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学论文范文

2022-05-08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市场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证券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使用来调节金融市场的失衡,把握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本为分别从利率、汇率、物价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来分析他们与股价之间的联动效应。

第一篇:市场学论文范文

金融市场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摘 要]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环境和金融监管都有所改变,市场需要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的人才。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必须紧跟市场脚步,所以高校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中,既要提高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还要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提高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和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法。

[关键词]金融市场学;理论课教学;互动;实践课教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5.121

金融市场学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金融子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的科学。其课程不仅是以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同时又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现代金融实务课。金融市场学课程作为各个高校金融学及相关学科本科的专业核心课承载着重要的教学使命,金融市场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牵涉金融市场上各类经济主体的资金融通和运作活动,同时与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典当、抵押、拍卖等数十种金融活动有关,而且,还要研究和分析金融市场的发育、形成、成长和发展过程,对现实中的宏微观经济中出现的金融问题都应不同程度地有所涉及。[1]这要求我们跟上市场的脚步,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传统金融市场学教学虽然很重视理论课教学,但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中心,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虽然教师在竭尽全力上课,而课堂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少数不自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睡觉。另外,对实验课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很差。

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金融市场学”这门课程教学设计时应时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主题,课堂教学注重师生互动,结合这门课程特点辅以仿真实训的手段,以期能使学过“金融市场学”课程的学生能适应现行的金融毕业生从业环境和人才甄选要求。

1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课课堂教学

1.1 注重“第一堂课”效应,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第一堂课,教师对学生以及整个班级学习状况有了初步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往往通过教师的第一堂课的教学来判定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这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后期这门课程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要充分把握第一次课堂教学的宝贵机会,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金融市场学”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与对课程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理,课前要做好充足準备,备课时要重点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提纲挈领地做好入门介绍。

1.2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环节

从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的环节上来说,我们要做的不仅仅在于教师在课程理论上下功夫,把知识点讲解透彻,更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金融市场学”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学生的参与,比如在课程中的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中,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一味被动地听教师讲解效果要好。所以在上课中,教师应当创造这样的一些机会,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

互动式教学法通常可以采取实例分析、角色演练、学生分组讨论等方式,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侧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1.2.1 重视案例分析教学

案例分析教学是“金融市场学”课程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将抽象枯燥的金融理论具体化、生动化;另一方面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直接参与进来,是共同对问题或疑难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互动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所关注的不应局限学生对课本中基础理论的掌握,而是培养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而且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不应注重结论的对错,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在案例分析讨论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地引导和总结。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意要恰当地选取案例,案例教学是为了更好地阐述晦涩抽象的金融理论,选取案例一定要与相关理论密切联系,使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2]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不仅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理论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金融市场发展变化迅速,课堂案例资料的选取应注意更新,陈旧的教学案例无法让学生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1.2.2 适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演练

金融市场的很多活动参与者较多,为叙述清楚,教师往往用甲乙丙丁代替各方,学生听起来容易混淆。这时,如果组织学生演练其中角色,不仅让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更是很清晰地呈现各方在金融活动中的行为。如结合一笔进出口贸易来讲述银行承兑汇票的产生过程时,里面牵涉进口商、出口商及双方银行的各种行为,让学生分别来演练其中的角色,让参与学生和观看的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银行汇票产生过程。

1.2.3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3]

为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小组内部不同学生意见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并得出答案,达成共识。[4]也会出现小组之间意见不同的情况,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辩论,为了说服对方,双方都需要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反复熟悉教材,并要拓宽知识面,查阅资料,对整个事件的相关问题都有所了解。在讨论中,教师对每组结论进行点评,不同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学习。整个讨论过程,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

1.2.4 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且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都是教师精心设计好的,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解决学生所有的疑问,为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不让学生的问题累积,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与学生的交流,将课堂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外。借助现代先进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手段,我们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等网络工具进行答疑、交流、讨论。实践证明,这种网络交流,学生们可以更加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除了在网络上答疑、交流、讨论,教师还可以随时分享一些金融市场方面有价值的资料和热点焦点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方面的比赛活动等,形成跨越空间的师生互动,这不仅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 通过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1 课本配套实验教学,难度安排循序渐进

“金融市场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实验课是教学必不可少环节。巢湖学院所选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亦春、郑振龙、林海主编的教材,这本教材有配套运用Excle软件的实验。由于实验课时的限制,我们从中选取了八个操作方法上有代表性的实验,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遵循逐步提高难度的原则,第一个实验是演示性实验,教师完整地操作一个实验,学生主要是跟着教师练习;接着几个实验,教师将提供完整的实验步骤,学生对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最后,在学生熟悉了Excel操作,动手能力有了提高后,慢慢地让学生完全独立自己编程完成实验,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另外,理论课和实验课内容要有机融合在一起,学生只有在理论课上弄懂基本理论,才能明确实验课要做什么,如何实现。

2.2 借助网络和竞赛活动,突破书本局限[5]

互联网上有许多提供模拟交易的操作平台,如新浪网和东方财富网都提供股票模拟交易的平台。在学习证券投资时,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教师可以给予每个学生一定数额的虚拟投资基金,让学生在虚拟平台上对股票进行模拟买卖和交易。通过这样的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实际的市场操作方法,还可以把书本上有关金融市场运行与操作的枯燥理论生动化和形象化,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另外,近年来每年安徽省都要举办高校金融投资比赛,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教师先要做好动员工作,争取全体学生都能参加进来,比赛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況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实践证明,参赛的学生不管有没有获得奖项,动手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都得到提高,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后我们要重视这类竞赛,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这类活动,教师也要积累一些指导经验,获得好的成绩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3 结论及建议

3.1 理论课教学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

虽然我们一贯重视理论课教学,但是传统的教师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少参与,影响教学质量。为提高理论课教学质量,我们应围绕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3.2 制订合理的实验计划,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由于过去我们对实验课重视不足,导致大多数学生实践能力较差。要改变这一现状,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循序渐进地安排实验难度,一步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另外,网络上很多模拟交易的操作平台和高校组织的竞赛活动也是提高实践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3.3 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注重教学测评结果

为使得各种教学方式行之有效,我们应制定相配套的考核机制。如我们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那么对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就可以適当加分。另外,教学测评结果是教学质量的一个反馈,我们应根据测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钱曼丽,杨小花.案例教学在金融市场学课程中的实践考探[J].金融经济,2014(12):172-173.

[2]王凤京,朱平安.金融市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1(3):49-53.

[3]张亦春,郑振龙,林海.金融市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5-36.

[4]史萍.应用多维互动法改进金融市场学教学的探索[J].哈尔滨金融专科学校学报,2008(4):53-54.

[5]麦勇,樊东坡.高校金融学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思考——以“金融市场学”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6(4):79-83.

作者:夏静

第二篇:建立证券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联动机制,稳定我国股票市场

摘要:证券市场、外汇市场、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国家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使用来调节金融市场的失衡,把握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本为分别从利率、汇率、物价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来分析他们与股价之间的联动效应。针对当前抑制通货膨胀、流动性过剩、中国利率的上调空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等情形,分析怎样稳定发展证券市场,如何提出可以行之有效的联动措施和手段。

关键词:股价;汇率;利率;物价

一、股市的现状分析

本文选取的数据指标是从1999年1月-2008年6月的上证指标为研究对象,从下图(图1)可见我国股市从2006年年底开始回暖,整个2007年都股指都在单向上升,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分别报收于5,261.56点和1,447.02点,同比分别上涨96.7%和162.8%。到2007年底,股市开始回落。2008年初以来,股指总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6月份,我国股票市场价量齐跌。沪市日均交易量为564.6亿元,较上月减少424.2亿元。

图1

二、为何股市在2007年末前后出现如此剧烈的震荡,至今仍在3000点以下徘徊

(一)国际市场因素

受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贬值、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石、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加大了世界各国通货膨胀的风险。由于各国的经济结构不同,这样的通货膨胀对各国的影响也不一样。中国作为一个低端制造业大国,属于受影响较深的一个国家。中国流动性过剩问题、通货膨胀问题是全球经济问题波及到中国的反应。

(二)国内市场因素

我国上市公司结构有不够优化,投资者结构不够完善,市场定价效率存在风险。2007年A股市场年日均换手率提高过快,反应了市场交易过于频繁,存在市场投机的可能,助长了A股市场估值水平的非理性程度。截止2007年你底,证券投资基金所持股票市值占市场流通市值的比重为25.7%,占机构投资者所持股票流通市值的55%,而保险公司与社会基金等所占比重仅为6.4%。部分个人投资者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承担能力差。中小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收益结果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三、汇率对股价的影响

汇率对股价的影响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不同时期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从下图(图2)中可以看到股价和汇率的变动是双向的,在2007年12月份之前,人民币升值,股市不断攀升,汇率对股市的影响是正向的;而到2008年之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扔在不断升值,但股市却强烈震荡,此时汇率对于股市的影响是负向的。

图2

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实行浮动汇率以前,我国的汇率大小基本没有变化,一直在8.27左右变动,幅度在0.1%左右,对股价调整没有影响。实行浮动汇率制后,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的8.108:1逐渐升值到2008年6月30日的6.8591:1,幅度为18.21%(图2)。人民币升值后,股价逐渐攀升。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带来了潜在的套利价值,吸引国际投机资本(俗称“热钱”)不断流入,以获取汇兑收益,而流动性高且变现容易的股票市场正是最吸引这些投机资本的地方。

另外,巨额的贸易顺差流入使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在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必然为回收国际垄断资本套利而涌入的外汇,不得不放出大量的基础货币(见图3)。造成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向股市分流,再次强劲推动股价上涨。

图3

但是,汇率还可以通过投资者心理预期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当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时,大量的外部增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将对股价产生强大的资金推动作用,由此引生泡沫经济。一旦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消失,这些国际投机资本将会迅速撤资,从而导致泡沫经济崩溃,股票市场价格暴跌。

四、利率对股价的影响

利率是调节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政策工具,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还是由人民银行制定利率的变化机制。

图4

从上图(图4)可以看出,在2006年底之前,利率的变化都对股价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之后,股价飞涨,利率在不断调整过程中,对股市的适时效应没有体现出来。从短期来看,当有利率上调预期时,股价会有所增长,当利率上调后,股价有所下降。

从多次的加息情况看,加息后第二天给股市造成的影响往往都是股价大涨,而降息的结构却是股价下跌。短期内利率的变化对于股价的影响是同向的。但是对于长期走势来看,利率对股价还是有反向相关作用的。

从理论上讲,利率的变动会改变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投资者通过对储蓄、国债、股票、邮票、实业等多种投资方式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比较之后,达成了多种投资方式与各自风险相对应的均衡。利率一旦变动,各金融品种的平衡将被打破,投资者的资金重新流动、组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总是向利润高的地方流动,利率下降后,存款的收益相应地降低了,直接提高了其他金融投资品种的相对投资收益,在股票市场投资回报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股市的机会成本减少,这必将分流部分储蓄进入股市,股市资金供给的增加必将拉动股票价格上升。

实际上,利率上调是一种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仅要控制股价还要控制物价的稳定。而2007年一年中股价的变化都与利率步伐一致,同时物价也在同样的增长。如果把2007年股市的快速增长归结为流动性货币的大量流入的话,那么在2008年流动性没有明显减少的情况下股市却一直低迷。只能解释为过剩的货币追逐利润较高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造成股价、房价、物价的持续上升。其中物价的上升是对股价、房价的有效替代。在加之中国股市受到中国利空消息和投资者心理预期不足的影响,过剩货币偏向物价方面转移,造成了股价有所下降,而物价还在不断攀升。

五、物价对股价的影响

我国能源、资源、大豆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本轮物价上涨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既有需求拉动,也有成本推动。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进一步上涨,输入性通胀可能是主导原因,因而很难通过压缩国内需求来加以根本抑制。从下图(图5)可以看出,物价与股价的变动基本上变动也是双向的。我国物价水平的高位运行,给我国未来经济增长及相应的投资策略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

图5

首先,温和的通胀能够较好的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拉动各项经济指标。使得投资增长,消费增加,促进资本证券市场的活跃。上市公司能够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更好的良性运转。股价在此时,显示出于物价之间的同向变动。但是在高通胀下,美日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美日通胀率分别在13.5%和23%下时,两国股市均有所下挫。但从两国股市长期发展趋势来看,这些短暂时间的下挫更多的是投资者心理的过度反应,在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下,不会改变通胀后两国股市长期向牛的轨迹。我国目前物价水平要远低于美日两国曾经的高物价水平,同时,我国实体经济保持增长的趋势是可以确定的。

其次,物价与股价之间的反向变动。2007年有三个月CPI是下降的:2月份、4月份和12月份。而这三个月恰恰都是股价大幅上行,成交量不断放大的月份。2007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为3.3%,5月份为3.4%,仅微涨0.1个百分点。而中国股市在这两个月,从3000点上涨到了4200点,涨幅高达40%,是中国股市2007年大牛市的黄金期,也是中国股市2007年大牛市仅有的两个流金之月。7月,CPI创出了中国CPI10年以来的新高,增长到5.1%,(0.7个百分点),到2007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6.5%。2007年12月,股市再次回暖,成交量从11月下旬的七八百亿元,放大到2000亿元一线,而12月的CPI是十分罕见的下跌的,从11月的6.9下跌到了6.1。

六、联动机制及对策

针对我国现状来看,我国股市难免受到全球通胀的影响,而且人民币的升值对于股价的波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体制结构不完善,利率政策的实施对于股市的调整起到的杠杆作用有限。还有我国股市正逢股改结束,迎接全流通时代的到来,证券市场上大小非解禁带来的大量个股分摊总市值,使得机构撤离股市,大多股民被套牢,对股市失去信心,股指不断震荡。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制定相应的政策防止暴涨暴跌局面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演。

(一)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均衡汇率市场形成机制

2003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我国外汇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为了平衡国际收支,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央银行不得不投放大量基础货币购买外汇,造成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又造成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经济过热迹象。为此,中央银行又只好推出预防性紧缩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而利率提高又加剧了短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因此,在当前人民币汇率有管理浮动的体制下,我国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境地。从长期来看,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是一个现实选择。

构筑了三阶段汇率市场化进程:第一阶段,即近期(1-2年之内)适度逐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我国可以通过逐步开放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度进行微调。从技术操作层面,最稳健的做法是让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波动范围有所扩大,如以1美元兑换8.27人民币为中心,允许上下浮动3-5%个百分点。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扩大浮动范围,如使浮动幅度范围围绕中心值上下浮动5-10%。第二阶段,在中期(3-4年)建立适度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随着我国国力的日趋增强,人民币日益坚挺,逐步建立适度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第三阶段,在远期(年之后)逐步建立完全市场化的汇率生成机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与美元、欧元和日元在内的一揽子汇率的汇率形成机制,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趋势。

(二)增强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建立稳定股市的联动机制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相互割裂的现象。现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只包括货币市场,当直接融资的比例上升时,货币政策对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就可能下降。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加大了直接融资规模和比例,客观上要求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使其通过市场调节企业,并通过股价变动影响消费和投资,因此需要解决二者相互脱节和发展不平衡问题。

加强二者对接和沟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拓宽银行资金进入

股票市场的渠道,只要对其中一些不利因素进行有效监控,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后,其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就都能得到保障,而且还能够成功解决股票市场持续下跌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

(三)多种手段恢复股市投资信心,稳定股市波动

在虚拟经济规模日益庞大、金融交易量大大超过实体经济总量的今天,股市已成为影响实体经济的重要因素,甚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已由单向决定变为双向互动关系。这一背景下,如果股市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巨幅震荡和波动,则可能剧烈打击实体经济预期,并可能造成资金链条断裂等。

鉴于此,更因为目前我国市场主体仍不完善,市场机制、秩序仍不成熟,政府对于目前国内股市,既不应沉迷于政策干预,也不应完全放任自流,特别是在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某种负向传导作用时,政府应通过适度适时的举措,维护股市稳定运行。

股票市场调控应和实体经济调控相互配合。现代经济中,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有循环互动关系,股票市场调控在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实体经济的反作用,因此在调控过程中,应准确判断股价和有关实体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避免因股票市场的调控而损害实体经济或其他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

(四)构建国际资本向证券市场流动的动态监控与预警机制

目前,我国仍对资本项目的外汇收支实行一定的管制,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境内的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产业将在3-5年时间内逐步实现基本对外开放,证券业、信托业等金融产业也将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这些开放必然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流动,因此,为防范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证券市场冲击的风险,金融监管部门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国际资本向证券市场流动的动态监控与预警机制。

一方面,应强化国际资本流动向证券市场流动的监管机制,这其中包括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理、提高信息透明度等。增加透明度和加强报告制度对于证券市场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应通过设计一些风险预警指标,包括单个风险预测、全国性金融风险预测指标等,对国际资本向证券市场流动的风险程度进行测算,做到有严密的风险控制、经常的风险监测、及时的风险报告,并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预备方案。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陆岷峰 张 越

第三篇:后危机背景下金融市场学课程发展与教学探析

摘 要:自全球金融风暴后,欧洲的债务危机又再次使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水深火热中。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场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点。探讨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新环境下金融市场学课程的界定和发展,并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金融市场学;教学方法

由2007年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使全球陷入了二次大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经过各国政府和货币当局的经济刺激,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无论是新兴市场还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逐步企稳,全球已经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进入“后危机时代”。然而,金融风暴的余波并未平息,2010年起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使整个欧盟都受到了困扰,从而引发了欧洲债务危机。在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中,各国的金融市场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当今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性,这对金融市场学的教学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因此,金融市场学教学需要适应当前形势的多变性,并根据变化和要求进行改革。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环境的新变化

目前次级债危机表面上看来已经渐行渐远,然而实际上还留下了许多潜在的危机源。这些危机源会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多大的影响,目前仍无法预测。全球经济风险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金融市场资产减值损失依然严重。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中期世界范围内仍存在万亿欧元的资产减值,其中超过1/3在欧元区。政府的金融调控手段仍然有待完善。由于众多货币银行大量发行货币及有价证券,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2.欧元区爆发债务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的一大后遗症就是各国普遍存在严重的债务问题,以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为首,冰岛、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意大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债务危机,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欧元区的货币稳定。与此同时,各国债务危机极可能推动全球经济进入以紧缩财政、缩小赤字及减少开支为标志的“去杠杆化”阶段,这很有可能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通货紧缩。

3.货币体系受到严峻考验。世界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退,希腊又陷入了濒临破产的泥潭,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于近期发出了预警信号。这导致欧元持续走低,欧盟货币体系受到严峻考验。欧元汇率的波动可能对依赖进出口的企业乃至全球经济形势造成消极影响;另外,投机炒汇行为也可能借机抬头。

4.实体经济持续低迷。美国失业率在2010年初已达10%,虽然在2011年底有所下降,但高失业率将抑制美国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过热并有泡沫破灭的风险,尤其是中国生产过剩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果产品积压过于严重,将会给实体经济带来损害。

二、新形势下金融市场学课程的发展

1.金融市场学课程的界定。根据张亦春(2008)的定义,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它既是金融资产进行交易的一个有形市场,又是一个无形市场;它反映了金融资产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它包含了金融资产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运行机制(包括利率机制、汇率机制、风险机制及各种证券的价格机制);同时它又是一个市场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金融市场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金融子市场的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的科学。作为《货币银行学》的后续课程,金融市场学主要研究微观市场领域,其口径与国外的博迪和默顿编写的《Finance》相近似。

2.金融市场学课程的发展。金融市场学作为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运行的原理和规律,适应教育部“宽口径、厚基础”的改革要求,适应现代经济对于人才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货币与资本市场以及围绕它们的金融体系是金融市场学课程研究的核心内容。然而,货币与资本市场一直处在变迁状态,巨大的变化一直在进行,特别在当下的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市场的变化更是瞬息万变,由此导致新的金融机构、新的方法、新的问题和新的金融服务的出现。因此,金融市场学课程必须紧跟金融世界不断演变的步伐,与当前的时代特点紧密结合。

面对金融危机后经济环境的新变化,金融市场学需要抓住时代特征融入新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次级债危机引发的根源。仅付利息和其他按揭期权的广泛使用,给潜在购房者和抵押银行提供了新的机会,但也导致利率和贷款违约率的更大波动,从而给贷款者和借款者带来更多可怕的风险。(2)中国在新一轮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作为全球贸易和金融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快速增长,无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还是2007年美国次级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在稳定市场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中国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在品种、制度、体系以及监管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必须为克服中国经济金融体系弱点做出努力,并对中国金融机构更加有效的监管。(3)对欧洲债务危机引发的货币危机的思考。巴塞尔协议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列为当今金融市场所面临的三大风险。对于上述风险的研究通常局限于单个风险资产或某个子市场,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是区域性的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该危机产生的后果可能不亚于次级债引发的金融风暴,由此引发的欧元区货币危机是金融市场学课程讨论的一个新课题。(4)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双刃剑的作用。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双刃剑作用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状态下,如何正确的利用金融市场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准确的使用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控是各国货币当局的主要目标。

三、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1.理论讲授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以理论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由于金融市场学课程的理论性与实务性均较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的讲授和学习。特别是现代金融市场理论这一篇章,它包含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微观金融理论,以证券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投资组合的选择、证券定价理论和证券市场理论等为理论核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同时,该课程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利用金融学实验室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实践学习。诸如模拟炒股票,模拟各类金融交易等等,使学生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内涵,掌握其操作流程,尽可能地增加他们对股票、期货等相关金融市场的感性认识,使同学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2.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设计思想是在开放环境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环境的互动。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不应该只有老师的讲授,而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来。当然,要让学生更好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和学习中来,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就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和方法。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必须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课题,笔者在讲授金融市场学课程的过程中,就经常使用案例教学的形式,选取一些热点议题让同学们收集资料,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形成课件给大家汇报。比如:人民币汇率升值,美国次级债危机,希腊债务危机,存款准备金调整等等。学生普遍反映这样一种教学方法效果比较好,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收集资料、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另一方面,通过分小组集体协作的方式制作PPT 给大家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3.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由于该门课程知识体系广,内容多,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这样我们还需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通常在每个章节结束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文献和视频,让同学在课外进一步地补充该课程的相关前沿知识。通过这些补充读物,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和知识面、了解该学科的理论前沿,帮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当今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甚至是帮助学生掌握其他与金融市场学课程知识相关的内容。

四、总结

金融市场学是一门与当代金融市场和金融环境密切相关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时代背景及时更新和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领域。金融市场学作为货币银行学以及国际金融学的后续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与安排时要与先期课程形成有机衔接,避免重复,突出重点,使学生获得更广博的知识基础和视野。教师需与时俱进,关注现实金融市场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政策,不断将最新的信息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动态化。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授课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推行老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基本原理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亦春,郑振龙,林海.金融市场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

[2] Peter S.Rose,Milton H.Marquis. Money and Capital Markets[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3] 黄达.金融、金融学及其学科建设[J].当代经济科学,2001,(4):1-11.

[4] 肖韶峰.新形势下的国际金融学学科发展与教学探讨[J].时代金融,2011,(8):201-202.

[5] 陈云.“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教学改革探讨[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2):76-78.

[责任编辑 魏 杰]

作者:沈虹

上一篇:汉语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