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企业营销创新改革论文

2022-04-25

深商风云人物是深商的优秀代表,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一同成长,他们融汇了中国商道文化的精粹,具有国际视野、开放胸怀、创新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在中国现代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华章,影响了整个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进程与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保险企业营销创新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保险企业营销创新改革论文 篇1:

刍议激活河北省企业创新主体路径研究

摘 要:近几年河北省通过优化发展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企业创新活力有了大幅提高。但是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企业创新活力明显不足。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北,必须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的描述,分析了河北省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最后给出了激活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制度改革;创新激励

一、河北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通过河北省统计局的数据可以了解我省企业创新发展状况,2015年,全省科技经费投入继续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加、强度提高。各类企业R&D经费为295.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实现产品创新的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比重为13.2%;实现组织创新的企业比重为24.1%;实现营销创新的企业比重为21.8%。此外,3.8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83.5%。上半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48.7亿元,同比增长15.3%,2016年,自主知识产权优势项目和协同创新项目占比持续提高,科技型企业比重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企业创新发展。

二、河北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分析

目前,河北省很多企业虽然已经成为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但和发达地区相比,创新主体的地位仍很脆弱,严重制约了全省企业创新质量提高和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

1.政府的创新政策没有完全落实

本次调查显示,国家激活企业创新主体的政策出台后,仍有四到六成的企业认为有关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有:一是政策的普惠性不强;二是有关部门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三是政策的申报程序过于冗杂;四是政策的主体框架没有细化;五是政策执行期间,相关部门受地方保护主义或其他情况的制约,没有实际减免企业的相关赋税。

2.企业本身创新动力不足

第一,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市场上出现大量侵权行为,创新企业疲于应对,维权无力,极大地挫伤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我省企业的发明专利在国内国际上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份额都较少。第二,很多企业的创新内容,绝大部分属于低端的渐进改良型研发活动,先进性、独创性高端技术研发活动进行得比较少。由于企业技术创新深度、宽度和广度有限,导致创新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开发周期长,速度慢,最终使企业新产品销售能力和竞争力不高。

3.产学研合作断层,没有长效机制的保证

本次调查显示,我省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松散,没有形成一个长期、长效的制度支撑。我省高校和科研机构掌握的信息资源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企业需求的资源,设备和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无法及时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产学研合作流于形式。

4.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高

本次调查中有接近三成的企业认为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和流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活动。很多企业吸引不到人才,更留不住人才。我省企业研发人员中,高层次研发人才由于制度和激励原因每年流失严重。国际上很多先进国家和地区有大量博士研究人员在企业工作,而我省博士级研究人员大都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中,在企业中工作的极少。

三、激活河北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路径

1.政府提供激活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与制度支持

第一,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我省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资源配置、薪酬分配、人才管理等各方面改革,全方位激发企业创新动力。第二,加强省政府科技奖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激励。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市场实际需求和区域性发展战略先行投入开展研发项目。一部分科研经费可由事前申请、拨付变为成果转化后的奖励。第三,健全法律法规政策。政府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优化政府服务创新企业的工作流程,简化审批程序,为促进企业创新肃清一切障碍。第四,我省政府要加大财税制度改革,保证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引导和促进商业银行开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贷款模式和服务,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支持。

2.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动一切资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第一,企业要合理安排资金,升级研发水平,在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藝的研发上大力投入,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抬升产品档次。第二,我省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敏锐把握市场需求,重视创新战略研究,同时企业扩大创新供给,合理资源配置,重点攻克重要产业和产品开发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强与我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攻关,必要的可以通过直接购买的形式,提高科技成果转换化速度,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创新开发相关产品系列,使重大科技成果可以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3.以企业为主导,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研发与实施,可以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建技术成果研发与供需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科研机构和高校对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前沿先导技术支持。企业要完善落实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高等学校根据企业对科技人员的实际需求,实施“订单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等计划,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双导师”制,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4.激活中小微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我省要放宽对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符合条件的及时吸纳进来,让它们享受到政策的红利。省财政投入要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倾斜,大力培育一批类似北大石家庄创业园的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基地。继续实施我省新兴产业创投计划、中小微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持续强化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的政策领航作用。综合采用买(卖)方信贷、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融资租赁、科技小额贷款、集合信托、科技保险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融资。

5.加强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科研人员激励制度

第一,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河北省企业应大力改革人才引入和激励制度,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导和支持归国留学人员来企业效力。第二,完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鼓励我省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和兼职。对于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综合采取物质奖励和优先晋升职务职称等激励措施。第三,实行“科研公司制”激励制度,科研机构独立,让科研人员成为创新主体,直接面向市场搞研发,直接享受成果转化效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6.完善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调动财政投入,在我省特色产业基地、重点企业、工业园区内,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大众创业创新空间、示范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形成一批专业领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使这些平台可以面向企业提供品牌设计、研发、项目定制、软件开发、质量标准、科技人才培训等服务。使企业创新有平台、有渠道、有保障,确保这些技术服务平台作为全省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及扩散基地和高素质人才集聚基地,发挥服务企业的作用。

总之,激活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政府要主动为企业在制度和政策上保驾护航,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和科研成果应用的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最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完整创新体系,这样才能为建设创新型河北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杜欣.河北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剖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43-44.

[2]高长安,冯建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顯现[N].中国科学报,2015-03-02.

[3]朱丽静.河北省企业创新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J].统计与管理,2016(3).

[4]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http://110.249.220.86/hetj/tjgbtg/101475887949720.html,2016-10-11.

作者简介:刘娟,(1982.07- ),女,河北省石家庄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王薇,(1981.11- )女,石家庄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作者:刘娟 王薇

保险企业营销创新改革论文 篇2:

深商,再起风云

深商风云人物是深商的优秀代表,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一同成长,他们融汇了中国商道文化的精粹,具有国际视野、开放胸怀、创新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在中国现代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华章,影响了整个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进程与发展。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之一,却创造了令外界惊叹的“深圳速度”:40年的改革开放,让深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拥有超过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都市,GDP从1979年的1.97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24221.98亿元,超过了香港(2018年的GDP约为24000.98亿元),更超过广州,仅次于上海、北京!而深圳土地面积只有1997平方公里,也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县城的规模,与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上广相比,深圳只有上海的1/3、广州的1/4、北京的1/8。

深圳还自主培育了一大批世界级的本土企业,深圳的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超过367家(包括A股、港股和美股,截至2018年),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深圳入榜的企业有7家:中国平安保险、华为、正威国际集团、招商银行、万科、腾讯、恒大(总部已搬到深圳)。

短短的40年,深圳创造了世界的奇迹,最大的功臣无疑就是企业家,深圳有今天正是因为有任正非、马明哲、王石、马化腾等这样一批杰出的企业家。

深商由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在深圳创业的商人及深圳籍商人构成,他们是敢闯敢试的改革者、筚路蓝缕的拓荒者、勇于创新的探索者、实干奉献的建设者。与其它商业群体不同的是,深商是当代商帮,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深圳经济发展而生并成长,他们是一群创造奇迹的人,不仅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甚至管理思想也影响及全球。深商体现着深圳速度,代表着深圳精神。

由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深圳商报社、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共同主办的“深商风云人物”评选活动是深圳商业界一年一度的盛事,被誉为深圳“经济奥斯卡”。

2006年,由深圳市深商总会、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商报、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财经生活频道成功举办了首届“深商风云人物”评选活动,至今已有13年历史。截至目前,评选举办了11届,共评出了125位“深商风云人物”、5位“深商风云人物·明日之星”和15位“影响中国的深商领袖”,这些包括深圳老一代创业者袁庚,以及对深圳改革开放影响巨大的任正非、王石、马蔚华等优秀企业家,也包括年轻一代马化腾等。

谁能成为“深商风云人物”?

深商风云人物是深商的优秀代表,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一同成长,他们融汇了中国商道文化的精粹,具有国际视野、开放胸怀、创新精神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在中国现代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华章,影响了整个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进程与发展。

“深商风云人物”评选通常自每年6月份开始,经过前期社会发动、各方推荐认证,筛选出年度“风云人物”候选名单,通过创新力、质量观、责任感、推动力、影响力五个评选标准,重点考核参评人员的社会责任、公益爱心等,于12月份召开终审会,然后在每年一度的深商全球大会上进行最后的颁奖。

创新,是深商的内在动力,是深商精神的核心价值,深圳迅速崛起的关键就在于持续创新。“深商风云人物”评选把“创新力”作为评选标准的第一个指标,要求参评对象在本企业始终坚持加大创新投入,高度重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发明,在技术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思维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用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用创新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并在当前或今后产生重要影响。

深商是一个勇于拼搏和奋斗的群体,不靠关系靠本事,敢于创新和追求梦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商已成为当今中国经济的一支新生力量。深圳每天都是有奇迹发生,因为深圳有一个很好的营商环境和氛围,所以不断出现奇迹。无论是财富积累,还是业界影响,深商都正在实现群体性的崛起,从深圳品牌在内地落地开花、创造出闻名业界的“深圳模式”,到以华为技术、中兴通讯、腾讯、华大基因为代表的深圳高科技企业在海外攻城略地,显示出气势磅礴的“深圳力量”。站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深商提出了“走向世界、拥抱未来”的呼声,展示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和先行者的风姿,体现了新时期深商的创新精神。“深商风云人物”将挖掘出更多的优秀深商代表,进一步推动深商在探索与创新中崛起。“深商风云人物”的入选者均是深圳乃至全国经济建设领域具备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他们成长的历史浓缩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历程,也融汇了中国商道文化的精粹。华为和任正非是典型的代表,华为的技术、管理和规模,一往无前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绝不被困难所屈服,这也就是我们深商的一种精神。

最大的挑战:来自未来!

选出每年的深商风云人物不是终极目的,深商总会、深圳市商业联合会会长庄礼祥认为,深商是一个写进中国经济发展史的现代商帮,作为深圳40年发展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创造者,今天,他们依然站在时代的前沿,肩负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受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和尊敬,应该珍惜当下,更加应该拥抱未来,但仍要继续努力,让深商在中国、在世界不断的扩大影响力,要继续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点燃着这座城市的生命火花。

我们审视共评出了125位“深商风云人物”、5位“深商风云人物·明日之星”大名单,之前的辉煌或当下的风光,随着时间长河的流淌和产业的变迁,企业家和其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分化:有的依然乘风破浪,有的停滞不前,有的身陷旋涡甚至沒落;有的老当益壮,也有的因年龄退出江湖……

怎么选跑道,怎么做战略调整,怎么做好产品,怎么做营销,怎么让团队持有活力,怎么处理好传承交接……,摆在面前的都是一系列的难题和选择,挑战来自未来:倍速变化的大市场,半边是机遇半边是魔鬼。

第8届“深商风云人物”入选者之一、深圳面点王饮食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和平说:“深商风云人物”的荣誉是对我们企业家群体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一种鼓舞,同时也是一份责任,作为企业家,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搞好企业,如何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如何更好的弘扬深商精神。

如何让企业保持持续成长和催生更多新生代企业家,也是“深商风云人物”评选非常关注的问题。

四次创业浪潮,四代深商

随着“深商风云人物”连年评选,越来越缺乏重量级的企业家入选是隐忧。

业界通常把中国企业家分为四代,分为:84派企业家、92派企业家、99派企业家、15派企业家,这是从改革开放的时间节点和企业成立的时间来分的。

我们把1978年之前,以及1978年至1987年这10年里创办企业的企业家,我们称之后“84派企业家”,这是中国的第一次创业浪潮,深圳“84派”第一代企业家共催生4家世界500强企业,他们是中国平安、华为、招商银行、万科,还有在各领域的众多上市公司。深圳“84派”企业家的著名代表是万科王石、中国平安马明哲、华为任正非、中兴通讯侯为贵、招商银行马蔚华、华侨城任克雷、创维集团黄宏生、TCL李东生等等,知名企业有:中国平安、华为、招商银行、万科、中集集团、中兴通讯、海王集团、金地、华侨城集团、星河集团、创维集团、TCL、伯恩光学、康泰生物、洪涛装饰等等。

1988年至1998年这十年是中国的第二次创业浪潮,我们把中国第二代企业家称作“92派”,深圳“92派”企业家的著名代表是腾讯马化腾、比亚迪王传福、正威王文银、顺丰王卫、迈瑞徐航、金蝶徐少春、研祥陈志烈等等,大家比较熟悉的知名企业有:腾讯、比亚迪、迈瑞生物、正威集团、顺丰速运、三诺集团、祥祺集团、鸿荣源集团、深圳能源、深圳控股、金蝶、大族激光、研祥、怡亚通、奋达科技、普联技术、富安娜家居、海洋王照明、雄韬电源科技、欣旺达、博士眼镜、歌力思、一致药业、方大集团、亿和精密、航盛电子等等。

中国的第三次创业浪潮是出现在1999年至2009年这十一年间的。我们把这一代的企业家称作“99派”。作为第三代企业家,各行业、各领域的竞争制高点已经被第一代、第二代企业抢占了,互联网和高科技的标签是“99派”的鲜明特点,包括IT技术,电脑、手机、软件、电子产品、芯片,还有生物、材料、能源等等。深圳“99派”企业家比较知名的有大疆汪滔、华大基因汪建、矽递科技潘昊、土巴兔王国彬等等,知名的企业主要有:大疆、华大基因、朗科智能、矽递科技、兆驰股份、和科达、三利谱光电、昌红科技、艾比森光电、一电科技、惠程电气、英威腾、汇顶科技、土巴兔、大生农业等等。

从2010年到2018年这十年间,2015年被定义为中国第四次创业大潮的起点,各大传统企业都在创新、互联网+,我们把第四代企业家称作“15派”,一批企业家迅速崛起,以滴滴、今日头条、共享单车为代表。比较知名的深圳“15派”企业家代表是柔宇科技刘自鸿、优必选周剑、奥比中光黄源浩、碳云智能王俊、房多多段毅等等,主要代表企业有:柔宇科技、优必选、奥比中光、房多多、碳云智能、越海全球供应链、辣妈帮、微众银行、丰巢科技、菜鸟网络等。

在深商的84派企业家、92派企业家、99派企业家、15派企业家中,知名的企业家基本都入选了“深商风云人物”。

我们也注意到,从2010年开始,深圳新创的企业已经很难冒尖,深圳的“84派”、“92派”企业家在全中国可是力量强大,影响力无比,相反,深圳“99派”企业家已经开始显得弱势得多,企业体量做不起来,发展面临争议,而到第四代“15派”企业家,就更差了。这也从“深商风云人物”评选中得到反映。

我们不能回避这个问题,通过“深商风云人物”评选,一方面总结有效经验,另一方面引导推动各方面去关注和探讨解决之道,我们期待催生更多的新锐企业家。在2018年度的第十一届“深商风云人物”评选中,除选出10位“深商风云人物”之外,还评选出5位“深商风云人物·明日之星”,这就是一种探索和推动。

这些深商领袖尤其值得致敬

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一批优秀深商,以拼搏进取、务实奋进的精神,筚路蓝缕、胼手砥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不仅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以其独特的创新力、推动力、贡献力影响了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

在全国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致敬深商领袖,彰显深商责任,弘扬深商精神,树立深商标杆,激励更多的深商不断创新进取、再创辉煌。深商总会、深圳市商业联合会携手深圳商报社,隆重举行“致敬改革开放40年影响中国的深商领袖”活动,特别致敬了任正非、马明哲、马化腾、王石等30名功勋深商领袖,以及王卫、汪滔、刘自鸿、刘若鹏等20名创新深商领袖,目的是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激励更多的深商企业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攀高峰,为深圳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这50名“致敬改革开放40年影响中国的深商领袖”,他们是深商中的大佬。在他们的带领下,企业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行业乃至社会的进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商界的楷模,他们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和启示当代人和后来人。

世界未来看中国,中国未来看深圳,深圳未来看深商。

产品有形,管理无形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最瞩目和聚焦的企业家是任正非和华为。

这里暂不探讨华为,但有一个评价非常值得深商们深思:华为的强大,是有硬的管理和软的文化!

有了好產品服务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管理!

管理,制度流程是硬的,而企业文化是软的。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大致是一样的,刚开始肯定是游击队,游击队到一定的阶段变成正规军,变成正规军的时候必要的做法就是建立制度,建立各种流程架构。

华为就是这样的,从游击队到建立正规军,做法就是请国外的知名机构做咨询,刚开始有很多人抵触,很多人觉得那个东西水土不服,不适合中国企业,任正非硬推:先僵化,固化然后再优化,谁反对不支持谁下台。这才有华为的今天强大。

资金、技术、人才、社会资源、文化,哪个是竞争对手最难复制的?文化最难,资金最容易。只有文化生生不息,文化是企业最高的护城河。

为什么像华为、腾讯等很多优秀企业老被模仿、学习,却很难学会,关键点就是在文化上。其他方面容易学会或者通过一定代价实现超越,但没有文化的支持很难持久地运转下去,很快就变样变味。

凡一家好企业,都是有一位能做出好产品、有规范管理和独特文化的掌舵者,并且能传承下去。

不要过于重直觉而轻商业逻辑

社会的潮流不可逆,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一些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在这个阶段推动企业对人类做出贡献。我们期望他们来自深圳,是深商。

如今,在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没有对知识的深刻认知,对趋势的清晰判断,一定做不出好企业。这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但商业的本质却从来没有变过。那么,什么是商业的本质呢?可以总结为六条:一是把潮流需求转化为产品;二是要有好的产品服务;第三,低成本;第四,高效率;第五,好的传播;第六,持续的创造力。

当然,除了商业的本质,还要懂商业常识。不同行业的商业常识,有相同的,也有差异性。比如,做企业的第一个常识就是要确保资金链健康,资金链断裂都会死掉;高科技企业首先要保证有好的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而食品企业首要是安全健康卫生等等。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一段发问引起商界的共鸣,他发现做企业的人往往都很聪明,尤其企业做得越大,越不可能在技巧性的事上犯错,可为什么还是每年都有企业出现问题?原因是大多数的错误是因为违反了商业的常识!任何一个取得商业成功的人,都有很好的商业直觉,能敏感的感觉到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商业的模式应该往哪里走。但是,我们的直觉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失真。所以光有直觉是不够的,直觉的背后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商业逻辑。很多时候,我们会重直觉而轻商业逻辑,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弱点。

他指出有五个容易被忽略的商业常识:

1. 做企业肯定要盈利,而不是盈利不重要,要先烧钱;

2. 做企业是要控制负债的,但有些企业就是觉得要多点负债,负债越多人家越怕我,信奉所谓的“大而不倒”;

3. 做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但永远有不少人热衷于各种开会、聚会,却很少把时间花在客户身上;

4. 好产品是造出来的,可有些人这几年销售不行,总觉得是电商的原因让渠道的竞争变激烈了,都是别人的问题,可从没想过是不是自己的产品不好、过时了。

5. 非常重要的商业常识是我们要有未来,就要对未来投资。所以,我们除了当期的利润,科研投入、人才培养,也非常重要。“利润+科研投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创业者,都要好好反思一下商业的本质和常识,如果企业有困难,一定是其中一条或几条出了问题。

商业是这个时代的变量和人性欲望的集合,需要自身利益和时代的平衡,对于这种平衡的充分认知和拿捏,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也决定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突破瓶颈

深商是一个了不起的群體,以富于冒险、敢于进取而又崇尚开放的精神,为深圳的建设发展拼搏进取、锐意创新,书写了一篇篇壮丽史诗,他们用心血与汗水成就了深圳这座城市的辉煌,也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图腾。

同时,深商也因为深圳,遇到了一些瓶颈。

曾经,深圳是很多人梦想的起点,如今深圳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确是很多人的梦魇,包括高房价、高房租,企业成本高,员工压力大;高的生活成本,负担沉重;用工成本高,流动性大;大学教育资源缺乏,缺乏产出各梯次人才,招人难;创业成本高,创业浪潮难现,新星难产;入场费、喝茶费泛滥,拉高成本,影响消费升级;服务性人员长期短缺……

连华为等员工收入很高的企业,都为这些事情头疼,更何况众多的中小企业及缺钱缺人的创业公司。任正非称,“(深圳)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高成本最终会摧毁你的竞争力。而且现在有了高铁、网络、高速公路,活力分布的时代已经形成了,(企业)不会聚集在高成本的地方。”马化腾在2012年就吐槽:一线城市高房价让员工和企业的压力都加大,要转向二线城市布局研发中心。

我们知道,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推动世界的改变。而中国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和美国、欧洲、日本、以色列等,还有巨大的差距。

深圳本质上是一个硬件创新城市。这是深圳一直以来的比较优势:完善的组装供应链、便捷的物流外贸、珠三角城市群的协同。这是深圳的支柱、也是基因所在。深圳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是远远超过互联网产业的。

从政府层面来说,深圳市奉行“小政府、大社会”理念,适度作为,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采取创新举措,鼓励、引导新兴产业但不越俎代庖。相比京沪,深圳政府的因公开支和负债在GDP中占比都更少,财政支出被更多地用于鼓励创新。

从企业层面来说,高科技硬件、金融、物流等方面深圳企业是走在全国前列,但在互联网、软件、电商、消费、娱乐等领域有着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如今,经济不景气,很多人觉得是冬天,其实,那些能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仍然会过得很好。

“深商风云人物”就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不论是今年正在评选的第十二届“深商风云人物”,还是未来的“深商风云人物”,我们都希望这些深商代表能够不断地披荆斩棘、开拓创新,书写深商新的神话。

附文:

改革开放40年影响中国的深商领袖

袁  庚 蛇口工业区前常务副董事长

王殿甫 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前董事局主席

王  之 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长兼总裁

王世桢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行长

马福元 深圳赛格集团创始人、前董事长

任正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马明哲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  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马蔚华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行长

马化腾 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王文银 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

李东生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王传福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侯为贵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长

任克雷 华侨城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兼总裁

麦伯良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高云峰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汪   滔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熊建明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李晓平 卓越置业集团总裁

朱保国 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思民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少春 金蝶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架构师

何  如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徐  航 深圳鹏瑞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靳海涛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前海母基金执行合伙人

翟美卿 深圳香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梁光伟 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李贤义 信义集团(玻璃)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陈志列 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

汪  建 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远西 广田控股集团董事长

周国辉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辛   杰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政民 瑞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王   卫 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厉   伟 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

刘志雄 深圳市三诺电子公司董事长

黄茂如 深圳茂业商厦公司董事长

钟百胜 腾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余   钢 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少群 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若鹏 光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自鸿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万   捷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

林   立 深圳市立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肖   奋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   洪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赵心竹 深圳市中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   祥 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者:杨俊杰

保险企业营销创新改革论文 篇3:

以制度创新打开科技创新空间

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的最高规格来强调企业家作用,点赞与弘扬“企业家精神”。随后,有新华社撰文“让企业家在复兴伟业中发挥更大作用”,还有各方好评如潮的热烈反响。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把“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放在重要地位加以强调,将在企业界催生更加巨大的正能量,鼓舞和动员广大企业家和市场人士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企业家精神溯源与弘扬

企业家一词的英文为“entrepreneur”,是从法语中借来的词汇,其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当经济学界最初使用“企业家”这个术语时,并没有专指某一类企业的管理人,而是泛指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从事企业活动的能人。按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说法,企业家就是开拓者、创新者,特别是把科学技术发明引入经济生活之中,把经济推向前进的人。其实一般的企业经理并不能被称为企业家,汉语语境中,只有那些敢于创新、勇于坚守、心系社会、业绩卓著的企业领导者,才能称得上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心智和才华、技能)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环境中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十分稀缺,非常宝贵。特别杰出的企业家发挥他的企业家作用,体现他的企业家精神,甚至称得上是可遇而不可求,哪怕组织部门专门做多少场企业家培训,希望在里面能产生出什么出類拔萃的人物,未必行。市场竞争中谁能冲出来,真正在前面领跑,往往在我们的预测上是很难做出准确判断的。

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创新者观点,凸显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彼得·德鲁克承继并发扬了熊彼特的观点,强调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坎迪隆和奈特两位经济学家,将企业家精神与风险(risk)或不确定性(uncertainty)联系在一起,认为“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艾伯特·赫希曼则认为“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实行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马克斯·韦伯认为“这种需要人们不停地工作的事业,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个人是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弗利曼指出:“企业家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在符合游戏规则下,运用生产资源从事利润的活动。亦即须从事公开和自由的竞争,不能有欺瞒和诈欺。”以上学者所言,基本概括出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即创新、冒险、合作、敬业、诚信。

我国古代的传统是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要为自己的财产甚至人身安全担忧,加之政权之多变伴随着社会的动荡与经济的破坏,严重压抑了企业家的行动力和创造力,久之便有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转变,企业家精神开始受到注重,得以发扬,解除了桎梏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传播。大批“冒险家”“弄潮儿”不断涌现,在市场初创的混沌之中力求把握方向,应对挑战,在竞争激流中顽强生存,勇敢创新,经受重重艰难险阻的考验,在为数众多的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敢做敢闯、追求卓越的企业家带领下,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企业的辉煌成功之路。

然而,也必须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还有待完善,在产权平等并全面依法加以保护、构建统一市场开展公平竞争等方面,距离法治、透明、公平正义的要求还有差距,一些官员和企业领导者也还存在诚信缺失和破坏“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违法乱纪行为,加之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结构、生产条件、资源环境发生着很大变化,部分企业领导者实业精神和创新创业意愿减弱,企业家精神亦有所失落,或受到了不利条件的钳制与压抑。所有这些,既制约企业转型升级,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亟需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兼顾短期、有效的治标之策和中长期带有治本意义的制度建设,回应企业家关切,引导企业家预期,规范企业家行为,激励企业家创新。一句话,需要进一步保护、激励与弘扬企业家精神。

保护与弘扬企业家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对企业家寄予了殷切的希望,要求不断完善向企业家提供的制度环境。在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着力营造法治、透明、公平的体制政策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2017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在此基础上,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意见》,开宗明义强调“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并从改革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三个营造”“三个弘扬”“三个加强”,抓住企业家精神这个中国经济驱动转型的重要关键因素,明确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针对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关心的政商关系、产权、公平竞争、资源分配、舆论导向等核心问题,国有企业家关心的创新容错等问题,《意见》均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可以说,《意见》的出台,结合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恰逢其时,意味深长。《意见》中提出的核心要素在十九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得到了强化,要求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这是推动经济转向高质量增长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其他曾处于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一样,以往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环境红利、廉价土地和资本的要素红利,均已出现了支撑力的下滑,很可能带来经济发展与升级的瓶颈。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点,面对当前阶段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的局面,除了应保持有形的要素资源投入外,更需要激发企业家精神这种十分稀缺而潜力巨大的无形资源要素,提升创新的活力与动能,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开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引领“新常态”的新局面。

第二,这是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推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解决这一关键制约因素上,企业和企业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当仁不让地成为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力军,不断地深度开发有价值的能够更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从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精微处入手,创造条件以消除“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对企业和企业家而言,这既是基本责任,也是重大机遇。

第三,这是推进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支撑。当前阶段,世界经济正经历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过程中,把创新驱动作为第一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重中之重和指导全局的战略方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单纯的结构调整问题,而是以体制改革为治本之策,通过体制的改革,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这一进程中,正需要企业家们充分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创新能力,焕发企业活力,进而激活整个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激励企业家们面对不确定性与种种风险,勇于担当、敢于开拓,善于识别和捕捉市场机会,在供给侧高效组织配置资源要素,在创新中努力提供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产品和服务,经受优胜劣汰的考验,从而以有效供给优化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供需错配矛盾。

第四,这是消除旧体制束缚与惰性、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国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尚未得到根本改造的旧体制惯性与弊端,产生对于创新发展的种种阻碍与妨害。而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引领者,通过建立新企业、创造新模式、运用新技术、制造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在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推动着全社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并应成为冲决旧体制束缚、克服利益固化藩篱、贯彻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的生力军。

积极落实十九大报告和《意见》精神,塑造与弘扬企业家精神

当前我国全面配套改革正在向纵深攻坚克难地发展,迫切需要凝聚改革动能,对外开放面临扩展全球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任务,亟待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引领新常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矛盾累积隐患叠加”的制约与考验,使发展升级急切地要求得到企业家独特而宝贵的贡献。企业家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弥足珍贵的一种特殊要素资源,作为微观经济层面“创新者”群体中的领头者,具有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近些年客观存在的在培育企业家成长、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已影响了部分企业家的预期和信心。为此,十九大报告和《意见》旨在给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提供最合适的创业创新社会条件,着力完善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法治化环境,让优秀的企业家更好地成为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力量。十九大胜利闭幕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强调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保护产权政策,依法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意见》的精神,我们应特别注重如下四大方面合成的“充分必要条件”:

宽容的社会环境是塑造企业家精神的“保护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意见》指出,“对国有企业家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等为目标,在企业发展中大胆探索、锐意改革所出现的失误,只要不属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当谋利、主观故意、独断专行等情形者,要予以容错”。这种良善的社会容错氛围,是使企业家精神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重要条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对干事者撑腰、对试错者理解宽容,这有利于形成崇尚干事、鼓励开拓、支持创新、保护人才的环境,维护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热情。比如,对于现在全中国都认可离不开的微信,在2017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曾举例指出:“几年前微信刚出现的时候,相关方面不赞成的声音也很大,但我们还是顶住了这种声音,决定先‘看一看’再规范。如果仍沿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在整个经济社会生活发展过程中,要有允许企业家去冒险探索的弹性空间,应营造直面困难勇于担当、推动改革敢于突破的氛围,形成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环境,这将有利于形成社会性的“保护伞”来最大限度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健全的制度保障是塑造和弘揚企业家精神的“安全阀”。企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必须鼓励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挥,而创新作为人的自由思想和独特行为的结果,客观上需要得到制度性的关照与保护。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社会,在制度建设上必须保障公民自由思考的权利和创业选择的自由,而承认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恒产”也会为每个人自由思想和探索提供最大的激励。《意见》把对企业家的财产权保护,当成激发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固本之道,切实保护企业家的正当财富和合法财产,给予作为财富创造者的企业家以获得感、成就感(而非剥夺感、幻灭感),激励企业家作出更大的成绩。这是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重要的治本之策。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此进行了强调:“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具体而言,这种产权保护,也应积极呼应探索在法律法规框架下以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为参照确定损害赔偿额度,完善诉讼证据规则;证据披露以及证据妨碍排除规则。探索建立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绿色通道;研究制定商业模式、文化创意等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等等,以及要及时纠正侵犯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意见》中这种以法治化基础性制度建设为塑造与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安全阀”的权威性指导,将产生深刻、长远和巨大的正面社会效应。

良性的市场公平竞争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催化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只有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才可以营造诚信经营、有序竞争的经营模式。《意见》提出“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此,一是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营造各类企业和企业家“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二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家增强信心、稳定预期。政府官员同企业和企业家之间要公私分明,不能以权谋私或者搞权钱交易;同时又要加强与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的交流和沟通,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的同时,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优质、高效、务实的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三是政府为实体经济减负要与增强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相结合。企业家作用的更好发挥,内在于企业的创新发展,而过高的成本负担会极大地影响企业在创新领域的投入。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已特别强调在给实体经济减负方面下大力气,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让政府部门过紧日子换企业过好日子,营改增中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都“只减不增”。对于企业而言,主要是降微观层面的运行成本,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提高成本转化率和附加值。对于政府而言,则主要是降宏观层面的制度成本,通过短期政策措施的出台和长期体制机制的优化,为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中各行业企业成本的合理化和最优化,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这种公平竞争的可预期、可维护,将成为企业家精神培育与弘扬的良好的催化器。

有效的政策支持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稳定剂”。十九大报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强调创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而企业的创新和提质增效,本质还是要通过高技术来实现。因此,需要在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即需要有效的财税、金融、科技、产业等领域的政策支持。一是科学运用财政激励、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和企业家创新创业。二是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建立创业保险、担保和风险分担制度。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吸收更多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政策、规划、计划、标准制定和立项评估等工作,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五是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建立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的程序性规范,保持涉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基于公共利益确需调整的,严格调整程序,合理设立过渡期。

(摘自1月29日《经济参考报》。作者分别为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贾康 程瑜

上一篇:保险行业需求人才研究论文下一篇:BP神经网络预测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