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论文

2022-04-16

港股上市公司敏实集团近期在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申报稿),寻求A+H股两地上市,本次其拟募集资金65亿元。敏实集团的主要产品为各类汽车外饰件和车身结构件,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服务客户包括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宝马、奔驰、奥迪,同时还涉猎新能源领域,进入特斯拉、蔚来、理想等供应商名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论文 篇1:

保险资金入市亦非十全大补

2004年9月下旬,有关保险资金即将获准入市的各种传闻,开始在坊间飞舞。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一份有关保险资金入市的操作方案已于9月20日前后报送国务院,这是自“国务院九条意见”出台之后关于保险资金入市方案的第二次上报。有关人士对此做出了大胆的预测,如果进行得顺利,保险资金就可在近期入市。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目前保险资金的运作效率,改善经营状况?能否营造出保险和资本市场的双赢局面?带着种种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系主任孙祁祥教授。

记者: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得非常快,保费收入平均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长,可是,这些保险资金有半数以上长期以来一直趴在银行的户头上未加利用,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状况?

孙祁祥: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一直是困扰我国保险公司发展的问题。迄今为止,我国的保险企业只能选择商业银行存款、投资于国债、金融债券、部分企业债券以及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等方式,而且购买证券投资基金也只是从1999年以后才被允许的。

从历年来的运作情况来看,银行存款通常会占到资产总额50%以上,20%为国债。这样的运作模式,无论如何是无法实现保险资产的保值增值的。1996年以来,连续八次降息使得这个形势变得更加严峻,相当多的保险公司都背负上了沉重的利差损。

国债投资虽然收益稳定,但是品种少、期限短、利率低,同样不能较好地满足保险公司的投资需求。

近几年,我国保险资金的收益率呈逐年下滑的趋势。

记者:可是,为什么允许购买基金并未能有效地改变保险资金的运作状况?

孙祁祥:是的,在这方面,保险公司并不是太积极。其实,近几年管理层在不断地放宽保险公司购买基金的比例限制,从最初的5%,到现在的15%。但实际上从1999年开放这个项目至今,许多保险公司因为担心风险太大,连5%的份额都没有用足。

基金公司的自身运作以及股市这几年的发展状况都不能让人满意。冒然将大量的资金投到基金里,一旦股市大跌,就会蒙受资产损失。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出现这样的情况了,由于基金投资收益不理想,国内几家保险公司损失不小,一些媒体都做了报道,这是活生生的现实。

记者:目前人们对保险资金入市有着某种期待,希望它的入市能给保险和股市带来双赢。

孙祁祥:理论上是这样的。从两方面看,对于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而言,它有充足资金,有较大的资金运作的需要。保险的特性是从取得投保人保费到最后赔付,存在着一个较长的时滞,而且资金量很大,从保险公司角度,它有通过资金运作实现资产增值的强烈要求。

另一方面,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也需要像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这样的超大型的机构投资者。国际经验表明,保险资金进入股市,能够大量增加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刺激并满足资本市场需求主体的筹资需求,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发育、成熟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加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促进金融深化,有利于改善资本市场结构稳定运行。因此,理论上这两者是互动的,互为需要的。

在西方国家,寿险公司一直是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美国的证券市场上,寿险公司的规模一直保持在前3-5名的位置,是非常稳定的资金,它对于稳定股市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它有一个保值增值的需求。钱来了,放到银行里肯定不行,虽然稳定、安全,但利率比较低。而且我们现在的很多险种都有投资、储蓄的功能在里面,本身就已经在合同中许诺了消费者,我要给你分红,要给投资回报等等,因此,保险公司目前在资金运用上有相当大的迫切性。

这是人们说双赢的一个理由,但是反过来,如果市场行情低迷,资金回报就非常低,遭遇股灾时,将给保险公司带来很大的资产风险。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市场不规范、投机性过强、政策突变等因素,都会加大操作难度。如果不能实现当初向投保人承诺的收益,就是违反合同约定。保险公司所肩负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无法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其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缺乏足够稳定性,对于能够维持多高的回报率,谁也无法做出准确的测算。西方国家目前还是基本能保证这一点的,他们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比较成熟。

美国的股市发展了200多年,保险市场也发展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保险市场上才出现投资连接产品。也就是说,在出现投资连接产品之前,美国就已经有一个很好的资本市场在等着它了。我国的投资连接产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而我们的资本市场发展才10几年,保险市场也不过才20多年的时间(1980年恢复),市场基础、资本市场环境与成熟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记者: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同保险资金的实际运作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

孙祁祥:确实是这样,我们的资本市场体系中,除了股市之外,其他的市场都还很不发达,可供操作的投资工具十分有限。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市场不完善就始终不让它进去,其实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无论怎么运作,都是有风险的,问题是怎么去把握这个度,如何设计资产组合。

保险公司有两个无法回避的风险,一个是承保风险,一个是资产风险。保费收入并不是保险公司收益,它的性质是负债,将来是要向被保险人进行赔付的。如果因为害怕风险,就把钱都留在银行里面,那么再多的钱也会因通货膨胀而贬值,未来将面临赔付的压力,这是承保风险;但是如果我把钱放到股市上去,又要面对资产风险。

因此,无论怎样做,保险公司总是要面对风险的,这里就有个如何把握度的问题。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有些公司在选股的时候,或者在确定投资组合方面比其他公司考虑得周详些,运作得更巧妙些,也许就能多赢一些,但总体来说,中国股市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

记者:在您看来,保险资金获准入市,将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状况?

孙祁祥:短期内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实际上,购买股票并不能完全满足保险资金运作的需要。允许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市,对于保险资金的运作而言是打通了一个重要的渠道,但保险资金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它追求的是组合投资和分散风险,这与证券投资基金、券商、投资公司等风险偏好型机构在价值取向上有很大的不同。股票资产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要从根本上改变运作状况,仅仅靠股市是不够的,必须依赖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其中债券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国际上的保险公司也不会把太多的资产都放到股市里,更多的是债券,而英国要高一些,最高时能达到40%-50%的比例,其他国家就不同了,就连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也是以各种债券为主。

在美国,寿险产品分两个账户,一个是一般账户,一个是分离账户,它们对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一般账户就是普通的寿险产品,在这个账户里,资产项目的分布是非常均匀的,股票占的比重非常低,近些年来,通常只占到6%左右,70%左右都是国债。国债被称为金边债券,收益稳定且安全。接下来就是企业债、金融债以及很少的一部分现金,此外,还有一些房地产项目和一些贷款项目,每一项目都有不同的比例。通过这样的组合,来保证资产收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分离账户中多是些投资连接的产品,在这里股票能占到70%-80%。

综合这两个账户,股票投资大概能占到整个保险资产分布的30%左右。股票并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际上,债券的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性的组合更加适合保险资金运用的要求。但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债券市场规模还太小。

所以我认为,一方面要允许一些保险资金进入股市,另一方面要在国债特别是企业债方面有大的发展。

记者:保险公司获取利润越来越依靠投资运作,难道承保利润已经不足以维持保险公司运营了吗?

孙祁祥: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保险公司,其承保利润所占的比重有所不同,有的高些、有的低些。但是,承保利润越来越微薄,这是一个国际趋势。

众所周知,保险产品的销售是非常困难的。它与普通的金融产品不同,你在投资普通的金融产品时,是有获利预期的,你愿意去投资股市、债市。但是保险不同,一般是在发生事故以后,大家才看到它的好处,得到他的收益。保险的价值体现在事后,之前是看不到,至少是不能直接看到的。相当多的人都会认为买保险是白白的扔出去了一笔钱,这是非常普遍的心理,人们实际上都是缺乏购买保险的主动性的,除非有大的事件能触动他。

在西方国家,保险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各个公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如何能争取到更多的投保人,获得更多的业务呢?价格竞争通常是最常规的手段。当然他也会采取提高服务水平、产品创新等方式,他也会给保险产品增加许多附加价值,但是保持一个最佳的价格状态,无疑是最重要的。各家保险公司都会努力在承保业务这块把价格保持得非常有竞争力,这样的结果就是主业利润变得越来越微薄。

低价销售获得的保费收入,自然急需资本运作,用投资收益来弥补承保利润的不足,这是个趋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保险公司尤其寿险公司中,资产管理部门的地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对资本市场的依赖和推动都会越来越大。

记者:保险公司从投保人那里获得保费,然后再通过资本运作来获取利润,整个过程中,保险似乎更多地在扮演着金融工具的角色,而且,现在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连接型产品,它似乎使得保险的金融功能越来越得到加强,您如何看待这问题的?

孙祁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究竟应该设计什么样的产品,是传统的不附加投资、储蓄的产品好,还是既有投资、储蓄功能,同时又有保障功能的产品好,因人而异。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有着各不相同的偏好,因此,保险公司应该设计出各种不同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

但是我始终认为,既然是保险产品,它最重要的功能应该是保障。失去了这个功能就不应该叫保险产品。在美国,寿险产品如果不符合它所讲的保险的定义,那么在税收方面是没有优惠的,什么样产品才符合保险产品的定义并且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呢?它必须要有转移风险、分担损失这样最基本的特征才行,这是我们所讲的保险的精义所在,是保险产品的最基本的功能,在此之上再附加或衍生出其他的功能。

中国的保险业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资本市场并不完善、投机性很强、投资回报也很不稳定,这样的条件下,是不应该有太多的附有投资和储蓄功能的产品的。但是没有办法,我们保险市场发展的时间很短,大众的保险意识还比较弱,这使得我们保险公司不得不面对着一个两难的处境:如果只卖纯粹的保障性的产品,消费者并不买账。你只有带上些投资和分红的内容,他才肯把钱交给保险公司。但是这又给保险公司带来了相当大的投资压力。

比如说,我要买一个10万元的死亡保险,可能只需花2000元就行了,现在呢,我花10000元买了一份同样保额的保单,但其中的8000可能就和保障功能没什么关系了。我出了事,保险公司给我10万,如果我安然无恙,保险公司就不会给我赔付,但他要给我投资回报,因为这中间8000元的保费是与投资相联系的。

如果保险公司都能卖出去2000元保费、10万元保额这样的保单,收进来的都是纯粹的保障,它就没有太大的投资压力,可是如果保险公司收到的保费中大多数都是与投资相关的分红产品、投资连接产品,保险公司的压力就大了,它会被迫去做高风险的投资。

回到我前面讲到的,如果市场很成熟,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很高、很稳定,我把这10000元收进来也没问题啊,我帮你运作,投保人能够获取投资收益,保险公司也能得到一部分的投资收益,这当然是双赢了,但是问题的症结就是我们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因此,解决保险资金运用的难题,有赖于整个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成熟。

作者:刘津宇

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论文 篇2:

敏实集团举债“囤金”有蹊跷数亿元资金支出去向成谜

港股上市公司敏实集团近期在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申报稿),寻求A+H股两地上市,本次其拟募集资金65亿元。敏实集团的主要产品为各类汽车外饰件和车身结构件,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服务客户包括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宝马、奔驰、奥迪,同时还涉猎新能源领域,进入特斯拉、蔚来、理想等供应商名单。

《红周刊》深入分析其招股书(申报稿)后发现,2020年,该公司加大了筹资力度,导致债务规模高企,表现为渴求资金,但与之相矛盾的是,其同时还增加了长期存款,甚至还有数亿元闲置资金购买证券投资基金,且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远高于同行业,表现为资金宽裕度较高。对于招股书中上述矛盾之处,还需要公司披露更多信息予以说明。
蹊跷的举债“囤金”

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末,敏实集团账面货币资金高达69.27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25.46%,其在招股书中将福耀玻璃、拓普集团、凌云股份等作为可比公司(详见表1),从各公司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来看,敏实集团远超过同行业可比公司16.54%的平均值,高出8.92个百分点,居行业之首。有意思的是,在账户存在大量货币资金的背后,2020年,敏实集团借款金额激增,其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金额合计为65.19亿元,略低于货币资金,出现“高存高贷”的现象。

表1 2020年可比公司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值情况(单位:万元)


?

自康美药业和康得新相继爆雷后,“高存高贷”的现象成了财务造假的预警信号,颇受资本市场关注,那么,敏实集团借款与账面资金高企的现象是否合理呢?

近年来,敏实集团短期借款规模不断增加,2018年至2020年,其短期借款金额分别为41.74亿元、41.50亿元、54.45亿元,尤其2020年,其短期借款规模与前两年相比大幅增加,较上期末增加了12.96亿元,增幅高达31.23%。

除了短期借款,2018年、2019年均无长期借款的敏实集团,2020年竟新增了一笔10.74亿元的长期借款。其在招股书中称,因新冠疫情影响,国外货币资金政策趋向宽松(如美联储持续降息)导致LIBOR利率持续走低,境外借款利率也持续降低;为锁定较低利率的长期资金,与境外多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签订了三年期的贷款协议,已分两次提取借款合计13700万美元,利率为1.34%。

此外,敏实集团本期向关联方的借款较此前也存在激增的现象,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其向参股公司武汉敏岛、敏实海拉分别拆入资金7000万元、3500万元,合计金额为1.05亿元,且至期末仍有6280万元未归还。而2019年,其仅向武汉敏岛借入资金3500万元。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末,其短、长期借款合计金额较上期末的41.50亿元增加了23.70亿元,同比增幅达57.11%。按照不断大幅借钱的情况来看,其似乎非常缺钱,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截至2020年,敏实集团货币资金较上期末的57.09亿元,多出了12.18亿元,增幅为21.34%。这也就意味着,其大幅借债,却并未能将资金花掉,而是大量囤留在账户里。

对于借款激增,敏实集团在招股书中解释道,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多地在新冠疫情初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紧张情形,为避免流动性风险,部分境内外子公司利用各自合作银行给予的授信额度增加了较多借款。

奇怪之处在于,敏实集团借款激增,但其财务费用却骤降。2019年、2020年,其财务费用分别为4040.37万元、1382.38万元,其中2020年降幅高達65.79%。令人不解的是,敏实集团究竟如何做到既大额举债,又同时缩减财务费用的呢?

进一步来看,2020年,敏实集团财务费用构成中,利息支出及利息收入金额分别为2.48亿元、2.40亿元,而上期两项目金额分别为1.58亿元、1.26亿元,利息支出与利息收入间的差额由上期的0.32亿元降至0.08亿元,进而导致财务费用下降。

对此,敏实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随着公司整体货币资金储备的增加,为了提升公司整体资金使用效率,部分境内外子公司调整了存款结构,适时增加了长期存款,使得利息收入相应增加。

然而,敏实集团借入的利率较低的长期借款金额占期末短、长期借款总额的比例仅为16.47%,且借款时间为2020年9月份,对于整体利息支出的金额影响有限。因此,对其财务费用大幅降低这一疑点,也需公司披露更多信息来解释。

另外,2020年,其还新增了4.51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据招股书介绍,其中主要为公司购买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且均为打新基金,该基金主要业务为参与及投资沪深两市交易所新上市股票的发行。敏实集团表示,“为合理管理流动资产,在风险和收益方面平衡,在看好国内证券市场的背景下买入少量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综上来看,2020年,敏实集团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重远高于同行业,且本期敏实集团短、长期借款,以及从关联方处拆入资金的金额均呈现同比激增的态势,表现出对资金渴求度较高;而另一边,其又增加长期存款,甚至还有大笔闲置资金购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表现出资金充裕的状态。因此其一边调整存款结构,增加长期存款,另一边又大量增加长期借款的操作很令人费解,其到底是缺钱还是不缺呢?
数亿元资金支出去向成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追踪资金流去向时,《红周刊》记者在敏实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数据中发现异常之处,2020年,其“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较上期突然多出近十亿元,且资金流向不明,需要引起关注。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敏实集团“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分别为12.12亿元、21.87亿元,2020年较上期增加了9.75亿元,这也导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骤降,由2019年的25.85亿元,降至14.48亿元。令人疑惑的是,“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资金究竟流向何处呢?

根据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除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职工薪资以及缴纳税费外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支出,通常包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中扣除职工薪酬、折旧摊销等非付现部分;财务费用中利息支出、手续费等,以及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相关的应收款增加额等。

具体来看,2020年,敏实集团销售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项后金额为4.21亿元,管理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折旧摊销后金额为3.05亿元,研发费用扣除工资及福利、折旧摊销后金额为3.47亿元,因此,扣除相关费用后,前述费用合计额为10.73亿元。

需要补充的是,前述费用中还包含股份支付费用,合计金额为6630.72万元,该部分因不涉及现金流,故理应扣除;此外,财务费用中还包含利息支出金额2.48亿元,考虑前述两项因素后,敏实集团前述四项费用中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支出金额合计为12.55亿元。然而,这与“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金额21.87亿元,相差了9.32亿元。

难道该差额是本期敏实集团其他应收款中存在大额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支出导致的?然而,2020年,敏实集团的其他应收款金额为3.01亿元,其中款项性质符合与经营活动支出相关的款项为“备用金、押金、保证金”,合计金额为7847.86万元,显然与上述差异金额相差甚远。

另外,在其披露的其他可能涉及该支出的项目中,也找不到与该差额相近的资金项,故对于上述差异,还需要公司给出详细说明。

表2 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表(单位:万元)


?

作者:刘杰

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论文 篇3:

试论我国金融行业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国内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格局构成强大竞争力,促使国内金融机构逐步转向混业经营格局。本文主要讨论金融机构监管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各类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争取最大范围的金融安全。

[关键词]金融安全;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1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格局和监管现状

随着1979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设立打破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的单一金融结构,在利益机制驱动下,各专业银行和随后设立的股份制银行突破行业限制,向证券、保险、信托、房地产等领域拓展。相继实施了包含《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在内的“六法一决定一条例”,标志着金融市场逐步进入分业经营时代。分业经营避免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入高风险的资本市场,为风险传递设立“防火墙”机制,有效维持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2001年7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的颁布拉开了我国金融机构转向混业经营的序幕,目前,我国的混业经营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银保混业——以银行代售保险产品为主;银证混业——以银行资金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证券市场为主;证保混业——以保险资金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证券市场为主;金融控股公司——以平安集团和太平洋集团为典型代表;在华国外金融机构——以花旗集团和汇丰银行为典型代表。

中国银监会成立于2003年,主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建立相应的监管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风险状况;中国证监会成立于1998年,对证券发行、交易和中介机构行为等依法实施全面监管,并负责证券行业性法律法规的起草和执行;中国保监会成立于1998年,依法对保险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和指导,同时建立保险业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推进保险业改革。

2我国金融业面临的监管风险

2.1监管对象固有的金融风险

(1)业务交叉产生的风险。例如,银行代售保险产品时,若业务不熟练或客户开发不当,易引起经营风险;商业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或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因为资本雄厚,极易引起泡沫,一旦操作不慎导致泡沫破灭,银行资产将丧失流动性,甚至导致银行系统陷于瘫痪。

(2)风险单一与综合风险。金融集团在母子公司、硬件资源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增加了控股公司在组织结构、内部控制、关联交易方面的复杂性,一旦管理者能力不足或恶意经营,极易产生经营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内部交易和关联交易风险。同时,金融控股公司利用最低资本金的高杠杆作用,将资本投入多个金融领域,易面临资本金不足风险。

(3)国外银行的进入带来的风险。以汇丰银行和花旗集团为代表的国外金融机构所带来的汇率风险、外债风险、流动性风险也值得关注。

2.2监管模式造成的结构性风险

我国“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三大监管部门自成系统,各司其职,各自的监管对象仅限于各行业内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而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业务的趋同性和替代性削弱了分业监管的业务基础,造成监管职能的缺位或者监管机构之间的互相推卸责任,形成重复监管或监管盲区。同时,证监会和保监会在大多数地区没有分支机构,而银监会虽在我过有三级派驻机构,却无权监管证券业和保险业,从而形成监管真空。

3我国防范监管风险的应对措施

3.1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

人才是金融行业的首要法宝,必须要有一定的引进机制和保护人才的措施,除了积极引进外,还要在高校的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增加和着重侧重金融人才的学习安排和就业培训。通过开展学术研讨会、留学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的学习交流,“洋为中用”,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混业经营模式,争取少走弯路。

3.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1)在集团内部培育健康正确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把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评价、风险接受、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各个环节划清,分别把关、落实管理。

(2)集团内部之间的交易应遵循市场化原则进行公平交易,对同一控制权下各子公司间的资金和业务往来进行一定的限制,尤其是银行子公司对金融集团成员机构的贷款和其他信贷延期方面必须有严格的数量限制,银行从这些成员公司购买证券或其他资产方面也必须有严格限制。

(3)集团内部每一子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资本金、会计标准、管理队伍等,实现机构的法人分离,以使一个机构经营不善导致的损失不会由其他机构承担。

(4)集团内部风险防火墙制度应当保持在适当范围,过度严格的“防火墙”制度会阻碍各子公司之间正常的信息与资金沟通,减少金融控股集团的优势。

3.3采取积极的监管模式

“三步走”策略的提出,以“功能型监管”为原则,以“安全优先,兼顾效率”为指导思想,既考虑了中国目前的金融混业程度不高,应避免监管模式的巨大改变引发金融动荡,又考虑了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在中国的必然实现,具体分为联席会议机制强化阶段、伞式结构监管阶段和统一框架监管阶段。

第一步,在分业监管基础上强化联席会议机制和增设监管协调机制阶段。现行的联席会议不是一级行政机构,没有政策制定权和决策权,应当扩大其权力行使范围和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明确联席会议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按照各产品和各机构的功能来划分对象的监管归属问题,即考虑功能型监管。然而,在纯粹的分业监管模式下,三会的监管优势都十分明显,但谁都不具备综合性监管的能力,且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特别是对于国内混业金融集团中,某一实体的风险受其他实体影响很大,各种风险传染性强,只对集团某一实体有监管权的机构很难评估该实体的真实风险以及集团整体风险状况。因此,建立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就监管中存在的重复监管、监管漏洞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协调,制定监管策略,对症下药,提高监管效率。

第二步,中国可借鉴和参考伞式监管结构,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统一协调三大监管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笔者建议将联席会议上升为国家监管金融局,由该局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予以全面监管;同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专业监管机构按照功能性监管原则对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实行专业化监管。国家金融监管局作为“伞式监管人”,不仅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综合监管和协调各功能性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同时,还要进一步将中国人民银行现有的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管职能彻底分离出来,成为金融业管理的最高机构。

第三步,进入统一框架监管阶段。在中国金融业已进入全面的混业经营时期后,“百货公司”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公司与“精品店”式的专业金融机构并存,统一法人模式的全能银行与多级法人模式的金融控股公司并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此背景下,随着中国金融监管当局监管能力的逐步成熟,可以从伞式监管模式过渡到统一监管的框架之下,以进一步适应混业经营的要求。国家金融监管局经过第二阶段的磨合既积累了经验,又树立了权威,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各专业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性也大大增强。因此第三阶段可以取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专业监管机构的独立地位,将之转变为国家金融监管局的内部分支部门,由国家金融监管局全面负责中国的金融监管工作。这种方式既避免了磨合初期较高的协调成本和金融机构的设置成本,同时,统一、直接的监管程序也有利于提高金融业的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康金伟.试论我国金融业的全面风险管理[J].河北金融,2009.

作者:王燕

上一篇:马克思古典经济学论文下一篇:修船企业现场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