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文

2022-04-15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人学寻求人的解放和自由的最终目标不谋而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来关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实践层面的原因在于传统思想政治陷入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双重困境,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全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哲学来走出困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文 篇1: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现状分析

摘  要: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整体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可以顺应时代要求,做到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相契合。然而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面临着全球化、社会转型、思想转变、体制创新等带来的诸多挑战和冲击,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与时代发展相背离、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与以往大学生相比,不少学生的思想表现出功利化、现实化、物质化和自我化的趋势,并且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1]。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现实境遇是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的社会转型以及社会信息化交织,而这些现实境遇既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创造了机遇,也对挑战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工作。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就艰难进行着,前途光明,但也有着重重问题[1]。首先从培育的路径、内容和方法上详细阐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取得的一些成果: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途径多样,内容不断充实,方法有所更新,绝大多数的学生信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尽管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尤其培育的目标需要进一步定位,培育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培育方法亟待进一步创新。

一.思想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培育目标需要更深更准定位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目标的具体性、针对性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总体上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制定了一些目标,但在目标对象上层次性还可以再明确些,既要把大学生整体作为目标对象,更要有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培育目标。

2004年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得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这里,明确强调了培养对象目标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是要把先进分子培养成马克思主义者。但是,现在许多学校在这方面没有加以区分,这样就缺少针对性,这就容易造成培育的目标与大学生的当前实际情况相脱离。

当前时代的主流是认同马克思主义的,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发展,产生了信仰选择多元化,理想信仰感性化,入党动机功利化等趋势[2]。当前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目标几乎都是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基础上,把大学生培养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根本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几乎很少把对大学生的终极关怀需要的满足作为时代目标。这会使得这个时代的“90后”大学生感觉马克思主义思想“离我太高太远,对我没什么用。”

因此,笔者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时代目标亟待进一步定位,要根据不同学生,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实行准确的定位。

2. 培育内容亟待进一步完善

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教育内容如果脱离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就不可能被学生理解与接受。不少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比较高深,难以理解,不能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还有学生认为“教育内容太空洞、太枯燥,使人昏昏欲睡”,这是大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基本问题教育和生命健康意识教育。这两方面教育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加强这两方面的教育可以顺应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需要[3]。

3.培育方法需要多一点创新

近些年来,尽管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培育方法有了很大改进,但有些活动往往满足于形式。尽管不少高校制定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有些高校还有具体活动次数的规定,并计入学分。但较少过问学生如何进行实践活动收效甚微。笔者认为不仅仅要在意学生在校期间流动的数量,更多要关注和提升质量,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个体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此来分析,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主体对象,是影响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最终实效性的内因。

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马克思思想教育的重要接受主体。一方面,他们不断追求自我的觉醒、发展和完善,渴求自我主体性地位的获得,力争在生命的流程中获取人本有的价值、尊严和自由,以致让人理性的主宰自我成为现时代的主题;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得以解放,与时俱进成为新时代的内在品质[4]。由此,大学生不再沉浸于外在说教的被动接受,而是表现出自主思考、自我发展的强烈意识,并力争在多元化的理论体系和价值理念中表达一种自主选择的能力,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从形式上看,人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关系得到普遍性发展,人的独立性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物质的进步”与“精神的沉沦”成为具有时代性标志的一对紧张关系;“选择的自由”与最终的“无可选择”成为现代人心理纠结的重大表征。而人自身具有的否定和批判的向度,又促使我们不断反思生活和人本身以期“超拔自我”,在更深的层次上实现对生命本体的感悟和对人之生存意义的思考,从而重新找回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这种诉求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对于“现实的人”的关照便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将要作为精神性存在的重要方式深入教育对象的内心世界中去,积极关照现代人的真正需要。

总之,面对教育接受主体多重需要的呈现以及新变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首先要肯定接受主体所具有的一种自控能力和选择能力,尊重他们合理的现实需要,改变传统的一定程度上的壓抑物质利益诉求、忽略精神关怀并对人们的政治参与持“谨慎”态度的偏颇做法,真正体现出一种公共关怀精神。当然,针对接受主体的一些不合理需求,亦不能简单肯定乃至迎合,而是要积极引导和转化,实现个体在自身发展上的健康状态。

2.家庭因素

父母是大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教育时期,它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家庭教育是建立在经济关系、情感联系和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父母及其长辈的思想和行为习惯都对大学生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的信仰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家庭的影响[5]。而家庭教育的误导也是导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存在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培育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着人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如果在物质的基本需求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很难鼓励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共同理想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父母平時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对社会上的人和事的评价,也会无形地感染着子女。最后,当前大多数大学生都是“90”后,且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极度被宠爱,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习惯依赖家庭帮助和安排的思维方式都会表现在信仰的形成中。

事实上,部分家长“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追求”的教育误区,使得学生不仅在家里不做家务,在学校也不乐于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样的家庭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形成金钱至上和个人本位的思想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摇篮教育的家庭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长的文化水平、教育方式、信仰的选择以及品德的修养都对学生信仰的选择、品德和心理的成长有直接而且十分重大的影响。

3.学校因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情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学校教育要加强时代性,针对性,培育内容更加紧贴大学生当前实际,培育方式方法需要创新,都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重视有待进一步加强。

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自觉,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他们勇于承担学科发展的重大责任,积极关注学科发展的前途及命运,把握学术研究的最前沿,通过理论构建来推进学科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他们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不仅增强了学术的创造力,还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具体来说,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设计者,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等关节要素的系统优化;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积极参与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通过多种途径把一定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传播到每一位受教育者。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重要性。不仅要在提升科研能力,提高就业率,保证招生质量等方面要花大把精力,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也要不断付出努力。

4.社会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促使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这都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也有些不良因素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作为社会复杂适应巨系统的重要子系统,社会系统的经济形态、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的系统配套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变革与转换。一是社会现代化的因素,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改变,社会转型期中国的党情社情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需要系统的自我完善的困境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而且会受到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及人口等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二是社会转型的因素,刘祖云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相互联系的三个层面:“一是结构转化,即当前中国社会的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社会区域结构及社会身份结构等均在发生转化;其二是机制转化,即当前中国社会的利益分配机制、社会控制机制、社会沟通机制、社会流动机制及社会保障机制等都在发生转换;其三是观念转变即随着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化和机制的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发生转变。”从背景来看,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是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宏观背景:经济背景、政治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国际背景。面对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国际竞争背景,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善,要与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政治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相配套、相适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交织碰撞的各种思潮,充斥当代社会和大学校园,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件偶有发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任,影响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对于物质生活的理想,不少大学生都希望可以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为目标。通过正当途径获取正当利益没有错,但如果把人生最终极的目标就仅仅定位为金钱和物质,就终将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潭。所以大学生必须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的思潮,从而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正是因为有着极为复杂的影响因素,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这就要求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实践中,根据时代发展和现实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培育措施,全方位、多方面的去努力,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程彤. 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杨昳婧.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夏威.高校学生人格培育工作运行保障机制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83-85.

[4]冯德连. 着力培育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N]. 安徽日报,2021-03-16(006).

[5]韦继辉. 学党史悟思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N]. 南宁日报,2021-03-15(006).

作者简介:

孙海燕(1980—),女,汉,江苏沛县人,南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项目名称:2019年6月江苏省高校哲社思政专项课题:“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9JSB630)

作者:孙海燕

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误区与价值重构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人学寻求人的解放和自由的最终目标不谋而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来关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实践层面的原因在于传统思想政治陷入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双重困境,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全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哲学来走出困境。本文着重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面出现的两个误区——“万能论”和“无用论”,并探讨其根源,尝试破除以“两论”为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识方面的误区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重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误区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误区——“无用论”和“万能论”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肯定的意义关系从本质上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属人的、也是为人的。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尤其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偏差愈加明显而被人们关注、反思的现状之下,对于这个问题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未能形成统一而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实际上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内在关联性的认识还处在晦暗不明以足够引起质疑的阶段。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的不得要领的追问和思考使其深陷价值困惑的漩涡。

究其原因,这一价值困惑的形成不仅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偏差与失误的影响,更是受到狭隘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也就是受到当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考察和理解方式本身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非科学评价主要有两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论”, 这里的“两论”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解的两种相互对立的认识,即“万能论”和“无用论”,它们构成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非科学认识的两种极端。

(1)“万能论”

极端的理性主义、唯思想政治教育主义、乐观论者从思想政治教育业已取得的成就出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万能的,认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解决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这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过于肯定的认识,由于理论上的绝对化,导致实践上的失误,结果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有效性降低,在实践活动中则引起全局性工作和具体工作的混乱和失误。

我们要破除思想政治教育“万能论”的认识误区首先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由取决于在社会整体结构中的地位,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只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不能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最终效果,任何人为的盲动都会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惩罚。我们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方面要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受到社会物质基础和人的思想认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一切之上、同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对立起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包打天下的“万能论”者,实际上违背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规律,夸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作用。意识形态的作用是有用与有限的统一。因此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也是有用与有限在实践中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万能论”在理论上是违背科学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2)“无用论”

与思想政治教育“万能论”相对应的是“无用论”。有些人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负面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了忧虑甚至反感的心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我们可以初步考察一下“无用论”产生的原因。“无用论”者贬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要是基于两种考虑,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已有的失误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极大危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仅没有效用而且还有害;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它在根本上不影响社会物质生产,看上去对社会并没有实际的贡献。然而,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不能仅凭它曾经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是否与社会物质生产直接相关也不应成为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首先,价值是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它塑造人的精神,解决人们的发展动力等人生问题,提升人们的道德品质,直接创造着精神生产力,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精神价值;其次,社会生产力是全面的,马克思说:“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二者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能激发劳动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焕发出极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物质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间接为社会物质生产力的生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的“万能论”和“无用论”停留于对思想政治教育表面现象的认识上,以至于把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来的成就和问题绝对化。深层地考察和分析“两论”的背后,不是简单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肯定和否定,而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不同价值取向,是一种思想原则上的分歧。

(二)思想政治教育“两论”的价值论根源浅析

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价值困惑的漩涡,其价值被非科学地认识为“万能”和“无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首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一个价值判断,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识的误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对于價值这一概念的认识不够到位。价值本身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这是两个不同方向的把握,我们要把握好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边界和限度。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与社会当前需要的满足,就会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完全消解于生活当中,或者苛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完全顺应当下人的需要、直接而即时地进行社会物质生产,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

超越性“并不是指向已然存在的现实世界, 而是诉诸于一种超越性的回归和建构性的适应, 是在对现实生活扬弃的基础上的自觉的价值追求”[16],它指向的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的、理想的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在着眼于现实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的同时还应当具备一种提升的力量,承担建构的使命,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现实生活时不能仅停留在满足现实生活需要的程度上,还应当考虑人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为未来的社会塑造人。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沉浸于理想而脱离社会生活,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过程中的各要素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人的认识必须祛除不切实际理想化的色彩,绝对不能以理想代替现实,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要全面考察和把握现实的人的思想现状,从而制定出与人的现实联系紧密、而又具有激励性的合理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万能论”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效果的认识僵化的结果。

我们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价值考察和判断之前必须正确把握价值现实性与超越性统一的特点。我们既要从现实生活出发考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又要注重考查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实践的建构价值与理想导向,在此基础上破除“万能论”和“无用论”,肃清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误区,从而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困惑,进行价值重构打下良好的价值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重构

1、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 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所谓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是指社会对个人人格与权利的尊重, 对个人物质生活资料的合理与可能的满足;所谓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包括个人对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责任和贡献,以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 也要注重实现个体需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标准是客观的,它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

2、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选择

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性并不意味两者完全等同,可以相互替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社会价值是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但它与个体价值在价值主体、价值表现、价值要求、价值目标等方面是有所区别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用社会价值代替个人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具体的、实践的、发展的存在,是现实的个人,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起点,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其终极追求。马克思在展望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发展前景时说。那将是一个“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学把人的存在和发展看作一切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尺度,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我们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进行价值考量和价值选择的时候,应当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的基础上,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即人的主动性、创造性、超越性等等,注重以人为本,培养主体的独立人格,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全面发展的人

马克思人学最终落脚点在于关注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选择最终是为人的,其个人价值的核心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并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由程度,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这一理想的重要环节。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使人在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以达到自我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并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自由程度。只有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人才能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和谐相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功能的终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完善人们的人格来实现的。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应, 要注重个性的弘扬和发展, 尊重人的个体价值, 要帮助人们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 要加强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 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等等,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由“现实的人”出发对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以及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自由和平等、人的理想和信念等等命题进行的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正是由于采用了“人学”研究的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人得以更具完整性,更具超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人学不仅深刻把握了社会历史中的人的一般特性,而且還发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孔祥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个人和社会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6.

[5]张立.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思想政治教育,2002.

[6]廖志诚.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偏差及其矫正[J].思想教育研究,2005.

[7]沈晓梅.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回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8]张耀灿,曹清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2008.

[9]刘新庚,等.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对象的新认识[J ]. 探索,2002.

[10]褚凤英,张宜美.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出发点(九)----兼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J].探索,2006.

[11]齐敏,许凤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

作者:雷娟

马克思思想整体结构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摘 要: 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为指导,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契合的视野下,厘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基本问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理念,阐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本质和内涵,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实践模式。

文献标志码: A

Inspirations of Marxist Integrity Ideolog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MIN Yongxin(Marxism Research Center,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Key words: Marxist integrity ideology; integrated valid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rationalit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物质世界、人类社会以及客观存在的事物当作整体来研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揭示了新世界观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整体性——强调从革命实践来把握“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5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强调,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完整地描述事物”[1]92,主张把社会看作一个结构性整体:特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在马克思看来,一切现实的事物都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内容的整体,这个整体的每个部分都内在地相互联系,通过相互作用使部分成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在认识过程中,首先要认识这些部分和环节,进而揭示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弄清这些部分和环节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对事物的认识必须经历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一是从表象中的具体深人到内部的联系,二是按照内部的有序联系再逐渐上升到表面的规定,最后达到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对象。[2]马克思社会整体性理论的要义——结构整体性和历史整体性,形成了马克思社会整体性思想的二重维度;马克思整体性方法的实质,就是“总体性的辩证法”[3];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观,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将对象和客体置于多重结构和复杂关系中来把握,避免思维的片面性、孤立性和静止性,反对思维的单一性、琐碎性和凌乱性;要把认识对象当作整体来看待,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属性、要素、关系、运动)及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的整体性思想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视野中观照,才会获得坚实的理论支撑。

1. 把握认识方法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阐述事物的整体性时,一般都会同时谈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在总结人类几千年来思维方式发展的规律时概括说: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之所以“实质上是正确的”,就因为它“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4]359又说:“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4]492从整体上考察事物,在方法上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要把握事物的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交织起来的“总画面”、“总联系”,首先要把握事物的各个细节,弄清各个细节在“总联系中的地位”,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事物“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其二,既要看到“相互联系”的一面,即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其他事物之间的客观关系,把握事物的“整体性知识体系”;又要看到事物“相互作用”的一面,即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其他事物之间的运动关系,把握事物整体性知识体系的“各个细节”。其三,要看到“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事物整体生态的实质内容,而“相互联系”则只是事物整体生态的外在形式,没有“相互作用”,就无所谓“相互联系” ,也就没有事物的不断发展和新事物形态的出现。这就是说,要准确把握一个事物,必须考察事物的整体性,要从事物不同方面相互关联的特性入手,通过分析和把握事物不同方面的相互作用,实现对事物的整体的把握。持这样的方法和态度来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客观存在,就要求我们对一切种类和类型的方法要有整体性视野,形成一种方法论的整体性。

2.把握认识对象的整体性

马克思整体性思想是在反映客观世界整体性的基础上形成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具有整体性的有机存在,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作为两种基本的物质力量,通过人类实践构成了一个大的整体,即“自然-社会”系统。运用整体性方法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把作为认识对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整体来把握。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具有整体性的有机存在。从人的本质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全部社会本质的表现;从人的心理内在结构上看,思想政治素质体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从人的思想政治观念看,思想政治素质又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要素;从人的行为和能力看,思想政治素质包含认知、体验、实践、自我教育等能力要素。这表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所具有的整体性,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应有的整体性。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是具有整体性的有机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但由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具有整体性的有机存在,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社会本质的体现,所以这一目的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某一环节或某些实践活动是无法达成的,应将各种看似不同的教育主体整合为该实践活动的整体主体,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视为整体性对象,并整合各种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径,使这一实践活动具有“培养”大学生素质的整体性功能。第三,按照马克思整体性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性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的整体性,是具体的又是历史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整体与发展变化中的历史整体的有机统一,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全面把握认识。

3.把握整体性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是指客观事物的诸方面(属性、要素、部分、运动等)和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性。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把握中,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的基本特征。第一,整体的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及其各个方面,这一实践活动以其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性而客观存在。思想整体性是对对象整体性的客观反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认识,就在于在如实反映其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的方法把它们综合为一个思维的“统一体”。第二,整体的相对性。整体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中,而且在空间的排列和时间的持续上呈现出层次性;同一层次的各部分通过相互作用而构成高一层次的整体,不同层次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同。第三,整体功能耦合性。整体的功能是由构成整体的局部或要素的功能耦合而成的,整体结构的合理性、相互作用的有序性、局部功能的协同性、发展阶段的可持续性决定着整体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亦即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能的积极发挥,要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要素、局部功能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优化这一整体实践活动的结构,实现其整体功能最大化。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大学生怎样的思想政治素质,怎样培养大学生形成这样的思想政治素质。用理性主义眼光辨析这一命题,其所涉及的内容就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及其统一性的问题。在黑格尔那里,理性指具体的、辩证的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只有认识的理性阶段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来看,近代欧洲资本主义文明的成果都是理性主义的产物,但在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上半期,欧洲传统的理性主义遭遇了前所未遇的深刻危机,究其根源,主要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发生了背离,出现了“工具理性而价值非理性”或“形式理性而实质非理性”的局面。这对我们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提供了借鉴。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的属性

价值理性是人们在现实的价值实践活动之前事先建立起来的,是人们根据主体需要和意志出发进行价值活动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实践规则。价值理性关注的是那些具有实质的、特定的价值理念视角下的行为的合理性。人的这一理性特征使人的活动脱离了生命的自在性和盲目性,使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5],以创造意义世界。

第一,价值理性是主体理性。价值理性以主体人为中心,它不在于追求对客体本质、属性的正确把握,尽管它不能脱离这种把握,它关注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它的旨趣在于为主体而忧虑、运思。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与一般人类实践活动相比较有其特殊性,其双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需要和意志在这一实践中都需要得到表达,因而,其主体理性必然体现为双主体的需要和意志互动,即主体间的交互性,两个主体在这一实践中同时得到发展和完善。进而,“主体—发展性”就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特征。在以前的实践中,作为一定社会组织化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仅以工具理性为前提,只把受教育者看作客体,但同时又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主体性人。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不衔接,应从根本上加以转换。因此,从主体理性角度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精神性的共享共生,要通过精神的互动契合而成,其主体性若要得以存在并发展,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预设目标“合目的性”、“合需要性” 与“合发展性”的有机统一,取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主体间性的“共识与互识”。由此可见,坚持整体性思想,首先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有效性的核心——“主体—发展性”之中。

第二,价值理性是目的理性。价值理性所诉求的合目的性,是指合乎主体的目的。在价值理性视野中,人是终极目的,是各种努力的终极关怀,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合理性需要,都是为了维护、发展、实现人的利益、提升人的价值、凸现人存在的意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全面、有效地实现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预设目标,并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水平,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目的理性角度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符合一定社会组织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预设目标,又要满足一定社会组织成员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终极目的,体现“合目的性”、“合需要性”、“合发展性”的内在统一。由此可见,坚持整体性思想,还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有效性的目的——主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之中。

第三,价值理性是实践理性。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因而,人们总是面临着“现状”与“应当”的矛盾。价值理性不只观念地建构应然的理想世界,而且支撑、鼓舞、引领人通过实践去变革现实世界,致力于使理想世界转变为现实世界。通过价值理性的构建,人类不断实现着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并在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中超越人自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人的存在与发展最终意义在于人对自身的本质力量的占有,这种占有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工具、实践方式和实践内容等有机构成的历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人改造自身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从实践理性角度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必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整体性,进而,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的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机制等相互关联来看,它们也是通过实践而构成了一个整体。由此可见,坚持整体性思想,也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有效性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整体性之中。

总之,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指导我们观察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才能全面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属性。研究这一属性,一要阐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有效性理念,这是理解这一问题的逻辑起点;二要阐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本质与内涵,这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三要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运行模式,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实践要求。这三个方面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提升其有效性问题,即工具理性问题。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对效果的追求。人的这一理性特征使人的活动更加注重有效性,在效用尺度的支配下,人类的实践活动在满足人类的相应需要、实现人类的相应目的方面表现出积极特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的要求实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是坚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看成“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以全面提升这一实践活动的水平。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都是具有整体性的有机存在,在定位观上,科学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摆正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诸育的关系,协调发挥其他诸育的整体性育德功能;在目标指向上,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主体—发展性”德育目标,以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为根本,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性提升;在操作模式上,着力于学校各类德育资源的整体性配置,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及各类专业课程的育德功能有机统一起来;在实施途径上,着眼于大学与中学、小学德育途径的纵向衔接,实现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的辅助作用、社会的影响作用的整体性发挥;在有效性评价上,着重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性、过程有效性和结果有效性的整体性评价,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全面性。

“协调发展”,是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结构的合理性、相互作用的有序性、局部功能的协同性、发展阶段的可持续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是要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结果,在整体上满足主体需求的功能。其内涵是指这一实践活动结果的整体有效性,即是否全面、有效地实现了实践主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整体目标。这种有效性,是其各要素协同作用的整体有效性。

“可持续发展”,是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整体性角度出发,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辩证统一。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时期接受教育和自身实践的结果。与此相适应,真正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是一次性运作而结束的,它处于一个不断反复的持续进程之中,前后紧密衔接,前者构成基础,后者循序递进,构成一个可持续展开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就是要考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过程,在整体上满足主体需求的功能。这种有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全过程的整体有效性。总之,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指导我们观察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才能全面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理性的要求。在工具理性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单个要素的有效性,也不是各个要素有效性的简单相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有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有效性不是静态有效,也不是各个阶段有效性的简单叠加,而是各个要素在各个阶段有效性的有机统一,是整体有效性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提升。

3.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契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有效性的逻辑走向

从有效性的角度来分析,工具理性具有优先地位,价值理性的实现必须以工具理性为前提。但是,工具理性是为价值理性服务的,工具理性的有效运行,以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为基础,价值理性比工具理性更为本质。价值理性是工具理性的精神动力,工具理性是价值理性的现实支撑;一个合目的、合规律的实践活动的成功,取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运作体系的确立,成熟于革命战争年代,它以其突出的有效性成为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党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体系如何根据新的条件、围绕新的任务进行创造性转换,没有及时解决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思想政治教育愈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改革开放以来,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然而,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崭新境遇,尚有诸多的不相适应,存在着“重视不够”、“办法不多”、“与实际结合不紧”、“合力尚未形成”、“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直接的表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弱化,根源就在于还没有很好地在整体性视野中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整合和融合,既有价值理性的越位(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脱节),也有工具理性的缺位(手段与方法滞后)。

实际上,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发生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最终落实在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上,人的价值究竟在于作为目的还是作为工具呢?不论是从人的本质意义上讲,还从人心理的内在结构上看,思想政治素质体现着知、情、意、行的统一,包含着认知、体验、实践、内化等要素,体现着知识与能力、理智与情感、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体现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也要体现教育的工具价值与理性价值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要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效性,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6]恩格斯则提出了历史合力论,他说:“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7]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利益多元化、手段现代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更趋复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决不是单一因素影响与作用的结果。因此,怎样引导、组织和协调“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效性,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野中加以观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孙伯鍨.关于总体性的方法论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1998,(4):75-83.

[3]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册)[M].重庆出版社,1993,76.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责任编辑:陆广品

作者:闵永新

上一篇:创新能力的电子专业论文下一篇:中小房地产企业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