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并且城镇化的发展给农村的教育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农村的办学条件以及教学质量都有所改善和提高,使农村的孩子们有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目标追求就是要保障学生“有学上,上好学,乐上学”。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论文 篇1:

城镇化与农村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在新世纪做出的战略性决策,在短短的6年里,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们。本文从城镇化引起的这些问题出发,探究其原因,并从农村教育方向提出解决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剩余劳动力;空心村

一、城镇化建设对农村人口素质的影响

(一)绝对文盲仍然很多

2000年,我国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8.02%。其中城市文盲占城市人口的4.37%,县镇为5.64%,乡村为9.87%。文盲主要聚集在农村(见表1)。

资料来源:黑晓佛,西部地区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到2006年底,我国农村仍有73 74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比重的56.1%。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 628万人。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08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6735万人,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706万人。这说明,我国还存在21340万人的文盲。如图1所示:

(二)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

我国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尤其是从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大多数没有完成基础教育,在基本技能和知识方面较为缺乏,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相关资料,农村劳务输出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居多。其中,16-25岁的占45%,26-30岁的占16%,31-40岁的占23%,41岁以上的占16%,另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的数据(见表2),2000年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约80%人员的教育程度低于或相当于义务教育水平,其中小学和文盲人口约占20%。但是,全球化的竞争,工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数据表明,城镇1.4亿名职工中,高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仅占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了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往往由于职工岗位意识不强、职业技能不高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资料来源:闵维方,2005-2006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R],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6.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寻找就业机会,行业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市场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种过度竞争,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得不“无功而返”。循环效应往往会带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钟摆效应”,即一些综合素质较差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过不了多久便辞职回家,经过短暂的调整后,他们又不得不外来找事做,然后又不断地无功而返,像钟摆一样不停地在农村和城镇之间流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1994年转向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因素质太差而被遣返的占24.2%。

(三)农村从“空心村”现象已经从村庄空心发展到知识空心

空心村是指村内居住人口稀少、土地,及房屋实际使用率低下的村庄。据有关专家估计,全国村庄的空置住房约占现有住房总量10%。个别情况严重的地区达15%-20%。比如河南省统计,在全省47万个行政村中因“空心村”问题闲置的土地在250万亩以上,约占全省村庄建设用地总量的1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的持续转移,使“空心村”现象加剧。但是“空心村”所带来的后果不仅仅限于村庄的空置。最重要的是,带来了农村知识的空心。“空心村”已经从村庄空心发展到知识空心。已经使农村的人口素质趋于恶化,并且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镇化的速度非常迅速。按照城镇化的这个速度,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透露,根据预测,到2010年,国内需要将1.06亿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到2020年,还将有3,02亿左右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5.51亿(见表3)。城镇化经过本世纪初快速发展,农村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已经转移到城市,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口素质的迅速下降,即到了2020年我国有绝对素质低下人口40%,这一方面影响了农业现代化,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同时也不利于城镇化的发展。

资料来源:王梦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124.

二、城镇化建设下农村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一)“跳农门”“城市中心”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为城市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除了农产品剪刀差所引起的不公平外,国家财政对城市大力支持,而对于广大农村却回报甚少。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不发达的偏远山区,农村教育的唯一目标是“跳农门”,跳出农村,步入城市摆脱贫穷。一方面农村教育仅作为城市教育的翻版。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根本脱离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而学校将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视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了职业生活技能的教育。因此,也出现了每年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另一方面,贫穷地区的农村学生,尤其在西北等地,如果学生无法完成基础教育,家庭是没有经济实力来支持他们从事职业教育。这也是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非常小一直低于世界水平,维持在3%左右。如表4所示:从1993年到2006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百分比最高为2002年的3.41%,最低仅为1995年的2.41%。从1995年开始到2003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呈上升局面,但是到2004年突然从3.28%降到2005年的2,82%,2006年稍有回升,为3.01%。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分别占37.8%和45.1%;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和70.3%;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分别占22.3%和28.8%;教具、墨水、纸笔、粉笔不足的分别占到32.55%和35%。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勉强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

(三)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职业教育对于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表5所示,我国职业高中和普通中专的师生比分别是19.10和28.13,职业高中的比重仅仅略低于小学,高于其他非职业类指标,而普通中专的比重竟达28.13。即一个老师需要教28.13个学生。

资料来源:中国县域社会经济年鉴编辑部,中国县域社会经济年鉴2000~2005年[c].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农村教师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教师待遇低,部分地区甚至存在严重拖欠教师工资等情况,使大量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严重,留在农村继续任职的教师队伍在素质、水平、学历、师德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目益严重。

(四)农村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轨

我国职业教育不论是初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落后于市场的需求。许多职业培训学校不规范,追求短期行为,一些在计划经济下建立的学校还习惯于传统的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许多农村青年在这样的学校毕业后,不能就业,要么回到农村或种地,要么加入打工大军。大大打击了农村青年进职业中专学校学习的积极性,这也使职业中专学校出现生源危机。

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还远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求,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弱化的趋势。有的学校以职业教育的名义行普通教育之实,一方面,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脱离农业生产实际的现象,需要在这一方面加强改革力度。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农村教育在办学模式和培训内容等方面应该加快改革,特别是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方面,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格人才。

三、促进农村教育培训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前文对我国农村教育培训的现状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农村教育培训的发展必须遵循以县域为基础,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尤其注重职业教育的方针。

(一)建立和健全结构合理的农村教育体系

1.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宣传教育四者相结合的培训体系。继续坚持党关于“普九”的有关政策,建立优质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加大技能培训的力度,健全我国技能培训体系,强化宣传教育的力度。

2.技能鉴定体系

建立农村教育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农业技能的鉴定;一是对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需要的技能进行鉴定。达到农业技能鉴定水平的农民可以从事农业技术指导工作,专门为农业的现代化服务。达到其他职业技能鉴定的劳动力可以在城市根据鉴定内容寻找相关工作,提升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

3.监管协调体系

我国农村教育管理部门错综复杂,条块分隔,没有一个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因此对于中间环节产生互相推诿的现象。比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属于教育部管理、而农技推广的技能培训却属于农业部管理、宣传活动却属于文化部管理。因此,根据国外经验,可以建立一个农业推广教育系统作为协调与咨询机关,协调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和各国有企业、大专院校、职业学校以及专业研究所的关系,从总体上进行统一调控,统筹资源,实现合理分配。

(二)树立正确的农村教育观

1.终生教育

我国终生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民国时期梁漱溟的教育思想就是一种终生教育的思想,但是,如前文所述,其教育虽然名噪一时,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本文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终生教育观念还没有形成。即使现在,很多农民仍然不能接受终生教育的思想。他们认为“这么大年纪了,还学那干什么!”因此,要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大力倡导终生教育非常必要。

2.正视农村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以城市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导致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够。农村教育成了城市教育的翻版,成了城市高等教育的附庸,随着高考指挥棒的挥动而随波逐流。甚至农村教育完全只有包括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在内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完全被忽视。在一个拥有9亿农业人口的大国,忽视农村教育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即它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影响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建立严格的教育经费支付体系

1.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时代的进步,是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由于我国各县发展不均衡,在穷困县,县级财政所担负的责任与其能力不相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县级财政完全足够担负教育经费。而且,作为一个管理体制,“以县为主”完全是正确的。政府应该对那些不能担负教育经费的县加大转移支付,调节其支付能力,而对于“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应该坚持不动摇。

2.建立多渠道的农村教育融资渠道

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包括九年义务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应该由政府来支持,确保其来源的连续性。对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以及宣传教育在政府担负一部分经费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采用社会办学的模式。现在,民办职业学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部分,对于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输送了大批人才,必须进一步鼓励其发展。对于穷困地区,应该大量吸引外资和社会其他基金来筹措资金。

3.加大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大多教育经费问题,是教育经费被挪用、侵占或者资金来源部门相互推诿造成。对于资金来源部门的相互推诿,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已经有了明确规定。对于经费的挪用与侵占,必须加大监管力度。首先必须根据相关法律,以法治教,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义务农村教育经费的来源,保证农村教育系统的正常运作。另外必须加强管理,建立公示制度、举报制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落到实处,确保相关法律的权威。

(四)建立良好的师资体系

1.强化农村教师素质

农村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偏远地区,在“普九”的政策下,尤其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的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师奇缺,很多英语老师都是聘请的没有编制的民办教师。因此必须对现有农村教师素质进行考查,重新编制,保证农村教师素质。另外,应该大力培养一大批“双师型”教师从事农村职业教训,来提高整个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

2.建立教师城乡互动体制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农村优秀教育人才的外流,高级、特级等优秀教师都不愿到乡村从事教育事业。这不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引起教育的不公平。因此,在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必须处理这种差距,在加强农村教师素质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优秀教师城乡互动机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乡村教师素质,并且带动更多乡村教师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农村学生体验城市的教学模式,实现学习的跨越。最后,城市学生可以在农村教师那里学习到更多农村的现状,让城市学生了解我国农村的真实情况以更好学习。

3.培训优秀师范生加强师资力量

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农村无法引进大量师范生,为农村教育增添新的活力。另外一方面,教师工资的低下以及长期拖欠农村教师工资的社会现实,让很多立志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改行去

其他行业。这也是我国农村教育师资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2007年9份,全国五所师范学校进行免费试点。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对于师范专业已经形成了偏见。很多优秀学生不愿意报考师范院校。因此。在师范院校免除学费的基础上还应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解决师范院校生源问题。另外,通过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师范生深入农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改革农村教育内容及方法

在市场经济下,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农村教育出现了许多变化,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已经不适应市场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市场化要求农民必须接受现代商业的基本知识,比如营销、物流、外贸等等知识。城镇化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比如车、钳等。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村劳动力必须具备操作现代信息工具等能力。而传统教育无法培训这些能力,这就为农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1.改革农村教育内容

除基础教育专注于普通教育以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一味追求热门专业,以求得更多生源,但是,其教材建设和课程内容却落后于现代化的需要。一方面不能体现原有职业教育为农业服务的目标,另一方面。也不能培养出劳动力转移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必须进行市场定位,把教育内容定位为以农业服务为导向和以劳动力转移为导向两个方面。

2.改革农村教育方法

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与传统的教育方法相比,信息化教育方式成本低、见效快、辐射面广,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搭建平台,实行远程教育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方向。

总之,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村教育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国情为出发点,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以市场化的需要为导向,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有目标、有计划地去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谭汪洋,李盖虎,曹冰玉,新世纪中国农村教育一对问题、原因、对策的探究,当代教育论坛,2006,第6期,

[2]张作功.“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4.1.

[3]谢玉坤.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6.

[4]甘进忠,黄遂.试论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6.

作者:李淑贞

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论文 篇2:

农村教育城镇化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并且城镇化的发展给农村的教育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农村的办学条件以及教学质量都有所改善和提高,使农村的孩子们有了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目标追求就是要保障学生“有学上,上好学,乐上学”。通过对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目标以及农村教育城镇化路径的选择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到一系列的方式从而来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使农村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 城镇化 路径选择

21世纪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对世界影响最深刻的有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一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而第二件就是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在快速的发展,如此大规模的城镇化不仅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教育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我国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不同地区的农村其城镇化模式也不一样,对教育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因此,对农村教育城镇化进行分析,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同时,抓住农村教育发展的机遇,找到有效的措施,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农村教育的城镇化。

一、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机遇

1.农村教育场域的上移。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教育公共财政无法做到城乡统一标准,从而就使农村的孩子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而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农村教育管理的中心不断的上移,使农村教育向乡镇聚集,乡镇教育向县市聚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使农村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少能够在一定的区域内实现教育的相对公平。

2.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素质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在一些农村和乡镇其采用的是“合村并居”“撤乡并镇”的城镇化模式,因此,在其城镇化的过程当中,扩建和重建学校就成为优先考虑的办法。不仅使农村教学的设施和办学环境得到了改善,还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全面促进农村的教育。

二、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1.转移分享型。转移分享型只要就是指农村学生进城,针对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通过将农村孩子全部转移到城市学校,从而能够彻底解决一个地区内出现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从而实现城乡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可以通过利用各种社会力量筹措资金,建立新的学校或者是扩建学校,从而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对于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孩子,要适当的见面或补助一些费用,这样就能够让农村的孩子没有后顾之忧的接受优质的教育。通过让农村耗子进城就读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还能够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2.名校接管型。名校接管型指的就是城区学校下乡,通过将名校的教师以及管理人才引入农村教育,接管农村学校,从而逐渐的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水平。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水平差异比较大,无法做到所有地区都能够建立教育学校,并对学生实行补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城区学校的资源引入到农村的学校,带动农村学校的发展。还有,可以将农村分散的学校进行整合,集中在一起,方便城区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另外,要理顺接管学校和被接管学校的关系,在管理模式、教学资源配置以及教师待遇等方面都要做到真正的一体化。通过城区学校接管农村学校的措施,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教育的水平,使农村教育实现质的飞跃。

3.委托管理型。委托管理型指的就是将社会资本植入到农村学校。委托管理和接管是有一定区别的,委托管理指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将农村的学校委托给具有专业资格以及管理能力的社会专业机构,从而对农村学校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是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学校委托管理的本质就是社会资本的输出,通过这些社会上专业的机构和名校将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等植入到农村的学校,促进农村学校的更新和重组。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都有所提高。

4.实验探索型。实验探索型指的就是以农村学校为主体的教学改革,与名校接管型、委托管理型办学模式相比,实验探索型是一种更具本土性以及原创性的教育城镇化方式。它能够摆脱公立学校设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寻找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要实现这种方式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敢于创新的领导者,其次必须要得到上级部门的允许和支持,同时要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创新的主体,最后就是要做好其宣传工作,使家长和社会等各种外围力量都能够支持学校的改革。这种教育城镇化模式充分体现着农村学校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智慧,从而透发初中国本土教育改革的灵性和活力。

综上所述,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村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农村教育的城镇化不仅仅是将农村的学生迁移到城市学校或者将学校修建的跟城市学校一样就可以了,一定要明确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目标,对教育进行创新改革,能够真正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实现教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俊生,司晓宏.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平原模式”与“柯城模式”浅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03:180-187.

[2]侯晓光.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生存境遇及改进路径[J]. 基础教育研究,2014,22:3-6.

作者:永嘎

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论文 篇3: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批判与反思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背后的发展主义逻辑进行解析,认为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并通过对海南教育移民村庄的实地调研访谈,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学生、教师、移民村委会角度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梳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批判和反思。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教育 质性研究

一、问题的引出

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短期看不可逆转的趋势。从费孝通最早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思路以来,学界对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给予了颇多的关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得到快速的发展,从1978年城镇化率的17.9%增长到2012年的52.6%。[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从目前我国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来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实现市民化的转变。在城镇化战略的驱动下,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随着大多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农村适龄学生生源也随之减少,农村学校出现了很多的“空巢”学校和“麻雀”班级;而与此同时,城镇学校的学生却在急剧增多,在城市中心主义和发展主义的逻辑背后,城镇人口的剧增迫切需要更多的师资和学校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教育的布局结构调整应运而生,撤并原有的空巢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扩大城镇的中小学校,使原有“县高中、乡镇初中、一村一校”的格局向县城完中、乡镇完小集中、乡村只保留部分教学点的格局转变,也称作“文化上移”。

在如何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做好“三农”问题的前提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应有之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仅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有几个问题将受到现实的拷问。本人只当抛砖引玉,望学界指正。

1.城镇化背后的发展逻辑,是否忽略或者是弱化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发展要义背后的功利主义,伴随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现实,是否可以通过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合理地解决?

2.农村教育的走向是否应该是城市教育的简单复制,还是在“为农”与“留农”之间的徘徊,它是否仅仅是城镇化的一种工具手段,而无关乎人本身的自主选择?城镇化战略是否能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劳动力加工厂”的命运循环?

3.原有农村文化的家园,是否会因为城镇化教育战略而泯灭,而让下一代失去对乡土文明的传承和身份认同?

4.农村教育价值的取向与城镇化的价值取向是否趋同,而不是在经济利益的侵蚀下异化,加剧阶层利益的固化,使教育成为论价分级的商品,而失去了教育本身的“公益性”和“培育人”的本质旨归?

二、城镇化的发展要义

目前,学界对于城镇化的定义尚未统一,有学者认为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2]学者孔凡文、许世卫认为,城镇化还应包括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城镇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的挑战、基础设施的完善、科技文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障的建立、城镇管理的加强等。[3]总的来说,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实现市民化的身份转变,并享受与城镇人口同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和保障。

城镇化的发展内涵主要涵盖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城的关系,突出人的核心地位,把人与城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二是城与乡的关系,指注重城镇的内涵发展,突出城乡区域的协调互动,实现以城带乡、以城富农,让农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富裕,让农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繁荣。三是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能以牺牲资源换取经济效益。四是产业与城镇的关系,注重产业与城镇的相互支撑作用,把产业持续发展作为城镇化的基本目标,抑制城市空间的盲目扩张,实现以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实现农民在城镇生产与生活。[4]究其根本,城镇化的发展要义应该落脚到人的城镇化,即实现人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就业方式的转变、社会福利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镇化的发展背后隐含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发展主义逻辑,即注重从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的角度催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其背后的经济利益主导的功利主义色彩凸显,城镇化的发展以求通过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改变乡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发展的主线背后凸显城市中心主义的倾向,希望通过城市的资源反哺带动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由于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内推着农民背井离乡到城市发展,而同时城市的待遇水平和劳动力需求吸引着农民前赴后继地涌向城市,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长到7.12亿人,5亿左右农村人口离土进城。[5]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割裂和户籍制度的藩篱并没有阻止农村人口涌入陌生的城市,以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生根发芽。

而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还有将近5亿左右的农民生活在农村,农村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我们发展的中心问题,农村的发展将影响和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在农村劳动力溢出的同时,留守农村的孤寡老人和孩童,成为农村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将深刻影响我国未来的人力资源结构和发展格局。城镇化进程使农村地区出现了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模式,指通过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减少村办中小学校,尽可能地扩大农村建制乡镇或传统集镇所在地中小学校的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发挥学校规模效益。[6]

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农村教育没有自我抉择的权利,城镇化运动把农村教育裹挟到一个充满市场利益与权利交错的陌生场域,遵循城镇化的价值取向,把教育主体限定在一定文化价值空间中,实现其教育本身的工具属性,而无关乎主体本身的自我觉醒与升华。究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村庄为例,进行质性研究,以期从以下不同的利益主体进行解析和说明。

1.学生主体

学生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在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模式下,农村学生的境遇因不同区域、家庭条件、年龄等将有不同的教育条件,其个人求学的观念也发生很大的改变。笔者针对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移民工程进行调研走访,发现在学校布局调整后,地处边远贫困地区的乡村没有了学校,只能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求学,交通的不便只能早早地寄宿到学校;对于一些年龄稍小的孩子而言,其自我的独立能力还尚未形成,生活上、心理上还需要家庭的关怀,过早寄宿生活,容易让孩子缺乏家庭的教育,对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没有认知。

在海南省昌江水富村,笔者走访了城镇化生态移民出来的村庄——水富村。

该村原叫牙迫村,原来地处于王下乡霸王岭一个边远的黎族村寨。2003年,政府为了让他们改变以往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把他们整体搬迁到昌江县石碌镇水头村工业园区,并给他们盖了新房,补偿了土地,旁边还有水泥厂和矿场,方便村民打临工,还在村里建了一所学校叫添喜学校。在该村随机走访了几个家庭,发现随机的几个孩子中有两个不在村小读书。一个孩子就读小学三年级,选择离家7公里之外的石碌镇英才学校自费就读,主要原因是想考上昌江思源学校(初中划片招生);家里每年得多付3000元左右的学费。他认为添喜学校教学质量不好。另一个孩子读初三,在昌江民族中学就读(添喜学校的学生划片区对口升学到民族中学),家里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但有点智障),家庭年均收入1万元左右,属于贫困家庭。孩子读书费用主要靠教育移民的补助。政府每学期给移民学生1500元补助,但村里与她同龄的小孩还是有很多辍学,主要原因有些跟不上,有些在新学校不适应。

农村学校教育真正的受益主体是学生,教育本质的归属是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教育移民后的教育资源整合的落脚点显然没有让移民村的学生满意,小学生宁愿付出更加高昂的教育成本舍近求远去求学,其内在的现实逻辑是教育资源整合后的教育不均衡,教育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有价商品,当你付出更多价格时就能享受相对好的教育,反之,教育起点的公平仅仅是满足最基本的“托儿”教育。对于移民村的学生而言,已经产生了不同教育价值取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认为教育能让他们改变家庭的现状,多赚点钱,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他们最为朴素、真挚的想法,却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桎梏,让人深思。而对于那些选择辍学的学生而言,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能左右他们外出打工挣钱的脚步,早已挣脱失去教育的道德拷问,而寻求一个更为实际和功利主义的现实生活。

2.教师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也是平凡的人,在现实和道德理想之间,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同样受到现实的拷问。在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的背景下,教师总是在“留”与“走”之间徘徊,农村基础教育进行资源整合以后,很多以前村小的代课老师大多转岗或者内退,师资的整合让以前为了农村教育发展而坚守的代课老师在竞争中失去了认可;而新进的教师虽然学历层次更高,精力更充沛,但对农村教育的坚守,却在做着内心的挣扎和选择。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是让整体师资的质量得到提升,但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农村教师留不住,对代课老师不认可的问题。身份的错位或者不认同,以及在乡村面临的生活压力与文化困境,导致农村师资队伍存在流失的情况。乡村教师的隐性与显性的问题,不同程度反映了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这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也是社会的问题。在水富村,笔者专门去拜访了添喜学校的王老师。

王老师,女,广西人,1987年随爱人嫁到牙迫村,并在牙迫村小学代教,目前已经从教36年,职称小教一级。2006年牙迫村小学根据昌江城镇化的部署,整体移民到水富村,并成立添喜学校,2006年从牙迫小学移民过来的学生有102人,每年级平均10~20人左右;现在生源逐年减少,2014年春季,学校共有学生34人,其中1年级6人,2年级7人,3年级8人,4年级4人,5年级4人,6年级5人,学校共有8名教师,有1名教师因家庭原因申请调动,目前已经离岗有一个学期。学校目前只有7名教师,其中大专学历5人,中专3人;中文专业5人,普师专业3人。年龄层次:35岁以下1人,36~51岁3人,51岁以上4人(该校的师资主要是年龄较大的或已在农村安家的乡村老师,年轻老师留不住)。学校只有两门课:语文和数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都没有开设。学校老师上班时间为早上7:30-11:00;下午2:30-5:30;学生上课时间为早上8:00-10:45;下午15:00-17:00;学校没有食堂,教师吃饭自理,有3名老师住校;其他的坐车来校上班。学生走读回家吃饭。

王老师每月工资3000多元,是小学一级教师,对于自己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水平,她较为满意;学校没有幼儿园,村里小孩基本都是直接上一年级,她认为学校教学水平与城里差距加大,教师的流动较大,现在的7个老师基本忙不过来,下半年政府将把4~6年级合并到石碌镇中心学校去。

王老师在添喜学校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她见证了水富村教育的发展与变迁,从牙迫小学到添喜学校,36年的乡村教师生涯,让她安慰的是她在村里不仅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还有相对农民更高的工资待遇,而让她背井离乡坚守的理由是本身及家庭已全部融入到乡村的发展。在她的身上感觉到的是乡村教师坚守的疲惫;对于乡村教育的发展而言,他有着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相对而言,她更关心的是自身职称的评定和家庭收入的增加。添喜学校能提供给孩子的,不是一个让人感觉到有浓厚学习氛围的乡村文化中心,而只是一个乡村教育的“托儿场所”。

农村基础教育城镇化使农村教师的流动大体呈现两种趋势,一是放弃乡村教师的职业,外出打工或另谋出路;二是优质师资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从普通、薄弱学校流向重点学校。[7]流动的原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外部因素是社会生存环境的状况,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对职业发展和自身特定利益追求等。而中国整体越来越以城市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更是为乡村流动提供了助力,制度的不完善也折射出乡村教师流动呈单向上位的流动特点。我国乡村教育的文化上移和城镇化经济利益的侵蚀,让乡村教育逐渐与乡村社区生活文化脱离了紧密的社会关系,乡村教师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教者,又紧密地被乡土文化所包围,在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下,乡村教师成为文化边缘的守护者,其自身的生存和教育观念在利益的洪流中,也失去了原本对教育本质的认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市民化教育将逐步统治乡村教育,而城市教育文化与乡村社区文化的脱离,也将宣示乡村文化家园的没落。

3.村委会

为了深入了解水富村城镇化带来的变化,笔者走访了水富村村委会,并采访了村支书林书记。

林书记,男,高中文化程度,是省级和县级人大代表。主持村里全面工作,但也要经常到周边打临工挣钱,他有2个小孩读大学,母亲身体不好,家庭负担较重。对于水富村的整体移民,他认为给水富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改善他们的生活。

水富村有105户村民,总人口有531人。移民前地处王下乡霸王岭深处,交通、通讯不便,农民的人均月收入只有600~800元。2001年,政府提出让牙迫村整体搬迁到县城石碌镇水头村,总共生态征地1140亩左右,其中土地540亩,村委公共基础设施600亩,包括村民住房、公共道路、文化广场、村委会和移民学校。土地按每人8分田分配。移民后村民的整体收入有较大提升,2013年统计人均收入2217元,较移民搬迁前的收入增长了将近3倍,其中主要靠种植甘蔗等农作物和到周边打临工,此外还制作水富牌牛皮凳等手工艺品等。总体认为,移民搬迁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村里的添喜学校2005年建成,2006年移民学生整体搬到添喜学校,添喜学校由民营企业主投资兴办,有2层校舍,6个教室,有操场,目前有学生34人,有6个年级,6个班。村里没有幼儿园,村里小孩上幼儿园要到7公里以外的石碌镇幼儿园上,或者村民自己安排。下半年添喜学校4~6年级的学校将合并到石碌镇小学去,为什么没有整体搬迁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村里处于工业园区,旁边都是工业大道,小孩子上学交通不便,怕有安全问题;二是整合学校学生将到7公里外的学校就读,家长抵触情绪比较大;三是村里盖的学校是社会集资建设的,考虑到村民和企业捐资者的情感,不能让学校荒废。学校搬迁过来以后,教育有较大的提升,2009年前,水富村没有1个大学生,2010年至今有11名大学生,效果较为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水富村辍学的比例较高,特别在初二、初三阶段,占总人数的25%,问其原因,林书记表示有三个方面,一是家庭的问题,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不好,想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不想读书,认为读书用处不大,不如早点赚钱;三是学校管理问题,村小学生划片到县民族中学,民族的教育质量可以,但管理较差,王下乡的学生经常被打,还有社会青年经常到学校闹事。导致村里学生感觉被歧视,选择辍学。村里学生没有考上高中的,大多选择读职业中学或者外出打工。

城镇化建设给水富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移民村庄的经济收入、基础设施条件、教育质量都较以前有较大的提升;实现了农村村民向城镇化居民的身份转变,改变了以往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再局限于靠山吃山的自然状态,而是转移成城镇的产业工人。这种身份的转变,既是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教育还存在着极大的不足:水富村村民对乡村教育升学主义倾向还是较为明显,突出表现在对待学生读大学的态度。同时也表现出对辍学现象的无奈,认为在社会功利主义思潮冲击下,学生对待教育的观念有着明显的改变,认为“读书无用论”的家庭和孩子占一定比例。在城镇化的冲击下,乡村文化已被发展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的功利所侵蚀,追逐经济利益的驱动把原有的乡村教育传统观念冲击得支离破碎。乡村教育的应有之义,应回归到乡村人口的素质培养和心智全面发展上,它应成为引领乡村文化的复兴之源,更是城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新动力源泉。

四、批判与反思

对乡村教育的批评与拷问不是对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否定,更不是对乡村教育已取得的发展成果的漠视;而是为了剖析城镇化道路背后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本质的偏离,以及揭开城镇化表象后隐含的教育问题的内在逻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上,我们没有可供借鉴的方式与方法,正视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发现并调整已有的策略,对于更全面的政策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乡村教育理念的本位缺失

在乡村基础教育城镇化的进程中,教育被附加经济学的价值取向,突出体现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发展的均衡。而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教育发展的均衡目标并没有达成,反而出现了乡村学校的“马太效应”,使得教育成为一个可供衡量经济实力的有价商品,有钱的可以选择更好的,没钱的只能接受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教育本身的“公益”属性在城镇化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异化成培养不同阶级的固化工具,教育的培养功能受雇于不同身份的利益群体。同时,教育的本质是启发心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让不同群体的人实现“阶梯式”的上升渠道;但在乡村教育中,我们感悟到教育理念的本位缺失,乡村教育并没有在城镇化的进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或者是主导地位,而处于崩溃的边缘;乡村教育的本体功能已与乡村城镇化的经济利益取向相悖而行。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主义理论已侵蚀到乡村文明的最后家园,并树立其功利主义,追求经济效益至上的理念,使乡村教育成为城镇产业的“劳动力加工厂”,而忽略了人作为国家和社会事业发展接班人的核心地位和自主创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使农民掉入了利益的“陷阱”,重复其城镇文化贫困的恶性循环。

2.文化村落的泯灭

乡村学校曾经是乡村文明的守护者,也是乡村文明传承和人性感化的重要场所,人们对教育的感情,就像对黑暗中的光明,文化的力量已融入乡村的精神骨髓。曾经的一砖一瓦盖起来的文化家园,因为“重要人物的不在场”,而失去了文明的继承者;曾经是乡村美丽画面组成部门的学校被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色彩所侵染,这不得不让人有点感伤。在乡村基础教育城镇化的推动下,撤点并校让乡村教育在利益的洪流中泯灭了,村民心中的文化家园成为失落的家园。乡村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是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乡村环境中,感悟父辈的生活体验以及创造今天来之不易生活的艰辛,教育与社区文化的剥离,不仅仅会让孩子无法了解乡村文化的过去与辉煌,更会让乡村农民失去其可以寄托的精神家园,乡村文明在城镇化的洪流中冲击得支离破碎。文化村落已经只留下有空洞的废墟和没有生命力的杂草,见证着这里曾经的过往。其实,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教育资源的整合是否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唯一合理路径,文化的村落的泯灭是否能换回教育质量的提升,历史和现实将予以拷问。

3.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失

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逻辑背后是功利主义、经济利益的驱动,经济主体的逐利性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在乡村教育城镇化的道路上,其价值利益的驱动是希望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整合教育资源,用最少的教育投入产出最大的教育成果,这种政策的出发点有种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在教育的投入上,政府责无旁贷,不能靠教育成本的转嫁,期待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乡村教育更没有近路可循,必须遵循教育基本的规律和现实状况,凸显国家、社会的层面对教育的无偿包办,没有“无私”的教育,怎会有“无私”的国民,让功利主义主导教育的发展是对主体责任的现实拷问。教育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为了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为了人最终的发展,对教育本质价值的理解偏差,将会贻误一代人的观念。功利主义包装的教育价值必定会产生功利主义的教育产品。教育至上,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全民公益的政府包办。这应该成为有责任政府责无旁贷的义务。

4.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二元区分

乡村教育的发展不应该是城市教育的简单复制,我国的乡土文明是乡村教育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乡村教育就应该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它是乡村变迁和发展的见证者、实践者,也是重要的载体和传承者。乡村教育的发展路径不应以城市教育发展为目标,而应该突出乡土文化、乡土教材、乡土文明。乡村并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历史证明了乡村总能孕育经得起传唱的文明经典。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现实,短期内将难以改变,深入研究农村、了解农村,是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据。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路径,并不能善意地强加到农村的发展上,农村的发展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要引领农民从文化学习到文化的自觉,再到文化的觉醒,这应该是乡村教育的应有之义。城市教育的发展路径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并不是一条成功的教育发展路径,反而广受诟病。世上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和路径,历史唯物主义提醒我们,要实事求是地从教育的主客体、从教育的原生载体和生产环境上去思考和探索,才能真正找寻乡村教育的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 蒋永甫,谭雪丽.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6).

[2] 李少元.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3] 孔凡立,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J].城市问题,2005(5).

[4] 唐和兴.从贫困到跨越的战略抉择——甘肃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5] 唐和兴.从贫困到跨越的战略抉择——甘肃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6] 查啸虎,李敏.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

[7] 邵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

[8] 陈坚,陈阳.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失衡的制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3).

[作者:谢君君(1981-),男,海南洞口人,海南医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王 颖】

作者:谢君君

上一篇:普通心理学心理教育论文下一篇:多媒体教学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