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0

作者简历:徐淑召,男,1975年3月生,1995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优秀班主任。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历史教学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教学教育管理论文 篇1: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互动模式探讨

【摘要】新课标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内容、目标等也变得明了,而以往被重视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新课标下面临着创新进取,高中历史教学互动设计应该坚持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主体的适时互换和课堂与课外教学实践的相互结合的两大原则,而在教学互动方式的创新上则表现为疑问与启发互动式和“四重”互动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的途径”,历史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而完成的,同时包括课外知识的获取,在新课标下高中学历史教学教学互动模式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内容、目标、设计思路、教学环节的实施建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必定是适应时代潮流,以掌握历史知识为基础,达到全面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历史课程教学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学的基本内容要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进程中的重要史实、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其次,历史教学标准将教学要求基本上划分为三个模块具体解读和阐释每个专题,即学习要求、教学建议、史论共享。学习要求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为主,兼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主要蕴含在认知过程中,并在教学建议栏目提出一些具体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教学建议”是实施课程目标提出的参考建议,呈现了历史学习时必须关注的过程与方法。“史论共享”呈现的主要是不同版本历史教材有关历史原因、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等史论性论述的内容。

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互动的设计

教学互动的设计是整个教学具体环节的整体布置,整个教学过程的连续性、有效性。“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丰富的内容。”历史教学互动的设计应该突破以前的教学设计理念及思路,以学生与教学的角色主体互换为视角来进行教学互动的设计,设计的原则必须坚持两点原则,一是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主体的适时互换,这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而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所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二是课堂与课外教学实践的相互结合,课堂教学是教学实践的主体,课外教学则是教学的延伸。历史教学互动的具体设计在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有三个步骤:第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清晰了解教学过程的逻辑关系,从宏观上划分教学设计的模块,即以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逻辑排序。第二,进行课堂教学互动性和课堂与课外实践的互动性双重设计,课堂教学互动性设计要在课堂中对师生主体角色灵活互换,自如应对教学单向性所带来的弊端,还应该将课堂教学内容努力延伸至课外实践活动中。从而达到课堂内外教学互动的持续性。

三、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互动的方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教后才知困。在新课标思想的指引下,高中历史教学以前那些“填鸭式”教学、“复印机式”教学、“故事课”教学方法显得有些蹩脚。高中历史教学互动的方式力图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张扬思维个性,提高历史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情感。因此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互动的方式更有讲求方法和技巧,对于其他一些普遍的教学互动方式这里不在提及,只谈及具有创新的两个方式。

1.疑问与启发互动式。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疑问是对所学知识的质疑,启发是在疑问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两者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疑问与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双方角色地位变换的体现,质疑主要是指学生,启发主要是指教师,互动即是师生双方通过自由的讨论、学习,不断发现、提出问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能力。

2.“四重”互动式。

这里的三重互动的主要内容是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教材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材、学生间的互动。四重互动式的具体方法是提高教师专业基础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选择好的教材、理清影响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各种因素、从这层意义来说,四重互动不仅仅是在教师与学生参与下才能完成,它还包括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职能部门等。四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始终。教师、学生理解教材、学生互动的主动性较强是完成这个互动的必要条件。师生间的互动应该以创设问题情景为由进行,“通过问题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间的互动不拘泥于班级教学法、个别辅导、同桌活动的形式。学生与教材的互动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各种表现方法来体现教材的内容,总之,要根据互动的关系,力求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创新教学互动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军,李玉明.历史课堂问题的设计艺术[J].历史教学,1999(12).

[2]白爱红.浅论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才智,2010(2):64.

[3]王昌沛.完美对接:高师世界史课程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08.

[4]张广华.高中历史课堂题设计艺[J].山东教育,2010(12):39.

作者:陈佩霞

历史教学教育管理论文 篇2:

试论提高农村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策略

作者简历:徐淑召,男,1975年3月生,1995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优秀班主任。获国家级论文一篇,省级论文多篇,荣获市级课件(flash)制作二等奖,优秀课件辅导奖.从事历史教学,多次获得区优秀教学成绩奖.

摘要:本文主要从农村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现状开始,对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介绍,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最后分别从老师与学生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本文采用资料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将如何提高农村历史教学质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历史;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方面均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教育方面也同样如此,但这仅仅局限于城市,在农村,其教学水平依旧偏低,尤其是在我国历史的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有效的了解历史。学生在上中学后才会接触到历史这门学科,但此学科的教学普遍较低,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及认知。

一、 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

农村中学与城镇中学不同,其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教师队伍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人数少

农村的生活条件普遍低于城市,所以教师普遍不愿意在农村工作,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村的师资力量薄弱,这种薄弱是针对着整个农村教育,但是在稍微冷门的历史这一学科中,师资薄弱的问题更加明显。

如今,农村的孩子也渐渐的向城镇发展,使得农村的教学压力也较低;农村学生减少的同时,各个村可将学习合并,使得学生能够集中化学习,但合并学校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教师资源的缺乏。供需矛盾让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停滞不前。

(二)素质差

教师层面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的素质差。正是因为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导致在农村工作的教师会身兼多职,学科对应不专业。尤其是对于历史,很容易被语文老师所兼任。一个专业素质不过关的教师自然没有专业的历史教学知识,直接导致历史教学质量偏低。

二、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一)兴趣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的,老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中学历史中,初中生刚刚接触到专业的历史课程,虽然人们的生活不能完全离开历史,但是生活的历史与书本的歷史有不一样的重点,教师让学生学习的是系统的历史,这些是生活不能给予的,当学生将历史作为一个功课来看时,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可能会有所降低,而教师就是将这种兴趣挽留的一个角色,将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系统的历史当中,让学生感受到纯粹的历史美学,从而感染学生,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这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兴趣给学生带来的是往后的历史学习中不竭的动力,所以,尤其是与外界接触范围较小的农村学生,需要一定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二)解惑性

俗话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中学历史,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解惑。解惑者自身的专业知识必须过硬,才能无误的传达历史的真理。而历史的真理书本上有,但需要专业教师的点播。兼职教师掌握不了这种指导的适当性,很多兼任教师就只是让学生背课本,记住课本的知识,这样不是解惑,而是填鸭式灌输,属于一刀切的方式,就算并非是教师行业,也能让学生去背书,达不到解惑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方式容易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反感,降低中学历史的教学质量。

三、 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师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元素,学生也是教育的重要元素。农村学生对于中学历史的学习也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一)学生重视度不够

将历史学习等同于语数外的附属学科,以至于在此方面花费的时间较少,这是中学生的学习群像。历史作为一个文科性质的科目,短时间内的提高效果不如理科性质的科目明显,况且其他科目容易挤占历史学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在农村学生心里,对于历史没有具体的认知。

(二)农村历史设施不够

农村历史设施不够是学生历史认知欠缺的重要原因。农村学生生活的环境,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偏向务实,对于现在与未来方面更常见,而对历史不太重视,生活里缺少历史的声音,这些是农村中学生的成长氛围。农村本身缺少一定的历史印记,并且博物馆、展览馆偏少,农村中学生很难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历史的存在,导致农村历史因素的缺少、歷史认知的缺失。

四、 解决学生问题的对策

针对农村学生的历史教学现状讨论解决农村历史教学问题的策略。首先对于学生而言,主要针对的是提高自身对历史的认识,知道历史在人们生活里的重要性,从心里上重视历史。其次是提高对历史的兴趣。历史是对人们世界的一个整体性概括,是人类发展的缩影、精华,在一系列历史事件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宏伟、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体会到历史的奥妙,从而升起对历史的向往。将历史作为一个长长的故事去观察,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最后具体的策略可以在课外时间开始历史兴趣小组,进行全员历史大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对历史的喜爱,在讨论中加深对历史的认知。

五、 解决教师问题的对策

对于农村历史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建立稳定的历史教师队伍,必须是历史的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农村自身培养自身的历史素养,为其后的历史教学做师资储备。其次,必须发挥现有骨干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的模式让历史教学精英不至于在某个阶段断层。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的模式,让历史专业教师得到骨干教师的直接指导,也可以通过公开教学示范的模式,让年轻历史教师学习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最后要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检查,可以通过不定期的抽查方式进行检验,抽查的对象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抽查教师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不定期让年轻教师开公开课来检测教师的教学程度,还可以通过学生检测来检查教师的教学水平。

结语:

通过以上现状、问题的分析,得知了历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因此需重视历史的教育,并且在历史的教学中,教学老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历史修养,以便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其实,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了教师与学生,还需要无数历史教育者、教育管理人员的共同协助。

参考文献:

[1]汪丽. 浅议提高农村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策略[J]. 中文信息, 2014(4).

[2]肖旭东. 解析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

[3]张美艳. 初中历史学习“六部曲”——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历史教学质量[J]. 科技视界, 2016(6).

[4]李艳肖. 试论初中历史运用情境教学的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 2015(10):62-62.

[5]汪秀玲.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J]. 新课程·上旬, 2015(9).

作者:徐淑召

历史教学教育管理论文 篇3:

让历史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新课程历史教学课堂,一股清新的改革春风扑面而来,广大历史教师认真实践新课程理念,课堂发生了可喜变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体现和不断强化,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历史教学发展的极不均衡性。在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实践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决策者、管理者和实践者之间,有较大的差距。历史教学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人文教育作用,培养能力开启心智的作用不太明显。存在很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偏远农村学校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实践与理论偏离,历史学科地位低

有的人对新课程理论并非不懂,但当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当前利益出现矛盾的时候,还是找不到平衡点。是历史课程地位不高,在课时分配上最能体现,如某些地区现行初中历史教学计划中,初中三年级每星期仅有一个课时。除要完成两册书的教学任务外,还要组织学生复习应对中考。教师疲于奔命,学生也是囫囵吞枣。二是历史学科在中考中所占权重极小。历史学科作为副科,有的地方只算考查,不作考试,学生考50分就算及格,而且是开卷,学生可以把教材和参考书带进教室,考试及格率很高。历史成绩几乎不会影响毕业和升学,自然不会引起重视。

二、专业师资紧缺。教学效果堪忧

初中历史专业教师本来就少,又不能专职专用,很多学校没有专职历史教师。在贫困山区学校,很多优秀教师外流,或被提拔到高中任教,初中历史教师青黄不接。不少学校将历史教学视为“鸡肋”,有历史专业知识的教师被优先安排在师资紧缺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师队伍极不稳定。还有一些学校让即将退休不能上别的课的教师来教历史,甚至让后勤人员兼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历史成为各科搭头,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兼代历史。由于历史学科质量没有高要求,历史课还成为一些学校管理者兼课的首选。这些教师既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精力来研究历史教学,教师教不好,学生自然就学不好,因而历史课堂呈现“无趣,无效,无课程资源,教学方式单一陈旧”的现象。

三、历史教师积极性不高。校本研修氛围不浓

由于历史学科在中考中的地位低,学校不会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历史学科上。历史教师承担有其他主课,没有精力从事历史教研活动,而且中考几乎不会影响教学成绩,因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也不高。多数学校没有单一的历史学科研修组,多是与政史地生放在一起。学科之间不搭界,老师又基本是兼职,因而综合研修组形同虚设,很难真正发挥研修的作用。学校对历史学科不能与其他学科一视同仁,各种外出教研活动不愿派人参加。甚至教学中待遇都不能与主科同等,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四、学生认识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历史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而且最能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本来应该是十分生动有趣的学科。但是由于有些老师自身历史专业功底浅,缺少历史教学的经验、技能和方法,又没有精力、兴趣去钻研,抓不住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很难对知识进行挖掘拓展。教学中抓不住重难点,甚至本末倒置,生动、有趣,且联系紧密的历史知识系统被有意无意肢解,弄得支离破碎,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多是背诵,历史课有时还用来上别的课,考试时一抄了之。学生对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又没有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因而了无兴趣。历史教学不是渐入佳境,而是走人到课改以来的最低谷。然而,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与理化同等重要,同属大综合学科。初中历史学科得不到应有重视,学生基础差,在高中重新学习,无形中加重了负担,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初中历史学科受到如此歧视是十分不正常的,也是不公正的。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初中和高中所学的历史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会终身受用。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学管理中对历史教学的淡化和轻视,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短视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初中历史教学要进入正常状态。首先是提高对历史学科人文性的认识,最主要的是提高教育管理者的认识。只有对教育的哲学思考(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意义),历史学科才会回归到它应有的地位。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学生走人社会首先是会做人,再才谈得上会做事。历史学科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有提高对人文学科教育价值的再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历史学科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

其次。在教师配备上要努力做到学科专业化。只有教师的专业化,才谈得上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师专业化存在差距的现实情况下,开展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执教能力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校本研修要察实情,即要弄清校情师情;定实策,即要有适合本校实际的措施;办实事,即一定要躬行实践,不搞花架子;重实效,即真正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研修小组学科不宜太多太杂,如果一定要成为综合学科研修组,那也要在学科特点上有所接近,才能收到实效。要特别注重历史常规教学研究,让不具备历史教学能力的教师能够较为从容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教师专业结构的矛盾,但我们可以通过校本研修来提高教师课堂基本的执教能力,并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再次,在课堂教学策略上,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兴趣出发,注重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仅仅关注考试成绩。只有兴趣和情感的投入,引起心灵的共鸣,历史教学才能真正取得效果。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修身养性益智,就是在滋养人生。教学方法一是要适合学生,二是要适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灵活而有效,教学方法简便而易行,教学资源充分而恰当,激趣启疑升华,学生兴趣浓,达成度高,效果就好。只有让历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成为滋养人生成长的养料,历史教学也才有意义。在教学管理上,历史学科应该与其他学科同等看待,起码学时上要得到保证。

最后,改变教师评价策略。历史应与其他学科同等评价,不得有所歧视。如有些地方的中考,其他学科成绩都以百分制呈现,史地生却以等级呈现,而且及格门槛儿极低。其他学科闭卷,史地生开卷,这就人为地造成了人们对历史学科的轻视甚至歧视。这决不是我们的课程改革纲要及课程标准的应有之义。

历史素养是现代人基本素质的一部分。学习历史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和品位,有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和价值观,启迪心智,认识自我,提高观察认识生活的能力,成为烛照人生前程的明灯,而且对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进步,推动国家强大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决不应该轻视历史学科。

作者:周碧麟

上一篇:物理素质教学教育论文下一篇:义务教育教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