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论文

2022-04-19

在“互联网+”时代,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基层教师,我目睹了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发现在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针对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本文寻求有效的策略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论文 篇1: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2010~2020年学前教育发展的三大任务之一,并具体指出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因此,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已是幼儿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能力,已是目前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反思即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反思能力:林崇德等国内学者研究认为,反思能力是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成分,它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控制执行者,而且是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是教师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教育教学活动作为对象而进行不断反思、慎思,并付诸行动的一种持续、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已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反思能力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与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未来教师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教学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考尔德希德认为,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用实践来检验已学理论,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互相验证,从而将外在理论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因此,对农村幼儿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三、农村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

有学者通过对湖南省C县农村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进行调查发现,C县农村幼儿教师整体教学反思的力度不够。经常坚持教学反思教师仅占20.4%,绝大多数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断续的、零散的、随意化的,而且多数农村幼儿教师不清楚如何开展有效的自我反思,反思的形式仅限于在头脑里想想或跟同事交流想法。

有学者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调查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对是否有必要进行教学反思的认识上,92.7%的教师认为有必要进行教学反思,同时也有7.3%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并且他们也没有对教学反思过。这些说明了农村幼儿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不够,更不用说主动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从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现状来看,尽管许多幼儿教师明白反思的重要性、反思的环节与方式,但具体到某个教学活动时却不清楚如何进行,因此,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反思能力还很欠缺。我们知道,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不断对其进行反思、慎思并且将反思结果付诸实践。如果没有实践,不能做到持之以恒,那么教学反思的效果就可想而知。教学反思是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应该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措施

(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农村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

一是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和教育的需要。面对新形势下幼儿教育的变化,幼儿教师必须认识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并把终身学习作为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各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争取在未来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即使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有名望的教师,至少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称职的教师。

二是要增强教师“教研结合”意识,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教学反思分为教前思、教中思、教后思。在实施幼儿教育教学之前,反思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如何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可能在活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及应急措施;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适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幼儿是否会有不良反应;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怎样的作用、幼儿在活动环节中是否可以锻炼创造能力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反思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否平等;教学活动是否有效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幼儿活动的时间是否充足;此项活动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哪一教学细节最成功等。在教学结束后,不断反思自己在实践中出现的失误与不足,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新经验、新方法,努力使自己的水平逐步提高,使自己逐步成为教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创新型教师。

三是要坚持“反思—合作—行动”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反思—合作—行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之一,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对于这种模式比较陌生。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是内控的,强调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即教师自身对职业的认识、感受,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并努力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自觉追求自我专业发展。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增强自我意识,通过实践的创造与反思来增强自己的专业意识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做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幼儿园应多开展教研相结合的讨论会、

主题会等,使幼儿教师对自己及他人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与沟通,把握专业发展的主动权,这样才能在幼教这一职业中获得快乐和尊严,成长为更加成熟的幼儿教师。

(二)搭建幼师培养平台,建构农村幼师培训新体系

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专家名师的指导,通过专家名师传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实践环节,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问题要及时请教,从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总结得失,进而不断丰富自身素养,由内而外的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莉君,陈思.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现状与建议—以湖南省C县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11月第6期,P92—P95.

[2]程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8月,P86—90.

[3]沙冰.区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9月第3期,P20—21。

[4]皮梦君,黄胜.水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P69—74

作者:邓晓英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论文 篇2:

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与对策

在“互联网+”时代,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作为基层教师,我目睹了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发现在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针对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本文寻求有效的策略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已经是我们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新的“纲要”指出:要促进21世纪民族社会的发展,必须以“教学信息化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这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一.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

1、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理论

信息化教学的核心是教学,即如何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有效教及如何学的问题。而这二者需要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但由于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理论相对比较匮乏,信息化素养和专业能力比较低,致使很难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情况

从教研活动及访谈中了解到,40%的老师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至今还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只会简单的打字,排版都不能运用自如。60%的教师基本上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但仍未转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于利用复杂软件来辅助教学还是无能为力,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获取、加工处理的能力。

3、信息化教育设备利用率低

在园本教研中发现,由于教师的思想守旧,有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日常教育活动。有些老师以信息技术为中心进行授课,但其强有力的超文本功能、网络功能、互动功能没有合理开发。

二.解决策略

就目前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的现状,本文提出以下三个解决办法,为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做出贡献。

1、继续改进培训系统,提高培训的效率,提高教师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教学能力。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尤为薄弱。开展以“更新观念”为基础,以“案例教学”为策略,以“信息化能力培训”为主体,以“技术学科综合能力”为内容,以“网络培训平台”为保障,而“终身学习”是最终目标。着重于加强音频和视频编辑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应用能力,电子白板的使用以及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所必需的基本计算机操作,提高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效整合能力。

2、幼儿园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外部支持环境。

幼儿园作为教师工作的地方,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要长期开展园本培训,更要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及外部支持环境。

①、加大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本园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班级具备计算机,可以连接到Internet并具有网络教学资源库,但是由于某些班级没有交互式电子白板,因此仍然极大地限制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②、营造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氛围

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创造积极的氛围将有助于激励教师提高他们在基于信息的教学中的意识。改善各种激励机制,系统地组织信息技术应用竞赛,开展多媒体教材制作竞赛和经验交流,以提高教材制作的技术水平,将参加活动与教师的年终评估优秀成果联系起来,充分动员教师提高信息教学能力的意识。

3.结合了网络学习的自我反思和基于信息的教学的学习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无论青年教师还是一些老教师都有上网的习惯,但他们获取资源的主要途径是教科书或专业书籍。因此,作为21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首先改变思维方式,重新思考教育,有意識地将互联网与教育和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利用因特网的教学资源优化我们自己的教学资源,吸引幼童的眼睛,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提高我们以信息为基础的学习能力。

教师使用计算机的教学能力反映在教学实践中,并作为其效率的直接证据。只有提高教师对计算机教育实践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了解以信息为基础的教育的每一个要素,并有助于提高他们以信息为基础的学习能力。因此,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教学研究中,应组织教师进行基于信息的教学反思,相互交流,提问与讨论,实现素质反思。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园本教研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以会宁县X乡中心幼儿园为例》(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80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杨崖集镇中心幼儿园)

作者:邵立新

农村幼儿教师教学论文 篇3:

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其改善策略

[摘要]对重庆市T县的调查表明,农村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可度较低,对继续教育的内容与效果、形式与途径等各方面的满意度不高。为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必须在城乡统筹视野下,建立和完善农村幼儿教师全员培训机制,强化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促进城乡互动和农村幼儿教师本土化,推进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加大政府对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一、问题提出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中教育处于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这是因为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本身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内容,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幼儿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来说,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已有研究表明,继续教育是提升教师素质的主要手段。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说,由于农村环境的相对封闭与信息的相对滞后,政府通过专业的教师培训机构提供的继续教育在促进其教育理念更新与教育能力提高方面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城乡统筹视野下,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值得更为深入的研究。

重庆作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首个省级试验区和中西部惟一的直辖市,集合与叠加了我国东部现象和西部现象,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工业带大农业”的典型城乡二元结构特点,是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缩影。探讨重庆市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其改善策略将具有典型意义和示范价值。本研究以重庆市T县为个案,旨在揭示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索其解决策略,以为创新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体制与机制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重庆市T县属省级贫困县,辖9乡22镇283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总人口92万,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截至2009年12月底,全县共有各类幼儿园(班)174个,在园幼儿16253人(3~6岁幼儿入园率88%),在岗幼儿教师601人(其中示范性幼儿园在岗教师30人)。T县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状况代表了重庆市除主城区以外其他区县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普遍状况。我们对该县除示范性幼儿园之外的在岗幼儿教师和园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村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基本认识

从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教师中为了评职称而参加继续教育者最多(占35.1%),还有部分教师是为了提高学历(22.8%)或完成任务(14.5%);认为继实教育是为了提高素质、追求本园发展的教师并不多(仅占27.6%),显示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功利目的和浮躁心态。与之相应,多数教师(42.1%)对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并不认可,还有32,1%的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显示出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消极心态。通过对个别教师的随机访谈我们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在参加继续教育之前一般还是感觉继续教育很必要,但参加过后都大失所望,因为继续教育“有点流于形式”,与他们的预期相差太大,这是影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积极性的重要原因。此外,一些园长的认识十分缺乏远见,如有的就认为“与其送教师继续教育不如让她潜心教学”或“花钱搞继续教育不如多发点奖金”,还有的园长甚至担心“教师水平提高了幼儿园留不住”。这些观念和认识也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效果

调查显示,超过70%的园长认为当前继续教育的内容缺乏时代性、科学性与合理性,这表明不少园长和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及效果颇不满意。表2也显示,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后的效果评价相当低,尤其在“教育观念转变和理论提高”“研究意识和能力增强”方面更为突出。

进一步访谈发现,不少园长认为继续教育内容“缺乏理论高度和学术上的新观点”,“不分对象”,“针对性不强”。而教师则对培训者颇有微词,她们对培训者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和授课能力的评价都不太高。这些也许是导致园长和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和效果不满意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表3显示,在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上,最受园长欢迎的是园本培训(占33.8%),其后依次是函授学习(22.1%)、导师指导下自学(18.4%)、网络培训(14.7%)等,脱产进修(5.5%)、专题研究(5.5%)则最不受园长认可;而教师比较喜欢的培训形式按比例从高至低依次是:脱产进修(52.3%)、函授(20.4%)、网络培训(13.0%)、园本培训(6.5%)、指导自学(5.1%)、专题研究(2.7%)。

此结果表明,园长与教师对继续教育形式和途径的态度存在较大的反差。园长倾向于让教师工作与学习两不误,而教师们则更期待能有机会走出去。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很多教师之所以不喜欢园本培训,是因为“不正规,缺乏新意”,本园培训者水平不高,从而导致“以盲引盲”。而自学指导不受教师欢迎是因为有的导师“工作太忙”,或者“对幼儿园教育教学不太熟悉”,无暇指导或无力指导,因而使自学指导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专题研究受到了园长和教师的共同排斥,是因为她们多数认为“农村幼儿园能够保证正常教学就很不错了”,至于搞研究,“既没时间,也没条件,更没能力。”

(四)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困难与不足

表4显示,教师认为目前继续教育的困难和不足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机会太少(98.6%)、经费不到位(83.4%)、工学矛盾(72.2%)、内容陈旧(59.1%)、模式单一(46.6%);而园长的看法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经费不到位(72.8%)、工学矛盾(68.7%)、内容陈旧(60.1%)、机会太少(51.5%)、模式单一(33.7%)。可以看出,园长和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是比较趋向一致的。

三、思考与建议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要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就必须具有城乡统筹的视野和理念,把全面提升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城乡幼教师资水平相对均衡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与立足点。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幼儿教师全员培训机制

整体素质较低是目前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普遍现状,也是影响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根本原因。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面向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整体,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幼儿教师全员培训机制,以普遍提升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质。

首先,应改革农村幼儿园(班)管理体制,将其由乡镇管理的体制转变为“以区县为主,乡镇为辅”的扁平化管理体制,即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直接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管理和培训,从而解决农村幼儿教师无机会参加区县及以上层次培训的问题。

其次,应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策划下,建立城乡、区域联动的园本教研机制,其中城乡联动的园本教研应以区县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并提供教研现场,各乡镇幼儿园(班)教师轮流参加,在

加强实践能力培训的同时,着眼于观念转变和理念更新,一般每学年应安排4-5次。区域联动的园本教研则应由各乡镇中心幼儿园唱主角并提供教研现场,本乡镇教师全体介入,相邻乡镇教师轮流参与,主要强化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一般可以每月安排一次。

第三,应创建立体化的远程继续教育模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应以国家实施“农村远程教育项目”为契机,创建立体化的农村幼儿教师远程继续教育模式。建设省市幼儿教师研修网站,精心选择并上传各种教育资源,供农村幼儿教师免费下载学习;利用省市电视台教育频道开设“空中课堂”,制作针对农村幼儿教师学习需要的电视节目等。这种远程继续教育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幼儿教师受训面大、任务重以及工学矛盾突出、经费短缺等问题。

(二)强化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

目前,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城市有很大差距,这使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引领,难以互助学习。为此,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在面向整体的同时还需突出重点,强化骨干教师的培养,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农村幼儿教师学历提高计划,在普遍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的同时,制定相关政策,落实专项经费,选拔部分青年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另一方面要专项实施农村幼教名师工程,即在省市名师队伍建设体系中,将农村幼教名师梯队建设工程单列出来,力争达到“培养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方”的效果。

(三)促进城乡互动和农村幼儿教师本土化

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导致师资紧缺且整体素质较低,是农村幼儿园区别于城市幼儿园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为突破这一难题,不仅要以城带乡,更要城乡互动;不仅要尽可能均衡城乡师资,更要努力促进农村幼儿教师本土化。

首先,要形成“送教下乡”的常态机制。可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每年组织相关幼教专家、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到各区县巡回讲学或任教,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提供广泛的高质量专业培训。此外,还可与有关高师院校合作,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顶岗实习”支教。

其次,要建立城乡幼儿教师交流制度。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城市幼儿园教师到农村幼儿园支教,农村幼儿园教师到城市幼儿园“访学”,在此可采取一对一交换教师的方式进行。显然,城乡教师交流的难点在于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而不在于农村教师到城市“访学”。对此有学者曾提出“师役制”的设想,其基本内涵是:在教师职前教育结束后,无论毕业于什么院校的人员,只要准备从事教师职业,均应去农村学校任教一定时间,类似服兵役一样,期限届满后才有资格回城进入人才市场,自主选择合适的教师岗位。[8]这一设想对于促进城乡教师交流颇有启发意义。此外,有的省市规定凡40岁以下的城市教师申报7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时,必须有1年及以上农村学校工作或支教的经历;城市学校干部任职连续满9年原则上应到农村学校轮岗交流。教师在交流任职期间,其组织、人事、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不变,享受原单位同等待遇,同时享受市、区政府统一规定的农村教师津补贴。参与城乡交流及轮岗的教师和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评职评先的权利。这些政策对有效促进城乡交流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值得推广的。

第三,要实施农村幼儿教师本土化策略。从当前我国农村幼教的实际出发,有关省市要重点办好几所区域性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开设幼教班的职业高中,通过“定向招生、定向招聘”,短平快地为农村幼儿园培养一支“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的本土教师队伍。同时,也可与地方高师院校合作,采用“定向招生、定向招聘”的方式为农村幼儿园培养专科以上层次的本土教师。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本土化将为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开展创设有利条件。

(四)推进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办好一所培训基地,就等于建成了一条教师成长的高速公路,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制约,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培训基地有名无实,农村幼儿教师尤其缺乏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因此必须把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首先,要着力打造省市级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基地。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本地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全局出发,组织本地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进修学院开展农村幼儿教师培训专题调研,根据农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充分整合各培训单位的优质师资资源和课程资源,建立覆盖全省或全市的一个或多个省市级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基地,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统筹规划,以利于面向整体的农村幼儿教师全员培训机制的建立。其次,要系统评估区县幼儿教师培训机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统一制定区县级幼儿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标准,并按照标准对其培训工作进行督导评估验收,合格者授予幼儿教师培训资格,以促进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和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其三,要积极推动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可出台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创建评估办法,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工作思路,在教师培训、教研、科研、电教、电大等资源整合并运行良好、区域示范辐射作用明显的区县,推动教师进修学校创建工作,以提升区县幼儿教师培训的水平。

(五)加大政府对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

加大经费投入是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有效开展的必然选择。在城乡统筹视野下,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已成为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因而在经费投入上理应向农村倾斜。各省市政府要逐步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以确保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经常性经费比例逐年增加,并建立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为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潘君利

上一篇:综合财务管理会计论文下一篇:化工原理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