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文

2022-04-15

摘要: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追寻的美好理想和愿景,其全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毫无疑问,也就是和平共处,和睦协调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的是一种明确性的社会生活平台,它能克服或避免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或者危险,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稳定的社会环境,令人更加愉快的生活其中。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文 篇1: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启示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构建中的一个基本标志。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这些基本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启示

世界上许多思想家都对“和谐社会”作了具体的阐述。其中,马克思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认真学习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对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包含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首先借助于自然界使其成为自己的生活资料,然后才能使自然界为人类所用。“人靠自然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95人和动物植物都是差不多的,都要依赖自然界来生存,把自然当作自己生活的物质来源,作为人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条件。马克思始终认为人类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的,同时要通过自然界来提供生活必需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使人类更好地在自然界中生存。

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并且能够改造自然。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所有生物中最聪明的,因为人类能够读懂自然规律,并且为自己所用,使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以此来使人类达到更好的生存条件。“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1]167马克思始终坚持人类能够改造自然界,同时使自然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人类不但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具有被动性。这就是说,人类想要与自然界和平共处,就要相信自然界,遵循一定的规律,不能任意妄为,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就会遭受应有的恶果。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也带来了不少的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仅不能使自然界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还会导致一系列的消极和负面影响,从而使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张,更加对立,自然界会对人类施加压力,使人类不能重新去开发自然资源,这样循环往复下去,只会愈演愈烈,人和自然的和谐就更加不可能实现,所以人类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人与人的和谐

马克思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实是利益关系的和谐。“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82。现实生活中的人,始终都在不断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所以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利益关系,有了利益之争,就不可避免地危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如果人与人不存在利益相争,那么社会就会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人们就会和谐友好相处。反之,如果人和人之间出现了利益之争将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处理不当就会对社会和谐造成危害,使人与人之间矛盾激化,甚至会造成社会暴力事件的产生,从而使社会走向衰落的边缘。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利益冲突,就必须建立社会公平机制。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关系方面对公平概念做出了一些理解,在他看来,资产者所理解的公平根本站不住脚,他们所认为的分配公平是颠倒了因果关系的公平。

同时,生产实践同人与人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生产实践都要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关系中实施。“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2]25没有人际关系的和谐就不会有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能进行生产实践,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人通过生产实践产生的交往才是真正意义上高于动物的交往水平。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不仅仅指生产劳动实践,也包含人的交往实践。“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58社会的发展过程绝对不能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它不仅是生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过程。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人,根本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个人,而是与别的人进行交往的群体,是现实的、发展着的并且是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人。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1]122不管是单独的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马克思始终都认为人与社会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他把个人看作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与社会之间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他认为离开了个人,离开了人们的活动,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社会生活根本不可能形成。也就是说,社会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有人的活动,有人际交往关系的产生,才能形成真实意义上的社会。个人的活动总是带有社会性的,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可见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个人不仅对社会有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个人又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所以又受到社会的反作用。马克思强调,个人如果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使自己置身于社会当中,在一定的社会网络中去寻求发展,找到生存之道。个人要从事生产劳动也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前提下,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生产,也就是说,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个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对个人来说,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马克思所说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使人与社会达到真正的统一与和谐。

人与社会之间始终是一个相互推动的过程。马克思在描绘共产主义社会时指出:“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以社会为前提条件,因为社会是人发展的大环境,如果没有社会,人的发展从何谈起,又回归何处;同时,社会要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如果没有人这个因素,社会靠什么发展起来,没有人不可能有社会,所以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缺一不可。

二、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启示

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用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作为指导。

(一)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推进,我们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也在不断升华,人们能够更加准确的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谋取幸福,并且在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环境问题,使环境恶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对自然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比如我们经常关注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所以,我们再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做到不破坏自然界应有的平衡法则,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不仅如此,也要做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给他们留下一片美好的蓝天,使自然界与人类能够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发展。

(二)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养

全社会思想道德素养的高低,可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和谐和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强基石。我们要在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并且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要实现全社会的协调有序行进,就需要利用道德的标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这就必须对全社会成员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明确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不和谐因素创造有利条件。

(三)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

法制在保障和实现社会和谐过程中会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坚持科学立法、从人们的实际出发立法,从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现阶段,应使立法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特别是要加强分配领域的法制建设,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每个公民的收入分配行为。全体公民、社会团体,都必须遵照宪法和法律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法律的规范,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本支撑。如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能够达到高度的和谐,那么整个社会关系和谐就不可能是空想。一个社会要达到各方面的和谐,就必须要有生产力的支撑,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所以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也认为,生产力必须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因为如果社会不发展不进步,那就只会导致普遍的贫困化;而在这种贫困化的背后,又会出现那些陈腐污浊的东西。所以,我们只有努力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使社会更加和谐,才能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作者:张娇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文 篇2:

剖析马克思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

摘 要: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追寻的美好理想和愿景,其全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毫无疑问,也就是和平共处,和睦协调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的是一种明确性的社会生活平台,它能克服或避免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或者危险,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稳定的社会环境,令人更加愉快的生活其中。在马克思哲学的思想之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和唯物辩证法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物理论、方法论的基础方法。关于和谐社会的存在形式状态的问题有许多看法,而这些不同见解便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内涵。

关键词:和谐社会 马列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知识倾向

1 和谐,人类一直以来的追求

因为人的特殊存在使得人自存在开始便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异于自然及其他生物的存在。因为人们意识到自身周围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人就可以感觉到周围危险的存在,故此人不得不追寻一种确定性的,与自然和其他人通过和谐来避免危险。一般认为风险总是与不确定性有关,而确定性与可控性及稳定性是有关联的。确定性成为了人们生存下去的保护屏障,和谐社会刚好就在于人们确定性的追寻中,所以通常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

自古以来人们妄想通过神话、巫术甚至理智去寻找、确立和谐法则,试图建立一个永久的和谐社会状态,但是如果不能征服命运,那也只能是空想而已。假使可以感知命运、认识命运、顺从命运,那么就可以避免命运的力量所带来的失败。这便是马克思哲学出现之前人们寻找确定性的普遍方法。对于那些一开始就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不断努力、奋斗,以此来改变自己身处的环境的人来说,和谐社会的起源就是人们的不同境遇,发展于人们随不同境遇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创造性活动,和谐社会就是随着人们身处的环境变化而变化,随着人身处环境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哲学开创的和谐社会的探索之路说的便是这个。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和谐社会并不是人们永久的避风港,它应该是人们人生路途中的驿站,不应该凌驾于人本身的存在。虽然说和谐社会是人们一直以来苦苦追寻的东西,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们在追寻的是一种长久性的,换而言之就是永久性的和谐的存在。永久性的永恒本身存在就是一个不可能了,更不可能说去追寻。和谐社会在人们不断地质疑、不断地争论之中逐渐变成了一种存在,一种关于反思的存在。在历史中的任何一个相对和谐的时间段都会在人们追寻新选择的过程中变成一种可以被修订的选择,还有一些的和谐阶段则被人们否定。历史就像一个容器,容器里承载的都是有保质期限的东西,没有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而每一次的改变都不代表下一次还可以这样转变。

2 确定性,追求和谐的知识倾向

在古希腊哲学中存在一种追求知识的倾向,他们把一个与多个、不变与变化、真理与谬论、善良与邪恶一一对立起来,以此作为寻找世界统一的观念,追寻事物之后的那些不变的规律和这些事物形成的原因。把和谐社会当作是思想体系并进行研究的第一个西方人是柏拉图。从正义概念进行分析,柏拉图正是以此作为研究起点,并且从这开始展开了他理想国度的追寻之路,但是柏拉图研究的理想国度是作为观念的国家,它强调的是前人的经验与自我的理想之间根本区别。古希腊哲学家们对理想社会的研究是寻求统一的理念,这种理念的获得来源于人的认识、静观、沉思[1]。对于一些会涉及到比较特殊情境的实践活动来说,那些特殊的情境是变化不定的、是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但是人是实践活动参与者,因为人本身就存在不确定的因素,这就使得实践活动的结果是不可预料的。

因为人的不自信所以人们渴望超脱自我。人们认为在一定的认知领域可以达到某种超越人的实践困境的境界。通过实践认识所获得的实在,构成了其他活动的经验,是真实的标准和尺度。主客体分离是知识性倾向的前提。在和谐社会形成过程之中历,我们会发现了的巨大认知倾向。单单就人存在这一方面上看,人的自由与追寻和谐的只是倾向是息息相关的。

人们试图寻找一种外在的保障来避免掉个人的责任和自由的负担。为了能够掌握社会的变化以及获得生存及自由的保障,人们形成了这样的信念: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规律、价值的发现和认知。但是人的信念在唯一的支配者即现实的面前,所有的人类仿佛都变成统一的个体,所有信仰好像都被清零。虽然人们好像是失去信仰,当时人们还是可以从其中得到新的力量,一种新的灵魂,犹如被救赎般,个人的存在都被超越。

3 不确定性,追求和谐的行动倾向

社会应该具有的职能是寻求确定性来获得保障和安全感,这也是人存在的前提。但是确定性不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但却是人不断超越的给定状态,是过去的代表。和谐社会对确定性的寻找能够让人们进一步地超越这种确定性,它始终建立在个性的批判及超越的活动之上。在这一方面上康德的贡献十分巨大,他的功绩在于他使传统古典思想倾向更加明显化了[2]。

康德认为知识是受宇宙的客观组织决定的,对自然的认识可以用这一认识来解释说明,康德的认识论从客体回到了主体。人们通过康德的认识体系了解到自身所存在的力量,人们开始渴望挣脱命运的束缚,渴望摆脱命运的压制。这一表现表明人们开始从神权信仰想人权转变。康德的先天的形式、范畴,使得人们的实践获得了确定性和安全性,但是人们的认识还仅仅是停在概念及心理认识的过程之中。康德的观点是将和谐社会的建设归结于人的存在,这并不是哥白尼当初提出的革命的实质,只有马克思完成并且解释了这一实质。马克思主義思想不仅指出了唯物主义的直观性,而且还指出了唯心主义的主观性。它们的共同点是不知道或者忽视人的感性行为,抬高理论而忽视实践。通过人的活动还有人的存在来使得和谐社会的发展这才是确定性真正寻求的东西。

旧哲学的中心是思维和心灵,新哲学的中心是人的存在,即现实个人的感性的活动,它是一种自然的活动进程,但是这进程是欠缺的,是不完美的。它需要人们通过不断地选择、试验、操作得出一个可以更加自由活动的结果。理念成为人们自由思维的一个方面,成为人活动的产物。理念、规律是人们历史活动的产物,作为人们说认识的事物,它们是在人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重新计划和打点过的,是人工生产之后的产物,它们是通过人为的活动,在此之后又加上修正和验证的对象。世界是“人化的自然”。

4 和谐,超越性的现实运动

和谐社会是人存在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平稳、和睦的状态,它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可变性。它的前提是不断地超越人存在的现状,把实现人的自由作为目标。它就是人活动的本质即本身,它存在于人活动之中。人的自由是人的一个任务和义务,是设定的。所以为了自由,我们不得不去创造一个和谐社会。很明显,假如人们简单地遵从人的本能及客观规律,那么他绝对不会自由。依靠他人的实践结果来使得自己得到保障,这远比自己判断、选择来的容易,更不必说人存在的本身就需要面对太对太多的危险,所以在现实中,面对困难,多数人会选择前人的方法,通过模仿别人来解决问题。这表明一旦可以减轻负担,人们就会主动减轻包袱,以一种舒适安定的方式面对生活,这是天性。

真正的和谐社会是靠每个人努力创造的一个过程,是人们为了超越现存状态的不断策划的一个过程。站在人存在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的状态。在马克思哲学里和谐社会就是人类行动的指向,是人类发展中不断超越的持续的状态。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内容直接地表明了这么一个观点:和谐社会就是人存在的本身。马克思思想哲学自始至终都是把未来的和谐社会当成是人存在的超越的必然过程。马克思再一次强调:和谐社会不可能是在必然性之中寻找,也不可能是在必然性的范围之外设定一个理想社会形态[3]。

5 结语

马克思思想哲学无疑是在告诉我们和谐社会就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创造和谐社会也就是自由的实现的一种过程,是对现在状态的超越。通过对现状的客观看法和批判见解来确定和谐社会的自身,和谐社会是对一个更加自由、更加激情的世界的希望。和谐社会是人自始至终的理想,是全人类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曾德胜.人类的美好追求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想——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Z].广西社会科学院,2005.

[2] 苏承英.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和谐社会思想[Z].甘肃: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9.

[3] 王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启示略论[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5-17.

作者:周强 张亚娟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论文 篇3: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摘 要: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得出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结论。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体现了对真正的“以人为本”价值理想的承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认真梳理这一思想,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解放;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乔翔(1973- ),男,汉,河南驻马店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人的解放的社会状态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它寄托了马克思对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伟大抱负。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进行梳理,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马克思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是以对黑格尔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为生发点的。在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真正将市民社会与国家做出学理区分的是黑格尔。马克思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区分,指出,“黑格尔把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分离看成是一种矛盾,这是他较深刻的地方。”[1]388但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在国家与市民社会、家庭的关系问题上弄颠倒了。黑格尔的这种颠倒,使他做不出关于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切合经验事实的理解,也不能正确说明国家怎样同家庭和市民社会发生联系。但实际上,“市民社会和国家彼此分离。因此,国家的公民和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市民也是彼此分离的。”[1]341那么,同国家相分离的市民社会具有什么性质呢?“消费和消费能力是市民等级或市民社会的原则。市民社会的成员在自己的政治意义方面脱离了自己的等级,脱离了自己在私人生活中的实际地位。只有在这里,这个成员才获得人的意义,换句话说,只有在这里,他作为国家成员、作为社会生物的规定,才成为他的人的规定”,“现代的市民社会是彻底实现了的个人主义原则,个人的生存是最终目的;活动、劳动、内容等等都不过是手段而已。”[1]345-346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市民社会的性质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克服市民社会?正是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上,马克思真正找到了使市民社会中的现实的人获取解放的途径。作为对黑格尔政治哲学批判的继续和深化,马克思以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以及市民社会所固有的特征为理论基础,对政治解放的意义及其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通过政治革命把人从封建专制和基督教蒙昧主义枷锁中解放出来,并从哲学上确立了“人就是目的本身”、“人就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终极价值准则。然而,市民社会的政治解放既没有彻底摧毁宗教枷锁,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人类解放。政治解放只是把“宗教从公法领域驱逐到私法领域中去”,使人在政治上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但政治解放并没有消灭人实际的宗教信奉,而只是以“信仰奴役制”代替了“信神的奴役制”。宗教转移到市民社会领域中,成了市民社会利己主义的精神表征。这是因为,市民社会形成了个人生活和类生活之间、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之间的二元性,形成了真正的人(抽象的公民形式)与丧失了自身本质的、外化了的利己主义个体之间的对立,宗教成了政治国家中人的发展阶段的理想形式。

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的政治解放消灭了等级制、同业工会和特权,在形式上实现了市民社会成员的“人权”,政治解放是市民社会人的自我解放形式。但是“政治解放本身并不就是人的解放”,因为,政治解放所实现的“人权”只是市民社会成员个体的利己主义特权,所谓自由只是个体单子的自由,占有财产的自由,在这些权利中,人绝对不是类存在物。市民社会的个体主义似乎给人以“独立的完备形式”,但实际只是把个体抽象化为孤立的、无约束的、自私自利的形式个体。因此,市民社会的个体主义反而成了个人完备的奴隶制和人性的直接对立物。市民社会在形式上实现了普遍人权,但在实质上却建构了更强大的压迫和奴役性“生产-生活”结构,在其伪善的人道话语底下却是无产者在现实中的极端不自由、不平等的非人性生存实质,以及由三大拜物教所衍生的所有人的不自由和普遍深化的“物役”。换言之,在市民社会私有财产制度下,人的现实片面性生存遮蔽了人的本质的全面性,抽象人性的观念形态消融了现实的压迫。市民社会使人变成了“非人”,人性沦丧为兽性、物性。因此,马克思说,“摆脱了宗教的政治解放,不是彻头彻尾、没有矛盾的人的解放方式”[1]170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以确立所谓人权为标志的政治解放并没有克服市民社会,它不过是完成了市民社会从政治中的解放而已,历史还远未终结,克服市民社会与超越政治解放是同一个过程。基于此,马克思提出了作为政治解放之超越的人类解放概念: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而要超越政治解放,克服市民社会,实现人类解放,只有依靠现实的人,依靠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来完成。“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1]443

二、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旨归

把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定位为人的解放,即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首先意味着马克思对真正的“以人为本”价值理想的承诺——把人从一切“非人”的或“异化”的境遇中“解放”出来的价值理想承诺。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问题的巨大贡献,他也惊异地发现了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的人道主义原则,从中看到了探索人的解放问题的新思路。“感性的人”、“人的异化”进入了他的视野。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哲学思想,马克思论证了人类解放如何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而成为历史的必然。他写到:“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2]9-10。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对“异化劳动”的研究,用“人的本质异化”来阐述其人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思想。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3]96-97但是,异化劳动使这一切完全变了样,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正是针对人类这种“非人”的或“异化”的存在状态,马克思不仅把自己的价值理想定位为人类解放,而且把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确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在后来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这个联合体是什么?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一社会将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即共产主义,使个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个性自由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推翻使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被蔑视”的“一切关系”,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是马克思创建自己全部学说的真正出发点,也是马克思全部学说所承诺的最高价值理想——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旨归的人的解放。

马克思强调,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必须从人的对象化活动中来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因而,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具体的、历史的生活条件。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这样,人的解放问题即“现实的个人”如何以现实方式就成为“目的”本身。

首先,马克思从对“现实的个人”的生活条件剖析入手,把实现生产力高度发展和对生产关系的改造同解放的出路联系起来。一方面,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形成是解放的物质前提。“解放”是人的自由的全面实现,自由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没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争取生活必需品的斗争。“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的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不能获得解放”[2]74。马克思强调,只有在普遍交往中,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全面生产能力,才能有普遍的全面的个人生成。另一方面,既然私有财产和雇佣劳动制是造成异化的根源所在,那么通过革命摧毁私有财产、雇佣劳动制是实现解放的根本手段。只有革命才能消灭私有财产和雇佣劳动制度,颠覆旧社会结构的一切权力,从而在根本上消灭无产阶级受奴役、剥削的社会条件;也只有通过革命,无产阶级才能抛掉自身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建立社会的新基础。

其次,马克思确认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和可能性之所在。马克思指出,人类解放,“就在于形成一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即形成一个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2]14-15。无产阶级的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因为无产阶级不要求享有任何一种特殊权利,他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是最彻底、最革命、最无私的阶级。无产阶级若不从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并同时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马克思在指出物质的社会力量在革命斗争中的决定性意义时,也对革命理论本身的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哲学是人类解放的头脑,如果不从哲学意义上确立人的解放的意义和目标,那么所有关于斗争的目的和途径的研究就是虚幻。“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2]15在马克思看来,哲学必须而且能够掌握群众,与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哲学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言,“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2]16

最后,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又必须和社会进步的程度相适应。“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2]74-75由此,造成了人的解放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使得它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表现为不同的水平。马克思认为,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活动中,人类自身的存在表现为三大历史形态,即与自然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人的依赖关系”、与市场经济形态相适应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一论述提示我们,市场经济所形成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既尖锐地暴露了人的“异化”状态,又为人类走出这种“异化”状态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人类的当代使命决不仅仅是使人的独立性奠基于“对物的依赖性”,而是必须使人从“对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来,把“物”的独立性真正地变成“人”的独立性即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和谐社会: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解放的现实途径

在马克思看来,政治解放不等于人类解放,其区别不仅仅在于解放的内容和形式,关键在于解放的理论武器和承担解放使命的阶级力量不同。今天,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不论是指导思想还是阶级基础都为马克思所为之奋斗的“人的解放”提供了客观的条件,从而也就使我们的理论探讨有了现实的价值和历史的意义。马克思指出,未来实现“人的解放”的“自由人联合体”,应该“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120。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述和崇高理想逐步变成现实。

和谐社会是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社会,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决定力量。从根本上讲,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74。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分工才会消失,人们才能从分工的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从而在各方面得到自由发展;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积累,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充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使人们获得充分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自由创造的机会,进而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充分发展。所以,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五个统筹”思想,实现共同富裕,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社会环境。高度的政治文明是人走向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政治前提和有力保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首先要“争得民主”,使自己成为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的统治阶级。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必须致力于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为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与自由的政治社会创造条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以人民的解放为己任。新中国建立后,广大劳动人民推翻了剥削和压迫,翻身做了主人,人民获得了更广泛的民主和自由。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民主的地位和作用,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可以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政治自由度的提高,必然会激发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人文精神的社会,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马克思在批判政治解放的局限性时指出,由于政治解放把人变成“利己的个人”,物质利益特别是金钱成为人的崇拜对象,成为外在于人并统治人的异己力量,从而“把人的世界变成互相隔绝互相敌对的个人世界”。“把异化了的人、异化了的自然界,变成正在异化的对象、变成奴隶般地屈从于利己主义的需要、屈从于生意的买卖对象”[1]450。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到完善,并因此带来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其消极作用也日益显露,马克思所批判的现象似乎又重新回到了现实之中。这与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的理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为此,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依靠和运用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综合力量,努力使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使人不断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拥有新的认识能力、生产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它要求人要摆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自觉把握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和循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最终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恩格斯曾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人类历史的发展一再证明了恩格斯的这一至理名言。当代世界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和文明价值观,这是现代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环节。科学的生态意识重视人的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体现。以科学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将社会文明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可以既满足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发展,又不威胁到后代人持久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有利的条件。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解放,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这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最终体现为人的本质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复归和展开,在辩证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消解人类存在的矛盾性,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步使世界变为属人的世界,使人成长为“类存在”的人,进而实现人的解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责任编辑:戴群英

作者:乔 翔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下一篇:现代法治区别及启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