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2022-04-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活力。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社会思潮和人们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尤其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多样、多变、多元中统一人们的思想,在各种社会矛盾交叉条件下凝结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1: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要求、新特点,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巨大勇气。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在长期实践中,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业干不成。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们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党的十六大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任务,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 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所谓中国实际,是指处在一定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基本国情、社会实践和历史文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概括、总结和提炼,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并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使其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本身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从而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并且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历史文化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的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首先,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 第三,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建立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第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我们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其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 第五,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第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没有和谐稳定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认真总结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出现的经验教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好条件;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也能更好促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拓展深化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格局,进一步充实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完整、更科学的坐标系。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只有认真研究和掌握执政规律,不断完善执政方略,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地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文件汇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7

[2] 黄海东.《构建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无忧论文网.

[3] 教育部考试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作者:杨子荣

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2: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活力。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社会思潮和人们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尤其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多样、多变、多元中统一人们的思想,在各种社会矛盾交叉条件下凝结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坚持创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针对多元化精神需求,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构筑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创造性,

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多个方面创新。

认识创新——从“生命线”到生产力的转变。当前,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思想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也是生产力!

思路创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思路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冲破思想“禁区”,倡导创造性思维,实现思想再解放,观念再更新,思路再突破,摆脱“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势,向“唯实”转变。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

内容创新——由单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要适应中心工作的需要,跟上改革步伐,注入时代内容,增加工作职能,关键要选准“结合点”,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改革、发展和保持稳定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效益。

形式创新——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向转变。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空间与渠道。要通过各种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活动,利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多种场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重视科学,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能以科学理论武装群众,使之变成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科学态度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规律、内涵要求、方针,举措,以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用真理、真知教育人民群众。

战斗在思想政治工作前线的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理论,掌握理论,创新理论,深入阐述党为构建和谐社会所提出的新理论、新方针、新政策、新主张,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做法中解脱出来,以科学理论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同时要善于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服务群众,以鲜明事例感染人民群众,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广泛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优势,就在于始终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立足于人民群众创建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努力运用各种形式,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

追求实效,保障思想政治工作

经过长期努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保证各个历史时期任务的完成等方面取得了很好实效,为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坚强保证。但也必须看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应在坚持以往好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上,认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内容、形式、方法上增强亲和力、渗透力。要紧密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的新机制。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一是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种社会思潮。二是针对多样化精神需求,构筑主流意识形态统领下的多层次教育平台。三是要对多元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进行有理有利有序引导。四是要同法治结合,做到法治和德治统一。五是多办好事实事,把思想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同服务育人结合起来。使人们在享受思想政治工作实惠中感受党和政府温暖,感受构建和谐社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进而自觉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大众报业集团)

作者:路 军

马克思主义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3: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类及其所有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他们的力量和全部才能。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因此说,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和人文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前提和现实基础。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走向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构建

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历程,不仅表明了我党对社会发展内涵和目标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和进步,更表明了我党对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认识更加走向成熟和进步,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本文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类及其所有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他们的全部力量和全部才能。就发展主体来说,是每个人的发展,也是全人类的发展;就发展的目标来说,它要实现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发展的内容而言,它包括人类的全部力量和全部才能的发展;就发展的领域来看,它包括社会所有成员在任何部门、一切领域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必然经历这么三个阶段:从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的依赖关系”,到商品经济条件下“物的依赖关系”.再到产品经济条件下“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可得出结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从根本上达到的口标,是人类矢志不渝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既然如此,那么它也就必然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追求目标,是我们今天应该努力的方向。

和谐社会,理论上讲,就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实践中,要求我们在把工作思路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培育和諧社会的主体——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根本目标;其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机制——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矛盾疏导机制等。根本目标也只能是,在和谐的社会中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说,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讲是内在统一的。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和人文基础

在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中,前者对后者具有根本意义和决定作用。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前提。这不仅是因为在任何社会中人都是主体和目的,而且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价值选择的前提,就是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在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下,各尽所能,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进入到了一个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期,由于某些社会关系的失调,制约了所有社会成员所有部门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比如,对物欲的过度追求而导致的精神家园的迷失,“经济人”、“单面人”等异化人的困惑,“躲避崇高”而导致的“理性主义”的弱化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都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造成了和谐社会人文基础的动摇。因此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在选择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的时候,必须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特别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实现全体人民在全部领域的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本质。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手段和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不过就是让人的本质、本性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完善、发挥与提升的实现方式和表现形式。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手段和实现方式

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来说,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地位和作用。首先,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手段。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并非抽象的、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和历史的产物。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到了历史发展的高度,它同时也就为这种追求和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手段和条件方面的要求。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手段和条件,只能是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也是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然,人的发展必然不是全面的,也必然不是自由的。其次,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每一种社会实践,往往只能侧重于人的某一方面本质(本性)的实现和某些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社会实践,而且依赖于人们的各种社会实践及其发展,这就要求这个社会必须是和谐发展的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推动并实现着人的物质生产能力的发展;社会交往实践的发展推动、实现并发展着人的社会交往能力;精神文化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精神文化创造本质的实现和精神文化创造能力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标志就是社会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社会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又意味着人的各方面本质的实现和各种能力的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再者,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形式。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和人的能力的全面提升的过程,它必然要求其表现形式也必须是多样的、全面的、统筹的,而不是单一的、片面的和失衡的。社会和谐的标准就是社会成员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种关系统筹、协调发展的社会,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

总之,无论是就人的发展来说,还是就构建和谐社会而言,现代社会本质上都应该是朝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进步的,没有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基础;不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价值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就缺少了深层动力和内在本质。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走向人的全面发展

在培育和諧社会的主体中,促进人的本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精神的启蒙,使现代人尽快实现从传统人向现代公民——个性独立自由、追求科学民主、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的转型;二是通过人的社会化机制,使社会成员能够恰当扮演自己的角色,以自己的合法劳动从社会获取应得的一份利益,从而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全面发展目标;再者是通过高水平的社会教育,把社会成员培养成具备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既能劳动又能学习又能休闲的当代人。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无论是精神启蒙,还是社会化机制,还是高水平的社会教育,只要这几个方面做好了,就为人的全面发展、自南发展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因为,每一项做法的本质,都是为了人的本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机制中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主要包括这么一些方面:一是建立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为所有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全面发展提供基本平等的机会。二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处理好各个不同阶层、各个不同利益集刚之间的关系,当前特别是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一方聚集。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在公平与公正条件下实现自身的发展。三是建立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要求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所有社会成员编织一个可靠的社会安全网;特别是让弱势群体也能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也能享受发展为自己带来的快乐。再者是建立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构建在尊重人的权利基础上的有法治秩序的社会。综合运用法律、社会道德、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社会成员面临的问题,使社会成员在安全、有序、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总之,我党提出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论断,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本质上讲是根本一致的。

只要我党致力于把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目前的发展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我党对自身执政能力的认识就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我们选择的前途就充满光明,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郭渐翔

上一篇: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研究论文下一篇:小型水电站引水优化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