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班管理下的班级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本文论述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养成教育实践,提出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引领,健全行为规范训练制度,把养成教育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达到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乱班管理下的班级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乱班管理下的班级管理论文 篇1:

高岗上

在苏北的灌云县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尽兴而归,返京途中经过该地时,因为道路崎岖难行,不得不下车步行。今天的灌云县下车乡的名字便是因此而来。几百年来,这个传说在当地代代相传,多少还是让下车乡乃至灌云县的百姓感到一些尴尬,因为,传说的真伪虽然无从考证,但它映射出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这是一个贫困、偏僻、远离世人视线焦点的地区。尽管今天的灌云和下车早已坦途四通,这里仍然是一个经济薄弱地区,灌云县人均纯收入大幅落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江苏省扶贫工作队长年驻扎包括下车乡在内的灌云县多个乡镇;这里的土地“粘、盐、板、瘦”,虽算不上特别贫瘠,但对于这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来说,要想走向富裕,他们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这里还是劳务输出的大户,人口不到5万人的下车乡就有近万名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留下众多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然而,这里却有一所令当地人无比自豪、令外人艳羡的乡村初中——灌云县下车中学。和苏北大多数的普通乡村中学一样,下车中学在办学条件上几乎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优势。长期以来,42个班、3300多名学生的教室、宿舍分布在几幢高矮不一、建自不同年代的建筑中,其中包括两排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红砖瓦房,几幢建筑正面临拆迁重建。生源上没有优势,学生基本上都是施教区的本乡农家子弟,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寄宿生占了近9成。师资条件更没法与城区的学校相比,大多数教师的月工资只有一千三四百块,难以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就是这样一所看上去简陋、平凡的乡村中学,却创造出了极为不平凡的教育业绩: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中考综合成绩已连续21年居全县农村中学第一;近年来学校更是5夺连云港市优秀教学质量奖;学校还先后获得江苏省英语教材实验先进集体、江苏省初中教学系统教学研究先进集体等几十个荣誉称号,成为地区农村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除了这些看得见的成绩和荣誉,无数的农家子弟在这里成人、成才,为将来以知识改变命运打下基础;一批批乡村教师在这里成长、蜕变,并用坚守和奉献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它收获了百姓的信任和口碑,家长们为孩子在这里读书感到骄傲,老师们也为在这里工作感到自豪。

下车中学这样一所乡村初中的成功,最为重要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放飞出一只只“金凤凰”,更在于,它为一代代农村子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扎实而有效地改变着一代代人的视野与素质;它以坚实的乡村教育实践,在曾经的经济洼地上,构筑起一个教育的高岗,站在这高岗上,人们极目远眺,看到的是这块土地充满希望的未来……

这个校长有点“土”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对于一所乡村初中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当办学条件和资源先天不足的时候,学校人心的凝聚、教师敬业奉献精神的激发、学校文化精神与优良传统的传承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好校长来实现。

下车乡在苏北农村中并不算大,乡民中大多数家庭的子女都要在下车中学读初中。下车中学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所有乡民的神经。5年前吴振思刚从另外一所学校调来下车中学任校长时,学校的办学已经积累了不少声誉,得到了下车百姓的认可和肯定。尽管条件差、资源少,在前几任校长的带领下,学校的中考成绩和各项工作都在全县农村中学中居于领先位置;学校从校长到中层管理团队再到普通教师的进取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尤其为乡民们所称道。于是,家长中有这样的说法:这所学校的校长一般人不敢当。而吴振思终于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学校的成绩平稳中更有突破,师生信任、尊敬校长,家长乡民们更是由衷敬佩和热爱“自己”的校长。走在下车乡的街上,时不时地会有老乡认出他,热情地拉上他聊上一会儿。

据说,在一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粗眉大眼、阔口巨脸、顶着平头的吴振思被人当成了某村的大队书记——与现场众多戴着眼镜、斯文儒雅的校长相比,他的乡土气息确实够足。连教育局长都委婉地提了意见:五官、体型改不了,咱至少把发型改一改吧。从此,吴振思“土”校长的形象便深入人心。

学校里的吴振思也有点“土”,这从他在校园里的几个典型形象中就可以看得出——

“伙夫”

吴振思校长系着围裙,站在打饭窗口后面,一边用手里的铁勺敲在饭盆上咣咣作响,一边向陆续走进食堂的老师们吆喝:“来来来,今天是白菜炖牛肉啊!”等到老师们端着饭盒凑上来,他又一边打着饭菜,一边絮叨个不停:“够不够?再来点吧,吃饱了……”看到差不多老师们基本都打上饭菜吃起来,他还会再问上几遍:“还有谁没吃饱?再来添!”然后,给自己打上一份饭菜,跟老师们坐到一起……

这样的场景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赵本山小品《卖拐》里面的台词:“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不仅相貌特点完全吻合,连“伙夫”的角色也符合。

下车中学的老师们对这个场景早已习以为常。但很多老师并不知道,“伙夫”校长每天凌晨5:00钟就会带着他那洪亮的《东方红》歌声来到食堂,察看一下学生的伙食安排,检查一下老师们的饭菜情况。就连因公出差时,他都不忘改善伙食之事,特意交代后勤责任人:“我在家时伙食不能差,我不在家时伙食更不能差。”

为了鼓励老师及其家属到食堂吃饭,“伙夫”校长提出食堂午饭限菜价:教师每月午饭费为每人50元,家属每人100元。为了实现这一点,学校每周派一名副校长带队,教师、职工代表随行,到远距百里的农贸市场买菜。买菜前搞好成本核算,菜买来后保管员专职验收。既保证了菜的质量,又节约了资金,降低了成本。在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学校的这一做法为老师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实惠,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校。

不止是伙食,吴校长对学校的各项后勤工作都有很高要求。同时,他又像关心伙食一样关心学校的后勤职工。学校后勤职工的收入很低,为了使他们安心服务师生,吴校长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子女在就学、生活等许多方面给予照顾;当职工生病住院治疗的时候,他会带领部门领导及时登门探望,给职工送去集体的温暖。有一年年初,职工吴建华就得到了这样的“待遇”。病愈出院后,他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每件事都做得很出色。他对别人说:“谁都渴望得到平等、关心和尊重这三样东西,当你得到这三样东西后,能不好好工作吗?”

“伙夫”的角色看上去够“土”,却最能代表吴振思 “干部服务职工,教师服务学生,后勤服务教学”的管理思想。学校后勤工作千头万绪,琐碎繁重,但它联系着全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与前勤、后勤与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一些矛盾冲突,解决不好的话很容易影响学校的团结与和谐;解决得好了,却能收到额外丰厚的回报。试想,当一位老师半天疲惫的工作下来,却能和家人一起在食堂吃上热腾腾、质优价低的饭菜,免去考虑柴米油盐的烦恼,他(她)再次走进课堂时,是怀着怎样一种愉快和投入!而学校一百多位教师每人都多一分愉快和投入走进课堂的话,这又是多么可观的一股力量!正如吴校长经常叮嘱食堂大师傅的那样:“把老师们的生活安排好了,他们才会心无旁骛地给学生上课,才能上出更多更精彩的课。”

“兄长”、“孝子”

“以校为家”在吴振思校长这里绝不只是说说而已,也不只是吃住在学校那么简单。5年前吴振思刚上任下车中学校长时,他就在思考:在这样一所办学条件简陋、教师待遇低的乡村学校,如何激发出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能量?最终,他从自己一直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和”理念中得到启示:以人为本,关怀每一个师生个体,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和幸福,就一定能收获人心的凝聚、校园的和谐;将学校打造为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进而使每一个教师把自己当成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并乐于为之奉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自己首先表率,在一个个细节处关怀每个教职员工,努力当好家里的“兄长”。

徐红艳老师平时有挑食的毛病,在食堂经常因为没有可口的饭菜而吃不饱。令她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个坏习惯居然被细心的吴校长看了出来。每次吴校长在食堂看到她,都要过来监督一下:“今天是不是又有菜没吃?这样怎么能行?”犹如兄长在耳提面命,令人倍觉温暖。曹加品老师到外地参加培训学习,正在学校上课的孩子突然患病。吴校长得知后,自己开车带上孩子直接赶到连云港市区的大医院就诊。等到曹老师出差回来得知此事时,孩子早已痊愈。

在“兄长”校长的极力倡导和推动下,在下车中学,人性化关怀渗透到了学校工作的每个细节。寒冬的冷风尚未降临之时,温暖的炉火已到了每一个办公室,手套、坐垫早已分发到位;炎热的夏天,正伏案工作的老师,经常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因学校体贴入微而带来的丝丝凉爽——送到案头的一根黄瓜、一个西红柿;而到了春秋季节天气干燥之时,浸润人心的一个橙子、几个桔子、一个苹果便会如期而至。每逢传统节日,学校会考虑为老师们送上一份份情意深重的小礼——大枣、花生、糯米、猪肉、牛肉。有老师过生日,学校会为他定制生日蛋糕,当年近花甲的工会主席拎着喜庆的蛋糕送到老师面前,并代表学校送上真诚的祝福时,亲人般的温暖便扑面而来。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排球、篮球、象棋等比赛,不论胜负,都有小礼品,重在参与及轻松身心的愉悦时常洋溢在每一个教职工的脸上。每年教师节,新教师座谈会与退休教师座谈会都会同时进行,给老教师们以心灵的慰藉,让心系学校的老教师们在离“家”的日子里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更能老有所为——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余力。

吴振思还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这一点也体现在他对老师们的要求上。他经常对旁边的人说:“我不相信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能教育出好的学生。”每年春节,每位下车中学教职工的父母都会收到一个红包和一封由吴校长署名的感谢信:“是你们用勤劳和智慧,艰辛和汗水,培养出了优秀的儿女,使他们得以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下车乡五万多乡亲父老。正因如此,他们很少回家看望你们,作为学校领导,我对此表示深深的歉意。我们永远都会感谢你们!”学校有一位年轻的沈老师,教学基本功好,有一定的培养前途。但是地处县城、待遇更好的城西中学吸引了他。就在他举棋不定时,他的父母提醒他说:你到哪儿能找到像吴校长这样每年“两节”时都惦记着我们的校长?你就这样走了,你心安吗?父母的一席话打消了沈老师出走的念头。如今,他的班级管理、教学实绩均在年级名列前茅。

校长和学校的浓浓人情味让老师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对于学校的责任,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和进取心得到了彻底的激活;老师们也会像校长和学校关怀自己那样,关怀每一个学生的个体成长。化学老师周进成已经50多岁了。按理说教了几十年的化学,知识点早就熟记于心了,可他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不断为自己充电。他笑称自己人老了,但心很年轻。对于学生,他有极大的耐心。学生有难题请教他的时候,无论多忙,他都会放下手头的事情,给学生细细讲解,一遍,两遍……他都是满脸微笑,不厌其烦,直到学生完全弄懂为止。有时耽误了他的吃饭休息时间,学生满是歉意,可他倒安慰学生不要紧,知识就可以充饥,可以让人忘记疲劳。他的学生都说:“在周老师的课上不认真听讲,那真的太对不起他了。在他的课堂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人格和品德。”

无论是“伙夫”“兄长”“孝子”这些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角色形象,还是其背后的以人为本、以“和”治校的管理理念和“干部服务职工,教师服务学生,后勤服务教学”的管理策略,都能反映出吴振思对这所乡村中学的认识与发展路径的思考,以及对自己校长使命的准确定位。他把学校管理看成是一种充满了创造精神与生命色彩的过程,注重人文关怀;秉持积极的教师观,把教师当作经营校园的生命主体,提倡民主合作;重视教师的管理价值,努力构建学校生态家园,让教师成为家园中的生命主体,不仅关心教师的职业技能,还关心他们的职业精神,更关心他们的职业人生。正是得益于此,下车中学这样一所条件、资源都不占优的乡村中学才得以将“人”的因素充分利用,放大到最大,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最重要基石。

“一步一景”的背后

漫步在下车中学的校园里,人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感慨:这里真是一步一景啊!

校园的地面看不到果壳、纸屑,终日保持清洁;自行车按指定地点停放,井井有条;学生的宿舍楼里,学生们的毛巾折成相同的大小整齐地晾在门外的走廊上;教室里更是整洁有序、窗明几净。每日做操时间,全校3300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列着队鱼贯进入操场,老师们远远站着,学生们却自觉列好队;随着广播里的节奏响起,几千人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十足;做操结束,各班级按秩序分别退场,短短几分钟,操场上就不见了人影。“苏北第一操”的美誉实至名归。每天的用餐时间过后,近3000名住校生共用的洗碗池边,学生们排着队轮流使用水龙头,无人插队,无人乱倒饭菜,无人嬉戏,节时而高效。每个周五下午放学后,走出校门的寄宿生依然自觉排着队走到车站等车。

这些都是一眼看得见的校园风景。再深入一点去观察它,与这里的教师、学生、职工、行政接触一下,又能发现更多的景致。这里的老师很忙碌,总是行色匆匆、风风火火,但却劲头十足、斗志昂扬;他们各司其职,但又相互比照、相互“较劲”,常常出现抢着上课的局面,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提起这样一句话:“别人都在跑,自己不能走。”这里从校长到中层行政再到一般教师,不论事务多忙,每天都要带着听课笔记随机听课,学生们都习惯了校长和其他老师坐在自己的教室后面听课。

这些“风景”的背后,是下车中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如果说吴振思校长的人格魅力和其倡导的人文管理为下车中学的发展提供了柔性、温情、“软”的因素,那么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常规管理则为它提供了一所学校走向成功所必需的刚性、严谨、“硬”的一面。德育、教学、学生管理、教科研、师资培训,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被纳入其中,运行有序。

一张“育人网”

下车中学在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上精心编织起了一张“育人网”。

首先,明确了学校与年级班级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上的“双管”职责。年级主任、班主任是学生教育的最直接施行者,“贴身”教育——从早晨起身的进班、早操后的晨读、就餐、卫生打扫到中午值日、午休,晚上的就寝,班主任、年级主任的身影随时随处可见。政教处、教务处领导则要负责每天在学生上课、课余时进行不停的检查、巡视,同时承担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任务;校长室两名分管政教和教务工作的副校长,除教学外的精力都放在监管两处、年级组、班主任的工作情况上,同时也直接参加学生的具体管理工作。

其次,确立了考核监督的“四线”。校长室一线:每天校长室有专人负责考核该天值班领导,值班领导一方面考核该天值班的“两处”人员,另一方面深入到每一个班级,对各班级的常规管理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政教处一线:政教处每天有值班人员对班主任到班及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另外,该值班人员还协同两名校警值班,从上学、放学、课间活动、课外活动、就餐、就寝等各方面对各班级学生进行管理、考核。团委一线:每天,团委6名同老师专线对各班级住校生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内容包括起床时间、卫生、内务整理、就寝纪律等,且严格量化。年级组一线:每天各年级必有年级主任带班,除考核本年级班主任到班及管理情况外,还深入到本年级的每一个班级进行直接的管理、督查,且严格量化各班各方面情况。每天,“四线”的考核结果都要汇总到政教处,并做到一天一总结,一天一公布,让班主任知晓本班各方面情况,以便及时应对不良现象。另外,政教处还有专人分析每天全校考核数据,总结归纳当前学生动向,提请第二天值班人注意,真正做到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两管”与“四线”交织,初步构成了一张学校全员参与、紧致细密的“育人网”。在这张网中,学生管理和学生教育被细化到每一个细微之处:上厕所大便要采用骑蹲式;小便不要到大便池上;行进间不许吃东西;学生证要时时正确佩戴;二楼三楼的学生如何上下楼……

为保证这张网高效发挥作用,每年,校长室、“两处”都定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学生教育问题的专题培训,让每一位教职工在心中牢固树立“下中是我家,荣辱靠大家”的同进同退荣辱观,并辅之以相应的考核制度——小到看见一位学生上课时离群而听之任之被发现都有相应的考核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学校对该教职工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当然,即使是“天网”,也必有疏漏之处。为此,学校在每学年开学之初,便向每位学生大力宣传举报制度的相关内容——遇到什么情况要举报,采取何种举报方式最为迅疾。并明榜宣传举报后的表扬奖励措施:一方面表扬奖励个人,另一方面为所在班级月量化考核加分。在个人表现欲和集体荣誉感的双重作用下,学生举报的热情高涨,持久。这样,无论学生在何时何地有什么异常情况,学校都会及时得到信息,为应急处理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将许多隐患及时消弭在萌芽状态之中。

学生也在这张网中随时随地感受着学校对自己的关注,进而发生由外到内的质的改变,开始从他律走向自觉自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每一名学生都明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己该如何做:坐在窗边,我要将窗户的挂钩与窗台平行摆放,以免误伤他人或自己;我是值日生,洒扫工具要整齐摆放,垃圾要及时清理;买东西要在什么地方吃,废弃物要扔在何处;就寝时要保持安静、不能随意进出,为他人、为自己提供一个宁静的休息空间;教室内,自己的物品该如何摆放;做操时要佩带学生证,穿整齐校服。这样,一个个“点”的效应拉动了整个“面”的提升。

一部“锻造机器”

从10年前大学毕业起就在下车中学教书的戴鑫章老师这样形容自己的学校:“她是一部神奇的‘锻造机器’,只要是好钢,就一定把他锻造成才;只要是好玉,就一定把他雕琢成器。”很多下车中学的老师都有类似的感受。从最基本的备课、听课制度和班主任制度,到教育科研与业务学习制度,再到竞争激励制度,学校有一整套科学健全的教师管理与发展的规范制度,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的支撑和推动力,进而激发教师自觉主动、争先发展的需求。

在教师日常教学业务与教育科研的常规管理上,下车中学明确规定教师无教案不准进课堂,教务处对教案实行每天查签制度,周末时校长室要对教师业务进行飞行检查。学校还实行推门听课制度,规定中层及以上行政干部包括校长每周至少听两节课,而且只有进教室后,任课教师才知道自己“中招”了。这无疑对教师认真完成教学业务起到了有效的督促作用。

在班主任制度方面,下车中学规定,每年刚上岗的青年教师必须做班主任,必须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这样就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为了帮助青年教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班主任工作,学校还实行新老班主任结对一学期,奖罚一体。为了加强管理,学校严格执行每周一下午的班主任例会制度,严格考勤。同时鼓励班主任撰写工作体会,提高工作艺术水平,使班主任管理工作科学化。

在教师能力培训、培养方面,下车中学除了坚持传统的青蓝工程、名师发展工程外,更致力于开展教师的“教学汇报课”活动。这一活动让每位老师都有机会上汇报课,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要求每位听课教师做好听课评析,保证评课时人人有发言,发言有条理、有重点;课后要及时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后感,上交教案、说课材料和教学论文,从而引导教师形成“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循环。

建立这些管理规范和制度的同时,下车中学也认识到,具体实施中如果不能辅之以科学的评价、考核与奖惩机制,规范和制度很容易沦为一纸空文,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势必会消磨教师的危机意识、竞争欲望和进取精神。为此,下车中学实施了《教师教育实绩考核》等评价考核及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例如,学校政教处对于班主任工作职责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和考核评价标准,并将一周、一月考评和学期、学年考核结合起来。对常规评比、各类文体竞赛活动、流动红旗获得次数、班级材料管理、不良行为学生帮教管理、严重违纪事故、主题班会评优、黑板报评比等等,均有具体明确的奖惩细则。学校对每位班主任年考核资金投入超过了2500元。

这些竞争激励措施的实施,使学校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得以不断完善,并且大大激发了教师的身心潜能,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真功夫”

曾经有人这样质疑下车中学所取得的成绩:你们只不过是管理抓得严一些、时间挤得比别人多一些罢了;靠增加学生和老师的负担而多得一点分数,这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2009年夏天,江苏省实施“五严”规定、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之后,更是有人为下车中学担忧:缩短了教学时间,你们还能继续“神奇”么?

下中人并没有作直接的回应,但近两年下车中学取得的成绩已足够打消这些人的质疑和担忧:学校的中考成绩在同类学校中的优势不但没有缩水,反而更加明显;学校连续获得连云港市年度教学质量奖;一批骨干教师涌现出来,不断在省、市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奖。曾经质疑的人也开始认识到,下车中学的课堂是有“真功夫”的。

这个“真功夫”就是“以学定教,双向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将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分为“10+25+10”三个阶段。

安静的10分钟:他们在做什么?

在下车中学的课堂上,你会发现这样的一种怪异现象:上课铃响后的几分钟内,全校一片寂静,既少有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更没有什么热烈的讨论声,甚至是老师的讲课声也几乎听不到。

他们在做什么?

原来,绝大多数班级的学生正在交互批阅老师下发的学案,在按照老师公布的参考答案进行互批。

这是下车中学“以学定教,双向延伸”课堂教学策略中“课前延伸”和“以学定教”阶段的生动场景。

上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到这一节课上课时掌握得怎么样?这一节课的内容,学生们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又理解了多少?哪些地方会成为学生深入理解的“拦路虎”?老师需要在什么地方下功夫?这些问题绝不是依靠老师备课时的闭门造车就可以凭空想象出来的。为了真正让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成为老师课堂教学的导航仪,下车中学的每一位老师都把在课前集体备课时针对下节课内容生成的学案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样既让学生预习时明确知道自学什么,也能让学生通过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题目中加以运用进而知道自己什么地方理解不透,加强上课时听讲的针对性,另外,更便于老师们根据学生学案完成情况来适时调整自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甚至是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并且,在下车中学,老师充分掌握了学情后,一般不直接要求学生去解决问题,而是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

开课的安静,其真正的底蕴是学生课前扎实的方向明确的预习工作、课堂上组织有序的交互批阅及老师课前精心钻研、集集体智慧生成指导性学案的功夫!

“混乱”的25分钟:“话语权”归谁?

身处下车中学的课堂,我们很难分清哪位是老师,因为说话多的是学生,站立在课堂上的多是学生,甚至连在黑板边讲课的也是学生!

这是下车中学“以学定教,双向延伸”课堂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又一常景。

在老师根据学生学案完成情况生成问题、创设适当的情景之后,课堂上老师要做的事就基本由学生“代劳”了。针对某一问题,学生按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相互纠正理解的错误之处,老师只是不时巡视,或参与某一组的讨论,或对某一组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若有共性的问题,老师则负责提交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解决。有的疑点、难点,老师刚想自己“表演”一下,这权利就会立即被部分学生给“剥夺”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走上讲台,用稚嫩的声音给同学们煞有介事地讲解。除非是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老师才会抓住问题的要害精讲点拨一下。可就这样,老师也往往还没有讲完,就被学生“老师,下面的我会了,我来讲”的抢话声给打断,“话语权”随即被剥夺!

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最常做的事是在学生解决完本节课生成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搭建新旧知识联系的网络,使其知识体系系统化。

究竟谁是老师?下车中学的课堂中,似乎有点“本末倒置”。

最后10分钟的怪事:课堂巩固练习竟敢不完成?

课结束前的10分钟,学生都要完成本节课的达标练习,这是现今很多学校课堂教学的模式都采用的教学流程之一,可是下车中学“以学定教,双向延伸”课堂教学策略的最后一个环节却执行得不伦不类:有的学生完成了约一半练习就停笔,有的学生完成大部分练习也停笔了,只有一部分学生实实在在完成所有的练习才停笔。可更怪异的是老师对此却熟视无睹,没有任何作为!

别不解,这正是下车中学“以学定教,双向延伸”课堂教学策略又一“不同常规”之处。备课组老师在精心制作课堂达标巩固练习时,就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层次,设置了不同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为基础知识性练习,要求人人都能达标;第二层次为基本技能性练习,要求中等以上学生都能达标;第三层次为发展性练习,要求优生能够达标。当然老师会极力鼓励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试着冲击“更高层次”,让其在“晋级”的喜悦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乐趣!

练习时,老师认真巡视,精心收集学生的答题信息,尽量在当堂进行矫正反馈,并特别注重激发学生基于手中练习疑难处而产生的去汲取下节课知识的欲望——向下节课延伸!

“以学定教”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双向延伸”则延长了学习链(预习、学习、练习、复习、总结)。整个教学过程提倡互动式教学,反对一味灌输式的教学;提倡有效的教学,反对形式化的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反对他主、个体、接受性学习。同时,该策略关注课堂教学方法的平衡,强调有意义的探索性学习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互相促进,强调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互相促进,强调促进创新能力发展和落实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互相促进,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的互相促进。

“以学定教,双向延伸”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使下车中学的老师和学生都从中受益。教师经过反复培训、深入实践,能够自觉地用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初步改善了以往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方法,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发展也得到实现。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了,学生“爬黑板”的多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不仅实验开出率达到了100%,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实验小制作,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创新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政治、历史课采用了专题探究的方式,课堂上学生讨论得异常热烈,大家常常围绕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地理课上学生分组围着地球仪摆起了“龙门阵”,教师不时地参与其中,加以点拨……

作者:柳杭

乱班管理下的班级管理论文 篇2:

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养成教育实践

【摘要】本文论述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引下的养成教育实践,提出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引领,健全行为规范训练制度,把养成教育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达到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陶行知 养成教育 制度 常规管理 校园活动

玉林北流市永顺小学是北流市的一所年轻的小学,建校两年多。学校以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开展了一系列养成教育活动。下面笔者谈谈我校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养成教育活动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健全行为规范训练制度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育的目的:“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指出教育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这比传道、授业、解惑更为重要。因此,我校提出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反思型的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

坚持长期、严格、持之以恒的行为规范训练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条件,健全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强化监督落实是行为规范训练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在建校之初就成立了养成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担任养成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学校党支部、学校行政班子、各学科组长、班主任等为小组成员。两年来,学校制订例会制度,召开各类专题研讨会,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分阶段、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及时交流总结,修改训练内容,改进训练方法。学校在校园最醒目的地方粘贴《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之成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准绳,努力营造学习规范的浓厚氛围。在此基础上,学校从实际出发,制订并实施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一系列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如《新学期师生行为规范训练规程》《小红帽督查制度》《值日制度》《作业制度》《课堂约定》《行为规范先进班级评分细则》《自觉学习先进班级评比标准》《劳动服务先进班级评比标准》《学生课间文明行为要求》等,从校内到校外对学生言行举止的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引领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

二、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引领,把养成教育纳入学校常规管理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我们认为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我校从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出发,把養成教育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

(一)在课程开设方面,我校每周每班开设一节“行为规范教育”课,班主任每周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每周一,学校晨会结束后的第一节课,各班学生回到教室进行总结,班主任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从来校要求、文明礼仪要求、校内活动要求、交通安全要求、消防安全要求、卫生要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在课堂常规方面,我校要求各班统一使用“课堂约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约定从预备铃到下课,从听、说、读、写、思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了明确的习惯养成规定。“课堂约定”统一打印在教师备课本的首页,让教师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使用。

(三)每学年,我校都会先对一年级新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由校长牵头,班主任任组长,科任教师协助,组成班级训练小组,共同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学校按照《永顺小学新学期师生行为规范训练规程》,从认识新同学、新老师规程,上卫生间的规程,班级管理规程,文明说话规程,集会、出校门、上下楼梯规程等十二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细化训练,为期一个月。

(四)我校开展“课间文明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学生课间做到不在操场、走廊、楼梯、教室、宿舍等地方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走并做到不推、不挤,走路三人成行。课间文明由学校“小红帽”队员每天进行检查、监督、落实。

(五)我校重视艺体学科,将每周三、四这两天的第六节课设为第二课堂,由专职教师组织田径、篮球、乒乓球、合唱、书画、舞蹈、科技、陶艺、英语等各种兴趣课,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学校每年还召开艺术节,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发掘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艺术天赋,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素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我校成立家长学校,每学期校长亲自为家长上课,并聘请专家或教育孩子出色的家长上课,每次讲课的内容有特色、有针对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家长学校根据学校制订的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强调家长在家树立榜样,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行为影响教育子女。学校与家庭建立联系网,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措施,与家长携手做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我校学生从进入校门的那一天开始,就接受着这样规范的管理训练,培养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成长、成才、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引,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他又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校在陶行知先生科学教育观的指引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特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培育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总体来说,我校把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分成三大板块,“学会生活”板块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学会劳动”板块抓小学生劳动服务习惯的养成,“学会学习”板块抓小学生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具体而言,学校通过开展以下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个人才华和特长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一)开展“我与孩子共成长”系列活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增强孩子的自律意识,改善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我校长期开展“我与孩子共成长”的活动,强调父母与孩子配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与孩子共成长”系列活动包括“我和孩子一起读书”等。孩子把自己在学校强化训练的行为习惯带回家去影响家长,又把在家里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到学校,孩子和家长互相监督、促进,形成“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教育模式。

(二)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我校要求每生每学期背诵古诗文30首,定期开展比赛。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我校先后举行了“古诗对对碰”“师生美文诵读”“谈詩论道读书会”以及“曹灿杯朗诵大赛”等活动,夯实了“读经典诗词 悟多彩人生”的主题。两年来,师生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通过阅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化底蕴,提高文学修养。

(三)开展“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我的故事”活动。各班教师组织每一名学生在班级内讲故事,让每名学生都有登台的机会,评选出班级的“讲故事小能手”并在班群中展示。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赛阶段,各班每周安排学生登台讲故事,所讲的故事可以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故事,也可以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由各班教师自行组织实施。要求每名学生都要登台讲,不能遗漏,并对每名学生所讲的故事做好登记工作。第二阶段是决赛阶段,各班经过班级选拔后筛选出若干名优秀选手,推荐参加年级的决赛。学生通过故事感悟人生道理,从故事中学会做人。

(四)开展“没有垃圾桶的学校”创建活动。学校既是传播知识的地方,也承担着育人的责任。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接受文明理念的教育,从而内化为自觉行动,是我校不设垃圾桶的初衷。我校不设小卖部,不允许学生带零食进校园,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教室设分类垃圾袋,学生产生的少量垃圾用自带清洁袋带回家。校长带头,在校园里看见垃圾就弯腰捡起来带走,常常有学生在作文里描写“捡垃圾的校长”。学生不但争当“保洁员”,还承担着监督他人的责任。

(五)每周进行“行为规范先进班级”“劳动服务先进班级”“自觉学习先进班级”评比活动。我校设立“小红帽”监督岗位,每一项评比均由一名学校领导负责制定措施和各项评分细则,落实监督。学校“小红帽”监督岗学生每天对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监督检查,对班级进行评分。每周一在升旗仪式上进行总结、表彰。每学期期末,我校还进行全校的评优,评优种类多样,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愉悦。我校通过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从小学会感恩,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把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学生收获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校的养成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会生活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能礼貌待人,在学校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能孝敬父母,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基本做到公共场合不拥挤、不喧哗等;学会劳动方面,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基本能成为老师的劳动好帮手,个人养成较好的卫生习惯,基本做到了勤换衣、勤洗澡,能够自觉做好个人卫生;学会学习板块,学生上课能做到专心听讲,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主动做好笔记,遇到困难能主动克服,会使用各种工具查找资料并敢于实践,在家懂得先做完作业再去玩。两年来,北流市教育局、北流市电视台、玉林市教育信息网相继对我校的养成教育特色活动进行报道。授人以“鱼”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更重要的部分是授人以“渔”。在陶行知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培养会生活、会学习、会劳动的具有健康体魄、智慧头脑、健全人格的人才。

(责编 秦越霞)

作者:蔡庆凤

乱班管理下的班级管理论文 篇3:

高三后期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处于高三下半年的学习阶段,学生自身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理都会发生一定变化,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做好辅助工作,良好的班级管理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较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也能有效促进授课效果的提升。因此,高中班主任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做到因时而变。本文侧重于针对高三后期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展开论述,希望为相关高中班主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三后期;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学生的引路人,自身做制定的班级管理策略直接关系着当前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对于知识内容的吸收效果。高三下学期正是临近考高的阶段,学生的身心都处于紧绷状态,这时比较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更多的是心思素质,好的心态能引导学生更好的投入学习发挥出色的水平,反之心态不端正也会直接导致成绩的下滑,所以这个阶段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时期,班主任要随着不同阶段及时调整班级管理策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高三后期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工作与班级管理相结合

教育工作与班级管理策略相结合指的是将日常的授课以及课余时间对学生的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授课过程与班级的纪律两者有机统一。以往班主任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身心状态以及对日常行为习惯的有效引导,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这就要求着教师一方面在加强对于学生正面的引导,开展耐心的教育,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结合已有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促进学生的成绩与素质同共进步。就例如说在业余时间对于学生的寝室生活的管理工作,除了要安排好每个寝室对应的管理员外,班主任也要参与到针对寝室的管理工作中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就寝情况以及寝室的卫生都要进行实时的监督,对于寝室情况较差的学生进行严格教育,督促其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些表现优异的寝室也要提出表彰,同时对于班级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发挥他们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共同维护好寝室秩序,真正将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1]。

(二)管理方式严厉与耐心相结合

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及管理方式是当前广大班主任应当加大重视的一环,这不仅关系着班主任实施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更关系着学生思想及心理的发展。以往班主任为了规范学生的纪律,神态以及说话方式过于严肃,这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也达不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同时,对于班级管理这项工作来说,严厉与耐心是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过于严厉或者过于放纵都无法实现管理工作的优化,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实现更好的管理。比如说当学生没有遵守班级制度时,班主任就不应在课堂上针对个例点名批评,可以选择在课后及午休时间与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一下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同时以较为和蔼的态度向学生传达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在日后也可可以经常询问这名学生的表现情况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事后教师将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总结针对一些共性问题向学生传达,督促其共同改正,这样不仅能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接下来的教育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2]。

二、高三后期班主任创新班级管理策略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一名具备相对成熟管理经验的班主任对于班级氛围的营造是十分重视的,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在平时也会对于班集体树立一个强烈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建设过程中,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提高授课效果,引导学生深入吸收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当前处于高三阶段,学生的身心都相对紧绷,这种现象极不利于进行接下来的复习工作。这时班主任就可以选择诸如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同学布置班级海报、歌唱比赛、演讲比赛以及趣味小品等活动缓解班级紧张的气氛,更好的调动学生放松心情建立一个活跃的课堂环境。具体而言,拿演讲比赛来说教师就可以确立如《我的高三生活》为主题让学生自选角度进行演讲稿的草拟工作,之后选择自习课的时间组织学生逐个上台演讲,由班主任及语文教师担当评审团,对学生的演讲内容进行评价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相点评环节,这种切合时间背景的主题演讲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无形中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活动效果较好的情况下,班主任在保证授课进度的情况下可以定期开展。处于高三备考阶段,学生对于大多数知识已经完成了学习吸收的过程,主要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并树立一个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再比如我们常见的组织学生发表毕业感言,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时间,由自身开头总结一些三年来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表达对于学生支持自己工作的感激,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上台演讲,这种方式不仅能极大程度上放松学生的心情,对于班级的凝聚力及团结性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也间接的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方便布置接一下一系列的复习课程[3]。

(二)引导学生梳理自信心

到了高三復习冲刺的阶段,针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其实高频快速的授课方式施效果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关键在于学生自身能否树立一个乐观的自信心,以积极地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复习过程中,最终实现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例如,对于班级学习成绩较优异的学生,班主任就可以围绕其接下来的报考目标、心仪的大学或者未来的人生规划等进行一对一交流而不是仅关心学习成绩,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借助充分的交流也能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大体的规划,实现全面的进步;对于班级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班主任可以依据其模拟考试的情况以及错题集中的题型进行细心地指导,通过多种解题方式,让这部分学生快速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实现成绩的提升,更好的像班级成绩靠前的学生看齐;对于班级成绩相对较弱学生,班主任所能做的更多是交流沟通工作,缓解其紧张的心态,帮助这部分学生找到自身的优势及喜好,无论是接下来的择校选择还是其他发展方向都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使其在高三阶段真正能充实起来,而对于体育及艺术特长生来说一方面了解一下当前的训练情况,另一方面对于其身体健康的情况也要加以关心,并将当前一些较为容易得分的知识点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讲授,实现文化课及专业课双向进步。这样通过针对性辅导,能够真正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使得高三阶段的学习生活充实且快乐[4]。

(三)教授科学的复习方式

针对于一些应对考试的方法策略以及一些独特的复习方式适当传递给学生,所起到的效果可能会出乎意料。这些技巧不仅会引导学生适当缓解枯燥烦味的刷题练习,转换当前的复习策略,在考试过程中也会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及准确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说针对于应对考试的策略,班主任可以告诉学生在考试前通过简单的深呼吸练习或是慢跑的练习缓解紧张的气氛,也可以选择通过朗读文章的方式放松一下紧张的头脑,文章的选择可以集中在语文诗词以及英语文章,这样无形中也加深了记忆,当拿到高考试卷时如何利用前几分钟进行快速的阅读试卷及审题,比如说数学科目对于试卷就可以选择由前到后的顺序,对于选择及填空部分个别的难题可以采取暂时跳过的方式,将一些难易程度相对较低的题目在最短的时间内尽量做对,最后一道大题可以先选择前两个问题进行解答将最后一个问题留在最后的时间进行攻破[5]。对于演算草纸怎样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班主任应当提醒学生不要在草纸上乱涂乱画,应该分不同题型在不同的区域进行计算,避免出现草纸不够用或者损坏的现象发生,班主任应当统计好各个学科一些难度不高但较容易马虎的题目并在考试前带着学生复盘,提醒学生在临交卷十五分钟左右留出时间做好检查工作,防止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情况。针对于复习的方式策略来讲,班主任可以与各科的教师事先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一下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知识壁垒集中在哪几个题型以及相应的解题策略都要進行沟通,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在学生自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细心指导,帮助其掌握高效的解题方式同时还能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另一方面,班主任也可以请求各科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适度缩减一下刷题时间,利用一些空隙时间向学生讲解比较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及检查策略,以及对于不同成绩的学生讲解不同的复习策略,让学生能够制定详细的复习方式。最终,通过高效的复习策略以及科学的应试技巧在高考取得优异的成绩[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部门提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一指导方针,高中班主任也要提高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视,不能仅仅关注学习成绩,而是要结合当前学生性格上的个体差异,学习习惯的不同,及时创新班级管理方式,从而更好地从侧面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高三冲刺阶段,不仅实现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能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春英. 网课环境下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及班主任管理策略[J]. 高考, 2019, No.321(19):161-161.

[2]陈丽丽. 等待契机 ——浅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19(23):0016-0016.

[3]张臣刚. 浅谈如何做好高三班主任工作[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8):213-214.

[4]张雪艳. 浅谈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策略研究[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6):0210-0210.

[5]李彩霞. 唱春暖花开,听掌声响起来——记一名高三班主任的高考感言[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19):206-206.

[6]徐峥.立德树人修君子品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有效措施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4):24-25.

作者:谢海洋

上一篇:流通企业法制建设论文下一篇:BOT下高校后勤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