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语文——谈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

2022-09-10

当下所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 所选课文皆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融思想性、人文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于广大师生而言, 应该是宜教宜学的好教材。可事实并非如此, 在现今的某些语文课堂上, 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 学生在座下昏昏欲睡;教师将课文进行条分缕析, 学生学习起来却味同嚼蜡, 原本鲜活而充满生气的语文课堂变得沉闷枯燥。究其原因, 是我们教师照本宣科, 对课文进行架空分析,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 忽略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从而导致了上述局面的出现。

美国教育专家华特先生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高度强调了语文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 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要有大语文的观念, 也就是强调学习语文一定要联系生活, 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 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让教学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这样,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 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只有这样, 语文课堂才会有生气和活力。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师生共创出一种和谐而愉悦的教学环境。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参观访问, 了解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有时空的距离, 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 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 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 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 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 扩大视野, 理解课文, 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调查访问, 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如:《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 原本是一篇比较枯燥的说明文, 属于学生最不喜欢上的课文, 如果照本宣科, 只在课室内分析讲解, 学生听得一定是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 学起来索然寡味。但是, 如果教学得法, 学生是非常喜欢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的。教师上课时, 直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 一边要求学生看书本, 一边指导学生观察天上的云, 了解它的姿态万千, 变化多端。这样, 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了, 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了, 一篇难教的说明文则又成了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学生爱学的趣文了。

2 情境再现, 演绎生活

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 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 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如临其境, 激起学习兴趣, 引起高度注意, 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让学生演一演, 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 在教《羚羊木雕》时, 在学生学课文的同时,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该如何与父母相处, 在此基础上, 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 从而明白自己在生活中遇事应该与父母商量的道理。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 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语文教学中的文道、情理等诸方面要求均得以实现。

3 亲身实践, 体验生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人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 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身临其境, 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去体验, 去感悟, 加深感受。

例如:《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陶醉的春天美景:春草的嫩嫩绿绿;春花的姹紫嫣红;春风的和煦柔和;春雨的细细密密。这一切美景如果仅凭教师在课堂上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布置学生去大自然亲身感受这一切, 去仔细观察, 亲身体验, 用心感悟, 得到最直观的形象的印象。

又如在教《散步》这篇散文时, 也同样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自己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散步时那种温馨和谐的情景, 在学生饱含情感的体验中, 他们在课文所体会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 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 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激发了他们尊老爱幼的美好情感。

4 咀嚼反思, 感悟生活

教材中课文里所写的内容, 均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来源于生活, 或高于生活。无论是对真善美的歌颂, 还是对假恶丑的鞭笞, 都立场坚定, 旗帜鲜明, 是为文者情感的真实流露, 《文心雕龙》中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不仅如此, 观文者还需要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更要联系社会实际生活, 个人生活实际, 动态地辨证地认识课文中的问题, 去细细地咀嚼、品味、消化、吸收, 要深入课文中去, 还要跳得出来, 通过学习、分析、反思, 分清美丑, 辨别是非, 提升自我, 感悟生活, 从而进行再认识, 再创造, 达到质的飞跃, 将语文和生活这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课文《人生寓言》中, 作者提到了人生的两大难题:怎样面对财富和不幸?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刻反思, 然后明白, 对于某些东西, 不配拥有而拥有, 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而遭遇厄运历尽苦难的磨练, 人就会坚强起来, 能够顽强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通过这一番反思和感悟, 对于现代中学生中某些追求物质享受, 一些心理脆弱, 及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中的中学生, 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再如:冯骥才在《珍珠鸟》一文中, 抒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 感悟生活:在我们今天重建精神家园之际, 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 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 这是建立信赖的前提, 而有了信赖, 无疑会使世界增多了一抹温柔的色彩。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必须要返璞归真, 回归生活, 才能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那种空洞分析、割裂与生活的联系、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 从而优化教学过程, 使课堂真正多姿多彩, 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语文教学如何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那种空洞分析, 割裂与生活的联系, 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 如何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本文通过几个方面的论述从而阐明语文教学中大语文的观念。

关键词:语文,生活,语文教学,大语文观

上一篇:“95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分析下一篇:河北省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改革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