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探究

2022-09-11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内涵

1953年, 清华校长蒋南翔先生设立了辅导员制度, 开启了辅导员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的“双肩挑”模式。现如今, 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这六十多年的历程可谓是道路波折, 但前途光明。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辅导员制度迎来了春天, 中央16号文件以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都是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历程中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所谓辅导员职业化, 笔者认为, 它是区别于高校其他专业教师及行政人员的概念, 简言之, 即通过整合国家和高校资源, 建立专业的行业规范, 严把入口观, 同时结合专业培养, 并最终建立一套规范且完善的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面临挑战

目前, 诸多高校为了促进辅导员建设的职业化, 纷纷提出各自的方式, 如设立专门的职业晋升路径, 并指定学生工作处、人事处 (科) 等专门部门管理辅导员, 以此保障他们的职业发展。然而, 当前高校辅导员仍缺乏自身角色认同度, 职业化尚处于较低水平, 主要表现为:

(一) 职责定位不清

高校辅导员承担事务众多, 且工作庞杂, 极大地阻碍其专业化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涉及心理、就业、党建和政治思想工作、生活帮助、学习指导、团建、学风建设等, 从生活到学习可谓事无巨细, “保姆”成了辅导员的工作的缩影, 导致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特别是对于年轻辅导员来说, 其本身就缺乏工作经验、知识阅历不足, 职业定位不清更阻碍了其职业发展规划。

(二) 职业意识淡薄

职业意识, 从心理状态层面来说, 是指人们职业和从业过程中所持有的态度, 是从业者对职业的认识、评价和情感的综合体现。两者之间本身就存在着矛盾, 更加剧了辅导员意识的淡薄问题。根据抽样调查, 100位辅导员中, 从未想过自己会当辅导员的占35%, 从事辅导员工作10年以不足为6%。可见, 辅导员自身缺乏专业发展使命感已非个例, 认为“辅导员”只是一份工作的看法亦是普遍现象, 这也成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瓶颈之一。

(三) .职业待遇有待提高, 职业发展重视度有待加强

目前,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待遇是以基本工资为主, 同时辅以补助津贴和超员奖励。尽管如此, 相比其他专职教师, 辅导员的薪资待遇仍处于低水平, 这与其日常繁杂的工作和任务是不成正比的。另外, 虽然高校都设立了专门部门来管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 但相比专职教师及行政部门工作人员, 高校辅导员在诸多方面不如上述两者, 如职业发展、职称评定, 科研数量及资金支持等。因此, 高校应在重视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问题上作出相应的政策倾斜与保障。

三、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激励机制

目前, 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着工作时间短期化、人员结构扁平化等与其职业化发展不协调的现象。结合上述阐述, 笔者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激励机制, 主要从在制度方面以及辅导员自身方面切入, 增强其角色认同度, 真正将“辅导员”职业内化于心, 实现其职业化发展目标。

(一) 严把职业操守关, 明确职责定位

高校在选聘辅导员时, 应该建立规范且完善的制度保障, 如聘用标准、岗前培训、资质认定和工作考核等方面。一方面, 设立严格的聘用标准和岗前培训制度。严把入口关, 在试用期间, 应当采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另一方面, 明确辅导员职责定位。使辅导员能够准确位, 明晰自身的职业与责任,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真正使其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进而提高专业化。

(二) 组织专业化培训, 增强辅导员职业能力

培训是一个系统学习过程, 前期严格的聘用标准能够筛选出诸多优秀的人才进入辅导员队伍, 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辅导员岗位与学科专业素质并无必然联系, 很多刚任职的辅导员, 自身对管理学生、心理辅导等, 基本属于一知半解。因此, 专业化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专业的咨询、指导、促进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帮助辅导员提高管理学生、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技能, 从而在日后工作中, 真正有效的实现对学生的管理、服务与帮助。

(三) 加强职业素养, 培养职业意识

职业素养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其中, 显性素养强调的是理论、技巧、经验、逻辑判断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等诸多方面;隐性素养突出的是职业道德和态度, 起到基础性作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与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密不可分, 加强职业素养, 培养职业意识需辅以专业培训, 真正促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技能对待本职工作, 做到关心学生, 关爱学生, 关怀学生, 用学生的成长成才来反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四、总结

当前,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上下求索的发展历程, 是一个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的历程, 是一个需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历程。通过上述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措施, 促使高校辅导员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同“辅导员”职业内涵和真谛, 增强其角色认同度, 从而真正实现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 其队伍职业发展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笔者从探究辅导员职业发展内涵着手, 研析其职业发展路径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旨在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舔砖加瓦。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完善路径

参考文献

[1] 谢守成.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8) :15-16.

[2] 刘珍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2013.

[3] 顾晓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激励机制探析[J].江苏高教, 2008 (5) :130-132.

[4] 赵睿.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13 (23) :79-83.

[5] 黄博.角色认同视域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5 (36) .

[6]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0.

上一篇:锅炉制造应加强对材料控制的措施下一篇:依兰县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