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2022-04-26

【提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博大的内涵奠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现在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可以从儒家文化中汲取精华和力量,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服务。【关键词】儒家文化思想内涵构建和谐社会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大地的瑰宝和无尽的精神力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1:

齐鲁文化暨汉民族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研究会、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中共章丘市委、章丘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齐鲁文化暨汉民族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22—26日在济南章丘市召开。来自中国、新加坡和韩国等国的专家学者100多人与会。大会开幕式由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志民主持,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研究会会长杜荣坤致辞。会议期间,选举了第三届理事会,并推举揣振宇为新一届会长。本次学术研讨会就儒家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汉民族的发展与汉文化、齐鲁文化三个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做简单介绍。

1.关于儒家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有学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形成的,其中许多方面是优秀的,是精华,需要继承发展和发扬光大。近年我国党和政府所制定的一些内外政策,如对外实行以“和为贵”政策、对内实行“以人为本”政策﹑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政策,以及又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等,都有儒家文化的精华。还有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仁﹑礼﹑和﹑同﹑孝﹑信等要素,是历代中国管理、协调社会的基本信条。

2.关于汉民族的发展与汉文化。有学者指出,汉族地域文化结构是解读汉族族体过程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齐鲁地域文化的分析,可以探索汉族地域文化发展的某些共同特点和规律,从而窥见整个汉民族发展过程全貌。在谈及儒学在元朝的地位时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教育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即儒家思想和科举制度,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教育制度,并通过官办的各类官学和民办的书院对元朝意识形态和教育产生影响。另有学者认为,汉民族不仅在中国本土发展,而且在海外繁衍生息。分布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其主体是汉民族。探讨汉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应包括海外华人的研究。海外华人在国外传承中华文化,又吸收当地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海外华人及其文化的探讨,有助于加深对汉民族的发展与汉文化传播的研究。

3.关于齐鲁文化。有学者认为,齐鲁文化在历史上反映了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汇,也反映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从而形成齐鲁文化融汇四方的特点。还有学者认为,虽然文献典籍中关于虞舜的记载各有抵牾和歧义,但从“舜”出现的语境和族属,从“尧葬城阳”,从“舜耕历山”,从舜“渔”“陶”“灰”“作”的地理位置以及大禹治水的主要区域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虞舜的核心活动区在山东菏泽一带。有学者针对既往的齐鲁文化研究提出一些质疑,认为齐鲁文化是在两汉时期为了配合当时儒学的兴盛而故意编造的。

(作者曾少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邮编100081)

〔责任编辑刘世哲〕

作者:曾少聪

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2:

儒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烛照

【提 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博大的内涵奠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现在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可以从儒家文化中汲取精华和力量,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儒家文化 思想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大地的瑰宝和无尽的精神力量。在中华儿女的征程中,儒家文化的精华将给我们提供不竭的助力。有感于斯,本文将分析儒家文化的历史沿革、思想内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文化的历史沿革

儒家文化,是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之一,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在总结、概括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建的。春秋末年,社会内部的矛盾已经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战乱和动荡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传统的尊尊亲亲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开始用懷疑和批判的精神重新审视春秋以前的传统文化。这时,代表各阶层利益的知识分子开始著书立说,思考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儒家就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支。孔子之后,孟子在孔子仁与礼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论,进一步完善了仁政学说。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和礼治说。这一时期,儒家思想虽然影响巨大,但是其他各家的影响仍然可以与之同列,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秦朝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更是严重打击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使得儒家思想的发展一度中断。直到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应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根本思想,罢黜其他各家思想,并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之后。儒家思想成为汉代的正统思想。董仲舒将各家思想的精华与原有的儒家思想结合,给儒家思想增添了新的内涵,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

纵观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它之所以能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在于它的思想中有着许多精华,值得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的人们学习、借鉴。董仲舒构建的儒家思想,是在原有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了道家、法家等思想的精华,形成了一种闪耀光辉、泽被后世的文化。儒家思想的主要内涵中包括的修身养性、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修身养性,是指通过自我反省体察,是自己的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古人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死和富贵都是有定数的,不是人力所及。人的一生应当“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这就是说、儒家学者认为,要通过学问的增长和自身修养的提高使个体达到完美的境界。中庸之道,则是儒家追求的一种微妙的平衡和度。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世界的变化是永恒的,世间的万事万物则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中,但是在各种变化中总会存在一个平衡点。中庸之道,就是致力于寻找这个平衡点,帮助人们在交往中处理问题时达到最佳效果。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天是自然界,人则是人类社会,天人合一就是说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与万物和谐相处,才能相得益彰。

三、儒家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现有文化一定是以传统文化的为基础的。它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新文化。和谐社会的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中国儒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以人为本。而儒家思想中的修身养性强调通过个人修养和素质的提高达到自身的和谐,中庸之道是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天人合一则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文化的理论根基正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为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有根有源的,和谐社会的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以儒家文化为主。这就形成了儒家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儒家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底蕴和理论借鉴,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两千多年来,以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涵的儒家文化被人们所推崇,并且现在这种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新的视域。社会在发展,观念在不断的创新。我国的儒家文化中的精华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越发的走到时代舞台的中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我们将从儒家文化这个宝库中,汲取养料,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文明社会,让人们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曾 磊2013《儒家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聂红娟2011《儒家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积极作用及其启示》,《经济与社会发展》。

(通信地址:257000 山东广饶东营胜利一中高三年级十二班)

作者:秦思伟

儒家思想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3:

论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在当代社会背景下,随着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影响力越来越凸显,推动企业管理模式优化、构建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企业的普遍认可。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深深积淀在中国民族心中的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层面方面的应用的核心议题。因为我们知道,儒家思想对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相信这样的影响也会渗透到很多中国的企业管理的理念之中,对企业的文化产生本质上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结合企业管理的结构和特点,从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企业文化、企业间合作交流三方面来阐明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探究儒家思想与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儒家思想 企业管理 应用

一、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对人力资源积极性的影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指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文化财富,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人,具体包括人的体质、智力和道德素养等内容。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但在不同的管理方式下,人的因素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举个例子,有些企业扩大了规模、增加了劳动力之后,生产率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这就涉及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儒家思想在这里起到的作用便是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得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效能。儒家思想非常重视个人意志和道德行为的亲自实践,认为理想的人格志向以及意志品质都来自于亲力亲为和不断实践的历练,理论如此,实际行动也是如此。儒家思想以弘、毅、勇等概念来强调人应该有独立的人格志向,并且要怀揣远大的目标,坚毅的意志,勇敢的内心。因此,儒家思想能够让企业的员工保持执着的精神,自发地调动起主观能动性,发挥出人力资源的积极性。

2.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简而言之,企业文化是一家企业和企业员工的思维和行为的习惯。企业文化具有对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导向功能,同时企业文化可以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领导者和员工的行为,有约束功能。企业文化还可以使企业内的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相同的理想和目标,这能够在企业内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再来,企业文化可以协调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矛盾,对企业发展有着调适的作用。儒家思想的仁学在企业文化中体现为“以人为本”。对于企业领导层来说,应当具有仁爱之心。这也就意味着,现代社会中企业文化强调管理人员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下属,关爱下属,想方设法为企业员工谋求利益。另一方面,員工也需要以仁爱之心对待领导,对待企业,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凝聚力。儒家思想中的“忠”这一理念对应企业文化提倡的忠于职守。总的来说,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的影响非常大,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和发展,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基础,如同失去了生命力一般。因此,结合儒家思想的企业文化更容易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企业文化。

3.对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影响。儒家思想除了可以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外,还能够培养企业间合作交流的意识。儒家思想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认为“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也就是儒家思想所说的“和为贵”,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将儒家思想的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运用到企业之间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就要形成一种企业间合作交流的意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与其他企业多方面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总体上将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大于冲突关系,使得双方共同进步,实现行业内的良性循环。

二、在企业管理中应用儒家思想的原因

1.儒家思想的普适性。儒家思想的基本管理原则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这对于现代管理文化的建设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孔子将道德统治以及礼乐文化发扬并传播,并将远古以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和文化传统加以弘扬和发展,于是成为了系统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从古代社会渊源流传至今,经历了历史的检验,经历了一代代智慧学者的检验,可以说明儒家思想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同时,一种思想能经历如此长的时间跨度,能够在如此大的范围造成深刻的影响,足以说明这样的思想是具有普适性的。

2.儒家思想的互补性。儒家思想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它缓解了现代西方个人中心主义价值观念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弥补了西方科学管理的缺陷。这对于促进人类新型管理文化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儒家思想对于那些深受物质化、制度化、理性化熏陶的西方管理人士来说,是一种他们非常向往的精神需求。

三、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管理应该从人出发,把人的情感和心理都引入到管理之中,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具体来讲,企业首先要建立起民贵的企业新年,尊重并关心企业的员工。管理层应该着力于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尽可能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随后是为政在人,企业领导层的各方面素质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需要企业的领导层对自己提出不断提升自己的要求。最后,将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贯彻于企业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保留现有的顾客以及吸引更多的潜在顾客。

2.“以和为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良好的团队精神是企业走向成功的保障。企业领导层需要知道如何贯彻以和为贵的思想,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的精神,确立企业共同的目标,以求保持团结的同时达到更好发展的目标。一个将这样的理念发挥得较好的企业,会将自己企业的价值观定义地更贴近集体观念,体现可持续的精神。这样的文化能够保证企业不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打造出更好的产品。

3.“义利并重”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想要成功并且不断保持活力,除了物质刺激以及行政手段外,还需要一些理想和信念方面的价值观来加强员工的积极性。一个优秀的企业,它的价值观一定是有利于员工乃至企业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众所周知,企业需要不断获取利益才能维持生存,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是功利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企业同时是一个社会性组织,因为企业必须守法经营。企业的员工不仅仅只能为了个人的发展或是企业的发展而着想,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应该为整个国家而考虑,只有国家兴盛了,企业才能发展地更好。

参考文献:

[1]颜世富.东方管理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84-116.

[2]江绍伦.企业的组织与教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178-190.

[3]杜玉梅,周颖.企业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52-56.

[4]邬适融.现代企业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0-34.

[5]Fred Luthans.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6:21-22.

[6]刘光明.企业文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11-112.

[7]柴佳,李建昌.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J].沈阳师范大学,2008:105-117.

[8]孔丘.论语.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56-70.

[9]冯国超.孟子中国传统文化读本[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8-99.

[10]史仲文.说儒[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107-121.

作者简介:王旭峰(1995—),男,上海人,当前职称:学生,汉族,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管理学、信息管理。

作者:王旭峰

上一篇: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论文下一篇:高校学生缺失文学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