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德育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初中历史教学应着力于探索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途径,挖掘历史人物身上所隐藏的道德因素,运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受到感染,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稳定的道德情感。本文将具体阐述关于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的有关内容,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教学德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教学德育教育论文 篇1: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探究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始终不移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下对初中学生的具体要求。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科中,特别是初中历史的教学中。要让他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是每一个初中历史老师应该具备的素养要求,也是每个历史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从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入手展开研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德语教育  教学研究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历史资料当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内容,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鉴于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在初中阶段教历史学科的老师,要找准对历史事件的教育作用,不失时机地对初中学生展开品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中学生素质教育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一、对学生进行红色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牢记革命历史传统

历史的发展一直是向前发展的,每一个朝代和历史时期它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每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出现代替旧的落后的思想它都是进步的。这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因此作为初中阶段的历史老师,要总结历史规律,引导学生科学正确的认识这种现象,用发展的,进步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历史现象。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为了实现历史的发展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具有远大的历史报复,充满了英雄气概,他们的爱国热情让许多人为之沉迷,让中华儿女为之追随。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含辛茹苦的三十多年的治理,终于治水成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段佳话。他们的事业心,执着心值得每一个初中学生学习。在新中国建立的历史伟人中,他们为了新中國的诞生不顾自己的生命,前仆后继。在长征中他们不怕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历史的典型事例,实施德育教育。给学生们穿插一些历史视频材料,让学生亲身的感受到革命先烈值得我们学习的许多优点。红色革命理想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了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们把这些优良的品德用于日常的生活中去。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贯穿到学习中去,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形成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了难以想象的屈辱。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中,数以万计的革命先烈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决的不懈探索,同时也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中华民族不畏强权,不畏艰难险阻追求光明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奋斗。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要深挖这种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牢记革命,不忘历史。不要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的革命烈士,要把这种传统的革命精神发扬下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给学生讲艰苦奋斗感觉像是在讲故事一样,他们许多人认为艰苦奋斗是过去的事情现在讲没有任何的意义。特别是九零后,零零后的孩子普遍的认为“今日有福今日享,管他明日喝凉水”的思想。对于孩子们这种错误的思想,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历史进行修正。以“文景之治”为例,汉代皇帝文帝、景帝以皇帝之尊仍然提倡节俭,他们作为一国之君却不肆意挥霍,在春耕和秋收时亲自下地干活,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布衣,由于他们的勤俭治理下经济慢慢的复苏,才一步步走向了强国的道路。我们党在建国初期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一直强调勤俭治国,战胜一次次艰难险阻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相比过去进步了许多,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更加应该提倡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扎扎实实的学习,长大后才能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恰巧初中学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特别是结合历史知识进行传统的革命教育在当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三个很现实的问题,把教育和教学有力的结合起来,为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做出应有的努力。

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具有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是一个名族的精神支柱,加强培养初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每一位教师的本质工作。把一些优秀的历史故事分享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百折不挠的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苦苦探索,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把新旧社会做全面的比较和对比,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让他们对未来的中国充满信心,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身上肩负的民族重担,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中华文化的传承上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在古代中国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璀璨的文化中作为新时代下的中国人要传承这种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让他们懂得作为中国人而是自豪的。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加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历史教学要紧密的结合起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找到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来实施爱国教育,为培养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而继续努力奋斗。

作者:马小强

历史教学德育教育论文 篇2: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探究

摘 要: 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初中历史教学应着力于探索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途径,挖掘历史人物身上所隐藏的道德因素,运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受到感染,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稳定的道德情感。本文将具体阐述关于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的有关内容,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历史;德育教育;榜样

德育主要包括了道德情感、意志和道德知识教育,包含道德诸要素的整体性道德知识来源于历史和现实的道德人物、道德活动和道德精神。我们现在所遵守的道德规范都是经过历史的验证所累积下来的、优秀的道德规范意识。社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对历史进步作出贡献的人,这些人的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德育情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怎样加强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妥善达到德育教学目标,值得我们每位历史教师思考探究。

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规律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民族自豪感。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的宏伟壮愿。

一、 挖掘历史人物的闪光点,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形成正确思想意识的关键时期。从初中开始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对任何事物总想着有自己的观点,总想着表现自己,因此这个时期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单纯的说教也许对这个时期的学生起不到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依托历史课堂的独特优势挖掘历史人物的闪光点,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诸多的杰出历史人物,他们有着伟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充满着理想主义。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英雄屈原,为国家为人民着想不受小人的陷害,不惜以死明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他们的爱国情怀让人为之动容。“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他的精神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人才,但是不同人才的身上都体现出来中华民族所具备的精神。这些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精神财富。教师讲述的这些先进人物的历史事件激励着学生,引导学生向先人学习,体会到他们所独有的精神品质,把英雄事迹谨记在心,在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抛弃不放弃,承担起社会所赋予我们的责任,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 开展革命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旷日持久的抗日戰争、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等等诸多的事例。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中,党和人民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就是我们的“红色精神”,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下去,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一个光荣传统。如果说古代史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领悟我国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那么,近代史的学习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利益敢于献身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要忘记对国家的进步作出历史贡献的人,并将这种传统发扬下去。

现在的学生生活物质条件好了,从未过过苦日子,认为时代不同不应该再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及时享乐。不管是什么时代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缺失。正所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朱元璋的家乡凤阳,有着这样一首传唱久远的歌谣:“皇帝吃饭,四菜一汤,萝卜青菜,确实好吃;小葱、豆腐,意味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害怕。”贵为隋朝开国的皇帝吃饭只是吃一些简单的萝卜、青菜、小葱、豆腐等。并且约法三章:今后不管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这就是“成有勤俭”。反之,周幽王最爱的女子褒姒,不喜欢笑,周幽王用了诸多的办法还是不笑,周幽王最终找到了一种办法就是烽火台上生火,敲鼓。这个烽火台是有敌人来犯时,用来施放信号召集援兵的。诸侯看到这样的信号都赶来,样子好不滑稽,所以,褒姒笑了。周幽王发现这个现象之后就经常采用这个办法,长此以往下去,真的有外敌来犯周幽王被俘。这就是一个“败由奢”的故事。我们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还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爱慕虚荣,脚踏实地的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

三、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为国奋斗的使命感

历史教学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培训课堂,历史课本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堂理应承担起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把中国现在的发展状况和清末的闭关锁国相比较。教师通过这样的对比形式使学生们了解了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今天的成就远胜过昨天的停滞不前,前程是美好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进而引起学生对祖国未来发展的正确认识,更好地承担起国家发展的责任,形成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又如,历史课本中有展示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的图片。这是勤劳朴素的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雕塑凝聚着中国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文艺智慧。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多多讲解我国古代技艺的先进性,当时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使得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加强自豪感,促进爱国情感的培养。

另外,在授课之余,可以组织学生举办爱国演讲,观看相关的爱国影片等,感受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抵抗倭寇的戚继光、成功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销毁鸦片的林则徐和舰共存亡的邓世昌等等。他们的爱国情怀,高尚的民族气节,都激励着学生的成长。

四、 总结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不仅是一部教科书,同样也是德育的重要材料。教师从教学内容中发现有用的德育材料,优化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德育的教育不是强制的要求,也不是严格的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逐渐感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做的就是按照时代的发展要求,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德育工作。尊重历史事实,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传达正确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期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丽萍.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4):50-51.

[2]马利.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J].青年文学家,2011(15):71.

作者:林荣革

历史教学德育教育论文 篇3: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探究

摘 要:德育作为五育最为重要的一方面,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是过去的人和事,我们在了解过去的同时,可以选择性地吸收优秀文化,在批判继承中创造未来。这种历史课独有的特征为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打下了基础。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初中历史教学中缺乏一定的德育教育内容的渗透。本文将结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探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以及措施。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教育;可行性;措施

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知识的不断膨胀和更新,对历史学科教育提出了新目标性要求。新的一届政府更是把全社会的德育工作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提出了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强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来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原来“摇头晃脑”台上台下宣讲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的创新思维发展。初中历史课程有三个复杂:年代复杂、人物复杂、事件复杂;不像其他文科知识活泼性强,生动而富有情趣。我们面对的初中学生,他们学习意识松散,自我掌控能力较低,在实际教学中引导的作用非常重要,如何利用教学新思维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又如何将他们潜在的学习激情激发出来,这是摆在所有历史教師面前的一个艰巨的任务课题。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德育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德育教学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目标。

与小学阶段的教学不同,初中阶段,除了课本知识以外,教师更注重的是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全方面的教育,且在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德育信息的设计。例如,有很多明礼诚信的育人故事、有很多激励人心的励志故事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信息,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对学生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初中阶段属于学生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逐渐迈向成熟的时期,更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阶段的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三观的树立。例如用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不仅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历史知识的教育,与秦军在巨鹿进行的战争中,项羽通过破釜沉舟的行动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来激励自己雪耻。通过勾践的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最终打败了吴国。同时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勉励他们有志气,要发愤图强,做事情就一定会成功的。

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以及措施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实现言传身教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智已经逐渐转向成熟阶段,对于事物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以及模仿。例如,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一定要书写规范,这样一来,学生看教师书写规范,自然就会严格要求自己,也跟着教师学习起来。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学元素

历史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这些教学因素,展开德育教育。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爱国题材的教学内容,教师应结合这些爱国题材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结果,并且可以播放与之对应的图片给学生们看,进而提升大家的爱国意识,促进德育教育。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除了上述的教学方法以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渗透德育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提升,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一方面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另一方面们也可以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学科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探索、反思、实践,才能真正履行好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基础知识扎实、思想品德更优秀的人才。我们应该提高认识,善于研究学生心理,善于结合实际的例子,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明全.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二)[C].2016:2.

[2]刘淑英.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网络财富,2010,16:21-22.

[3]焦晓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4,24:272.

[4]王晓琴.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3:78.

作者:张光福

上一篇: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下一篇:民主监督反腐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