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下宏观经济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石。但由于该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数学模型较多,内容较复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教材的选取、内容的取舍、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探索等多角度探讨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教学改革下宏观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教学改革下宏观经济学论文 篇1:

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探析

摘要: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高校钢琴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演奏水平启迪学生、用乐于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学校层面应完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高校钢琴课中引入课程思政,其本质是为了立德树人,培养出德艺双全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校钢琴课  德艺双全  途径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有很多高校教师甚至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对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对在专业课中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显得无所适从。顺应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课程思政进入各门各类专业课已势在必行,高校钢琴课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从概念上厘清课程思政的內涵与外延,有必要从思想上梳理清楚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途径。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发展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14年,是上海市在《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这份试点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的。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6年)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

此后几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陆续印发了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全国高校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尤其是在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于2020年4月22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响亮提出要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由此,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进入了全面推广与细化实施阶段。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一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也就是概念的内容。“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课程思政是润物无声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入专业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课程思政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

(三)课程思政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体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是适合这个概念的一切对象的范围。将课程思政延伸到我国高校的所有课程中去,就是高校课程思政的外延。“课程思政”是一个属概念,“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是一个种概念,正如“中国人”是一个属概念,而“四川人”是一个种概念一样。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是其基本外延之一,也正如课程思政进入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校教育心理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等课程一样。

“高校钢琴课程思政”就是按照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钢琴课教学中既注重钢琴专业课的教学,又在润物无声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类人才。

二、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进入高校专业课课堂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可以鼓舞学生自信、激励学生担当、感动学生心灵、增强学生本领,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高校是一个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高校钢琴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钢琴课虽然专业性强、技巧性强,但依然需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高校钢琴教育才会有自己的灵魂;否则就只是一些技巧和技能的训练,就会失去高等教育的意义。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高校钢琴教育,有利于在高校钢琴课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钢琴教育有机结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行为。

(二)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是对“两个所有”要求的具体落实

最近,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了“两个所有”的要求,即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两个所有”要求高校的所有教师都担负起育人职责,高校的所有课程都发挥好育人功能。在此背景下,要求高校教师在做好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好育人工作。高校钢琴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对教育部提出的“两个所有”要求的具体落实。

(三)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有利于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人才

钢琴课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课,教师必须运用渊博的音乐学知识、科学的演奏方法和娴熟的演奏技巧教授学生学习和指导学生练习。与此同时在高校钢琴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好的影响,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动力。高校钢琴课教学中,“课程思政”是“道”,“演奏技巧”是术。古语云“有道无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在高校钢琴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之产生家国情怀、可以激发学生灵感使之产生精神力量。总之,在高校钢琴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提升高校钢琴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人才。

三、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途径

如何顺应趋势推动钢琴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钢琴课教师及其管理者近期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推进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建设,可以从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着手共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要做到潜移默化,在润物无声之中产生出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学校和教师则要提出明确要求,安排具体任务,制定出路线图和行动表以大力推进。具体来说,可以从注重师德师风、锤炼专业技能、完善教学体系、健全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首先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作为一名高校钢琴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与职责担当,师德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方面,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风就是教师的行为作风,主要体现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等方面,是教师应有的风范和操守。钢琴教师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职業道德规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课堂上宣传正能量,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品德高尚、乐于奉献、专业过硬的优秀人才。

(二)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启迪学生

作为一名高校钢琴教师,在专业上除了要有高超的弹奏水平之外,更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积极引导学生领会乐曲中蕴藏的深邃意境和民族精神。比如《绣金匾》曲目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爱,以及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意,体现了陕甘宁边区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后对党的感激之情,教师应将这种故事和创作背景讲给学生听,然后再给学生分析讲解此曲的弹奏技巧。该曲的曲调来自于陕北民歌《绣荷包》,作曲家将其改编成钢琴作品时,不仅保留了原民歌朴素而优美的旋律,同时融入了西方音乐织体的写作技巧,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现代钢琴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该曲从曲式结构上可划分为三段,演奏时乐曲三段的技巧有所不同:乐曲前段要弹奏出流畅、亲切的效果,装饰音和旋律音在弹奏力度方面要有区别,旋律音要弹得流畅而亲切,装饰音应轻柔地美化旋律音;乐曲中段应弹奏的轻巧、充满颗粒感,烘托热情欢快的气氛;曲目后段的弹奏应渐慢,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钢琴教师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启迪学生,把钢琴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融入到钢琴教育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认知水平。

(三)用乐于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每个曲目的弹奏技巧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例如有些学生手指的跑动能力欠佳,但爆发力比较好,就不适合演奏莫扎特奏鸣曲之类的小巧、灵动的作品,同为古典主义时期的另一位音乐巨匠——贝多芬的作品就更加适合这类学生练习;相反有些学生的手指跨度小,弹八度和大和弦都比较费力,那么钢琴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练习一些诸如肖邦圆舞曲或舒伯特的小品。高等教育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鼓励每一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让每一朵花都开放,每一只小鸟都唱歌”。钢琴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利用微信视频、慕课堂等现代教育手段给予学生课后专业指导,使接受程度慢的学生尽快迎头赶上,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演奏技巧,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

推进钢琴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由钢琴教师团队潜心研究,广泛挖掘思政元素,设计并建立完善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尽量避免钢琴教师各自为阵、随心施教、收效不佳的局面。首先,从学校层面可以建立完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各个高校除了狠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还应该把各门课程都作为思想教育的阵地,加强管理,层层落实,抓成效树典型,引导广大教师把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所授课程。其次,各基层教学组织层面要完善细化课程思政体系设计。作为钢琴教研室,把思想教育引入钢琴课堂,就必须要修订现有的钢琴教学大纲,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中应体现思政教育特点,建立完善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恰如其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钢琴教育,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五)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钢琴课程思政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期间为了评价钢琴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效果,把钢琴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应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建议各高校钢琴教研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改革钢琴教学考核办法,在学生的钢琴考核中增加思政教育内容。钢琴教师可以将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考核与经典曲目创作背景及其体现的精神价值介绍相结合,比如对《黄河钢琴协奏曲》《解放区的天》《翻身道情》等我国著名钢琴曲目精神价值的理解进行考核,对演奏技巧与理解介绍按分值比例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在钢琴学习中不但注重掌握演奏技巧,更应注重自身品行修炼,为我国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通过量化考核,督促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课程思政的内容,真正把课程思政的内容落到实处。

四、结语

高校的所有教师和所有课程都要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来,钢琴课也不例外。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类人才。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途径,从教师层面来说主要是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启迪学生、用乐于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从学校层面来说主要是用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系统地培养学生、用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督促、引导学生。高校钢琴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人才,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陈宝鹏.“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实践价值[J].沈阳干部学刊,2020(12).

[2]张潇丹.“课程思政”内涵及实践探索[J].商情,2020(15).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06-06.

作者:王博怡

高校教学改革下宏观经济学论文 篇2:

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石。但由于该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数学模型较多,内容较复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教材的选取、内容的取舍、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探索等多角度探讨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传统分支之一,是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民族高校大多数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存在汉语基础薄弱、高数知识欠缺的问题,所以讲授宏观经济学要区别于其他高校。

一、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意义

宏观经济学是学习好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的基础理论课,是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基石。学习宏观经济学能够让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本工具,理解实际生活中各种经济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各种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分析当前各种宏观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本质特征,所以这门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也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强的课程[1-2]。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复杂性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相比较而言宏观经济学产生时间短于微观经济学,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所以思想流派众多,各学派均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3]。

第一,宏观经济学包罗万象,存在多个流派。西方经济学学派林立,思潮迭起。宏观经济学是由众多经济思想流派的观点和理论构成。仅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就包括新制度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剑桥学派等学派。这些学派有着各自的主张和观点。诸多的流派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丰富且不断发展,但同时也為学习者带来许多的困惑和不解。

第二,宏观经济学理论抽象,数学模型复杂。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极强的学科,为了研究问题的简单,往往需要做出极为严格的假设前提,剔除了现实经济中一些不太重要的因素,从而得出结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前提假设去除,结论也许就不成立。这会使得初学者、本科生产生很多困惑。再者宏观经济学中模型纵横,有图表、函数、图形等,尤其是很多结论需要数学的推导,则要求有一定的高数知识,对于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讲,语言交流都是困难,更何况高数知识的掌握呢?所以,学习宏观经济学会感觉到乏味和枯燥,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宏观经济学实践性强,体现意识形态。宏观经济学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同时又指导现实经济生活,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的经验总结。所以,宏观经济学的实践性非常强,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就是掌握其基本原理认识我国经济生活。但与此同时,不可避免的是,宏观经济学的根源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摇旗呐喊的,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因而,我们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要批判地选择,不能一味照搬,结合我国的国情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二)民族高校学生的特殊性

我国有13所民族高校,其中国家民委直属的有6所,分别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民族高校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少数民族学生分布在偏远的、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文化知识较为薄弱,再加上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习本民族语言,汉语对他们来说,也需要一个从零开始学习的过程。学习汉语类似于汉族学生学习外语,更何况需要高等数学知识的宏观经济学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有所改变,和其他高校宏观经济学的课堂应有所不同。所以说,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势必要求改革,并且迫在眉睫[4]。

二、民族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优化教学内容

1.教材的选用。讲授一门课程,首先要选择一本“适合”学生的教材。目前国内本科生宏观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国内比较经典的主流教材,比如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厉以宁主编的《西方经济学》、黄亚钧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等;第二类是引进版的教材,比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克鲁格曼的《宏观经济学》等;第三类是学校自己编写的教材,主要依据高鸿业或者曼昆的体系编写。应该说上述提到的教材各有特点,都是优秀的经典教材,尤其是高鸿业主编的《宏观经济学》,国内很多高校都在使用此教材,截止到2017年年初,该书已修订到第六版,有很完善的配套教学资源。这本教材较少使用数学工具,所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易懂。但是教材内容主要讲授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前沿内容涉及较少,没有更新的案例,所以比较枯燥。虽然引进版的教材更新快,案例丰富和实效性强,但问题是案例都是西方国家的案例,和中国的实际有较大差异,学生对案例中显示的问题缺乏感性的直观认识,会让学生更加迷茫。外版书籍价格往往比较贵,作为本科生教材,会增加学生的成本。所以,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我们选取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选适合学生的教材。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内外经典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一本数学知识较少使用,有理论前沿,有丰富案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教材。

2.教学内容的取舍。宏观经济学主要有萨缪尔森体系和曼昆体系。萨缪尔森继承凯恩斯的思想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了一个系统化、模型化的体系。教学内容主要是宏观经济概述、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宏观经济政策、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经济、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等。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出现了一种怪病“滞涨”,伟大的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和说明,于是费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卢卡斯的理性预期理论等得到了新的发展。多数学者认为,古典理论用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规律更有说服力,而凯恩斯则在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行为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明确将宏观理论分为长期和短期,涵盖了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称为曼昆体系。主要内容有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宏观经济理论专题和宏观经济政策专题。

作为民族院校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我们要做到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古典宏观理论,也要掌握和了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所以我们在课程中,内容要有所选取。第一,介绍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让学生了解这门学科产生的背景,从而理解宏观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整个社会的总产量、就业量、价格水平,进而掌握当代宏观经济学主要的两个流派。第二,介绍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即一系列总产量指标、失业率、物价水平指标。第三,介绍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四个市场的均衡,从简单到复杂,逐步递进。第四,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应用,结合案例进行讨论。第五,介绍总供给—总需求理论。第六,介绍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

(二)创新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在讲授宏观经济学的时候已经改变了过去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采用“案例教学、研讨式、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客观来说,这些模式比起以往的单纯教师讲授的模式而言,教学效果会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对于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直接采用案例教学、研讨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都应有所不同。考虑到民族学生语言障碍和数学知识欠缺的客观事实,首先,我们编制详细的教学进度,提前将学生预习课件和课程视频下发,要求学生在每堂课前必须预习。为此,需要专门制作预习课件,将每一章的内容概括制作简短的课件,同时录制视频。其次,课堂上我们仍然详细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反应,将难点重复若干遍,直到学生明白为止。再次,根据教学内容编写符合我国现实的案例,要求学生们课下以5人左右的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课上会安排每个小组5分钟左右的分享发言。最后,每章结束还会安排习题课,学期末还会安排章节串讲。

当然,对于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课时安排应该宽松,多于48课时,倾向于60课时或者64课时。班级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保持小班授课,才能做到过程监控,保证授课质量。

(三)变革宏观经济学学业评价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锤定音”,期末考试成绩决定了这门课的考试成绩。我们应该提倡增加过程控制的比重,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我们提倡多元化考核模式。考核内容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平时出勤成绩、课后作业成绩、随机课堂测验成绩、案例讨论成绩(小组成绩)、读书笔记成绩等。具体是期末成绩占50%,平时出勤成绩占15%(若缺勤一次,扣取总分的1分,即缺勤10次,出勤成绩为0)、课后作业成绩占10%(若少做一次作业,扣取总分的2分,即5次作业不做,作业成绩为0)、随机课堂測验成绩占10%(每学期课堂随机测验2次左右,每次测验占5%)、案例讨论成绩占10%(每学期大约5次案例讨论,每次占2%)、读书笔记占5%(学习初布置读书目录,选取一本书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对于一些汉语基础为零的少数民族学生,还可以将及格线下移到55分甚至50分。因为最终的考试成绩不是目的,目的是少数民族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驾驭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培养了经济学的思维和眼光。

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从事教学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逐步地完善和探索教学方法。期待我们的研究能对少数民族高校乃至全国各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学的学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萧灼基.以宏观经济学方法研究现实问题[J].经济研究 导刊,2007,(2).

[2]苏剑.新供给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一个发展方向 [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3).

[3]时磊.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微观经济学为 例[J].重庆与世界,2011,(15).

[4]李苏,李雯雯.民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0).

作者:李苏

高校教学改革下宏观经济学论文 篇3: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摘要: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一直是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难点和重点,教学体系合理性和科学性,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性和技术性,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本文基于商科教育教学实践,分析和讨论了人才创新能力标准、创新能力教学体系和应用型高校商科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平台架构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以期为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创新能力培养;能力标准;教学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就是要求教育者立足时代,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人才观。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焦点。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求高校在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倡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上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接入点、将能力培养过程作为塑造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载体,达成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能力标准是什么?如何改革现有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目前,分析观点纷繁复杂,认识是不一致的,导致教育教学改革主张不一致、在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中教学体系和教学活动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高校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活动及面临的问题,讨论了人才创新能力标准、创新能力教学体系和应用型高校商科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平台架构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以期为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标准

创新能力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研究的基点,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南针,是一个基本问题。目前学界的界定非常不一致。为什么在“创新能力”标准问题上存在认识上不一致?究其原因,是创新人才及创新能力内涵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特征导致。

创新人才标准多维度性。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个观点虽然被广泛认可但却过于简单抽象。意识和精神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人精神和心理特征。因此,可以用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个一般性特征,统一地去衡量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段的人。能力则是指生命物体对自然探索、认知、改造水平,是对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的度量,是与预期完成的特定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类社会活动“实践”存在差异决定了对创新能力标准的差异和多维度,不存在一个统一标准。“能力”标准多维度性要求教育学研究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培养目标与专业结合制定具体的专业人才规格标准。高校培养人才规格和创新人才标准的核心是“创新能力”标准,这个观点不是否定“意识”和“精神”对于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目的在于统一认识:在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倡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上以创新能力标准为切入点、将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作为塑造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载体,达成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标准多层次性。创新人才分类学说认为,创新人才是与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相互联系的,按照不同分类划分产生不同的标准,无论是理论型人才、應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能成为“创新人才”。因此,在同一个学科和同一专业,创新能力标准也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面对现实实践问题,能够选择现有正确的方法和技术,有效解决问题;二是,能够选择和使用新方法和新技术,有效解决问题;三是,能够创造出新方法和新技术,有效解决问题。体现出创新人才标准的多层次性。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规格不同,创新人才标准不同。应用型高校更关注专业人才是否能选择正确方法和运用新方法解决实践问题。

国内教育学研究成果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党玲侠(2014)认为: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具有独特性的、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叫作创新能力。将创新能力与“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联系在一起。林建(2012)基于清华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出:硕士生创新能力体现在能够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新产品或新工程项目的能力。博士层次创新能力体现具备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尖端产品或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的能力。文字中产品、项目和技术三个词汇多次被提及,能力标准与具体的专业技术能力关联紧密,博士硕士能力标准有区别。

二、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架构

人的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或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表现离不开了具体实践,能力标准来自于实践。应用型本科以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教改重点是教学体系建设突出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标准统一。

1.教学体系结构化设计(图1)。创新能力是面对问题能够开创性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是指在一个实践问题情境中,在探索问题、感知知识、提出解决方法几个阶段中流畅性、灵活性、精细性、独创性的思维品质,是智力的高级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教学体系任务就是面对专业实践问题,塑造人才的专业思维品质。专业实践问题的预设构成实践教学体系,解决问题思维环节和过程构成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结构化教学体系是培养技术目标下的基础理论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统一(图1)。其难点在于技术目标制定者对现实实践问题的感知和领悟程度;重点在于教学实施者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水平,以及这个水平之上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的设计科学性。教学体系设计应该力图做到:为师者确实可以拿出东西来教学生,而学生也确实可以学而有所收获;不是只谈谈意见与看法,没有具体内容。解决现阶段商科教学被诟病的,课堂教学与现实实践脱离的问题,改革重点通过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

2.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创新总是在继承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知识或知识贫乏的人,难以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本科教育前两年的专业知识基础至关重要。目前,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学体系在我国有很好的传承,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追求理论知识多而全的同时,如何兼顾创新人才对技术精而专的要求?研究型高校将学生专业能力精和专的问题放到硕士和博士阶段解决,应用型本科则需要在有限的课程资源中,删减一些理论课时,用于学生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对教学体系的设计者的一个考验。

3.实践教学平台是教学体系核心和特色。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是高质量的知识。高质量知识的特征,首先,是知识的多类型、多方面。预设实践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决定着所需知识“多”的程度。其次,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是否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复杂问题解决过程训练,有助于知识在头脑中组织方式上有序存放和形成网络化的结构,提高在解决问题时的知识检索效率,实现思维经济化。本科教学体系,前两年低段年级课程解决用于学生知识数量储备问题(知识基础能力);知识合理结构(知识运用能力)形成则由后两年高段年级课程完成。知识基础能力是指知识在大脑中点状或者片段的记忆、储存和提取,可以通过选择题、判断和简答题等书面形式进行训练;而知识运用能力则提升到面对特定实践问题时,大脑知识网络化检索、系统化整理、并最终产生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层面。是对现有知识进行加工、提炼的思维过程,训练要以基于“项目”者“产品”的形式完成。实践教学平台设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三、基于技术目标的商科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商科本科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平台是短板,也是办学难出特色和不能形成竞争力的软肋。现存的商科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表现出三个特征,也是未来教改的三个重点。

一是,缺乏明确的技术能力指引。如金融专业,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掌握了什么能力?是否读完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等经济学学科理论基础课程就达到了专业人才标准?目前大多数金融专业对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描述是: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银行、证券和保险从业技术和能力的高级人才”。没有具体的“技术”和“能力”界定,对人才核心价值含糊其辞。培养目标不确定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自我认知期望,也不能达到行业对专业人才标准要求。针对这个问题,平台建设的第一个重点,筛选确定专业培养技术目标,重新梳理现有教学体系,尊重专业思维品质和技术能力形成的规律,并以此为主线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并以课程群形式呈现培养计划。如以“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技术”为技术目标和技术标识,组建企业信用评估技术课程群,通过课程群的五门课程(企业信用分析技术基础、企业信贷分析技术、金融风险管理、MATLAB应用基础和商业银行管理)完成培养计划。

二是,缺乏扎实的实践课程支持。缺乏技术能力指引使得实践课程失去存在的理由。因此,平台建设的第二重点是培养技术目标确定后,以特定专业思维品质和技术能力形成过程为主线,以课程群为载体,丰富校内实验课程。如:在“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技术”下与“企业信用分析技术基础”课程匹配,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报告》为产品建设实践课程;与“企业信贷分析技术”课程匹配,以《贷款企业贷款信用分析和贷款调查报告撰写》和信贷管理权过程为项目目标建设实验课程;与《MATLAB应用基础》课程匹配,以分析软件应用能力为目标,建设实验课程。使得学生专业思维品质和技术能力得到训练。

三是,缺乏实践检验和技术能力认可。相对于工科专业完善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体系,商科专业学生实践一直处于自由和分散状态,实习质量难以保障。另外,商科行业技术资格认证曾经备受争议,2014年国家对职业证书发放机构进行了整顿,技术资格证书认可度得以提高。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向用人单位佐证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水平,不仅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且,认证机构考核知识难度和专业技术含量信息会反饋回学校,促使学生反省其在学校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紧迫感。建立校内教学体系与校外行业认证体系的对接是教改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的第三个重点。

一个符合现阶段应用型本科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平台构架构如图1,主旨是弥补和修正现存的商科教学体系中的缺陷和弱项,通过提炼的培养技术目标,建设一个内容充实切有成效的教学体系,获取业界更高的技术认可度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结束语

中国教育受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大政府和强经济大背景下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办学思维模式并不容易。在各行业全面进行升级转型的时代特征下,提升商科院校学生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关系到高校和专业的生存问题,也是教改的原动力。能否加大教学投入、加快实验室建设,通过小班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是对财务成本管理的考验,也是对教师科研和教学投入精力分配的挑战。培养能在未知探索上异想天开、特立独行,但又能脚踏实地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直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需要国家、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姜丽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目标[J].教育科学,2008,4(2).

[2]党玲侠.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8).

[3]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4]花慧.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1).

作者:韩瑾

上一篇:金融危机下倒微笑曲线研究论文下一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