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研究生校园文化论文

2022-04-20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而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无疑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对大学生创新能力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现状。应该着力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大力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医院研究生校园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医院研究生校园文化论文 篇1:

“四证合一”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了解广州医科大学“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与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差异,提出注重校园文化或医院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加强锻炼;提高专业满意度;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和管理建议。

[关键词]四证合一;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

[文献标识码]A

为推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2014年6月,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自2015年起,各医学院校对新入学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达到毕业条件者,可同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以及《硕士学位证》四证。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就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做出部署,进一步提出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四证合一”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医学硕士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主向培养学术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战略转变。但是由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减少,轮转临床培训过程中人际交往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增加,遇到问题时求助途径少,收入对比冲突明显,考核压力大等原因,“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临较大的身心挑战。汪旸的研究表明,“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问题和心理不适。因此,探讨“四证合一”培养模式下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和教育管理对策,对于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广州医科大学“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動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访谈,旨在发现医学生存在的学习和心理困惑,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改进措施,促进医学研究生教育和管理。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88份,有效率为78.8%。调查对象为实施“四证合一”教育改革后的广州医科大学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86人和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402人。调查问卷包括成就动机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以及自编人口学问卷(含性别、年龄、专业、年级、生源地、培养类型、是否应届考取研究生、是否独生子女、恋爱婚姻状况、运动频次、专业满意度)。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差异性分析。

本研究同时对50人进行了访谈,其中“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2人,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28人,访谈问卷为自编问卷,含18道问答题,主要包括选读“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原因、对“四证合一”政策的了解情况、目前的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压力情况、缓解压力的方法、运动频次、心理健康自评情况等内容。

二、调查结果

(一)“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现状

成就动机,是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里以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它影响着个体对自己学业的评价和行为。本次调查使用的量表中成就动机包括两个维度,即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得分减去避免失败的动机的得分就等于成就动机总分。成就动机的总分越高,其成就动机就越强。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当避免失败的动机超过追求成功的动机时,便会表现出焦虑退缩,而去选择那些避免失败机会的目标;反之就会表现出奋发向上,积极努力的倾向。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是否为应届生、是否单身、是否经常运动以及年龄和专业满意度的不同,都会造成其成就动机的差异。

本次接受调查的386名“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非应届生86人,占22.3%,应届生294人,占76.2%。调查发现,应届研究生的成就动机总分(3.3675±9.699)(p=0.047)显著高于非应届研究生的成就动机总分(0.1163±8.092);访谈中也发现非应届研究生其考研的目标更单一,大多数是为了找到安稳、高收入的工作。

单身研究生(210人,54.4%)的追求成功动机显著高于非单身(含有伴侣、已婚和已婚已育)研究生(176人,45.6%),其避免失败动机显著低于非单身。可见,单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总分(4.809±9.693)显著高于非单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总分(0.341±9.146)(p=0.016)。这可能是单身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业上,其更专注于个人成就。而非单身者注意力会被分散,由于顾忌“另一半”,这会让其避免承担失败的后果。

经常运动的研究生(80人,20.7%)其成就动机总分(6.025±11.623)显著高于不经常运动(304人,79.3%)的研究生的成就动机总分(1.875±8.971)(p=0.016),其避免失败动机的得分也显著低于不经常运动的研究生。访谈中笔者也发现,经常运动的研究生更敢于挑战自我,更能坦然面对失败。谭建共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运动表现与渴望获得成就的因素有关,如积极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以及渴望成功的满足感。

本次调查中,60.1%的研究生专业满意度很高或较高(232人),其成就动机总分(4.112±9.839)和追求成功动机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专业满意度低的研究生的成就动机总分(0.753±9.141)(p=0.018)和追求成功动机的得分。在访谈中笔者也发现,专业满意度高的研究生更有学习动力,更希望自己在专业方面有所成就。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专业认同感与学习满意、成就动机关系密切。

大于等于25岁的研究生(218人,56.5%)避免失败的动机显著高于小于25岁(168人,43.5%)的研究生,访谈中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研究生越来越担心学业失败。

(二)“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现状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学业所具有的能力的判断和自信。学者梁宇颂认为,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越好,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学业自我效能感包括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业,取得良好成绩和避免学业失败的估计;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是否能够达到学习目标的估价。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四证合一”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为“研究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因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是否经常运动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

男生(194人,50.3%)的学习能力效能感(38.979±6.922)、学习行为效能感(35.041±5.662)均显著高于女生(192人,49.7%)的学习能力效能感(32.681±6.924)(p=0.007)和学习行为效能感(32.218±5.187)(p=0.000);来自城市的研究生(178人,4 6.1%)的学习行为效能感(34.595±5.756)显著高于来自农村(208人,53.9%)的研究生(32.817±5.353)(p=0.027)。这可能是因为城市的学生家庭生活环境相对比较优越,其对自我的积极评价、自信心更高。

独生子女(84人,21.8%)的研究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74.428±12.148)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302人,78.2%)的研究生(70.397±11.075)(p=0.042)。这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是家中的“焦点”,其在很多方面受到的重视程度要高于非独生子女,比如父母的关心、呵护和照顾等。

经常运动的研究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74.525±11.190)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39.700±6.190)均显著高于不经常运动的研究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70.447±11.380)(p=0.044)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37.105±7.185)(p=0.038)。访谈对象也认为,经常运动能提高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三)“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支持现状

社会支持是个体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少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本次调查使用的量表中的社会支持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客观支持是指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支援,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等;主观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指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每个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存在着差异。

本调查结果显示(见图2),“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的社会支持在性别、年龄、是否为应届生、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单身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女研究生的支持利用度(8.489±1.741)显著高于男研究生的支持利用度(7.979±1.534)(p=0.032);男性访谈对象也表示,在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这说明女性更善于利用社会支持,这与张海莲及李雯对医学研究生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在传统观念中男性被认为是强有力的,是最能忍耐和独立的,这导致其从小就养成独立处理问题的习惯,遇到困难时拒绝别人的帮助。而女性往往被认为比较弱小,需要被保护,这导致其较容易对周围的人有更多的情感表露与互动,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地寻求亲密感和外界的支持,并且善于利用社会支持来处理问题。

大于或等于25岁的研究生的主观支持(21.678±3.582)和社会支持总分(38.339±5.377),均显著高于小于25岁的研究生的主观支持(20.142±3.422)(p=0.003)和社会支持总分(36.178±5.172)(p=0.005)。非应届生的研究生的客观支持(9.046±2.439)显著高于应届研究生的客观支持(7.925±2.171)(p=0.004);非应届的访谈对象多次谈论到在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自己的社会支持来源会比较多。这可能是非应届生由于有工作经历和较多的社会经验,其物质方面的支援较多。同时,其拥有的社会网络和团体关系较多。因此,其客观支持会更高。

非独生子女的研究生的主观支持(21.377±3.530)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的主观支持(19.690±3.516)(p=0.007)。这可能是与非独生子女有兄弟姐妹相伴,其情感上较独生子女有更多的支持。非独生子女的访谈对象也多次谈论到在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自己经常会向兄弟倾诉或寻求支持和帮助。

非单身的研究生,其客观支持(8.881±2.241)、主观支持(22.170±3.448)、社会支持总分(39.170±5.017)均显著高于单身的客观支持(7.600±2.173)(p=0.000)、主观支持(20.038±3.422)(p=0.000)、社会支持总分(35.914±5.249)(p=0.000)。这表明非单身的群体所获得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均较多。非单身的访谈对象也多次谈论到伴侣对自己的支持。

(四)“四证合一”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比较

本调查对386名“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402名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类培养模式的医学研究生在学業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的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成就动机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与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相比,“四证合一”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成就动机明显偏低,而避免失败的动机呢显偏高。在“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大于等于25岁的研究生、城市的和女性研究生以及单身的研究生其避免失败的动机更强,而成就动机更低。结合访谈情况,笔者认为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两者报考投入、培养模式、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和追求目标的不同造成的。

首先,报考投入方面。由于“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拿到四个证(毕业证、学历证、执业医师证和医师规培证)且能直接进入临床工作。因此,“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竞争激烈,这批能顺利进入“四证合一”培养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这些都让他们更担心付出后没有收获。“四证合一”的女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由于报考的高投入、临床和科研双重压力,以及临床轮科的高强度工作,造成其更害怕失败。

其次,培养模式方面。“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不同于以往有导师直接指导,而是按照规范化培训要求在基地各临床科室轮转,其与自己的导师接触较少,与自己的师兄师姐也联系较少。并且,在访谈中不少“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表示,自己和导师对目前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和毕业要求了解不充分,甚至有部分导师还是按照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这样导致他们在培养的过程中会有“不踏实”的感觉,担心自己毕业的时候不能如期拿到“四证”,害怕失败。而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相对成熟,实验室大多有导师及师兄师姐的引导,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寻求帮助。

再次,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方面。“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轮科的工作强度大,且部分学生还有科研压力。在访谈中,不少“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表示为了早点出实验结果,他们每天下了临床班都会泡在实验室。周一至周五在临床上班,周六周日做实验已经是常态。而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学习环境较单纯,主要是以实验室为主。生活环境方面很多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困难,将学到一技之长、方便就业、减轻父母负担作为自己的目标,因而其拥有更强的奋斗精神和坚强信念,在艰难险阻面前不回避、不畏惧,积极面对现实,向往成功,避免失败动机低,成功动机高。而很多城市学生优越感较强,他们的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源更多,有时候不愿意付出,害怕失败。

最后,追求的目标方面。大多数“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追求的目标是短期的目标,即毕业后能找到一个稳定而收入较高的工作。而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追求的目标是长期的目标,即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同时,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了解到,一方面自己毕业后如果要参加工作,还要继续参加医师规范化培训;另一方面,他们也认识到科研思维的培养和研究工作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所以,他们具有长远目标,并孜孜不倦地追求,没有丝毫的放松。

三、对策和建议

(一)注重校园文化或医院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加强锻炼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四证合一”下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必须保证完成长达33个月的临床科室轮转。从他们7月初入学至毕业的3年时间内,共有36个月的时间,减去医师规培的33个月,他们原来的学习内容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因此,由于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四证合一”下的医学硕士研究生不仅承受着科研、就业、婚恋等压力,也承担着治病救人的工作。

本次调查发现,经常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医学研究生的成就动机,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同时对提升他们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极大帮助。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校园文化或医学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加强锻炼。1.结合“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促进他们相互的交流和沟通,为他们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外界环境,使他们的心理紧张得以放松。2.将医德教育的内容积极融入校园文化或医院文化建设中,全面发挥其育人功能。通过校园文化或医院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医德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增强临床工作的实效性。3.学校或医院应该加大经费投入,增加文化体育设施,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硬件设施,比如完善运动设施建设,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运动场所。

(二)提高专业满意度

本调查结果显示,60.1%的研究生对所学专业表示满意,37.3%的研究生的专业满意度一般,2.6%的研究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对所学专业满意的“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成就动机总分均显著高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研究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培養研究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他们的专业满意度。1.做好专业的招生宣传。研究生院不仅要及时公布每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还应该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系,做好各专业的招生宣传,让考生在报考前详细而准确地了解专业前景和目前的情况。2.做好入学的专业宣传教育。由于“四证合一”的硕士研究生人学考试竞争激烈,有一部分的研究生报考之前就知道所选专业不理想,但为了增大被录取的机会还是选择了这个专业;或者是第一志愿没被录取而被调剂到了其他专业。为了提高这部分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兴趣,研究生院、研究生各培养单位以及导师要在入学时就要多做工作,尽量扭转这部分学生对该专业的看法,提高他们对专业的满意度。3.对于那些经过长期引导和教育但教育效果不明显的研究生,要尊重他们对专业的兴趣,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应尽可能地进行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调换,最大限度地确保他们的专业思想稳定度,从而提高其学习和生活质量。

(三)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所谓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从哪里获得支持和帮助。因此,社会支持作为个体社会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为模式。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重视为“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1.社会方面。社会应积极引导,利用大众传媒对孜孜不倦、追求上进的优秀“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代表进行正面宣传和报道,从而辐射到整个“四证合一”下的医学硕士研究生群体,引导他们乐观向上,提升其心理素质。2.学校、医院和导师方面。第一,学校和医院应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导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文化活动,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多与人沟通、交往和协作的机会,同时这也能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使其逐渐走向成熟。第二,要大力发挥班级、社团、学生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建设性作用,导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团组织,提供隐性的主观支持,从而使“四证合一”的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个体在社会团体中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第三,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学校、医院和导师应对以下这些类别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男性、年龄小、非应届、无工作经验、单身、独生子女、农村生源。3.个人方面。首先,要重视家庭生活,重视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努力构建自己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其次,要积极参加校园或医院的文体活动,加入社团组织,主动与人交流和沟通,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扩大自身的社会支持来源。再次,科学合理地确定人生目标和发展规划,在其中不断认识自身,同时了解社会,从而对自己的发展做出正确科学的规划和预测。在人生的进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要气馁,要学会从社会支持系统中寻求帮助,及时疏散心中的负能量,妥善解决一些心理问题,这样才能建构一条坚固的心理防线。

[责任编辑:陈明]

作者:练雯 张雪琴 梁圆圆 陶涛

医院研究生校园文化论文 篇2: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而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无疑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对大学生创新能力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现状。应该着力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大力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关键词:校园文化 大学生 提高 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不仅要求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要有更大的发展,而且在文化建设方面也要有更高的飞跃。高等院校是培养国家建设者的主要阵地,其校园文化建设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作为素质教育主要途径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必须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1.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它不仅是指在校园内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还应包含学校的历史、优良传统、校训、校风学风、人文素质等内涵,从不同侧面体现出学校的精神风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创新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创新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局部进行某些变革。江泽民同志多次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是新技术、新发明、新思想的源泉,是现代人才的标志。

按照我国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新标准,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人。简言之,真正的人才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和开展创造性的活动。纵观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人才的培养仍主要基于高等学校的教育。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深造的同时,一般通过两方面来提高自己:一是通过课本上固化的知识学习来提高技术水平;二是通过学校校园文化的熏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开阔大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质,同时,也会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一种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最终能在工作中以创新为己任来推动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校园文化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高校营造一种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形成非常重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2.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2.1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重视不够。

创新能力培养隐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不少高校虽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但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目前,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是文化活动繁多,但很少有高校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这就反映出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此外,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体制一直注重的是知识(特别是专业知识)的传授,疏于大学生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因此,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较为突出的薄弱环节,相当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把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中心地位。

2.2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系不完善。

目前,很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竞赛体系、激励体系、培训体系等,极大程度上约束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有的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如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与课程设置、专业学习没有联系,教师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少,没有利用教学实习基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

2.3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投入不足。

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依靠大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兴趣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果让大学生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在创新过程中因缺少资金而无法进行实际操作,大学生会逐步失去创新的兴趣。目前部分高校中相应的实验设备及学生科研资金投入不足,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是他们不去涉足创新而是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无力创新。不少高校也没有采取相关支持创新培养的激励措施,无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2.4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相关活动的开展不多。

不少高校精心设计自己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有的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等同于大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相关培养创新能力的活动开展不多,从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而且,不少高校在开展活动时,过多追求形式,不注重活动内容。在活动的设计上,有的没有考虑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刻意追求轰轰烈烈,过多注重某项活动的参加人数,忽略了活动内容和教育效果,导致活动科技含量不高,从而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从多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3.1 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

高等院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认识,上下齐心协力去做,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1.1 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认真重视,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给予组织保障。

3.1.2 其他部门要齐抓共管,科技处的管理重点应该是对大学生科研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对重要项目的组织协调,帮助大学生尽快进入科技工作角色等;其它部门如设备处、财务处、研究生处等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当围绕学校既定的大学生科研培养目标,在管理服务职责范围内,完成相应配套实施细则的制定;再次,教研室作为教学与科研的纽带,既要让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又要注重委派优秀教师充当大学生科研的导师,要注重培养创新型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3.1.3 学校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长期规划,要把学校创新环境的建设放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中心地位,有计划地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各二级学院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也应充分考虑如何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大学生真正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施展才华,充分发挥创造精神。

3.2 制定机制,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创新体制。

如何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去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逐步建立和健全合理有效的创新体系。

要完善科技创新组织建设,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评审委员会,指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在组织上保证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要建立系统的竞赛机制和竞赛体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和发现一批尖子人才,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建立相应的激励评价体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外科研活动中来,并制订一些奖励措施奖励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如对在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其选修学分和综合测评中采取加分的方式给予鼓励;要建立系统的创新活动和实践培训体系,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创新活动和创新培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对产品开发及专利申请的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另外,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进一步构建合理的创新的课程体系。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校、跨院(系)、跨学科选修课程;其次,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积极性。

3.3 增加投入,激发大学生浓厚的创新热情。

根据目前多数高校大学生“想创新而又缺乏创新条件”的现状,高校应适当增加在大学生科研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并完善相关的实验室等硬件设备。学校应面向大学生开放一批实验室,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提高学校实验室的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共享,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建立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并能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如广东医学院在2005年给予10万元的大学生科研经费,2006年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至20万元,支持和奖励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得到资金保证;加大科技创新典型宣传,规范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此外,也应对大学生科研的指导老师增加投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大学生科研应有专门老师负责,引进导师负责制,制定有关的工作目标、规章制度及优惠政策,例如对老师吸收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优先立项;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工作量折算成教学工作量给予课酬;将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一项标准;如果学生获奖,指导老师也相应获奖等等。当然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也包括校园建筑、景点、雕塑、宣传橱窗、名人标语等等,这些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也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也起了一定作用。

3.4 开展活动,推动大学生科研创新文化蓬勃发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单是保持心理健康的良药,更是开启人智慧源泉的钥匙,造就和谐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来说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更是直觉、顿悟、灵感的发源地,是原始创新思维的发源地。所以说在校园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是必要的,它会开阔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大大地丰富大学生的创新潜质。

开展学术讲座、科普讲座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要建立有效的载体。要积极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及性科技创新活动,通过举办各类学术讲座,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向学生介绍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

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广东医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举办校、院两级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和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成立本科生科研站或科技指导协会(小组),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参加各种创新竞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挑战杯”全国、全省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全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重要的科技创新竞赛。

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使学生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延续性的特点,因此高校应重视建设一些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基地,以这些基地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强化其孵化功能。如广东医学院加强与企业、医院等单位合作,建立了三十多所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和二十多个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人才竞争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必须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中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和开展必要的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广阔的天地、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创新的舞台,使大学生在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邹晓燕.论创造性人才的独立性人格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0,(5)

[2]常初芳.国际科技教育进展,科学出版社,2002

[3]邹富汉.大学学习生活导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4]曹卫真.网络教育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报.2001,(06)

[5]张书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济南)》 2003(11)

[6]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

[7]刘文初.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形态人大《高等教育》2005(8)

作者:陈 凯

医院研究生校园文化论文 篇3: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摘要】当前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校园文化建设有认识偏差,校园文化缺少彰显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特色的问题。文章结合潍坊医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究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医学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路径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累积形成的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校园风气、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发展定位、校园特色、历史沉淀等因素。医学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合格的医学人才的重任,校园文化与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息息相关,它在无形中作用于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摸式之中,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一、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

1.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我国大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的偏见,认为人文学科类的专业不能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有的大学的人文学科专业的入学门槛比理工科的入学门槛要低。医学院的学生大都是理科生,开设的课程以医学专业的课程为主,往往忽视了人文学科类课程的设置。有的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只是选修课,而学生选修的人数又很少,有的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书籍大都是医学类的专业书籍,人文学科类书籍很少,有的医学院只购买医学类的数据库,学生们检索不到人文社科类的文献。

2.对校园文化建设有认识偏差。许多医学院校只注重医学专业配套设施的建设,花费大量资金建设基础实验楼、教学楼,而忽视了文化的建设[1]。这种不注重内涵的发展最终只会导致大学缺少人文色彩、个性特征和发展特色,不利于学生全面的成长和大学自身的发展。

3.校园文化缺少彰显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特色。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专业院校不同于其他高等院校,这决定了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仅要有一般高等院校的特点,也要体现出明显的医学特点,要将医德教育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当前很多医学校园文化建缺乏设彰显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特色。

二、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1.加强传统文化的培养,将传统文化与医德教育结合起来。近年来医患关系问题越演越烈,其中不排除一些医生人文关怀精神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低下的原因。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医学院校培养出既能掌握实用操作技能更需具备人文精神的合格的医学储备人才。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的精神财富,医学院校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堂汲取传统文化精髓,也要引进优秀的文化课老师,多开设一些文化类的选修课程。在高校资源共享的背景下,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其他院校的文化课程,或者请其他院校的老师、文化学者、研究机构的人员来校开设相关课程或举办讲座。多开设一些品读《论语》、《道德经》、《孟子》等经典著作的课程,引导学生在与古人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中学习古人仁者爱人、诚实守信、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开设品读《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千金方》等古医学论著[2],学习古人严谨求实、乐道济世、尽职尽责的医学伦理思想。潍坊医学院开设潍医大讲堂,乐道书院、济世书院和孔子学堂,邀请老师和社会各界学者讲座,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场场丰富的精神大宴。此外学校领导层应加强对医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也要进行相应的考核。最后医学院校的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的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品质。

2.充分利用社会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打造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不是抽象的、死气沉沉的,文化通过人类的活动表现出来才有生命力,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医学院校的学生课业压力较大,课程任务繁重,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秉着以学生为本、关怀学生、尊重学生、激发学生潜能的目标为主线。

潍坊医学院每学年都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去基层医院、卫生室、养老院、农村进行志愿医疗服务和卫生医疗知识下乡的活动。学校于2005年9月组建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分队,迄今为止累计注册志愿者达3500人。服务队自成立以为来始终秉承南丁格尔精神,努力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服务宗旨,走进社区、乡村、学校、敬老院等,开展义诊服务、健康知识宣讲、急救技能培训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了敬业奉献精神,增强了护理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学校每学期开学举办升旗仪式活动。新学期升旗仪式是学校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旨在以庄严的仪式感使全体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进一步增强其爱国情怀和爱校荣校的责任感,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为成为优秀的医疗人才而奋斗。鼓励学生组织模拟法庭、宪法日我们在行动、诗词交流会、参观校史馆、依依不舍旧衣回收、谁最闪亮才艺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多姿多彩的活动。利用传统节日组织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植树节植树等活动。

3.重视医学院校校园亚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包括校园主流文化和校园亚文化,校园主流文化就是一般说的校园文化,具有规范性、稳定性、传承性。校园亚文化是相对于校园主流文化而言的,是高校内部小群体的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意识,具有自发性、复合性、不稳定性的特点。亚文化可以与主文化相悖,也可以与主文化统一。亚文化不都是负面的,对于不良的亚文化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对于积极的亚文化要因利势导。引导学生建立和谐向上的宿舍亚文化和积极健康的网络亚文化。

4.以办学理念、育人理念和办学定位引领校园文化建设[3]。医学院校的文化建设应当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理念和办学定位,而不能盲目的建设。潍坊医学院在“坚持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厚德载医、塑心树人”的育人理念,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坚持医学教育本位、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内涵与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的指导下,校园文化建设秉承“乐道济世”校訓精神,传承“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人文情怀,持续推进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校园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持续提升,学校对外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广大师生在共享发展成果上有了更多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5.创新校园文化传播方式。传统的文化道德教育以单向度的说教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缺少交流和互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自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网络、QQ、微信、论坛等新媒体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校园文化的传播需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校园广播、网站、微博、微信、论坛贴吧、官方APP等方式来使传统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4]。

当前国家提倡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流的大学必然需要一流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使得他们养成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品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海燕,李超,李海英.医学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7(14):6-7.

[2]崔晓燕.医学院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7(9):65-66.

[3]郭岩杰,李禄峰,谢峰.论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9-10.

[4]扬扬.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的医德培养[J].劳动保障世界,2017(4):25-26.

作者简介:

张丽雯(1989-),女,汉族,山西芮城人,潍坊医学院助理实验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实验室管理。

作者:张丽雯 刘玉梅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论文下一篇:法律信仰大学生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