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论文范文

2022-05-08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汉语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学生需要强国时代的智慧、理性、胸怀、审美情趣与语言生活。关注、研究并把握汉语的近现代发展特别是当代发展,体察当代学生的实际语言生活,在汉语母语教育中建立起语言服务意识,是当务之急。

第一篇:汉语论文范文

汉语熟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摘 要:汉语熟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在交流、写作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汉语熟语的性质、特点,进而分析汉语熟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汉语熟语;熟语性质;熟语特点;教学方法

一、汉语熟语的性质与特点

熟语,即人们熟悉的语言,是时代的产物,它体现着这一时代人们的思维走向和生活习惯。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够接触到熟语这一特殊词汇,它的出现是人们对语言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的结果。

首先,汉语熟语在语音上具有高度的声韵美,这与汉语自身的语音特点有关,群众在制造熟语时,即便不懂得音韵知识,也能自然地讲求押韵。因此汉语熟语读来通常是朗朗上口、押韵响亮的,如“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哭二闹三上吊”、“谷雨前,去种棉”等等。

第二,汉语熟语在形式上一般是固定的。熟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形式上的定型性,也使得它能够被人们熟知、熟记、熟用。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左右对称。这一审美心理体现在熟语上,便是熟语在语言形式上的高度凝练匀称,如“旱瓜涝枣”、“莺歌燕舞”等。

第三,汉语熟语是修辞学的重要手段,在意义上大多具有各自的修辞义,字面意义往往和实际意义不一致,不能直接地看到其中的含义,且一般具有强烈的褒贬色彩,如“对牛弹琴”比喻在不懂事理的人面前讲道理或说事,常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再如“歪瓜裂枣”,比喻相貌丑陋的人或物。

二、教学方法

(一)直观法

对待成语,我们可以通过音像、图片等直观可感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让学生了解这些熟语的含义,如播放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等。直观法与教师释疑法相结合,将会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我们在教授“守株待兔”这一成语时,可以提供“守株待兔”成语故事视频,看完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故事里面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复述故事内容等。

(二)理据法

在熟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先说明熟语中的每个字的意义、内部结构以及构成熟语的意义,再指出引申义和比喻义,显示抽象义的理据,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熟语的掌握。

例如在教“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图片解释成语每个部分的意思:守,在一个地方看管、保护,例如足球比赛里的守门员;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图片);待,等待。然后指出成语的结构:V1+N1+V2+N2。

(三)对比法

在进行汉语熟语的教学中,汉语熟语与外国熟语的对比都能够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不同语言的熟语有时有着相似或相近的语义蕴涵,这可以给学生学习汉语熟语带来正迁移的影响,有时甚至不需要過多讲解,学生便可以自己领会到意思。

例如成语“爱屋及乌”,在英语中就有“love me,love my dog”的对应。再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词,在英语中便有“a cat on hot bricks”。

(四)归类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汉语熟语进行一系列的总结和分类有时能够更好地帮学生理清思路,体会其中的文化含义和感情色彩。

例如汉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熟语都是贬义的,那么我们在教授关于狗的熟语时,便可以放在一起。如,“狗眼看人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痛打落水狗、狗嘴吐不出象牙”等等。再如,成语中有许多描写人心理状态的词语,如“心满意足、不屑一顾、惊慌失措、如释重负”等。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把他们组成语段,让学生在篇章中学到这一类的熟语。

(五)语境法

语境法的主要作用是显示熟语的语义、体现用法和语用条件,因为民族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取消的差异,熟语都具有字面意义之外的文化含义,语用也有较强的条件性。同时,我们在课堂练习或课下作业的布置中,语境法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各种类型的错误,进而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例如在高级班教授“打交道”这一惯用语时,有学生就举例说“我在宿舍经常用SKYPE与弟弟打交道”。这时教师应对这一词语做出限制性更强的条件,如“打交道”在表示“交往、交流”义的时候,不可以是亲人之间。

(六)活动法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课堂,都应当注重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对外汉语课堂更是如此,学生到了中高级,对于汉语的运用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少不了与中国人进行真实的交流沟通。我们在汉语熟语课的课堂上,应当让学生在学会认识熟语之后,当堂去试着使用。由于课堂的限制,我们不可能设计完全真实的交际活动,但是应当追求真实性的交际,尽量创造条件、机会让学生去使用熟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材上的练习上。

如,在教授“少来夫妻老来伴”这一谚语时,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一对从年轻时认识到结婚,然后年老的夫妻。再如教“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一歇后语时,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总结出以前学过的汉语中的祝福语(最好是熟语),并在课堂上一个接一个地亲口祝福其他同学,祝福时应该结合该同学特点。课后可以让学生在正确的情景下对5个以上的中国人亲口说出这句俗语。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4.

[2]姚锡远.熟语学纲要[M].大象出版社,2013.

[3]王德春.词汇学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4]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5]武占坤.汉语熟语通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6]王岩.汉语熟语的文化认知[M].大象出版社,2012.

[7]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商务印书馆,2005.

[8]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10]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

作者:杨程

第二篇:汉语发展与汉语母语教育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学生需要强国时代的智慧、理性、胸怀、审美情趣与语言生活。关注、研究并把握汉语的近现代发展特别是当代发展,体察当代学生的实际语言生活,在汉语母语教育中建立起语言服务意识,是当务之急。当代汉语母语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应努力构建一种体现汉语发展、服务学生成长、面向民族复兴的新格局,从而为数以亿计的中国学生建设一种理性、和谐、健康的语言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汉语发展;汉语母语教育;当代学生;语言生活

一、当代学生究竟要学习什么样的汉语母语

有关汉语史的研究表明,与世界其他语言一样,汉语一直处在演化、发展过程中;而且这种发展在近现代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几乎完全同步[1],呈急速演进趋势。可以说,在可考的汉语几千年历史进程中,最近100多年是其发展的一个突变期,一个高峰期,一个让每一个汉语学习者和使用者为之阵痛又逐渐由古典语言向现当代语言自觉转型的特殊时期。到目前为止,这个转型期还远远没有结束,但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果说,最前面的八十余年,亦即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办、1892年卢戆章创制汉字外的汉语书写方案、1917年胡适发文明确指出“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1931年瞿秋白进一步倡导“文腔革命”、1934年陈望道等发动“大众语运动”、1941年拉丁化新文字成为陕甘宁边区法定文字到1946年《人民日报》创刊,终于迎来了“中国语文的新生”(鲁迅语),汉语转型基本完成其“创生期”,现代汉语的基本形态完全确立[2];那么后面的五十余年,即1950年代“普通话”推广全国、汉语拼音方案进入全国课堂,1980-1990年代以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的广播电视传播迅速走向千家万户引发普通百姓语言生活的全面改观,历史则开始迈入汉语转型的“自觉期”,现代汉语走向自信和成熟,一些知识分子或非知识分子在公共事务、日常生活、伙伴群聚时都自觉使用普通话为其重要标志[3]。2004年后,以汉语海外传播为宗旨的孔子学院雨后春笋般地在世界各地创建起来,在华留学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4],汉语学习不再只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历史让古老的汉语走上了一个崭新舞台,汉语转型进入一个全新的“展望期”,现代汉语与世界其他语言一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汉语发展这一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试图构建全球汉语教学、学习与交流网络;从此,汉语教育的内涵除传统意义上的汉语母语教育外,还有一个重要意旨,即汉语海外教育或汉语国际传播。而就汉语母语教育来说,它通常是指中小学语文教育,但也包括母语高等教育。实施母语高等教育的课程最初统一称为“大一国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朱自清等人在清华还尝试过“高级作文”、“散文写作”),后来统一改为“大学语文”,最近十多年从名称来说翻新较快,有的叫“大学人文基础”,有的叫“中国文学与文化”,有的就叫“应用写作”,但其实都是汉语母语教育在大学阶段的新探索、新拓展。清华大学2018年秋季起为全校新生开设的《沟通与写作》必修课,无疑也是母语高等教育的一种开拓和努力。

汉语教育是汉语发展的孪生兄弟。汉语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汉语教育。汉语现代化运动史上的两大重要史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一,国语罗马字母只是一个摆设,至多在一些语言学界的文人中间有点影响。作为“国家方案”,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母之所以没有产生瞿秋白拉丁化新文字那样大的影响力,就因为它不曾一天进入课堂[5],走向广大的学习者。第二,白话文运动是汉语规划史上极成功的一场汉语改造运动。1917年胡适高举白话文大旗,风起云涌、势如破竹,不能不说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全国大中小学汉语教育的支持。据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1892-1995)一书记载,早在1916年教育界就有人“吁请”教育部下令改国文科为国语科,并于当年成立了研究国语“以备教育界之采用”的“国语研究会”。仅仅4年之后的1920年,还是北洋政府的中国教育部就训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将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分批废止以前的旧国文教科书,其他各科教科书也相应改用语体文[6]。另据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介绍,1923年开启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小学课程设国语、算术、公民、卫生等12科目;初中设国语、外国语等言文科,图画、手工和音乐等艺术科,共6科;普通高中设国语、外国语、人生哲学、社会问题、文化史、科学概论等公共必修科目;六年制师范学校设国语、外国语等语文科[7]。可见,以学习白话文、语体文为核心目标的国语课涵盖大中小学各个学段。

然而,最近的几十年时间里,特别是最新流行的一些汉语母语教育专业著作里,人们对于汉语教育与汉语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足够的探讨。要么视而不见、作壁上观;要么不屑一顾,不予理会。目前,市面上似乎很少看到一部汉语教育专业教科书,辟出章节专题讨论现当代汉语发展及其教学对策,更很少看到有哪套新近汉语母语教材对其语言分布格局做全景式描述和介绍,阐述其在反映当代汉语发展面貌上的认真和努力。

在世界母语教材建设中,汉语教材也许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例。因为应该没有哪个国家的当代母语呈现出今日汉语这样复杂的构成元素。既有文言与白话两个完全不同的话语系统的融通,又有普通话与差异绝不比语言小的各地方言之间的相互融合,当然还可能有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异族人群使用汉语所展示出的种种特殊形态。当代学生究竟要学习什么样的汉语母语?普通话是否可以圈定为汉语学习的全部?即使是普通话本身是否完全不能容纳方言等其他汉语形态?一百多年来,虽然这方面的讨论一直不曾中断过,但时至今日似乎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结论,以致于汉语教育圈内外人士对此都有迷茫。2018年6月上海小学语文教材有关“外婆”与“姥姥”的争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8]。从汉语发展的视角来考察,“外婆”一词既是作者李天芳在《打碗碗花》的原文,也是上海地方文化用语,更有比“姥姥”更为悠久的历史,是早在汉代就出现在书籍中的通用汉语用词,这些都是“外婆”称呼正当的原因。“姥姥”一词的介入并最终退出表明,一方面女子的家庭地位在近二十年的中國得到再次上升,在人们的文化观念里,“妈妈的妈妈”的称呼岂可与“外人”、“外戚”的“外”字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也许汉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比“姥姥”更能让社会大众接受的“词”,一些方言里的“家婆”、“亲婆”影响也实在小了一些,所以“外婆”一词还是回来了。“外婆”回归这一事实再次证明,即使是《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标有<方>的所谓方言词也会演化为现代汉语通用词,一定程度上北京话也可能还是北京话。这些年来,社会上所关注的鲁迅文章退出语文教材更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汉语教育现象。从汉语教育的角度来考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全部经典作品不可能永远是语文教材中的“定篇”。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是时代的要求。从汉语发展、汉语现代化的视角来看,“定篇”不再是“定篇”,有其必然性。因为时代主题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如果说,在中国,二十世纪的几乎每一件事、每一种努力都跟“启蒙救亡”发生着关联,那么二十一世纪的每一项事业则都跟国家的“复兴强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毋庸讳言,“救亡时代”与“强国时代”所需要的话语方式、汉语能力、传播意识是完全不一样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当代学生,当然不可忘记救亡时代的苦难、艰辛和抗争精神,但是他们更需要强国时代的智慧、理性、胸怀、审美情趣与语言生活。这是汉语母语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把握汉语发展是汉语母语教育的重要课题

作为汉语母语教育,当今语文课程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一再失去学生;或者准确地说,目前的语文课堂相当程度上在让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失去汉语母语学习的兴致、动力和理想,而且年级越高形势越为严峻[9]。为什么学生有那么普遍的情绪厌弃我们的语文教育?这当然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无视当代汉语的发展现实,无视学生的当下语言生活,让“强国时代”的学生来学习带有浓重“救亡时代”色彩的汉语母语可能是其最主要的症结所在。当代学生的阅读兴致究竟在哪些地方?其写作行为又有一些什么样的基本特征?公众场合下的演说能力、辩论能力、主持能力会给学生的语文能力以怎样的整体提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评价才算真正符合当代学生的发展实际?……一句话,目前的语文课程究竟能给当代学生带来怎样的精神成长和学业发展?在许多人心中,这些可能还是一笔不太清楚的糊涂账。今天看来,通过问卷等一般方法所获得的样本意义上的调查数据有可能难以采信。而基于“大数据”获得的数据信息客观、真实、全面,如果分析恰当的话,很有可能会给今天的汉语母语教育带来不少有益的引导和启示。

相对于救亡时代,当代中国已经走出近代“贫弱屈辱”的阴霾,社会各项事业成就斐然,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当前,一个国际国内各项事务中“负责任的大国”正努力成长为一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强国”。作为汉语母语教育的基本文本,语文教科书在为学生形塑这一国家形象中发挥着基础性功能,影响深刻而巨大。然而,大数据显示,现行初中语文教科书虽然相当有力地展示了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多样、国民仁义等这些基本的国家形象,但对中国当代形象,特别是当代中国国际形象的描述却涉笔不多。对于辉煌灿烂的几千年中国古代文明的介绍,语文教科书仍基本上沿袭的是救亡时代的话语系统、价值取向,“动乱困苦”仍是古代中国社会形象描写的主色调,即使是经济、文化都十分繁荣的唐代,选文也差不多全都聚集在安史之乱时期,战争、破败、百姓流离失所等是其不变的主题[10]。显然,这样的汉语母语课程非但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而准确的国家形象、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他们汉语母语学习的兴致也因此大打折扣。有人甚至用大数据看到,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氓》、《孔雀东南飞》、《雷雨》、《边城》等诸多公认的爱情题材篇目都给人一种凄凉、悲苦、伤痛的情感体验。果真如此的话,试想,这样的故事会给当代学生在他们的豆蔻年华对爱情以怎样负面的观感?

其实,语文教材首先是语言教材,其次才是文学教材等文体教材。与课文主题、题材、情感的这种单一、保守、消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汉语母语教材在语言选择上的狭窄、无序和滞后。大数据表明,很多具有现代理念的语词在今天的汉语母语教材里不曾得到充分反映。教材的对象语言里没有,教材的叙述语言里也没有怎么特别的强调。比如“民胞物与”,比如“公序良俗”,比如“契约精神”,比如“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這些语词不仅在语文教材里看不到,就连一般的语文教师也都感觉很陌生,没多少概念,也不太怎么关注。笔者曾经就此探访过一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还有一些专注于语文教材语言研究的大学教授,他们有的竟然表示不明白“民胞物与”是什么意思,更不清楚“民胞物与”、“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等语词其实来自中国宋代学者张载、范仲淹等人的著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数据表明,语文教材中与“仇恨”、“焦躁”、“决斗”相关的语词异常丰富。因此,在学生那里,“水火不容、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同仇敌忾、愤世嫉俗、不共戴天、势不两立、新仇旧恨、嫉恶如仇、报仇雪恨、睚眦必报”等表“仇恨”的成语信手拈来;“杞人忧天、如坐针毡、忧心忡忡、惴惴不安、坐卧不安、面面相觑、谈虎色变、张口结舌、抓耳挠腮、搓手顿脚、心急火燎”等表“焦躁”的语词在学生的文章中枚不胜举;至于“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你死我活、枪林弹雨、智勇双全、刀光剑影、出生入死、短兵相接、一剑封喉、斩尽杀绝、杀鸡儆猴”等表“决斗”的语词在学生的话语中更是多如牛毛。如此众多与“仇恨”、与“焦躁”、与“决斗”联系在一起的语词聚集在学生的语言意识里,应该是救亡时代语文课程留下的印迹,这对于建设当代学生理性、健康的语言生活来说也是值得认真商榷的。

借助大数据,人们不难看到,近十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主要都在要求考生写作追寻梦想、读懂中国、创新致富、合作成功等积极、昂扬、充满正能量的时代主题。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大数据又显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主题却大多展现作者的忧思、悲愤、批判等负面情绪。比如,像《沁园春·长沙》、《飞向太空的航程》、《囚绿记》这样积极向上的课文很少;像《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别了,不列颠尼亚》等这些记叙客观、情绪平和的也不多;而像《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本是客观介绍和评述的新闻报道竟抒发起新闻记者对当年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绝来,读后让人不寒而栗。可见,在今天的语文课堂里,学生的写作与阅读、文字信息的输出和输入在主题、题材和情绪表现上严重不匹配、不对称。关于学生阅读与写作活动的安排,早在1940年代朱自清就有专门的探讨。作为著名语文教育家,朱自清曾在中学任教5年、在大学主授大一国文课程20余年。他曾特别强调说:“了解和欣赏是诵读的大部分目的;诵读的另一部分目的是当做写作的榜样或标准。按我的意见,文言文的诵读,该只是为了解和欣赏而止,白话文的诵读,才是一半为了榜样或标准。”[11]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从主题选择到情感表现到语言表达方式与当代学生语文生活比较切近的课文才是他们学习写作的榜样或标准,而其他文章,特别是古文,主要的目标则是“文化训练”的事[12]。所以,朱自清当年就明确指出:“无论如何,重古的选本不可避免的使阅读和写作脱了节。多年来大学师生都感到这种困难;只有让学生课外阅读语体文的书来弥补这语文训练的缺陷——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收录语体文,是比课外阅读进了一步。”[13]阅读与书写与演讲可以有很多的不同,也应该有其不同,但不能不有所关联。将阅读能力、阅读趣味与学生的写作行为、演说行为完全并列起来甚至对立起来,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演说是演说,并不能显示教学有多少科学性、专业性和进步性;相反,则很有可能因为没有榜样或标准的滋养、影响和引领,学生的说与写一直徘徊在平庸状态[14]。因为很显然,没有阅读的说与写,或者说,与阅读关系不大的说与写,不可能深刻起来、专业起来。

所以,关注、研究并把握汉语的近现代发展特别是当代发展,体察当代学生的实际语言生活,在语文课堂中建立起语言服务意识,为学生的汉语母语学习准备更切实的榜样或标准是汉语母语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在汉语发展新平台上构建理想的当代学生语言生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汉语教育,当代汉语发展是汉语母语教育的崭新平台。在这个新平台上展开听、说、读、写、译是必须首先明确的学习前提[15]。汉语母语学习中的“译”指的是什么?不妨做这样一个界定:它不仅指涉通常意义上的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单向话语转换,而且囊括了汉语口语形式与书面形式、汉语普通话与各主要方言等“汉语形态”之间以及汉语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等“中国的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此外,还应包括外语到汉语普通话的单向转换。可以说,“译”这种话语转换方面的研习是当今汉语母语学习应该特别重视的课程内容。所以,今天,当笔者作为语文人再次追寻学生语文学习意义的时候,一种新的价值认识在胸中自然涌出:当代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应努力构建一种体现汉语发展、服务学生成长、面向民族复兴的新格局,从而为数以亿计的中国学生建设一种理性、和谐、健康的语言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不难理解,关于语文学习,可以做如下时代价值梳理:如果不考虑几千年士绅阶级的文字交流、文化传承与基本的社会管理需要,近100多年汉语母语学习的意义大约可描述为三个时期,也可以理解为三个层次或境界。第一境界,语文工作必需。包括学生在内的最一般的广大民众能够掌握最基本的汉语通用语的说法和写法,满足其最基础的实际语文工作需要。第二境界,科学文化学习。各类学校的学生借助现代汉字和标准普通话的学习使自己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方面获得长足进步,从而也在人生价值、审美趣味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第三境界,语言生活建设。学生在汉语母语各主要形态熏染的基础上,能在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获得自由发展,特别是在演讲方面拥有足够的自信,从而极大程度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生活与精神生活。所谓“汉语母语各主要形态”的熏染,指的是语文课程不仅仅提供现代汉字和现代普通话教育,而且还应当包括一定程度关于方言的讨论和总结、关于网络语文现象的介绍和讨论,自然也少不了一定程度关于不同时代文言文(包括汉字演进历史)的研习。总起来说,大约有五种形态的汉语母语学习。(一)现代标准普通话。(二)现代汉字书写的语体文(含外语翻译作品)。(三)历代文言文。(四)当地主体方言。(五)网络语文。这五种形态又可分为两类。前三者可称之为“通常形态”,后两者可称之为“发展形态”。各形态汉语都应放在汉语发展平台上来探讨和学习。

现代标准普通话是教师教学语言引导下最基本的语文学习,它关涉听说两个方面。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听”得懂,问题不大;关键是要围绕提升听的水平实施训练。一要能抓住要领,能够复述;二要能领会精神实质,做到会意。至于听到“言外之声”,则是一种更高的期望了。而与这“言外之声”联系在一起的,恐怕就是能够在无意识中从他人的谈话中获得某种与其话语主旨并不一致的信息,甚至灵感;有了这一关键信息或是灵感,他(或她)就可能完成下一步意想不到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说”比“听”具有更强的社会意义。如果听能改变人,那个人也仅仅是听者一人;说则一定是影响其他人,这其他人一般不止一人。然而,要真正能够让说起到影响他人的作用,则有很多技术要学,很多艺术要能领会。比如,要能调动他人的情绪,提高听的兴致和注意力;比如,要能将要说的多重意思做很好的归纳和排序,让他人听明白;又比如,要能说得让对方心悦诚服,愿意接受你的意见,采纳你的建议,并付诸行动。无数事实证明,要真能说好,离不开写作和阅读,也就是现代汉字书写的语体文学习。这是整个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16]。首先,说要有写来提供底稿,说本身就是书面底稿的现场口头发挥。所谓腹稿,其实就是书面底稿的潜在形式。所以说,语体文的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通话的演说与辩论水平,因而成为各类语文考核的重点。其次,说的内容甚至思路和布局很多源于读的材料。在所有说的内容中,读所提供的营养最为充分,所以读的训练花的气力也最大。读的材料当然也包括历代文言文。但正如朱自清先生所指出的,历代文言文的学习最基本的功能是“文化训练”。所谓“文化训练”,用朱先生的话说就是不在“示范”,而是“立本”、“达人”、“知道自己”,从而“使学生对于物、对于我、对于今、对于古”,更能做到“辞明理达”[17]。之所以强调“历代”,乃是期待教学文言文能将文言文纳入汉语发展的视野来考察、讨论和学习。视文言文为铁板一块,没有时代性,这可能是过去文言文教学成效不大,“文化训练”的目标不易达成的原因所在。

以上这些都是历次大纲课标都明确规定的汉语母语形态学习。然而,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通常形态”之外增添了“发展形态”汉语母语的学习。如果说义务教育阶段还只是将“方言土语”作为与“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并列的“语文课程资源”来开发[18],那么普通高中阶段则作为具体的语文课程学习内容纳入“学习任务群”的,“方言”与“网络语言”一道成为第13个任务群“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的两项专题性学习内容[19]。为什么应当容忍有一定量的方言学习和讨论?这既是对学生实际语言生活的尊重,也是服务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学生都在一定的方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就汉语母语学习来說,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语言学习资源,不可轻易抛弃。但方言差异很大,一般人们讨论的只是某地的主体方言。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人们就已经发现方言在文言文教学中能发挥其妙用。即借用方言里保留的“古音”、“古义”来学习古诗文。比如,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如果与粤方言的“xiá”音联系起来,就能领会该诗的押韵规则,明白这里的斜(xiá)和后面的“家jiā”、“花huā”都是为押韵而选择的“韵字”。后来,语文教材也就直接安排了题为《方言小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如今,语文试卷里也出现有方言内容的考查题目。今后,方言将从更多方面走进语文课堂,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了。因为人们开始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待方言,期待方言能像普通话一样在建构当代学生理性、和谐的语言生活中有所作为了。网络语言是互联网时代汉语发展的新角色、新形态。它发展迅猛,对于常态语言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值得当代学生关注和探讨。网络语文的学习,或者更准确地说,学生虚拟语言生活的建构是历史给予当代学生的新任务。李宇明教授指出:“随着信息化,特别是现代语言技术的发展,虚拟语言生活逐渐重要起来,不仅是新词语的‘主产地’,新话语的传播地,甚至还成为现实语言生活的引领者。”[20]不错,大中小学学生的语言生活一般局限在校园内,他们的虚拟语言生活与现实语言生活一样都还在发育过程中,但我们对此不能不引起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当今语文课程的设置必然要将学生的虚拟语言生活纳入进来,而没有理由将它排斥在语文教育的视野之外。而且,伴随着语言智能的发展,人与机器人共事的时代即将到来。所以,人机对话在不远的将来也将成为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学生在汉语母语上述五种形态的不断熏染中有所感悟、有其进步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当代语言生活便开始丰富起来了。一种理性、和谐、健康的语言生活的建设理想也就有了很好的基础。这是因为,第一,体现汉语发展的语文课程与学生的语言发展期待同频共振,学生非但不会厌倦,而且还会尽情徜徉其中。第二,语文课程所囊括的五种汉语母语形态学生能够自由穿梭,这样的语言生活首先是和谐的,当然也是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同时也避免了因个人的偏爱和喜好而偏执于某些领域的学习。第三,“译”将五种汉语母语形态紧密联系了起来。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话语转换主要是文言文指向语体文、方言指向普通话这两类极为平常的翻译活动,那么今天的“译”则拓展为五种汉语母语形态的所有话语转换。也就是说,不仅普通话到语体文,而且网络语文到普通语文都属于话语转换的“译”。

四、结语

把握汉语发展,为当代学生构建一种理性、和谐、健康的语言生活是汉语母语教育可能的新方向、新思路、新战略。因为没有一种语言生活的构建,奢谈其语言能力、语言素养。没有英语语言生活,根本谈不上多少英语表达素养。没有粤语语言生活,也无法评价什么粤语能力。所以,当代学生语言生活建设是汉语母语教育的一个新课题,这一新课题持续、科学、有成效的探讨也许会为语文课程阅读、写作、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等诸多问题的破解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何九盈.汉语三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1.

[2]饶高琦,李宇明.基于词汇聚类方法的现代汉语分期与分期体系构建[J].中文信息学报,2017(11):18-24.

[3]俞玮奇.国民普通话能力的基本状况与发展态势[J].语言文字应用,2018(2):99-107.

[4]石彤喆.传播与接受: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1950-2015)[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3-7.

[5]倪海曙.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M].上海: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111.

[6]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纪事(1892-1995)[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27-33.

[7]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74-478.

[8]杨早.留住语言多样之美[N].人民日报,2018-6-30(12).

[9]程振理.努力追求“活”的語文学习——当前高中生语文学习现状调研[J].语文知识,2015(8):6.

[10]张鹏,吕立杰.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分析——以A版初中教科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8(7):21.

[11][12][13][17]朱乔森.朱自清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32,18,20,18.

[14]吴娟.教育的无奈:高考作文难以“拒绝平庸”[EB/OL].https://news.qq.com/a/20110616/000984.htm.

[15]麻友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普通话与口才能力——论新形势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新任务[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3):12-14.

[16]白亚利.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J].神州(下旬刊),2012(1):23.

[18]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3-34.

[19]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6-27.

[20]李宇明.全球语言生活治理——序《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C]//国家语委.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

(责任编辑:张祥卉)

作者:汪禄应

第三篇:汉语熟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摘要:熟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汇,可以用来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思想。同时,汉语熟语经历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背后隐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以及熟语结构灵活性和语义变异性等特点,留学生在汉语熟语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很多偏误。本文通过偏误分析理论分析熟语教学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展开讨论。

关键词:熟语教学;偏误分析;偏误原因;教学建议

一、汉语熟语的特点

熟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及其特别又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熟语”一词不是中国的本土发明,它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俄国翻译引进过来的。武占坤在他的《中华谚谣研究》一书中说到:“熟语一词人们对它却不熟悉,作为词汇学上的术语,他是五十年代末,才由俄国的‘φpa3 eoⅡoTh’一词翻译引进的,人们熟悉的是‘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这些汉语固有的称谓。这些语言现象成因相同,语貌类似,共性很大,像一个家庭中的同胞兄弟。”①各类熟语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相互联系,又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熟语的偏误分析

(一)留学生学习熟语的语义偏误

熟语作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是基本义和色彩义的统一体。下面,我们就探究一下汉语学习者理解和学习熟语的理性意义(概念义)和色彩意义时常常出现的偏误。

1.对熟语中理性意义理解存在偏误

大部分熟语的含义并不是词语之间的简单相加,其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是不同的,大多数熟语是通过比喻、引申等手段体现其实际意义的。如果没有文化背景知识和汉语知识功底,是很难将其两种意义结合在一起的。如:

(1)幸好罗斯及时告诉我,我才没有错过这场音乐会,她真是放了马后炮。

(2)我问的问题,不管三七二十一,他一定一五一十地回答。

例(1)中“马后炮”是指事情发生了才说,而句中意思则是表达音乐会开始之前,语义明显错误。例(2)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指不顾一切或不问是非情由的去做某事,含有不计后果、蛮干的意思。句中理解错了词语意思,句法结构没有错误,但是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该惯用语的语义。

2.对熟语中色彩意义理解存在偏误

汉语熟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也是留学生学习词汇的重要部分。如果不去了解熟语所具有的色彩意义,就容易造成言语表达“事与愿违”的效果。如:

(1)我喜欢看电视、看书。所以我渴望过上游手好闲的生活,而且丈夫的工资也高。

(2)姑娘们都争着参加这场晚会,希望在新年里可以出洋相。

“游手好闲”形容游荡懒散,喜欢安逸,具有贬义色彩,而例(1)中所要表达的是“我”的一种生活追求目标,不符合色彩意义。(2)“出洋相”的意思是在众人面前大出风头,基本义表达没有错误,但是该词带有贬义色彩,在这里用来形容这些姑娘,很明显感情色彩不符。“

(二)留学生学习熟语的语法偏误

熟语的语法功能比较复杂,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更是千变万化。留学生本来对于句中的语法成分判定就有一定的困难,加上熟语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加剧了熟语运用和学习的困难。因此,学习者在语法功能上产生偏误是不可避免的。

1.词性的误用

词性的误用在熟语学习中主要存在于成语和惯用语中,这里主要是说到这两类词的词性误用。成语和惯用语主要有体词性的和谓词性的两大类,体词性的包括动词性和形容词性两种,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体词性的主要是名词性熟语,在句中主要充當主语和宾语。如:

(1)他每次都让我请客,太铁公鸡了。

(2)我和我同屋相处很好,一开始就非常套近乎。

例(1)中,“铁公鸡”表示“吝啬的人”是名词性惯用语,在这里误用为形容词了。例(2)中的“套近乎”是动词性惯用语,在这了把它误用为形容词性的了。

2.搭配不当

和一般词语不同,熟语中的成语和惯用语再搭配上会有更多的限制,加上自身意义的双重性,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中,会经常出现语法上的错误,产生一些不符合汉语逻辑的句子。如:

(1)我听不清你说什么,交头接耳地说吧。

在这句话中,“交头接耳”是两个人彼此凑近耳边低声说话,使用的主语应该是“我们两个人”,而不是单说“我”,这样就造成了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2)你不要费劲不讨好我了,我不会替你向老师撒谎的。

“费劲不讨好”本身就是谓宾结构的惯用语,后面不能跟宾语,所以这句话中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三)留学生学习熟语的语用偏误

在很多时候,留学生虽然掌握了熟语的词汇意义,在语法结构上也不存在问题,可是造出的句子仍然表达不出说话者的意思,影响交际。例如:

(1)永君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我们是邻居,也是同学。

“青梅竹马”是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适用于异性之间。而例句中的“永君”与“我”的朋友关系是同性之间的友谊,不能用该词。这里没有弄清该词的典故意义,误用了对象。

(2)老师,很抱歉,这次我没考好,下次我一定努力,走着瞧!

“走着瞧”是指过一段时间再下结论,表示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用于威胁、赌气之后算账。而句中意思是对老师表达自己下次考好的决心,明显不符合语境和学生的身份,造成误用。

三、熟语偏误产生的原因

(一)从学习者自身因素来看

对于熟语的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习目的、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对于熟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掌握程度是有很大差异的。他们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会直接影响着学习熟语的水平。

第一,学习者对于古代文化知识了解较少。熟语很大一部分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其中蕴含的丰富古老的文化,很多源于神话故事、古典名著、古人生活生产经验。所以,缺失古代文化知识,必定会给留学生学习、运用熟语带来较大困难。

第二,留学生轻视熟语的学习和自身兴趣的影响。留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成年人,他们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根深蒂固,这样以来,就不利于熟语及其文化的学习,偏误也就在所难免。

第三,留学生没有找到较好的熟语学习策略。如果留学生在熟语学习中孤立的学习其表面意义,不注重联系语境,就不会找到学习的正确方法,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学习就比较困难,偏误就会不断产生。

(二)从迁移角度来看

第一,母语知识负迁移。当留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的规则和形式有相似之处时,学习起来就容易些,如果差别较大,母语知识就会产生负迁移,阻碍目的语学习。熟语学习亦是如此,如果两种语言在熟语结构规则方面有相似点,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如果相似点较少甚至没有相似点,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

第二,文化负迁移。语言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而熟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词汇,其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更加突出。成年人在留学生中占了大部分,他们在接触汉语文化以前,已经存在母语的文化,受母语文化影响较深。因此,他们在学习熟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时,就会受到母语文化的影响,产生阻碍,偏误就不可避免的产生。

(三)从教材的角度来看

第一,对外汉语教学界对熟语教学不够重视,也通常忽视对于教材的研究编写;第二,在词汇教学中,词汇表中的熟语往往比较少,课文中的熟语也比较零散,没有系统性;第三,当前汉语教材中的熟语翻译水平良莠不齐,有些甚至会出现错误。这些问题都会增加熟语教学和学习的难度。

四、对外汉语熟语教学的建议

(一)提高熟语教学意识,加强熟语教学

要想更快更好地推进熟语教学,我们必须提高对熟语教学的认识。首先,对外汉语教学界提高熟语教学意识,加强熟语教学研究。其次,对外汉语教师自身在实际教學过程中,要真正重视熟语教学,积极寻找和探究熟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再次,提醒留学生重视熟语教学,不要刻意回避;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提高留学生学习熟语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学习。

(二)注重熟语文化知识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熟语词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汉语熟语作为汉语语言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只讲解熟语的表层意思,对于留学生来说是很枯燥的,而且不容易记忆,结合深层文化内涵进行讲解,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熟语的理解和掌握。

(三)创造熟语使用环境,结合语境进行熟语教学

首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大作用,在课堂上创设语境,让学生造句练习,进行会话交际;其次,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把熟语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中去,进行精心设计安排,尽可能多地提供用熟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再次,充分利用社会语言大环境,鼓励学生投入到汉语社会大环境中去,融入其中,增加学生自然习得机会。

(四)规范教材内容,提高教材质量,增加教材中汉语熟语的比重

首先,编写教材时,应适当增加熟语的比重,对所学熟语做系统介绍,注重属于知识体系的建立。其次,所选的应该是积极向上、格调高雅的熟语,应具有时代性,能够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那些内容比较落后、带有迷信色彩的应该摒弃。再次,选用的熟语必须具有实用性,留学生使用频率高、有价值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留学生交际的需要。

五、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熟语教学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汉语熟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教学是传播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方式,因此,需要我们加强熟语教学研究,对留学生学习偏误进一步探究,为留学生寻找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扫除汉语学习的障碍,更好的促进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70.

[2]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94-212.

[3]宋月波.语境在对外汉语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1.

[4]武占坤,张莉.论熟语的民族气质[J].保定:河北大学学报,1991(4):1.

[5]马国凡.惯用语的性质[J].语言文学,1980(1).

作者:唐付宇

上一篇: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市场学论文范文