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论文

2022-04-30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存在过于强调毕业论文的学术性和研究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导师队伍力量不足和学生用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有限等情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论文 篇1:

经管专业经济直觉和数学建模能力培养

摘要:本文结合经管类专业的特点,提出应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经济学概念和实例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针对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措施,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数学定义和经济模型有效结合,从而使得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培养学生建立经济数学模型的能力。

关键词:经管专业;大学数学;经济直觉;数学建模

大学数学包含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基础课程,这是高校经管类专业必修课程;更高級的数学课程还有运筹学、最优化理论,这些在中高级西方经济学中会经常用到。现实经济中存在很多问题都与数学紧密相关,都需要严谨的数学方法去解决,因此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的学习,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数学的系统学习为经管专业后续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提供了数学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除了需要掌握数学分析和计算能力,经管专业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和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定义和经济现象。虽然现在高校中经管类专业的数学教育过程融合了一些本专业的知识,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根据自己以及同行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更好挖掘数学方法在经管中的有效作用。

一、经管类专业大学数学的特点

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经管专业作为我国培养经济工作人员的特殊专业而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的专业。大学数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因此其在经济学理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可以为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提供思想和方法的支持。经管类专业数学的学习有如下特点。

1.经管专业的数学和经济学问题紧密相关。经管专业要学习和解决经济相关内容,因此,经济类的数学教育要围绕着经济问题展开讨论,例如简单的经济问题有价格函数、需求函数、供给函数以及边际成本的分析,复杂一些的还有竞争性市场分析、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博弈论和竞争策略、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信息不对称的市场[1],这些都需要用微积分的知识理解。把数学知识融入经济学,能够给解决经济学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例如通过画出各种函数的图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价格、需求、供给的关系,可以更形象地看出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微积分中导数的学习应用到经济中为经济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分析方法,例如需求理论可以转化成一个约束最优化问题,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进行求导计算,从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另外,消费者剩余可以转化成定积分进行计算,人口阻滞增长模型可以用微分方程解释。

2.经管专业的数学学习注重经济直觉培养。数学的学习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自然科学专业的数学学习注重于各种问题的来源以及证明。然而经管专业的数学主要为学生培养经济直觉并引导其进行有效计算,因此需要着重培养经管专业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例如,在讲最值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计算利润最大化的例子,利用微积分的知识计算出最大利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又让学生理解了经济学概念。

二、经管类专业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数学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有些学校不重视大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实际上数学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还有部分院校教师教授经管课程时还停留在纯粹的数学理论上,虽然有的高校在高等数学教育中很大程度上融入了经济中的各类问题,但是由于高校教师都是数学专业出身,对经济类专业中的数学问题不甚了解,因此不能很好地解释相应的经济现象。

另外,经管类招生一般同时招收了文科和理科生,从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大相径庭,使得大学数学的教学存在一定困难。还有大学的学习任务重而老师授课时间有限,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又不能非常详细地复习学生高中学过的知识,因而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学习效果较好,而基础差的学生学起来吃力,学习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改革措施—培养学生经济直觉和数学建模能力

1.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选取相关实例来理解数学定义。由于大学课程任务重,使得大学数学的学习课时相对变少,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要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删减纯数学理论的学习,在不影响后续课程的条件下,可以删除一些难度较大的纯理论性的内容,扩充一些和经管专业知识相关的内容。教师在上课时,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选取相关概念、相关实例,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例如,在学习微积分中导数的相关概念时,可选取有关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和利润函数的例题来求边际成本、边际收入和边际利润[2],从而让学生了解导数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在讲线性代数的矩阵概念时,可以给学生讲解经济学中投入产出模型。在讲股票投资的时候可以和概率论联系在一起,通过概率论的理论解释可以说明股票投资是具有随机性的,在股票市场没有绝对的赢家。在讲拉格朗日方法的时候可以引入影子价格的概念,从而理解影子价格的经济现象解释。只有让数学和学生所学专业挂钩,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定义,并了解一些经济学专业名词,达到让数学更好的为专业知识服务的目的。

2.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数学课程,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专业内容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讲授经济中的数学问题时,还要教会学生根据经济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3]。建模就是把经济学中一些现象或者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然后进行模型求解,从而解释经济现象或者解决相应的经济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把经管专业中的经济学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然后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得出相应答案,从而解决该经济问题。因此,建立数学模型非常重要。例如求解最大利润问题、最小成本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建立利润和成本函数,从而转化成一个最优化问题,并且在求解该问题时,需要用到导数(偏导数)的知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学习统计学的F检验和T检验时,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计量经济学中要学习的回归模型,一开始可以引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再过渡到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形象地借助二维图像进行说明,最后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特别地,还可以指出,在回归模型的建立中本质上用到了微积分中学习的最小二乘法。在线性回归模型学习完以后,还要进一步学习更加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便让学生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的数学建模过程。总之,在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常让学习练习如何正确地建立模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不断了解经管专业知识,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教授经管类专业的任课教师要不断阅读经管类专业相关书籍,充分了解经管类专业知识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把经济学和数学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时刻围绕学生所学所需的專业知识来讲授数学知识,真正做到数学为专业服务。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经管类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才能结合数学给学生解释清楚经济学概念和经济学原理,才不至于让所学内容与专业知识脱轨。教师要了解经济学的前沿进展,从而可以在上课过程中引入生动而形象的经济实例,做到学教结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4.教学方法要多元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目前,经济数学的教学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4]。讲课过程中也不能一味罗列一些数学定义和数学定理,而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讲一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的事迹,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都有很好的数学基础,在这些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了自己的经济直觉培养,最后取得学术的成功。通过经济学家的故事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去接触最新的经济学理念,从而逐步探索新知识,然后启发学生学习数学和经济学的兴趣。同时要让学生多独立思考,布置一些有趣的课后习题,特别是可布置一些结合生活中的经济实例的数学习题,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学生不但可以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经济学的生动结合,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更加复杂的经济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只有老师生动讲解、引导和学生快乐、轻松学习的完美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应根据经管专业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授数学知识,特别要注意学生经济直觉的培养,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数学的严格证明,注重数学概念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形象生动的理解数学知识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从而培养优秀的经济类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吴赣昌.微积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司守奎,孙玺菁.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4]陈冬,常广平,王笛,顾志良.经管类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9,23(2):82-85.

作者:曾玉平

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论文 篇2:

地方本科高校经管类毕业论文写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存在过于强调毕业论文的学术性和研究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导师队伍力量不足和学生用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有限等情况。对此,提出了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建议,具体为:将毕业论文分为实践应用型和学术研究型两类,结合项目组合作模式和以研究项目为依托方式,重新构建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实际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

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近年来多新办有经管类专业。由于种种原因,当前这些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并不尽如人意。

一、毕业论文写作现状

(一)过于强调毕业论文的学术性和研究性

当前,多数高校认为,毕业论文是属于学术论文范畴,要求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然而,这种过于强调学术性的评价标准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定位与学生整体理论水平是不太符合的,这导致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貌似学术论文实则学术垃圾。但与此同时,由于强调学术性,因而与实际联系更为密切的调研报告、案例分析以及带有策划性质的项目报告都被排斥于论文选题之外。这使得论文的选题存在着大而空等问题,同时也使得毕业论文的实践性少了一个重要途径,而那些所谓的学术性论文也实在难以体现出其实践性来。

(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第一,对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和解释能力较弱。经管类论文通常需要有数据的分析支撑,才能有说服力。但学生不仅无法从合适的渠道获取数据,而且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也很欠缺。虽然在大三前后修学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定量分析工具,但真正能够在毕业论文中运用的学生是少之又少,多数论文都是文字的堆砌和字数的拼凑。

第二,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毕业论文要求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尽管同学们已修学了本专业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但真正在毕业论文中加以运用的同学却并不多,多数是直接将教科书中的概念、原理、理论等内容直接堆砌在论文中,弄得论文好像是教案一样,并未能体现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来。

(三)指导教师队伍力量不足

由于地方本科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多为新建专业,其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而招生数却较多,致使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力量捉襟见肘。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缺乏符合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第二,指导教师质量存在问题。一部分教师本身并未受过硕士阶段的论文撰写训练,自己也未曾有过完整的论文撰写与发表经历,因而难以很好地承担指导工作;一部分教师与指导的学生专业关联度不大,难以很好地承担起指导责任。

(四)学生用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有限

一方面,就业压力使学生寻找工作的时间普遍提前,一般在第七学期的下半学期就几乎倾巢出动,没有寻找工作的也在备战各种考试、考证,而且是一个试接着一个试去考,至于毕业论文就完全成为副业了;另一方面,唯一有可能、有意愿去认真撰写毕业论文的考研学子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其考研工作一直要到五月份才能尘埃落定,而此时已快到论文答辩的时候了,最终只能应付了事。因此,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虽然很多学校将毕业论文工作开始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实际上学生用于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仍然十分有限。

二、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建议

(一)毕业论文分类写作

根据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兼顾学术性要求,可根据学生的偏好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将毕业论文的类型分为两类。一类为学术研究型论文,其要求学生按严格的学术标准和规范去从事论文的写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该类论文主要针对那些有兴趣将来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另一类为实践应用型,主要针对那些计划毕业后即参加工作的学生。

在地方高校中,经管类毕业论文的主体当为实践应用型论文,这主要因为:第一,实践应用型论文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同时,由于实践应用性论文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其对学生的压力并不低于学术研究型论文。第二,实践应用型论文可在较大程度上避免论文抄袭的情况,因为实践应用型论文要求学生从真实的参与工作着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使其难以抄袭。第三,实践应用型论文可迫使学生去作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当前,大学生的实践资源并未被充分利用,对大学生来说,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是任务,在企事业里打工是为挣钱补贴生活,实习是为了工作。较少有学生在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能够多一点观察和思考,而实践应用型论文可迫使其为完成论文工作去观察和思考,并以论文形式表述自己的见例。

实践应用型论文可有实验报告(如,对不同促销手段的比较分析其对销售效果的影响等)、调研报告(如,调查分析某消费品在大学生市场中的消费状况等)、商业策划(如,针对某企业的战略发展策划、营销策划、组织结构变革与发展的策划等)和案例分析报告这几种形式[1]。

(二)项目组合作模式

现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基本上都是一名学生一个题目,即使题目一样,两者的撰写也是毫不相干的。但当对毕业论文实行分类时,项目组合作模式在一些情况下就变得有必要了。例如,某些调研工作、实验工作或策划工作往往依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如果由几个人组成项目组的形式去合作完成这项工作,其工作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同时,以项目组形式开展毕业论文工作,还可以集多人智慧于一体,通过讨论会产生不同思想的碰撞,从而激发成员的创新欲望,产生创新性的观点。项目组合作模式也能培养成员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最后,以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弥补指导教师数量的不足。

以项目组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是一种新的形式和方法,是以常规毕业论文工作为基础的创新和发展[2]。它既要遵守学校毕业论文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同时又对选题、指导、答辩等许多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条件。因此,必须把握以项目组的内涵和要求,根据实际条件和教师、学生的能力水平,稳步推进,确保论文质量。项目组成员不宜过多,一般以2~4人为一组。

(三)以研究项目为依托

1.以教师的研究课题为依托。将学生引入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通过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在团队精神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主动学习精神等方面都有很好的锻炼。在参与这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两者的结合可以使大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较好的锻炼,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2.以“挑战杯”竞赛和大学生创新计划为依托。“挑战杯”竞赛和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可营造一个鼓励标新立异、百家争鸣的创新生态环境,使大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是高校乃至社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组织、指导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参与“挑战杯”竞赛、如何制定和实施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如何使学生毕业论文与“挑战杯”竞赛及大学生创新研究计划有机结合,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方面。

结束语

对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的改革一定要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毕业论文应以实践应用型论文为主,以学术研究型论文为辅,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训练的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培养需求。此外,对于学术研究型论文,要求侧重于独立撰写;对于实践应用型论文,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项目组合作方式完成,也可独立完成;对依托教师课题、大学生创新计划和“挑战杯”项目完成的论文,要求侧重于学术研究型论文的撰写。

参考文献:

[1] 安维.关于转变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类型及选题方向的思考[J].成人高教学刊,2008,(5):49-51.

[2] 梅锦春.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5):55-56.

作者:张雅静,洪传春

高校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论文 篇3:

“互联网+”背景下商科院校加强信息工程类教学改革实践

【摘 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地方商科院校在信息工程类课程在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比重和范围逐步扩大,以期满足社会对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本文在地方商科院校以经管类课程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下,对如何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力探索。同时对经济及管理专业加强信息工程类课程的开设、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及应用类教材的改革进行了实际检验,给出了成功经验。对地方商科院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工程;地方商科院校;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和社会广泛应用,企业对掌握一定信息技术,并能熟练运用的经管类复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目前的现状是部分地方商科高校在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上,还是偏重于传统商科类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思想上还是以理论或案例教学为主导;在教学方法上还没有很好融合现在的在线学习、MOC教学等学习手段;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还缺乏科学性,课程数量繁多而不规范,计算机类等公共课程课时总量不足,专业联系脱节,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导致对信息工程类课程的排斥[1-4]。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联性不够,难以形成优化组合效应[5],导致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

二、地方商科院校加强信息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

(1)调整经管类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

“互联网+”的新经济时代,传统行业均与互联网相结合,其经济活动、管理模式、决策机制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商科院校传统经济和管理专业的教学也需与时俱进。必须以社会经济信息和科技为主要特点,在保持原有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课程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加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对于金融、会计、财务管理等应用型较强的经管类专业不断加强传统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等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教学[6-8],扩充和夯实經济类专业学生的数理知识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科学理论、技术、方法与传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科等知识,分析研究社会管理问题和经济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服务。

(2)解放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地方商科院校有其独立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特点,需要结合高校办学指导思想、定位和办学理念和商科院校的特点,在正确界定专业性质定位、人才素质定位、目标市场定位、就业定位的基础上,对传统经管类专业和课程教学进行大胆创新。大胆吸收国内外各高校信息类课程教材和专业建设的经验,以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学科水平、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为重点该专业建设进行改革创新。

三、经管类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地方商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即是以面向社会对经济和管理类人才需求为目标与标准,致力培养熟练掌握现代经济信息管理的科学理论、信息处理方法和分析能力的复合人才;培养具有系统的定量分析、管理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在具备专业的经济、管理等知识结构上,需要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对信息系统、软件使用和工程管理方法的训练。

(1)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在满足现有课程教学情况下,根据专业方向的特点,在经济管理方向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工程类课程的建设。特别是现代流行的互联网应用技术、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建设力度要大力加强。同时要优化课程结构,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特别注重教给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大力推进MOC教学资源的建设,鼓励和培养学生在线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将传统的案例教学和网络信息检索相结合,并将相应案例课件公开上网,鼓励学生課后收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应对、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参与业务实践活动。加强计算机应用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熟练在传统办公管理软件的同时,再掌握一门互联网应用软件,比如Photoshop,Flash,Html5等软件的基本应用。强化一门数据库语言的实践教学。增加模拟教学,将模拟教学深入到一些实践性、操作性较强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专业课之中。

(3)师资队伍再学习和建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应用层出不穷,移动电子商务、大数据等对传统商务活动、管理决策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此,在教师团队建设上,也需要与时俱进。采取选拔培养、引进和稳定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青年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青年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使本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在教师培养上为年轻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

(4)重视教材建设和更新。注意吸收当前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结合专业情况,引进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国际一流教材,积极选用国内一流教材,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管理与决策、移动电子商务。同时,根据专业教学的特殊要求,组织力量自编出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进一步加强教学平台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对已有教学大纲、试验大纲、案例集、习题集、上机试验辅导书等进行修订和完善,对新开课程编写相应的教学材料。

(5)加强图书资料、实验室、资料室、实习基地的建设。为了保证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应加大对图书资料投入的力度。主要可以采取学校图书馆和系里联合的方式,在学校图书经费中应有相应的部分作为本专业的图书资料的投入,本系也将从专业建设的费用中拿出专项经费购买图书资料,以保证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6)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指定专门教师,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要保证第二课堂的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成效。定期开展的立体化教研活动,依托教研室从三个层面进行教研活动,相互交流最新信息,探讨学习心得,商讨教学方法。通过科技竞赛,如“三下乡”社会实践、“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运用和实践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检索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来完成对传统经济、管理活动的分析,提升学生的实践获得感,培养学生对技术类课程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从社会承接项目,教师以自己的科研课题促教学,以课题、项目指导学生参与研究。

四、成功经验及总结

结合商科院校的办学宗旨及信息类课程教学的特色,以本校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引入《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和《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等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形成了多途径、多手段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机制,并形成了一些特色和优势。

一是完善了专业课程的基本架构,适当调整了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比例。在保证总课时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增加了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及应用、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时量。同时对高年级增设了《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技术》两门专业选修课。由于系统的增加了计算机及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并将最新应用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所学知识更全面,能更为系统的掌握一门技术的运用,选修课程的学生热情度非常高。

二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与企业互动,鼓励教师亲自下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在经济经营和管理实践活动中是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具体运用范围,提升教师队伍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鼓励和要求青年教师在某一或多项环节具有专长,具备“双师”素质,实现师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在知识2.0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经济时代,要求学生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劃,掌握好现代信息技术,并在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活动中加以运用。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不再陌生,并且能熟练加以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創新创业的热情。学生实现了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转变,实现了从“机械学”到“在线学”的跨越,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云崇.培养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商科人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4:231-233.

[2]李峰,张金钰.商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J].亚太教育,2015,31:58.

[3]肖蕊,牛阮霞,赵荣荣.商科人才素质需求调查分析[J].价值工程,2014,08:263-264.

[4]陈荣元,陈海军,徐雪松,申立智,陈浪.软件工程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5,06:36-37.

[5]徐雪松.商科院校“企业资源计划”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130-131.

[6]陈鹏.高职商科专业CIS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2,25:139-140+94.

[7]石彪,刘利枚.商科院校工科专业实验独立设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1:110-112.

[8]冯素珍.商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第二课堂拓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34-35.

作者:刘人春 徐雪松

上一篇: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新问题论文下一篇:校园电子商务系统现实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