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教育思想发展论文

2022-04-15

[摘要]马克思教育思想产生于近代工业社会,但思想的实质已超越了近代,对当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以现实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来揭示教育的实质,指出教育应在指导人构建、协调与世界的关系中获得超越和创新。时下正处在更新教育理念与变革教育实践时期,本文试在当代语境下解读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对照近代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寻求其对现代教育的借鉴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教育思想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马克思教育思想发展论文 篇1:

马克思教育思想及其重要启示

〔摘要〕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通过对传统抽象人学的批判,与“抽象的人”的教育理念划清了界限。马克思教育思想立足“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旨在通过无产阶级教育活动将“人”从资产阶级统治的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真正的人。马克思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新时代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价值取向,坚持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现实的人”;马克思;教育思想;启示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毕生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将“人的解放”与教育相结合,是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核心议题。马克思教育思想以“现实的人”为基点,一方面与以往哲学家“抽象的人”的教育理念划清了界限,彻底改造了知识本体论、教育本体论等传统教育观。另一方面以无产阶级的解放为立场,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教育的虚假性,论证了“教育是人的教育”命题的合理性,对无产阶级教育的使命作出了深刻回答,同时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一、“现实的人”视域下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出场逻辑

对“人”的问题的探讨是哲学研究中的基本论题。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人要到哪里去”等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但在从传统本体论到近代认识论的变迁中,对“人”的认识始终限定在抽象的形而上学范畴内。马克思首次实现了对“人”的问题认识的“哥白尼革命”,构建了其教育思想的出场逻辑。

本质主义抽象人学对“人”的认识聚焦于纯粹思辨视域,从理智主义的发展变迁可判定其基本立场,如:赫拉克利特将“思想和智慧”归结为人的本质,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质是“灵魂”,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康德提出“人的知性为自然立法”,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绝对理性或绝对精神”。在本质主义抽象人学支配下,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善人的心智、完善人的德性、塑造人的灵魂,其合理之处在于肯定了教育在改造人性、提升人的理性、开发人的精神动力等方面的潜在本质,但造成了教育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割裂,最终导致具有实践属性的教育活动走向思辨困境。

原子式抽象人学对“人”的认识立足于“个体的独立性”。克尔凯郭尔“单独的个体”观点强调人作为存在的独特性、自主性。正如卡尔·洛维特所言:“相对于时代旨在于无区别的平均化的运动来说,如今需要的是从现存的、社会的和基督教的普遍性中抽出个别的人、突出个别性。” 〔1 〕在原子式抽象人学支配下,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特的个体,促进个体能力的提升,而非“类”能力的提升。其合理之处在于肯定了个体的自主选择性,但没有认识到个体从属于“类共同体”的客观必然性,最终导致教育活动走向抽象困境。

简言之,抽象人学使得教育本体论、知识本体论仅发挥解释世界的功能,其思辨困境推动马克思重新审视“何为人、何为教育”问题,进而在“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中推动了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出场。

二、“现实的人”视域下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立足“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确立了无产阶级教育活动的理论与实践主题,旨在通过教育活动将“人”从资产阶级统治的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一)教育的本质是使“人”成为人

教育的本质旨在回答教育如何使“人”成为人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要成为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人必须是“现实的人”,二是人的本质力量必须得到确证。而教育作为实践活动,为“现实的人”本质力量的确证提供了可能性。

对于“何为人”的问题,马克思认为,现实中的个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2 〕151。这既指明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又划分了“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之间的边界。对于“何为人的本质”的问题,马克思对其认识经历了从“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到“人的本质是理性”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再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 〕139的转变,体现了其思想从激进民主主义到哲学共产主义再到科学共产主义的革命性变迁。

在马克思看来,教育之所以能促进人的本质的实现,在于人是“现实的人”,他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2 〕134这就诠释了“现实的人”、教育、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现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教育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切历史的、自然的、社会的关系。可以说,“现实的人”为认识教育的本质提供了可能性,而教育为人的本质的实现提供了有效路径。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中,无产阶级要确证其本质力量的实现,必须颠覆资产阶级异化统治,而无产阶级教育活动可以将无产阶级的思想战线与斗争武器结合起来,为无产阶级解放开辟道路。

(二)教育的作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对于全面发展的人中的“人”指什么,目前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其中的“人”指“类”,即“一般的人”;另一种认为,其中的“人”指“个人”。这两种观点意味着马克思对“人”的认识实现了从“一般人的本质的实现”到“个体全面发展”的转变。在马克思的历史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指无产阶级本质力量的确证。

首先,马克思强调了无产阶级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背景下,工人家庭的儿童存在被遗弃、高死亡率、被迫接受宗教毒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无产阶级年轻一代的发展。为此,马克思认为,要想让儿童接受无产阶级教育,必须先保证其健康成长;另外,要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他指出:“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即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教授的那种东西。第三:技术教育,这种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產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 〔3 〕马克思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论证了无产阶级教育对儿童发展、对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的重要性。

其次,马克思强调了无产阶级教育对壮大无产阶级力量的重要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和资产阶级教育条件是限制工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他指出,“由于推广机器和分工……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 〔2 〕407。也就是说,机器和分工使人成为工具,强制性劳动使人的身体和精神处于萎靡状态。针对工人发展的现实困境,马克思认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废除私有制,消灭分工,创造物质条件,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后……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4 〕二是使无产阶级尤其是青年接受教育,担负起实现共产主义的任务。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运动是一个长期过程,因而需要把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群体培育为最先进的阶级。

(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能动性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5 〕520可以说,马克思对人的能动性的认识与教育活动的本质具有内在一致性。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人的能动性体现为人不但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还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正如他所强调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5 〕502对于人的能动性的认识,目前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哲学层面来认识人的能动性;一种是从物质生产活动层面来理解人的能动性。就哲学层面而言,“也即从本体论或认识论的角度来论证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这从哲学基础上肯定了马克思的革命性” 〔6 〕。就物质生产活动层面而言,人的能动性主要体现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改变世界的革命实践。由于马克思不仅是一个理论家,更是一个革命家,因而仅从哲学层面来论证人的能动性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中来理解人的能動性。

根据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现实的人”能够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提升主观能动性,具体而言:一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在马克思看来,随着人的手的发展,智力也会发展起来,因而无数人劳动的合力必定会影响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过程能够提升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萌芽……它不仅是提高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7 〕。这说明,教育的目的与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能动性认识是一致的。因而,马克思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无产阶级的斗争意识,提升无产阶级的主观能动性。

(四)教育的价值在于使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

马克思对“人的解放”问题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消灭异化的人——消灭分工——消灭私有制,这同马克思对“人的异化何以发生”的认识是一致的,标志着马克思真正找到了造成“人的异化”问题的根源。

马克思认为,教育活动本身并不能直接推动“现实的人”的解放,接受无产阶级教育的“现实的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革命的手段”,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解放。他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2 〕9而理论能否掌握群众,说到底在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家能否抓住无产阶级思想领域这个重要战线。由于工农群众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其革命意识并不能自发形成,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对工农群众进行灌输教育,唤醒其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只要资产阶级还没有被完全推翻,灌输教育就将继续发挥启蒙无产阶级的功能。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 〔2 〕434可以说,工人对无产阶级理论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成败。

但需要明确的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最终目标并非是一个国家或少数国家的解放,而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马克思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 〕422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体现了马克思教育思想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根本价值取向。

三、“现实的人”视域下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重要启示

在马克思教育思想里,“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价值目的。虽然马克思教育思想旨在解决的历史问题与我们当前所处的环境已有很大不同,但其理论前提与思想方法却是超越时空的,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一)新时代教育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我们党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并将其作为教育的立足点,是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的生动体现。以人为本教育原则旨在回答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首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本”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对教育活动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以人为本要求凸显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旨在突破灌输式教育传统,打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模式,引导学生形成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相统一的主体意识。二是以人为本要求使人成为人。当前教育存在将“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才”的错误价值取向,此观点不仅打断了“成人”与“成才”之间的连续性,而且在“少数人”与“大多数人”之间形成了一条无形的鸿沟,不利于确证人的本质规定性。三是以人为本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要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旨在实现对“单向度的人”“片面的人”的超越,使人体会到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

(二)新时代教育要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价值取向

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无产阶级教育思想与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根本对立,在于二者“人本逻辑至上”与“资本逻辑至上”的本质性差异。因而,新时代教育一定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这个基本问题。

教育“为谁培养人”,取决于教育是“谁”的教育。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教育问题,始终将“为党和人民服务”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作出了明确指示,即新时代要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就需要教育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供給人才资源、意识形态资源、物质力量资源等。可以说,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及人的质量,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三)新时代教育要坚持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

在马克思教育思想里,教育的对象是无产阶级,马克思主要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扎根工人阶级等方式来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目的是激发工人阶级的革命意识。我们的新时代教育则要立足历史新阶段回答“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明确指示:新时代教育要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新时代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为“如何培养人”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要依靠高素质教育工作者来培育人。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德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水平、德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三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新时代教育要培养有真才实学、能引领社会前进的人。

马克思教育思想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建构了“教育是人的教育”的唯物史观教育理念,实现了人的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揭示了教育推动人类解放事业的内在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在新时代,要深刻领会马克思教育思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提供重要支持。

〔参 考 文 献〕

〔1〕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M〕.李秋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42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王让新,李 弦.“现实的人”的理论跃迁: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度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92.

〔7〕肖殿荒.《资本论》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5.

责任编辑 梁华林

作者:王夏杰 邓淑华

马克思教育思想发展论文 篇2:

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本理念及其启示

[摘要]马克思教育思想产生于近代工业社会,但思想的实质已超越了近代,对当代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以现实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来揭示教育的实质,指出教育应在指导人构建、协调与世界的关系中获得超越和创新。时下正处在更新教育理念与变革教育实践时期,本文试在当代语境下解读马克思的教育思想,对照近代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寻求其对现代教育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 教育思想 现代教育

一、各个时期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

古希腊思想家的教育思想是研究教育思想历史的起点。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教育要培养人成为自由公民,使人成为智能的人、哲人,以人性教化完成对人的改造。此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古代西方社会大多实行直接民主制密切相关。由于公民以参加国民大会的形式讨论决定城邦大事,当时教育的目的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的能力。

中世纪的教育思想染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罗马基督教会的各类学校成为教育的主要载体,基督教在教育中引入信仰的概念,信仰把与上帝联系起来,教育的目的变成一种帮助人类完成上帝救赎计划的实践,教育是为了训练人们养成对上帝忠诚的情感。

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崇尚把人从宗教与家庭中解脱出来,教育则被认为是把人从自然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发现自己人性的过程,教育活动是为了使人们掌握通向德性与良好风尚之路的学科,从而把人引入快乐与幸福,这一时期的教育虽然重视了人,但主要基点是自然的人和人的自然需求。

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关注世俗生活的实科分科教育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教育虽已明确人为教育的出发点,但人成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类似机器一样的由各种机能组成的整体,教育的价值就是依赖于简单、重复的练习训练这些机能。这种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在于把人当成了没有思想、价值观念及情感需求的机器,忽视了人的思想、情感、审美需求。

二、马克思以现实人的生命活动为前提的教育思想

马克思以现实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来揭示教育的实质。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物质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法律等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不能把人看作是某种精神观念的产物。

首先,人的现实生命活动是教育的前提,教育要植根于人的生活世界

近代教育的局限是没有把人看作是现实活动的人,而把人的活动仅限于感官的活动或是感官的经验活动。马克思在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中说明了这一点。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是“感性的对象”,他只是抽象地谈论人,而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因为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而实际上“感性的活动”的人是人存在于世的基本形态,人在“感性的活动”中与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实现世界的发展,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马克思语境中的教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以人的现实条件为基点,坚持人与教育的互动发展。

其次,建構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教育的最基本任务,教育是现实的社会实践

近代教育把外部感觉对象看作是心灵、大脑、或肉体组织思维认识器官加工器官的原因与源泉。马克思则认为人的感官等是自然的,但又在社会生活中被社会化。“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就是说人的思维与思维的对象的存在是统一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就明确了教育的任务是回答为何与如何与世界建立联系并协调这些关系。因此,教育应关注怎样培养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意识与能力。

再次,人既是社会的人,又是历史的人,要确立教育发展的历史性维度,正确处理人的发展需要与社会的教育需要之间的关系

人的创造活动造就了历史,教育活动也不能在超越历史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也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人创造历史发展历史的意识与能力,而人在创造历史发展历史的过程中,实现人的主体能力。中国的教育史上曾有一个时期,教育的社会需要压制了个人发展需要,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主体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学术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表面上是突出个性教育,实际上个性教育与社会教育并不矛盾。受教育者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社会要维护个人自由的权利以及个人的尊严等基本权利,但个人的权利必须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个人也只有融入到社会当中,才能维护自己的权利。

三、当代教育应真正以人为出发点超越与创新

(一)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要把“学会做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

这里不是单单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而是说教育要教会学生怎样以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以及反思自己。这里的反思即人在与世界的交往中不断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在省思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与世界的交往中,省思人与世界的关系时确立人的主体性,因此,教育的功能定位在培养人的主体性上,即教育要使人主动地把握和改造世界以及自身。

(二)教育不应单限于学校教育,应该渗透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这是马克思在当时社会大生产的条件下提出的,现实社会大环境下,这一思想的表现应该是教育融入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单是为了劳动成果而劳动,而是为了劳动而劳动,劳动成为人的基本需要,这些成为受教育者者的自觉意识和实践。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学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在更高层面上体现教育的终极关怀。

(三)教育要协调好个性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不能偏颇于任何一个方面

马克思既强调人的主动性,又强调主动性发挥的正确方向。教育活动要把主体性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要求统一起来,既要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在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外,收获到与同学、老师构筑和谐的关系的能力与乐趣。又应积极引导学生朝着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方向自觉发展。当代人面临各种不同的危机与困惑,教育的内容与体制应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而教育的职责与目标是不变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作者:韩亚丹 罗 蕾

马克思教育思想发展论文 篇3:

马克思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 马克思的道德教育思想是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道德教育基本问题的科学解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研究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获取道德建设的力量,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为基础,对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基本内容和特征进行了梳理,探讨了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 理论渊源 内容 特征 当代价值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体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明确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马克思的道德教育思想能够使我国道德教育在全球多元文化交流与冲突中坚守正确的方向,以更加主动、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推进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中国化研究。

一、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条件

任何理论成果的出现,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造就了不同时代的英雄。因此,要探究某一人物的思想,就要寻其根源,回到其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和理论背景中。

(一)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

产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和变革,人类历史由落后的封建时代进入了一个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全新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资本家剥削压榨工人,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致使工人生活捉襟见肘,举步维艰。正是基于资本主义的这一基本矛盾,马克思开始深入思考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各个方面,包括道德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化,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无产阶级运动由自发的行为转向自觉的行动。“无产阶级在争取自身解放的过程中得到鍛炼并不断走向成熟,这也为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1]。西方启蒙运动高扬个性解放和崇尚自由的旗帜,表面上是反对封建制度对人的束缚,实际上却是宣扬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精神及金钱至上的观念,因此这一道德教育悖论引发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及对相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二)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产生于十六世纪,盛行于十九世纪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先辈的理论源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弊端、社会平等的完美社会,他们揭露资本主义的罪行,主张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但这些美好的设想由于他们未能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未能真正了解阶级斗争的实质,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但他们提出的美好设想为现代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珍贵的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启蒙思想做基础,批判资产阶级道德教育的不足,他们主张在新社会实行平等、广泛和公开的道德教育。这些思想成为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源泉,他继承空想社会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道德教育思想,批判受社会存在和社会影响的资本主义道德教育,他赞扬空想家提出的道德教育在新社会的核心作用,也赞同并支持空想家提出的道德教育要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马克思在空想家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准确认知和论述了人的本质,解决了道德教育思想中存在的唯心主义及形而上学的问题,提出了道德教育实行的途径,为当今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批判剥削阶级的旧道德教育。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指出“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无产阶级道德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就要从实际出发对现存的不合理的社会状况进行批判,并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这一目标。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道德教育思想就是其在批判与继承前人道德教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革命的质疑性和批判性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马克思的道德教育思想很大一部分表现为对剥削阶级的批判。首先表现在批判封建道德的等级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无论是在《莱茵报》和不莱梅时期还是在转向人本唯物主义之后,马克思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对封建道德思想的批判,他批判以人身依附关系为主要特征的封建等级制度,批判封建道德对人的轻视和蔑视。其次,马克思批判宗教道德的虚无和对人的压抑,他指出:“一切宗教只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外在力量在人们的想象中的反映。”在这种反思中,“人类的力量已经形成了超人力量的形式”[2]。正因为宗教道德教育的这种虚无、压抑人性,马克思才强调要消灭宗教的道德教育。最后,马克思指出,要消灭资产阶级的道德的堕落和虚假性,倡导无产阶级新道德教育。

(二)倡导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新道德教育。

马克思在他的诸多著作和不同场合下都多次表达了对无产阶级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思想。马克思从道德的阶级性出发,提出了无产阶级新道德,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不同于资产阶级的道德优势之外,还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地位,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进行革命的自觉的无产阶级意识。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道德是“代表着现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新道德”,是“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保持的因素”的道德[3],即共产主义新道德。共产主义的新道德就是“纯朴、斗争、不屈服和始终如一”。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新道德要完成自身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必须加强与国际主义的联合,得到国际主义的帮助。无产阶级的新道德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也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的。马克思肯定了工人阶级的道德,强调了“精神”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是真正的人的道德原则,具有“最动人、最高贵、最合乎人性的特性”[4]。此外,马克思还主张培养工人自觉的阶级意识,通过共产主义教育提高工人的觉悟,宣传个人利益与集体相一致的道德原则,培养共产主义人格和共产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三、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特征

(一)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阶级性。

“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5],这体现了道德的阶级性。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工业革命时代的实践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其中产生的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思考,道出了新道德教育发展模式的未来和出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道德教育思想及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型道德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剖析。1848年以前,马克思从落后的道德教育观念和落后的道德教育问题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教育发展的状况。《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发展的完善则体现在《资本论》这部巨著中。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道德教育的畸形,主张无产阶级要竭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二)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践性。

不同的哲学家用独特的立场和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始终围绕现实问题进行理论道德教育。他以现实问题为依据,从现实问题着手,以现实人的活动为脊线。仔细研究从现实问题引发的重大课题,准确回答了广大人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解决了无产阶级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以独特的理论魅力征服了无产阶级和广大的人民群众。道德教育实践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实践活动,道德教育实践的主体是人,马克思指出的道德教育实践就是现实人的现实性活动,是人有目的的活动,有意识的活动,现实的人依靠自己的意识和创造力不停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得到启发和道德教育,不断总结和重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6]。马克思理论研究以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在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后,遇到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促使他转向关注现实、研究现实、面对现实的方向上。产生了一系列的创作,如《关于自由的辩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关于共产主义的论战》等,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竭力維护人民的利益,以民主主义为立场突出了他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

(三)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公平性。

马克思在道德教育思想中强调平等的受道德教育权,并把这一权利作为其道德教育公平思想的根本目标,马克思指出:“所有的人,作为人,都有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7]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公平只是一纸空文,毫无实际可言,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公平对无产阶级的劳动者来说只是一种奢望。自由和人权成为无产阶级劳动者的最基本权利,受道德教育权是建立在人权和自由基础上的,也应该得到重视。因此,马克思的受道德教育权,要求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马克思指出:“道德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道德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拥有的一项平等权利。”[8]不论出身、地位和阶层,道德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只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然会出现矛盾,存在不平等,尤其是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实现道德教育平等更只是天方夜谭。马克思尤其强调道德教育公平,倡导后人在道德教育公平上进行改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的国情下,实现道德教育公平要求我们竭尽全力保障基本的受道德教育权,改善道德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继续加大道德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广大受道德教育者提供尽可能公平的受道德教育环境,促进广大受道德教育者在道德教育公平的环境下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比马克思所处的时代,21世纪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提升,继承与创新、机遇与挑战、和平与发展并存。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正彰显其当代价值。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价值引领。

马克思的道德教育是从经济分析入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立足于社会问题并对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进行批判的无产阶级道德教育。其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应当说,信仰是思想理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理论道德教育是马克思在当时条件下进行道德教育的特殊表现形式,也是其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途径,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由马克思主义受到现实因素的冲击决定的,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定的,更是由其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决定的。倡导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新道德教育是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今进行无产阶级道德教育,仍然要坚持以共产主义为价值引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科技的发展,网络的进步,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西方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思想意识、道德教育观念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国人民传统的价值观念。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价值引领,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重视道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信仰,并不是把无产阶级道德教育完全简单化,也不是把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完全政治化,无产阶级的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德智并重,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每一个“个体”既是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前提和主体,更是马克思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阐述过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此他始终站在实践的基础上讨论人的主体性,他认为人的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需要以实践为基础,而不是以理念性或观念性为主体。马克思认为:“通过实践创造世界,改造无机世界,人们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存在。”[9]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了自己,在改造自己的过程中,既改造了主体又改造了客体。在当今社会受教育者既是道德内容的接受者又是自我道德教育的主体,因此,在进行无产阶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承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主体”性,更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在推动道德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了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实现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实现道德教育公平。实现道德教育公平就是不论地位高低,身份贵贱,国家要确保每个公民拥有最基本的受道德教育权。青年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中提到道德教育的公平性,马克思指出:“现代资本家是凭借占有他人劳动获得财富的,资产阶级所说的社会公平、正义与公平等往往是虚伪的空话,没有任何立足之地……”[10]马克思强烈地批判了资产阶级没有人权的虚假平等,缺乏知识和受道德教育权,必定会导致动乱的发生,导致社会的灭亡。因此,国家和政府需打击剥削和压迫,加强对所有人的道德教育,努力实现普遍、平等的道德教育。我国在道德教育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公平道德教育理论,在道德教育改革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向教育者灌输政治理论和伦理道德时忽视受教育者的需要,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道德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次,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道德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差异明显,我国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道德教育水平较低。因此,国家要在经济上给予该地区一定的帮助,加大对道德教育的投入力度,让这些地区的人们也能平等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最后,国家应尽可能提供公平的道德教育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目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让人们沐浴在优秀的道德文化之中。

(四)进一步加强与推进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中国化、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會上明确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为基础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用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指导中国道德教育改革的实践,这是普遍的道德教育理论与特殊的道德教育实践的结合,它需要解放思想、踏实认真、系统全面、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的道德教育思想,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强与推进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的中国化,为中国道德建设服务。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从马克思道德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立足我国的道德教育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事业,为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凤敏.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30.

[2][3][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03,133,435.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01.

[6]许桂华.青年马克思的教育思想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6.

[7][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4,338.

[8]王磊.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通讯作者:牛余凤

作者:李宜英 牛余凤

上一篇:横向预应力铁路工程论文下一篇:医院差异化科研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