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体异化思想差异论文

2022-04-29

摘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同时也是解决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和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带来了发展机遇。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发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马克思主体异化思想差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主体异化思想差异论文 篇1: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价值旨归

摘 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阐述了异化劳动四个规定及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人的本质异化思想,从而扬弃异化、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复归。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表征集中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异化,基于马克思“异化与扬弃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的观点,应提升人的本质力量,直面异化;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驯服异化;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克服异化。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于微观而言,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复归。于宏观而言,才能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

关键词:异化劳动;价值旨归;扬弃异化;人的本质复归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理解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重要文献。随着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研究逐渐深化,学者们从更多层面来探讨异化问题,比如异化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扬弃异化和人的本质的关系等等。这有利于更好地把握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取向。基于此,笔者尝试以《手稿》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并探究其价值旨归。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一)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

异化,最原始的含义是“疏远、反对”,即主体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对象后,却为其所支配和控制。在马克思之前,也有研究异化的学者,但从哲学范畴来阐释异化的是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精神现象学》中提到:异化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过程中,因为人的本质被物化,所以才创造了与自己相对立的方面,进而对立面又反对主体,迫使主体不能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费尔巴哈进一步发展黑格尔的异化理论。他以宗教为基点阐述异化现象,从而得出宗教的产生过程结论就是:人们把自身本质的丰富性分离出来,映射到一个绝对精神——上帝身上,上帝形成之后,又反过来支配人本身。所以最终结论就是人对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屈膝下跪、顶礼膜拜。

马克思指出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局限所在:首先,费尔巴哈和黑格尔都是以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的人为前提。不管是抽象的自然人还是抽象的精神人都脱离了“实践”这一范畴。其次,他们把对象化和异化相混淆了。黑格尔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异化、对象化;费尔巴哈则把宗教的对象化和人的异化相混淆了,他对异化的扬弃就不再是重新对对象丰富性的完全占有,而是把对象扬弃掉,人便成为了一种非对象性的抽象物。

在《手稿》中,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起点阐述异化劳动思想。现实的人通过意识的参与进行劳动来改造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然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本来作为人的本质活动的劳动,现在却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同他相对立。马克思称其为异化,也即劳动异化。以异化劳动为出发点,马克思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的本质异化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剥削现象,进而阐述他的扬弃异化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复归。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意义十分重大。他把人类社会的历史与人的劳动结合起来。即人类社会通过劳动得以存在和发展,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同时,异化劳动理论还科学界定了人的本质问题。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对人的本质的看法各种各样,如黑格尔就把人的本质归于绝对精神,费尔巴哈则归于“理性、意志和爱”。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而把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公平”假象暴露在世人面前。这对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异化劳动四个规定及其内在联系

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规定,马克思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1.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工人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他本来应该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然而这并不会为他自己所有,反而成了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来统治、压迫着自己。工人仅能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无法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并且这种异己力量会随着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则越大。

2.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异化现象在结果上是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在生产行为中则是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劳动者不能支配自己所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就在于工人并不是为自己自由自觉的发展而劳动,并不是自己劳动的所有者。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归属于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对工人来说,劳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而对资本家来说,为了利润才会去雇佣劳动者进行劳动,看似“平等”的外壳下实则孕育着不平等和阶级差异。工人在这种劳动中只会否定自己,不能感到幸福和满足。并且只要这种强制性劳动一停止,他们就会逃避劳动。

3.从人的类本质来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表示,正因为人能够“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所以人才能与自然界中的动物区分开来。而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们遵循美的规律来改造自身和外在世界,即“人化自然”。然而,本来作为目的的自由自觉活动,异化劳动却把它贬低为手段。目的变为手段,人的类本质也就无法发挥它本来的作用。“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97如此而言,这种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沒有任何差别。

4.从人际方面看:人与人的异化

马克思说:“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说来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1]99所以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是必然结果。人同人的异化就是:工人通过异化了的劳动,生产出一种与劳动者的劳动完全相反、无法调和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如果工人的生产劳动对他个人自身来说是一种痛苦的话,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1]100而这个人就是资本家,资本家就是工人异化劳动的结果。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有哲学根据的,是无法调和的。

5.四个规定之间的关系

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在逻辑上是依次递进、环环相扣的。

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是起决定作用的。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经济现象为出发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形形色色的剥削现象。马克思区分了资本家提供的两种生活资料,即一种是物质生产资料;另一种是生活资料。这种生活资料用于维持工人的生存,因为劳动者进行劳动的前提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然而,由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这种逐利本性导致劳动者失去其创造劳动产品时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即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分离,劳动者便自由得一无所有,从而不得不接受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

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是在第一个规定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掘。异化不仅体现在生产结果中,更体现在生产过程中。从而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揭露更深入到一个层次,符合马克思联系的观点。

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是在前两个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推论。根据马克思从现象到本质的论证方法,马克思揭露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相异化的目的在于深入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即在于人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资本家仅仅满足劳动者的生理需求,提供最基本的工资,并且在其生理和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不断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劳动者不是为了兴趣而是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去劳动,人把自己变为手段,而非目的。

最后一个规定是前三个规定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对立导致工人不断起义和罢工,即使资本家做出一定妥协,比如采取职工持股、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等方式来“安慰”工人,但还是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基本矛盾的局限性。而且即使某些工人因偶然的机会成为了资本家,但这些工人也不会因此改变资本主义的现状,为了生存和就业,工人之间也会存在排斥和敌对的现象。这便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和工人处于紧张的异化状态中。

在上述四个规定中,异化劳动的前三种规定根源于人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从人与物的关系中把握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本质力量,从而为扬弃异化提供指导,并把握到了扬弃异化的价值旨归,即人的本质的复归。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表征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理论主要内容的分析,在现实中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相异化、人与社会相异化以及人与自身相异化。其表现形式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并不断深化和丰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一)人与自然相异化

人类社会产生后,就存在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区别。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理解,经历了从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再到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狩猎文明和农耕文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比较弱小。自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大规模使用机器,使得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达到了空前规模。人们不断扩大的需求与有限的地球资源形成了矛盾,而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这就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发生了诸如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众多环境污染公害事件后,人们痛定思痛,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逐渐成为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异化劳动问题的回应。

(二)人与社会相异化

人与社会的异化,异化现象表现为人逐渐被标签化,丧失个性的发展。在消费时,人们为了避免自己与周围群体的疏远,怕贴上“特立独行”的标签,会不由自主地采取从众的消费方式。在弗洛姆看来,消费并不是一种自由,而是一种新的专制。我们消费品位一致,并不代表我们就是同一个群体。“穿着同样的皮尔·卡丹服装,开着同样的凯迪拉克汽车,光顾同样的购物中心,出入同样的娱乐场所,只能表示我们具有相同的消费水准,这并不是‘知音’的含义”[2]251-252。人们的消费并没有使人们的交往和其他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也没有让自由个性得到一定的展现,所以并不能填补人内心的焦虑和孤独感,而是又进入新的枷锁中。并且人们为此还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人们把自己的个性抹杀了,芸芸众生皆这般,个体从而失去了自我,不过是作为一个抽象的人而存在于世界上。

(三)人与自身相异化

异化现象也表现为人的功利化和工具化,因人无法驾驭这种物的力量,所以只能向它屈服。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提到:我们每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感到自己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独立于自身之外的陌生人,他觉得自己活动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自己,而是把这个活动变成一种手段,一直在控制着他该往哪个方向前进,从而个体沦为物的附庸。人类社会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改造世界的力度空前加大,但同时也面临着精神的空虚与压抑。在网络化时代下,人们接收的信息呈现碎片化单向化的形式,导致缺乏辨别信息的能力,容易受舆论的牵制,人不再是他应当成为的那个样子,而是他可能成为的那个样子。有人甚至以成长的代价为由来遮掩异化的自己,这里或多或少包含着些许无奈。

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价值旨归

(一)“异化与扬弃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马克思研究异化劳动理论的终极意义并不在于异化劳动本身,而在于找到一种方法论,即如何扬弃异化,如何实现人类的解放。异化与扬弃异化遵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道路。在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能通过劳动改造世界。但是由于一些外在因素限制了人的劳动,劳动者反而被自身所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所支配,这就是劳动的异化。最后是否定之否定环节,即通过扬弃异化,使劳动者成为自由自觉活动的主体。这就是所谓的“异化与扬弃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这体现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扬弃异化具体表现为无产阶级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对异化现象的分析与批判立足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逻辑上,从而使异化劳动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而是一个能克服的历史环节,最终实现人的本质丰富性的复归和重新占有。

(二)扬弃异化的价值旨归:人的本质力量的复归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人的本质力量的复归是扬弃异化的终极目的。

1.提升人的本质力量直面异化现象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进行批判,目的在于重塑人们的主体自我意识。“现实的人”通过实践活动与世界联系,在变革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但人的本质由于受到资本的统治,不再具有丰富性,而是单一的对象物。扬弃异化,就是使人作为一个总体的人来重新占有其本质的丰富性。这种对人的本质丰富性的重新占有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人在主体上的解放。人能够充分展示内在的本质力量。二是人在客体上的解放。人作为对象不再只有纯粹的有用性,而是能实现、确证人的生命和内在本质力量,在人的解放过程中,人们丰富了自己而且感受到了整个世界的意义。正像人的本質规定的丰富性一样,人的现实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早上砍柴,中午写作,下午钓鱼”,人类社会遵循着从“人的依赖关系”到“以物的依赖性”,进而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规律。相应人的本质就实现从“丰富”到“片面”再到“自由个性”的发展。所以只有使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得到体现,超越物的束缚,实现自由个性的发展才能直面异化现象。

2.构建“自由人联合体”驯服异化力量

马克思提出“自由人联合体”,它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光明前景。既然异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结果,那么,由果溯因,扬弃异化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同时重新构建一种社会力量,实现人的本质和个性,“自由人联合体”就能实现这一点。每个人的利益都得到保护是构建自由人联合体的前提。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也会劳动,但这是一种幸福。正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5]

3.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克服异化现象

信仰是人们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身处现实的我们要坚定捍卫的信仰,按照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分析立场来看,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事物总是在运动、变化、发展,矛盾无时无刻不存在,所以共产主义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不是一个静止的抽象物,它意味着人类历史开始进入自由自觉。基于此,我们不必离开现实生活去过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这也是不现实的,应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以一种“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只有这样,于微观而言,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复归,人才能认识自己、成为自己。于宏观而言,才能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

总而言之,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复归、虚幻共同体向真实共同体的复归,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实践中使现实的人走向真实的共同体,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以扬弃异化,实现“否定之否定”环节,从而实现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王大庆,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41.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06.

作者:蔡丽娟

马克思主体异化思想差异论文 篇2:

新媒体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二重力”及其路径选择

摘 要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同时也是解决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和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带来了发展机遇。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发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研究法,分析了新媒体的“新”特点,论述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新媒体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二重力”,并对其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更高阶段。

关键词 新媒体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The "Two Gravity" of New Media on Inter Subjectiv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ts Path Selection

XU Mingxia

(School of Marxism,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主體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间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适应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缺失、实效性差等问题,也是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教育模式。新媒体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变革了教育载体、教育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研究法,分析了新媒体的“新”特点,论述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新媒体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二重力”,并对其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更高阶段。

1新媒体的“新”特点

(1)即时交互性。新媒体的即时交互性,主要表现为新媒体的“高”时效性和“快”便捷性。传统媒体的信息从传播到接收,从接收再到信息反馈,都需要较长时间,时效性差,且交流沟通不方便,新媒体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克服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滞后性、流动性差的缺点,真正实现了“任何时候(时间不限)、任何地点(空间不限)、对任何人(对象不限)”进行互动传播。[2]由此,人们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自由的空间。

(2)开放共享性。新媒体的开放共享性,主要表现在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它不区分使用者在现实世界中的种族、身份、地位、职业等,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收音机”和“扩音器”,克服了传统媒体方式的信息的不对称、限制性强、时效性差等缺陷,突破了信息在时空范围和内容上的限制,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全面开放与共享。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发展,使信息发布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发布信息,发布的信息向任何人都是开放的;信息接收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找所需要的信息,实现了信息真正的共享。[1]可见,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既是大众参与的,也是面向大众的。

(3)信息多元化。信息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复杂化和传播形式的多元化。移动互联网的大面积覆盖和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使人们随时浏览各种网站、论坛,并通过微信、微博、B站、抖音等各种自媒体平台自主的发布、传播信息,同时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信息传播的途径呈现多样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使人人都可以是“主持人”“聚光灯”,使网络空间中充满来自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习惯、不同地域风情的人所传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内容呈现复杂化、多元化,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价值观念、政治观点、理想信念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思想,如“普世价值”的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给我国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威胁。

(4)对象虚拟化。新媒体以网络为根基,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就不会有新媒体。网络世界的虛拟性决定新媒体对象的虚拟化。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以现实的、具体的、进行实践活动的人为主体,他们或者是作为信息的发布者而行动,或者是以信息接收者的身份而存在。而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体交流平台中,如微信、QQ、论坛、贴吧等平台,交流对象双方都是数字技术处理过的符号化、数字化的人,人们利用虚拟的网络身份进行沟通、交流与对话,网络中虚拟的身份并不一定与现实的身份、职业、性别、地位相一致,这使人脱离现实中道德规范的束缚,交流对象双方更加的自由、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及价值观念,获得身心的解放,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创造力的发挥。这也是人们喜欢选择网络沟通交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特性

2.1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界定

认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最早是由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的,它又被称主体际性或交互主体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关系,包括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3]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交往实践基础上的,它强调了主体之间通过平等对话,最终达成一致、共同的认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整体性观念。基于主体间性这一理论基础,张耀灿教授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两种关系的统一,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构成“主体——主体”的关系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复数主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4]确立了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平等的主体地位,并以双主体的身份将教育资料作为共同的客体,重新定义了三者的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打开了新的思路。

2.2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与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1)内含“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单向灌输”为主的教育方式,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表现为“主体——客体”的对象化活动,重知识、内容的传授而忽略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和需求,是一种忽略“人”的教育。与此不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主体”关系,重视沟通与对话,表现为“主体——主体”的交往活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重视知识内容的讲解,更关注受教育者的需要、情绪、情感等,是一种更关注人的教育模式,突出了人文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以“适当”个人主体性为前提。由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可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作为“双主体”而存在的,因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但这种“主体性”不同于传统的“占有性”的个人主体性,它摒弃了占有性个人主体性中的“为我性”“主观性”,保留了其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是一种“适当”的个人主体性。[5]可见,这种“适当”个人主体性是“占有性”个人主体性的扬弃,是非排他性的,它既突出人的个性发展,又强调人类整体性统一,是一种“类”主体性的体现。表现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教育者深入考虑受教育者的需求、情感和感受,充分发挥教育者的组织、实施、引导和促进的主导作用,而受教育者则充分发挥其民主性,自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积极表达诉求和观点,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双方在平等、自由的对话交流过程中,达成某种共识、共同提升思想政治道德水平。

(3)以“交往”为教育方式。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由人与客体的对象化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的统一,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强调对象化活动,忽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一种不完全的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突出了“交往实践”在教育过程的基础性地位,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作为主体,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共同作用于作为客体的教育资料,实现教育目的。冯建军教授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沟通、协调的功能;二是整合的功能。”[6]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对“交往”实践的这一功能的运用。教育者在交往中“无形中”用正确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引导、促进受教者思想品德的提升,同时教育者自身道德素质也进一步得以升华。

(4)以“共识”为直接目的。“共识”即共同的认识,是经过多次讨论,双方在消除分歧的基础上而达成的共同的认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以“单向灌输”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同,是通过平等对话、自由交流,消除分歧,最终达成的共识,真正使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入脑入心”,进而促进内化和外化的统一,形成一种整体的、全局的一致性。这种“共识”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某些价值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教育内容上所达成的统一性和一致性思想,它不是外在强加给受教育者的,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在充分交流、沟通、对话基础上,自主的、能动的认同的基础上而达成的一致观点、观念,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之一。

3 新媒体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二重力”

3.1新媒体“新”特点“助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1)新媒体的“即时交互性”助力“交流对话”平台的构建。这里所指的“交流对话”,是交往活动的一种表现。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交往”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具有交互性,“主体之间只有以共同的利益而发生交互作用,才能构成交往”,[7]这种“交互作用”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沟通与对话。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建立在这种交往基础上的实践活动,它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新媒体的即时互动性的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架起平等对话、自由交流的桥梁,克服了主体性教育模式下的“你说我听”、“一言堂”的缺点,同时利用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学生可以即时的、自由的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發表见解,表达不同的观点,教育者可以据此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受教者的思想道德水平。

(2)新媒体的“开放共享性”助力主体性前提的创造。受传统的社会本位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民众的主体性发展并不充分,人们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是对主体间性的规定,它形成于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或群体之间,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前提。新媒体的“开放共享性”使人人都可以是“聚光灯”下的“主角”,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自由的、自主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不同的想法,信息的传播没有地域、空间、民族、身份地位的限制,给人们提供了自由、平等的交流的平台,也潜移默化的提高了人们的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主体性前提。然而,这种主体性多是一种追求“个性”的以个人为中心的主体性,需要加以引导、教育,用“整体性”、“全球性”思维去克服“个人主义”的思想,形成主体间性的“适当”的主体性。

(3)新媒体的“信息多元化”助力交往“介体”的创建。交往实践具有中介性,“交往的中介性是交往的根本要求...凡是交往,交往的双方主体都有共同的客体”。[8]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介体”就是教育资料,教育资料越丰富,教育者与受教者之前的交流、对话的机会才会越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会越高。新媒体作为信息空间,“信息的多元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交往“介质”,教育者可以有效的组织、利用各种实时的、复杂多变的互联网信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提高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4)新媒体的“对象虚拟化”助力平等对话条件的创造。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不仅要求具有平等主体地位,还要具备对话与交流的条件。以“老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传统课堂模式不具备对话与交流的条件,即使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也会受到课堂氛围等现实情况的影响并不能真实的、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新媒体不仅提供了自由表达的平台,它的“对象虚拟化”的特点,使网络中的人数字化、符号化,摆脱了现实中的顾虑,可以毫无顾忌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念,为平等、自由的对话创造了条件,有助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3.2 新媒体时代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阻力”

(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向性,弱化了教育者主体性地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受“个人中心”论的影响,教育者作为受教育者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信息的唯一途径和信息来源,享有绝对的权威地位,具有充分的主体性。新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性、有限性的特点,它的开放性、“草根性”等特点使信息的来源呈现多向性,受教育者的信息来源不再仅限于教育者,任何种族、身份、地域的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发布或传播信息,弱化了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地位。加之受教育者自身知识局限性或专业性质的影响,教育工作者的网络信息素养不高,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应用Internet技术的能力和使用新媒体资源的能力相对较低,降低了教育者的影响力和教育作用。

(2)新媒体增大舆论导向难度,降低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效应。不论是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阶级属性和实质不会随教育模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新媒体使信息的传播实现了“时间无障碍”“空间无障碍”“资讯无障碍”,网络世界的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使传播的信息复杂化,良莠不齐,增大舆论导向难度。另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涌入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此起彼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政治立场,降低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效应,中和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教育实效性,不利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新媒体的工具理性的异化效应,不利于主体间性的发展。所谓工具理性是指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或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9]新媒体背景下的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事物更新速度加速,使人更加追求高效率、高产出,价值取向出现偏差。统一化、程序化的科学技术标准压抑了人们多种多样的生产主动性和生产才能,导致人的行为观念模式化、机械化,不利于人的个性化、创造性的发展。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等理性因素的过度关注导致对于情感、意志、信念等非理性因素的忽略,使得价值理性人文精神的逐渐边缘化。[10]同时,信息的失控、泛滥、萎缩化和泡沫化使世界难以把握,人可能沦为信息的奴隶,弱化人的主体性,影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偏离了人的“类”主体的发展方向,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11]

(4)新媒体的多元性和交互性,催生自我中心主义思想。新媒体的发展使人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觉醒,有利于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同时信息的开放性、多元化、共享性,催生了个人主义思想。特别是以美、英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其发达的科学技术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源源不断的各种西方的文化元素、思想观念、价值观、社会思潮等涌入中国,带来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威胁。

4 利用新媒体发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4.1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构建交往平台

教育中的交往,既包括学生之间的交往、教师之间的交往,还包括师生之间的交往,其核心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所以,利用新媒体优势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平台”,就要构建好这三种交往关系。

(1)构建师生交往平台。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效果的直接因素,它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有关系的核心。利用新媒体形式的多样性,选择合适的新媒体形式作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平台,如主题论坛、直播课堂以及各种自媒体平台等,采用更易被受教育者欢迎的生动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等立体化的教育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使教育内容更贴近生活和现实,使学生更愿意沟通与交流,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构建学生之间的交往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如QQ群、微信群等,教育者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观念动态,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有错误的思想观念给予及时的教育和引导,对于正确的价值观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形成榜样的力量。

(3)构建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平台。传统的教育者的沟通、对话受地域、空间的限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其教育觀念、教育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一方面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源少,另一方面则是信息流动不充分,教育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对话不充分。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这一限制,为教育者之间的自由对话提供了条件。

除了线上交往平台的构建,也要注重线下的交往实践活动,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下可以通过积极举办主题活动、演讲比赛、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融入到教育活动中,在交往的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4.2提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网络信息素养,确保“双”主体性

网络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选择、应用和评价等。提高教育者网络信息素养,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及时、准确、快速掌握网络舆论信息,了解学生价值取向、情感变化,充分利用受教育者感兴趣的网络平台、app应用等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及时引导舆论向正方向发展,并运用新媒体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话、交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理性的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12] 提高受教育者的网络信息素养,提升其信息辨别能力、选择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克服信息异化效应,提升自身获取信息的自主性、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并自觉地传播正确的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主体”共同努力下,有效克服信息带来的教育资料的负面效应,促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开展。

4.3 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为主体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利用新媒体发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保证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环境中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表达,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努力方向,利用新媒体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应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舆论导向。一方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新媒体在大学生中间的巨大影响力和大学生对新媒体极度依赖的特点,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比如微信、手机报、论坛等,以大学生最喜爱的方式传播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引导舆论方向,让大学生在平日里自觉主动地去遵循、践行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批判错误的社会思潮、价值观念。新媒体信息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多变性等特点,而青少年作为不成熟的群体,其价值观等还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要正确的分析错误思想观念,揭示其错误本质,从而达到宣传和引导正确思想政治观点的作用。同时,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及时关注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制定有效策略应对新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弱化或消除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巩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从而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2] 肖国香.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8:92,5.

[3] 居峰.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7.

[4]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9.

[5][6][7][8] 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58,256,251,251.

[9][10] 肖国香.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论[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8:61,60.

[11][12] 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52,257.

[13] 安小军,黄洪海.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变: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1-15.

作者:徐明霞

马克思主体异化思想差异论文 篇3:

辨析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

摘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从异化现象或物化现象的批判入手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且这一批判都与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现象联系在一起。但是他们的异化或物化理论上在概念、根源、扬弃途径、产生背景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

关键字:马克思;卢卡奇;异化理论;物化理论;辨析

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和赫斯异化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勇于创新,赋予了异化完全崭新的内容,将异化的理论与当时的经济状况联系起来。第一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唯物的异化理论,主要是异化劳动理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根据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试图恢复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本文将就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马克思主要是从异化劳动的角度来论述异化理论的。异化劳动是特殊形式的劳动,是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主要存在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P.41)其二,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的异化是生产行为本身、生产活动本身异化的结果。即工人被迫把自己的勞动产品异化出去,只是因为他在劳动本身中把自己异化出去了。“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遭摧残。因为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1] (P.43)其三,从人的类本质上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在异化劳动中,人对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完全发生了变化,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人的自己的活动机能、人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使类同人相异化。“这样一来,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化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1](P.47)其四,从人与人的关系看,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1](P.47)

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卢卡奇在他的代表作《历史和阶级意识》(以下简称《意识》)中把“物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来考察,成为自己哲学思想的独特内容。但是他是在没有看到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情况下对异化问题所作出的系统表述。马克思的《手稿》是马克思早期谈到异化问题的重要著作,在1932 年才发表。而卢卡奇的《意识》一书发表于1923 年,卢卡奇是从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中分析的商品及商品拜物教出发,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问题。

卢卡奇是从批判商品拜物教这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视角开始对“物化”现象的分析的。“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必然的、直接的现实性”。[3](P.224)他的物化理论具体表现在:其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上就蒙上了一层物的纱帘。人们对商品的崇尚和追求,使人们的目光愈来愈短浅,人们只注重眼前的物和物的关系,而忽视对未来前途的思考;其二,资本主义社会失去其整体性,社会生活分解为一块块碎片,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作用,人们的职业愈益专门化,其生活局限在狭小范围内,人们丧失了对整体景象把握的能力,更无法把握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其三,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意识的物化,物化意识侵入人的内心世界。在资本主义整个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本身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意识,一切劳动都以一种机械化、标准化的方式来处理,劳动者的精神意识受到机械化的压抑,从整个人格中分离出去,变成一种物品。卢卡奇没有明确地把消除物化和消灭私有制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重大的缺陷。

三、辨析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相同点物化或异化,分别构成了卢卡奇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维度,即二人都从物化现象或者异化现象的批判入手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而且这一批判都与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现象联系在一起,这也使得二者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都具有了鲜明的历史感和社会实践性特色。对于相同点,这里不多做论述,本文重点讨论他们之间的不同点。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不同点不同点主要集中在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不仅包括对象化,也包括异化;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异化和对象化却有明确的区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异化、物化概念的差异

马克思认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2] (P.91)劳动产品作为客体。只有与主体相分离、相对立,才有客体的客观存在,这本身并不是异化。只有“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2](P.91)此时的对象化表现为异化。因此,对象化是异化的前提,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条件下,对象化才表现为异化,异化只是对象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卢卡奇没有把对象化和异化相区分,而是把它们混同。他认为:“由于这种情况,人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成为客观的、独立于它的某种东西,成为借助于一种与人相对应的自发运动而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从客观的方面看,一个充满客体和事物之间关系的世界拔地而起。”[3](P.96)显然,卢卡奇把对象化与异化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了。

2.异化、物化现象产生根源的差异

卢卡奇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普遍的、必然的现象,是因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必然表现为商品的巨大堆积,商品生产的奥秘在于它把人们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劳动产品这种物的形式,因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虚幻形式所掩饰。卢卡奇在《意识》中认为,劳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不断地向着高度理性发展,逐步地清除工人在特性、人性和个

人性格上的倾向。这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和分工相互作用的体现。

而马克思则是从更广阔的视野,从人类发展史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异化产生的根源问题,并着重论述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劳动的异化。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事实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来考察异化劳动的根源,揭示出异化现象是人类的本质力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根源于社会生产方式,并和私有制相互作用。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必然后果,随后二者就变成了相互作用的关系了。由此可知,马克思认为一方面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私有财产却加深了劳动的异化,改变了劳动的性质。

3.扬弃异化、物化途径的差异

马克思认为,要真正地消滅异化,首先,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劳动者直接占有生产资料,支配自己的产品。因为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和自身内在的需要直接分离,即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和劳动者分离,从而使人的劳动成为异化劳动,因此,马克思把私有制的消灭于异化劳动的消灭看作同一过程;其次,异化的消灭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来实现。马克思指出,工人生产的产品是通过资本家的私人占有实现敌对于工人的。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同资产阶级斗争到底,消灭私有制关系;最后,异化的彻底消灭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在马克思看来,克服和消除异化的根本途经是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与马克思不同,卢卡奇认为扬弃物化,关键在于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成熟,企图在改良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使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一旦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时,理解了历史发展的“内在意义”,无产阶级就获得了自我意识,这时,通过无产阶级实践从总体上彻底改造社会和自身,因此,自我意识就是“革命过程本身”,主体和客体、理论和实践在其中融合为一体。卢卡奇把对物化的扬弃归结为无产阶级的认识问题,并且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等同于革命的实践,显然是不科学的,具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

4.异化、物化理论产生背景的差异

马克思写作《手稿》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虽然十分迅速,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统治地位还未形成。阶级矛盾的对立是尖锐的,无产阶级丧失阶级意识的问题,在革命中还没有突显出来。因此马克思的异化学说,从《手稿》到《资本论》,是从劳动异化的概念,深入到分析商品拜物教,并从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入手,逐步深入地揭示剩余价值的秘密。马克思把异化劳动的扬弃与根本变革私有制联系了起来,为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开辟了道路。

卢卡奇写作《意识》的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时期,科学技术不但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使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发展极不平衡,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分化。所以,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没有简单重复马克思的思路,而是建立在马克思《资本论》基础之上,从对当时科学理性支配下的商品经济的解剖出发,阐述物化概念,并追溯到劳动的异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80.

[4]孙伯鍨.卢卡奇与马克思[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秦慧杰]

作者:张文雅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危机现象分析论文下一篇:市场经济与企业文化塑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