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以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为目的,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现代教育中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应用性转型的常规选择。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各个角度研究人才培养的策略,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1: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

摘要:在近些年的社会发展中,我国各高校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采取了扩大招生的策略,学生的数量在逐年上涨,但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通过对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和探究,同时对该专业的未来前景进行探讨,并对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能力提出了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就业现状

一、前言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很多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分流出各种发展方向,也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例如编辑、教师、记者、作家等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变得非常灵活,教育空间更加广阔。尽管这样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方向,但是,前提条件是该专业的毕业生要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占据就业优势。

二、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一) 就业竞争越来越强烈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是我国高校的传统学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人们对其的热爱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近些年来随着各高校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人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转型和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市场对拥有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对文科类的人才需求逐渐变小,这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相关专业的就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二)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更新速度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也要进行适时更新,以确保专业知识可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却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点:一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二是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强,学校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没有进行积极的训练,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教学还是停留在简单的理论知识层面,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这对毕业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只有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毕业生才有更好的就业空间[1]。

(三) 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毕业生缺乏充分的就业准备

很多高校单纯以教育教学为目标,很少能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在高校学生即将毕业时,学校并没有相关有效的就业指导,让学生自主择业,这造成了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简单、就业难的问题。很多毕业生自身对工作的选择并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划,对自身也没有良好的定位,在选择工作时,显得较为盲目,更有甚者毕业多年仍然没有工作,高校的就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一) 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工作成为一种就业趋势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向城市集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对城市生活充满幻想,所以都想在大城市工作。城市可以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当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涌入一个城市,城市的就业竞争就会变得更加激烈,很多毕业生宁愿选择待业,也不愿意离开城市的生活。这造成了很多偏远地区招不到人才,毕业学生又没有工作的局面。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对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例如西部比较贫困的地方,一直是开发力度较大的地区,这些偏远地区急需大量人才,所以在毕业生择业的过程中,偏远地区可以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选择。

(二) 企业和“新农村”将成为毕业生就业时的选择方向

在以往的择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大多热衷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尤其近些年来,随着更多的毕业生选择考取公务员的道路,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中工作岗位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考取公务员的岗位变得更为困难。但是随着国家对农村和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和企业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强。这就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就业空间,走向农村、走向基层、走向企业将成為未来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2]。

(三) 社会经济需求专业知识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

随着现今社会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社会对专业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所以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量和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应对工作中所产生的问题。古人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多读书、活读书,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自身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才能让自己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3]。

四、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机率的对策

(一)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是一种美的载体,它对美有着强烈的表现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发挥自身专业知识的积极作用。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功底,同时还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审美经验。传统的文学教学方式都比较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和知识量的储存,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认为这只是学习过程的必然产物,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没有较大的影响[4]。实际上这样的教学理念已经脱离了市场的发展,脱离了工作需求。因此,审美能力并不是单单靠知识的积累产生的,还要通过实际的应用,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认为如果能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社会上比较受关注的文化产品相结合,可以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从电影《卧虎藏龙》中,就能很好地发现中国的传统特点,让学生对古代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审视能力。

(二) 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汉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每一个词汇运用到不同的语句之中都会产生不同的含义,所以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在未来就业时有更多的优势。传统的汉语言文學教学并没有设立较多的写作课程,几乎都是通过作业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即使设立一定的写作课程,也是以讲授写作方法为主,或者以基础写作为主,很少有专门培养写作和训练写作的专门课程,由于没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无法胜任。在学生毕业时,编辑、记者等职业是汉语言文学毕业生选择的良好就业方向,这样的工作岗位往往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所以在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力度,设立一定的写作课程,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要改革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重点考核学生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写作竞赛,提高学生的写作功力和兴趣。

(三) 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当中,人们认为学生的职业技术是通过工作慢慢培养出来的,并不是学校应该教育的范围,这种教学理念是非常错误的,同时对学生的就业也有着更多的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技术和工作所需的技能,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地方高校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要充分结合现代高新科技产品进行教学,积极训练学生使用与自身专业有关的科技产品。例如在影视编导专业教学时,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要教导学生如何使用摄像机,还要指导学生怎样进行编辑和制作。只有采取全方位的培养方案,才能让学生在就业时可以得到更多的青睐和就业机会[5]。

(四)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一个人的职业素质对其未来的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今社会中的工作,都讲求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一项工作往往都是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的,这需要刚毕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缺少参加实践活动,很多学生与外界接触较少,缺乏实践经验,导致他们缺乏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没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也缺乏一定的职业素质。所以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走进社会,通过实习或兼职的方式尽快与社会产生一定的交集,让自己尽早地了解社会工作与学校学习的不同,以求能让自己在毕业时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加强自身职业素质的建设[6]。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要加快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和就业指导制度的改革,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更早地感受社会工作环境,积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苏兆龙,李明祥.在就业市场中寻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4):88-91.

[2] 刘聪颖,孙鹏.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邯郸学院学报,2013,(4):122-125.

[3] 曲文军,朱建军.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2,(2):11-14.

[4] 邵之茜,王海洋.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6):19-22.

[5] 钱慧真,郭海龙.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承认教育,2014,( 8):140-143.

[6] 向彪,李明伟.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与课程体系改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4):115-119.

作者:王森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2: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摘 要】以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为目的,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现代教育中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学科应用性转型的常规选择。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各个角度研究人才培养的策略,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关键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原有的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的国家建设和教育语境下,要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发展现状表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实用性。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学术研究人才和语文教师,而更多的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除了语言文字和文学功底,还要具备各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社会新的人才需求方向,要求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重视强化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

一、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以往的辉煌相比,失去了专业优势和文化地位。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在就业时,往往很难进入政府机关、文化部门或者学校,很大一部分人成为了一些企业或者公司的文职人员,但是一些地方高校仍然实行以往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专业意识,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由于高校的教育过于强调专业性,对学生知识面的培养过于狭窄,使学生对专业产生强烈的抵触和厌倦心理,同时也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的专业性过强,是许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大学的教育是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及专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应用性课程并没有被放在课程设置的重点部分。对比之下,其他专业却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培养,针对各个行业的需要来培养专门型人才,学生在择业时能够选择相应的行业。然而汉语文学专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果不是继续深造或者在学校任教,大多学生不会在相应行业中就业,所以专业知识和能力无法真正的运用到在实际工作中。从很多地方高校的汉语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来看,专业和理论知识过于强烈,由各类专业课的层层累积而形成一个严密的课程体系,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择业方向。

其次,设置的课程内容过于庞杂,缺乏时代的特色。在汉语言专业的应用性转化过程中,课程内容过于追求应用性,造成各种课程的内容过于庞杂且容易重复,学校只注重理论的分析,却不对学生进行相关行业的专业训练,加上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过于森严,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不重视教学实践

在很多地方高校汉语言专业的课堂上,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途径。而对于一些有实践教学方案的学校,也由于教师对教学实践的认识过于肤浅,导致教学实践方案难以实施。

二、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学校的教学来说,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具体过程和方式的整体规划,也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确定编制的基础。要符合当代经济发展的办学要求、强化学科的特色和内涵,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設计上进行科学的定位,形成优势视角,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其方案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培养目标,并多元化、宽口径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对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整体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推进课程与教材的创新和改革

地方高校应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中,首先应体现出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师范和非师范性的兼容、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等原则,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结构的优化,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应积极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加入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了解学科的前沿信息和研究动态,同时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和写作水平的培养,使教学方式从以往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三)培养和引进应用型人才所需师资

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说和写这两个能力上。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就要求汉语言专业教师应熟练掌握各类文体写作,具备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职业资质、学术素养和实践技能。因此,引进具备这些能力的教师,对于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应从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定位、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等几个方面坚持改革,不断探索,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学科转型,从而使地方高校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培养最终形成一个完善、可行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节后的战略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2]吴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3]阮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研究——以提高综合能力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作者:潘庭燕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论文 篇3:

美术元素融入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初探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汉语言知识的人才,其作为一个传统专业,有许多优势但也需要因势而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还有理念等宏观层面。区域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境,但又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需要立足区域,引入诸多综合元素。文章中提出尝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美术元素,从视觉微观层面和审美宏观层面助力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课程改革与实践,促进民族区域的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专业,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美术元素;书画同源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传统老牌专业,培养的是具备文学基础知识以及技能,能在文艺出版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现阶段区域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遇到一些瓶颈,需要我们积极面对。新生代大学生有着自身特点,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顺应发展趋势,传承与发展并重,寻找优秀传统,追根溯源,有机融合,应用于当代的教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书画同源,文艺互承

古代书法与文化、文学相辅相成。古时文人墨客对于书法十分看重,乃至后来的科举考试中,字写得好坏都是一个重点。宋元文人画的兴起更是把诗、书、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文人画也可以算是一种另类的文学作品,以画代文。绘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但是在当代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存在人为把二者割裂开来的情况,试想没有活跃思维和审美力的作家、文学家、教师,真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目的吗?书画同源,文艺互承,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时至今日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河池学院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以红水河流域地方高校——河池学院为基础开展调研,对在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回收的有效问卷里,喜欢和比较喜欢美术的学生占到89.13%,但是选修或者接触过美术课程(包括网络课程和自学)仅仅占到调查人数的45.76%,当然,这其中有区域经济和师资等众多因素影响,这里就不展开论述。 “教学模式需要丰富化”的这一需求以84.67%占比遥遥领先,93.44%的学生对于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美术元素十分期待或者感兴趣,由此可见把美术元素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前期调研中不难看出,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新生代大學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或者改进是十分渴望的,虽然在课堂教学方面引进翻转课堂和云课堂等方式或技术,但也只是形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改进,没有从本质上改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任何丰富的形式都需要丰富的内容作为支撑,所以仅仅在形式和技术上改进是远远不够的。

河池学院作为欠发达地区二本院校,位于红水河流域,交通闭塞,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但是所处区域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土壤肥沃,美术资源丰富。因地制宜,把丰富的美术元素有效融入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实践改革,打造一流学科,持续培养本土文学作家,扩大河池学院作家群,培养新生代作家、文学家,是当前十分重要的发展任务。

三、河池学院汉语言文学历年就业情况分析

近三年河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率持续上升,2017年毕业生总数173人,就业率为91%,其中在中小学及培训机构的有109人。2018年毕业生182人,就业率为96%,其中在中小学及培训机构的有147人。2019年毕业生总数170人,就业率为99%,其中在中小学及培训机构的有139人(以上数据截止到每年的8月下旬)。

从数据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大多数会选择教师工作,总体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一是语文教学。这是目前大多数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去向,特别是地方民族区域较多,这些区域教师资源匮乏,往往身兼数职,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美术、审美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生动的板书,如画的描述甚至审美解读,可以让教学效果更加充盈和饱满。二是作家及网络创作。这部分人需要强大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美术元素的介入正好可以弥补文字的某些局限性,充分挖掘和培育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促进后期的文学创作和网络创作。三是行政媒体类工作。除了以上两个就业方向,剩下的同学会去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以及行政岗位工作,在这些岗位审美素养同样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四是其他方面,例如艺术评论。部分继续深造完成的学生,会选择评论的道路,其实当今很多艺术评论家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他们兼具文学底蕴和艺术审美,比如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尚辉,他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后转攻美术。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文艺相承不是说说而已,二者相助相益,美术等诸多元素融入确实可以有效助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长远来看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成长空间。

四、把美术元素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之中

罗思德在《以文解画,以画解文:中国古代绘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提到,在不理解画家为何画一些怪异的图案时,应该仔细阅读相关文学作品以检查其来源出处,从而使画、文相呼应,并由此知画卷其实也是对文学作品的另类诠释。从这个意义上说,文人画就是文学性的绘画,既然文学与绘画密不可分,在当代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美术元素也同样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持续激发这个传统专业在新时代的活力。

古往今来,不论是古时文人墨客还是当今的文坛画苑,文艺从来不会是割裂开来的,就如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中融入美术元素,不能仅限于狭义的视觉层面,更应该拓展至宏观的审美层面。

开展关于美术鉴赏课的问卷调查,河池学院抽样调查的有效数据显示,70.23%的学生还是愿意接触美术鉴赏或者相关课程的,并且对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美术鉴赏课感兴趣,虽然这个问卷并不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但也可以看到学生对于将美术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期待,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完全可以因势利导,老树发新芽。

查阅多个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发现都提到除了掌握专业该具备的知识以外还要了解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并且要了解我国关于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等。由此,汉语言教学与美术的关联性可见一斑,但现实却并非如此,重文轻艺乃至重文排艺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另外在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同样会用到美术相关知识,比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些需要结合画作解读,古时文人都是诗、书、画俱通,无法站在多角度欣赏,就无法真正体会到深层次的内涵和意境,所以美术元素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积极作用可见一斑。

把民族区域丰厚的民族美术元素以及独特的审美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加上翻轉课堂等有效的形式,加强传统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活力,优化课程结构,促进课堂元素的丰富,切实增强学生以汉语言文学为基础的综合素质,打造符合新生代学生身心特点和时代需求的课程。

河池学院作为民族区域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作为特色专业,正在进行广西一流学科建设、硕士点建设,并在开展卓越人才写作计划等,但是想要获得长远发展,仍需要立足区域特色,海纳百川,让美术等更多元素融入其中,为学科和专业建设服务,助力一流学科建设和硕士点建设,促进写作人才培养,不断突破瓶颈,持续增强活力。

发展传承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博采众长,顺时势而进而新,呈现区域特色。特别是像河池学院这样有一定积累的地方高校,更应该与时俱进,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把专业优势做大做强,承旧纳新,探寻新时代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多样化道路,持续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罗思德.以文解画,以画解文:中国古代绘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6-30.

[2]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39-40,46.

[3]阮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提高综合能力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146-148.

作者单位: 河池学院

作者:于晓平

上一篇:筹资决策所得税分析论文下一篇:经济发展中金融效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