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以中国一重技师学院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合作为例

2022-09-1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这样的教学组织可以将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训练、核心理论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等知识和能力的关键点科学有效地组织起来。通过校企联合培养, 校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形式, 完成技能人才的培养。

1 高技能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良的企业资源

中国一重技师学院之所以能够培养大批的高技能人才, 就在于紧紧依拖和充分利用中央直属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的资源这个关键。中国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为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良的资源和实训条件。

企业的技能人才为技师学院提供了广阔的师资资源。中国一重诞生五十年来, 造就了一大批掌握高、精、尖技术的的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其中不乏国家级的制造精英, 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宝库。在校企合作中, 这些技术能手成为技师学院的老师, 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也展示着精湛的技艺和绝活, 使学生学到了大量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企业的技术资源是高技能培养的核心。企业加工工艺过程中技术含量的高低, 决定着实习学生是否有机会提高技能和技巧。中国一重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技术, 有些技术已达到国际一流或领先的地位。学生在这样的企业实习, 能吸收民族工业最先进的科技营养, 快速丰满自己的羽翼。

企业的设备资源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条件。学校的设备再先进, 也只能对生产中常见的各类问题进行模拟, 而现代化且有综合生产能力的中国一重, 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是大量的, 有些是前所未有的, 这正好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足够的实训条件和科研条件。

中国一重有大量国内、国际一流的先进设备供学生使用, 学院充分利用中国一重的这些资源, 将关键技能课题分为教学实训和生产实训两部分, 学生先在校内完成教学实训课题, 然后在中国一重完成生产实训课题。教学实行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后, 让学生经过一定数量的操作练习, 巩固要领, 形成基本能力;生产实训让学生在企业内随着师傅的生产进行, 这样学生也具备了为企业生产服务的能力, 有些还可能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实现了国家、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赢”。

企业的产品资源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前提。目前, 一些企业产品单一, 工人在流水线上进行的是重复的熟练操作, 学生在这样的企业实习, 学不到复杂和尖端的技术。而中国一重的产品多是为冶金、矿山、电力、汽车、石化和核电等行业新开发研究的高、精、尖重大技术装备产品, 其种类多且复杂多变, 而且是单件小批, 连具有丰富经验的师傅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在这样的企业实习, 学生的视野非常宽阔, 遇到的技术课题十分丰富, 这为培养青年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优越条件。

2 教学组织与企业零距离接轨是校企合作的核心

成功的校企合作必须以双赢共好为基础。职业教育首先是一种服务, 企业是学院的最终服务对象。企业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学院提供的毕业生符合本企业对员工技术和综合素质的需求, 以从人力资源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此, 学院提出了“按企业的用人标准塑造人”的理念, 企业欢迎什么样的人才, 学院就全力把学生打造成什么样的人, 让毕业生进入企业很快就能顶岗工作, 不仅在技术上具有过硬的本领, 而且在文化观念上也与企业息息相通, 真正做到与企业零距离接轨。

2.1 教学管理与企业保持零距离接轨

第一, 教务科首先聘请企业专家与学校中的学科带头人共同组成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 对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订进行会审, 消除在生产实践中根本用不到的知识, 补充教材中没有的但在生产实践中又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 使教师在学校的课堂里不做任何无用功。在实行“订单教育”的专业班级中, 依照企业所需的人才标准培养学生, 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就更应当主动听取企业对人才标准所提出的意见。

第二, 从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院担任客座教授, 既能补充学院专业教师之不足, 又能将企业中体现时代主流的新技术、新工艺带进校园, 这对于开阔学生和本校教师的视野具有极大的好处。

第三, 创造条件, 使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中相应工种的技术拔尖人才结成对子, 这是提升学校专业教师技术能力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第四, 在考教分离的教学管理模式中,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学

期技能考试、专业技能大赛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的命题和监考教师, 企业专业人员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最客观也最有实际意义的。

第五, 有条件的任课教师参加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设计和科研项目, 对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会产生极大的帮助, 同时, 技术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也能为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发挥积极的作用。

2.2 教育管理与企业保持零距离接轨

第一, 学生科和团委聘请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同的企业领导或技术人员对学生讲述本专业在机械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讲述工人阶级在生产实践中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讲述他们对国家建设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帮助新入学的学生确立正确牢固的专业思想, 产生热爱专业的信念, 从而形成学好专业技术的思想基础。

第二, 聘请企业中的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来校为学生做报告或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 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 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 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

第三, 聘请企业领导为学生讲述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 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以企业的规范约束自己, 这是做到与企业零距离接轨的重要方面之一。

第四、充分利用一切机会, 创造学生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如:每当有企业来校招工时, 学院都会请他们做报告, 请他们讲企业、讲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讲企业文化。

第五、技师学院必须有能力为学生搭好确立人生高尚品德的大舞台, 学院创造的劳动管理周、环境保护周;学院的各种社团组织;学院的各种专业特长队伍;学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都是在努力为学院的学生创设着育人的场景, 搭建着人生的舞台。

2.3 实训管理与企业保持零距离接轨

第一, 教务科在学生入校之初, 便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见习, 让学生对企业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为将要进行的专业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 为了保证学生关键技能的形成, 学院运用“争先达标”教学法, 让每一个关键技能都化为若干课题, 在这些课题的训练中, 企业中的师傅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手把手地传授绝活, 一丝不苟地严格考核, 成了学院的编外教师。在企业繁忙的生产岗位上, 学生要按预先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所有的实训课题, 具有很大的难度。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处理师徒关系的方法指导。

第三, 充分利用一重各分厂各种资源, 使实训管理与企业零距离接轨。在实习教学方面一重与学院签订培训协议, 由车间具体执行。各个车间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学校完成实习教学任务。

摘要:技能人才的成长过程, 是由操作工人——知识型工人——专家型工人的渐进演变过程, 也是知识、技能、经验的持续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院和企业都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课堂、师资、知识、技能和提升人文素质所需要的场景和平台。因此, 校企合作才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企业资源

上一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的构建与思考下一篇:高考文言文翻译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