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新农村建设论文

2022-04-15

在全国,内蒙古自2002年至2006年保持了5年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名列前茅的发展态势,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开局良好,民族团结,社会安定,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黄金时期”。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民族文化新农村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民族文化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民族文化元素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摘 要】根据党中央的文件要求,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抓紧时间展开,可是很多新农村建设单纯地追求表面现象,缺乏民族文化内涵,所以,文章将分析民族文化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意义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一些建议,加强民族文化在新农村景观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族文化;新农村;应用

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农村景观也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景观类型。著名美学家和传统文化研究者陈望衡先生曾提出:农村景观本质上是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所以,景观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能满足人们的公共活动需求和审美追求,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还要具有一定的民俗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农村对于景观建设有着特定的价值追求 艺术标准与情感寄托。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需通过融合民族文化,提高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内涵,这也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一、新农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个地方紧密开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下面就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分析。

1、新农村景观建设正处在发展初期,其建设体系也是不够完善的。新农村建设时往往形式单一,缺乏设计亮点,有些甚至偏离了正确的建设轨道。

2、盲目学习和模仿城市与西方景观思想,失去特有的区域特色:在新农村建设中,人们不但注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有行为模式的城市化发展,并且非常注重在各种景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景观以及西方景观的借鉴和学习,更有甚者是直接模仿城市景观以及西方景观的物化对象。目前,国家对村容建设的日益重视并且努力开展乡村旅游经济,极大地激化了农村景观建设城市化和西方化的发展思想,发展理念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新建农村聚集点形成城镇化进而推动城市化,但这并不是要按照城市化的方式进行新农村建设,更不是按照城市化的标准甚至是具体形象进行新农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如果采用城市化的标准去衡量农村居住环境,最终建立起来的农村无疑是一个又一个的袖珍城市,既改变了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 人居环境,同时也打破了数百年来形成的和谐的人居关系。

3、在一些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出现了所谓的“现代文明”。大草坪出现在农村、对称欧式模纹花坛出现在了农村,甚至村政府也变成了美国的白宫,造成了“现代化”的假象,也失去了独特的风格魅力。

4、我国农村地区规划形式较为混乱,没有正确和整体的规划方向,土地布局也是零碎、无秩序的。

5、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使得人们对于判断事物美丑具有趋同性,也导致了国内各地新农村景观建设具有雷同性。

6、 主观设计思想主导着客观的农村环境,使其失去形式上与思想中的乡土景观。大家都知道,所有的乡村景观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时间性与空间性,人们长期居住在朴素的、自然的甚至是原生态的人居环境之中,已经习惯了此种环境氛围,与其具有一种天然的心理联系和情感亲和力 然而,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多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思想来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用主观的思想追求时尚与奇异,使广大的农村地区逐渐失去了形式上与思想中的乡土景观,尤其是失去了其浓厚的田园气息以及各种乡土景观物象,使原有的乡土生态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和浪费。

二、 民族文化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意义

首先,增强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可识别性 新农村景观不应该是千遍一律的景观,而是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獨特景观。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必须重视民族文化的渗透,形成一个经过时间的推移、在长期的考验过程中不被破坏而保留下来的百年风景。

其次,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时代的发展,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不断冲击与融合。在这样严峻的时刻,更应该抓住本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与现代生存生活方式接轨,展示民族文化的进步,将更有利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发展。

最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景观的对外形象决定了农村的吸引力,甚至影响了农村的整体发展。新农村景观设计围绕民族文化打造,能够吸引外来商人投资,为新型农村旅游业创造条件;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也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

1、民族文化的区域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对特殊性,使得各个民族文化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和区域性。它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生活环境,这也是民族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的根本原因。

2、民族文化动态性

事物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人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表现出不同样貌、状态,民族文化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运动、不断进步形成一种新形态的“民族文化”。这个时候的民族文化是如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一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适应,适度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才能保证原有民族文化的独特形态。

3、民族文化的原创性

民族文化的原创性是指民族文化的唯一性,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交流方式及生产方式等结合的意识产物,它通过建筑样式、民族音乐、服饰及神话传说等边线出来。这种民族文化的原创性是在各民族人民通过长时间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能够表现出显著的、独特的原创性民族特征。

四、民族文化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1、名人文化的运用

对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名人的风姿映射了一个地域或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所谓的名人文化,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观念和理论、精神和意识、情操和品格及美学情趣的综合体现。在新农村景观建设过程里,将名人文化融入其中,不仅是对名人的一种缅怀,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可通过楹联、诗文、匾额及碑刻来弘扬名人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民族建筑文化的运用

一个民族的建筑样式、布局、装饰及色彩反映的是其生产特点、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对于大自然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傣族村寨里,经常会看到“栏杆式”的傣式竹楼;彝族极具特色性的虎图腾经常出现在村寨的浮雕、梁柱等处。因此,设计者应对民族传统建筑中的元素进行提炼、创造、再提炼和再创造;寻求民族文化的精髓、核心,通过重组、打散、再组合的方式;并且,把握民族的建筑功能、建筑式样、建筑材料及建筑装饰,能够准确地将其运用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

3、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的运用

在进行新农村景观建设初期,设计者会通过实地考察接触到农村当地许多民族的历史典故及神话传说等,这些资料可采取一定的“翻新”手段,达到再现历史场景的效果,让人们客观地去碰触过去的那段历史文化,让人们感受到民族文化对心靈的撞击,从而对自身的民族

文化有一个崭新的认识。例如,可通过一系列的叙事雕塑,使居民从不同的方位、距离、欣赏角度去欣赏和回忆民族的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

4、民族音乐、服饰文化的运用

音乐和服饰是通过视觉角度和听觉角度表现整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及精神内涵,这也是营造具有可识别性新农村景观的一种设计方法。位于云南省民族文化村的文化广场中,名为“葫芦丝”的景观雕塑将民族的音乐文化融入景观之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贵州展馆的入口,将彝族服饰文化中的银饰头饰元素融入到设计当中,使得展馆的可识别性得到了最直观的展现。其次,也能将其与铺装、公共设施相结合,使民族元素得到全方位的展现。

5、自然资源的运用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植物资源及气象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强,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很大的关系,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资源现象。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非自然资源的有机结合,使设计赋有更多的民族内涵。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女性特别钟情与黄美花和香露兜等热带花卉。因此,傣族的新农村景观建设中,能够以这类热带花卉作为植物造景的主要元素,体现了傣族别样的民族文化风貌。

6、当前的新农村景观建设思想忽视对农村传统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保护。当前的新农村景观建设非常注重破旧立新的思想,不断地拆除经济效益低、视觉效果不好的传统景观对象,而以更加漂亮美观的尤其是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景观对象进行取代;另一方面,是对固有的自然景观进行过度的开发,比如开路建房等改造运动,这是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到处可以见到的现象,人们大多会花很大的力气把本来自然生态的环境改造成规则具有浓厚现代气息的样子,却不成想,农村特有的地形地貌与动植物群落等是最珍贵的资源财富,是其最典型的景观对象,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人为的破坏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结束语:

新农村景观建设是国家重点工程,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制度不完善、建设盲目等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民俗、名人、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服饰、自然资源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来建设有民族文化气息的新农村,保留民族文化的独特内涵结合科学理论知识将其完美地展现在设计中,对我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婵.民族文化元素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北京农业.2014

作者:朱慧钢 陈晓清

民族文化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2:

“鄂尔多斯模式”与西部大开发

在全国,内蒙古自2002年至2006年保持了5年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名列前茅的发展态势,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开局良好,民族团结,社会安定,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黄金时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保持了经济增长速度全区第一的态势,并且将成为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内蒙古第一经济强市,同时,鄂尔多斯文化发扬光大,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乃至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成功典范。

一、为什么称“鄂尔多斯模式”,而不是“鄂尔多斯现象”?

对于鄂尔多斯的成功经验,有不少专家学者称之为“鄂尔多斯现象”,我认为,应称之为“鄂尔多斯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一些地区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均是称“模式”而不是“现象”。例如,“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等。分析这些“模式”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从本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了充分体现本地区特点及其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本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的成功经验,经过系统的总结、推广,在全国各地产生了积极效应,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都是产生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占中国国土面积60%以上的广大西部省区,长期以来并未形成一套充分体现西部地区特点、在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意义与广泛推广价值的成功经验。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鄂尔多斯市取得的成功经验,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对于鄂尔多斯市的成功经验,如果称之为“现象”,是不足以概括其典型性与重要意义的,也是不足以说明其体现的客观发展规律与趋势的,只有称为“鄂尔多斯模式”,才能体现其典型意义与重大价值。

二、鄂尔多斯市的成功经验可以称之为“模式”吗?

有不少人认为,鄂尔多斯市的快速发展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无非是资源丰富,卖煤、卖电就富了。这种观点是不全面、不客观的。

自然资源丰富是鄂尔多斯的一大特点、一大优势,但是,这一优势并不是绝对的。自治区的一些盟市,自然资源条件并不比鄂尔多斯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大大优于鄂尔多斯。但是并没有走到鄂尔多斯前面去,这是为什么?从社会发展水平看,当时伊克昭盟城镇化水平很低,在广大的农林、牧区,基本上还处于“点灯靠油,通讯靠吼,交通靠走,娱乐靠酒”的状态。因此,当时人们将伊克昭盟称之为“内蒙古的西藏”,认为是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最差、经济最落后,生活水平最低的地区。

然而,穷则思变,伊克昭盟的干部群众不等、不拖、不靠,而是以自身的努力,勇敢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并创造了若干第一。进入21世纪,鄂尔多斯提出“二次创业”。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带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一批批大项目迅速落地、迅速建成,为鄂尔多斯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原规划在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的目标在2007年提前实现,财政收入超100亿元的目标已经在2006年提前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的目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万元的目标,均可提前实现。2007年,鄂尔多斯市已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中综合经济实力名列第一的经济强市、经济大市。

因此,“鄂尔多斯模式”不是靠“卖资源”卖出来的,而是靠20多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实干创造出来的。鄂尔多斯的成功,为内蒙古乃至西部地区开创了一条后来居上的成功发展道路,代表西部广大地区基本特点,体现了西部地区现代化建设共同的发展要求、发展趋势及其客观规律,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在内蒙古乃至中国西部地区推广的意义,完全可以名之为“鄂尔多斯模式”。

三、为什么应当认真、深入、系统地分析、总结、宣传“鄂尔多斯模式”?

研究、宣传“鄂尔多斯模式”,对于顺利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特别是反映了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共同心愿和企盼。但是,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依靠外部投入、“嵌入式”的开发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西部地区能否将国家的支持、兄弟省区的合作与自身的努力有效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自组织——自生长”的道路,形成自主增长的新机制?至今仍是西部地区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鄂尔多斯模式”正是从根本上回答了以上问题。及时总结、宣传“鄂尔多斯模式”,对于充分肯定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确性,充分肯定西部大开发起步阶段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与巨大成就,充分肯定西部广大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苦干实干的精神和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创造、新经验,坚定西部大开发的信心、决心,排除干扰与障碍,顺利推进西部大开发,无疑是十分必要、十分迫切的。

四、“鄂尔多斯模式”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鄂尔多斯模式”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生态改善,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一)生态改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和谐

西部大开发起步之初,国内外均有人预言:西部大开发必然造成生态大破坏,西部地区的生态大破坏必然导致中华民族的生态大灾难,并危及人类的生态安全。能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能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改善的“双赢”?是西部地区不可回避的紧迫问题。

鄂尔多斯市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点和切入点,统筹规划,全面布局,重点实施全国生态建设重点旗(区)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全面实施库布其、毛乌素沙漠治理及沙产业工程,沿黄河森林带工程,“十大孔兑”及窟野河流域等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黄河鄂尔多斯段治理工程等,努力将鄂尔多斯建设成为黄河上中游地区坚固的生态屏障。同时,努力将生态建设与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移民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十一五”期间,在已有成效的基础上,鄂尔多斯市进一步提出:实现农牧业经济腾飞的思路和途径,应是既促进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又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模式,为建设绿色

大市、畜牧业强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鄂尔多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此,要着力抓好五个推进:推进农牧业人口向城镇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稳定转移农牧业人口22万人以上;推进土地和草场向规模经营集中,提高农牧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推进主导产业集约化发展。以羊肉和林沙产业为重点,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推进生态治理从分散治理向集中恢复转变,划定生态封禁保护区,实行更加严格的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政策;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2%,植被覆盖率稳定在75%以上;推进新农村、新牧区集中化建设,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科学规划,搞好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二)经济腾飞——新型工业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鄂尔多斯市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推进工业化是带动全市经济振兴的必经之路。但是,如果延续传统的粗放型自然资源转换战略,资源过度消耗、破坏严重,最终必然陷入“资源耗竭型贫困”的陷阱,环境的严重污染也将破坏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鄂尔多斯市在“十五”以来坚决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鄂尔多斯市制定并贯彻“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原则,坚持推进“大煤田、大煤电、大化工、大循环产业”,实施“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集群、引进建设大项目、加快推进大循环”,拓宽发展领域,推动工业增长方式和工业结构的战略调整。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和鄂尔多斯的自身特点,鄂尔多斯提出了建设“六大产业基地”的历史任务,即绿色产业基地、能源基地、化工基地、建材基地、绒纺科研生产基地、生物制药基地。

值得重视的是,进入21世纪,我国正在进入以发展能源、重化工业为重要任务的新型工业化推进阶段,这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经之途。而在东北、华北一些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资源枯竭,甚至陷入“资源耗竭型贫困”的状态下,开发、建设新的接续型能源重化工战略基地势在必行,成为保障国家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行的必要条件。鄂尔多斯正是将国家的战略要求作为加快自身发展的历史机遇,全力打造“中国的鲁尔”,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目前,鄂尔多斯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新兴煤炭开采、火力发电基地。“十五”期间,鄂尔多斯煤炭、电力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煤炭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3.1亿元增加到93亿元,增长6.1倍,比煤炭产量增长幅度高近30%;电力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6.3亿元增加到24.8亿元,增长2.9倍,比发电量增长幅度高83.25%。2006年6月初,温家宝总理在鄂尔多斯考察时,充分肯定了鄂尔多斯能源开发战略转型的成效,并指出要建设若干个年产量超亿吨级的超大型煤田,若干个年产量5000万吨——10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田。鄂尔多斯能源开发前景风光无限。

天然气开发、天然气化工基地建设大展鸿图。“十五”期间,天然气产量从4.5亿立方米增加到38.6亿平方米,增长7.5倍。2003年至2007年5月,博源公司以天然气生产18万吨甲醇、40万吨甲醇的一、二期工程相继建成,年加工能力达到甲醇140万吨的三期工程将于2010年前全部建成,并拟与美国西格玛集团合作,建成年产甲醇500万吨,国内规模第一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鄂尔多斯集团与美国西格玛集团合作,以天然气生产化肥的项目也于2006年5月在鄂托克旗开工,分期建成后,将达到年产化肥5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规模位居国内第一。

鄂尔多斯市以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遵循生态规律指导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准则,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途径组织生产,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十五”以来,一些煤炭——电力——建材——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取得了成效。鄂托克旗蒙西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鄂尔多斯市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循环生产,倡导社会循环消费,力争到2010年将鄂尔多斯市创建为自治区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三)文化繁荣——构建“文化鄂尔多斯”成效显著

西部大开发启动之初,就有人提出警告:经济的大开发势必导致文化变异甚至破坏,工业文明、商业文化的强力进入势必造成对西部地区原有的文化传统的强烈冲击,破坏了传统文化存在的社会基础,使之在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破碎、消失。

这种警告并非杞人忧天。的确,在国内外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有一些地区伴随着工业开发区的建设,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等,使文物古迹受到破坏;工业文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原有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发生嬗变,甚至逐渐被人们淡忘。如果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破坏,优秀文化传统遗失,这个民族就如同丧失了灵魂,即使实现了经济的繁荣,也会成为文化的沙漠。

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充分认识到这种可能性,在2001年9月撤销伊克昭盟、设立鄂尔多斯市以后,在鄂尔多斯市第一次党代会上,在确立“工业立市、依法治市”战略的同时,提出了“文化塑市”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方略,实现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提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相促进”、“继承借鉴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相协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配套”的基本原则,制定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措施,并在2006年开展了“文化建设年”活动,大力促进文化建设。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将鄂尔多斯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文化建设与发展率先走进全国先进行列的西部文化大市,建设“文化鄂尔多斯”。同时,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推动了鄂尔多斯旅游业的发展。

(四)社会和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开创新的局面

鄂尔多斯市委、政府着力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谐鄂尔多斯”为发展方向,注重保持社会的协调与稳定,推动了协调有序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西部大开发以来,鄂尔多斯市在经济高速发展、地方财力显著增强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教育、体育、卫生医疗、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加强。2005年,鄂尔多斯市教育事

业全面发展,初中入学率达到98%,高中入学率达到89%。中小学布局调整成效明显,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现代远程教育全面启动,已建成138所学校地面卫星接受系统。普通高考升学率达到58.7%,比1999年提高16个百分点。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0%,农牧民对政务公开的满意度、社会安定满意度均大幅度提高。

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提高相协调。西部大开发以来,是鄂尔多斯市城乡群众收入增加最快、生活水平提高最为明显的时期。2000-2005年,鄂尔多斯市人均社会消费总额从2108元增加到10243元,提高了9倍;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4110元增加到20656元,提高了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502元增加到11025元,提高了1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4499元增加到8879元,提高近1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453元增加到4601元,提高0.9倍;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59元增加到3589元,提高0.8倍。2005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4.5平方米,比2000年扩大30%;农村、牧区人均砖木水泥结构住房面积达到25.4平方米,比2000年扩大20%左右;每百户居民家庭电话拥有量达到200部,电脑拥有量达到14台;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超过95%,城镇失业保险覆盖面超过99%,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79.8%。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形成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西部大开发以来,鄂尔多斯市提出“三化互动”,以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推动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保证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通过“三化互动”发育、壮大市场,有效集聚各类生产要素。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产业集聚,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增强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繁荣第三产业,以业兴城,从而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为吸纳、转移农牧民开辟广阔的空间。通过拓展城乡经济发展空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鄂尔多斯模式”告诉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完全正确的,也是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和整体利益的。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西部地区大有希望,鄂尔多斯的今天预示着西部广大地区的明天。当生态改善、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的西部在广阔的大地上崛起之际,也就是我们的伟大祖国真正从大国成为世界强国之时!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者:潘照东

民族文化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3:

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研究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景观设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新农村景观设计建设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现阶段我国新农村景观设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将民族文化元素引入到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意义,最后对民族文化元素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新农村建设符合我国和谐社会发展观,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建设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有效的景观设计起到美化的作用效果,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更能够体现新农村的精神面貌。基于此,加强对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民族文化元素运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新农村景观设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设计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景观设计体系,在设计层面上还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第二,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出现了大量的现代文明,大量欧美建筑出现在新农村中,更有甚者,将村政府盖成了城堡、白宫,失去了我国农村地区的面貌;第三,新农村建设规划混乱,规划方向不够明确,同时缺乏文化认同感,导致诸多外国思想侵入,各地新农村景观雷同性较高。

将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在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引入民族文化元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应该根据当地的特色,不能不遵循地域差异性,让我国各地新农村景观千篇一律。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新农村景观设计中,能够增强农村特色,增加农村景观的可识别性,逐渐形成浓厚历史背景的农村风景。第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也发生了一定的融合,以新农村景观设计建设为契机,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能够体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人民生活的接轨,促进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第三,新农村建设中,不仅为了给农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了增强我国农村的吸引力,吸引外来经济投资。将民族文化元素作为新农村景观设计中的重要要素,能够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新农村景观,吸引更多投资,还能够促进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民族文化元素的运用

1.对于名人文化的运用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广阔的农村土地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名人,这些名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特征,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所在。在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名人文化运用其中,利用碑刻、雕像、匾额等对名人文化进行弘扬,还能够起到特定的地域文化传承效果。

2.对历史典故文化的运用

对于新农村景观设计工作,设计者在建设初期,需要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新农村建设当地的民族历史典故,甚至是一些神话故事,同时经过一定的渲染、翻新,能够在景观设计中再现这些历史场景,给人们展现出历史文化,让人们能够直观的与感受,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地域归属感等。例如,可以在新农村文化广场中设计一系列叙事雕塑,能够让民居从不同角度欣赏与会议当地的历史典故或者神话传说。

3.自然资源的运用

农村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植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等。在自然界中的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区域内人民的生活,并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资源文化。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将人造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民族内涵归入其中,增强新农村的民族面貌。例如,在广西车河镇八步村新区屯改造过程中,房屋改造加上了马头墙、灰瓦以及白墙等元素,以壮族栅栏建筑风格为主,增强了房屋建筑的立体感,提高了景观的层次性。又如,在里湖瑶族乡王尚屯改造过程中,将牛角、铜鼓、粮仓、瑶王印等元素加入其中,体现了白裤瑶民族的特点,同时也做到了对村道的绿化建设,还能展示当地民族习俗、手工特色以及服装技艺等,让王尚屯成为了集农家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新农村。

4.民族建筑文化的运用

民族建筑文化能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辛劳,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其建筑样式、装饰以及布局,都是当地居民生活方式以及生产特点的集中表现。将民族建筑文化加入到新农村景观设计中,增强民族特色,促进文化传承。例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城区改造过程中,房屋里面主要加入费眼、花窗、灰瓦白墙、清水砖墙裙等元素,同时利用壮族特有的吉祥图案对屋面进行整体点缀,将南丹土司文化展露无遗。在街道改造中,利用铜鼓灯、牛角灯、瑶王印灯等替代传统意义上的路灯,为城区建设构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新农村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导致景观设计与新农村建设文化要求背道而驰。若能够将民族文化元素加入到新农村景观建设中,不仅能够起到同样的建设效果,还能够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到新农村建设与民族文化的同发展、共辉煌。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 陶瓷与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

2016年钦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立项项目:《将壮族元素融入北部湾地区新农村景观设计》(项目编号:201611607016)。

作者简介:孙继旋(1984-),男,工程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应用、数字媒体设计。

作者:孙继旋 殷健 童一飞 尤莉莉

上一篇:论A股期权激励机制论文下一篇:不完全性川崎病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