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教育德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教育倡导“树人先树德”,德育教育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思想政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子,结合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在教学内容中,在教学方式中,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互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与行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渗透教育德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渗透教育德育论文 篇1: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学生德育教育

【摘要】德育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不客人们所忽视。尤其是在青少年阶段,更不能轻视对于他们的道德教育。作为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道德水平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有着积极的作用。现在的教育大环境,存在着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德育不被重视等问题,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以各种形式给予学生道德教育,是责任也是义务。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德育教育 教学策略

引言:中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也缺乏良好的判断能力,同时他们面临着许许多多的诱惑,作为道德与法治的老师,要在教学书本内容的同时渗透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好的促进学生们未来的健康成长。本文就从创新教学方法,融人情感教育和注重实际生活三个方面简单论述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融人道德教育。

一、德育模式多样化,创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

现在初中生的道德教育存在着培养途径过于单调,尚未实现与时俱进,不能与时代挂钩等问题,教师们不注重学生道德方面的培养,口头主义严重,而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较强,如果仅仅靠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但达不到德育的目的,甚至可能让学生反感,所以老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德育模式多样化,让学生从心底油然而生对于道德教育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有关友谊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和自己的同龄人一起畅所欲言,这样会更有参与感。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組提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让友谊之树长青?友谊出现破裂该怎样维护?”学生们在讨论书本上的知识时同时能够认识到友谊的珍贵,小组内的成员也更加容易建立起坚固的友谊。除了分组教学,教师们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在学习到有关宪法的知识时,由于初中生对于法律知识了解程度十分有限,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网上寻找一些有关于宪法宣传或者依法治国的视频,初中生对于视频都比较感兴趣,这样进行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的掌握课本上有关于法律的知识,对于国家的法治思想也能有更透彻的了解,有助于把学生们培养成爱国守法的好青年。

二、重视情感上的引导,引发学生道德情感共鸣

德育的渗透离不开情感教育,德育本身就需要教师带着感情为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真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并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实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蕴含感情,引发学生们的共鸣,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内容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干巴巴的对着课本讲解,而要真正的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课堂,用自己的情感带动学生们的情感。现代社会,很多人内心浮躁,只愿意享受权利,而不愿意履行义务,教师可以从这一点人手,在讲课时对于积极履行义务的模范榜样,教师要以一种骄傲而又自豪的语气介绍,而对于那些偷税漏税不愿履行义务的例子,则用一种气愤憎恨的语气。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思维要能够跟得上老师。这样带着感情授课,能够增强教学的感染性和带动性,强化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认知,同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思想境界,发挥出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加强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果。

三、丰富各种实践活动,让德育全方面融入初中生日常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十分重视学生们的真实情感体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们多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只有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们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让道德教育真正的全方面融入学生的生活日常,才能够渗透道德教育,有效的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例如,在学习人民当家作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参与一次居委会选举或者旁听一次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民主选举的形式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初中生还未满十八岁周岁,暂时还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但是学生们通过对民主选举过程的观摩,对于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章的内容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对于祖国政治制度的认可,坚定了“制度自信”。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身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仔细观察、分析、体会、应用,才能真正的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理解透彻,实现知识的内化。培养初中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也成为了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四、结语

初中的孩子们正值青少年,在这个学习压力总体上来讲还不算太大的阶段,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师更要抓紧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尽快完善初中生的思想道德体制建构,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玉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道德实践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8(04):145

[2]朱柳霖.新形势下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渗透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上旬),2015(12):94.

作者:张建涛

渗透教育德育论文 篇2:

高中思想政治渗透学生德育教育的几个方法

【摘要】 教育倡导“树人先树德”,德育教育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思想政治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子,结合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在教学内容中,在教学方式中,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互动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与行为。

【关键词】 思想政治 高中生 德育教育

一、教学目标中要兼顾德育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关注社会的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等,突出强调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学目标。由此,实现了该教学目标,那么德育教育的目标也就达到了。因此启发教师在注重思想政治知识教授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与方法技能并轨,并使之相互发挥作用,相互促进。

二、教学内容中渗透着德育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教师教学内容设计上渗透德育,首先内容要立足于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子;其次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课外的德育教育内容进一步丰富化,让学生认知社会,参与社会,将德育教育渗化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关于《经济生活》中货币这一内容时,在实现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之下,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以自己技能与知识去创造财富;富有金钱,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金钱却不能做任何事情,要以社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的习行为。给学生思想上的正确导向,避免学生倾向于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同时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也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受到众人的唾弃。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官员贪污受贿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对金钱要以正当的手段去获取,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式中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以发展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师要发挥引导作用,重启发与引导,轻直接的灌输,要扭转学生“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意识转变。要丰富化教学方式,从多个维度渗透对学生德育教育。如开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宽容与忍让,学会帮助他人,在给予帮助与获得帮助中获得团队合作的乐趣,对人情产生感恩;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的情景氛围,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增强情感渲染力,牵动学生的思想感情,从内心深处感动学生。

如在学习经济学中关于储蓄的内容时,设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社区储蓄方式进行调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最后也由学生进行分类统计。从中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对人情产生思考,产生感悟。如在讲到我国文化的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增强画面感,增强情景氛围,以文化独有的艺术感染力与情感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国家情怀与民族情怀。

四、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先导先行,教学活动围绕考试而行。而新课程理念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连接,开启学生智慧的眼光,透过生活现象看物质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当学生在选择、组织设计、参与、体验等这些必须的活动环节时,其相应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均能得到有效地教育和培养。

例如,对于教材中的单元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分工合作,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在讲到我国文化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到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参观体会,感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师生互动中渗透道德教育

积极倡导师生互动,是将教师教学角色定位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指导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感悟和问题应该处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应该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和学生做朋友,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和学生合作,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通过对“教”与“学”加以协调和控制来实现,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恰当建立起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纽带,如从课堂提问上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促进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将课堂内容与学生兴趣点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拉进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會,让学生展示特长,获得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喜欢教师的教学,乐于与教师探讨。

如在学习哲学内容时,笔者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对苏格拉底这位哲学家的人生经历是十分好奇的,其富含哲理的言论,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而在课堂上分享,笔者则基于相关的言论和学生分析其含有的哲学的知识。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下,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浓厚,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处于最佳状态,体现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教学引导者与学生学习组织者的角色。在平时的教学中,内容上要以教材为基石,在教学方式设计上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要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增强学生学习感悟,从多个维度渗透对学生德育渗透。

[ 参 考 文 献 ]

[1]秦春芳.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09(9):44-44.

[2]刘凌云.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6(4):71-71.

作者:季美娟

渗透教育德育论文 篇3:

新媒体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渗透浅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21世纪,人们已经逐渐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作为新时代中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我国各个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全新的方向。当今社会,新媒体教学已经逐渐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高中思想政治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思想政治知识,能够在高中教学阶段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合理的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进行积极地优化与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时代背景下必要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教学的概念,接下来从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渗透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渗透

引言:

新媒体虽作为后起之秀,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快速占领了市场,充分应用在人们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高中思想政治一向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其教学质量与效率,会直接影响学生地价值观念。所以新时代中,教师应该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合理的借助新媒体,积极地对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进行深化改革与提升,积极地在课堂内容设计中渗透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同时新媒体在高中思想政治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师的教学,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加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也能够合理的借助新媒体,积极地对学生地基本学习情况进行记录与分,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可以准确的把握学生地基本学习状况,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与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还能够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得思想政治教学紧随时代的发展。

一、新媒体教学的概念及作用分析

新媒体一词的英文是“New Media”,意思为全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电脑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优化的系媒体形式。其主要借助新时代中先进的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或者有线网络等渠道进行广泛传播的一种新媒体。新媒体既是一种全新的媒体状态,又是一种无具体形态的环境,新媒体不仅涵盖了大多数数字化的媒体形式,还包括各种传统基本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消息及时有效、能够广泛的传播到每一个终端接口。同时新媒体可以有效地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另外,新媒体还可以有效地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切实为教育、教学提供全新的改革思路,有效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滞后性,为教育、教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1]。

二、新媒体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渗透策略分析

(一)借助新媒体,合理的渗透德育

新媒体作为新时代的佼佼者,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的任务不再是进行一味的引导,而是应该结合国家与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合理的优化自身的教学思维,努力借助新媒体为学生营造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2高中政治教材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关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方法与概述,教师可以将人民代表大会的举行剪辑成精简的视频,使得学生对我国的基本方针有着初步的认知,然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借助新媒体教学模式,合理的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做合法公民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快速进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中去,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地学习效率,还会促进新媒体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效率[2]。

(二)运用新媒体,创设德育教学情境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合理地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适当的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紧随时代的发展脚步,适当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并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效率,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4第3章“思想与创新意识”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合理的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德育情境,比如结合“对立统一”的观念,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案例,例一:一个木头在水中,矛:一个水的浮力向上,盾:一个木头重力下沉,统一:浮力大于重力,飘浮,这就是统一,如果是铁,同理,下沉,这就是统一。借助对立统一的观念解决相关的问题,并在情境創设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这样一来,可以借助新媒体,更好地将教材中抽象的定义转化成实例,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感受,并不断地受到德育的熏陶,有助于学生地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也能极大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新媒体的融合效率。

三、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应该不断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努力提升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在生活中合理地运用。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合理的将新媒体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为学生渗透新媒体技术的教学思想,教师应该接受新时代背景下全新的教学模式,并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德育,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媒体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新媒体的融合效率。

参考文献:

[1] 邱志鹏. 浅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0001177-0001177.

[2] 谢晓莉.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1, 000(006):0001238-0001239.

重庆市合川龙市中学 冉欧

作者:冉欧

上一篇:道德教育分析论文下一篇:师范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