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信仰思想分析论文

2022-04-15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现方式和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当今世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就是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一方面,它给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带来种种矛盾和挑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在文化全球化中实现着新的推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信仰思想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马克思信仰思想分析论文 篇1:

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规律和机制探析

〔摘 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入手,基于“信”与“仰”的辩证关系、知行理论和涉身认知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规律和机制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过程是主体自觉把知识转化为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的过程,是世界塑造主体、主体改造世界的相互建构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识、思、信、仰、践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是有机整体,相互影响;实现每一个阶段的途径分别为学习、批判、深知、遵循和行动。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包括内在主体机制和外在规范机制两个方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知行关系;涉身认知

章编号:10084096(2016)04001306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确保我们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当代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社会生活的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多样性,以及人们思想的独立和差异性等趋势不断增强,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同时,也给全国人民思想的统一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提出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意志。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面临的严峻挑战

人们对信仰的关注最初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其内涵就是把某种存在(物、知识、信念等)作为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根据信仰内容,信仰可分为自然崇拜、宗教信仰、理性信仰、科学信仰和政治信仰等。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别于宗教信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特征的研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并普遍认可的观点和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信仰内容,进而成为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根本特征是科学性,是理性信仰、科学信仰和政治信仰的统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革,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着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等多方面的挑战。

1信仰内涵的转变

古今中外,信仰有着不同角度的诠释。《说文解字》中指出,“信,诚也,从人从言”,“仰,举也,从人从卬”。“言”是确信的论断,表示为已成体系的学说,常与道德有关,而“仰”有“仰视”、“高举”之意。因此,这里的“信仰”可以看做社会性个体主观确信的用以指导行为的观念和行为准则。《辞海》将信仰定义为个体对宗教或者主义的相信和尊崇,并将它作为自己的言行准则[1]。对于西方文明而言,最初的“信仰”一词几乎等同于神学宗教信仰,而且与理性完全不相关。早期基督教神学家德尔图良曾说:“正因为它荒谬,我才相信。”[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信仰的定义是:信仰是没有理性认知的前提下,就接受未被确认为真实的命题的一种心理状态[3]。

信仰的本质是个体基于认知自觉形成并对之形成依赖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信仰和理性最初是一种对立的范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世界认知的不断提升,信仰内容的不断发生变化,信仰与理性的关系也发生变化。中世纪的信仰几乎成了宗教迷信的代名词,是不理性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信仰逐渐摆脱浓厚的迷信色彩,进入“去魅”阶段。时至今日,人们所谈及的信仰不再是纯粹的非理性信仰,更多地从理性认知的角度追求高层次的理性信仰。理性信仰不仅仅代表着其信仰对象为理性,更强调的是其理性的信仰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理性与信仰关系的转变也包含了信仰内容的转变,信仰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宗教信仰,到理性信仰、科学信仰和社会信仰的转变,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这种转变更加明显了。

2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观念转变

一方面,信仰内涵的转变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上升为信仰,并且是科学的信仰,是理性信仰和政治信仰的统一,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另一方面,信仰内涵的转变也带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对作为指导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性和权威性也带来挑战。

社会个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不足和偏颇,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和掌握人民群众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必然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但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把握和理解却明显欠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宣传教育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宣传教育的形式化。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做的一个调研显示,73%的受访者认为,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形式化而不了解甚至比较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2013年教育部做的关于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显示,724%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帮助,但是效果不理想。二是社会个体自我学习和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被动性。亚里士多德曾说“知识源于好奇”,这里的好奇不仅是心理学层面的好奇,更是深层上体现了人的自由,以及追求和主动的态度,这种好奇是精神主动创造和追求的力量,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是,普通民众甚至是大学生都没有去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好奇心,没有去学习和认知的主动性,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的理论,是只有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才应该感兴趣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甚至会对其形成错误的认知。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理论依据

信仰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任何社会现象都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把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其信仰内容,而马克思主义是以反对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存在。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由知识形态转化为信仰形态,由外在认知转化为内在行动。知识是客观的,信仰却带有情感体验和主观价值,即使是理性信仰,也明显带有价值评判。要实现知识形态到信仰形态的转变,就必须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主观与客观统一于实践、真理和价值统一于实践,因而只有在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从知识形态向信仰形态的转变。正如列宁所说的:“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他的那一点的联系的世界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定义’中去。”[5] 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实践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由知识形态转化为信仰形态,进而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由外在认知转化为内在行动。

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既是作为社会性个体的认知转化过程,也是一个现实的实践过程。因此,要探究其养成规律,就必须掌握关于人类认知规律的知识以及人类实践行为规律的知识,具体地讲,有以下三个方面:

1“信”和“仰”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为探究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过程提供了方法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从辩证法来看待信仰养成,必须搞清楚“信”和“仰”、信仰养成过程诸环节之间以及养成过程中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其中,“信”和“仰”的辩证关系是最基础的。可以发现,“信”是“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信”是“仰”的前提和基础,“仰”是“信”的方向和目标,实现“信”是到达“仰”的必要条件,信仰养成的实质是达到“信”的基础上把“信”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仰”的内容的过程。

“信”是信仰养成的基础,如何达到“信”,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规律性认识,但是,让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依赖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习和认知。“仰”是人们认知的目标和目的。当然,从“信”到达“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很多环节。

2知行理论

信仰不仅涉及所信仰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与信仰主体的利益和价值需求紧密相关的,信仰养成过程就是主体在实践中树立其价值观的过程。因此,信仰养成过程的实质是信仰主体知、行、意相统一的过程。

知行关系的最初观点主要是先知后行并且重行轻知。孔子指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体现了儒家重行轻知的观念。虽然如此,但是,人们更多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这种知行合一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本体论的刻画。苏格拉底有“德性即知识”的著名论断。王阳明的核心学说之一就是“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而且,“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6]知行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体现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实践。马克思主义更加注重实践的决定性作用,正如在马克思所说的“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4]如何达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从认识产生的角度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而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的是理性认识。那么如何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换言之,如何达到知行合一呢?一种观点是“深知而与行合一”[7]。根据知的程度可以把知划分为浅知和深知,根据行的性质可以把行划分为被动行和自觉行,这样知行的关系就可以组合为四种,即浅知而被动行、深知而被动行、浅知而主动行和深知而主动行。我们所寻求的知行合一必然是深知而主动行,或言之“深知而与行合一”。因此,要实现知行合一就必须实现深知,实现主体的能动的行动。深知是对认知的要求,主动行则是对行为主体能动性的要求。

3涉身认知理论

涉身认知的核心观点就是人类心智和认知过程都是涉身的。正如MerleauPonty所说:“我们说人类之所以有‘行为模式’,是因为有身体这个奇异的对象,它使用自身的某些部分作为世界的通用符号系统,通过身体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无所拘束’地‘理解’它并且发现其中的意义。”[8]我们通过身体与外在世界直接进行交互作用,进而形成认知和思维活动,因而感知、陈述、行为等赋予外在世界以意义的同时,自身也通过外在世界获得存在的意义。在涉身认知理论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就是作为物理实在的身体与外在世界的交互作用。在涉身认知中,身体并非是一个心灵的载体或容器,而是一个能够与外在世界相互建构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认知主体,具有能动性,且能够不断地自我进化。因此,在涉身认知理论中,身体尤其是生物性身体也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主体的认知基础,是完成主体初级意识活动的前提。但是,生物性身体并非涉身性的全部,与境中的身体,即与外在世界交互作用的身体,才是涉身性概念中“身”的内涵和本质。因此,在主体认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不仅仅是生物性身体,而是一个与境中的身体。作为与境中的身体,其认知过程也受到外在的自然物理环境和文化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除了通过与身体的互动来影响涉身认知以外,外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弥补了身体性功能和认知的缺失,使得不同身体认知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认知和思维的趋同,为广泛的社会互动(比如政治信仰和社会运动)提供基础条件。”[9]

由此可见,涉身认知的关键就是,把认知看做一个身体与自然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不断互动的过程,因而人类的认知过程具有身体性、情境性、交互性和社会性。认知是信仰的基础,信仰养成必然也要遵循人类认知的规律,即信仰养成过程也是基于生物性生命个体的基础上情境性、交互性和社会性的综合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规律

基于 “信”与“仰”的辩证关系、知行理论和涉身认知理论,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可分为识、思、信、仰、践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具有递进关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实现每一个阶段的途径分别为学习、批判、深知、遵循和行动。

1通过学习达到“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源泉,没有理论的学习,便没有接下来的信仰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就不能形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就是获得马克思主义信念内容及理论知识的过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在于首先摒弃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偏见,从知识获取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感性认识,即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以及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的,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10]

2通过批判达到“思”

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感性信息仅仅是人类认知的开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11]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由对理论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需要“理性思考”,即批判性思考。这种批判性思考具有两个层面:一方面,从认识客体角度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就具有批判性的特征,它本身就是发展着的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来认识和思考马克思主义。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2]因此,要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就应该是一种批判性反思,在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具体的经验和实践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从认识主体角度讲,真正获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过程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学习—反思—再学习—再反思的不断运动着的过程,是认知主体不断完善自我认知知识的过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我们到达深知的过程,即思考是到达深知的根本途径。如果没有反思,就无法对马克思主义形成科学的认识,根本就无法谈马克思信仰的养成。

3通过深知达到“信”

在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深知,即不仅仅是作为知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形成科学认识,而且成为一种体己的情绪认知。作为信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而且还是一种情感依赖。如何由知识状态的理性认识转变为信仰状态的情感认知,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对客体(信仰对象)形成深知。所谓深知是指能够和行合二为一的认知,既包含认识,也包含行动,更包括作为完整的人的不可分割的非理性因素,如意志、心境、情绪等等。因此,深知不仅是知,而且是把知转化为行的过渡阶段。即它既是区分知与行的基础,同时又是把知行结合起来的基础。换言之,深知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观点、方法和立场内化为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

4通过遵循达到“仰”

深知是把马克思主义内化的基础,而“仰”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自我价值观并作为行为规范加以遵循的过程。这个过程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思想上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和理想指引,在行为上,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13]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信仰的真正养成,不仅仅是把信仰内容作为真理来对待,更主要的是把所信仰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精神支柱。其实质是:信仰是实践主体的精神力量的体现。因此,要达到“仰”,就必须在对信仰内容形成深知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能动地在思维和实践过程遵循信仰内容。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和精神支柱。

5通过行动实现“践”

理论并非目的,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归宿。马克思曾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在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4]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仅存在于信仰者的精神领域,也体现在信仰者的革命实践活动和无产阶级建设实践中,在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才真正地拥有改造世界的力量。信仰者在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个人的自我革新和对外在世界的改造时,真正地将理论及其方法论等作为引导自身思维和行为的坐标和准则,在这样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仰”才得以确立。

一方面,这五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关系,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即学习是批判的基础,批判是深知的基础,深知是遵循的基础,遵循是行动的基础。由此,通过学习到达“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开始,而通过行动到达“践”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另一方面,这五个阶段又是相互渗透的,例如,通过批判到达“思”,在批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渗透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同时,批判的过程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信与不信的划分,而对于信的内容的思考是制定实践目标和计划的依据,直接决定着行动。因此,这五个阶段和过程在具体实践中是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

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机制有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内在养成机制主要是指作为信仰主体的现实个体的人发挥主体能动性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外在养成机制主要是指信仰主体所处的生活世界(自然和社会的)各因素对信仰养成的影响和作用。

1内在养成机制

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在养成机制主要是指作为信仰主体的现实个体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一方面,现实个体的人的主体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主体能动性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的每一个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信仰养成过程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实践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人们是通过身体与外在世界直接联系,产生认知和思维活动,身体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到了基础作用,身体活动完成了初级意识活动,而信仰是建立在初级意识活动基础上的高级意识形式。因此,信仰养成,同样重视信仰者能动或主动的涉身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过程中,作为信仰主体的个体,应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主体能动性,从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批判性思维养成等方面加强自我培养。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吸收消化其中的立场、科学方法论后,信仰者将其内化为自己言行的规范原则,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实现对个人的自我革新和对外在世界的改造。用批判性思考,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最终实现信仰与人的有机结合。

在信仰养成的每一个阶段,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在通过学习达到“识”的阶段,主体能动性体现在认知主体排除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先有观念,对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知识进行系统认知,这个阶段主体能动性表现为“摒除先见”。这里的“先见”既包括所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偏见,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机械理解。在通过批判达到“思”的阶段,主体能动性体现在认知主体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知识中的合理性因素和不合理之处,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扬弃”。因此,这个阶段主体能动性的表现形式为“扬弃”。在通过深知达到“信”的阶段,主体能动性体现在认知主体基于前一个阶段扬弃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持有积极的认可并“接受”的态度,这个阶段主体能动性的表现形式为“接受”。通过遵循达到“仰”的阶段,主体能动性体现在认知个体由思维到行动的转化,这个阶段是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升华阶段。因此,这个阶段是有意识地把思想转化为物质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阶段,其面临的主要困境就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而这一鸿沟是先天的,是必然的。这一阶段的主体能动性表现形式是最为根本的,是“主体意识”,要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意识到思维到行为的转化,意识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通过行动达到“践”的阶段,主体能动性体现作为行为主体的选择性和能动性上,这一阶段主要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是信仰确立的过程,因而这个阶段主要就是“主体客体化”。

2外在养成机制

涉身认知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人类认知离不开生物性、生理性和社会性有机统一的身体及其与外在世界交互作用。同样,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在信仰主体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也不能离开信仰主体所处的“与境”,即信仰主体所处的一定的自然的、物理的环境,以及社会的、文化的环境。尤其是作为理性信仰和政治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更是离不开信仰主体所处的“与境”。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而言,社会的、文化的环境比自然的、物理的环境更为重要,其作用更为突出。这里的社会的、文化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国家、政府、民族,学校、家庭、社区、单位等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的影响要素。在信仰养成的每一个阶段,信仰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都对这一阶段的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今中国所面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惑,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文化的环境变化。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列负面效应,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信仰教育的确实、网络技术的发展等等,都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提出挑战。因此,要养成马克思主义信仰,首要的任务就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加强政府、学校、团体以及家庭等各个层级、各个环节的相互分工和协作,而这种分工和协作在信仰养成的各个阶段又具有不同的体现。例如,在通过学习达到“识”的阶段,国家政府的作用在于引导,学校是这一阶段的主体,其作用在于传授知识,即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传授给每一个学生。社会文化环境对信仰养成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长期参与了信仰养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优化信仰养成的外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是养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国应该坚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社会舆论引导,学校创新信仰教育模式,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统筹经济均衡发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等。

总之,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过程中,内在的养成机制和外在的养成机制,即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影响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外部环境的仅仅影响,同时外部机制运行的顺利与否也直接影响着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五、结 论

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是一个过程,不能期望一蹴而就,是世界塑造主体、 主体改造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一方面,信仰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身也不是僵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科学的信仰,反对信仰中的盲目迷信,重视批判性思考,其实质就是尊重历史事实的实践反思;马克思信仰养成是在个人活动和社会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感知实践外部环境与精神内在认知的偏差,以批判性思考作为思想武器,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认知、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身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革新的过程,只有这样,信仰者所养成的马克思信仰才能更臻完善。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701

[2] SE斯通普夫, J.菲泽西方哲学史[M]匡宏,邓晓芒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114

[3]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659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61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9

[6]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M]吴光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

[7] 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150

[8] Merleau-Ponty,M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M] London :Routledge,196267-68

[9] 周昌乐作为认知手段的隐喻及其涉身性分析[J] 心智与计算, 2008,(3):272-278

[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

[1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81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0

[1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

(责任编辑:孟 耀)

作者:李淑英 邹巍

马克思信仰思想分析论文 篇2: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

[摘 要]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现方式和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当今世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就是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一方面,它给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带来种种矛盾和挑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在文化全球化中实现着新的推进。我们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寻找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对待文化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正确回应态度,最终形成全球化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15-06-05

[作者简介]钱秋月(1980-),女,山东聊城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纵观当今时代变化,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有些学者直接把这个时代称之为“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本质是经济的全球化,不过“全球化”作为一种改变现状的变化范式,显然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政治或社会现象,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的就是文化的全球化。因为,作为精神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最为微妙和复杂的信仰问题,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个体确认和接受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信仰。另一方面,信仰可以说是某一特定社会文化传统在人们精神世界的内化和凝结。自马克思主义信仰传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与不同时代的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当今时代的文化全球化,一方面给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种种矛盾和挑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在遭遇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着新的融合,寻找着新的生长点。所以有必要考察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

与一些西方学者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一种新宗教”的曲解有着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信仰完全不同于宗教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价值精神、崇高理想的认同和坚信。一般来说,信仰主体对信仰对象的坚信不疑和自觉追求是主体在一定的主观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主观认识经过实践检验,有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宗教信仰直接利用和夸大未被证明或根本不能被证明的结论,使之成为某种本源的、超越于人的认识之上的东西,并对它绝对相信,甚至是盲从、迷信,因而是非理性和非科学的信仰。纵观整个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既是人类理论史上的一次飞跃,又是信仰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科学信仰的马克思主义互相支持,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使之成为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集中体现为对科学共产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既是一种未来美好的新社会制度,也是对这种新社会理想的追求和信念。所以,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政治信仰,而坚定的政治信仰对于一个国家、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现方式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土化、民族化和内化。具体而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应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就知识层面而言,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体系的大众化、民族化,即以富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形式和文化意蕴进行形象化的传播和发展;就实践层面而言,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体系的时代化、实践化,即结合时代主题和传统习惯运用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内涵的这两个层面是统一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相互补充、相互支持。

从必然性上看,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需要一个民族化和内化的过程,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作为信仰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品质被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P11),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的精辟阐述,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是僵化的理论体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解决新问题并发展着自身。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完全不同于宗教信仰对信仰对象高大神圣、完美无缺的形象塑造,它科学、理性、健全,开放而不封闭。可见,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需要。

从必要性上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确实存在着一个信仰民族化和内化的过程。人类信仰具有普遍多样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与中国内在的文化、信仰相融合,才会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回顾历史,绝大多数先进知识分子最初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出于国家利益或民族命运的考虑,打破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拯救民族危亡,这一过程必然也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在新的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仅需要经济、政治、军事的强大,还需要在文化上成为强国,需要民众坚定的科学信仰和共同的价值观念,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就其本质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不仅是信仰、信念、意识形态中国化的问题,更是一个如何在时代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更好地坚守和坚信科学共产主义信仰的问题。首先,就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来讲,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其本质要求,但是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在不同的国家会遭遇不同的国情,而且革命有高潮也会陷入低谷,只有使主张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符合历史和人性追求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过程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其坚定的信仰,才能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其次,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来看,当今时代各种不同的文明冲突和交融,在其中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信仰层面的中国化,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前苏联正因为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才给资本主义的倒退提供了机会。

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唯有如此,才能凝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的精神共识和信念支持,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一种落到实处的现实力量。任何信仰都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观念和行动,是从观念向行动的转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信仰层面的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并不能被仅仅理解为一般知识层面的本土化,而应是马克思主义在信仰层次上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融合。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在参与时代发展的同时,还要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其价值指引和意识形态引导的作用。这种引导要被广大群众接受,首要前提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普遍确立,从少数人到多数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最终使马克思主义因人们信仰而得以传播、继承和发展,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土化、民族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如果没有这种信仰的确立和指引,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可能会遇到极大的困难而举步维艰。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总而言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并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所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既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诉求,又是其向深层推动的客观需要。

二、文化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全球化是当今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无法绕开的话题。可以说,21世纪的今天,文化的全球性流动在不断塑造和重新塑造着当今世界,而且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直接、更迅速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过,文化全球化涉及比较隐秘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等与信念、意识形态相关的问题,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总的来说,有关文化全球化的种种辩论可以分为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股文化交流和全球意识的浪潮,有利于引进和传播全球发达地域和民族的先进文明;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文化力的强弱不同,会导致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的现象出现。这两种观点造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心态,“西化论”和“国粹论”。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后这两种心态就一直存在,但更多时候是这两种心态此起彼伏,在不同时期、不同群体中轮流变换其存在形式。从普遍意义上讲,这两种对待文化全球化的观点和心态是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对文化全球化的正常反应。但是,我们要想充分地理解文化的全球化,必须超越这种二分法,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其实是两种趋势的共存,而非两种极端的区分。分析文化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影响也是一样,我们应在超越二分法的基础上对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做全面的剖析。

(一)文化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带来的挑战

我们知道,文化全球化是资本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文化全球化中并没有出现像经济全球化在经济生活中导致的一体化、同质化,但是在文化的全球流动和全球扩展中,确实存在着极少数发达国家在以多种方式推行与他们利益一致的文化扩张。文化的全球性碰撞、较量、矛盾、冲突将会普遍存在。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民族传统和意识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其中,文化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是通过破坏信仰存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环境造成的,这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形成了挑战。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众化、民族化进程造成了挑战。所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众普及,所谓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民族化则是指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符合民族的语言和思维方式,以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前者强调了信仰中国化的主体,后者强调了信仰中国化的形式。文化全球化首先是碎片化了大众主体,其次是消解了民族的意识和存在感。不管文化全球化如何诉说自己的积极意义,但是不可否认,文化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传播和交流这一事实本身不只带来了一种全球文化景观,使得生活方式和日常消费日益趋同化。更为棘手的是,西方国家利用其在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加强了对其他民族国家思想、文化的渗透,在全世界倾销其价值观念和欧美中心主义意识形态,严重冲击着其他国家原有的意识形态。

具体来说,首先,直接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其在本质上一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其全球范围资本利益的最大化,除了采取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外,还利用信息全球化的特点,竭力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社会主义国家,鼓吹资产阶级的极端个人主义,否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通过动摇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达到资本主义体系控制和支配全球的目的。所以,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进程也必然受到威胁。

其次,挑战了科学共产主义信仰的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灵魂是坚守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现实运动。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各种社会思潮既隐蔽又鱼龙混杂,其中有资本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假共产主义的、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的等错误思想混淆大众的思想意识,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再加上全球消费主义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金钱获得和物质享受,人类社会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不断被淡化,所有这些必将对共产主义信仰造成不容忽视的冲击。

再次,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推进方式、控制能力受到冲击。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的灌输和教育等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现代信息的全面覆盖使得早先采用的集中统一、自上而下的控制方式受到挑战。可以说,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传播模式,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方位、多渠道、更间接和隐蔽地传播否定性的观念,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难度越来越大。

最后,直接冲击文化的民族性,消除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依据和根基。文化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的,根源于民族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经济生产。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文化全球化存在着文化一体化、同质化倾向,对文化的民族性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全球化也冲击着民族文化存在的经济根基,特别是在一些历史悠久的不发达地区和国家,很多体现民族特性的民族技艺、民族习惯等难以生存下去,最终渐渐消失。不只如此,文化全球化在共享着世界文明发展成果的同时,冲击和淡化着民族国家意识,泯灭着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第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代化、实践化进程带来了挑战。时代化的目的是要吸收时代中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实践化旨在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变成大众身体力行的现实力量,它们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前者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时代的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后者则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群众主体实践的结合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

首先,文化全球化使得我国在短时间内涌入大量的信仰和思潮,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直接阻断了一直在进行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原有进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纵观历史,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一直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从意识认同到信仰融入,代代传承,逐渐成为我们民族信仰的一部分。可是,在文化全球化传播过程中,凭借强势文化的西方国家,依仗其发达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侵蚀着不发达国家原有的文化和信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价值观走向。这种多元文化中夹杂的新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备受新生代青少年的推崇。这些直接对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带来冲击,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进一步融入产生威胁。

其次,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属于日常生活领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生活资料使用和消费的观念和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全球化过程就是以各种类型的商业形式为载体的消费文化日益兴起和流行的过程,它以广播、音乐、影视、运动、时尚服饰、快餐饮食等形式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最终改变着日常生活领域主体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挑战手段隐蔽,来势凶猛,就目前的情形看,附属在资本身上的文化往往能传播到资本所能达到的地方。

最后,对信仰主体的行为选择产生消极影响。信仰主体的行为选择其实是一种价值抉择和博弈,是建立在理解、情感、认知的基础上,易受社会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文化全球化追求的是超越本土文化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具有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多元化和隐蔽性等特点,是多种可能信仰和思潮的总和。如果不能对信仰主体进行有效的指引,势必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造成不利影响。

(二)文化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带来的机遇

虽然人们对文化全球化褒贬不一,但是,这一过程本身的确给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提供了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视角。就文化本身而言,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岁月残留物,而是全球和地方、现在与过去积极融合和杂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借鉴和模仿本身就是一个现实的过程,各国民众对文化的接受也并非被动而消极的,总是在一个业已存在的文化背景中挑剔性地接收新鲜的文化信息,所以,文化全球化并不必然会对我国的传统、信仰和意识形态造成毁灭性影响。其实,对文化全球化的害怕只是对自身文化不自信的一种表现。从历史的角度看,自古中国文化就是在不断地与外邦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进行文化创新,并使之融入文化传统之中,可见中国历来对各种文明、信仰均持开放的心态。只是,与历史不同的是,今天的文化交流和传播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容量进行全球扩张,而且这是谁也无法阻挡、无法改变的扩张。具体来说,文化全球化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发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活力。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对26种文明发展和衰落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文明的生长并非源自人类拥有的生物天赋和所处的地理环境,而是由于这个文明社会对于某种特别困难的挑战进行了成功的应战,挑战可能来自自然环境,也可能来自其他文明的侵袭[2](P186)。也就是说,对汹涌而来的文化全球化的恐惧只会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危机,只有客观看待它,并积极应对其挑战,才可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而不是渐渐失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3](P82) 更重要的是,实践证明文化全球化并不必然会导致全盘西化,反而可能会更加提升我们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重要前提之一。

第二,注入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新需求。文化本身不是消极的受体,而是一个积极的过程,是跨地理和历史的全球观念、意识等的交流。汤普林森认为:“全球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促进了更多的有形的流动性,但它对文化影响的关键之处在于地方性本身的转型。”[4](P40)也就是说,当代人们并不只是在体验单一的地方文化,而是越来越熟悉其他文化的存在。没有哪一种信仰能够超脱世外进行纯粹回归,都面临着文化全球化的自觉再造。在这一过程中,结合文化环境的世界化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民族文化、西方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指引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符合现代文明发展潮流的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这是必然选择。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注入了新的动力和需求。历史就是这样,一次一次新的实践需求催生了新的发展。没有发展,无论怎样先进的文化都会逐渐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其实,挑战孕育着机遇,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立场和方式对待文化全球化。对挑战望而却步,不能积极应对,就会使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逐渐被阻断;对机遇不敢触碰,因害怕而回避,也会使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失去生机。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对文化全球化的正确回应

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无法回避。我们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持有正确的态度。

首先,要摆正态度和立场。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不同于一般的信仰内化,它关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问题。置身全球化的进程,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的勇气,紧抓时代实践和世界发展潮流。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总结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建的有史以来最为科学、健全、崇高、进步的信仰形式。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流信仰,并不是强力灌输,而是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的满目疮痍的旧中国,面对民族的生死存亡上下求索,无数的努力归为失败后,为救国图存寻找新出路的历史选择;是中国人民在经过了百余年的社会动荡、精神危机和生活不安后蕴含着巨大信仰热情的自主选择;是中华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危机的时刻,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饱含强烈信仰渴望和精神寄托的坚定选择。不过,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受到某种程度的冲击,特别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和科学共产主义信仰的挑战。邓小平曾指出:“国与国的情况有很多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发展体制。当然,我们要研究他们的经验,但是不能简单地吸收别人的经验,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决定。”[5](P96)所以,今天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进程,一方面要立足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和实际,另一方面要吸收文化全球化中的优秀文明成果,最终形成全球化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其次,要上升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和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重要方式。费孝通先生曾讲过,“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6](P338)。当代中国文化必须经过文化自觉的艰巨过程,才能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实现文化自信。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是如此,必须经历自觉和自信的过程,才能在文化全球化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其实,文化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形成挑战的根本方式,在于它凭借着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一体化,瓦解着普通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消解着其进一步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革命之初,老一辈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和自信态度对革命胜利有着重要意义,如毛泽东曾对斯诺这样说,他在阅读完《共产党宣言》等三本书后,“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7](P116),从此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没有动摇过;邓小平也曾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8](63)中华民族正是在这个伟大信仰的引领下,历经千难万苦终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这种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和自信在革命时代非常必要,在当今的全球化潮流的巨大挑战之下,也颇为重要。以文化全球化为时代背景,以自觉和自信为立足点,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是我们应有的正确回应。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六大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G].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 郭小凌,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英]约翰·汤普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 郭英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6] 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 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7]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 董乐山,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王家芬

作者:钱秋月

马克思信仰思想分析论文 篇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方法论思考

摘 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崇高的、现实的和践行的信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他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其方法路径而言,应通过促进大学生知、信、情、意、行的相互转化,逐步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

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作为科学,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信仰,它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奉和自觉追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确立程度如何,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他们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仅是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其方法路径而言,它是通过促进大学生知、信、情、意、行的相互转化,最终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因此,本文重点从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大学生知、信、情、意、行转化的角度,探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理路。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深层依据,信仰教育应为大学生奠定坚实理论功底和提供科学思维方式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这首先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本身有着科学的基础和来源。列宁说:“马克思学说是人类19世纪所创造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马克思主义是欧洲整个历史科学、经济科学和哲学的最高发展,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升华。其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按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最终达到改造物质世界的目的。列宁说:“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于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想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再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性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以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规律尤其是资本主义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和解释为基础而得出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一种纯粹道义上的谴责和语言上的诅咒,而是以一种理性、冷静、客观的剖析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宣告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也不是仅基于对无产阶级的同情和道义上的义愤,而是依据对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的揭示和把握。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时代主题的变化与我国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此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发展性。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把继承与变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向客观真理接近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表明,大学生只有透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将其信仰建立在科学的、先进的、可靠的基础之上。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却知之甚少,或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根本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不能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这容易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只能处于感性化的肤浅层次上,更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运用。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真正体验过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于自己的成长成才所具有的重大指导作用。

因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该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为其奠定坚实的理论功底,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方面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能正确把握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理论思维层次。另一方面,应以开放的态度、科学的勇气,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开展理论交锋和思想斗争,帮助大学生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比较、斗争中,分清正确与谬误,划清是非界限。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其次,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大学生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事物的本质,明确发展的方向。再次,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获取一个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因此,一方面应注意引导大学生确立以实践思维为核心的理论思维方式,为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坚持唯物辩证的思维理性,引导大学生经常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训练,为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扫除思想障碍。此外,还应坚持历史主义的思维原则,注意引导大学生学会以具体的历史的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正确的认识逻辑。大学生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对之深信不疑,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体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心,实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信念并转化为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现实的信仰。中国革命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客观基础。信仰教育应为大学生提供宏大的历史视野和深沉的时代情怀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现实的信仰。这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像宗教那样将世界划分为尘世和来世,把理想寄托于天堂乐土,以此来强调一种虚幻的、自欺欺人的安慰和自我麻醉,而是强调对现实世界的科学分析;并通过这种分析作出科学的预测,为人类指出了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和理想,激励人们为之奋斗。因而其精神价值是一种现实的、催人奋斗的力量。其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无产阶级现实斗争的需要。无产阶级作为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是最进步、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要求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并严格地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而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无产阶级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但如此,马克思主义信仰还为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使命指明了道路,展示了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激励着广大无产阶级为实现人类的最终目标而奋斗。再次,马克思主义信仰讲求现实的利益。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以往任何信仰

有一个根本不同,即过去的信仰都否认物质利益和尘世利益,否认个人的享受,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则把自己建立在物质利益基础上,强调无产阶级在现实斗争中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依赖于对现实的真切关照。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为了“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而是深入到政治运动中,运用这门科学理论去教育和唤醒广大无产阶级,使之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压迫,从而解放全人类。如果不把科学理论在著作中发挥出来,“人们就仍然不会真正清醒,多數人都得盲目摸索”。所以,判断一种信仰的价值关键取决于它是否提出或解决了当时最重要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系列理论成果,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也正是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不断实践,才使我国取得了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并由积弱积贫、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变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为世界所瞩目的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力量。”

因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从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出发,为大学生提供宏大的政治视野,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都是建立在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之上的,使大学生将社会主义的成就转化为在情感上的共鸣,并升华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崇高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理想和人文关怀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动力,信仰教育应为大学生造就一种自觉追求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崇高的信仰,这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把人和人类的最终解放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伟大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把无产阶级政党提高到解放全人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高度,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应然性中,对无产阶级政党所具有的先进性作出了完美的阐释,使人们能够从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作为中,选择和确定自己的政治取向和价值目标,树立和坚定对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信心,并同无产阶级的运动一起,构成历史发展的整合力量,去实现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自产生以来,已深入亿万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物的内心,引发了为人类解放而献身的崇高感情,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崇高业绩。涌现出无数值得人们永久敬仰的英雄人物,这些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光辉。

其次,马克思主义从“人始终是主体”这一基本的原则出发,全面论述了人的需要、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并由此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人学思想及其方法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所要解决的是一个对人和人类具有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的问题,即通过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世界的根本改造,最终达到对人的根本性改造,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人的发展问题、人的价值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实质所在。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来看,它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用一种批判的方式去对待任何现实和历史的社会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并把对现实的改造与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人的全面发展置身于历史的必然性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性体现和包含着对历史主体的终极关怀,它通过对人类前途与命运的关注,折射出对历史主体的人文情感。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着深刻的、对人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注,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得以确立并广为接受的内源力量所在。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把信仰教育与意情教育高度统一起来。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以及马克思主义者们的个人人格魅力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和熏陶作用,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关注人类前途与命运的崇高情感渗透进理论的讲解之中,以更好地达到理智一情感的心理结构的平衡,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坚强意志,铸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践行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向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要求。信仰教育理应为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实践锻炼和自觉践行的平台

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所以是践行的信仰,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一种虚幻的。自欺欺人的安慰和自我麻醉,而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信仰。马克思曾经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哲学时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式的理论阐发,而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性。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正是基于这种实践指向性,马克思主义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科学预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而且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为己任。马克思主义信仰自产生以来,亿万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物积极投入人类解放的伟大实践之中,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崇高业绩。涌现出无数值得人们永久敬仰的英雄人物。这些都闪耀着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光辉。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践行性表明,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通过纯粹的精神慰藉和理论推导得以确立的,而是将对象转化为活生生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确立的。因此,大学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深刻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只有参与实践,才能不断增强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能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积极引入并强化大学生实践环节,为大学生提供自觉追求和实践锻炼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情感,逐步培养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性。为此,应广泛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并在实践中促使大学生运用马克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

作者:靳玉军 陈 亮

上一篇:数字媒体下艺术设计论文下一篇:马克思逻辑分配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