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小城镇建设途径论文

2022-07-03

【摘要】民族乡作为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补充,民族乡小城镇化建设是农村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族镇法律地位不明确等问题导致民族乡小城镇建设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民族小城镇建设途径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族小城镇建设途径论文 篇1: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摘要: 我国正处在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择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取向并以凯里市小城镇建设为例,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进行初步探讨,为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服务。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农村人口城市化;发展战略

我国至今仍是一个拥有9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政治的根本问题,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恰是农民问题的一个关键。农民作为能动的社会政治角色,农民安则社会稳,农村的现代化又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随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投向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村和农民,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他们关注并反思我国城市化政策,努力探索积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建立广大农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新机制。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这一要求,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应当从加快市场经济进程,实现农村经济繁荣,推动中心城市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在整个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下大力气搞好小城镇建设。目前,学术界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还方兴未艾,研究成果为数不多,由此,本文拟以处于西部民族地区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为例,从凯里市人口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以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民族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与新增人口不断增加的矛盾。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口过多,在城镇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和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征占了农民的土地,农村成年人口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地少人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必须向城镇转移求生存、求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城乡经济显得非常迫切。以处于西部民族地区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为例,2006年全市总人口46.4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0.78万人,劳动力资源人口数为181189人,全市土地面积1306万亩,耕地总面积20.25万亩(田:14.02万亩,土:6.23万亩),果园61公顷,菜园2公顷,人多耕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根据每个劳动力可负担耕地2亩计算,全市20.25万亩耕地需要劳动力约10万人,劳动力资源人口数减去实际从事第一产业所需的劳动力即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由此得出2006年该市剩余劳动力总数约为81189人,这就为凯里市的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口条件。同时,也体现了民族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与新增人口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对城镇化战略的影响

首先,由于农业自然资源的相对稳定性,建设占地使耕地逐年递减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逐年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我们仍然以西部民族地区的凯里市为例分析: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该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人口数为181,18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按10‰递增,那么10年以后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人口数将达到约199,308人。假设该市耕地仍然保持在2000年的水平上不变即20万亩,耕种20万亩耕地实际需要劳动力约10万个,那么届时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接近10万人,如何安排,吸收、消化这批剩余劳动力,对农村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对加快凯里市的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将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应提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早进行决策。

其次,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如果不能实现有序转移和流动,不仅会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而且还会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我们仍然以西部民族地区凯里市为例分析:目前,这种转移和流动正遭受到来自两个相对方向的压力:其一表现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势头持续减弱、规模缩小,并且减弱的趋势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这其中的原因是由于随着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内部结构,精简冗员,企业的约束机制趋硬,使得国有企业大量隐性失业问题浮出水面,下岗职工增加,农村劳动力进城找工作难。此外,近年来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再加上政府限令“三小”企业进行压产和转产,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从乡镇企业中回流出来。其二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又不断地从土地上被排挤出来。这是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同时,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而每年又不断有农业人口成为新增的劳动力,并从一开始就具有过剩的性质。正是在这样两种压力下,加快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大影响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三)乡镇企业现状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证明,没有高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小城镇的崛起和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主体,是小城镇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应该看到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乡镇企业传统发展模式中固有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这就使得乡镇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从而影响到小城镇的结构升级和素质的提高。在西部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现状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乡镇企业一度对繁荣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起到过重要作用。以凯里市为例:由于凯里市地处山区,乡镇企业布局过于分散,社区特征明显,“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造成了乡镇企业在运输、信息交流、物资聚散等方面的成本增加,阻碍了乡镇企业向纵深层次的进一步发展,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凯里市的乡镇企业和当时全国的乡镇企业一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曾异军突起,一枝独秀,有过辉煌时代。但随后乡镇企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相分离的道路,许多风光一时的乡镇企业都逐渐垮掉了。凯里市乡镇企业的这种现状更是印证了这一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因此,通过小城镇对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促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合,使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镇,是一条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举措的重要途径。

(四)规划工作滞后与基础设施落后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规划普遍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做出的,乡镇规模小比较利于管理。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规划工作滞后与基础设施落后的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规划滞后与基础设施落后的小城镇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其次,镇域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并少不了多少,必然加剧财政的负担。规模与财政负担的关系可见一斑。再次,这种规划比较僵化,缺乏弹性。有些地方小城镇发展很快,早已突破了原来的规划,有的地方有两个或多个相邻的乡镇已经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的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其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它资源的进一步集聚。以凯里市为例:凯里市城镇规划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已经历了两个阶段,对指导小城镇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体系规划比较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一是小城镇在整个区域的中心地位难以界定,以镇为单位编制规划实际上只考虑自身的发展,而不考虑与周围地区的联系和城镇间的分工,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重点和特色难以体现。出现了产业结构雷同,城镇性质相似的现象,体现不出不同城镇的特点。二是规划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基层干部规划意识淡薄,不执行规划要求,搞短期行为,得过且过,导致“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不良现象随处可见,规划形同虚设。三是凯里市小城镇基础设施仍然很薄弱。受资金困扰或规划不到位,城镇中心区的供水、供电、排水、电讯等设施建设滞后,遇上赶集马路市场导致交通拥挤的现象仍然很突出。从总体上说,凯里市小城镇目前的现状,使其对人口和企业的迁入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五)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管理手段落后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在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城镇规模普遍偏小,聚集的人口也达不到必要的规模,多数人集中在有限的土地上搞饭吃,其产业结构必然单一而且不合理,加上管理手段粗放落后,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建设部、农业部的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一个小城镇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时,才能够发挥经济中心对镇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2万人时作用比较明显;超过5万人则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小城镇规模小,管理手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就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无法起到促进作用,对镇域经济也法起到辐射作用。

以凯里市为例:据贵州省黔东南州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凯里市8个镇镇中心平均人口才248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5人,如此超小规模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经济,对人口和企业的集聚效应十分低下,对带动城镇建设起不了多大作用。从产业结构看,8个镇镇中心区平均非农业人口只占34%,镇区人口仍以搞农业为主,这与小城镇应以二、三产业为主的要求很不相符。由于城镇缺少工业支撑,加之乡镇企业发展滞缓,使小城镇人口聚集较为困难,因此也未能带来三产的发展和城镇的繁荣,反过来又制约了小城镇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从而使小城镇缺乏足够的辐射能力。从管理层面上看,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为二、三产业和城镇建设服务的力量薄弱,不能从体制上促使小城镇成为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村区域经济中心。二是小城镇建设投资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及相对滞后,使小城镇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总之,凯里市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综述以上五个方面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制约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和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进程的种种不利因素,做到未雨绸缪,先行一步,争取主动。这样,既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认清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扬长避短,事半功倍,也有利于促使我们做好不利因素的转化工作,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

(一)坚持走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

在西部民族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要按照小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首先,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的政策。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人口流动的过程。人口的集中导致城市化的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要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发展,就要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因此,要转变过去长期实行的农民“离土不离乡”的观念。离土不离乡,是指农民可以在家乡办乡镇企业,经营非农产业,而不能离开家乡。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实施以后,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就是要促使农民离土又离乡,在小城镇寻找生机和出路。

其次,各级政府要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置。分散于自然村的居民向小城镇集中,一部分人是转移居住地,一部分人还要在小城镇工作,实现工作性质的转移。不论是居住还是工作,都不能用行政的方法安置,即进入小城镇的人口,什么都由政府管起来,政府是不堪重负的,小城镇也发展不起来。可行的办法是实行市场化安置,即由进入小城镇的人口自费安置。这样做不仅不会形成政府的沉重负担,而且还会形成小城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为进入小城镇的人口市场化安置创造了条件:第一是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为进入小城镇人口提供了衣食条件;第二是房地产市场的形成,为进入小城镇的人口提供了居住条件;第三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为进入小城镇的人口提供了寻找工作的便利;第四是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为进入小城镇人口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的一些小城镇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再次,各级政府要降低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农民进城与否,归根结底是一种利益的选择,无利可图,或者进城还不如当农民收益大,农民是不会选择进城的。因此,各级政府对于农民进城要有优惠政策,以此来降低进入小城镇的门槛。降低进城门槛的核心问题是应当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必要的收费也应当规范标准。比如有的地方收取的城市增容费,就应当取消;有的城镇实行高价卖户口的政策,也属于不合理收费;对进城学龄人口的入学,有的学校收取赞助费,也是不合理的。

最后,各级政府要为进城农民就业创造条件。农民进城,能否最后立足,还要看能否在城镇找到合适的工作,不能立足还是要回到农村去。当然,一定的回潮是不可避免的,但回潮过多,小城镇的规模就难以确定下来,应当以降低开业条件,低税费的方式,鼓励进入小城镇的农民自谋职业,这是解决民间投资不足的重要措施。另外,降低过高的开业条件还可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形成有利于吸引投资的政策环境,彻底改变那种持币待投的状况,这不仅是增加对小城镇投资的途径,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措施。以凯里市为例:现在该市的8个小城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下岗职工,再加上新增加的进城人口,如果投资不足,就业压力过大,小城镇建设就难以为继。此外,该市的小城镇建设还涉及土地政策方面的问题,如进入小城镇人口原来作为农民承包的集体耕地和进入小城镇后所占用的土地等问题如何处理,都需要各级政府认真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人口城市化即农民进入小城镇创造条件。

(二)强化宣传教育,搞好科学规划,正确界定小城镇的经济功能

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干部和群众的认识问题,搞好科学规划,正确界定小城镇的经济功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城市化的实质和作用,为城市化工作创造好思想基础和舆论环境。同时要严格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凯里市为例,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进一步搞好全市城镇体系规划,构建合理的城镇结构,逐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三棵树、鸭塘、龙场三个卫星镇为主体,其它建制镇为框架发展的三级城镇体系。规划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满足近期发展的需要,又为远期发展留有充分余地;既要有利于居民生产、生活和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又要有利于协调指导城镇建设因地制宜,根据自然条件及经济基础的差异,立足当地资源,突出特点,选准符合自身的发展重点和路子,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不照搬一个模式,搞一刀切、一哄而起,确保农村人口城市化有序进行和小城镇既好又快地发展。二是在执行规划时,要严肃对待,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建设,不得随意变更,着力强化小城镇建设的组织和管理,逐步将凯里市的小城镇建设纳入正常的管理轨道。三是改革小城镇宏观管理体制,优化配置小城镇内部的管理机制。小城镇的发展应以二、三产业为主,其管理体制应围绕这一功能来设置,如在市级政府中明确专门人员和机构管理小城镇的各项事务,精简小城镇的政府机构,增强为二、三产业服务和其他必要的社会服务机构等。

(三)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工作

西部民族地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必须注意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工作。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发挥各地扰势,并且要从有利于增加就业,节约资源,提高农业增加值和保护环境着眼。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强化农业与小城镇工业的关联度,培植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开辟产业空间,因为小城镇绿色资源的生态环境相对中心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绿色产业领域大有作为;三是大力发展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样做不仅能壮大自身实力,而且还能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四)完善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西部民族地区在实施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始终注意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建设就业和生活的社会保障机制。以凯里市为例,目前可操作的措施可以考虑:第一,积极开发和引进人才、科技,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小城镇人才紧缺,技术落后是其经济发展的巨大制约因素。解决人才、技术问题,一靠开发,二靠引进。为此,必须实施有利于成才,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吸引人才和技术的政策措施,如增加对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积极同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合作联姻,鼓励人才和技术入股等等。第二,健全城镇投资融资机制,将土地出让金从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分离出来,通过土地批租,熟地开发,配套共建等途径扩大筹资渠道,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和市场化运作。同时,要逐步建立成熟的还贷机制,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对小城镇的投资力度。第三,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允许农民种养结合和土地使用经营方式的自由调整,允许土地指标在村镇间流转的方式来引导“农业向大户集中,工业向区域集中,居住向中心集中。”第四,建立社会保障机制,逐渐推进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障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保险事业,稳定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减少他们进入城镇发展的后顾之忧,实现社会保障的现代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使凯里市的小城镇建设尽快步入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轨道,顺利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

(五)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的户籍制度改革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要顺利实施,要求各级政府要把户籍制度改革早日提到议事日程,加快已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户籍制度改革,大力引导农民和鼓励农民向城镇聚集,打破农与非的界线,逐渐平衡居民户口对农民户口的相对优势,最终取消户籍城乡二元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公平自由的户籍管理制度。今后,凡在城镇有固定合法住所,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或生活保障的农村人口均可申请在城镇落户,同时也允许农民进城镇落户不转非。以凯里市为例:在小城镇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原有户籍管理造成了很多矛盾,例如给计划生育的管理,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等带来了许多困难。从长远来看,户籍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行住地管理原则,即人在什么地方住,就在什么地方将其户口管起来,这样就做到户口随人走,而不是目前的人跟户口走。当然,要在全市这样做,难度还比较大,可以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即在小城镇先做起来,待条件成熟后,即在全市范围内推开,为在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实现这一先进管理模式作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实际上,当粮油市场在全国放开以后,户口观念已经大大地淡化了,加之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逐渐成熟,已经基本形成了人口流动的条件。

(六)加大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和保护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构成了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自然基础,要把这种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必须坚持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内容,合理利用和保护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搞好开发建设的环境监督管理。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要切实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一定要进行合理开放、利用,既要注重其经济价值,更要注重其生态价值,特别是如森林资源、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中,在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经济价值同时,要加强其环境生态价值的建设和保护,对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小城镇的最大问题之一便是资金障碍,无论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还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都需要国家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的财力扶持力度。中央财政预算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建议国家从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切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民族地区城镇的公用设施建设,发挥国家投资对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的拉动作用。要改革转移支付制度的办法,保证支持资金专项用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调节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要研究生态补偿的方式,以争取东部和沿海地区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建设的支持。

三、结束语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涉及到其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一宏大战略构想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涉及多项价值目标的选择,如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取向,或以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为目标取向,或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标取向等等,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都是很有意义的。对本人来讲,都是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以凯里市为例:笔者以为,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贯穿于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各个目标的一条红线,把它作为推进城镇化战略的价值取向,加快凯里市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小城镇建设,特别是重点小城镇建设,建成一定数量的万人集镇。同时,要在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加快形成以区域中心,区域次中心,重点小城镇并举为特色的黔东南城镇体系,实现全州城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也符合凯里市客观实际的要求,较之其它目标在实践上更具有可操作性。

总之,要通过小城镇转移和配置农业劳动力资源,以此带动各种要素的配置和产业的协调发展;要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牵引线头,抓住这个线头搞好小城镇规划,合理进行功能定位;要避免城镇建设中容易出现的功能滞后效应,着眼于提高小城镇对人口增量的发展弹性,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避免短期行为;要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和要素价格较低的条件,发挥劳动力替代资源的优势。因此,笔者认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战略规划要加强二三产业的设计定位,在小城镇中形成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服务体系,为形成一批万人以上城镇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黔东南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 黔东南日报,2006-03-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 贵州日报,2006-03-17.

[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 黔东南日报,2006-03-30.

[4] 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 贵州日报,2007-01-30.

[5] 黔东南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N]. 黔东南日报,2007-02-16.

[6]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奋斗,中共贵州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报告[N]. 贵州日报,2007-05-08.

[7] 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 陈晓芳,方 明.城市化发展存在的总是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

[9] 余明侵.区域经济学经济利益分析[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10] 刘耀彬,等.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分析[J]. 城市问题,2005 (1).

[11] 王行伟.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道路选择[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2] 佟景春.建立农村城市化发展机制[J]. 吉林农业,2002(5).

[13] 高 强.美国农村城市化历程及启示[J]. 世界农业,2002(5).

[14] 石扬令.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思路和对策[J]. 生产力研究,2003(4).

[15] 温铁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与相关制度问题[J]. 开放导报,2000(5).

(责任编辑:周真刚)

作者:何选高

民族小城镇建设途径论文 篇2:

民族乡撤乡建镇困境

【摘要】民族乡作为基层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补充,民族乡小城镇化建设是农村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族镇法律地位不明确等问题导致民族乡小城镇建设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民族乡;民族镇;城镇化

民族乡作为散居少数民族在农村的存在形式,其经济的状况的优劣与辖区内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物质生活水平、文化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众多民族乡期望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本区域内各项事业的发展。首先,小城镇有着聚集作用,带动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小城镇中迅速发展的第二、三产业,大量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在小城镇的纽带作用下,极大的吸引了政府和私人资金对小城镇基建的升级改造,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最后,撤乡建镇推动镇域经济的发展,扩大基础政权的经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的自主权,从而更好的推动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进程,“在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下,九十年代曾掀起了民族乡撤乡建镇的高潮。但是,现行法律没有规定民族镇的法律地位,《宪法》第30条第3款规定: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基层政权中没有民族镇这一形式。针对撤乡建镇的现象,199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停止审批民族镇的通知》,明确将民族乡撤乡建镇的行为视为违宪。同时也提出对于“已经设立的将另行研究处理办法。”至于具体的处理办法也就没有了下文。而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非民族镇简历之后不再享有民族乡的待遇,因此许多民族乡由于不愿放弃优惠政策而停止建镇进程,已经建制为镇的民族乡也在后来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槐店回族镇位于沈丘县西北部,在沙颖河畔,蔡水之滨。以该镇为例,槐店镇是沈丘县政府所在地,辖9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9.3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5.12平方公里,总人口9.8万,其中回族2.1万,是豫东主要回族聚居地之一。1951年3月,建立槐店民族镇(包括槐店回民自治区和海楼回族乡),1956年8月27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的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建在县城城关的5个自治区(商丘城关、太康城关、沁阳城关、宁陵城关、沈丘槐店)一律撤销,不再建立民族乡。”1958年后,分别设槐店镇和槐店人民公社两个建制。1980年槐店人民公社更名北郊乡,1983年4月槐店镇改建槐店回族镇,即今沈丘县县城。①

沈丘县为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沈丘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77.87元。②而同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但由于槐店镇为县城所在地,区位优势比较明显,财政收入也高于其县其它乡镇。据2004年底统计,沈丘槐店回族镇财政收入1476万元,是县财政的主要来源。

在城镇化进程中,槐店镇也较好的利用了城关镇的优势,发展产业经济。如高营行政村的苗圃、花卉种植区、丰产河行政村的食用菌种植区、小王楼行政村的蔬菜种植区、马楼行政村的山药种植基地等,马楼行政村的山药种植已发展成为省外闻名的“万亩山药种植基地”。槐店镇的其他产业经济由于受伊斯兰教信仰的影响,大都集中在与本民族风俗习惯相关的行业,如牛羊屠宰、皮毛制革、食品加工等特色行业。整体来看,该镇回族经发展规模较小,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加工程度浅,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差。因此,槐店回族镇的民族产业更须政府的大力扶持。

圉于民族镇法律问题,虽对县财政贡献大,待遇与一般乡镇相同,更不论民族乡优惠政策。最突出表现是槐店回族镇财政超收返还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并且上交财政额以10%—15%的幅度递增,2000年上交财政1500万元,比1995年多交500多万元。因此该镇缺乏自主财力和发展后劲,影响了乡镇民族产业的发展。

中央虽然出台了众多针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原来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逐步脱离了社会形势,需要不断的修补与完善,而新的政策又不能及时出台。就地方政府而言,很少出台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的相关决定等,以周口市为例,据现在所掌握的材料,市一级政府并未出台针对促进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关决定、命令等。

解决当今民族镇发展困境,当务之急是解决法律主体地位问题,首先,通过修宪或宪法解释赋予民族镇以与乡镇同等的基层政权的法律地位。其次,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乡、镇法》。民族乡存在数十年,但至今还未出台一部专门的民族乡和民族镇的法律,唯有的法律依据是国务院颁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以及各地方法规、规章、政策。另外也可以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制定民族镇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弥补宪法、法律空白。

就未来发展形势来看,民族乡城镇化进程是推动散居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尽快明确民族镇的律地位,落实民族乡的相关优惠政策,是民族乡以及撤乡建镇后的民族镇在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问题。③

注释:

①倪胜章.中原回族散居地—槐坊地名考[J].回族研究,1999(2):82-84.

②沈丘县统计局.沈丘县统计局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Z].2013.

③朱玉福.民族镇法律地位刍议[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1(1).

④高泽彬,青云.推动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宜宾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J].四川统一战线,2011(03).

⑤吴守彬.民族乡经济发展浅论[J].民族大家庭,2010(06).

⑥郗玲芝.浅析民族乡(镇)的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民族大家庭,2009(05).

作者:周翔宇

民族小城镇建设途径论文 篇3:

对温铁军茅于轼贺雪峰等人的新农村建设观点综述

摘要: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与内涵,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对国内新农村建设问题专家温铁军、茅于轼、贺雪峰等人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观点;综述

面对学术界众说纷纭的新农村建设主张,需要对时下的理论研究进行“冷思考”。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前的理论研究做出必要的梳理和讨论,理性关注这一现实问题。现将近期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与内涵

(一)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意义

当前我国城乡差别较大,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非常突出。目前,我国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已经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新阶段,完全有能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

不少学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的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的形成和实施,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了中央政府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完整的思路。但是,也有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和后果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目前我国所提出和实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很有可能演变为一次运动,未必就能触及到困扰中国农村的深层次问题;要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只能从体制上和制度上寻求突破口。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三个主流学派:第一,自21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提出,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以拉动内需,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这一思路逐步为政界所认可。第二,温铁军从现实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农民文化娱乐活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实验,在社会舆论方面影响很大。第三,农村问题研究专家贺雪峰则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是核心。文化建设要重于经济建设,从社会和文化方面为农民提供福利增进,提高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这三种观点是当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三个主流学派,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学界的研究指引了方向。

此外,茅于轼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新农村建设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城镇化建设。农民进城是历史性任务,建设新农村也要服从这个历史性的任务。农民工要进城,除了选择进入大中城市以外,也可以进入家乡附近的中小城市,因为中小城市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这样才能够使城镇化在全国各地均衡发展,减轻大城市压力,创造中小城市就业机会,让农民在家乡就变为城市人。同时,新农村建设也是一个农民逐渐减少并向大中城市或小城镇转移的过程,具体的新农村建设必然和城镇化建设同时进行。如果没有城镇化,眼睛光看着农村,新农村建设是一定要失败的。新农村建设这个口号应该加以补充,就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而且要把城镇化放在最主要的地位。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重点

以温铁军为代表的“农民合作”说认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和国家政策。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农村人口都是十分庞大的,不仅农民缺少转移进入城市的就业机会,而且那些已经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因收入太低,而无法在城市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必须立足现有城乡的二元社会结构,来解决保持农村稳定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问题。

贺雪峰认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具有主导乡村治理的能力。这其中关键是要有基层组织队伍,要有治理资源和治理能力。在农村人财物外流的现代化背景下指望农民内生形成秩序实在是不切实际。二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既然农民不能一下子转移出去,又缺少快速增收的空间,可以在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上做出文章,从而使农民的闲暇时间变得有意义,保证在他们的经济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却有可能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

茅于轼则认为,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相矛盾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增加城市里的就业机会,还有就是要让进城农民有自由创业的机会,在医疗与教育上也要对农民工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的资金要靠多方面筹措。首先,是把农民的储蓄用在新农村建设上,并通过金融机构或私人借贷等手段加以鼓励。同时,国家应为他们提供基础设施,以及在金融上给予各种支持,完善农村金融体制,鼓励城里人到农村去投资。在这中间,发展农村房地产无疑可以分流部分城市人群,因为农村房地产项目相比城市项目,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茅于轼也赞同,“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地的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由于人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的理解不同,所以,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问题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贺雪峰主张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是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其次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从而制约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第三是农村社会事业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外,我国农村新阶段还存在着公共事业落后和公共服务缺失等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温铁军指出,第一,各级组织部门要取消或改变以往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重新设定考核指标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放弃以GDP论英雄、以招商引资论政绩的考核体系。第二,要加强对地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培训,彻底转变地县两级政府的工作重点。第三,要加强农村基层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于问题累积比较严重的地方,应由中央和省级直接派驻工作组,把和地方各种势力没有瓜葛的政治力量输送进去,认真解决问题。第四,要想把中央对农民的好政策落实到基层,就得采取像“扶贫”、“整村推进”等方式。第五,在农村资金要素缺乏的问题上,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着力培育农民的互助合作金融。

茅于轼主张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新农村的建设。城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式可以有这样那样的选择,但是唯一不能动摇的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决心,因为过去对城镇化政策的摇摆曾经给我们的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新农村建设历史上有过这样那样的经验教训,但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奢望重新将农民留在农村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最终“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继续实施和完善推进城市化的战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上的转移和调整,实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革。唯有如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积累起发展资金,国家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才有财力支撑。

四、评述和结论

以上学者及相关部门的专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探讨,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

首先,以上学者都认为建设新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温铁军更侧重通过发展“农村合作”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贺雪峰却对此保留意见,认为基于中国农村分散、经济联系松散的现状,“农民合作”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贺雪峰主张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具有主导乡村治理的能力。这其中关键是要有基层组织队伍,要有治理资源和治理能力。茅于轼主张市场应是解决的手段,首先应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信贷途径和能力,相信农民能实现资本增殖的能力。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课题,当前相关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理论探讨空间,以下几方面还须改进加强:第一,时下研究成果多停留在对国家政策解读上,研究方式仍以经验性总结为主;第二,研究者的视角多是“自上往下”从宏观层面看问题,缺乏社会调查和实证性研究;第三,研究者所选村落多是官员们树立的明星村和汉族区,对民族聚居区缺乏必要的理性关注;第四,新农村建设是一动态过程,应置于历史发展脉络中作历时性分析。新农村建设是推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强政策的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必要的对话和互动,进一步拓展理论研究范围和实际探索领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J].北方经济,2005,(12).

[2]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挑战与反思[J].理论探讨,2006,(6).

[3] 茅于轼.乡村建设之路[J].农村金融研究,2006,(1).

[4] 茅于轼.新农村和城市化建设同时进行[J].城市开发,2006,(4).

[5] 贺雪峰.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建设[J].开放时代,2006,(4).

[6] 贺雪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与着力点[J].新西部,2007,(9).

作者:章玉春,孟庆红

上一篇:铁路数字化无线通信论文下一篇:价值工程下机械制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