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体论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马克思正是在对传统本体论批判的基础上实现其哲学革命的。但是就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学界还未达成一致。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本体论和马克思哲学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专注于文本解读,找出马克思哲学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和超越之处,彰显马克思哲学所蕴含的本体论思想。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论文 篇1:

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的当代解读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术界就一直对马克思哲学有无本体论和是何种本体论争论不休。学者们所持观点不一,分别有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和社会存在本体论三种不同观点。马克思哲学是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不同的一种新哲学,它引入了实践概念,注重人的因素,在强调物质客观性的同时强调实践在社会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历史概念引入唯物主义观点中。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在当代视域内可解读为:现实性上是实践生成本体论;本质性上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总体性上是实践生成—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实践;生产关系

“本体”学说产生于古希腊,早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之本源的学问,也即本体之学。从那以后,哲学家们就开始将本体论视为其建立哲学大厦的地基,纷纷开始追求这个永恒在场,超于时间性和空间性,排挤历史性的终极原因。于是有的哲学家诉诸于物质实体,有的哲学家诉诸于理性。尽管实用主义曾经提出过“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但是在反对形而上学的声音中正显示了对各种形而上学的承认,同时也体现了实用主义自己隐匿的本体论倾向。正如当代美国哲学家奎因的“本体论承诺”理论一样,每一个理论体系都会在一定的语境中有意或无意地规定一些对象、要素或者是事物的存在,像这样的规定就是奎因所说的“本体论承诺”。依照这个说法,任何一种哲学体系都不可能完全排除掉本体论而独立发展。所以,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解读根本不存在有无本体论的争论,问题恰恰在于存在何种本体论。

一、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三种解读

如前所述,本体论概念由来已久,并且经久不衰。从早期火本原说、水本原说,到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物质本体论和起源于笛卡尔的理念本体论,再到后来的对马克思本体论的不同理解,关于本体论的争论不绝于耳。哲学家们都在试图为这个世界寻求一个终极关怀。关于人们对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物质本体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是客观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而世界的这种统一的依据就是世界自身的客观本性和规律。这种观点把马克思哲学的所有观点都置于这个先在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基础之上,认为人与世界发生各种关系的前提是存在着一个客观的世界,甚至认为人的实践之所以能够创造一个世界,就是因为存在着一个作为对象的客观世界,人与世界的不可分是以可分为前提的。物质概念是最高的抽象,是解释一切的最终原因,是本体。这种观点多见诸于马克思哲学的教科书里。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提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1]

第二种是实践本体论。这种解读方式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是实践。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企图通过实践沟通主观与客观,走出肇始于笛卡尔的主客二分的尴尬境地。实践本体论大多认为马克思哲学提出的实践概念找到了一条由自在自然通往人化自然的康庄大道,认为人类通过实践不断的实现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在不断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己和改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人化自然不断生成,人类自己也在不断的生成,整个世界是在不断生成中的。持这种观点的多是当代研究者。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特质的揭示实现了对本体观的变革, 创立了一种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实践本体观”。和“马克思就借助于把实践提升为物质的存在本体,提升为人和自然的一种现实的物质统一性的存在,宣告了传统本体论对超自然和超人本体的承认的无效,从而也宣告了传统本体论的终结”[2] 。

第三种是社会存在本体论。该观点主张用社会存在解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用历史唯物主义解读马克思哲学,并将马克思哲学的一切问题归于劳动如何创造社会以及人类在社会中如何生产和生活。持这种观点的人首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基于对实践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的理解,卢卡奇非常重视“劳动”“物质实践”等这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重要地位的基本范畴,并且想要通过实践把社会和自然联系起来。如他指出:“马克思所做的批判乃是一种本体论批判,这种批判的出发点是:社会存在作为人类对其周围世界的积极适应,主要的和无法扬弃的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正是实践在社会存在中所占的核心地位,成了考察从有机界存在领域里对周围世界的纯消极适应方式到社会存在这一形成的钥匙。”[3]40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虽然也强调实践,但较前两种观点,它更强调人作为社会存在者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越。如卢卡奇在《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中指出:“马克思曾经指责费尔巴哈,说他在忽略存在的社会性的同时必然把人理解为孤立的个体,因为费尔巴哈所说的‘人的本质’绝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41-42

以上三种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也都反映了特定时代的需求,不能予以简单的否认。马克思哲学本就是一种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是要不断发展的。在这里不禁让人想到伊壁鸠鲁的那句话:“渎神的人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把众人的意见强加于众神的人。”[4]12那么我们对待马克思哲学也应如此,笔者认为,对马克思哲学最大的亵渎不是那些不断提出不同解释方式的人,而是那些企图用一家之言终结这个争论的人。

二、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的,可是它却与以往的旧唯物主义有很大不同,也区别于一般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原则依然是它所坚持的,但是它却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表现在实践这个范畴的引入。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4]54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也就表现出来了——引入了实践的概念——对于世界不是简单地从客观的方面去理解,而是注重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的视角运用实践沟通主客二分的世界,解释世界并最终改变世界。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特点,实践概念的引入解决了自笛卡尔以来的主客二分的尴尬境地。

2.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一般地,旧唯物主义者都过分关注客观世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相反,人的主观能动性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发展了。马克思哲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了人的地位。但是,这里的人不同于费尔巴哈所说的是静观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仅仅从事理论活动的抽象的拥有“类本质”的人,也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外化,而是生活于这个世界之中,并不断的改造着这个世界的人。人类生活于这个世界,并运用实践不断的在先前的基础上改造着这个世界。人类生活于其中并由彼此之间的联系所形成的人类活动范围就是社会,社会是人和自然的本质的统一,那些认为存在一个脱离人自在存在的自然界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也就是说“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割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5] 。马克思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那种自在自然界也许是存在的,但它对人来说是无意义的,对我们来说有意义的自然是人化自然,是那个被人类主观能动性改造过的自然,人在这里的重要地位由此凸显。

3.马克思哲学属于当代哲学。要明确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明确马克思哲学属于哪个时代的哲学。近代哲学大多在主客二分的世界里探讨终极真理,有以笛卡尔为首的唯理论和起源于培根的经验论,经过一代又一代哲学家的发展,后至黑格尔达到了顶峰。黑格尔企图用“绝对精神”这个概念来统摄整个世界,他建立了“同一哲学”并企图由此来解决近代主客二分的境地,可是,他仍然是在思维中达到这个统一,世界的万物由绝对精神外化而来最终又归结为绝对精神,整个过程仍然在思维这个范围内游走,所以黑格尔终归在他的唯心主义的世界里徘徊。而马克思所探讨的是否仍然是主客二分的问题呢?既是也不是。说它是因为马克思的确是通过实践这个概念来解决主客分离的问题,实践是沟通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桥梁。说它不是,是因为马克思不像近代哲学家那样一心只关注天上的事情,他将哲学家的视野由遥远的理性王国拉回到了经验的现实世界,开始关注人,这与现当代哲学家(如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是在一个问题域里的。马克思哲学不像有些哲学家所批评的那样,只关注集体而忽视个人,这是对马克思哲学极大的误解,马克思哲学无时无刻不关注人及其生活世界。他在博士论文里对自由意志的论述,对原子偏斜的合理性证明以及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市民社会是国家基础的证明,无不显示出对人的关怀。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哲学不同于近代思辨哲学的问题域,它属于现当代哲学的问题域。

三、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生成—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在当代视域内,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进行考虑,我们可以从现实性和本质性两个方面给予解读。

一方面,在现实性上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生成本体论。在现实性上,马克思哲学有两点突破:新概念的引入和对世界的全新认识。第一点表现在“实践”概念上。既然马克思哲学属于当代哲学,那么他所讨论的主要问题自然不同于近代哲学“形而上学”的终极关怀,而是此岸世界的现实问题,也就是人和人类的生活世界的问题。马克思哲学对人的关心丝毫不亚于海德格尔等存在主义者对此在的关心。马克思的全部哲学都围绕着人展开。与海德格尔的此在一样,世界是此在在世生存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向此在敞开,马克思哲学所讨论的世界也是和人类发生关联的世界,那个与人类隔离,孤立的世界对人来说就是无。不同之处是“此在”是在与他者接触时才展露世界,而马克思的人是通过实践在不断的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世界的。如前所述,马克思哲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概念的引入,马克思哲学与以前的哲学的不同之处就表现在他要求的是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最后一条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57 。那么哲学家们要怎么样改变世界呢?马克思在随后的理论中回答说:实践。第二点表现在对社会存在形成过程的全新认识中。马克思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是其侧重点。马克思曾批判费尔巴哈,认为他的宗教是没有历史的,并认为他讨论的是一个排除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永恒存在,尽管他正确反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上帝”地位,却用“类本质”为人寻找了一个新“上帝”。马克思将历史概念引入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崇尚任何神和永恒存在的终极关怀。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类从事着物质的生产、社会关系生产以及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创造着世界。人类通过实践不断的改造客观世界,把自己的目的和意志转化到客观世界中去,实现客体主体化;同时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使自身得到发展,实现主体客体化。人类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不断的生产着物质生活和人自身。这样的实践不会一劳永逸,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世界不会处于一个已完成的状态,它始终是未完成或者可以说它永远也不可能完成,世界在这种实践中不断生成不断发展。正是在这些实践中人类社会不断的生成,历史性和具体性是人类社会的两个显著特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一直推动着社会的持续发展。所以说在现实性上,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生成本体论。

另一方面,从本质性上我们可以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社会生产关系。假如我们认为马克思哲学只是实践生成本体论的话,那么这个观点似乎有点过于轻率了。就像海德格尔一直强调的那样,我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到存在者的身上,而忽视了存在本身。所以他极力呼吁我们应该关注存在本身,关注这个即遮蔽又揭蔽的真正本源。这个使存在者存在的存在才是始源性的。所以在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时,我们不能简单的诉诸于实践,要看到实践背后使实践得以可能的东西。这一点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是人的本质。马克思曾多次谈到人的本质,在其中一篇文献中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56 。在马克思的哲学语境中,人并非是费尔巴哈强调的那种具有抽象的“类本质”的人,在其现实性上,他是生活于社会中,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存在的人。人类要生存,首先要满足吃喝住穿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类在社会中进行物质生产,于是便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此外,人类自身也要进行生产,进而结成一定的家庭关系和血缘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本质确实可以认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次,一切关系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马克思特别强调了社会生产关系,并认为它是基础性的关系。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导言”中认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6]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马克思非常强调社会生产关系,并认为它决定了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地位和影响。人类要生存必须首先进行生产,生产物质资料和生活资料以及人自身,要生产就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而这个结成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人类的实践也是在这样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才得以可能,这个“特殊的以太”在实践过程中却以“遮蔽”的方式退出,显现的是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马克思哲学从广义上来说是“全面生产理论”[7] ,它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包括生产关系的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但是就其基础来说仍然强调社会生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是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在其现实性上有实践生成的特征,在其本质领域内则具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所以要概括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就不妨用实践生成—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四、结语

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知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拥有更高的技术,也比任何时代都更关注个人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我们也慢慢注意到了这个蜗居在地球上的渺小生物——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出现了一批(如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者。被我们一直推崇的马克思哲学是否忽视了这一点呢?当然没有。马克思哲学至始至终都关注个人的全面发展,它并不像某些批评家指责的那么肤浅,它不只诉诸于实践还看到了实践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强调人的作用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认识我们的生存世界,才能有效的改变世界。我们生活的时代和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是明显不同的,当今是信息化、电子化、基因化、网络化的时代,不同的时代铸就了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人,当今世界明显存在一个向心灵、理智倾斜的趋势。所以,基于对当今世界的这种认识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做出全新的解读,在这种“普照的光”的照耀下不断前行。笔者完全赞同卢卡奇的如下论断:“今天,若是试图让人们真正重新在存在的基础上对世界进行思维,那就只有通过复苏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这条途径才能完成”[3]36。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2.

[2] 侯才.马克思对传统本体观的变革[J].华侨大学学报,2004,(1).

[3] [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上卷——社会存在本体论引论[M].白锡堃,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5.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4.

[7] 俞吾金.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J].哲学研究,2003,(8).

〔责任编辑:张 毫 焉 涵〕

作者:冯雪雪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论文 篇2:

浅析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思想

【摘 要】本体论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马克思正是在对传统本体论批判的基础上实现其哲学革命的。但是就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学界还未达成一致。本文试图通过对传统本体论和马克思哲学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专注于文本解读,找出马克思哲学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和超越之处,彰显马克思哲学所蕴含的本体论思想。

【关键词】本体论 马克思 黑格尔 实践本体论

一、引言

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表明,马克思并没有明确而系统地使用过本体论的概念,但这不能说明他没有本体论思想。按照奎因的“本体论承诺”的思想,在任何一个哲学体系当中,都包含着本体论的承诺。所以,我认为马克思哲学并没有放弃本体论,只是改变了本体论的历史形态。至于他不再使用“本体论”这个概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逻辑的和思辨的特征。然而由于他已经把”本体论”真正融入了历史当中,从而使得它不再从属于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本体论,也就使其避免了人们对自己哲学的可能的形而上学的理解。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基本上可分为三个派别肯定派、否定派和中间派。肯定派认为,本体论非常重要,它要回答的是整个世界的最终根据和最高原因问题,马克思哲学应该研究这个问题。否定派认为,本体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用逻辑方法构建出来的范畴体系,具有纯思辨的和超验的性质,马克思是通过对这种本体论尤其是黑格尔的概念本体论的批判而创立唯物史观的,因此不应该研究本体论问题。中间派则认为,以上两者所争论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要求通过别的方式去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可见,本体论是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大部分哲学都是通过对本体论问题的思考,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着解构与建构。因此当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实际上就是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成立的基础,是在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在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观点,如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本体论等等。

二、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历史演变

本体论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古希腊时期,哲学开始于对自然的思索,它以认识世界的本原为目标。所以早期哲学家总是想寻找支配现象界的某种统一的本原。伊奥尼亚派大多用具体的物质来作为万物的本原,如赫拉克利特的“火”而南意大利派多用抽象的原则为万物的本原,如毕达哥拉斯的“数”。巴门尼德则提出了更为抽象的“存在”。使哲学更加抽象和思辨。巴门尼德则的“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并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处于时空中的实在,而且是滚圆的球体。他和其他自然哲学家一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处于时空之中的对象,既不是超时空的本质,也不是无形状的精神。

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把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把第一哲学的对象规定为”作为存在的存在”。存在就是实体,实体是第一存在。他认为实体是最后的根据,不需要其它的事物来进行说明,具有独立的性质,其他事物都是与之分离并且是受制与它的。这样,实体就是感性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据。亚里士多德对实体的讨论也就是对存在的讨论,也就是探寻现象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根源,试图寻求宇宙的本源或能够统摄或支配事物及其变化的物质或原则,就是本体。笛卡尔认为实体是其存在不依赖于其他东西的东西,上帝是唯一的实体。不过,在笛卡尔看来,尽管上帝是惟一处于最高层次的实体,但还可以有其它的实体。这是因为,虽然被造的实体只有依赖上帝才能存在,但是它们并不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因而是独立的。在他看来,被造的实体有两类思维的东西)心灵广延的东西)物体。斯宾诺莎则认为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被认识的东西。意思是其概念不依赖于对其他事物,只有通过自己才能认识自身。因而在斯宾诺莎看来,被造的物体不应该是实体。实体是绝对的,不可能再有任何东西来限制它,因而是惟一的。黑格尔则认为只有一个实体存在)绝对精神。

三、西方哲学本体论的特征

本体论的产生对人类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中,把自己的认识对象分为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等。同时,对于人类不安于现状,在现实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理想,从而追求更高的生存状态,也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本体论原是解释世界的产物,它的旨趣在于提供世界图景,因而就会追根寻源,于是就给现象界寻找了一个终极的和独立的本体,而这个本体是绝对的,是现实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原因。它这个目的和功能就必然最终把自己封闭起来,于是历史上的形形色色的本体论最终都形成了自我封闭的体系,最终把自己窒息致死。

具体来说,它们主要有以下特征:

首先,它们具有超验的性质。即它们对感性世界并不给予过多的关注,而是超越感性世界去探寻支配感性世界的存在和运动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现象界存在和运动的最终根据。因此,存在论也就有追根溯源的性质,自身就成为超越感性世界的先验理论系统。海德格尔认为从柏拉图开始,至晚希腊和基督教,超验领域一直被当作真实世界,而感性世界则是表象的和非现实的。如果感性世界可以被称作一般的人类可以通过直观而反映的世界,那么超感性世界就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而很多哲学家都认为超感性的世界才是惟一真实的世界。

其次,绝对性与无限性。它们认为在现实世界当中我们所感受到的现象是不确定的,超感性的实体才是永恒持存的。海德格尔也认为,实体是不依赖于其它事物而存在的,而这种独立性的本质意义就是使人们的寻求最终根据的目标得到了满足。同时,它们也对感性世界的多样性不感兴趣,致力于寻求现象世界的最高的统一性,使其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过程中起着统摄作用。超感性实体是隐藏于现象背后的超验本质领域,而现象界则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而实体才是最本真的所在。它是这样一个领域,在这里人们可以脚踏根基,从而发现其生命的意义。它提供给现象世界以永恒的真理,提供与历史无关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从而寻求世界的统一性、知识的统一性和意义的统一性。通过以上我们对本体论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的探查,我们就会发现贯穿于其始终的思想的立足点。

第一,知性化思维。知性思维是这样的,它遵循着同一性逻辑,以同一性为基础,使概念与其对象达到抽象的分离状态的思维方式。而恩格斯则把知性思维归结为一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思维公式”。这种思维方式实质上类似于“归纳法”,先找出各种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性质,最后形成超感性的抽象概念。那些概念最终成了最高的存在和终极本原。依照这种思维方式,必然会形成一个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逻辑体系,然后,在总体性概念的逻辑运演下,又必然会形成一些从属性的下级概念,这些概念都以一定的逻辑为规范。这样,无论是感性的事物还是基于感性事物之上的思维,其运动发展过程都可以通过纯粹概念的形式进行逻辑的推理,总之,知性思维为本体论的演变提供了逻辑方法论。如此,知性思维所构造的概念就具有了抽象性和普遍性,概念被绝对化唯一存在,其意义就是形而上学的。

第二,唯心性。在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唯心主义思想始终贯穿其中。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致力于追寻感性之外的超验世界。后来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现实世界的本质,从而哲学的任务就变成了对理念之间关系的探查,这就是后世所称谓的本体论。此后,各种本体论大都是以理念论为发端而建构的,以至于有人认为,一部西方哲学史几乎就是对柏拉图哲学的注解。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本体论的发展与唯心主义的发展如影随形,二者不能被彼此分开。实际上柏拉图哲学以来的唯心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虽然唯物论和近代经验论反对形而上学,但他们并没有真正超越形而上学。无可怀疑的是,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确是以探寻超感性本体世界为旨趣的先验系统,它的实质就是崇尚理性的优先性和至上性。

第三,重理论而轻实践。在哲学史上,有不少哲学家都谈到过实践,然而,他们都不是真正重视实践或者说从客观上难以科学地对待不应该成为纯粹理论的实践。相反,他们大都更重视哲学理论的建构。他们并不是有意回避实践问题,而是由他们所致力于构建的本体论哲学所决定的。自古希腊开始,哲学家开始思考流变的物何以如此难以捉摸,一定有支配这一切的静止不动原因。这就引起了他们对世界本源的思索。于是,就有了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等等说法。这是哲学家对世界的最初探索。而他们得出的这些结论虽然有观察的成分在其中,但主要还是基于凭空的猜想。此后相当一段时期,哲学家都循着这一思路来进行探索世界本源的思考。他们的结论大都缺乏实践的基础,这当然是由当时的科学水平决定的。然而,当他们的思维形成了一种整体的习惯时,就造成了哲学家对实践的遗忘,而以思考和构建自己的哲学理论为旨趣。所以,本体论哲学家重理论而轻实践首先是因为古时科学水平不够发达从而使理论思考成为一种传统所致。

四、马克思哲学实践观蕴含的本体论思想

马克思在对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批判中,针对其知性化思维方式、唯心主义和理论高于实践的观念取向,运用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和科学实践的观点分别对其进行了批判,从而使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体系土崩瓦解。而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也构建了自己的本体论。在马克思的观念中,实践是实践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过程,是人对自然界的否定,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进行分工,就必然会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互换其活动成果,这是实践所必然带有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是带目的性的活动,其目的先在于自身的实践活动。可见,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正是人类世界中的基本关系。

在马克思那里,人们创造历史的前提是维持基本的生存和生活,为了能够生活,首先必须进行实践活动,即必须对自然界进行改变,和它们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个体和其他个体由于其实践的内容不同,实践的成果也不尽相同,们为了其生存,认为社会关系必须互通有无,进行交换,这就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因而马克思“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社会生产力本质上也是在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不断进步的。因此,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和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就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人类相互依存的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实践也就成了整个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根据。传统本体论所追寻的本体是一个“不动的始基”,所以它是首先设定在感觉之外存有一个永恒不动的终极存在。马克思认为,“对象、现实、感性”不能只是从客体的形式来理解,而要同时“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从主体方面来理解”,并明确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样,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开辟了一条从本体论角度来关注现实的理论路径。这样,马克思把实践作为哲学的根本原则,使自己的唯物论观、辩证法、历史观等思想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扩展。这样,实践马克思哲学当中就具有了本体论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俞宣孟著,《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2]陈先达著,《处在夹缝中的哲学——21走向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3]俞吾金著,《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01月.

[4]赵剑英 俞吾金著,《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08月.

作者简介:

李萍丽(1966- ),女,贵州毕节人,副教授,毕节学院经济管理系系副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李萍丽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论文 篇3:

马克思恩格斯本体论思想差异

摘要: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思想上有着很多的不同,其根源就在于二者在本体论思想上的关注角度与程度不同。

关键词:差异根源 本体论 基本问题

众所周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一直存在着“青年马克思和晚年马克思对立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论”、“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对立论”三个教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恩格斯把辩证法本体论化,建立自然辩证法理论,是“背叛了马克思”,“彻底摧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提出马克思的主导思想是“人类中心论”,而恩格斯则主张“自然主义进化论”和“实证主义”。 而中国学者则长期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致论”的观点,而对西方马克思学采取批判态度。

但其实仔细想想就可以明白这两种思想都是走了一种极端,西方学者是认为马恩是绝对对立,沒有统一的一面,而中国学者则是相反,认为二者是绝对统一,沒有对立的一面。准确来说,其实这两种思想都是在各自的政治背景下做出来为政治所服务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之间并不是沒有差异,而差异的根源就在于二者在本体论思想上的不同。因为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中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认识论是不能脱离本体论的,所以二者本体论上的差异就导致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差异。

恩格斯在1886年初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近代哲学家依照如何回答世界的本原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始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思维与存在问题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马克思的哲学著作并沒有专门涉及这一方面的内容,马克思的著作中确实是贯穿着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他并沒有专门去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的哲学始终专注于人,对于人类不在场的最早的世界本源问题,马克思似乎并不感兴趣。马克思早在1841年4月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就以探讨哲学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问题为己任,而对传统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和认识论问题不屑一顾。文章中,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人与自然、自我意识与客观现实、哲学和世界的辩证关系,早在这个时候,马克思已经发现了传统形而上学必然导致 “哲学同世界的一种颠倒关系和敌对的分裂”,指出:“那个起初表现为哲学同世界的一种颠倒关系和敌对的分裂的东西,后来就成为个别的哲学的自我意识本身中的一种分裂,而最后便表现为哲学的一种外部分裂和二重化,表现为两个对立的哲学派别。”认为应该使“哲学转向外部”,把自我意识“从作为一定的体系束缚它们的哲学中解放出来”,把“坚持把哲学的概念和原则作为主要的规定”推出世界的传统形而上学再“颠倒”过来。这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萌芽,触及了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理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这使他从哲学生涯的开始,便投入到反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斗争当中。

马克思哲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克服了传统形而上学中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片面强调“解释世界”,单纯依靠概念推理来“认识世界”的弊端,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起来,从而在认识论和历史观中、在自己的整个哲学中,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哲学理论和社会现实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与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它们彼此间的对立,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的对立面的存在;……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

由此可见,国内外学术界一些人坚持“两个马克思”和“马恩分立”说,认为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马克思与恩格斯均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这是非常错误的。而认为马恩思想完全一致的观点也是一样错误的。我们不能说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沒有区别,也不能说马克思与恩格斯沒有区别: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至任何一个思想家的思想都必然有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与恩格斯也有着学识水平、实践阅历和学术专攻等方面的差异,有时甚至存在着研究分工的不同。但这种差异并不是对立,就马克思从青年到老年以及二人的终生合作而言,都有一条主线贯穿于其中,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哲学与现实的统一,哲学为现实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为改造旧世界服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活动和革命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是同大多数人的解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与传统形而上学截然不同的哲学新形态——唯物主义辩证法,并把它运用于改造现实社会亦即资本主义社会的活动当中,运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此前提之下,他们的差异只不过是两人在同一事件上观察角度不同所导致的分歧。

参考文献:

[1]郝立忠.“本体论哲学”的发展,还是哲学形态的彻底革命——论理论与实际关系视野下的马克思哲学[J].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4(03)

[2]吴倬,赵丽.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目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3]李秀林等主编.李淮春等修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尤昊 李伟

上一篇:名校文化建设研究论文下一篇:声乐技能学习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