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2024-04-15

现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及其现实意义(共6篇)

篇1:现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现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是为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谋利益,使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这是人们都公认的理论思想.但是,在现阶段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在新的实践中深入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这一实质性内容,这是人们始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今天,重新学习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这一实质性内容,对于我们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真正做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我们认真落实好“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这一重要思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 者:王晓平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300073刊 名:理论与现代化英文刊名:THEORY AND MODERNIZATION年,卷(期):2003“”(5)分类号:A849关键词:马克思人学 大多数人 社会主人 实质 现实意义

篇2:现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重视和挖掘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理论支持。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二重性、协调性、比例性、效率性、可持续性等全面、科学的经济思想,客观上要求我们从重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重视节约社会总劳动时间、重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协调性、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发展;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3-0014-05

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古典政治经济学将经济发展作为研究核心,内容涉及“富国裕民’等主题及劳动、分工、资本积累等手段的研究,也是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源头。但在后来的演化中,西方经济学开始局限于以生产函数技术分析为基础,忽视动态分析的经济增长理论。针对二战后众多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现实,许多经济学家拓展了经济发展的内涵,但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理论仍难以应对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发展难题。然而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上,已形成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思想,这应成为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国内探索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三种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了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丰富素材,国内学者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探索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思想。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者在探索经济发展时大多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探索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探索从研究方法的差异上主要可划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和逻辑,以柳欣、王璐等为代表。他们认为,马克思用建立在社会关系之上的社会剩余分析方法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柳欣认为,马克思在继承斯密、李嘉图分析传统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总量理论体系来解释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二种模式主要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以孟捷、赵峰等为代表。孟捷以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产品创新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重要力量”为假设,认为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存在逻辑上的缺陷,探索了如何在考虑产品创新的基础上重新构造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模式,以进一步完善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赵峰认为,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不仅探索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而且敏锐地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包含的深刻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他借用新古典经济学均衡思想,通过对前提假设、基本结论和劳动分工理论的探讨,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转换成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论证的结论是:劳动分工是马克思再生产的前提,同时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分工是矛盾的统一体,三者统一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史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第三种模式是运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模式,主要以贾根良为代表。贾根良认为,亚当?斯密开创的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经济均衡和经济演化两部分,前者经过李嘉图、马尔萨斯、约翰?穆勒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以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其分析特点主要是,“经济学家们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三项基本假定:经济人(给定)的偏好、生产技术和制度约束、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研究)人们如何在给定的机制下相互作用,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后者经由马克思发展形成了经济演化的路径。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的不均衡过程,他以分工概念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技术变迁,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自于技术变革和企业重组的竞争,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和动机下,形成了资本主义长期的增长潜力,通过不可逆的、虽非长时间持续出现但却以审慎步骤进行的技术变革和创新,走向不均衡和不平衡。因此,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报酬递增导致资本主义内在演进的宏大理论体系。国内学者借鉴各种经济学思想和方法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进行探索,推动了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重新认识。但如何将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相结合是当前我国经济学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全面充分理解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是突破这一重大课题的前提。

二、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明确表示,“我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因此,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从横向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运动规律,从纵向看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过程和趋势的规律,从总体看是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内涵博大精深,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思想

二重性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也是对现实经济现象、经济过程的客观反映。“马克思方法的精髓是应用唯物辩证法揭示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矛盾二重性学说”,“矛盾二重性不仅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且存在于构成客观事物的要素之中。”具体来说,商品生产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也决定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一方面是一般的劳动过程,是使用价值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二重性表现在:一方面是创造社会财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社会生产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其发展趋势。马克思运用二重性原理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机制是社会分工协作与技术进步相互作用:一方面,分工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又促进了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另一方面,企业内分工与社会分工的相互促进导致了产业和社会结构的演进,内在地蕴含了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力发展机制。其次,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受社会生产关系制约的特征。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分工和技术发展过程受制于资本增值的根本目的和动机。资本追求增值的目的和外在竞争压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社会分工和技术进步,体现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和创新机制,而这一矛盾又决定了资本积累机制。再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既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不稳定性甚至经济危机的趋势。一方面,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由于激烈的竞争,单个资本获取的超额剩余价值都是暂时的,追求长期超额利润的动机决定了资本集中和形成垄断的趋势,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的发展,而垄断意味着社会资源的社会化控制及更多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成为资本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资本集中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增多,资本的有机构成也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手段与经济发展目的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些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形态会呈现出不稳定和稳定交替的现象,甚至导致经济危机等经济周期现象。

(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例性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并论证了“资本主义不协调发展”的命题,发现不协调发展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同时探索了关于现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规律问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比例性的论证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在微观层面上,马克思主要从单个生产者出发进行论证。第一,单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协调性和比例性是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单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协调性和比例性。商品中凝结的劳动能否得到社会认可,一方面取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商品中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生产部门进而在各种商品生产上的配置比例,这一客观要求贯穿于商品经济的各个层面和整个过程。第二,单个企业资本或部门资本运动的协调性和比例性。这一客观要求贯穿于单个资本或部门资本运动的全过程。具体来说,企业资本生产中使用价值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投入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配的比例与协调问题等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微观层次上对比例性、协调性的客观要求。产业资本运动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资本职能形式必须依次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再转化为商品资本。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必须依据社会客观的需要比例划分为三种形态,分配于三个阶段上。如果背离产业资本循环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变化的比例性和协调性的客观要求,或在某个阶段、某一职能形态上发生阻碍、中断,都无法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目的,从而否定其自身的存在。资本周转理论则论证了单个资本在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受到劳动时间配置的比例性和协调性的客观约束。从宏观层面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被认为是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最集中的体现。马克思通过划分两大部类及对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经济发展思想。主要包括:第一,社会总资本各组成部分比例分配的客观性。第二,社会总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实现是整个社会总资本生产的平衡性和持续性运动的前提。马克思强调了整个社会总产出与总需求在使用价值量上的协调和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生产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配置的比例性要求,这一规律是通过资本流动来实现的,内生于资本增值的本质。

(三)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

马克思经济发展的效率性思想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社会总劳动时间的节约性使用,即社会关系意义上的劳动的有效率使用。马克思认为,在商品经济中,能体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社会属性的只能是人们凝结在商品中并通过商品交换体现出来的抽象劳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经济思想中关于有效使用劳动的含义就包括两个方面:节约社会劳动时间及增加生产性劳动的同时减少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存在着节约劳动时间的机制,这就是价值规律,即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差别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经济利益及其在竞争中的地位,所以商品生产者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并扩大生产规模,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规避不利的竞争地位。而且降低劳动成本、节约使用劳动时间也是资本增值的内在要求,包括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机制、资本不断积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等机制在内的节约机制、资本循环过程中通过对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节约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机制等。同时,马克思在批判亚当?斯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概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是作为使资本能够形成剩余价值,因而能够表现为资本,表现为自行增值的价值的因素来为资本服务的劳动。”反之,则是非生产性劳动。马克思是从生产关系意义上区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非生产性劳动的增减完全取决于资本增值的目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复杂化,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经济特性越来越明显。非生产性劳动也越来越成为利润增加的一个重要领域。按照劳动价值论思想,一些非生产性劳动成为不必要的劳动时间浪费,既增加了社会物质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原则。

(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思想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分析是辩证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资本主义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在内在矛盾的推动下可持续性与不可持续性的交替过程,但最终的趋势是不可持续、甚至趋于崩溃。具体来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历史局限性逐渐累积的过程。资本增值的本性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推动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人的发展,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另一方面,资本积累规律也决定了其后果,即资本家的财富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大规模积累共存,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同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服从于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根本目的,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无止境攫取、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漠视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产生的不可持续现象。

(五)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

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是马克思对经济发展思想的重大贡献。迄今为止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分析都是以强调静态均衡为特征,反映了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机械的、静态的和封闭的世界观。而马克思的经济发展思想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是用发展变化的观点与方法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马克思经济发展的动态性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马克思是用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和过程。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时指出,“只要它(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在状态或只是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在内在矛盾推动下的动态演变过程。第三,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总是在内在基本矛盾

作用下,呈现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的周期性动态特征。

三、运用马克思经济发展思想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尽管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都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因此,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思想完全可以用来指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伟大实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机制仍未形成。因此,只有以马克思关于经济发展的科学思想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一)兼顾生产力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按照马克思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思想,经济发展不仅是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后者更强调人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既要强调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殊矛盾,又要重视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当前,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机制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制度已基本确立,但这一体制需要不断结合我国新的社会实践和时代特征进行完善。因此,一方面要强调发展,继续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进程,创造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结构的协调性、发展趋势的稳定性,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前,主要的任务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借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继续通过深化改革化解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建立起大多数人参与经济发展进程、大多数人民群众受益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重视节约社会总劳动

目前,很多学者强调的有效率使用资源是指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的有效使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由相对价格表示的稀缺性来提供信号以引导资源配置的。与这些资源本身的供给量、经济体系需求量密切相关的是一种纯粹技术上的表达,与社会制度没有关系。这种效率思想无法科学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运动的本质。马克思强调经济发展要节约社会总劳动的思想是建立在社会关系分析的基础之上,其节约社会总劳动是指整个社会劳动者劳动效率的提高,要尽量减少非生产性劳动的浪费。因此,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规范和引导,减少如商品广告营销、过度包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非生产性劳动,将经济发展真正转变到依靠提高产品质量及产品技术含量的路径上来。

(三)重视各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马克思指出,整个社会劳动时间按照社会分工在各部门的按比例配置是制约整个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客观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市场按照价值规律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已经充分发挥作用,但同时,包括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粗放式发展模式等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矫正,这说明市场经济在解决经济发展方式上是失灵的,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信息问题,存在着激励制度的严重缺陷等。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机制外,更要重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规划和引导,特别是通过法治建设、科学的规划决策机制和程序的建设及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四)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内在地决定的,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不可持续的现象是由资本关系及资本全球化本性决定的。因此,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注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形成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的市场化补偿机制和社会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形成经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机制。

参考文献:

[1][2]贾根良,发展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23,37

[3][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11,16

[4]杨志,论资本的二重性――兼论我国公有资本的本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423

[6]贾根良,西方异端经济学主要流派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5

[8儿美]塞缪尔?鲍尔斯,理查德?爱德华兹,弗兰克?罗斯福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9]杨文进,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增长之道――兼论“节约悖论”的破解[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篇3:现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内涵

首先,“现实的个人”是感性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在批判以往哲学家的“抽象的个人”或精神性的个人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说“现实的个人”是感性的个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现实的个人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存在物。第二,“现实的个人”从事各种感性活动,并把外界各种感性存在物作为其自身活动的对象。其次,“现实的个人”是整体意义上的个人。这是与马克思早期把“个人”理解为二元论的个人概念相对立而言的。早期,马克思通过个体性和社会性相分离和对应的角度来理解市民和公民相统一的个人概念,不仅如此他运用这一独特角度来描述其想的实现了“人类解放”的个人。而这一角度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二元论色彩,这就使得其设想的“个人”概念也带有很强的二元论色彩。在1844年手稿时期,马克思虽然修正了这一做法,但在论及人的“类本质”的时候,却依然从个人的特性出发,用社会性(类本质)来规定“个人”并以此来考察人类社会历史。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颠覆以往自己的思考方式,把现实的个人是作为一个整体直接呈现出来。以现实的个人及其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作为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出发点。促使马克思从二元论的个人概念转向整体意义上的个人概念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从感性的角度来看待个人,并把“现实的个人”理解为处于某种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存在物,而不是把个人理解为纯粹孤立的个体。“现实的个人”具有个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相统一的属性。最后,“现实的个人”是具体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生命的个人”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具体的存在形式,是感性活动的具体主体。由此,“现实的个人”是具体的个体存在者。而对于费尔巴哈抽象的“一般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道:“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观念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与此相反,马克思却从物质生产地角度观察个人,这种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是“一定方式进行生产”的个人。

二、当代中国人的发展困境

为了适应本国发展的要求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国打开了国门,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这也促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当西方人陷入现代化带来的危害的恐惧之中而不能摆脱之时,中国人正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一系列丰富的物质生活,并憧憬着他们美好的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凸显了个人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能力意识,人们能够在一个相对公平、平等的环境下发展自我,社会活力得到空前增强。但与此同时,在中国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和其自身发展的代价,造成了当前中国人一些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一)理想信念的缺失。在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分配的调整,刺激着人们原有的理想信念。人们原有的信仰观念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以致原有的信仰价值体系的解体,而现时的社会一时不能提供新的信念和信仰体系,甚至西方的一些价值观念的冲击影响也导致人们的迷茫,这种情况下,人们在信仰上出现了“真空”。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刺激着人们对物质经济的追逐,而淡化了对精神生活追求。这种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而淡化对人精神方面的追求,导致了人们价值观念和信仰的片面化、功利化。

中国人既不要自己的传统,也不要西方传统的自身批判,而只是坚持走着实用主义的路线,成功学是当代中国真正的显学。而这种实用主义最终导致的是人精神追求的“空场”,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功利化。而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就是要克服这一切问题,因为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里的“全面”绝不能有个人信念和价值观的缺失,绝不是只会追求物质利益的“实用主义”的人。

(二)人的“物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以往的计划经济时期有很大的不同,经济利益和财富的获得不再认为是邪恶的和丑陋的,人们通过合理合法的劳动获取财富和收入是被国家和社会所认可和鼓励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已写入宪法,受到法律的保护。个人追求自我利益并使之最大化是尊重人性需求的一种行为,对这种行为的肯定成为激发个人潜能,促进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同时,也促使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物化”现象的出现。

人的“物化”主要指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商品、资本和货币等物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为人的需要的物化、人的劳动的物化、人的社会关系的物化以及“拜物教”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等。

三、“现实的个人”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

首先,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认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境遇。马克思认为,我们谈论的人是一定历史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所以,我们探讨人的问题,就要立足于现时代的社会生活,是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的问题。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而且在这一经济制度下,给个人提供了良好发展空间,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遇和条件,使得个人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和彰显。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中个人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个人在发展过程中,过多的看重和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人其他方面的发展,导致人发展的片面化和物化。而且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出现诸多问题,矛盾突出。面对这些问题,要求我们改变以往过时了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发展。这也要求我们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从实践出发关注现实的人的发展,以“现实的个人”思想统领我们发展的思路。其次,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为正确处理好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有效途径。要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白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尽管社会发展的最理想形态是共产主义,但这种共产主义是个人全面自由发展完成了的个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所指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在其实际意义指“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样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实现每一个具体意义上的现实的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一个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促进现实的个人的全面发展,这成为我们处理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落脚点。所以,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中个人发展的问题,就是要以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为指导,根据具体的历史的原则,实现正真的协调发展。

面对当今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也无法逃避,只有以更加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出现的问题,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和协调矛盾。这一切,都要求我们以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为指导,把现实的个人作为解决社会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起点和旨归。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95。

篇4:现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列宁;对外投资

中图分类号:A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68-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投资规模的日益壮大,各国都开始出现了研究对外投资热。马克思列宁虽然没有直接创立系统的对外投资理论,但是追溯他们的思想,不难发现有关对外投资理论的雏形,而这些思想理论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经济在高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对外投资领域也涌现出新的特点、新的变化,因此,认真分析马克思、列宁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研究对外投资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对外投资思想

马克思的对外投资思想形成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而这一时期正处于工业革命前后,工业革命的内在动力大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他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出发,揭示了资本的运动规律。归结其对外投资思想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世界市场和资本输出理论等方面。

1.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剧了对外投资的必然性。科技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而马克思对外投资思想正是建立在对近代科技革命发展的认识上,而产业革命是由蒸汽机、各种纺纱机、机器织布机和一系列其他机械装备的发明而引起的。它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得社会生产分工细化,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商品极大丰富,资本家再也不满足于本国市场,需要向外扩张,要发展他国市场,以寻求最大利润。科技革命促成了国际分工,而近代历史上的每次科技革命都赋予了国际分工新的内容和形式。马克思也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追溯到工业革命的始发地英国,由于技术革新,促使英国国内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社会分工的矛盾激化,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英国的工农业之间的社会分工必然要以跨越国界的方式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日益尖锐的矛盾,而科技革命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销售市场绝非本国所能提供的。故而引发资本跨界流动,即所谓的对外投资行为。一方面通过高技术含量产品向全世界扩散来推动国际分工,另一方面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促进商品、人员、技术、资本和货币的跨界流动,形成国际生产市场和国际销售市场。所以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的发展,通过对外投资以及引用外资,使得各国的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反过来也大大加剧了对外投资的必然性。

2.世界市场的开拓为对外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252。在这里马克思高度概括了世界市场的发展历程,强调了世界市场的开拓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性。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是建立世界性的生产市场和销售市场,而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只有不断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努力开拓更大的市场才能够与之先进性相适应。追其根源,世界市场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当社会分工跨出了国界,就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分工,所形成的市场就成为世界市场。马克思曾经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1]254。新兴的国际大市场打破了各国经济的孤立性和闭关自守状态,将世界经济置于一体化中。随着世界市场的壮大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资本家们活跃在世界各地,积极展开对外投资,所以说世界市场的开拓为对外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反过来,对外投资的发展又壮大了世界市场的规模。

3.资本输出是对外投资得以开展的重要形式。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资本的运动规律。他曾经指出,“过剩资本”是资本输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而资本输出则是过剩资本的必要出路[2]279。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直接导致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表现为相对人口过剩,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在造成人口相对过剩的时候也造成了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发展成为生产过剩危机,继而引发具有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即导致生产出来大量的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工厂、企业、商店破产,工人失业,社会生活陷入混乱之中。资产阶级不愿看到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资本过剩是通过经济停滞,破坏资本等方法来解决,同样也受利润最大化的驱使,故而引发资本对外输出。资本输出不仅很好地缓解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问题,而且落后国家的利润率又普遍高于先进国家的利润率,因为在那里资本少,地价比较便宜、工资水平低,生产原料可以就地取材。

二、列宁的对外投资思想

列宁的对外投资思想形成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他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阐述了对外投资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1.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高度发展,伴随着垄断组织在国内的统治,激化了政治经济矛盾。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从而加快了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也是资产阶级对世界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重要基础,虽然资本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就已经存在,但只有到了垄断阶段,它才具有重要意义。列宁曾经说过:“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3]626

2.对外投资是垄断过剩资本为攫取高额利润的重要途径。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时候,资本主义在少数国家中已经“成熟过度了”,“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已经不够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除了在国内通过国家政权、关税等政策维护其利润,还通过垄断过剩资本输出到他国,为了避免在国际竞争中与别的国家两败俱伤,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形成国际垄断同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的主要是在落后的殖民地国家,而落后的殖民地可以作为垄断资本的廉价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为过剩资本提供有利的投资场所,并而坐享因垄断过剩资本而带来的高额利润。

3.对外投资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进行剥削的重要手段。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就是货币资本大量积聚于少数国家,“于是,以‘剪息票为生,根本不参与任何企业经营,终日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级,确切些说,食利者阶层,就大大地增长起来。帝国主义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资本输出,更加使食利者阶层完完全全脱离了生产,给那种靠剥削几个海外国家和殖民地的劳动为生的整个国家打上了寄生性的烙印。”[4]落后国家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低,地价和劳动力低廉,生产原料可以就地取材故而就成了投资的最佳对象和场所,随着国际垄断同盟的不断发展壮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其他落后国家进行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投资中促进了落后国家的经济的发展程度,但是也加强了对落后国家的控制和剥削,使得他们本国的民族经济衰退,不仅从经济上剥削他们,而且从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控制他们,而这些资本输入国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人民则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进而日益沦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

三、马克思、列宁的对外投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外投资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而它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随着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对外投资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现在不仅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还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以及相互投资的新热潮,不管对外投资怎么变,我们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对外投资的二重性原则。

1.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世界的两大主题,政治经济发展格局都比较稳定,虽然资本输出国对资本输入国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剥削和榨取剩余价值,而对外投资是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经济工具,所以不能保证西方发达国家企图会通过对外投资的形式控制他国的经济命脉继而推行霸权主义,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在对待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和融入世界贸易中,掌握主动权,在与资本主义的交往、联系与斗争中发展和壮大自己,提升自身优势。

2.当代资本主义对外投资的好处,虽然可以使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新的投资渠道,可以获得比在本国市场更高的资本投资收益,以及使发达国家的企业走出国门、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实现全球化经营,但是对本国的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对外投资会导致发达国家自己的资本外流,而对本国内其他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来说会失去发展机会以及会减少本国资本的对内投资行为和投资能力。所以在对待投资问题的时候,应该处理好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的关系。

3.纵观当今世界上对外投资大国不外乎是些具备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拥有资本输入国无法比拟的融资渠道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优势,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像我国应该努力跨出国门,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在国际性的大舞台上,不仅可以积极争取更多的市场投资机会,规避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分散业务和市场风险程度,还可以努力学习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以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不断壮大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提升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5:现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剩余价值理论 共产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69-02

剩余价值理论被马克思发现后,给之前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无产阶级经济学的科学体系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完善起来。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和剥削本质在无产阶级经济学面前昭然若揭。剩余价值产生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它既是商品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消极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这是在社会主义背景下,必须清醒意识到的。

一、理论的创建和成型

马克思剩余价值既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凭空直接产生的,它是在以如下两个基础上产生和成型的:一是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的成果;二是马克思基于自身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长期观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运作体系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二、理论的基本内涵

1.价值与剩余价值内涵详解

自从人们认识到商品的价值之后,就开始进行商品交换,之前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依赖关系支撑的劳动的社会性,逐渐演变成基于物物交换的新型社会关系。劳动自身的社会性在第二大社会形态中,是以物物交换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并非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仰关系和血缘关系。然而,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的形成并不能依靠简单的、具体的商品交换关系。如果不把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进行分离,那么资本主义的生产就无以为继,这样一来人们就会发现通过自己的劳动并不能产生自身的使用价值,自身的使用价值只能通过交换得到的商品体现出来,使之具有社会性。一般等价物必须包含商品价值,这是物物交换的前提。

对于劳动者来说,交换只能在价值处于同一定量的条件下进行,才获取其他劳动产品。然而,我们再来看看资本家对劳动者进行无偿占有之后的情境,那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对于劳动者来说,交换不再等价,剩余价值开始出现。下面我就就从两个不同侧面对剩余价值进行分析:

其一,从经济上进行剥削,这种剥削是直接的。劳动者利用定制商品生产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以外的时间所创造的商品的价值,资本家没用从工资上进行体现,也就是说这部分本应付给工人的工资被资本家据为己有了。

其二,从社会关系上进行剥削,这种剥削是间接的。这种社会关系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商品的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劳动的社会性,它是以人与人之家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者受到资本家的剥削是双重的,也就说剩余价值具有双重性。这种特性可以追溯到劳动力转变为商标之初。原始资本积累的充满了血腥,从剩余价值的双重性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2.雇佣工的劳动与剩余价值真相揭秘

其实,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早在马克思之前,就已经将劳动视作一种商品。当用商品的眼光来看待人类劳动,那么劳动者从资本家手里拿到的工资就是他们通过工作交换而得到的价值。有人认为,在等价交换法则下,这个“价值”理应和劳动者到手的工资等价,这样一来从经济上对雇佣者进行剥削的现在就不存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乍一看上述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可是马克思告诉我们,如果劳动者在市场上公开出售自己的“劳动”这种商品,那么在有人购买之前,这种“劳动”的存在状态应该是独立的,可是劳动自身之于生产资料的作用是不间断的,因此独立于物质而存在是不可能的,其对象化的作用就是劳动产品。所以,劳动者的劳动在他们向劳动产品转化的过程中,已经和这种劳动产品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仅一字之差的概念,构成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个枢纽。对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概念进行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劳动力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是劳动者与生俱来、可被利用的,其存在形式是独立的。通过商品可以对劳动力的价值进行衡量,只要劳动者的劳动力得以维系,那么就不仅能生产出食物和资料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还能获得子女生活和受教育等的费用。作为价值的一种,剩余价值表现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生产者生产出的那部分商品价值。商品价值事实上物化的人类劳动的社会性,所以剩余价值也以另一种方式对人类劳动社会性进行了表现,劳动与价值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对应关系:抽象劳动——价值,具体劳动——使用价值,雇佣劳动——剩余价值。

3.三种“劳动”内在的逻辑联系

这三种劳动分别是指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以及雇佣劳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内在逻辑联系。“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基础和源泉,通过劳动这种手段,人类让自然界得到了改造,同时,劳动产生的使用价值是人类创造幸福生活的最基本手段。一部分人类活动是采用劳动的手段来实现自身需要的满足,另一方面,新的需求也会伴随着劳动的过程不断产生。这就是人和动物在需求上的差异:对于动物来说,其需求不仅简单直接还一成不变,自然需求涵盖了动物的所有需求;而人类的需求除了自然需求之外,还有更为复杂、更为间接、更富变化的社会需求,在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需求大部分表现为社会需求。对于劳动者来说,资本家获得其劳动力的同时就成为了资本家的受雇佣者,他劳动这种你源泉就全部出售给了资本家,以此还回来一些“事物”以维系自身再生产的需要。而对于资本家来说,他是雇佣者劳动的所有者,这就表示,在劳动创造过程中,雇佣者不断丰富的劳动力和创造力都进入落入资本家的“腰包”。所以,工人的劳动被全书占有、雇佣者本身也被垄断和占有,这就是以商品的形式向资本家转让劳动力的结果。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之于现实的主要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党和国家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改革开放即将进入“不惑之年”,人们思想上或多或少仍存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顾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一知半解甚至歪曲理解。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必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巨大阻力。基于现实,回首历史,我们发现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之于现实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马克思继《资本论》后,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好的公有制经济的建设,也就是将生产资料国有化,而国家权力以及生产资料社会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体征。

其二,“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句话充分解释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如此惊人的原因:那就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最后,“劳动创造出价值,剩余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对于劳动力劳动过程的注重,充分说明了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尊重。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以人为本”的思想都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绝对不能舍弃。尽管国际上还存在局部的冲突和动荡,但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我们应该将发展的最高标准定位于“以人为本”,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这也再次证明,整个社会发展得以持续,离不开马克思剩余价值这把理论钥匙。

总的来说,借助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将社会发展的规律展示在了大众面前,这不仅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找到了理论指导。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该理论进行拓展和补充,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篇6:马克思科学人学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关键词】人本主义人学观 科学人学观 实践 马克思

近几年来,在关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研究中,不少学者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中的“类”概念,人的本质命题为其理论依据,推论出马克思所坚持的是人本主义人学观。这种理论实质上是对马克思早期文本的误读,是将马克思在特殊语境和理论视角下形成的命题的一种泛化。为此,文本尝试从对马克思早期人本主义人学观的成因考察出发,揭示出马克思科学人学观形成的必然性及底蕴,并阐明其理论意义。

人本异化史观的建构及内在矛盾

马克思人本主义人学观的形成,直接起因于《莱茵报》时期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在这一人学观的理论建构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赫斯的经济异化学说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在理论逻辑上,人本主义人学观正好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法性。

费尔巴哈对初入社会的马克思的影响是两重的,一是通过颠倒的方法,使马克思实现了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使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异化史观。这是影响马克思的深层理论逻辑。特别是“人类”概念,它不仅使马克思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而且也关注人与社会关系的探讨。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实际上来源于费尔巴哈的人类概念。在《手稿》中,马克思也正是以此概念为出发点展开对社会主义的全面论证的。除此以外,马克思人本异化观的第三个逻辑构件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向共产主义的“复归”也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如果说马克思人本主义人学观的理论形成主要受费尔巴哈的影响,那么,“在他思想发展上开始把经济领域作为直接注意对象的这个转变关头,则从赫斯那里吸取了所有重要的论点”[1]。经济异化的思想,明显地受到了赫斯的影响,在《手稿》的“共产主义”一节中,马克思自己也承认他对私有制的批判是得益于赫斯的。马克思将赫斯的经济异化理论,结合黑格尔的劳动学说,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这使黑格尔哲学历史观上的劳动概念具有了新的内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人本主义人学观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语境。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人本主义人学观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理论矛盾,它的理论实质是一种隐性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话语。正因为如此,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马克思最终扬弃了这种人本主义人学观,建立了科学人学观。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人学观的建构是和人本异化史观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文已经提及,尽管马克思在早期以人本主义的逻辑思路为主线,但另一条从“市民社会”出发的逻辑也客观存在着,并与前一条思路形成潜在的对立。正由于理论自身的内在对立,理论与现实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为资产阶级说话的哲学话语体系既不可能真正寻找到无产阶级革命的依据,更不可能为无产阶级指出一条通向解放的道路。

正是由于理论自身的内在悖论,理论与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最终扬弃了人本主义人学观。马克思走上了科学人学观的道路。而今天当一些学者重新以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学命题作为自己的理论起点和重要理论依据时,不知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又走上了马克思已抛弃的老路上去了。

人本主义人学观的消解与科学人学观的建构

马克思人本主义人学观的消解是从1845年春天开始的。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逐渐意识到人本主义人学观的内在矛盾,认识到要改变人与物的颠倒关系必须废除私有财产,而“这种废除只有通过劳动本身才有可能,就是说,只有通过社会的物质活动才有可能,而决不能把它理解为用一种范畴代替另一种范畴”[2]。这种人学观解构的开始是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下的《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手稿。在书中,他指出:“谈论自由的、人的、社会的劳动,谈论没有私有财产的劳动是一种最大的误解。”同时,在对待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时,他不再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肯定其也是“创造私有财产的活动”[3]。在这样一种新的理论思路中,人类砸碎了自身的锁链,获得解放也就不再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应用,而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至此,马克思已经从新的理解视角来谈论人的问题,原来的那种人本主义人学观已经完全解构了。

马克思随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二篇著作中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它同时也标志着科学人学观的形成与确立。

首先,马克思在本体论意义上引入了“实践”范畴来确立人的本质,此处的“实践”是扬弃人本主义人学观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一个描述人与世界关系的范畴,它揭示出人与动物有本质区别。以实践作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除此之外,实践范畴使我们能够从实践的意义上去理解人的本质。它是马克思对原有的人本主义人学观的有意识的扬弃。

对人的实践本质的规定,只是从本体论角度区分了人与动物的质的差异。它以对人类历史的一般抽象体现出人类所有历史时期的本质特征。但如果马克思的科学人学观到此止步,它就无法达到对人的本质分析的具体化,正是基于这一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六条明确提出了“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这个命题是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提出的,它是对人的实践本质命题的具体化。这个命题的提出,使马克思对于人的理解真实地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和具体的社会关系中,不仅超越了人本主义的人学观,同时也为马克思的科学批判理论提供了生长点。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为了使人获得解放,就必须消灭私有制,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

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命题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科学人学观的最终形成与确立。它的科学性和解释力是人本主义者关于人的本质的命题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思科学人学观的底蕴及其理论意义

马克思的科学人学观不仅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而且具有深刻的理论底蕴:

第一,科学人学观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将人置于历史视域中,这是与以往人本主义人学观最大的区别。以往的人本主义人学观都是从人的本性出发,把人的本性归结为理智或情感。事实上,由于人在本质上是先生成性的历史存在,人性结构本身及它的表现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人性、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只有置于历史的境遇中才可能得到科学的说明。马克思早期人本主义人学观的失误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也正是基于此,马克思的人学观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他通过引入实践(生产)范畴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

第二,提出了衡量人的主体地位的科学尺度。马克思此时在对共产主义进行科学论证基础上提供了一个新的尺度:自主活动。应该说这是马克思提出的衡量人的主体地位的一个终极性的指标。但此时我们应当更为关注的是,马克思并没有以此为标准对各种社会形态进行简单地评头论足,而是将未来状态与现实状态进行了科学区分。

第三,提出了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在科学人学观中,马克思始终把人类的最终解放——共产主义作为其理论指归。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类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并且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

理清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人学问题的不同论述,正确地认识早期人本主义人学观与成熟时期的科学人学观之间的关系,对于划清马克思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界限,回击目前理论界涌动的“人学马克思”思潮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安全质量监理工作方案下一篇:叶芳丰入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