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从外延方面讲,党的思想建设就是党的思想工作、理论工作和宣传工作三位一体的总和,就是党在思想工作方面、理论工作方面和宣传工作方面的建设。在现时代,党的思想工作要有新思路,党的理论工作就要有新突破,党的宣传工作要有新举措,就必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相结合。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论文 篇1:

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

[摘要]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清晰的脉络和明确的成果。在新时期中共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四个重大关头,思想解放形成了三次“大潮”和若干个“次大潮”。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即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成果。

[关键词]新时期 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新时期以来的中共历史是一部思想解放不断深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历史。由于思想解放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逐步推进,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成果。

中共十五大报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史发展、思想解放的发展和邓小平理论的发展,作了一个高度凝练的概括: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第一个宣言书是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篇讲话之前连接着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之后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共和国的发展处在重大的历史关头。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也就是坚持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这是错误的选择。一是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这是正确的选择。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作出的是第一种选择,不仅没有从指导思想上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且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左”的理论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并由此揭开了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序幕。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12月13日邓小平在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会议思想解放的氛围给予充分肯定,对思想解放的意义作了深刻阐述。邓小平指出:“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开得生动活泼”,“我们党多年以来没有开过这样的会了”。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特别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还提出了改革的任务,强调“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在共和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的这篇讲话以其深刻的内容成为冲破“左”的思想禁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此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誉为中共历史上的第二次“遵义会议”。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总之,它实现了中共历史的伟大转折,是思想的一次大解放,而且继续推动着思想解放向更深层次展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思想解放是新时期思想解放的第一个“大潮”。它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中共历史的宏观进程中来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下限,广义上讲可以延伸到1956年八大前后。在“以苏为鉴”思想的指导下,八大前后也经历了一次思想解放。其成果,实践层面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言,“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理论层面是党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第二次结合”的新任务并为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探索的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应该在八大前后实现交汇。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起点应该在1956年的八大前后。可惜的是,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经受了挫折,走了弯路,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交汇由于“左”的错误推迟了20多年,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才得以实现。具体地说,一是由此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由此开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而这样的结果又是与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第一个解放思想的宣言书,就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

第二,由思想解放带来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整合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中国共产党人观察和解决中国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制定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工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确立实质上是一个哲学世界观问题、思想路线问题。它首先涉及的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对此,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宣言书作出了正确的回答。这就为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进而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按照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的说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表现为一个过程。在1978年这次“大潮”之后、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前,还有三次“次大潮”:一是80年代初起草和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第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宣言书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继续。它是对党的历史问题认识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胜利结束。二是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直接层面是要制定全面改革的政策,但从指导思想来看,开始触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问题,如邓小平所评价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

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1987年的十三大。这次大会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等。它是继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之后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

伴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断发展。在实践上,先是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包括对中共历史上一系列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拨乱反正,加上农村包产到户和沿海经济特区两大实践突破。在这个基础上召开了中共十二大。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的战略步骤和基本纲领。十二大以后,改革全面展开,包括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科学、教育、政治体制改革,开放从沿海经济特区扩展到众多城市和广大地区。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上的成果突出地表现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开端,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开始。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对有关指导思想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阐述的同时,初步概括了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点。此时,邓小平理论已有了雏形。1982年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它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核心观念和理论主题的初步形成。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表明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进一步发展。十三大在理论上有五大突出贡献:一是提出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这个主题,要求从经济、政治和文化多方面,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动力方面,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划分方面等,全面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二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并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是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总结出12个基本观点,描绘出了邓小平理论的大致轮廓;四是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次飞跃的思想,指出:“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道路、实现第一次飞跃之后的第二次飞跃;五是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要有新的大发展的任务。思想要解放,理论要有新的大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有新的伟大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解放的第二个“大潮”是以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发端的。十五大报告说:“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段话有几个“关键词”:“重大历史关头”、“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和“新阶段”。解读清楚这几个“关键词”,有利于我们对“宣言书”重大意义的认识,有利于对党的历史发展、思想解放的历史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的整体把握。

同粉碎“四人帮”之后一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也面临着一个向何处去的问题。是西方化、自由化,像苏联、东欧国家一样“改旗易帜”,还是继续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这需要作出明确的回答和选择。这一时期,还有一部分人对改革开放产生了怀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之路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是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像有些人所主张的以反和平演变为中心,走回头路,走“左”的老路?这也需要作出回答和选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极大的困扰和阻力。在新时期以来的历史上,这又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

解放思想首先要在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上有所突破。早在1980年4月邓小平就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党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作出回答的基本问题。从总体上讲,新时期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围绕着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展开的。随着思想解放的每一次深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深入一步。就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背景而言,当时各种各样的疑问和争论的焦点,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实践究竟是在发展社会主义还是在搞资本主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包产到户、经济特区、商品经济、初级阶段的争论和困惑,归根结底都是一个姓“社”姓“资”的问题。“南方谈话”突出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认识问题”,就是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市场经济是不是必然姓“资”而不能姓“社”?“南方谈话”引导我们党冲破了这个思想束缚。

关于“新阶段”,主要是从实践层面、从新时期中共历史发展过程讲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以邓小平同志的谈话和今年三月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来看,这个“新阶段”,不仅是实践发展的新阶段,而且是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宣言书”的重大意义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把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一个成熟的阶段。“南方谈话”可谓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这些论述和分析,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所以,“南方谈话”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新的宣言书。邓小平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邓小平要求人们“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针对当时争论的要害问题,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姓“社”还是姓“资”,判断的标

准是“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论述和分析消除了人们的困扰,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因此,“南方谈话”又是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新的宣言书。通过这些论述和分析的展开,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得以充实和完善。

“南方谈话”思想解放的直接成果是十四大的召开。同时,十四大又是一次思想解放,是“南方谈话”思想解放的延续,还是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推进。十四大有三大决策:一是明确提出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的新任务;二是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首次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三大决策既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又是思想解放的体现。十四大还首次提出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概念。报告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表明,十三大提出“要有一个新发展”已经开花结果。对于这个“主义”的内容,十四大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九个方面进行了新概括。至此,邓小平理论最终实现了“体系化”。

十四大之后,解放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程一刻也没有停止。实践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从1992年至2000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达到10.3%。在这样长的时间里,保持这样高的增长水平,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思想上,邓小平理论的许多内容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和发展。突出的表现是1997年的十五大。

1997年初,领导我们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中国向何处去?我们党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后继的人怎样确立自己的方向,要不要继续沿着邓小平指引的道路前进?如何继续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国际上也有不少人在观察邓小平逝世后中国的走向,有些人担心,有些人则希望中国转向。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党作出明确的回答。十五大完成了这个任务。十五大宣布: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并且要求全党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行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十五大是不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它在新时期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如何定位?学术界和理论界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层面把握:其一,指导思想层面。十五大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新概念,并对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行了深刻阐述,而且修改了党章,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指导思想。是否要增加新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自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之后,经过十三大、十四大,到十五大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要说思想解放,这是最根本层次的思想解放,是思想解放首要的内容。用“邓小平理论”代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有了一个更简洁的称谓;对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新概括,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而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的最高肯定。其二,实践层面。紧紧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等等。这些思想不仅使“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更加明晰,而且其本身也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其三,精神状态层面。十五大提出抓住机遇而不可失去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面对挑战和考验,迎接困难和风险,勇往直前,这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思想解放、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十五大还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这不仅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关于“坚持”和“发展”的正确关系,而且也是一种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必需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所以,从历史长过程看,十五大是“南方谈话”和十四大那次思想解放的继续,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它是又一个重要的历史之点(次大潮)。

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新时期中共历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从世界背景看,在新世纪我们面临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向前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从国内背景看,我们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处在攻坚阶段、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情况看,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保持先进性?怎样才能巩固自身的执政基础并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怎样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和“我自岿然不动”?一系列新的问题摆在党的面前。所以进人新世纪,中共历史的发展又处在一个重大关头。同样,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解放思想,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不断前进。

新世纪以来的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实践中,如十六大报告概括的:为贯彻十五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农业和农村工作、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制定“十五”计划、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初步建立,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等等。理论上,突出的表现是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在思想理论层面阐述新世纪以来的思想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形成和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整个过程展开。这里有几个重要的关节点:

首先是“三个代表”的提出。2000年2~6月期间,江泽民明确提出并初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是2000年2月20日江泽民在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两个代表”,没有讲“文化”问题。二是2月25日江泽民在听取广东省委的工作汇报后所作的重要讲话,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三是5~8月,先是江泽民的华东之行,进一步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强调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向全党提出了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到党的全部工作中去的号召。之后是江泽民的西北和东北之行,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主要原因。江泽民说,我今年讲了很多话,但最重要的是“三个代表”。至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定型,前后经历了半年时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更是一次思想的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推进。

其次是理论形态的形成。这主要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在新时期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这篇讲话有两大突出贡献:其一,全面深刻地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三个代表”每一个内涵都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着重回答为什么要始终代表和怎样始终代表;阐述了“三个代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二,“七一”讲话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状况发生的巨大变化,回答了党的建设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讲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如关于党的80年基本经验的论述;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关于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永葆党的先进性的论述;关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论述;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论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的论述;等等。这篇讲话从头至尾都表现和渗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和善于适应时代与实践要求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对于“七一”讲话在新时期思想解放中的定位,著名学者龚育之有一个精辟的论述,他说:“七一讲话是进入新世纪后江泽民同志最重要的一篇讲话”,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成果和集中体现,是继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面对时代和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提出和探索新结论的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经过“七一”讲话的理论建构和展开论述,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此为标志,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形成第三次“大潮”。

再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五·三一”讲话),首次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提出要适应实践的发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贯彻“三个代表”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些新观点,不仅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而且提出了把握和贯彻它的三个基本要素。这是对“七一”讲话的丰富和发展。

最后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正式确立。这主要是2002年11月召开的十六大。“七一”讲话和“五·三一”讲话为十六大在理论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十六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上述两次讲话的精神,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作出了一些新的论断。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展开强调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四个方面的要求,即“四个必须”等等。这些方面的核心是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郑重地写入党章,实现党的指导理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是十六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性决策、历史性贡献。同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一样,这又是一次最根本层面的思想解放。

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同时,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推进和实践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这两大战略构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世纪的新发展。

总之,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清晰的脉络和明确的成果。在新时期中共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四个重大历史关头,思想解放形成了三次“大潮”和若干个“次大潮”。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和理论两大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即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成果。回顾新时期中共历史发展、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的中共历史完全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思想解放成了中共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和助推器。每当历史发展进入重大关头,思想解放总是起到了先导的作用。新时期的中共历史还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而这又是与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

[责任编辑:张 蒙]

作者:王先俊

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论文 篇2:

关于党的思想建设之三位一体的思考

[摘要]从外延方面讲,党的思想建设就是党的思想工作、理论工作和宣传工作三位一体的总和,就是党在思想工作方面、理论工作方面和宣传工作方面的建设。在现时代,党的思想工作要有新思路,党的理论工作就要有新突破,党的宣传工作要有新举措,就必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相结合。

[关键词]党的思想工作;党的理论工作;党的宣传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思想建设是一个传统而常新的课题,之所以是传统的,是因为自我党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并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之所以是常新的,是因为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这就迫切需要党的思想建设有一个质的提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党,我们自己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我们的工作还能够做得好吗?我们讲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不就成了说空话吗?”[1]党的思想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具有内在一致性,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把党的思想工作、理论工作和宣传工作的建设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结合起来。唯有如此,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才能使党的思想建设有源源不断的理论基础,才能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一、党的思想工作要有新思路

党的思想工作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就需要党的思想工作的重心发生变化,必须要有新的思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首先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党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是党的思想工作的重心,所以,思想路线的正确才能保证思想工作的顺利进行。从实事求是到强调解放思想,强调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结合,再到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思想路线的内容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任务和时代特征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进程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保证。所以,党的思想工作要有新思路,就要求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紧密联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从共产党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并把它作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这是由我们党所面临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内先后出现了多次“左”、右倾错误,很多共产党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我国的特殊国情,不能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提到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来看待。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这个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此后,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认为,向前看就是“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1]其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路线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要不要继续推进,成为摆在我党面前的又一个重大历史课题。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强调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世纪之交,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如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入、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等,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不仅需要对旧的体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更需要思想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适应这种变化着的新形势的要求,江泽民提出与时俱进的精神,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还强调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与“向前看”一脉相承,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体现的都是时代性。

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逐步深入,党中央及时丰富和完善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党的思想路线完整地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崭新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新概括,突出了时代精神和创新要求,这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坚持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时,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这是对我党执政60年来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认识,这既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又是党在思想工作方面建设的客观需要。同时,还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历史任务对党的思想路线核心内容的要求,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当然,我们必须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新的思想路线,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而不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展的终结。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仍然要与时俱进,仍然需要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2、党的思想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保证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新中国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取得了世人公认的成就。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首先,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面临繁重的体制改革任务,所有的改革都需要我们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只有解放了思想,才能切实地去体贴国情、把握形势,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开阔思路、解放思想。唯有两者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才能有一个坚实的、科学的后盾。

其次,继续坚持与时俱进。党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根据当代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党的思想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核心,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党的思想理论又一次与时俱进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学说,与党的思想路线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继续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功不可没,迈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第一步。同样,实践标准仍然是我们在今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理论武器。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才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

实践证明,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是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撑的。只有在这种相互作用和支撑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高高飘扬,理论才能不断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因此,党的思想工作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并且把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紧密结合起来,才能适合时代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党的理论工作要有新突破

恩格斯认为:“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一个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对一个政党来说,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理论上清醒是政治上清醒的保证,理论上先进是政治上先进的前提。要想使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党的理论工作就必须有新的突破,必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结合起来。

1、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实践推动理论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对党的理论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此形成了党的四大理论成果。

自成立之初,我们党不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探索“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并及时把它写入党章,以其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认真反思,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创立了邓小平理论。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实现了党的理论工作又一次飞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在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提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发展进程。

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特点,我们党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对时代的态度,即融入世界、参与世界,也就是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的事业已不仅是中国自身的事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员,而且是重要的一员。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是中国化和大众化,还应是或者说必须是它的时代化。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党的理论建设将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继续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理论工作的宝贵经验。

2、解放思想,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

“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在发展的,太阳是在发展的,这就是世界。停止了发展就不是世界。”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党的理论建设就要不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认识和解决新问题,制定新方针、提出新理论、开展新实践,推动党的理论建设不断前进。

要丰富和发展理论,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实践推向前进,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能用僵化的、死板的、教条主义的态度看待马克思主义,不能离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能死板硬套的去运用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某些特定的理论。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体贴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感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把马克思主义从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要丰富和发展理论,就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实践推向前进,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把理论和实践、继承和开拓统一起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一方面根据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特殊的具体国情来制定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从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的前进和发展;另一方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概括和理论总结并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历程就是党的理论修养不断提高的过程,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指导党的理论建设,不断丰富、发展、创新党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团结在一起,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三、党的宣传工作要有新举措

党的宣传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及党的思想理论的窗口,是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关键,是理论掌握群众的重要举措。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都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形成了重视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思想交锋不断激烈的21世纪,党的思想建设要想保持时时创新,要想不断地给党注入新的血液就要有新的举措,即必须把党的宣传工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相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党的宣传工作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宣传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不应该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原有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要实事求是、因时因地制宜,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不能说空话、大话,要根据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着眼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着眼于党的宣传工作的特定的规律,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出适合现阶段适合我国国情的宣传理论,并辅之以具体的宣传口号、宣传形式、宣传方针、具体策略等,使党的宣传工作真正地反映和解决了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推动党不断前进。

2、党的宣传工作要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结合

毛泽东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5]群众掌握了真理,才会变成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清除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并在潜移默化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宣传工作要运用人民大众的语言和形式,讲究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通俗化。创新的理论需要创新的方式传播,鲜活的传播方式才会使鲜活的理论发挥出无穷的魅力。要把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融入到新闻出版、影视作品、文艺创作演出和丰富多采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融会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发布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典型等多种形式,把党的理论宣传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具体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3、党的宣传工作要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相结合

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前进。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并指导新的实践,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重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就体现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

党的宣传工作建设,要求用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性质的马克思主义,回答中国实际的具体问题,回答人民大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的现实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因此,党在理论宣传工作中要深入研究和回答改革发展中的这些重大现实问题,切实研究和回答党员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回应时代课题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理论宣传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否则党的理论宣传就会因失去其具体的时代内容而形式化和表面化,从而达不到预期目的。此外,还需要党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总要求,在理论宣传的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做的还很不够。”在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过程中,要防止对外来文化作简单的两极思维。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来文化盲目排斥,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内,又过分强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忽视了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其实,这种对外来文化简单肯定和否定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我国在大胆地吸收利用各国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外来文化也有很多腐朽没落的思想,如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这些东西和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对立的,要坚决反对。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吴家庆.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 (4).

[11]丁俊萍,亓胜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 (3).

[12]徐继增.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

[13]程美东.论党的宣传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9).■

[作者简介]张英花,女,(1984——),河北衡水人,汉,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法学硕士,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张英花

和谐社会的思想哲学论文 篇3: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人性化的错位。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引入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于注重发挥人的潜能、注重引导和完善人性的建构与发展、注重发现自我价值和全人类的价值。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自身发展的呼唤。实现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育人性化的育人环境,优化人性化的教育机制,丰富人性化的教育内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性化; 以人为本

当前,国际形势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趋势,国内进入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刻。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出现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变化剧烈,生活质量差距过大,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开始出现。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个与传统环境大为迥异的新环境。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保持和发扬其优势作用,就必须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引入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 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发展诉求

人性化表示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向合乎人性要求的性质或状态的转变,就是以人为中心,依据人性发展的需要,以人性的和谐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一个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需求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具有与一般动物相同的求生本能和生理欲望,同时人又具有超越物欲的精神追求。现实中的人的需求是前者和后者不同比例的组合,也就是说人既有物性,又有人性。人的物性包括了人的生理、身体属性,而人的人性则在于其精神层面的存在。正是由于人性的复杂从而导致了育人的复杂,而作为育人之核心的育德自然远比制器、造物要复杂得多。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规范,对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影响,使人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应当“以人为本”,是指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注重从人的本性出发,以促进人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为特定目标,体现对人的尊重和信任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

其一,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人类知识的激增,通讯与传播技术的发达使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路径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受教育者来说,在吸收知识的同时,需要增强选择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信息量的增大使得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存在局限性,教育者传授给被教育者的知识也必然具有有限性,并且面临被淘汰、更新的局面。如果教育者仍然以所谓的条条框框为指导,一味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灌输,将使得受教育者既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又会对现行的教育产生抵触。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其动力来源于自身的内在需求。人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行为不断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关注和关心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进而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开展学习,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当前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育者在受教育者面前始终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受教育者大多缺乏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勇气,缺乏探索精神,有的甚至只是接受灌输甚至唯唯诺诺。而作为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创新性人才恰恰需要探索精神,敢于质疑权威,敢于对旧的框框提出疑问,才有可能激发新的知识的创造,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因此,要使受教育者具备此种基本素质,就应该摒弃以往那种总是以固定的标准来简单地判断受教育者行为正确与否的陈旧教育方式,必须从他们的内在需求出发,实施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

其二,人自身发展的呼唤。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出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启发引导,促使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把握住自身发展的主动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不屈从于其它任何活动和条件,能为个人驾驭。人对自身发展规律的自觉认识、自觉遵循,人对自身发展的主动权的获得,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人的自身发展呼唤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他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不难发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绝对地对立起来,强调将群体利益高于个体、自我利益,忽视了个体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缺位与定位

(一)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缺位

人的存在价值不在于接受和适应已有的一切,而在于为“改造”、“超越”的目的而善于利用已有的一切。[3]长期以来,在片面的价值论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重教育的主体、轻教育的客体,强调教育者的权威和受教育对象的绝对服从。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表征,作为受教育对象的人被异化成为消极被动接受社会规范的工具。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缺位,给学生的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 对受教育对象物质需要的忽视违背了人的自然性。物质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人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离开衣、食、住、行、用等物质资料,人就无法生存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动机和欲望受到激发,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得社会物质财富大量被生产出来,人的物质欲望的满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重精神,轻物质”的倡导,在新的历史时期,必然导致人们的思想抵触。

2. 对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忽视违背了人的社会性。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轻视社会影响的后果,仅仅片面的强调学校的教育功能,将学校与家庭、与社会隔离开来,用一元的价值观念和规范标准试图去封闭受教育对象的思想。不可否认,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于学校内外教育理念、内容的趋同,这种教育方式是有效的。但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受教育者受到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思潮的冲击。西方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社会生活的阴暗面消极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在社会负面影响冲击下,会逐步地被消解甚至被背弃。

3. 对受教育对象主观能动作用的忽视违背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世界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构成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使人具有了理性需要,从而具有了为自身发展而努力的可能性。人不是一种由外部条件盲目支配和随机支配的存在物,他始终具有一种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指向性,现实存在的一切永远不能满足人,人永远要去改变它。

(二)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定位

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以维护人的权利为准则,以人性的要求为尺度,以服务于人为价值,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人性结构的优化、人性培育的全面为目的,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注重发挥人的潜能。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从人性出发,关注人性,尊重人的需要,激发人的潜能。人首先是一种实然的存在,具有一定结构的高于动物的潜能。创造性、自发性、个性、真诚、关心别人、爱的能力、向往真理等,都是人类自身具有的胚胎形式的潜能。但是这些潜能仅仅是人类体内一种类似本能的微弱冲动,如若要将之转换为现实,则需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引导、发展、完善和巩固。要发挥这些潜能,一要营造相适宜的发展环境,包括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环境,还包括我们的网络环境;二要有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因材施教,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三要有科学的教育内容,必须是在人类整体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出来,是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文化精神与经验。

2. 注重引导、完善人性的建构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文化与情感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作为个体的人社会化,使个体拥有社会所要求具备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等的过程,其根本目标是引导个体完善人性的建构与发展,是把主体价值的培养放在根本位置。强调主体价值并不是要排斥知识,而是把知识结合于价值意义关照之中。由此,对受教育者情感、意志等品德的培养也必然得到关注,这样才能培养出相对完整意义上的人性丰满的人。

3. 注重发现自我价值和全人类的价值。每个人生在世界上存在都有一定的价值。人本主义者从人的本体出发,认为人的终极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高度发达,世界实现大同,人是自己与世界的主宰。前者重视人的内在价值,后者则在肯定人的内在价值的同时,强调人的外在价值,认为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实然表现。但是,上述人的价值不是短期内能全部得到发现和认识的。要全部发现和发挥人的价值,必须借助于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不仅让人实现知识的获取,同时教会人如何生存,如何适应环境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其次,引导人们更好地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从而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样,人就能逐步发现自己所应有的内在和外在价值。

三、 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单一封闭的社会结构的解体以及大众传媒的悄然兴起,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发展,受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已经觉醒,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方式,能充分展示思想政治的合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主体性日益增强,个性日趋丰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性的本质。要达到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从多方面努力。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贯穿于人的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点是“现实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有需要、能动的、有创造性的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在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被物化并按一定标准来打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则承认教育对象的人性,相信受教育者是具有积极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完整生命体,如布伯所说的,受教育者“具有潜在性和现实性的特定人格”。[4]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真正把人性本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以人性化的方式对待受教育者,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同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其核心就在于对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的肯定,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使人的自我价值不断升值或增值的过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不再是管理、控制、约束,而是对人性的唤醒和对人性的尊重。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赋予受教育者的精神素养、心理素养和创造能力,即通过提高人自身的素质而体现出自身价值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更多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通过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去促进人的发展。

(二) 培育人性化的育人环境

育人环境的人性化是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助外界环境(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促成人的良好品格的形成。儒家正是依据这一认识,提倡教育者应该主动创造优越、良好的外部的环境,使受教育者从中受益。如荀子认为“捧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5]认为好的环境,对人产生好的影响,久而久之,可以塑造良好品格。

我们现在强调的育人环境,主要是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尤其是在学校,特别要注重加强校风建设。校风是学校长期育人实践所积淀的共同心理定势、心理特征、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对学生起着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只有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风中,通过耳濡目染和内心体验,学生才能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真理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同时,在育人环境中要注意营造人性化的氛围,以人性化管理的实施为龙头,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带动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的营造,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 优化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1. 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指教育者遵循人的思想、行为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和组织的要求,通过各种有益的方法,满足受教育者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激发、鼓励人们在学习、工作和劳动中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理想的激励模式应该是受激励者经过努力后所达到的绩效正好符合激励者预先设置的目标要求,同时又正好满足受教育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摒弃“空洞的说教”,重视对人的实际需求,关心受教育对象的切身利益。我们只有通过保证受教育者的正当利益,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标。当然,在考虑受教育对象的正当利益时,应当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满足个人的持续性需要。

2. 改良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的内在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选择教育影响,同时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应是运用理由充分的道理、话语,通过信息符号的传递去影响他人使之信服的教育实践过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种不断说服人们的过程,要以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为原则。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以势凌人,不以理压人,不以教育者自居俯视受教育者,要与受教育者在同一平面上,并且给受教育者说话的机会,逐步引导受教育者提高认识。

(四) 丰富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人性化,就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促进教育对象身心健康发展。为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调整的需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优化,层次合理,重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思想实际,多做释疑解惑工作;多用事实来说明处于深刻变动中的当代社会现实,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于不同地区、人群、阶层、职业、收入等背景的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应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使内容体现层次性与循序渐进性,体现时代性与实践性。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与深入,国际间思想文化交流必将日益增多,必然带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各种文明的和谐共存,做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在当前情况下,我们要加强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教育,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激发起全体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尤其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对人的民主法治观念的要求越来越高。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这一历史趋势,把对社会主义公民的民主法治教育列入重要内容,把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公平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诚信意识的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把激励我国公民勇敢走向世界的平等意识和开放意识的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从而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张国强

作者:李 俊

上一篇:地理知识与地理教学论文下一篇:事业单位修养政工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