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论文范文

2022-05-0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消费市场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跻身全球最主要的珠宝消费市场,其中黄金、钻石、玉石等的消费在世界排名中位居前列。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3年,中国珠宝市场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况。2013年,中国内地珠宝销售市场达到了47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几乎占到了全球销售市场的三分之一。

第一篇:消费市场论文范文

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与消费市场分析

[摘要] 大学生市场是个极具潜力但又亟待开发的市场,要更好地开发这个市场必须分析他们地消费行为特点,才能抓住市场。本文根据南昌市部分高校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数据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征,并据此做市场分析,进而对维护和开发大学生市场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行为市场分析

作者:程玉桂 艾 军 陈晓繁

第二篇:消费市场“绝不手软”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跻身全球最主要的珠宝消费市场,其中黄金、钻石、玉石等的消费在世界排名中位居前列。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3年,中国珠宝市场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状况。2013年,中国内地珠宝销售市场达到了47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几乎占到了全球销售市场的三分之一。

不过,尽管近年来珠宝行业的销售收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是最近几年其增速却在逐渐放缓。以今年为例,有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增速仍然持续下滑至9%左右。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珠宝行业的增速逐渐放缓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国际市场不景气,黄金采掘企业遭遇了国际金价暴跌的利空影响,其经营业务单一,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第二是由于礼品市场的持续走低,导致部分依靠礼品业务的珠宝行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三则是境内珠宝企业尚处于品牌建设阶段,相对缺乏差异化的产品策略,伴随着终端市场竞争加剧,有些厂商采取了价格战的策略,极大地影响了珠宝行业的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珠宝行业的增速在不断放缓,然而钻石市场却仍旧火爆。据悉,中国是全球钻石销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仅去年一年全国钻饰零售店的数量已经增长了26%。而中国的钻石销售价格也处在增长状态,其中2014年前两个季度的价格有近30%的增长,2克拉到5克拉的钻石消费同比增长超过40%,今年上半年中国钻石进口量同比增长了47.8%。从品类上看,2014年30分、50分、1克拉、3克拉的裸钻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1克拉的钻石增长幅度最快,达到了8%。

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实体店消费,现在网络也成为了消费者选择钻石的另一个途径。统计显示,中国有近1/4的消费者会在购买钻石前进行网上咨询。其实,网上购买钻石在国外就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消费途径之一,例如美国,每六宗钻饰交易就有一宗是在网上完成的。

除了钻石,中国有色宝石(狭义,不包括翡翠、玉石等)从2006年起市场年平均增幅已经开始超过中国珠宝市场整体增长水平,达到20%至30%。即便在珠宝行业增速迅速下滑的年份,中国有色宝石市场同比增幅也维持在了20%左右,这证明了有色宝石在中国仍旧有着旺盛的需求和较高的销量。

当然,有色宝石品类繁多,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红蓝宝石之外,碧玺的价格也有着旺盛的涨势,近三年来碧玺的价格一直保持着15%的上涨,其中高品质的碧玺可以保持30%的增速;此外,产于坦桑尼亚的坦桑石在国内涨势惊人,近两年一直保持50%的增速;而作为澳大利亚的独特有色宝石—欧珀,每年涨幅在20%左右,增长稳定;青金石的价格在近些年也有了翻倍增长,两年前1000元的青金石摆件,现在可以卖到近万元。

近年来,在艺术品市场,炒作、有价无市等热门词汇往往伴随着价格上涨,深受关注。当前表现出色的珠宝消费市场是否也会被波及?

要“擦亮眼睛”

毛界武(劳德珠宝执行董事)

近一两年来坦桑石、托帕石乃至碧玺等在市场上很红火,绝大数是因为商家不约而同炒作所致。

在西方一些珠宝奢侈品品牌设计中,像上述此类珠宝虽然品质和工艺一般,但加上品牌和设计,往往是顶级珠宝的价格,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在日常珠宝消费市场中,由于半宝石既有“模仿度”,原料价格又更低且出产量高,自然是一些商家用来作为“替代品”的好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坦桑石、托帕石属于半宝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有色宝石。

目前,国内外红蓝宝石的行情在缓慢、稳步增长,虽有波动却并非炒作,而是因国际经济震荡所致。炒作某种商品,需要大量资金、商品价格存在极大的差别空间、商品数量巨大、且为大众之所需等条件,红蓝宝石、金绿猫眼等不具备。

不少顶级珠宝“有价无市”

吴国忠(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教授)

宏观经济不景气,投资渠道收紧,便有热钱涌向珠宝市场。例如我遇到有很多生意人虽然不懂珠宝,但又想买点东西,而且出手不凡,由此抬高了市场价格,显得市场表现非凡。

购买上亿元顶级珠宝的人,其资产无疑在十多亿元甚至更多,所以很多顶级珠宝都是有价无市。再加上送礼之风被遏制,预计直至明年上半年,顶级珠宝的销售都将处于寒冬期。

我认为,市场只有各取所需,分别满足各种档次的珠宝消费需求,才是适应发展形势的,这样也才能让珠宝真正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作者:郭毅

第三篇:把消费信贷市场做大

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形势下,我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近期调整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内需,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在促进消费需求增长过程中,除了制定相应的投资消费政策支持外,实施消费信贷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中的问题

消费者承贷能力较弱。居民家庭承贷能力主要取决于相对商品价格水平的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和金融资产价值。自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居民户均金融资产增长迅速,但相对于住房、汽车等高值商品而言,其收入水平和已经具有的金融资产还是难于承受的。据统计,目前占城市居民家庭10%的最高收入户能够承受10万元以上的消费贷款;占城市居民家庭约30%的高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户能够承受5~10万元的消费贷款;占城市居民家庭约20%的中等收入户只能承受5万元以下的消费贷款,还有约30%的城市居民家庭尚不具备消费信贷的承受能力。由此可见,一般城市居民家庭还不具备负债消费的经济基础。银行对住房,汽车消费信贷的贷款人的调查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如北京采用住房贷款购买商品房的主要是月均收入超过5000元以上的私营企业主、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等。上海采用分期付款购车者月均收入在5600元以上。事实证明,这也是许多消费者抱怨消费信贷“门槛”过高的原因所在。

消费信贷操作的规范性不够。当前,我国有关消费信贷的运行机制及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有关银行及商业企业在消费信贷的具体运作上无章可循且相互差距过大,客观上造成消费信贷申请手续繁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限制和阻碍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进入。

缺乏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机制。当前消费信贷运行机制的一个突出现象是,除住房贷款外,其他各种消费信贷的贷期均较短,首期付款比例较大。这是因为贷款的银行和商业企业承担的风险较高。在“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原则下,本能做出的严格要求。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缺乏消费信贷风险的防范机制。以各种住房贷款来看,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特有的资金结构,其所面临的“短存长贷”的经营风险较大,而银行又缺乏融通长期资金的渠道(住房基金、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等),住房二级市场尚未形成,银行无法在二级市场变现和保全抵押债权。同时,面对不同贷款需求主体的贷款安全保障制度,如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的政府担保、保险公司的信用保险担保等尚未建立,造成银行的贷款风险不能有效地转移和分担。

同样,在商业企业提供的消费信贷方面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商业企业提供消费信贷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与资信水平,而我国大多数商业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有资金及正常的融资渠道,经营活动主要依靠商业银行的短期信贷资金。提供消费信贷,必然要加大商业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成本,其要求转移风险的呼声自然集中在要求银行的支持和参与。另外,在保险制度设计中也没有与商品分期付款相应的信用保险品种,商业企业的风险也不能通过市场进行有效的转移,在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银行和商业企业不得不提高贷款的“门槛”,以达到自我防范风险的目的,由此,使得许多消费贷款的条款设置与消费者的愿望大相径庭,限制了消费者使用消费信贷的承贷能力。

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据统计,中国目前享受养老和医疗保险待遇的人约1.5亿,仅占总人口的12%。换句话说,中国目前有88%的人要为自身的健康与安全负责。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居民的就业形势也出现了许多不明朗的因素。而且由于医疗,教育等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医疗等支出由个人负担的比例逐步增加,公众的收入预期有所下降。如果无法对居民提供更强有力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消费信贷的推广空间将十分有限。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养老、疾病,失业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已颁布的一些规定因其立法层次低而不具有权威性,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消费信贷的推进。

消费信贷的社会法律环境不够规范。理想的社会法律环境是发展消费信贷的基础条件。消费信贷业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如美国,法国、英国等都制订有专门的法律。美国1 968年颁布了《统一消费信贷法典》,《消费信贷保护法》,1 974年又颁布了新的《统一消费信贷法典》。英国1 974年颁布了《消费信贷法》,法国1 978年颁布了《消費信贷法案》。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还没有制订消费信贷的专门法律法规,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及个人申请消费贷款基本上仍是沿用《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借款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因此对消费信贷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现阶段我国扩大消费信贷的政策选择

改善居民收入环境。从经济学原理来讲,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决定消费最基本的变量。因此,要加快消费信贷的发展,一方面要完善消费信贷体制本身,首先是央行应改善金融监管方式,使其有利于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发展。其次是制定灵活的利率政策,使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产品价格增大空间与弹性,并逐步完善消费信贷二级市场,如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等,增加居民消费信贷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要发展经济,调整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抑制贫富差距的不合理扩大,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收入预期,使社会公众的收入稳定在一个大体平衡的水平。

完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从法律上确立个人信用调查和评估机构的社会地位和科学标准,主要体现在建立个人信用评价制度、评价机构与评价指标三方面。目前在这几方面我国尚有所欠缺,基本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应尽快抓紧这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只有在科学、公正、权威的个人信用制度下采集、分析、评定的个人信用资料才是真实、安全的。同时,在已实行个人存款实名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将居民的所有收入都以货币化的形式出现,建立个人账号制度,每个居民一般只有一个账号,只有一个银行为其服务,个人的绝大部分收入均可在个人账户中反映出来。这样贷款机构就可以较为精确地计算和查证居民收入的实际水平,因此就容易确认消费者的贷款资格,也容易对消费信贷进行风险控制。

完善消费信贷的担保制度。如前所述,目前在消费信贷担保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因此,应尽快在《担保法》中增加有关针对消费信贷的条款与内容,以切实解决在消费信贷担保方面无法可依的局面。同时,法律规定应对当前各地消费信贷担保中证明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住房消费信贷中实行的房地产开发商全程担保办法、上海等地实行的置业担保公司担保办法等)予以确定和规范。此外,继续完善和加强担保执法力度,从制度上保证银行贷款不受损失,敦促借款人依法履行应尽的还款义务。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继续深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将医疗,失业、疾病,退休保障等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用具体的制度加以规范,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使居民在申请消费信贷时减少后顾之忧。

提高消费信贷服务能力。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我国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在目前,刺激百姓的有效需求,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消费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商品,就应该按照商品的规律出发,从产品设计、营销宣传、到服务内容上都要积极拓展。近几年来,消费信贷前景看好,各家商业银行都相继开办了消费信贷业务,对启动消费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消费市场仍处于低迷状态,开展消费信贷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各个地区很不平衡。所以,仅仅引导百姓信贷消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金融服务必须到位。

(作者为: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作者:梁燕君

上一篇:数字货币论文范文下一篇:风险识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