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22-04-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和谐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和谐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1:

和谐社会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摘要]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谐社会的人格基础是和谐人格,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此要采取审美渗透教学方式,因为它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真、善的内容用美的形式表达出来,以真善美的内容和形式塑造真善美的人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审美渗透教学 和谐人格

[作者简介]贺佃奎(1964- ),男,陕西榆林人,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农村组织建设。(广东 广州510225)

中共中央提出的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是,怎样建立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人们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应怎样做来达到建立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呢?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培养人、塑造人,也即塑造人的人格。就人格而言,和谐社会的人格基础应当是和谐人格,而这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一、“和谐人格”的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即塑造完善人格、和谐人格而展开的,这两者的关系是目标和手段的关系,明确了目标之后,才会有手段地恰当选择。作为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是首要的,而从人格塑造的角度看,我们要培养的是真善美统一的和谐人格。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性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从人格上来说,就是建立在知、情、意全面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真善美统一的和谐人格。具体而言,我们塑造的人格,就是缘乎人性、合于时代的人,能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感性与理性之间保持和谐发展的人,推动时代进步的人,是具备真善美的人格的人,这就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求真,就是要实事求是,而不是从主观臆想出发,直面自然、社会、人生,讲真话,干实事,不浮夸;向善,就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保持平衡与和谐,深悉人间苦难,同情人间疾苦,胸怀天下,做人性化的真人;乐美,专于美的欣赏,热爱并欣赏自然、社会中一切美的事物,热爱生活,情感丰富,富有创造活力,达到个性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达到这样的人格,即真善美统一的人格,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目的,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追求。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基本上满足了人格塑造中求真向善这两项要素的要求,但在课程的设置中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美的要素却被人们忽视了。正因为如此,这门直指人心,本应深受人们喜欢的课程,却在不少大学课堂不景气,甚至萧瑟,被冷落。

我国现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从内容上包括两大块:一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二是思想品德及法制方面的教育。但是,仅单独进行上述内容的教育是有局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人格的,它直指人心,而人的心理是由知、情、意三方面构成的,如果对上述两方面内容的教育单纯用灌输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它们只是传授某种知识和价值理念,所指向的心理对象也主要是知与意的层面,其性质是理性教育,因而没有或者很少顾及受教育者的情感。德育虽然也部分顾及受教育者的情感,但与美学以自由为特征的情感基础相比亦相差甚远。认知指向真,意志指向善,情感则追求美。从教学情况来看,认知部分强调遵从自然法则,意志部分强调遵从社会规范,这压抑了受教育者的感情、个性,使人的主动性、创造力没有地盘,久而久之,学生的道德知识、理论知识满腹于心,但缺乏情感上的愉悦以及认知上的自由,使学生成为片面发展的人,生命力缺乏的人,隐蔽了灵活性、自由及创造的欲望。而艺术审美活动正是引导情感、疏导人的个性及创造性的最恰当的工具,当然,我们不可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安排艺术教学,但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美学因子,使之不仅以理服人,还能做到以情感人、以美化人、以乐怡人,这就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审美渗透教学。

二、审美渗透教学的内容与特点

所谓审美渗透教学,我们试定义为:根据审美的原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进行美学处理,将美的因子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以塑造真善美统一、知情意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格。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审美渗透教学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审美性,即使用美学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加入美学因子,磨钝了灌输法生硬的棱角,使启发式教学变得行云流水般的自然,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情与理的交融。二是情感性,即强化学生情感因素的参与,通过诉诸情感的方式,使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心理活动在教学中同步进行,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悦人。三是合目的性,从人性的源头出发进行教学,以塑造真、善、美和谐发展的人格为根本目的。人类生活复杂多样,但都离不开知、情、意三种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追求幸福是人性的自然欲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渗透教学就是把课堂变成一种生活实践,一种幸福、快乐的生活实践,一种求真向善欣赏美的生活实践,以真实塑造真实,以完美塑造完美。对于人生而言,课堂的教与学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生活,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某种满足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乐趣,这对人格的发展大有裨益。四是自由性。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施教者是支配者,是主体,受教者比较被动。而审美渗透教育则确立并强化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使之在自由、自主的状态下学习、欣赏。审美活动是建立在兴趣、趣味的基础上,它使人排除了自然与社会的束缚,自由地选择、体验、领悟、欣赏美,在审美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超脱了利害,减少了占有冲动,获得了精神自由,激发了创造活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渗透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协调、和解人性中的情感和理性。作为自然的人,原始的动物性是人性的动力源,是创造力的源泉,但如果任由其为所欲为,则会造成社会的无序和动乱,因此社会规范教育、对自然必然性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发挥社会规范引导人的动物性、情感的作用。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动物性的“本我”与社会规范的“超我”势不相容,如何协调二者的冲突?最合理的方法就是进行美学渗透教学。“理性要求统一,要求种族共同性,自然要求杂多,要求个性,人须同时服从这两种法令权威,在这些对立的冲突中,美感教育所要做的正是调停与和解的要求。”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的审美渗透教育,通过美的因素,创造学生愉悦的情境,引导、升华人的动物性,使感性具有文明的内容;使理性改变其灰色的面貌,具有更多人性化的颜色。它消解了感性与理性的对立,使各种心理机能和谐发展。

2.有利于塑造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是相对于精神病学中的变态人格和道德中的理性人格而言的真善美和谐发展的人格。如前所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审美渗透教育,使得理性和感性的对立消解,人的各种心理机能均衡发展,出现了情感丰富而敏锐、能够协调粗糙的感性与理性并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变态人格和理性人格都是建立在理性对感性的压抑基础上的,它使人片面发展,心理失衡,变得乖张、暴戾、委靡、失落,或者形成双面人格。在教学中则出现“虚假教育,表现为一些干部、教师只是出于谋生、谋权的职业需要,每天津津乐道地向自己的下属、学生宣讲那些自己心里并不信服的理论、思想。”②教师、干部的人格如此,学生与下属的人格塑造结果可想而知。而审美渗透教学则是创造美的趣味教学状态,不仅学生喜欢所听、欣赏所讲,教师也备受鼓舞和感染,教、学相长,双方共同在美的教学环境中陶冶情操,表征真性情,提高精神境界,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想象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渗透教学直指人心,培养人们求真、向善、悦美的心志,这正是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及发挥的基础。创造力是思维的最高层次,它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智力活动中进行求异、创新、创美的心理能力。”③审美渗透教学对创造力的培养功能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熏陶和丰富了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赋予人的感性以敏感和激情,为创造性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二是审美的愉悦特点使创造者有良好的情绪和轻松愉快的心态,使创造者的活动充满活力;三是审美使人暂时摆脱了功利的欲求和物质的束缚,而专注于美的观照之中,精神处于一种自由状态,这种心态和氛围,对于创造思维的展开是极为有利的。

4.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通过理论说服人的,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满足其求知欲和成长性要求。但理论越详尽、越复杂,道德说教越多,就必然会导致学生的认知疲劳,精神疲软,出现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摇摇欲坠的境况。教学实践也反复证明:理论讲授持续数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涣散,一旦进行形象塑造等审美教学,学生的瞳孔也相应地放大。审美渗透教学就是通过制造美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况下学习,使理论不再显得那么生硬、枯燥,而变得入情入理。同样的理论,不同的情境,效果天壤之别。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变得喜好某种事物时,精神能量随之涌现,效率大幅提高,教学目的水到渠成。

三、审美渗透教学的过程与操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渗透教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方法,一种艺术,它复杂而艰巨,其有效实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宽广的知识结构外,还要具备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素养,掌握一定的表演技术,有对学生的变化做出灵活反应之应变能力,否则难以真正应用审美渗透教学方法。

审美渗透教学的主要特色和核心是进行审美形象塑造。审美渗透教学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美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形象中,以此来吸引受教者,感染受教者,使其亲临其境,得到审美的愉悦,受到美的感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当然这种目的会因受感染的强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认知教学,要使认知教学强化、深化、高效化,还要进行情感教学,融思想政治的“理”于情中。因为情感体验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影响甚大,某种程度上决定人们习得行为的有效性以及理想信念的恒久度。一种理论、思想、行为规范,只有当它们有了相对应深度的情感体验作基础,才能真正内化于人的心中,成为其行为的真实指挥官,此时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合于社会规范、富有生命力的理性人。人们为什么会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就是因为它和人类最强烈和快乐感情联系在一起,和一种强大的心理动力联结在一起,这很值得思想工作者深思。把思想政治理论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最有效、最自然的教学方法就是进行形象塑造。进行形象塑造,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挖掘形象丰富内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直指人心的课程,是以塑造人格为根本目的的,而形象的潜移默化对人格塑造至关重要,理论讲的再多,没有其作为心向往之的榜样来引导,只会流于空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形象,不是我们日常社会大众熟知的形象,而是经过教师的深入研究、挖掘出来的,包含诸多新细节并伴有教师新理念的审美形象,就人物形象而言,他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符合人性而又超越一般的人物形象,他给受教者以优美感、崇高美感、喜剧美感、悲剧美感,在受教者的心里出现震惊感、倾慕感、欣慰感、荣誉感、愉悦感等各种美的感受与体验,达到入眼耳、入心甚至入神的结果。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性情、才智获得极大张扬和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在移情活动中进行真善美人格的塑造。就事物形象而言,它是拟人化的,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审美的含义。

2.使形象趣味化。趣味是指事物所具有的一种能使人满足和快乐的美学特性,同时又指主体的审美鉴赏、分辨能力。有趣味的事物,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义,充满生命力,饱含生气和灵机聪颖;没趣事物,总是单调、冷漠、乏味、死气沉沉,没有真情实感的参与,没有智慧的灵光闪现。有趣味的事物,其产生的美感,使人对生活产生幸福、快乐的感受和评价;无趣之事物,使人否定生活,产生空虚、无聊的感受和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形象实现有趣化,至少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觉得人生世相新鲜有趣,获得维持和扩展生命的活力,变得自信、宽容,取得心理平衡。趣味是审美感受的结果,教育者将普通的事物加以审美理解,细细品味出其中的美学含义,就可以变无趣为有趣,使形象充满生机和活力;趣味也是智慧创造的结果,教育者将人们习以为常常的形象加以智慧的解读,从正常中看出不正常,从严肃中看出活泼,将不相关的事物用新的纽带联系在一起,就可以产生幽默、新的趣味。

3.以乐伴之、以图像形之。人所获取的信息70%是通过眼睛取得的,眼前的一幕往往给人较强烈、深刻的冲击,不同色彩和动感形成的美学图像,直接影响受教者的判断和思想,使之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与可视形象相伴的美的音符,渲染了主题,突出了人与物的形象特色,使受教者在美的欣赏中获得启迪。当代年轻人深受动漫画的影响,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借助于动漫画的形式进行教学,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战略性的方向,因此,通过动漫画的形式,将教学中的各种物、事、人形象化、故事化、唯美化,必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强大的吸引力,获得再生。

4.艺术化言语表述形象。形象的塑造离不开言语,人与事物形象用艺术的语言进行陈述加工,成了活生生的美学形象,它不但启人心智,也可以使人达到快乐、满足、甚至陶醉的状态。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阶层,用日常语言来表达思想理论是不合他们的胃口的,美学意义上的语言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表达形象的言语,还包括发音、音色的不同。不同的形象,要求有不同质地的发音和音色,一种音色的单调陈述会使形象苍白,形象的意义弱化。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普通话达标,发音、音色方面也要训练和达标,以期更好地塑造美的形象。

[注释]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8.

②王淑琴.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的原因[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4).

③李范.美育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241,244.

作者:贺佃奎

和谐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2:

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上升到了高校工作的一个新的高度。我国从1999年起开始大规模的高校扩招,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可以预言,青年知识分子在知识分子中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合格的前提下。事实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一样,成为青年知识分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成为一个关系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大课题。

一、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素

1.国际因素。《决定》指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和转型变革的时代。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以网络为重要表现形式的信息全球化浪潮的出现,我们在享受其成果的同时,更面临着西方意识形态的强烈冲击: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导致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社会阶层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由此,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对立阵营之间意识形态的侵蚀与反侵蚀、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中西文化价值冲突将更为直接、剧烈;在“信息自由流通”原则下的信息全球化,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其经济、科技的绝对优势,将不断发动以“网络殖民文化”为主流的“文化扩张和侵略战争”,以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在自主、求利、竞争和等价交换等市场原则的直接影响下,极易导致人们思想上自由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的滋生与蔓延,这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极为不符的。

2.学生因素。大学生处在人生逐步成长到成熟的时期,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对社会的认识大多是一些感性认识,欠缺理性思考和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可塑性,任何外界的东西都可能会给其成长带来定型的影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内在因素。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应着重研究大学生的本质、思想、需要、观念和发展问题。在当今开放联系的社会背景中,国际背景因素与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和个体因素必然会结合到一起,并对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等造成影响,甚至发生扭曲。在高校,我们认为比较典型的有:

贫困生的问题。应该看到,我国的改革开放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处在贫困边缘;在高等教育改革上,有部分教育成本向学生转移,使得高校贫困生比例明显增大。据统计,我国高校特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 %~10 %。经济困难不仅严重影响着贫困生个人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也容易导致学生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产生,不利于他们的成才,进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健康和和谐发展。独生子女问题。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不断增大。由于独生子女成长经历的“温室效应”,使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最终导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自控能力都相对欠缺。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就业体制由过去的毕业生统一分配走向“自主择业”后,原本部分学生就业就存在困难。高等院校扩招后,虽然让大多数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但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增大了就业压力。据统计,2005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38 万人,截至2005 年9 月1 日,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2.6 % ,其中研究生91.9 %,本科生81.7 % ,高职高专生62.1 %,全国尚有93 万毕业生不能顺利实现初次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精神压力剧增。教师问题。作为高校另一主体的高校教师,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特别是扩招后,各高校学生规模成倍增长,师资、政工力量普遍缺乏,许多年轻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又未经系统培养就匆匆走上讲台,走上了学生管理工作岗位,一时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作用在于促进和谐。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一个绝好发展时期。我们必须纠正以往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必须从战略高度,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特点,探索其发展规律,从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此,我们觉得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构建科学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准确把握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从而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我们认为,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精神上树立起的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不论人们价值取向怎样多变,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是不能动摇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校要根据党中央的这一新的要求,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实教育内容,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先进文化武装他们的头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如前所述,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普遍存在着特困生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人生价值观错位、信息网络的不良影响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容易引发突出的思想问题,若不加以解决,任其发展,势必会导致大学生心理素质滑坡、产生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对现实不满情绪日增等后果。因此,高校在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和主旋律教育的同时,应努力解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让特困生能安心完成学业,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重视师德建设,加强信息网络管理,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三是要培育教师队伍。从高校的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教师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一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现在高校大都采用上大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课堂人数多,如果任课教师不负责,只顾自己埋头讲,不管学生听不听,不但教学效果保证不了,育人就更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形式,在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中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充实和稳定政工干部队伍,制订培养规划,完善激励机制,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四是要营造良好环境。在高校,校园文化日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其表现形式多、覆盖面广、影响力深,在促进校风、学风、教风、陶冶情操等方面将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决定》指出,应当“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高校应紧紧抓住校风建设这个龙头,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浓厚方向发展,从而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五是要强化创新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用老办法是难以解决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继承与创新、加强与改进是辨证的统一。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基本原则和丰富经验,要坚持和发扬,同时更要注重工作中的探索与创新,工作的思维和方法要与大学生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教育和管理、创建良好学风、学校发展及科技进步等相结合,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相融性、渗透性和先进性。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确立正确的努力方向,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和谐校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5YB153)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作者:李本亮 陶知翔

和谐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3: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社会经济生活多样化、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复杂多元化、网络新技术、西方思潮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具体讲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重视网络建设,抵御渗透,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索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任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高校作为思想意识的集中地和文化的辐射源,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把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引导大学生认同、接受、内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有中国特色的,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特征相适应的,必须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客观上需要我们首先解决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问题,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思想基础和指路明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紧紧围绕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使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转化为观察和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科学方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大学生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确保和谐社会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

2.凝聚大学生追求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

贯彻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需要在全国形成齐心合力、同舟共济、团结一致、不懈奋斗的社会局面。其前提是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即被广大群众的内心所体认。因此,增强和谐社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而社会安定团结的核心和基础在于社会成员的共有价值观和共同的道德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角色意识,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引导青年学生在走上社会后,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日常工作与高层次的价值目标联系起来,把个人利益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从而对集体、对社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进而发展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营造和谐社会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稳定、有序、协调,还应当具有大家和睦相处、人人吉祥安乐的社会氛围。从某种意义来讲,融洽的社会关系也是生产力,它能够增进理解互信,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特长得以充分展现。因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通过民主的、说服教育的、相互沟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学生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精神,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组织观念、制度观念、纪律观念和行为习惯,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从而能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人际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

4.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稳定是指社会整体处于安定团结、稳定和谐的状态。改革作为利益的再调整,势必蕴含着冲突的萌芽,尤其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的道德风险、和谐风险也日益突显,要妥善协调和解决各方面利益关系,单靠物质利益手段和行政干预是不够的,要依托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疏通思想、化解矛盾、理顺关系、阐明事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对社会变革最为敏感,难免在心理上、情绪上产生不满、焦虑、怨恨等情绪,也容易做出一些过激的反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正确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与沟通来调适自身的心理状态,化解不满情绪,保持社会的秩序性与公平感、正义感,维护社会稳定。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复杂的环境,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它是由国内国际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

1.社会经济生活多样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这都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大学生的头脑中来。新旧体制转轨,传统与现代的冲撞和更替,使得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加复杂。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利益化的特点,促使大学生更注重实际,在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上更多地考量自我的发展和利益的追求;部分学生表现出个体化、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甚至有时会出现颠倒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真、善、美言行和是非标准的状况。这些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传统理论依据提出了新的挑战。

2.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复杂多元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享有独立人格、具有现代意识、崇尚科学与理性的大学生。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是当前青年学生的思想活动呈现出来的明显特征,他们的道德观念、人生态度、语言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纵深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性受到质疑是不争的事实。过去以理论和知识体系为中心,视知识为绝对真理,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高高在上、单向性灌输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与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的需要。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抓住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改进和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就显得刻不容缓。

3.网络新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它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互动方式和社会信息交流方式,对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主体的复杂性,传播的隐匿性、迅捷性,信息选择自主性、无界性,导致了认识、观念和价值的多元化,以致于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借机得以传播,这必然同现实中的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目标产生矛盾和冲突。大学生涉世不深,思想还不太成熟,好奇心强,自制力差,对网络上不健康信息判断分析的能力低,容易受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致使少数大学生道德观念弱化,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在网络世界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面临着重大挑战。

4.西方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在一个与国际社会频繁交往、相互影响加深的全球化大环境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下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趁机渗入,在非意识形态化、政治多元化、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观的影响下,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思想领域,如何在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思想文化的同时,积极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对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考验。

三、和谐社会视域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同时还强调,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贯穿的整体,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大学生确立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树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匹配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操守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从而形成讲诚信、讲道德、讲法制、讲秩序的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以人为本,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种作为社会组织成员的每个个体不断完善自身、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社会的和谐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和谐决定的。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做好培育人、塑造人的工作,实现个体的不断完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自身特点为出发点,以实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引导大学生确立和谐社会所需的观点,增强和谐社会所需的意识,培育和谐社会所需的心理,养成和谐社会所需的行为方式。

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对社会的各种变化以及各种观念的冲突能够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在利益诱惑和困难挫折面前能够保持自我的尊严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其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再次,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质,帮助大学生掌握各种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公共道德标准发生矛盾时,能通过沟通和说服教育等方式使其符合社会的公共道德德行为标准。最后,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开发个体潜质。做到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选择的有机统一。

3.重视网络建设,抵御渗透,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首先,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科学的、文明的、健康的内容来占领网络阵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加强防范意识,巩固和加强网络安全,过滤和清除那些对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提高网络安全技术,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其次,依托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网民的责任意识,引导、规范和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最后,要利用网络方便、快捷、易传播、易交流的特点,建立与学生的互动平台,通过网络上的留言版、论坛、信箱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为学生排忧解难,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提升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4.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如何保护和改善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高校必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强化生态理念,教育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定位,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通过生态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他们树立起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观和环保行为,进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实施感恩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抛开对大自然的感恩,不能只索取而不予以回报,自觉克服和纠正“过度开发”、“疯狂攫取”等短视短期思想和行为,培养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和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建设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

18.

[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N].人民日报,2006-10-19.

[3]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Sight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HE Lin

Key words: harmonious society;universiti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作者:何林

上一篇:英语听力教学中网络资源论文下一篇:中职管理中教育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