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2022-04-17

【摘要】毕业论文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检测。我院201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文献综述的写作、论文写作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具体分析,指出了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考核制度、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奖惩制度、引进激励机制、培养信息素养、提高检索能力等关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篇1: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以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个案,对当前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中选题方向、选题来源与选择标准、选题前期准备情况与选题中常见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对其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学校硬件投入、改革课程体系、调整选题时间等相应对策,切实提高毕业论文选题的质量,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 论文选题 对策

毕业论文作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办公厅曾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毕业论文写作整个过程中,选题是决定着写作方向与基本内容的首要步骤,因而在论文写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每个专业都有诸多不同研究方向与细分领域,对于基本学术写作素养有待养成的本科生来说,在各自专业的浩瀚领域中精准选定毕业论文写作方向并确定论文题目殊非易事。本文通过个案调查,分析当前民办高校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民办高校的现有条件及其局限,探讨可能的应对策略。

1.毕业论文选题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届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2013、2014、2015级四届学生,这样选择调查对象的原因是:2012、2013级学生已完整经历毕业论文写作,对这一过程有着全面的体验;2014级学生正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对写作过程有最直接的体会;而2015级学生也已初步完成即将面临毕业论文写作任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8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问卷回收率约88%。问卷调查时间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前,并结合论文选题相关问题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询问调查。

1.1论文选题方向

“好的选题能使作者发挥优势和特长,写出新意,往往事半功倍。”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近三年来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分析发现,由于前期的基础工作开展得不够科学、充分,论文选题方向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1.1.1选题方向过于集中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大多集中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语言文字学、社会文化及其他,在以上几个选题方向的比较中,文学研究多于语言文字研究,小说散文研究多于诗歌研究,理论研究多于社会实践。调查结果显示,文学类选题(包括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大方向)计70篇,占比70%;语言文字类选题11篇,占比11%;社会文化及其他类选题计9篇,占比9%;其中文学类选题中古代文学占比最高,占40%。

这一调查结果,一方面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影响之深,相当一部分学生仍延续受其早期教育阶段的延续影响而倾向于古代文学方向选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科视野和阅读面的狭窄,一定程度上说明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没有在扎实的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努力突破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探索这一学科的其他领域和方向。

1.1.2偏重名家名作,重复度或相似度过高

在文学类选题中,文学史上的一些著名作家、重要作品往往优先进入学生的视野而成为选题的重要关注对象。古代文学方向,李白、杜甫、陶渊明、苏轼等作家,《诗经》《桃花扇》《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经典作品往往成为许多同学的首选对象;现当代方向,如鲁迅、沈从文、萧红等名家及其经典作品多为学生所关注。

这一情况的出现往往与学生学科视野的狭窄、课外阅读的缺乏密切相关,同时,高密度、高相似度的选题不仅会使得论文难以体现必要的创新,也会给后续写作过程以及指导老师的工作带来难度,并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

1.2论文选题来源与选择標准

有48%的学生倾向于自选题目,有65%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是对写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统计中仅有3%的学生从课程论文扩展得到选题,这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未形成自己的学术方向或偏好,未能在老师指导下养成持续探索的研究习惯;依据选题指南、导师指定和学术价值确定选题的占比偏低,这一方面反映出论文指导老师未能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研究专长恰当地制定同时符合学生和指导老师的选题方案,另一方面也说明大部分学生并未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学术研究的意义形成必备的认同感;尽管大部分学生对待选题的态度较为严肃认真,仍存在对选题重要性认识不足而抱有“无所谓”态度的现象,这说明各层面对学生论文写作的质量监控管理仍存在较大缺失。

1.3选题前期准备情况

在论文选题中,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积累是一项非常必备且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直接影响了选题的质量,也决定了毕业论文写作的成功与否。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平时的文献收集积累的意识,58%的学生通过普通搜索引擎(如百度)进行资料搜集,通过网络渠道收集资料占94%,成为学生收集论文资料最常用的途径,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养成较好的主动积累论文素材的习惯,论文选题通常是在毕业论文写作任务临近时才匆忙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这就难免造成选题较为仓促,从而在写作中罗列和复制他人观点、照搬他人论据等问题。同时,通过纸质书刊搜集资料的学生比例极低(仅6%),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图书资源匮乏,学校层面对学生的习惯引导工作不够到位等问题。

学生要获得论文写作的知识和能力,必须依靠长期的积累与反复训练,如阅读专业学术论文与专著、撰写读书笔记、小论文写作等。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撰写读书笔记和经常阅读专业学术论文的学生人数占比较低,反映出较多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并未养成较好的问题意识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在面临毕业论文写作任务时,大多数学生其实并未具备基本的学术论文写作素养,这一问题也在论文选题阶段集中地反映出来。

1.4选题中的常见问题

从个人学术因素来看,分别有65%和30%的学生认为资料和前期积累的缺乏是选题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人非学术因素来看,多大53%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这与毕业班学生的实际状况是基本相符的,大四学生往往在上课的同时还要奔赴各处进行实习为就业做准备,此时往往难以静下心来思考论文选题。从其他客观因素来看,选题时间紧迫是学生选题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与平时的专业积累缺乏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学校硬件条件较差和老师指导较少也是影响学生论文选题质量的重要因素,民办院校往往办学资金缺乏,而教师教学事务繁重,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了不利影响。

2.提高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对策

2.1加强硬件投入与规范管理

学校应投入足量资金、优化资源配置对图书馆进行建设,大量购置图书与期刊,购买相关的数据库,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提供必要的基础。针对师生比例失衡,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学校应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根据学历、科研水平经验、研究领域与兴趣等因素,梯度配置足够的师资力量,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高质量展开准备必备条件。

2.2改革课程体系

为全面提升学生论文选题质量从而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教师方面还应以教研室为依托,充分整合相关师资力量,对当前不利于培养学术写作基本素养的课程题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

首先,应依照本专业各个不同方向,针对各方向的核心课程开设系列化、系统化的专题课程;其次,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强化论文写作实践环节教学,在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基础上,将论文写作的训练化整为零地融入到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安排学术小论文、组织专题讨论、课外调查等研究训练环节,加强论文写作基础训练;最后,还可积极依托学校的各类学生社团等平台,如文学社、文学创作工作室等,拓展学生课余写作训练平台,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

2.3调整论文选题时间

时间有限,过程草率,选题的精准性就无法保证。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把选题工作提前至三年级的下学期甚至更早一些,尽早确定指导老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兴趣爱好。

在很多情况下,有些指导老师只是在大一、大二阶段给所指导的学生上过课,甚至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个学生,彼此的了解无从谈起,更需要提前与学生加强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特点,给出适宜的具体指导。鉴于当前的学科专业 分支十分细密,每一个方向里面都有着更加细腻的研究分支。开展选题工作时,也应充分考虑指导老师的专业研究具体方向和平素兴趣所在,最大程度上使指导老师与学生的研究兴趣一致起来,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EB/OL].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2598/22615/22796/2006/3/qi08662859351213600227550-0.htm.

[2]刘生良.中文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1(1).

[3]王向东,吴永强.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问题研究及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1).

[4]谷显明.网络时代大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兼谈高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改革[J].湖南科技學院学报,2011(12).

[5]李伟,欧书阳.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6]钟其鹏.改革课程体系,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0).

基金项目:2018年度襄阳市“汉江智库”青年学者研究课题资助,立项号:XYQNXZ2018022.

(作者介绍:王文琦,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人文艺术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曹倩,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人文艺术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

作者:王文琦 曹倩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篇2: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思考

【摘 要】毕业论文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检测。我院201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文献综述的写作、论文写作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具体分析,指出了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考核制度、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奖惩制度、引进激励机制、培养信息素养、提高检索能力等关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毕业论文 写作现状 监督管理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必经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因此,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对教师四年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历年来,毕业论文已成为教育部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观测点。

随着伊犁师范学院毕业生的陆续离校,对2012届毕业论文的整理工作也告一段落。本屆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有163篇毕业论文,笔者将通过对这些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的写作、论文写作质量及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借此考查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

一 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论文的选题

汉语言文字专业论文选题大体上分为语言、文学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文学类的论文比例明显高于语言类,2012届的毕业论文也不例外,语言类的论文仅18篇:现代汉语方向10篇,古代汉语方向8篇;文学类的论文达113篇:现当代文学方向28篇,中国古代文学方向40篇,外国文学方向34篇,文艺学方向11篇;语文教学论方向的论文32篇。从学生的选题方向来看,存在着两个不平衡:语言类的论文大大低于文学类;而在文学类内部,文艺学方向的论文明显低于文学文本研究。此外,中教法研究方向的论文明显偏多。这些不平衡不仅在本届如此,近五年来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都存在这种情况。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1)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均为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语言本身的枯燥使学生不感兴趣。(2)之所以会出现第二种不平衡,主要原因在于:理论本身的难度大,学生对理论文章的理解和阐释都非常吃力,更谈不上提出原创性的观点。(3)造成很多学生选择中教法研究方向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就业的方向是中学教师,出于对将来工作以及特岗考试面试的需要,很多学生会选择这个捷径。

就选题的内容而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题过于重复。很多学生的选题非常接近,如《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这两篇论文的选题几乎一致,还有很多选题相似度很高,如《论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和《论中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成语学习》《沈从文创作中的湘西情结》和《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审美解读》等。指导老师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是造成选题重复的主要原因,每个老师关起门来指导自己的学生,到小组答辩时才发现选题重复,但为时已晚。

第二,选题的陈旧性。在163篇论文选题中,大多数选题都集中在已成定论的那些大作家身上,选择的角度也缺乏新意,诸如“陶渊明诗歌的哲学意蕴”、“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的词探其人生态度”、“论陆游、辛弃疾诗词的悲壮美”、“论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探析”等。大家、名家资料丰富翔实,查找起来非常方便,很多学生图省事,随便找一些资料拼凑完事。

第三,选题贪大求全。科学研究的问题分属于学科历史、基本理论、实践应用等不同的层次,也就存在着大小难易的差别,一些同学的选题贪大求难,失之于笼统,如《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审美解读》《试论苏轼的诗歌意象》《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等,这一类选题涵盖范围广。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中,所谓的“小”和“易”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是针对所掌握的学识而做出的这种区分。一般情况下,小题目易做,大题目繁难。关键是大小适度、难易适中,如果没有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在选题时就很难驾驭,写作时难免迷失方向。

2.文献综述的写作

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的前景进行系统的叙述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找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予以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一篇好的文献综述,不仅可以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够帮助写作者确定选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文献综述写作中,我院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几点:

第一,没有中心、缺乏层次的材料堆砌。很多学生的文献综述不是围绕相关选题有目的地展开阐述,不去注意寻找文献资料中相互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只是把相关文献一一罗列出来,而是将每一篇文献中的中心论点简单复述一遍,诸如“某某在文章中提出……”,使文献综述变成一个没有中心思想的大拼盘。

文献综述的写作缺乏层次感,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如何突出中心,前后如何呼应等,对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构思。以《试论赵树理五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局限性》为例,在这篇综述中,作者首先花了大量篇幅介绍赵树理的生平和小说创作,然后逐一介绍对其思想和创作的评价,在介绍的过程中,不分轻重、主次,更没有体现出时间的延续性,读后令人不知所云。

第二,缺乏自己对文献资料的阐述和评价。文献综述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评述性,所谓评述性,是指专门、全面、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综述必须具有写作者自己的观点,写作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对相关文献资料加以归纳总结,作出相应的评价,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从学生的文献综述来看,一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献资料予以阐述,如《浅析“大陆新武侠”的女性意识》一文,作者不仅详细地阐述了有关“大陆新武侠”的女性意识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而且还在阐述的过程中适当加进了自己的理解。但明显缺乏对文献资料的评价,只有“述”,没有“评”,对所研究的课题,研究者们分别从哪些方面展开的研究,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又有哪些观点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哪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留有哪些可继续研究的空间等等,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做出全面的评价。而大多数的综述仅仅停留在对文献资料的介绍,甚至很难做到用自己的话解释作者的观点,造成综述的质量很差。

第三,选择性地探讨文献。许多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往往希望查到与自己的题目直接相关甚至可以直接应用的文献。但实际上如果这样的文献非常多,说明这类论题已经比较成熟,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较少,而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题目往往不具备这个特点,需要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而此时学生会觉得力不从心。因此,在文献综述中投机取巧,选择一两篇能直接应用的文献,概括主要观点,遇到观点相悖的文献,只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舍弃不认同的观点,这样写出来的综述缺乏价值。

第四,文献本身质量不高。部分学生在检索参考文献时,忽视了文献本身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文献资料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很多学生的参考文献一栏里填的大部分是教育学院学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专科学校学报等层次较低的刊物,很难体现出该选题学术的前沿性和代表性。

3.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纵观今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163篇毕业论文,总体质量较去年没有明显提高,即使是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也很难达到在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水平。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创新、普遍抄袭。创新不仅是指提出新的观点,也可以指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已有的观点。对于本科生而言,提出新的观点显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论证已有的观点。学生对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比较、鉴别的过程,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学生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对这个领域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对于同样的观点,不同的文章怎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证,这些都需要仔细揣摩,加以学习。但是从本届学生的论文来看,几乎很难看到视角有新意的文章,大部分学生都是东拼西凑,稍微好一些的论文尚能做到段落之间衔接自然,差一些的论文连衔接都很难做到,有的甚至干脆把整个分论点都原封不动地复制下来,以至于在答辩时漏洞百出。摘要是学生唯一无处可抄、必须要自己写的部分,没有指导老师的帮助,很多学生根本写不出能够简要概括中心论点的摘要,勉强写出来,也有诸多病句,如:“《儒林外史》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这部小说以‘功名富贵’为中心,知识分子在对待功名富贵的考验时,呈现出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狡诈无理,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在这些人物形象演进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造成知识分子命运的最直接、最深远的因素便是八股文化,也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八股制度对整个社会人的影响的原因。”在这段不足200字的摘要中,语句明显不通,只要稍微多读几遍,即可发现问题,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不重视。

第二,缺乏论文写作的基本功。中心明确,论证充分,脉络清楚,语言流畅,是对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的评价,但不少学生明显无法达到这一水平。虽然,从大一开始,每门课程都会留几篇小论文作为考查作业,但学生不够重视,随便从网上找一篇敷衍了事,老师也无法一一核对。近几年,有不少任课老师为防止学生的抄袭行为,干脆不让学生写论文,改用其他的考查方式。平时缺乏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到毕业时,学生也就很难写出合格的论文。

第三,论文格式不规范。自从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后,人文学院参照学术论文的一般规范,拟定了详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从论文字数、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到各级标题的书写、参考文献的格式,甚至字号的大小、行距的多少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今年的毕业论文中,完全符合格式的不足三分之一。如果说论文内容的好坏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有关,那么格式的不规范则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二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

1.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考核制度是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基本保证

早在2004年以前,我院就制定了《伊犁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后来又有相关的补充规定,对于毕业论文的选题、中期的检查、毕业论文的答辩以及指导老师的责任,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监督管理,导致对《工作条例》中的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而是对毕业生放宽要求。多年来,本专业从来没有学生的毕业论文不及格的情况,这并不是因为论文的质量高,而是已经形成了习惯:无论多差的论文都能及格。而且,毕业论文的成绩与学生平时成绩绩点不挂钩,“优秀”与“及格”没有区别,长此以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予重视,这是造成毕业论文质量无法提高的根本原因。

因此,首先我们应当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监督管理,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细则》,对论文考核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尽量予以量化,如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应当不少于多少字,论文中引用他人的字数不得超过多少、什么样的情况不可以答辩等。标准量化,既有利于对学生提出实际的要求,也有利于实施监管。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切实保证。首先应当将论文成绩与学生绩点挂钩,以引起学生对论文的足够重视。其次是实施导师负责制。考核制度,不仅要考核学生,也要考核指导老师。过去,我们往往把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其实,指导老师不愿意得罪即将毕业的学生,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给学生评分过高,也是造成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考核制度中要明确师生双方的职责,如选题陈旧、偏离本专业、论文格式不规范等等,都应当追究指导老师的责任。最后,应当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范围,消除学生的过度依赖心理。让学生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确定选题,给学生讲解撰写文献综述、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帮助学生修改论文提纲、调整论文框架,而不是帮助学生写论文,让学生明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毕业论文。

2.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奖惩制度,引进激励机制

答辩结束之后,在由指导老师推荐、对论文进行公平合理評价的基础上,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并推荐给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同时,在全院范围内召开优秀毕业论文公开答辩会,组织低年级的学生观摩,为他们将来的论文写作打下基础。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送往其他本科院校进行盲审,寻找差距,以便于提高。

奖惩并重对于保证论文质量必不可少。毕业论文质量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独创性,而抄袭严重是本科毕业论文的通病,互联网的普及在为学生查找资料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抄袭大开方便之门,指导老师在网上逐篇查找,工作量很大。目前,包括我院学报在内的很多编辑部都已使用学术论文打假防伪软件,我院也可将此软件应用于学生的毕业论文,对疑似剽窃、抄袭的论文进行鉴定。对抄袭他人成果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论文不能给予“及格”。这样,不但从根本上杜绝学生的依赖心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为他们将来进行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

将文献检索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文献检索教学应当把对信息资源选择和鉴别能力的训练放到重要的位置,使学生能够从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中鉴别各类信息源并找到准确的入口。同时,教师在专业课的讲授中也要有意识地把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当中,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层次的信息素养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这样既节省了教育资源,又能实现良好的培养效果。

综上所述,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的监督管理、学生的认真态度及指导老师的严格要求这三个方面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何颖.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

[2]王小亚.对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

[3]孙梅.对指导高校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几点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责任编辑:高照〕

作者:时曙晖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篇3: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困境及对策思考

摘要: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日益困难,造成了学生没有达到毕业实习的效果,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和探索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规范毕业实习管理,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是该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困境;对策

毕业实习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毕业实习形式主要有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集中实习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派教师跟随学生至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活动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实习形式便于管理和检验实习效果。分散实习是按照学校统一的实习计划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实习形式分散灵活,但管理难度较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大学生供过于求。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用人单位缺乏接受实习生的动力,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冲突等原因,高等学校毕业实习日益困难。在此形势下,课程实践特色不明显,实践教学环节较少的一些文科类专业(如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面临着更多的困境,毕业实习形式和管理方式亟待改革。

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现状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写作、文化、宣传、管理等工作,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务实作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主要进行与文字材料撰写相关的工作,如单位文字材料书写、办公室文件撰写、公司宣传材料书写等等。

和国内大多数高校一样,吉首大学文学院作为老牌院系,开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和非师范两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采取集中实习的形式,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采取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之前,院里制定统一的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习计划,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于大四第一学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自主实习。学生实习结束后提交撰写的实习日志、实习鉴定表、实习附件材料(即实习期间的成果)等。从院内近三年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情况看,与汉语言师范专业的集中毕业实习相比较,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实习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每届毕业生人数都是50人以上,人数较多,全部采取分散实习形式,部分学生没有及时联系到实习单位,部分学生因考研和考公务员而不愿进行毕业实习。第二,部分学生对于毕业实习要求、毕业实习目的认识不清,个人毕业实习计划和安排混乱。第三,从提交的毕业实习材料看,部分学生并没有按要求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日志填写敷衍了事,没有达到毕业实习目的。第四,因全部采用分散实习的形式,管理难度大,难以及时跟踪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现在还没有可行的分散实习调控机制和评价机制,毕业实习效果难以评估。因此,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学生毕业实习难度大,毕业实习效果不理想,学生对毕业实习重要性认识不清。院内管理难以到位,对分散实习的调控和评估不足。

二、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困境的形成原因

首先,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生的动力不足,导致实习难度加大。毕业生数量增加和就业岗位减少的矛盾,使大学生实习机会减少,实习难日益突出。用人单位人员调度充足,没必要也无心接纳实习生。实习单位担心接纳实习生会扰乱用人单位正常工作计划,占用单位资源,造成单位信息外流等等,也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接纳实习生。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盈利个体的公司、企业、单位等都追求利润,觉得接纳实习生对他们而言毫无利润,因此,也拒绝接受实习生。所有这些,都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实习难度的增加。在这种情形之下,汉语言文学“万金油”专业与理工科、职业指向明了的专业学生相比,落实实习单位更加困难。

其次,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僻,当地经济欠发达,实践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再则因为学科特点所限,学校对汉语言文学之类的文科专业实习投入不够,重视不够。与实践性课程较多,实践操作环节较强的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化工、临床医学等理工科专业相比较,像汉语言文学之类的文科专业课程实践特性不明显,专业实践效果不明显,实践环节缺乏可操作性,专业实践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该类专业的基础实验室配套、实习基地建立、专业实习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专业实践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再则,从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自身主观原因看,该专业学生对毕业实习认识不够,毕业实习目的不明确,平时缺乏实践操作动手操作的锻炼等,这些原因也直接导致了该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效果不理想。该专业学生认为,与理工科相比,他们实验课程少,实践环节少,文字工作实践规范可操作性不强,毕业实习可有可无。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不理想。因全部采取分散实习形式,学生认为处于游离状态,实习日志、实习材料随意杜撰,实习效果的评价难以尽如人意。大四学生即将毕业,要准备毕业论文,为毕业找工作做打算,毕业实习态度要么不认真,要么挑剔,对毕业实习敷衍了事。

三、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改革对策

1.提高对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重视。在院系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把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纳入其中,为该专业实习积极创造条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改革中,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日常办公软件应用、资料查找分类、公文书写、活动组织能力的锻炼,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培养知识过硬、能力可靠的人才。对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实习开展调研,不断探索和改革该专业毕业实习形式和管理制度,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找工作的关系,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为避开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冲突,吉首大学文学院将从2009级开始在大三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以确保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2.整合资源组建近便专业实习基地,灵活调整实习形式。将学校资源、院系资源与当地资源进行整合,为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组建近便实习基地,解决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的问题。如吉首大学文学院已经在当地团结报社、电视台、校报、校电视台为新闻专业建立了專门的实习基地,既解决了很多学生毕业实习问题,又为平时的课程见习和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亦可在当地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公司建立近便实习基地,以便接纳部分毕业生实习,解决实习单位难以落实的问题。在近便实习基地的毕业实习可采取集中实习形式,方便院系管理和及时调控实习进程,监控实习效果。同时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地方联系,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争取与政府、单位就工作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开展横向和纵向合作,使得单位、学校、学生三方互利互惠。

3.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明确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过硬的文字功底,是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毕业实习圆满完成的基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应该与用人单位需求接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文字功夫,为他们的毕业实习提前打好基础,为就业增加砝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实习是学生本科学习必不可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进行角色转换(由学生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铺垫。通过实习,可以检验我们学习的效果,提前进行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为就业做预演。在实际生活当中,毕业实习的就业功能也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学院应提早将毕业实习种种必要性告知学生,对需要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提前做好准备。

4.规范毕业实习管理,采取适当的调控和评估机制。毕业实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制定、日程与人员安排、过程监控、效果评估、实习反馈与调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习过程的监控、实习效果的评估、实习的反馈与调整很难落到实处。就吉首大学文学院来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集中实习较为圆满,毕业实习早期的计划安排、实习过程的检查、实习效果的评估都落到了实处,学生实习日志撰写工整,实习反馈畅通,实习后学院总结评价工作到位。但汉语言非师范专业的实习监控、实习效果评定难以落实。针对汉语文学非师范专业的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院内可派老师指导(5-10人配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不需随学生前往外地实习单位驻点,但必须随时了解学生情况,在当今信息发达的条件下,可以通过QQ、电子邮件、电话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联系。学生实习返回后,由院内统一的实习成绩评定小组通过看实习日志、实习材料、学生答辩和材料展示评定学生成绩。用行动肯定学生的成绩,引起学生的重视。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必由之路。探索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可行的实践教学操作模式、寻找专业实习的可行途径,对维持该专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刁晶辉,祝钧.文科实践教学改革的五个对接[J].北京教育,2008,(4):68-70.

[2] 邱飞.大学生就业实习困境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6):112-114.

[3] 马小娥.提高大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改革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9,(23):558.

[4] 谭迎新,王海滨.分散式毕业实习与设计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实施[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3-96.

作者: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