不成体系,但却形成了相对成熟而丰富的管理理念,主要有以儒家为代表的“人本思想”比如:“仁者爱人”、“以德服人”等。当然无论从儒家到墨家,还是道家到法家还有许多,像墨家的“兼爱”等。这些思想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新时期的高校教育管理也有着重大作用。

三、拓展教育切点——加强传统文化内容重构,注重教育内容与教育载体的融合性

1.重构传统文化的德育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优秀的德育思想更是俯拾皆是。但由于历史阶级统治的维护性,传统文化自身传承的选择性以及时代文化传播的局限性等原因,使得许多优秀的思想、理念或被遗弃或被掩埋或遭遗失。比如,秦始皇焚书坑儒不知让多少经典付之一炬;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不知让多少学说横遭腰斩。现在传承下来的经典大部分是儒家思想,而其它思想或是不全或是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而传承不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人格风范、民俗民风,还是古代宗教、各家之言都有许多生动而深刻的德育思想,它们在当今仍对我国高校的德育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中,进一步继承、重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及紧迫性。

2.加强传统文化与物质环境的融合。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对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与环境融合提出更高要求。目前,随着德育认识的发展,各高校的育人物质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无论是校园的建筑设计、楼道装饰;还是软件环境的网络空间都有着明显的改善,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得了良好的作用。如学生宿舍及教室楼道上的华美诗篇和历代先贤的谆谆教导。如名人雕像、文化碑刻、美感建筑以及名人大楼和路牌等。这些和传统文化融合的人文景观,默默地向学生们传递着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校园精神,让学生们在浓厚的文化环境中让德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而激励着他们奋发向上的激情,激发爱校建校的热情。而在网络建设方面,无论是页面设计还是网站内容上都有了不小的成就。但这些还是明显不够的,随着传统文化德育内容的重构,更多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重新绽放,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传统文化彰显方式也会日新月异,因此传统文化与物质环境的的切合必定还有着更深一步发掘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张铤.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50-152

[2]徐安鑫,何义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求是,2008,(2):85-88

篇10:中国传统节日的高校德育对策

图书馆的环境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与作用比学校其他部门会更加直接与强烈,这是由图书馆特有的主客观环境条件决定的。学生们在进行任何图书馆活动巾都会潜移默化接受义化、信息等熏陶,从而反射到意识巾引起心智的变化,进而作用到行为之巾,形成正确的道德取向。

2.2文献潜在的德育功能

文献是人类文明发展长河中知识精华的载体,它作为图书馆的物质实体,是推动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智力财富。一个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行为的形成主要源于家庭、社会与学校的三位一体的持续教育,除了接受正规的课堂知识灌输外,还要取决于自身的文化修养、知识摄取量、转化功能等素。

2.3宣传和导读德育功能

目前社会处于知识转型时期,高校图书馆仍然需要利用馆藏优势,开展传统的`宣传导读活动。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对信息文献资源的多功能、深层次开发,对大学生进行知识和观念信仰的引导,在传播和普及新知识的同时,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和行为习惯,以各种手段为大学生德育教育融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从而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4德育教育行为中馆员的角色

上一篇:你不知道的英语小常识下一篇:梯门中学春季安全教育第一课节目观看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