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分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我国近十几年的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速,但是市场的稳定性一般,股市波动很大,导致羊群行为甚为严重,而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文章以分析我国证券基金投资的羊群行为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原因及应对策略两方面着手,希望对羊群行为的规范及解决有一定的启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分析论文 篇1:

我国基金评级业的现状和对策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基金业发展迅速,而作为基金业健康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基金评级业的发展却跟不上基金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加快基金评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金行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对我国基金评级业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然后对目前的基金评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促进我国基金评价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评价体系 定性评价 基金评级

作者:施金亮 朱振锋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分析论文 篇2: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问题及对策

【摘要】 我国近十几年的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速,但是市场的稳定性一般,股市波动很大,导致羊群行为甚为严重,而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文章以分析我国证券基金投资的羊群行为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原因及应对策略两方面着手,希望对羊群行为的规范及解决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羊群效应  盲目投资

一、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

1、羊群行为概述

羊群行为是一个生物学名词,用以形容动物的聚群特征,定量描述采用“聚集强度指数”这个词,引申到人类社会,用来形容单个人依赖大部分人,从而减少采取行动的成本,获得更大利益的行为,羊群行为按照是否融入自主意识分为羊群行为和伪羊群行为。我国金融投资的羊群行为是一种市场不成熟的体现,同时也是投资者缺乏主动意识的体现,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基金的发展,但是这也会给一些不法投资商创造机会,导致投资者的经济损失,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伪羊群行为。

2、羊群行为特征

羊群行为一般具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其一,一般首先做出投资决定的行为人对后面大部分的投资者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二,证券投资中的羊群行为可能会导致一些投资者做出一些有违个人最初意愿的投资,形成一些投资错误决策;其三,投资者一旦认识到这种羊群效应导致的错误,会根据自己的信息与判断进行重新投资,但是这往往成为第二次羊群行为。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成因分析

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一两个简单原因造成,这涉及到投资者、经理人、委托代理人、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的成人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

1、委托代理机制设计的不合理

任何投资者的资金都是有限的,而当这个投资者发现一个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的时候,为了更大程度的获利,他会采用借贷的方式,但是贷方无法完全信任他,而交易者也会因为过于自信导致失败。为了消除贷方的疑虑,投资者会时时证明自己在盈利,而一旦亏损,贷方会大批量抽回资金,从而导致交易者提前收回投资。投资者与借贷方之间便是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委托人更加注重短期投资回报情况,因此代理人也会疯狂的追求短期利益,这种短期投资的羊群行为非常明显。另外,代理人的收益主要依靠委托人的评价,所以代理人并不关注选择的本身,而关注行动对委托人的评价影响,因此,在他们面对其他委托人的时候,会采用同样的方式,从而导致羊群行为的扩张。

2、证券市场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在不断的完善中,而且政策的指向性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改革大潮中,我国的经济短期目标并不明确,导致政策的变化很大,长期投资前景不够明朗,经济行为人的活动能见度非常有限,当今的投资行为无疑“摸着石头过河”,长期经济活动风险过大,很多经济行为主体不得不将投资行为放在眼前利益上,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短期投资行为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具体到证券投资商,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其风险性更大,而且我国企业呈现出越早上市的企业盈利水平越低,进一步使得投资者对长期投资失去信心,加上政策的变动性很大,投资者在这种环境下投资,不得不选择一些短期投资行为。由此可见,中国市场的短期投资羊群效应是与本身的社会历史变革密不可分的,而且这种现象可能长期存在,短期投资的羊群行为也给我国市场造成了诸多严重后果。

3、基金生存压力极大

经济市场竞争激烈,基金本身就存在极大的生存压力,而且需要承担来自社会的责备效应,而这种责备效应本来就存在很大的羊群行为。最为一种代人集合理财的投在形式,我国基金投资者本来就缺乏一些长期投资理念,将基金投资与股票划等号,看做是一种风险性较小的股票形式,一旦基金的反应有悖市场,或者净资产出现亏损,达不到预期收益等,都会导致投资者的责备与质问,甚至有些投资者取回资金。基金经理必须充分考虑到投资人的这种心态,而且大部分仅仅经理人对长期投资也没有信心,而经理人只要采用基本一致的投资策略,至少能达到相对平均的收益水平,因此他们会不断的追求市场热点投资,短期投资,将投资行为做成一种追求潮流的行为,而这种潮流便是一种典型的羊群效应。另外,大部分基金经理人在对市场前景茫然的时候,往往效仿一些投资经验丰富的经理人,这就导致在这些领头羊的带领下,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极为严重。

4、信息因素导致的投资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的常见成因还是一种基于信息的外部性,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严重的羊群行为。新兴市场一般都存在一定的信息披露不完善情况,使得会计准则与监管执行力不够严格,获取信息成本大幅提升,因此新兴市场出现羊群行为的可能性更大。我国的证券市场时间很短,市场不够完善,信息披露也不够规范,同世界上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信息不对称性较为严重。

三、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改善策略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相比其它国家较为严重,而且治理起来难度较大,需要政府、市场、经理人、投资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合作。

1、以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为基础

证券市场的行为活动有赖于信息的可靠性,而且信息的可靠性还是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多元化基础及保证,之后信息透明了,投资者才能更好的选择投资项目,发展自己的风格与理念,因此,我国证券市场亟需信息公开。在信息传递机制方面,应当增强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同时还应当在法律角度积极打击行业内幕交易行为,追究不法交易者的责任,从而避免基金经理获取信息的不对等性,避免投资的羊群行为。

2、以基金投资品种的丰富为条件

基金投资是一种多角度的投资策略,基金一般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而如果遇到产期的空头市场,即使再好的基金经理人也不可避免的亏损,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金融产品太少。因此有必要对金融投资产品进行必要的扩展,管理层积极推出各种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改变以往的基金经理人静待股票上升的单一投资模式,变成双向投资模式,避免基金经理人的操作手法趋同,为基金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3、以改善上市公司质量为途径

我国上市公司很多,而且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场规模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股票质量层次不齐,优质的成长型股票机上,基金机构投资者的可选空间极小,这就导致他们会集中将资金投到极少量的优质股上去,从而诱发羊群行为。因此有必要扩大市场容量,积极加快大型企业境内上市,加快红筹股回归,改善上市公司的质量,为积极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4、建立良好的基金绩效评价体系

积极的推动与鼓励良好基金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羊群行为的治理,同时更有利于基金风格的形成,基金管理公司应当个性化地设立基金经理人考核机制,除了当年回报外,要多考虑长期回报奖级机制,降低经理人心理压力的基础上,保证基金的长久、稳定发展。尽量避免基金经理人待遇核算的趋同化与短期化,从而在根本上为基金投资风格多样化创造条件,同时减低基金的整体风险,利于股市的稳健发展。

5、建立个性化的基金运作机制

我国当今的额证券投资趋同性很严重,给人的感觉几乎是全篇一律的,根本没有自己独立的个性,而当今的投资主体在不断地多元化,不同的投资者有着风格迥异的投资方式与目的,因此基金本身也应当形成与之匹配的投资方式,未来的证券投资基金必然是一种量身定制、多元化投资策略。因此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加剧,基金本身应当注重投资的灵活性与个性化,在保证收益率的基础上,让自己的投资理念与目标组合策略与投资者气合起来,从而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基金自身也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6、积极抑制内部人控制

第一,要积极抑制道德风险,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基金内部要形成权力制衡机制,积极完善基金投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产权清晰、全责分明,将所有权、经营权与监督管理权独立开来。其二,优化基金经理人激励机制,防止经理人因外力驱使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

第二,进一步强化基金托管人职责,弱化对基金经理人的干预。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基金业的发展,基金业在规模及数量上都在逐年扩大,而基金托管人服务将逐步匮乏,这有益于托管人的职责履行,我们要将政府的干预进一步弱化,政府不可对基金不闻不问,但是也不可过于用行政手段干预,变主动干预为间接调整,积极引导。

第三,积极进行产权结构的改革,改变以往错误的考核方式,基金经理人可以参股自己所在的基金管理公司,而且可以根据业绩能力进行调整基金份额的持有量,从根本上改变基金经理人的职业态度,由打工变成创业,鼓励他们追求公司的长期利益,约束其短期及从众行为。

第三,改革基金管理费计提方式。固有的基金管理费不可过高,只要经理人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能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即可,而应当提高绩效的部分,在基金经理人得到的回报是相同的基础上,基金所有者则可达到更高的利益等级,将经营者与经理人的利益趋向一致化,从而充分调动基金经理人的积极性。

四、小结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投资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投资行为,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组件,这种行为原则上是一种自主性的行为,而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很容易选择出符合自己的方式。但是因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政策透明度不足等问题,导致这种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羊群行为很严重。文章对羊群行为的成因进行逐一分析,同时根据其成因,在政府、社会、经理人、投资者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总结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改善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玉明、刘凤娟:“羊群效应”的内在原因及防范[J].湖南社会科学,2005(3).

[2] 姜新、黄静: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实证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5(2).

[3] 谢瑞芬:次债危机中的羊群效应分析及其对我国政府监管的启示[J].华北金融,2008(5).

作者:贾戎蕾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分析论文 篇3:

证券投资基金热销对市场的影响

摘要:市场中存在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并不利于证券基金市场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将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热销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此促进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长远发展,提高人们的理财意识。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一、证券基金行业发展特点

我国的投资基金起步于1991年,并于1997年颁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阶段的特点为封闭式基金,规模较小、资产质量不高、收益水平相差悬殊等。第二阶段的基金公司增至144家,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2021年,“十四五”规划建议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在国家政策利好与大环境向好的推动下,2021年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与利润总额双双创新高。目前,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3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89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共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

(一)行业监管规范化加强

与我国基金管理业发展历史基本同步,其对应的监管背景也可分为三个阶段。2015年至2017年,基金业监管法律和政策频繁出台,监管涉及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基金运营的全过程。目前我国基金业监管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完成,监管规范化逐步加强。随着资管新规的颁布以及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基金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

(二)基金管理公司格局趋于完善

我国基金管理业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机构、基金托管机构、基金销售机构、基金投资顾问机构、以及包括份额登记机构在内的基金服务机构等。目前涉足公募基金的主体包含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证券和保险资管公司等;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则根据基金的投向分为四大类基金管理人。随着基金行业的发展,基金管理方向广度不断扩展,参与主体格局几近完整。

(三)规模稳定增长

根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15年到2020年二季度,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和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二季度,我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6.9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14.9万亿元。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财富年龄结构转向80、90后,在网络媒体传播的影响下,我国居民投资观念在发生转变。在供给和需求两端的调整下,基金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投资专业化趋显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下来的投资长期回报率明显高于市场指数收益。这反映了近年来国内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能够持续为投资者获取超额回报,基金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逐渐获得投资者认同。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基金行业的主动管理能力较好,基金管理人对宏观经济和各行业趋势的总体把控也更为精准。

二、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

对于证券投资基金而言,其交易行为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逐步从随机性投资向规范性投资的方向转变。在此过程中,投资者群体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借鉴、学习以及经验交流,或是接受第三方投资指导。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变动的背后所体现出的是人们对商品经济运作规律的认知逐步加强,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市场规模也会逐步扩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必将获得明显提升。而从个人投资的角度来看,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的转变则能为其带来实际效益,控制投资风险。

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的发展,最初的投资者偏向于收益能力强、市场预期好、估值高的股票,普遍以理性标准进行投资决策进行选股。同时伴随着从众心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多公司会对自身业绩进行修饰,以迎合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而会计信息市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会阻碍基金业绩信息的正常传递,导致投资者判断错误,出现亏损,还会影响基金业绩的持续增长,对于基金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严重的危害。如今,投资交易行为开始呈现出向理性转变的趋势。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非理性投资行为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而理性成分则不断增长,证券投资基金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偿债能力以及流动性等指标,这是说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选股理念正在悄然变化。

三、证券投资基金热销情况下如何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2020年初的基金产品,尤其是权益类基金产品销售火爆,近年来权益类基金产品的发展,也带动了投资者财富管理策略的变化。投资者也不再追求基金投資的短期利益,不在通过频繁的基金净值价差操作博短差,而是选择以长期持有的方式投资,从而也带来了基金行业的新变化,即越是优秀的基金管理人,越是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的目光。由于我国证券基金市场现在存在非理性投资行为,虽然有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不错的收益,但由于此类行为从根本上违反了市场规律,因此从长远角度分析,必然会使投资者利益受损,危害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基于证券投资基金热销的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尽可能的减少非理性投资行为,保障证券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对证券基金制度进行完善,优化投资环境

证券投资的非理性形成主要受外部投资环境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要做的就是对证券市场基础制度体系进行完善,最大程度地消除负面环境因素对投资者的影响,具体措施如下:强化基金监管;对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要求基金管理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构建覆盖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以及托管银行等各方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强有力的监控杜绝内幕交易;完善股权监管规则,提高证券市场效率;完善基金公司风险防控体系。

(二)强化市场监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普遍偏低的问题,我国应进一步加强针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鼓励、推动发展良好、主业清晰且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优质企业伤势,逐步扩大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则要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确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针对发展潜力弱、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必要时应强制其退市。

(三)适当放松对基金公司的管制,激发其创新潜能

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可选择对象的范围过于狭窄,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一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二是从证券投资产品设计方面入手,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形成更加多样化的投资交易工具。而证券投资产品的创新则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推动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投资选择;二是推动资产的证券化。整体上来看,我国证券投资产品丰富度相较于金融行业发达国家仍旧有所不如,尤其在开放式基金方面,在监管层面放宽基金公司专户理财和一对多产品的门槛,可以将其创新潜能充分释放出来,促进投资产品结构的不断丰富和升级。

(四)对证券基金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随着证券投资市场的不断发展,基金评价机构的主要是为投资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这样可以减少投资者在信息搜集方面投入的成本。但由于不同机构所采取的标准不同,给出的结果也存在差异。对此,应尽快构建科学统一的评价体系。此外,为了提高基金投资行为监管的实效性,在评级时需要把握三项准则:一是基金评价体系有助于保障基金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规范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二是基金评价体系所依据的理论、采用的模型方法应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状况进行适应性调整;三是基金评价应引导正确的基金投资理念。

(五)加大市场信息披露的力度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信息的重要渠道,该制度的设置是为了保障市场交易的公平,但目前我国信息披露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需要進行更加深层次的规范和细化,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削减信息的不确定性,最大程度地保障投资者能够充分获取基金信息,具体可以从各种信息成本、交易成本以及组织方面的限制来考虑信息披露的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由于人们投资行为的转变,引起了热销现象,同时因为体制发展不完善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投资交易行为,对市场健康运作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应从市场监管、制度建设、环境建构等方面入手,最大程度减少非理性成分,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成刚.我国A股现行IPO体制下热销现象的存在性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7.

[2]邹小芃,胡嘉炜,姚楠.绿色证券投资基金财务绩效、环境绩效与投资者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19.

[3]李志中.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4]刘晶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与投资业绩关系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作者:米莉

上一篇:中美高等教育融资渠道研究论文下一篇:浅谈语文怎样搞好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