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以满足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高要求。基于此点,文章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入手,对汉语言文学改革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师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教师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1:

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 传统的讲授方法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感到课程枯燥乏味,内容难学难记,加之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使汉语言文学成为学生最不愿意学习的课程之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创新,已经越来越引起广大汉语言文学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 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多年来,汉语言文学教师进行教学的方法,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基本上以讲为主,辅以相关的课后作业,教师讲什么,学生就被动的学什么。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感到课程枯燥乏味,内容难学难记,加之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使汉语言文学成为学生最不愿意学习的课程之一。因此,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创新,已经越来越引起广大汉语言文学教师的重视。

一、教学中注重汉语言文学与相关学科的知识渗透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精神、思想道德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发扬中华文化、品质的重任。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侧重学生的课本知识和文学理论的培养,出发点是为了向学生传授汉语言文学知识、理论,建立健全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前提下,着眼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打下扎实专业功底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将一些相关课程的知识渗透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之中,如哲学、美学、历史学、管理学等。特别是在进行古汉语教学时,由于我国历史上没有科学的学科划分,所有学科的知识、学术成果都记载在古文言文中,面对这种状况,教学中进行学科渗透显得更为必要。教学中充分挖掘文言文中的哲学、美学、道德、伦理等学科方面的理论知识、道德思想,使学生从中吸取大量有用的文化知识、生活哲理、创造精神、事业才能和艺术修养,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二、力求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学方法

新时期采用适应学生发展,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答疑解惑。具体表现在教学方法上,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力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一)情境体验法。运用情境体验法,首先要有恰当的导入,教师可运用语言描绘、渲染,尽量借助教具、道具演示情境。教具、道具除了教师演示外,也可由学生来完成,既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领悟。通过创设鲜明的意境,让情境展示的鲜明、生动、形象,形成并强化了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情绪,自觉进入到情境之中,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角色扮演法。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汉语言文学知识、理论的理解,教学中,除了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外,还要积极营造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氛围,对培养学生的探索质疑精神尤为重要。教学中,可以针对教材内容,设计出不同的角色,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寓教于乐。剧本、角色的设计既可以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由学生扮演,也可以由学生自编自演,不拘形式,生动活泼。达到答疑解惑,加深理解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推进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和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结合在一起,将课文中表达的情景直观的展示出来。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容易深入体会,记忆深刻,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既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探索知识的能力。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首先确定本课所需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检索,然后同学之间交流讨论,为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能力表演展示的平台,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伴随着新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知识、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契机,只要适当的将新科技、新知识运用到教学方法的改革当中,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教学方法、手段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保持领先位置。

四、德育教育贯穿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只是知识和学问的化身。一个好的“教书匠”就可以称作一个好教师。这种观念是在生产力发展缓慢的传统社会里形成的,具有它的历史合理性。

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在适应时代的需要了。教师应致力于完成教书育人的教育家的使命。

教师应该是一位塑造学生灵魂的艺术家,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俗话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授学生专业理论、专业知识,更应该把完善学生品格的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教育;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等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成效,还有利于加快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五、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建设

教师自身素质、业务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水平的高低。在目前大力倡导教学方法改革的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师应不断通过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重点应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紧跟当前最新的教学理论,不断进行理论及业务学习,利用新的理论、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当今已经进入了一个人人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每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否则,就会落后时代的要求。如果因循守旧,不思学习,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作为传授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教师,更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新理论,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成为一名教书又育人的合格汉语言文学教师,才能实现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吕金龙

教师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2:

试论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

摘 要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以满足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高要求。基于此点,文章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入手,对汉语言文学改革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教学模式因循守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教师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学教学作用的发挥。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因循守旧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许多学校的教师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与“学”的效率难以提高。久而久之,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削弱,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以往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之教学中欠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质量一般。

3.教师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

由于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言魅力的缺失,致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从而使得学生配合教学的积极性较差,思维也被严重抑制。在这一过程中,教材成了束缚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的枷锁,诸多的语法、课文、词汇、阅读和写作等课程,使学生对汉语言学习产生出一种乏味和厌烦的感觉,这样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造成的。为此,必须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1.完善课程结构

应按照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加大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比重,并在为学生打下扎实专业功底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拓展学科范围,将一些与之相关专业的知识融入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当中,如哲学、史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美学、艺术、秘书学、国学以及影视等等。通过知识范围的不断扩大,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有所提高,进而具备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对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这样有利于学生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不应过于强调知识的体系性和全面性,而应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疑点,笔者建议应当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其一,互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强化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其在互动学习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其二,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在師生共同质疑、相互质疑的过程中不断探求问题的答案,最终达到解疑的目的;其三,自主式教学法。学校应当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现代汉语资料库,为学生提供课件、讲义、考试试题、学生优秀作品以及研究成果等资源,使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自主开展个性化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图文并貌的特点,将汉语言教材中的文字内容与多媒体中的图像、声音结合到一起,并将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场景在多媒体上显示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容易体会作者的思想,并且还能够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悟,进而获得最佳的成效;另一方面则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在汉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先确定好某一个课堂主题所需的信息资源,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上网检索和讨论,然后在课堂上同学生之间交流经验和成果,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使教学方法不断创新。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给当前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只要合理将现代化科学技术运用到教学当中,就能够尽显其独特的魅力,进而使汉语言文学教学手段和方法始终趋于领先地位。

4.渗透德育教学

教师应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把握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汉语言文学是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中华民族意识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担负着中国精神文明和新时期人文关怀建设的重任。所以,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应当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立足于健全学生道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判断力。

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就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而言,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培养掌握知识的学生,而是要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通过系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浓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汉语言文学教师应抛弃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并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以此来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教师的专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其一,应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如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以及古代汉语等等,并熟练掌握一些与汉语言文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新闻专业、文秘专业等;其二,应了解一些与教育科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如心理学、教育学等;其三,应具备终身学习意识。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进入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研究性的学习思想和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更新专业理论、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的教育动态,并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借此来产生出新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晓欢.浅谈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途径[J].科学与财富,2011(10).

[2]石慧.论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作者:郭森

教师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3:

怀揣希望触碰梦想

像现在这样,您把目光锁定在这篇文字上,我们用心所凝结成的每个字,每个标点,每个编排的页面,都有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知道,您所关心的,并不是表面的文字,而是文字背后,我们所共同关注、坚守并为之奉献的这份事业———中国民族教育:在过去的365天里,它带给了我们哪些感动和惊喜?又留下了哪些遗憾和困惑?回忆不可能是完整的,但是,总有一些记忆会清楚地铭刻在悄然已逝的2007,会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两基”攻坚:让梦想照见现实

2007岁末,一个消息让国人深感振奋:经过4年时间的努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410个攻坚县中有368个县实现了“两基”目标,其余42个县也达到了“普六标准”,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8%。

这一组数字,对于民族教育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在这410个攻坚县中,有309个是少数民族贫困县。

这些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教育基础薄弱,自然条件非常艰苦,多数分布在高山、高原、高寒和牧区、半牧区、半荒漠地区,有61个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两基”攻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为了实现“两基”攻坚的各项目标,为了造福于西部各族人民,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有力推动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的干部群众不负历史的重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创造了西部“两基”攻坚的不朽业绩!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清晰地触摸那些温暖人心的话语和激励人心的惠民举措。

2004年初,“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开始实施。从2004年到2007年,中央财政为这项工程投入了100亿元,以解决西部地区由于特殊地理环境而导致的办学容量问题。

2004年11月,新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暨新课程师资培训计划(2004-2008年)拉开帷幕。

2005年7月3日,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启动。2005年8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两基’攻坚计划,要把少数民族地区作为重点。”

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继续执行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中央财政對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

……

这一系列措施,符合民意,深得民心,不仅点燃了贫困孩子求学的梦想,也点燃了民族贫困地区“隔代脱贫”的希望。

我们看到,在天山脚下,在雪山之巅,在大漠戈壁,在西南边陲,教育的触角在不断延伸。教学楼盖起来了,宿舍楼建起来了,远程教育工程走进来了。孩子们不用再披星戴月地往返于家校之间,不用再翻山越岭地奔波在上学路上。寄宿制缩短了他们与学校的距离,而远程教育工程则缩短了他们与世界的距离。“两基”攻坚不仅解决了西部地区学生“进得来”、“留得住”的问题,而且正在向着“学得好”的目标大步迈进。西部儿童的梦想正在被现实照亮!

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坚定信心。这种信心鼓舞着我们,让我们对民族教育事业的未来更加充满了期待。

同时,我们还看到,尚未实现“普九”的42个县,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地区,大部分是人口少、海拔高、自然条件差、教育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要在这些地方实现“普九”,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令人欣慰的是,国家将采取有力措施,重点解决这些地区的“两基”攻坚问题。从2008年开始,最晚到2010年,这42个县都必须实现“两基”。

这是一个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薄弱局面的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也是各级政府、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必须肩负和完成的一项历史使命。

我们期待,当地的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能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秉承“两基”攻坚的精神,众志成城、精诚合作,调动当地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探索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胜利完成这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教师成长:用智慧引领未来

2007年9月,第23个教师节。全国教育系统共有2804名先进个人获得教育部、人事部的表彰,其中少数民族获奖教师有280多位,占到了十分之一。

这个数字,让我们深感骄傲。

这是对少数民族教师能力和品质的最直接的肯定,是对他们在民族教育战线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的褒奖。

这些获奖教师,他们的人生故事各不相同,可精神内涵一样光彩照人。在平凡的岁月里,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比如,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中心校校长温福华,20年来,一直战斗在莽莽丛林的贫困的大瑶山上。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成为自治区级的示范学校。

再比如湖南省龙山县民安一小的普通教师石俊英,17年来始终尽职尽责,认真对待每一届学生,精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准备好每一堂课。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传递给学生的永远都是微笑和快乐。“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有幸福感的人,这样才能让我的学生也快乐,也能理解幸福。”

还有西藏那曲地区第三小学的副校长次仁尼玛,在雪域高原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从教近20年,组织上安排他到哪里,他就到哪里,从未有过怨言。他所带的毕业班的数学成绩在那曲地区名列前茅,经他亲自教出来的学生已有1000多人,先后有100多名学生考上了内地西藏班。

……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相似的精神品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坚守责任,永不放弃。

我们还看到,一些教师让学生折服的,不再局限于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而是教师本人———一种充满智慧的人格特质!他们拥有的精神财富并不仅仅是在知识上,更多的是在教育智慧上。

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让人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智慧。因为“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而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在学生明亮的眼眸里,教师就是智慧的象征。智慧,是教师生命全部灵性的闪动。

有老师会问:“教育的智慧哪里来?”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总结出了6个字:读书、思考、行动。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不断增长智慧,活跃思想,丰富灵魂。教师不能只为了教书才去读书,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在我们所报道过的一些优秀教师的身上,我们印证了这一点。即使是在很艰苦的环境中,读书也是他们不变的追求。

智慧还源于思考,智慧的人一定是善于思考的人。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与读书同行,没有思考的阅读是被动的阅读。一个人只要在思考,便是一个立体而生动的存在。无论自我的思维逻辑如何运行,都是独特人格的彰显。在这些优秀教师身上,我们看到了独立思考的光芒,他們的思想、人格和实践在思考中走向成熟,并且穿越了千重山、万重水,让我们看到了思想的力量。他们的思想,体现在独特的办学思路上,体现在独特的教学风格中,也体现在对教育人生的独到理解和感悟中。思考,让我们触摸到了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优秀教师形象。

思考是前行的火把,思考力产生行动力,行动力增强思考力。行动、实践,也是智慧的来源。我们看到,这些优秀的教师,都是积极的行动者,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怕困难,不惧失败,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智慧。

古希腊的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间万物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教育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精彩、平淡、苦涩、幸福,相互交织,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教育人生。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我们期待,在民族教育领域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能够用阅读、思考和行动,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书写好自己的人生故事,引领民族教育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双语教学:在变革中走向深入

2007年,是《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走进校园、走近教师、走向施行的第一年。

新制定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对汉语课程的基本理念、目标、要求和实施建议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这是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课程建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汉语课程标准》中对少数民族汉语课程性质的界定。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从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到具体的教学,都是沿着“汉语作为母语教学”这样的思路来走的,忽略了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这一客观事实,汉语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学科界限不清,没有按照第二语言的学习特征和规律进行教学,教与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变化始于1999年,这一年,《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草案)》颁布。这个标准中第一次把“汉语文”的称谓改成了“汉语”,并且明确提出了汉语的学科性质,即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2002年,这种变化进一步深入,《汉语文教学大纲》被修订为《汉语教学大纲》。

从“汉语文”到“汉语”,一字之变,其所隐含的课程的性质与理念其实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只是这种转变并没有引起民族中小学一线汉语教师们的多大关注,在教学中,依旧沿袭着多年来形成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甚至有关教学和考试的管理部门也没能对这一转变给予足够的重视。比如,在“汉语文考试大纲”、“汉语文考试大纲说明”、“汉语文试卷”等描述中,“汉语文”的字眼并没有随着标准的出台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2006年10月10日,在《中国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草案)》和《汉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和设计理念,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12月,《汉语课程标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和教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确,双语教学改革也在探索中一步步推向了深入。

我们看到,在新制定的《汉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实施建议。

其中,最让人关注的是,《汉语课程标准》对汉语课程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汉语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同时兼顾人文性。”将汉语的工具性摆在了第一位,这是对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性质的理性回归。这也就决定了汉语课程的目标制定、内容要求、教材编写、评价方式等等都要围绕这一性质来展开,要注重汉语言文字自身的规律对第二语言教学产生的影响。

同时,《汉语课程标准》也充满了鲜明的时代气息,自始至终贯穿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汉语教学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并力图全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汉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民族中小学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一线汉语教师的欢迎和肯定。

但是,我们也从学校的反馈中得知,《汉语课程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适应。比如,一线的汉语教师大部分是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虽然都接受过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但是都未曾系统地学习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技能。这样的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极容易以母语教学的思路来理解和实施原本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课程。这个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直接影响《汉语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再比如,《汉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材编写要自编和选编相结合,如何把握这个结合点,使教材能真正体现第二语言学习的特征,还有待深入地探究。

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它的成功实践,离不开民族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一线的老师们能够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借鉴汉语文教改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成功经验,遵循双语教学的规律,把双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双语兼通、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课程改革:在探索中稳步推进

2007年11月,全国民族中学新课改经验交流会在广西柳州举行。这是全国民族中学近年来首次以新课程改革为主题召开的会议,来自全国各民族中学的校长、教师代表共80余人就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以迅猛的势头在全国推进。而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现实问题是,新课程改革在民族地区的适应性如何?有哪些制约因素?怎样才能在这些地方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教师思想观念转变相对滞后、师资水平偏低、教师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同时,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复杂,不仅需要关注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还要关注因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因素而导致的基础教育的特殊性问题。

问题虽然很多,困难虽然很大,但是民族地区也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在新课程改革中同样可以大有作为。从课程资源方面来看,即使是民族地区的薄弱学校,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缺乏的是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和能力。而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进行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为民族地区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地区学校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大量植根于少数民族地区现实土壤的校本课程,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加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能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受到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的熏陶,成为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人才,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任何改革都会面对各种困难和阻力,新课程改革同样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建设和完善的过程。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决定性因素,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

我们期待,民族地区的一线教师能够更积极地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中,能踊跃地参与新课程的交流、讨论,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一条适应民族地区实际的、富有特色的课程改革之路。

内地办学:希望在收获中延续

2007年,在民族大家庭的舞台上,奏响了一曲曲教育援藏、援疆、内地办学的凯歌,西部少年的理想,在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上变为现实。

展开2007年教育援藏、援疆的画卷,无数个精彩的画面映入世人的眼帘,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007年1月26日,全国内地西藏班办学和教育援藏工作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决定,“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内地对西藏教育的扶持和支援力度。

2007年5月24日,全国内地新疆高中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这是内地新疆高中班举办8年来首次召开的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题的全国会议,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内地新疆高中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7年6月15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召开。这是全国各地高校从战略高度上重视少数民族人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一次盛会。

2007年7月23日和8月2日,教育部分别启动了“援助西藏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和“援助新疆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劃”。

2007年9月13日,“内地高校支援西藏、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工作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2007年10月20日至21日,全国内地西藏班(校)德育工作培训暨表彰大会在上海召开。

……

盘点2007年,我们目睹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援藏、援疆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不懈努力。尽管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但是国家还是倾其全力加大了对内地西藏(新疆)班(校)的财政扶持力度,让我们看到了西部的未来和希望。

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3.49万名藏族初中生、2.61万名藏族高中生和1.04万名藏族大学生圆了内地求学梦。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年招生规模扩大到5000人,1.3万名内地新疆高中班毕业生踏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

白马央宗考上了北京大学!玉米提·牙森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德央去了西藏电视台!乌兹满现在是克拉玛依油田的一名工程师了!……喜讯不断传来,而最高兴的,莫过于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1000多个日夜的陪伴、坚守,内地班的老师们,用他们的爱与责任,成全了孩子们飞翔的梦想。

“雄鹰用翱翔回报蓝天,骏马用驰骋回报草原”。春华秋实,昔日的懵懂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西部建设的开拓者,1.5万名各级各类建设人才,已经充实到西藏各行各业的前沿阵地,成为西藏建设的栋梁。希望的种子,在西部的大地上开花结果。

此情此景,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美国的西部开发。纵观美国的西部开发,横跨两个世纪,历时100余年。其间,科技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西部建设与当年的美国西部开发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样的资源丰富,同样的劳动力低廉,同样的缺乏技术,同样的人才短缺……同样的任重而道远。

西部要发展,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基础在于教育。我们欣喜地看到,内地班(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正在日渐显现,我们也期待,少数民族高等院校能够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学科发展布局,努力提高基础学科的研究水平,增强学科的应用性,培养出更多适应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我们还希望,政府在统筹规划上,能够进一步完善升学和就业机制的合理衔接,拓宽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得着,用得上”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才华,真正为西部的腾飞、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内地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内地办学的工作一定能够打开新的局面,书写新的辉煌。

2007岁末,北京又一个暖冬,我们用文字记录了这一年过往的点滴,而我们的脚步,已经走在2008年的路上,一切,又将有新的开始。

作者:钟慧笑 唐育红 赵岩

上一篇:飞行专业大学生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