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想要求得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其重要性也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高校不断积极探索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和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篇1:

心理健康教育与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杭师大钱江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探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方式。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独立学院学生 创新心理素质 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要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中涌现出来的新葩,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依据教育创新而立足的独立学院,只有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办学动力和目标,才能得以发展和完善,才能在实现国家宏伟目标的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近几年来,高校的各个学科在积极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方法、路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塑造出心理健康、勇于创新的新一代大学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一、创新心理素质的内涵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创新心理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三个方面。

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原动力,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对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一种意向、愿望和设想,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主要包括好奇心理,探究兴趣,创新的动机和需要,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能力,是指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从而激发出新的灵感,发现新的规律,提出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创造出新成果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的认知和实践活动中,包括敏捷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除智能以外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独立性、批判性、责任感、事业心、自信心、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人格特征在创新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健康人格的建构本身也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心理健康与创新心理素质呈正相关关系,创新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水平之上,即心理健康是个体创新心理素质发展、发挥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激发人的创新精神,更好地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以及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健全个体,完善人格,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

创新素质发展的关键是人格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使其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和处理创新过程中的竞争和合作、成功和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心灵的深处缓解心理危机,消除烦躁、冲突与脆弱,从而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内在的支持和保证。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理论教育、形象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帮助个体深刻认识、切身体验创新的意义,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破除创新的神秘感,树立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创新潜能,激活创新需要,培养创新欲望,形成创新动机。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具备健康心理素质和创造力个性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

三、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

本文在借鉴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为例,对钱江学院328名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09份,其中男生172名,女生137名,以大二、大三年级为主。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独立学院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仍不容乐观。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习惯于安于现状”有90%的学生选择很不同意或不太同意,但选择完全同意“凡事喜欢问为什么”、“敢于尝试未知或新鲜事物”、“对感兴趣事情有献身精神”的只占总人数的3%一14%。可见独立学院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不安于现状,有一定的好奇心和献身精神,但在“我对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上略显不足,说明缺少寻根究底、对真知执着追求的精神。

2.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上表主要从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四个方面来考察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观察能力上,“我观察事物时很仔细”,8%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不太同意或很不同意的占15%,50%的人选择一般同意。

在想象能力上,“我的脑海里常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有13%的人选了完全同意,很不同意或不太同意的占16%。

思维能力主要通过四个指标来反映,即“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中抽象出本质(规律)来”、“讨论问题时,我总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解决问题时,我通常会列举出好几种方案”、“和别人谈论问题时,我总能由一及十地展开思路”,总体而言,以上指标选择完全同意的人在1%到7%之间,不太同意和很不同意的在20%到41%之间,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创新思维不足,发散思维、抽象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能力薄弱。

在实践能力上,“有很强的动手能力”,57%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有一定优势。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认为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3.创新人格发展不理想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善于独立做事情”,67%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说明独立学院多数学生自认为独立做事能力较强;“我心中常会产生突破现状的愿望”,63%的学生选择完全同意或比较同意;“我对所感兴趣的工作能持之以恒”,71%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而“我在做事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从不气馁”,只有45%的学生选择“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多数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性、事业心、意志力,但在受挫心态方面总体仍显不足。

综上所述,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尤其在创新能力上明显不足,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发展状况也不理想。因此说明当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并不理想,有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个亟待加强的培养渠道。

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方式

根据以上对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调查,我们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1.培养创新型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不单单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任务,全体教师都应担当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同样,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教师的创新能力决定创新教育的效果,要想培养创新人才,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素质。

首先,教师应树立创新意识,大胆突破传统模式与书本教条的约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元素,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其次,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传授和学生创新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后,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培训工作。

2.将创新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课堂教育仍然是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主渠道,因为创新能力的形成还是经由一个将外部知识内化的过程,课堂教育可以保证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普遍性与实效性。学校应加强学科建设,开设创造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课程,或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入有关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章节,并将这些课程纳入学分制,作为必修课在全校范围进行。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创新不再神秘,使“人人都有创新心理素质,人人都可以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3.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有益于创新心理素质发展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开放性、快乐性、安全自由为原则,构建适宜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心理环境。首先,要改变单向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倾注人文关怀,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令人身心愉悦、心情舒畅,进而充分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活动;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与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动者;最后,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从而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4.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

我们应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心理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自我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开发创新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克服创新心理障碍,克服自卑心理、从众心理,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开展创新知识讲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创新创造的心得体会,唤醒、启发大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能,使之以全新的观念审视自我,增强创新意识;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拓展训练,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借鉴,提高自我认识,启发创新思维;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心理测评等,使学生学会科学地评估自己,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建议;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学科竞赛等各类创新竞赛活动,使其在实践中唤醒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兴趣,提高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张兰欣,王柳映.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5).

[3]俞国良.论创新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

[4]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5]朱迪.浅析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09,(7).

[6]傅特艳.论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心理环境[J].企业家天地,2007,(1).

[7]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0.

[8]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2,(1).

作者:聂津君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篇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想要求得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其重要性也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高校不断积极探索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和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大学生;对策

一、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就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近年来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都在强调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工作的重点。

为贯彻国家的政策要求,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地高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部门,按照政策规定配备心理咨询老师,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力求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心理教师队伍亟待完善

高校心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培养专业有素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极为重要。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少数心理专业人员和辅导员队伍组成,其中大部分老师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心理培训的老师,不具备心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缺乏经验积累,容易出现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同起来,把心理教育问题误当成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来处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有其名而无实的尴尬情况[1]。

随着高校扩招,部分高校也存在在校人数与专业心理老师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咨询人员数量偏少,担任心理辅导和咨询的老师专业训练不足、水平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导致出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模和力度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

(二)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由于社会迅速变革、价值观念多元化、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原因,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极易诱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由此引发的相关案例也给高校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反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阶段,多数高校仍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对象局限于有明显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应秉承“重全体、重教育、重预防”原则,过于关注所谓的“问题学生”,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无疑是背道而驰[2]。高校及时转变错误认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相关教育和疏导,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自我适应和调节能力,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三)教育方式和内容缺乏新意

高校普遍采取心理测试的方式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对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异常的学生,通常采取面谈的方式进行了解、跟踪处理,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从一方面来说,这是比较高效、快速地辨别有心理偏差的学生的方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则比较容易漏掉心理偏差较小,即有潜在心理问题症状的同学,高校对于这类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明显滞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遵循以往的惯例和模式,逐渐落后于当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形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特点和任务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方式落后、模式单一、内容陈旧、认识不足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必须不断探索教育方式、创新模式、更新内容、加深认识、增强研究,提高心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才能真正做到从学生需求出发,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

1. 师资队伍

高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师资队伍的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以心理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为骨干,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员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3]。

高校要大力发展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尤其要着力培养心理教师骨干,积极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学习、观摩、探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注意及时更新“血液”,把具备较强业务能力、专业素质且有志于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人员及时补充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中来,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2. 学生队伍

高校在建设发展心理健康师资队伍的同时,也要构建由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心理协会会员等组成的学生工作队伍,形成专兼结合、参与广泛的良好格局。通过学生工作队伍的补充与配合,及时掌握广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把心理工作做到实处。不断提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和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更好地处理在学习、人际、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

(二)大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力度

大学阶段是青年所处的人生发展关键期,高校一直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新时期工作的切入点之一。高校要大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现阶段,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认识片面、了解浅薄等问题。通过心理测试和交谈简单武断地把学生的心理分为“健康”和“不健康”两类,这种绝对化的“二分法”会使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认识出现偏差[4],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体大学生。

1. 氛围营造

高校应营造一种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性,针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性、持续性、科学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根据不同阶段大学生的不同心理健康状况,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 多媒体传播

除通过校园内可利用的载体外,高校还可使用微信、微博、QQ、抖音等更便捷、更有吸引力、更有效的新型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范围。

广泛的宣传与普及可以为学生搭建起锻炼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臺,引导大学生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和调适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三)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当前心理教育内容不够全面,且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形式。虽有相应的课堂活动、社会实践,但缺乏生动性,无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故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实际教育效果收效甚微[5]。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程,学校在常规推进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的总结与反思,常抓不懈,注重内涵,提高活动的实效性,避免形式化和“走过场”。当前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高校应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工具,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高校要建立心理问题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不断学习成功的心理教育案例,创新心理教育方式,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采用会谈、心理测量、现场观摩、行为矫正、角色扮演等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 刘天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心理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2] 余秋梅. 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2.

[3] 袁贵仁. 提高认识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09):4-7.

[4] 刘琼.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5] 王涌天. 创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J]. 教育与职业,2013.

[6] 王运彩.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荐稿人:岳倩倩,安徽三联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吴伟伟 许群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论文 篇3:

师源性心理伤害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师源性心理伤害”实质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其影响的广泛性、深刻性和难以修复性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不可比拟的。本文通过分析“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师源性心理伤害;教师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师源性心理伤害”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其表现形式有:教师打骂学生;侮辱性的批评或嘲讽;讲课死板,教学水平低下;教学方法简单粗暴,不讲道理等。引发学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恐惧等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伤害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指教师做出的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心理上所受到的来自教师的伤害。

有关研究发现,教师心理问题是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根源,如果不及时调整,则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乃至教育教学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并在其心灵深处打上深刻的烙印。

教师心理健康更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从某种意义上讲远远超过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的影响,这类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

近年来,关于师生关系紧张,体罚、侮辱学生及伤亡致残,甚至强迫学生相互打耳光等恶劣的事件屡见报端。这些教师的劣行已不能简单地用“个别教师职业道德水准低,知识修养差或学校管理不严”等来解释,实质上是一些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外在表现。因此,关注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对教师自身和学生身心健康,还是教育的整体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师心理问题与“师源性心理伤害” 的成因分析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它是内外压力和个体身心素质等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有关调查显示,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六方面:自卑,嫉妒,虚荣,焦虑水平偏高,性格忧郁孤僻和逆反心理较强。教师出现心理问题和不健康的行为,往往是因为面对多种内外压力时,自身无法应对和调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施加给学生。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主客观因素有:

(一)客观因素

⒈教师职业压力较大

面对新时期的社会变革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家长、学生对教师的高要求,岗位竞争以及多种角色的担当等等,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使他们心理焦虑、情绪不稳、缺乏安全感等,难免做出一些有违师德、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伤害的行为。

⒉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不高

近几年来,教师的经济地位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和态度以及教师当前的经济地位,使一些教师的自尊需求不能满足,引发严重的内心冲突。一些教师极易在教育教学中寻找自尊和心理平衡,如盲目维护自身的职业权威,妄自尊大,苛求学生百依百顺,导致工作粗暴简单,并表现出过分的“统治欲”,引发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⒊学校对教师的不完全评价

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模式较片面,忽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只重显性指标,大多数评价还停留在“评比、评优”上。简单地鉴定教师的工作,让教师感到被贴上了标签。为此,教师认为工作业绩与学生相关,对学生产生过高的期望,甚至强迫和压制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倾向和恐惧心理。

(二)主观原因

1.较强的自我中心和独立意识,阻碍了教师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造成心理失衡

教师职业的特征导致教师独立意识较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参与社会活动较少和交往范围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与其他领域的接触,使教师无法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影响了人格的健全发展,造成心理失衡,从而出现心理问题,导致简单、粗暴对待学生,随意训斥、甚至变相体罚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2.不良的职业性格,导致情绪烦躁,容易猜疑逆反

部分教师的社会角色意识过强,为人师表,平时过于克制自己,不能适时宣泄和释放不良情绪;娱乐活动较少。这些均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

有关研究发现: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忧郁以及偏执倾向等都比一般人群高。具体表现在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想法、与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等,由于找不到合理的宣泄途径,为此极易把学生当作宣泄不良情绪的最直接对象,导致“师源性心理伤害”。

3.部分教师自我心理管理意识较差,缺乏调控自己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问题,一些教师根本没有自我心理管理意识,更缺乏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调控自己不良心态和行为的能力。这也是导致“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原因。

三、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从源头把握教师素质,增设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师范教育应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因此,应为师范生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求师范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原则和心理卫生工作方法;学会把握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进行调控;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心理档案,掌握其心理发展倾向。由此,为师范生打下未来职业生涯所需的心理素质基础,把心理健康作为未来教师任职资格之一,坚持持证上岗,严防心理不健康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二)加强在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培养教师良好心理素质

1.帮助教师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形成、完善和发展正确的自我认识和价值观。

2.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和适应各种变化,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帮助教师提高交往能力,培养积极开放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情感,建立广泛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

4.帮助教师学会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使其拥有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合理适度地安排好工作和休闲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5.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自我心理保健策略,分析压力源,减轻压力感,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增强心理调适和自控能力。

(三)设立教师心理疏导系统,缓解教师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职业对教师日常行为的规范和要求很高,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需要适当缓解和及时宣泄心理压力。为此,学校和社会有必要为教师专门设立相应的机构和场所,如教工之家、联谊会、教师俱乐部和教师成长培训班以及教师心理门诊、教师心理保健咨询热线和网上心理咨询等教师心理疏导系统,帮助教师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实行动态观察,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措施,引导他们寻求合理适度的途径缓解压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红.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

[2]熊川武. 学校管理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刘艳. 教师心理健康浅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学院教育科学教学部)

编辑/于 洪

作者:张丽娟

上一篇:高校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论文下一篇:我国公共图书馆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